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

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

一、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20)在《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及相关活动,中国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收到了冲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建筑师来说迫在眉睫。在外来的建筑师中,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日本建筑师代表的日本建筑文化与中国颇有渊源,而且有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也会通过表现中国元素来积极融入中国建筑环境,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值得中国建筑师研究的。本文选取了隈研吾在中国创作的表现中国元素的作品,以作品里中国元素的提取、加工、表达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从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开始,研究其建筑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其次,以在华进行建筑实践的当代日本建筑师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作品的特征以及中国元素表达进行分析;再次,结合隈研吾的建筑理论与方法,对其在华作品中国元素在建筑单体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元素表达进行评价;从次,结合中日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表现相同中国元素的作品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与评价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表达的深层次特征;最终,对隈研吾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并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中国元素表达特点后,总结以隈研吾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师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最后归纳出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方向。通过分析,隈研吾中国元素一部分表达方式是中国建筑师鲜有尝试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基本建立在自己成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之上,这使得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所以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应该持批判态度。

蔺阿琳[2](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认为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秦思博[3](2019)在《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校园建筑是中小学师生乃至周边社区学习、教育、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当下教育现代化的政策以及基础教育多元化、创新化发展的氛围下,校园建筑的设计创作愈加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然而在早年间中小学建筑的一波大规模建设热潮之后,出现了建筑同一化、缺乏创作动力的困境。面对功能多义复合的需求、形式趋同乏韵的现状、场所精神缺失的问题,以当下时代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思维,并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重新审视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旨在探索未来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新思路。本文从梳理院落空间和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研究背景出发,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在整理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建筑、新时代院落空间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明其概念内涵,进一步梳理理论文献和建筑实例作为研究基础。为剖析院落与中小学建筑之间的应用可能性,分别从二者的特征与需求入手,一方面提炼了院落的四项本质特征:多义性与融合性、二重性与层次性、灵活性与系统性、文化性与归属性,另一方面依据已有研究与实践案例,在研究背景中分析得出当下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存在学习与交往模式固化、儿童共享空间层次单一、中小学建筑形态趋同乏韵、校园场所氛围消极的困境,从而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应用关联,分别在功能、空间、形态、精神四个方面契合,确立了应用的必要性,进而得出院落在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原则。最后针对中小学校园建筑归纳出院落以不同的定位应用于中小学建筑空间建构和形式塑造两方面的策略,其中空间策略从空间功能复合、空间组织创新、空间情节编排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形式策略则由形体协同、形态布局、界面表达三方面切入,通过采用院落的不同角色定位:载体、节点、要素、原型等,深入探讨构建创新型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策略。本文以探求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中的应用策略为目标展开全文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提供因借院落空间的思路,旧法新用,拓展创作思维,并有益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王琛[4](2019)在《京津冀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庭物理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占有量不断增多。公共建筑在城市建设中不仅仅承担着建筑本身功能上的作用,在城市的空间组织中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共建筑建设广受关注的情况下,其中中庭建筑在人类城市建设复兴的过程中起到了复兴的催化作用。然而伴随着建筑技术和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和进步,以及国内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与国外建筑师的冲击,对中庭空间的品质也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大型公共建筑面貌焕然一新,中庭设计更是超出人们传统的想象,远远超出传统的平面形式、剖面形态、空间围合方式所能定义出的中庭空间概念。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中,中庭空间设计往往依靠设计师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其艺术修养,或单纯的依托于相关技术软件的科学数据分析,缺乏系统性。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并非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没有“精神”的实践,按照流行的建筑及其空间的功能的含义应该涉及物质和精神两大范畴。仅靠流行的二分法只会使建筑设计沦为一种肤浅的游戏行为。作为公共建筑的核心空间,中庭空间的设计更应该避免成为一种设计的游戏,而是注重空间艺术与综合舒适度感受的空间营造。首先,本论采取主客观调研的方式,一方面获取各建筑场馆中活动人群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进行现场实测,对中庭位置、中庭特征信息、中庭物理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参数数据进行测试和图像采集。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获得建筑实例中中庭在物理环境舒适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各场馆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及理论成果对影响中庭空间物理环境感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其各因素与中庭单一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存在典型问题的中庭空间进行物理环境优化模拟,验证分析结论中影响因素与中庭空间物理环境舒适度存在的对应关系。以京津冀地区公共建筑的中庭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8个公共建筑的网络调研,遴选出25个具有相对典型中庭空间的建筑场馆,进行主观问卷调查和实地现场测试,最终获得了21个场馆的中庭空间的位置、尺寸、开窗信息、采光方式、室内外的温度、湿度、风速、声压级、照度、室内装饰材料信息及其表面亮度的测试数据,同时获取有效主观评价问卷300余份。本文工作的创新点在于并重关注中庭空间的设计、中庭空间的声光热综合物理环境及建筑使用者主观评价,结合实际调研结果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影响中庭空间物理环境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得出影响中庭物理环境舒适度的主观感受因素与建筑影响因素,并论证其与对应物理环境的关系。此外,以存在典型问题的实际场馆优化,初步验证了影响相应物理环境舒适度的设计条件,为进一步开展中庭空间物理环境集成化方法研究积累数据和可行的研究方法。

李森[5](2017)在《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私人美术馆正飞速发展,但由于特殊的国情使国内私人美术馆发展历程呈现跳跃性,加上缺乏相关指导与经验,许多私人美术馆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坎坷。在我国私人美术馆的发展中,不断有新的私人美术馆建成,也不断有私人美术馆衰败,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明确定位与设计参考,故本文对其相关指导与设计方法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我国不少当代私人美术馆建筑频频获得建筑学界高等奖项的肯定,而却未有关于中国私人美术馆的理论研究,故本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实地调研与具体分析,从参观者、管理者及策展人等多角度对其功能与流线进行解读,结合必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发掘私人美术馆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分析设计要点并最终提出相关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论文首先对私人美术馆的概况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国情背景与文献资料明确国内私人美术馆各发展阶段的划分及特征,总结国内私人美术馆现状的运营与发展特点。而后在国内知名私人美术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信息搜集与实地调研,利用相关仪器测量展陈空间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汇总与对比,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分析调研所得信息,抓住其所反应出的共性问题与矛盾,从而把握私人美术馆设计中的数个要点。研究结合与传统美术馆的对比,兼顾分析了私人美术馆设计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根据调研结果及设计要点提出可适应当代艺术及我国国情的私人美术馆的主要设计策略,并运用于实践项目中以反馈与改进,把握设计中的核心矛盾,以期为未来私人美术馆的设计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程欣[6](2017)在《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发展和进步。这一景象一方面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快速;但另一方面也使建筑空间的设计越来越依赖技术与理性的手段。国内设计师更多地将自己的设计原则构建在经过抽象或缩减的数理表达之上,真实的“生活世界”被翻译为比例、功能、结构等抽象的视觉概念,而不注重使用者在真实空间中心理感受,从而形成了建筑空间与使用者的体验不相协调,也就是“不适宜”。而图书馆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类型的“第三空间”类建筑,其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更良好、更舒适、更便捷的服务。现代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是使用者,使用者的基本需求,成为了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转变的根本原因。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在现代图书馆中,使用者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除了传统图书馆的阅读和搜集资料的基本功能外,使用者更希望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交流、休闲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可以放松自己、与人交流,由此图书馆的交流空间在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本文中,首先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现代图书馆进行进一步剖析,介绍了图书馆的起源和发展、社会职能和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新要求。并回归论文的写作根本,对论文的两个写作对象——图书馆交流空间和使用者进行剖析,研究了图书馆的交流空间的发展、作用、类型、特征、现状需求以及使用者的类型、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其次,运用心理量表法对在之前在众多图书馆中选定的7座图书馆进行调研,将事先制定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使用者,了解使用者在特定真实空间中的体验,从而将使用者的真实感受量化,并将量化的心理感受与真实空间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影响使用者使用心理的交流空间适宜性的要素即空间布置、空间趣味、空间界面、空间环境,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图书馆交流空间做横向对比,总结出符合使用者心理的空间设计。最后,在前期大量的理论依据和数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空间中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从影响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的四方面要素出发,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强化积极因子,拓展说明了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的设计策略。在现代图书馆中,要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出发,结合图书馆的自身功能,设计出更具有舒适性、开放性的现代化图书馆。

张岐[7](2016)在《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据显示,世界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城市化人口数量已从1950年的29.7%(7.49亿人)上升到2000年的47.0%(28.45亿人),世界城市化水平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到来。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为城市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土地,如何保证工业和信息时代全球生态平衡,如何使景观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如何使公共景观更好的发挥其公共属性等,所有这些都是景观设计工作者和城市决策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整合了国内外在道路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在大量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道路景观设计做出了系统性的论述。并且论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几条主要道路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此为例来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通过对城市气候、土壤地质、道路周边环境等的调查,结合现有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绿化模式、道路铺装、硬质景观构筑物的设置,对现在该地区道路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景观设计学是一门集艺术学、人机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一项完整的设计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本文在对国内外道路景观设计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学科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做了总结,希望可以对城市公共景观中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共景观提出建设性意见。另外,无障碍设计一直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课题,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对于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我国尤其重要。文章将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从基本原则、软硬质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规范方面对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和我国道路无障碍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阐述,为我国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刘邦宪[8](2016)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对公园建设模式的影响 ——以宜兴市东氿新区公园景观及绿地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市不断膨胀,主城区的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增大,道路交通堵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发展规模必将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受主城辐射的卫星城,即新城的形式出现,这些年,大小城市的新城建设方兴未艾、推波助澜的动力来自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政府导向性政策的引导,新城规划为构建新的卫星城规模从交通、功能、居住等方面给予全面地推动,并不断完善新城从宜居的角度达到各项功能的完善,成为接纳主城人口、分散工业结构,构建合理完善的经济与适宜居住的环境条件。为此,本文选择以宜兴市东氿新区东氿广场景观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和分析,从西方现代的有机疏散理论、中外卫星城理论、西方广场的理论与及中外实践模式的阐述作为视角,运用现代新城的相关理论,以宜兴市东氿新区东氿广场景观规划为例,试图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积极探索东氿新区的东氿广场景观规划模式,遵循科学系统与实际调研的研究原则,对宜兴市东氿新区东氿广场景观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和分析,景观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针对东氿新区氿广场景观模式建设的优劣势与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对东氿新区氿广场地理区位、环境条件、整体布局、功能分区、主题定位、视景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考虑,寻求一条适合东氿新区的东氿广场生态景观的有效途径,为宜兴市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发展,提升宜兴市城市绿化和景观品质竞争力提供一些建议。

邹方蕙[9](2016)在《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修建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热潮席卷全国,规划馆建筑深入发展,逐渐成为每一座城市甚至区县的核心文化建筑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规划馆建筑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曝露出来。规划展览馆的准确类型定位是什么,当今规划馆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又如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内都还尚乏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的第二章首先从规划馆建筑的产生动因开始谈起,明确规划馆建筑出现和存在的原动力。紧接着,介绍当今我国规划馆的社会职能,并将规划馆与相关的建筑类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以上两点得出规划馆建筑的准确类型定位——专题性博物馆,纠正规划馆现存的职能误区。基于这种类型定位,进一步引入博物馆的共性规律与发展趋势,作为规划馆建筑的设计原则。理论基础之上,作者对国内的规划馆建筑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第三章集中展示了调查的成果。首先介绍了规划馆建筑在新阶段的发展特征。随后根据形态特征和建造方式对我国的规划馆建筑进行了分类阐述,展示了我国规划馆建筑的全貌。然后指出了规划馆建筑存在的五大问题:盲目建设、选址不当、形象缺乏地域性、交往空间匮乏、建筑设计与展示设计脱节等。进而从主导阶层、设计主体和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规划馆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第四章借鉴博物馆的设计经验、考量规划馆个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建筑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层级发展、地域性设计、功能社会化、扩展交往空间、复合流线等,也对相关领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第五章通过对影响规划馆未来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规划展览功能将走向消亡,规划馆建筑面临转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夏大为[10](2015)在《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范式转型中,我国档案馆从有限利用向开放利用转变,公共服务成为档案馆的时代主题:服务对象由政府机构向公众拓展;服务客体由文书档案向经济、科学、文化、艺术、民生档案等延伸;服务理念由档案保密管理向开放共享转变。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的社会关系、社会职能、运营理念都有别于传统档案馆,如何让公众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是档案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至此,城市中档案馆建设的语境以及价值取向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馆设计需要从传统建筑类型定义中解放出来,档案馆设计的命题不应再拘泥于保存和利用这两者之间的调和。面对新的环境和问题,当代中国档案馆亟需一套涵盖从城市整体到建筑个体、从建设策划到运营模式、从功能定位到空间组织等领域的系统而综合的设计思维。文章以一个全新视角——公共服务,来审视当代中国档案馆发展与建筑设计。通过对“公共服务”的解读,以及部分国内外档案馆发展历史、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充分认识到档案馆基于公共服务开展而产生的各种转变以及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开放性发展:基于服务对象开放,从简单社会关系向网络化社会关系发展;基于服务客体开放,从单一社会职能向多元化社会职能拓展;基于服务理念开放,从单纯保密管理向开放性运营理念转变。继而,以整体观、适应性、协同论为理论支撑,寻找并梳理出档案馆开放性发展趋势对档案馆建筑设计的作用点与作用机制,并提出一种新的档案馆设计思维与策略——开放性设计策略,及其三大组成部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开放性是贯穿三者的核心思维。通过以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路线,实现了从公共服务理论到档案馆开放性发展,继而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建构的逐层推进,并在文章结尾对档案馆的发展进行展望。需要注意的是,档案馆的开放性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封闭性(档案保存)的抛弃或颠覆,而是基于公共服务开展(保存与利用并举),在新时期对传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一种更新。文章聚焦于因“档案利用”而来的对外服务功能空间拓展与开放,以及这种开放对档案馆建筑整体的影响;基于档案保存而来的库房、业务技术用房与办公室等不在开放性探讨范畴内,仍需适度封闭。故此,开放性设计策略是在现有档案馆设计理论以及思维方法上的继承加创新,并期望能为档案馆在当代以及未来的运营和设计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二、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中国元素
        1.2.2 日本当代建筑师
        1.2.3 隈研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隈研吾简介
        2.1.1 基本信息
        2.1.2 教育及时代背景
        2.1.3 隈研吾建筑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四次浪潮”
    2.2 隈研吾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2.2.1 建筑理论的诞生——国际浪潮与日本文化的杂糅
        2.2.2 反造型
        2.2.3 负建筑
        2.2.4 自然的建筑
        2.2.5 粒子/微粒建筑
        2.2.6 隈研吾建筑理论特征
    2.3 隈研吾建筑创作特征
        2.3.1 传统建筑形式的展现
        2.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2.3.3 建筑“微粒”元素的表达
    2.4 隈研吾与同时代日本建筑师的异同
    2.5 本章小结
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综述
    3.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历程
    3.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特点
        3.2.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现状统计
        3.2.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
        3.2.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类型及其多样性
        3.2.4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建筑的风格
    3.3 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中国元素
        3.3.1 日本当代建筑师表现中国元素的项目统计
        3.3.2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类型与数量
        3.3.3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特点
    3.4 运用“中国元素”的典型案例分析
        3.4.1 佛塔元素的表现——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碑
        3.4.2 园林营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3.4.3 非建筑文化的表现——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3.5 本章小结
4 隈研吾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4.1 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概况
        4.1.1 隈研吾在华作品分布
        4.1.2 隈研吾在华作品类型
        4.1.3 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
    4.2 传统建筑布局的延续
        4.2.1 中国庭院形态的基本类型
        4.2.2 隈研吾作品中的居住型庭院表达
        4.2.3 隈研吾作品中的园林型庭院表达
        4.2.4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3 建筑单体构成元素的表达
        4.3.1 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基本构成
        4.3.2 窗棂元素的表现
        4.3.3 传统木构架元素的表现
        4.3.4 传统屋顶形式的表现
        4.3.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4 建筑材料元素的表达
        4.4.1 隈研吾作品中传统材料使用情况
        4.4.2 木材料表达
        4.4.3 竹材料表达
        4.4.4 瓦材料的表达
        4.4.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对比视角下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
    5.1 建筑“物”层面的对比
        5.1.1 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的分道扬镳
        5.1.2 中国建筑师作品中的传统屋顶形式变迁
        5.1.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5.1.4 隈研吾作品中的屋顶——殊途同归
    5.2 建筑空间布局的对比
        5.2.1 中日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轴线序列与自由发展
        5.2.2 传统格局的突破——菊儿胡同改造
        5.2.3 院落的序列性——范增艺术馆
        5.2.4 隈研吾作品——序列的残缺
    5.3 材料观的对比
        5.3.1 中日建筑材料的异同
        5.3.2 诗意建造——王澍
        5.3.3 隈研吾的中国材料元素使用——流于表面,忠于初心
    5.4 自然观层面的对比
        5.4.1 中日自然观的异同
        5.4.2 “山水城市”——马岩松
        5.4.3 隈研吾作品体现的自然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项目中国元素表达的局限性
    6.2 隈研吾的文化继承方法的借鉴意义
    6.3 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附录2 关于一些建筑作品中国元素认同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图录

(2)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发展背景与现存困境
        1.1.2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解析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基本问题解析
    2.1 院落的本质特征解析
        2.1.1 功能特性——多义性与融合性
        2.1.2 空间特性——二重性与层次性
        2.1.3 形态构成——灵活性与系统性
        2.1.4 精神属性——文化性与归属性
    2.2 院落与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的应用关联
        2.2.1 功能契合——学生主体的多元功能需求
        2.2.2 空间建构——构建内外空间丰富体验
        2.2.3 形态塑造——协调建筑形态多样变化
        2.2.4 精神重构——促进校园场所氛围营造
    2.3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原则
        2.3.1 激发多层次社交合作的互动化原则
        2.3.2 强调非正式功能共享的复合化原则
        2.3.3 契合开放式教育理念的灵活化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空间建构中的应用策略
    3.1 以院落为载体的空间功能复合策略
        3.1.1 增加基于自然的学习契机
        3.1.2 创造儿童运动场地集约利用
        3.1.3 促进学校与社区功能共享
    3.2 以院落为契机的空间组织创新策略
        3.2.1 重构以乐学为主题的功能关系
        3.2.2 增设促进儿童互动的流线模式
        3.2.3 匀质消解教育空间的等级限制
    3.3 以院落为节点的空间情节编排策略
        3.3.1 集体效率服从下的跳叙
        3.3.2 少数团体分类下的并叙
        3.3.3 个体独立选择下的插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形式塑造中的应用策略
    4.1 以院落为要素的形体协同策略
        4.1.1 开放式院落融入建筑契合城市氛围
        4.1.2 原生化院落存于建筑实现景观连续
        4.1.3 隐喻化院落赋予建筑表意校园文化
    4.2 以院落为原型的形态布局策略
        4.2.1 适宜儿童集聚的中心围绕
        4.2.2 满足儿童隐匿的离散集群
        4.2.3 鼓励儿童个性的骨架编织
    4.3 以院落为边界的界面表达策略
        4.3.1 强化建筑内外视觉互动
        4.3.2 匹配生动材质调度五感
        4.3.3 穿插活跃构件增添趣味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外优秀案例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2 国内外优秀案例照片与分析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京津冀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庭物理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区域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型公共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建筑
        2.1.2 大型公共建筑
        2.1.3 浅谈中庭的发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中庭空间设计要素研究
        2.3.1 中庭分类
        2.3.2 空间尺度
        2.3.3 空间色彩
        2.3.4 空间界面通透性
        2.3.5 壁面材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庭空间调研
    3.1 调研框架
    3.2 研究样本选取
    3.3 网络调研
        3.3.1 网络调研对象
        3.3.2 网络调研方法
        3.3.3 网络调研数据
        3.3.4 网络调研分析
    3.4 深入调研
        3.4.5 深入调研对象
        3.4.6 深入调研方法
        3.4.7 调研设备
        3.4.8 深入调研数据整理
    3.5 深入调研数据分析
        3.5.9 客观调研数据汇总分析
        3.5.10 主观调研数据汇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庭物理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庭物理环境影响因素浅析
        4.1.1 光环境影响因素浅析
        4.1.2 声环境影响因素浅析
        4.1.3 热环境影响因素浅析
        4.1.4 风环境影响因素浅析
        4.1.5 各中庭单一物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概述
    4.2 中庭物理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详述
        4.2.1 热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
        4.2.2 光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
        4.2.3 声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
        4.2.4 风环境舒适度影响因素
    4.3 结合主观问卷讨论建筑影响因素权重
        4.3.1 光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权重讨论
        4.3.2 热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权重讨论
        4.3.3 声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权重讨论
        4.3.4 讨论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实例中庭物理环境优化模拟及中庭设计思路分析
    5.1 模拟实验目的
    5.2 软件的选择
    5.3 模拟实验内容
        5.3.1 模拟优化建筑场馆对象选取
        5.3.2 本次优化模拟内容设定
        5.3.3 模拟参数的设定
    5.4 优化设计思路分析
    5.5 最优调研场馆-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分析
        5.5.1 建筑影响因素角度分析
        5.5.2 分析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对建筑中庭空间研究的意义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框架
第2章 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发展阶段划分及三种分类
    2.1 国内外私人美术馆发展现状及其比较
        2.1.1 国外私人美术馆发展现状
        2.1.2 国内私人美术馆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外的比较
    2.2 国内私人美术馆发展阶段的归纳划分
        2.2.1 第一阶段尝试期(1991 年-2002 年)
        2.2.2 第二阶段探索期(2002 年-2007 年)
        2.2.3 第三阶段低谷期(2007 年-2010 年)
        2.2.4 第四阶段高速期(2010 年至今)
    2.3 国内私人美术馆的三种分类方式
        2.3.1 按经营性质的分类
        2.3.2 按建设规模的分类
        2.3.3 按所处环境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私人美术馆案例选择、实地调研及初步归纳
    3.1 案例选择及实地调研简析
        3.1.1 案例的选择及其依据
        3.1.2 实地调研案例简析
    3.2 私人美术馆功能属性及基本特征的初步归纳
        3.2.1 私人美术馆与画廊的区别
        3.2.2 私人美术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地调研之典型案例的设计分析
    4.1 宋庄美术馆实地调研设计分析
    4.2 红砖美术馆实地调研设计分析
    4.3 鼎立美术馆实地调研设计分析
    4.4 木木美术馆实地调研设计分析
    4.5 龙美术馆西岸馆实地调研设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私人美术馆的功能、流线及个性特征设计研究
    5.1 新功能的植入与传统功能的重组优化
        5.1.1 商业活动与私人场所的植入
        5.1.2 传统功能的重组与优化
    5.2 空间流线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的复杂化
        5.2.1 主观因素影响空间流线
        5.2.2 客观因素影响空间流线
    5.3 个性特征的设计表达
        5.3.1 个性化设计的内在需求
        5.3.2 个性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私人美术馆展陈空间的空间比例及光线设计研究
    6.1 空间比例控制及界面材质设计
        6.1.1 空间比例设计
        6.1.2 展厅界面材质设计
    6.2 自然采光控制
        6.2.1 当代艺术展示中的自然采光
        6.2.2 自然采光的优势
        6.2.3 自然采光的类型
    6.3 人工照明控制
        6.3.1 照度值的控制
        6.3.2 展品照度与环境照度的对比
        6.3.3 营造氛围的照明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设计的主要策略
    7.1 审慎选址,考虑美术馆的良性经营与长期发展
    7.2 增加空间“多价性”,解决有限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7.3 深化功能理解,协调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
    7.4 组织流线,兼顾展示空间的独立性与参观流线的连续性
    7.5 精确控制光线,实现符合当代艺术特点的展示照明
    7.6 了解当代艺术,塑造符合美术馆个性的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展厅展品与环境照度测量
附录B 泉州市某雕刻美术馆设计实践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
        1.1.2 城市文化交流空间的缺失
        1.1.3 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转变
        1.1.4 图书馆空间适宜性的忽视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使用者体验
        1.2.2 图书馆
        1.2.3 图书馆交流空间
        1.2.4 适宜性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的相关基础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体验心理学理论
        2.1.2 空间语言学理论
    2.2 图书馆的相关基础
        2.2.1 图书馆的起源和发展
        2.2.2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2.2.3 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建筑的新要求
    2.3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相关基础
        2.3.1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发展
        2.3.2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作用
        2.3.3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类型
        2.3.4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特征
        2.3.5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现状需求
    2.4 图书馆交流空间的使用者解析
        2.4.1 使用者的类型
        2.4.2 使用者的行为
        2.4.3 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实例调研解析
    3.1 调研对象及概述
        3.1.1 国家图书馆新馆
        3.1.2 辽宁省图书馆
        3.1.3 吉林省图书馆
        3.1.4 首都图书馆二期工程
        3.1.5 天津市图书馆
        3.1.6 沈阳市图书馆
        3.1.7 辽阳市图书馆
    3.2 调研案例调查表的设计
        3.2.1 案例的研究方法
        3.2.2 案例的调查表设计
    3.3 调研案例的数据分析
        3.3.1 七座图书馆的数据分析
        3.3.2 性别组和年龄组的数据对比
    3.4 调研案例比较
        3.4.1 空间布置分析及小结
        3.4.2 空间趣味分析及小结
        3.4.3 空间界面分析及小结
        3.4.4 空间环境分析及小结
        3.4.5 总体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设计策略
    4.1 空间布置的灵活设计
        4.1.1 大厅式交流空间与阅览空间照应
        4.1.2 廊道式交流空间与阅览空间相连
        4.1.3 嵌入式交流空间与阅览空间融合
    4.2 空间趣味的多样设计
        4.2.1 大厅中布置垂直交通或曲墙增强引导性
        4.2.2 交流与阅读空间相互的错落增强层次感
        4.2.3 矩形空间与其它空间形式的综合运用
        4.2.4 充足的景观与丰富的交流设施摆放设计
    4.3 空间界面的宜人设计
        4.3.1 交流空间的硬性界面的围合
        4.3.2 交流空间的柔性界面的分割
    4.4 空间环境的舒适设计
        4.4.1 对比与统一的色彩协调方式
        4.4.2 衬托公共文化氛围的采光设计
        4.4.3 交流空间舒适宜人的质感搭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论文的主要成果
    5.2 研究内容的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体验心理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研究调查表
附录2 基于体验心理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调查表汇总
作者简介
致谢

(7)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景观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1.1.2 公共景观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1.1.3 我国城市公共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及特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定义界定和理论评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景观生态设计
        2.1.2 城市景观
        2.1.3 城市道路
        2.1.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2.2 相关理论评述
        2.2.1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 国内外有关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
    3.1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的综述
        3.1.1 国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3.1.2 国内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3.2 国内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城市道路规划有待完善
        3.2.2 重形象轻环保
        3.2.3 忽略了传统文化
        3.2.4 工程建设监管与公共设施维护
第四章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调研分析
    4.1 天津市滨海新区概述
        4.1.1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分析
        4.1.2 天津市滨海新区道路规划概况
        4.1.3 天津市滨海新区道路公共景观发展概况
    4.2 天津市滨海新区部分道路景观现状调研
        4.2.1 津滨连接主干道——天津大道
        4.2.2 进出天津港的主门户——新港四号路
        4.2.3 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干道——黄海路
        4.2.4 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带——第三大街
        4.2.5 滨海新区沿海高速——海滨大道
第五章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5.1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5.1.1 生态学原理
        5.1.2 艺术学原理
        5.1.3 人体工程学与环境心理学原理
    5.2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2.1 以人为本
        5.2.2 满足功能
        5.2.3 因地制宜
        5.2.4 稳定生态
        5.2.5 地方特色
        5.2.6 经济易行
    5.3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5.3.1 道路绿化
        5.3.2 道路铺装
        5.3.3 道路照明
        5.3.4 道路交叉口
        5.3.5 标志牌
    5.4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5.4.1 定位
        5.4.2 建筑景观
        5.4.3 植物景观
        5.4.4 铺装
第六章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6.1 无障碍设计
    6.2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6.2.1 设计原则
        6.2.2 硬质景观的无障碍设计
        6.2.3 软质景观的无障碍设计
    6.3 我国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现状
第七章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7.1 项目概述
    7.2 设计过程
        7.2.1 环境现状分析
        7.2.2 相关设计依据
        7.2.3 设计理念与方案展示
第八章 结论
第九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城市现代化进程对公园建设模式的影响 ——以宜兴市东氿新区公园景观及绿地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实例调查法
        1.3.3 逻辑分析法
第二章 卫星城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2.1 “有机疏散”理论
    2.2 卫星城的概念与发展
        2.2.1 卫星城的概念与属性
        2.2.2 卫星城实施的步骤
        2.2.3 卫星城与主城的空间关系
        2.2.4 卫星城模式的衍生
        2.2.5 我国卫星城市的设置
        2.2.6 卫星城市的思考
    2.3 新城的定义与概念
        2.3.1 新城定义概念
        2.3.2 新城区
        2.3.3 新城的道路规划
        2.3.4 我国新城区的发展
第三章 宜兴市历史沿革与景观格局的发展
    3.1 宜兴市自然与人文格局
        3.1.1 名胜古迹与文化遗存
        3.1.2 悠久而夺目的陶瓷文化
        3.1.3 宜兴地理区位
        3.1.4 自然地质地貌与水文资源
        3.1.5 气候特征
        3.1.6 土特名产
        3.1.7 科技产业建设目标
        3.1.8 行政建置沿革
        3.1.9 旅游资源与名胜遗存
        3.1.10 文化遗存与历史街区
    3.2 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规
        3.2.1 基本要求
        3.2.2 城市现状
        3.2.3 城市建设控制规划
        3.2.4 城市特色
        3.2.5 宜兴市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规
        3.2.6 布局结构及规划特点
        3.2.7 城市功能分区
        3.2.8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3.2.9 城市特色
第四章 宜兴市东氿新城规划
    4.1 东氿新城概述
        4.1.1 地理区位
        4.1.2 东氿新城与东氿风景区城市设计
        4.1.3 宜兴东氿新城城市设计
        4.1.4 城市基础设施
        4.1.5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4.1.6 宜居环境与配套服务设施
        4.1.7 主干路网构架与道路绿化
        4.1.8 商业中心与产业园
    4.2 文化设施中心的打造
        4.2.1 概述
        4.2.2 功能分区
        4.2.3 文化艺术中心区
    4.3 东氿新城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4.3.1 东氿新城滨水休闲区
        4.3.2 东氿新区大溪河景观
    4.4 东氿新区道路常用绿化树种
        4.4.1 当地可供选择的现有植物品种
        4.4.2 生态栽植原则
        4.4.3 建议标准与设计形式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规划展览馆深入发展
        1.1.2 城市规划展览馆问题凸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结构
第二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类型定位
    2.1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产生动因
        2.1.1 原动力: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2.1.2 原动力:公众参与规划的起步
        2.1.3 推动因素:构建城市认同感的需要
        2.1.4 推动因素:博览建筑分类精细化
    2.2 城市规划馆建筑类型定位的误区现状与正确导向
        2.2.1 当今我国规划展览馆的社会职能
        2.2.2 规划馆与相关建筑类型的比较研究
    2.3 规划馆定位——专题性博物馆
    2.4 基于类型定位的规划馆建筑设计原则
        2.4.1 全方位的社会化
        2.4.2 建筑形象的地标性
        2.4.3 建筑功能的复合性
        2.4.4 建筑空间的人本性
        2.4.5 展示内容的文化性
第三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及问题的调查研究
    3.1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
        3.1.1 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回溯
        3.1.2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新阶段
    3.2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的分类
        3.2.1 按形态特征分类
        3.2.2 按建造方式分类
    3.3 当今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存在的问题
        3.3.1 盲目建设相关问题
        3.3.2 选址不当问题
        3.3.3 建筑形象缺乏地域性问题
        3.3.4 交往空间相关问题
        3.3.5 建筑设计与展示设计脱节问题
    3.4 城市规划展览馆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主导阶层的政绩情结
        3.4.2 设计主体对设计内涵关注不足
        3.4.3 相关研究的严重滞后
第四章 规划展览馆建筑的设计手法
    4.1 建设规模的层级发展策略
        4.1.1 规划馆建设规模的依据指标
        4.1.2 建设规模层级建议
    4.2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4.2.1 基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地域性设计
        4.2.2 基于人文环境条件的地域性设计
    4.3 功能社会化策略
        4.3.1 选址与相关产业聚集
        4.3.2 拓展休闲、娱乐与服务功能
    4.4 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4.4.1 沙盘展厅向核心交往空间的转化
        4.4.2 交往空间与展示空间界限的消隐
        4.4.3 交往空间与外部环境的紧密融合
    4.5 复合流线设计策略
        4.5.1 平面空间结构
        4.5.2 节点空间的布局
    4.6 给相关领域的建议
        4.6.1 政府定位
        4.6.2 流程策划
        4.6.3 导则制定
        4.6.4 产业经营
        4.6.5 展示设计
第五章 我国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展望
    5.1 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走向
        5.1.1 影响规划馆未来发展的因素
        5.1.2 规划馆的未来走向——功能消亡与建筑转型
    5.2 规划馆建筑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2.1 建筑形式美的永恒性
        5.2.2 灵活的空间、功能
        5.2.3 为扩建提供预留
    5.3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10)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经济发展与政府体制改革
        1.2.2 当代档案馆发展的新趋势
        1.2.3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视角
        1.3.1 研究对象:
        (1)档案馆的定义与分类
        (2)开放性
        1.3.2 研究视角:公共服务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当代”的时间范畴
        (2)关于档案馆类型研究范围的界定
        (3)关于档案馆“开放性”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的:以新设计策略适应并协同当代中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开展
    1.5 研究意义
    1.6 文献综述
        1.6.1 档案学的相关研究
        (1)国外档案学研究综述
        (2)国内档案学研究综述
        1.6.2 档案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1)综合研究
        (2)案例分析
        (3)规范教程
        1.6.3 研究总体评价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档案馆开放性发展
    2.1 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2.1.1 关于服务的引入
        2.1.2 公共服务的解读
        (1)服务对象:作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2)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学术理论和管理理念提出的公共服务
        (3)服务客体:作为一种政府职能提出的公共服务
        2.1.3 公共服务的模型描述
    2.2 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发展综述
        2.2.1 档案的定义与特性
        (1)档案的定义
        (2)档案的双重属性
        2.2.2 档案利用与档案馆发展
        (1)档案的利用
        (2)档案馆的发展历程
        (3)传统档案馆中政治机要性对文化科学性的挤压
        2.2.3 档案馆公共服务开展的推动因素
        (1)外在因素
        (2)内在因素
        2.2.4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模型描述
        (1)服务对象:公众
        (2)服务客体:公众所需的档案信息
        (3)服务理念:开放共享
    2.3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档案馆开放性发展趋势
        2.3.1 基于服务对象开放,从简单社会关系向网络化社会关系发展
        2.3.2 基于服务客体开放,从单一社会职能向多元化社会职能拓展
        (1)基于档案文化科学性的服务职能拓展
        (2)基于档案政治机要性的服务职能拓展
        2.3.3 基于服务理念开放,从单纯保密管理向开放性运营理念转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
    3.1 中国档案馆起源与发展简述
        3.1.1 中国档案馆的发展历程
        (1)封闭保存时期
        (2)有限利用时期
        (3)开放利用时期
        3.1.2 建国后档案馆社会定位的政策研究
    3.2 当代中国档案馆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3.2.1 服务型政府建设浪潮
        3.2.2 公民信息知情权觉醒
        3.2.3 公民文化需求的兴起
    3.3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面临的困境
        3.3.1 档案意识薄弱,难以进入城市空间
        3.3.2 自身资源有限,建筑功能构成单一
        3.3.3 管理体制影响,空间开放程度偏低
    3.4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对新设计策略的亟需
        3.4.1 基于设计工作者角度
        3.4.2 基于档案利用者角度
        3.4.3 基于档案管理者角度
        3.4.4 基于政府决策者角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的整体建构
    4.1 设计层面介入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4.1.1 基于建设模式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
        4.1.2 基于建筑功能与社会职能的延续性
        4.1.3 基于空间构成与运营理念的一致性
    4.2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的理论支撑
        4.2.1.整体观
        4.2.2.适应性
        4.2.3.协同论
    4.3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内涵
    4.4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构成
        4.4.1.基于网络化社会关系,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
        4.4.2.基于多元化社会职能,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
        4.4.3.基于开放性运营理念,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策略
    5.1 传统档案馆建设模式解读
        5.1.1 传统档案馆封闭的社会关系
        5.1.2 传统档案馆建设模式
        5.1.3 传统档案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离
    5.2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的切入条件
        5.2.1 策划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社会关系网络化发展
        (1)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组成元素
        (2)档案馆作为城市分项规划系统的重要元素
        5.2.2 主观因素:自身资源配置与安防保存技术的发展
        (1)馆藏资源与建设规模配置
        (2)档案安防以及保存技术的发展
        5.2.3 客观环境:城市集约化发展
    5.3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
        5.3.1 整体均等,面向城市整体空间的开放
        (1)基于空间距离的均等
        (2)基于到达时间的均等
        (3)基于人口密度的均等
        5.3.2 分类协同,面向同类公共设施的开放
        (1)基于文化科学性,促进城市公共文化网络的发展与完善
        (2)基于政治机要性,注重与城市公共行政设施的良好衔接
        5.3.3 个体整合,面向其他建筑资源的开放
        (1)协作模式
        (2)共建模式
        (3)融合模式
    5.4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的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策略
    6.1 传统档案馆建筑功能组成
        6.1.1 传统档案馆社会职能解读
        6.1.2 传统档案馆建筑功能组成
        6.1.3 档案库房与业务技术用房的主导地位
    6.2 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的切入条件
        6.2.1 拓展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社会职能多元化拓展
        6.2.2 主观因素:档案馆建设模式策划
        6.2.3 客观环境: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亟需
    6.3 档案馆建筑功能的开放性拓展
        6.3.1 功能分化,自身功能体系的开放
        (1)建筑功能整体构架的完善
        (2)对外服务功能类型的分化
        (3)对外服务功能区域与库房功能区的分离
        6.3.2 功能复合,面向周边建筑的开放
        (1)与博物馆、图书馆的功能复合
        (2)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复合
        (3)与行政管理机构的功能复合
        6.3.3 功能外延,面向城市空间的开放
        (1)建筑内部空间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功能外延
        (2)建筑外部空间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功能外延
    6.4 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策略
    7.1 传统档案馆建筑空间解读
        7.1.1 传统档案馆管理理念
        7.1.2 传统档案馆封闭型空间架构
        7.1.3 传统档案馆的空间特质
    7.2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的切入条件
        7.2.1 建构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运营理念开放性转变
        (1)可感知——对公众类型的开放
        (2)可到达——对公众行为的开放
        7.2.2 主观因素:档案馆建筑功能拓展
        7.2.3 客观环境:服务对象行为模式多样
    7.3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
        7.3.1 等级建构,空间架构开放
        (1)空间安全等级性原则
        (2)等级建构方式比较研究
        7.3.2 界面消解,可感知的开放
        (1)外部空间界面的消解
        (2)内部空间界面的消解
        7.3.3 空间复合,可到达的开放
        (1)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复合
        (2)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的复合
        (3)相似功能空间之间的复合
    7.4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的意义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协同与展望
    8.1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系统协同
        8.1.1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自身系统协同
        8.1.2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外界系统协同
        (1)国家政策支持
        (2)城市资源配合
        (3)档案馆资源建设
        8.1.3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整体协同平台
    8.2 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展望
        8.2.1 建设模式多样化,从进入城市向融入城市发展
        8.2.2 建筑功能多元化,从档案服务向社会服务发展
        8.2.3 建筑空间多维化,从满足功能向满足公众发展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D]. 王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秦思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4]京津冀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庭物理环境评价研究[D]. 王琛. 天津大学, 2019(01)
  • [5]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设计策略研究[D]. 李森. 华侨大学, 2017(01)
  • [6]基于使用者体验的图书馆交流空间适宜性研究[D]. 程欣.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7]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D]. 张岐.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8]城市现代化进程对公园建设模式的影响 ——以宜兴市东氿新区公园景观及绿地建设为例[D]. 刘邦宪.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问题研究[D]. 邹方蕙. 天津大学, 2016(07)
  • [10]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D]. 夏大为.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玻璃幕墙装饰泰达市民广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