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运河有多清澈,才有活水之源——台湾佛教访问一瞥

问运河有多清澈,才有活水之源——台湾佛教访问一瞥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台湾佛教访问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徐新娣[1](2021)在《明代江阴文人缪昌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欧阳章鹏[2](2021)在《周村宗族重建中的社会记忆研究》文中认为

薛浩[3](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李兵[4](2020)在《朱熹诗写佛禅研究》文中认为朱熹早年出入佛老之间,虽此后径归儒圣,然不可否认的是,朱熹思想中有佛禅的思想因素。通过梳理朱熹的诗作可知,朱熹诗作中有大量涉佛写禅的作品,体现于佛禅语典、佛禅意象及佛禅境界的建构上。因而,对于朱熹诗中涉及佛禅的作品,应加以重视及研究。本文只针对朱熹的诗歌涉及佛禅的一脉作品进行研究,属于个案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第一,一些学者对朱熹的诗文艺术、内容、思想已经进行了较为细密的分析和考论;第二,一些学者对朱熹禅学、理学、文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但未能详细深入,这为本文的探讨留下了空间;第三,从考察角度出发,选择个案进行研究,既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又可以很好地“以小窥大”。基于此三点考虑,本文将题目选定为“朱熹诗写佛禅研究”,将研究的视域集中在朱熹诗歌中佛禅思想原委和禅学境界。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朱熹诗写佛禅生成背景”。朱熹的诗写佛禅背景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其一是其师学其来有自,朱熹初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三人,这三人除了在道学上对朱熹进行指点以外,亦不讳谈佛禅之学,因而朱熹在此层面上是受到他们三人的被动影响。其次,朱熹曾与道谦、西林等僧人有密切往来,有谈禅论佛的经历,是朱熹主动与僧人们交往的思想碰撞。同时,宋室南渡,重崇佛教,加之佛教世俗化较之前代又有新的转向。得益于禅宗的影响力,文人习禅学佛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人有意无意皆被禅宗思想影响,此四重因素构成了朱熹诗写佛禅的生成背景。第二章“朱熹诗写佛禅”的分类研究,主要是对朱熹诗写佛禅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可分为诗涉禅家语典、禅寺禅僧、禅理禅境三类。通过整理可知,朱熹在不同时期对于佛禅的不同态度,从早年沉溺佛禅,而立的儒佛之辨,再到壮年反佛归儒,再至晚年融合兼采,无不展示了朱熹与佛禅之间复杂的关系。第三章“朱熹诗写佛禅发展历程”。朱熹诗写佛禅历经了三个阶段,早年朱熹沉溺佛老,这时期诗歌体现出浓厚的佛老意味。后经李侗点拨,其诗歌多为逃禅归儒之诗。在朱熹“一悟中和”后,朱熹诗涉佛禅态度转变为对佛禅的强烈批判,这一时期的诗作,除了歌咏自身理学成长的轨迹外,朱熹将理学与异端杂学完全对立起来,讥讽批判之意溢于言表。同时朱熹援禅入理,籍佛卫道,亦体现其诗禅理汇通之境界。第四章“朱熹诗写佛禅的审美创造”。朱熹诗中的佛禅因素,主要用于以禅写意,以禅创境。就以禅写意而言,体现为守寂禅趣及知足常乐和诗以言情及游赏之致两维,而就以禅创境而言,有空灵美、静寂美及淡远美三个审美层次。

刘雄伟[5](2020)在《清代皇家园林虎皮墙综合研究 ——兼论清代皇家园林园墙的类型与审美》文中提出“雁翎桧覆虎纹墙,夹道雕栏织画梁。”这里的虎纹墙就是清代皇家园林中一种常见的园墙形式——虎皮墙。黄棕色不规则虎皮石搭配青灰勾缝,形成虎皮般的纹路,是清代皇家园林追求“农家乐”意象的典型做法。本文通过对清代皇家园林的调研,结合清代绘画、工程档案等相关文献,总结出皇家园林常用的包括虎皮墙在内的五种墙体类型及不同类型园墙与建筑空间的搭配模式。采用文献研究、工匠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追溯虎皮墙来源,还原虎皮墙的做法、造价,并总结其优点及常见的应用形式。结合材料检测、稳定性分析等手段,对虎皮墙的砌筑材料、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虎皮墙的材料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强的结论。最后结合调研及研究成果,梳理虎皮墙常见的病害、探究病害的机理,并提出在砌筑、环境、保养、排查及评估等方面的保护策略。

张恒媛[6](2019)在《会其趣寓会其理,岂是寻常赏石泉 ——泉林行宫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行宫综合研究”(批准号:51408411)的子课题,是清帝东巡山东祭孔路线上重要的行宫,泉林行宫的个案研究。在尽可能全面收集整理泉林行宫相关历史档案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弥补现有阶段性成果的缺环,全面准确的梳理泉林行宫从康熙朝泉林御碑始建,直至光绪朝行宫解体消亡的二百余年间的行宫建筑和园林的空间格局演变。结合清代行宫的营建背景探寻泉林行宫空间格局演变背后的原因。结合遗址现状与田野考察的成果,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泉林行宫进行平面格局复原和推演,还原行宫的历史原貌。在此基础上,结合泉林泉群的风景名胜、乾隆皇帝的点景题名和御制诗文,分析泉林行宫的行宫建筑特色和造园手法,解读和评价其内蕴以“子在川”为核心的空间营建特色。作为对清代行宫综合研究的个案补充,本文结合建筑学、图像学、文献学、自然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个案研究对清代行宫综合研究的成果进行拓展。

洪明超[7](2019)在《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文中指出朱子思想的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家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己之学”的志向与“自得”的追求。然而未能“自得”,则是引发了他后来思想不断转变的内在动力。在从学武夷三先生时,朱子广泛博学各种知识反而感到纷扰交错,未能自得的他随后栖心佛学。借助佛学摒除杂多纷扰的超越思维,朱子自以为已有所得,但此时遭遇李延平的否定与质疑使他产生了动摇。重读儒书后他引发了“杜鹃夜悟”,体认到“理一分殊”之真谛,遂拜延平为师,正式弃佛归儒。虽然借助理一分殊的思维安顿了原先博学带来的杂多纷扰,但在切身体认的工夫上,他终究无法接上“体验未发”的道南指诀。于是在延平去世后,朱子依然苦闷彷徨。此时他遇到了继承湖湘学的张南轩,开始了“出入湖湘”的历程。两见南轩后,朱子经过自己的体认提出了“中和旧说”,此时主张“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工夫落在“已发”之察识上,与五峰学相似。但“旧说”其实亦有其逐步发展的过程,其时道南学和湖湘学两条线索在朱子心中发生交汇乃至混淆,但这种混淆引入了道南学派“未发”主宰“已发”的思想因素,这客观上反而推进并深化了朱子的思想,使他体认到洪涛巨浪中有一个“安宅”,达成“中和旧说”下思想的成熟。此时朱子心服于湖湘学,但次年访学湖南时,却对湖湘学者好高似禅的学风感到惊异和不满。于是他开始对这种学风进行反思,此时他尚认为此弊是湖湘学者不修身导致的,是“人的问题”,便和南轩加强了对工夫论的重视和探讨。南轩的《艮斋铭》《克斋铭》与《敬斋铭》,便是两人商讨后的成果,三文皆聚焦于工夫论,反映出他们救弊的意图。然而不久后,朱子又触发了“中和新说”。他通过阅读二程的着作,认为“未发”“已发”是心理活动的不同状态,而人之“性”与“情”则可分别在此不同状态中体认和把握。因此工夫就不能仅仅在“已发”时做,“未发”时也须要进行,于是他确立了“先涵养后察识”的工夫。他在《未发已发说》中质疑了“旧说”,并系统表达了此新说,其后又在《答张钦夫书》中进行了修正,确立了以心为纲领的论述模式,认为心主于性情,贯通于未发已发;同时也确立了“敬”作为贯通未发已发的工夫。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反驳湖湘学,此时他已经明确了湖湘学者学风问题的根源乃是“学的问题”,而非“人的问题”了。南轩在与朱子讨论的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变化并转向朱子。南轩转向的同时,其他湖湘学者依然坚持师说,于是朱子便与之开展了旷日持久的辩论。他首先与南轩和吕东莱往返讨论五峰之《知言》并编定成《知言疑义》,对五峰之学,包括心性论、工夫论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批判。其中,在对五峰“善不足以言性”的批判中,朱子关心的是“善”的根据和来源问题的,以及如何为现实的善行奠立绝对意义,这确实是五峰以“性”超越“善恶”的观点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朱子亦肩负重整理学的历史任务,他重视哲学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亦注重文本对现实的影响,他力图避免儒学在任何维度与佛老相混淆的可能,这也是理学重建中必须主动与佛老划界并确立儒家自身特性的内在要求。其后朱子又在几个议题上对湖湘学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于此同时建立起自己对应的理论。他反对湖湘学“观过知仁”以及“以心察心”之工夫,从意识机能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工夫运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种种流弊,同时建立起自己“克己复礼”与“公”的工夫论;他反对湖湘学“以觉训仁”,提出以“仁”为“心之德,爱之理”的核心理论,并完成《仁说》,建立了体用兼备的仁学思想;他力辟湖湘学者以及当时诸多学者对“操则存,舍则亡”一句的歧解,并完成了《观心说》,确立人只有“一心”,反对分本心与经验心的“二心”架构,主敬之心即是道德心,这也为主敬操存的工夫论确立了至上的价值。朱子“出入湖湘”的过程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关键环节,正是在与湖湘学的交往中,他的体系不断完善而精致,最终达到了宋代理学“集大成”的地位。而湖湘学因受到其批判,加之种种主客观因素,在历史上走向了衰微。

李旭婷[8](2016)在《南宋题画诗研究》文中指出题画诗指一切因画而作之诗。现有的题画诗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和北宋部分,无论是断代研究、个案研究还是母题研究皆如此。以艺术价值为评价标准,南宋题画诗相比於唐代和北宋确实偏弱,这也是造成此阶段研究空白的重要原因。然而若是重新调整评价标准,将其置於更广阔的社会艺术史背景中,南宋题画诗则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庚阔的研究空间。本文便将对南宋题画诗进行重新审视,探究其独特的面貌及价值,以期补上这一研究史的空白,并以南宋题画诗研究为切入点,探讨文学与图像研究中图像对於文学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南宋题画诗概论。本文试图跳出题画诗断代研究中固有的追溯源流、分类解析、艺术内涵、社会意义、影响价值五分法,只将这些内容集中在第一章中总体梳理,为後文的研究做一个舖垫。南宋人的题画诗创作是在唐代和北宋高峰的压力下进行的,前代的题画诗已经发展成熟,无论题材类型还是艺术水准皆已完备,并出现了杜甫、苏轼等大家,将题画诗的写作提高到相当的高度。这种高度所造成的影响使南宋人写作题画诗时具有先天的焦虑。然而,面对着前代的影响,南宋人并未停止题画诗的写作,而是在总结前代高度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他们的题画诗不仅数量繁多,并且在题材和形式上皆有进一步的开拓。第二章文化史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侧重於文化的层面,以三个专题的形式探究南宋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南宋题画诗之间的互动。南宋是文化内转的最终完成期,从自题写真诗入手,可以发现文化内转的脉络和微妙痕迹,为内转的时间作一注脚。南宋也是理学发展的第一个巅峰,作为闲言语的题画诗看似与强调作文害道的理学背道而驰,然而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对抗使得二者之间的碰撞更有意义:理学对题画诗君子传统的建构有所影响,而题画诗中绘画固有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也对理学诗的质木无文和理障有所缓释。南宋同样是俗文化盛行的时代,作为传统雅文学范畴的题画诗在与新兴的俗文化相遇时,雅俗之间的碰撞和转化为宋代的以俗为雅做出很好的诠释,同时俗文化的介入也打破了题画诗因过度趋雅而导致的僵化,使题画诗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加活泼有趣。第三章心态史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侧重於历史的层面,以南宋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士大夫心态的变迁为背景,探究南宋题画诗在题材上的新变。特殊的历史环境对士大夫心态造成了冲撃,当其投射到题画诗中时,必然会对题画诗的题材意义产生影响,使南宋题画诗出现了一些异於前代的题材,在面对同样题材时也呈现出异於前代的意义。本章选取了题画马、宣和御画、题西湖图、题画牛、题地图诗以及陶渊明类题昼诗这样六类典型的主题,来探究南宋题画诗在题材上的新变,并以心态变迁为线索,试图在解释这些新变生成原因的同时避免因题材并置而造成的刻板结构。第四章绘画史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侧重於文学与绘画结合的层面。本章不打算对诗画的互通性进行泛泛而谈的介绍和比较,而是重点考察一个问题,即题诗上画的完成。南宋题画诗之所以重要,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此期是题诗上画的滥觞期,诗歌开始较多地题写於画面之上,後世画上题诗的大部分写作规范都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题画诗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题画”诗,题画诗从此由画外题诗进入到画上题诗的阶段。本章梳理了题诗上画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重贴考察了南宋题诗上画的特点及诗画结合规范建立的磨合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当诗歌书写到昼面上之後,对题画诗和绘画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第五章诗学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声画集》及题画诗写作传统的构建,是具有总结意义的一章。南宋在题画诗史上的重要意义之一在於此期诞生了第—部题画诗总集《声画集》,意味着题昼诗开始进入总结整理的阶段。因此,本章将沿着《声画集》所开拓的总结意义,对题画诗最本质的问题——题画诗写作传统的形成——做一个探讨。由於题画诗同时关涉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其风格内容必然会受到两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其评价标准也有别於其他类型的诗歌,因此,题画诗的评价标准也是本章所要考察的内容。本章将题画诗回归到诗学的本位上,探讨其独有的诗学特质。本文正文部分侧重於南宋题画诗的文学意义,附录部分则是文献整理,对题画诗搜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相关文献问题进行考证说明。

孟涛[9](2013)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趋势已势不可挡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中华武术也必须面对全球化的生存环境,勇敢的“走出去”并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任。目前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着述颇丰,但仍然缺少针对某一具体国家所作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跨文化背景下,以跨文化传播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及口述历史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作为现实落脚点,详细梳理了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历史进程,并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对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现实路径以及各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以“五W”模式作为分析框架对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相关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索性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是将武术作为一种传播样本使其向其他文化圈层、地域传播,并希望它被另外一个与中华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人群所认同和接受,因此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属于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但同时由于其传播活动跨越了国界,形成了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形态,所以也同时属于国际传播的范畴。(二)中华武术在西方的传播肩负着让西方人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进一步解读和体察中国文化精髓的话语责任;展示中国特色的身体文化是武术传播的外显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树立民族文化自尊才是武术传播的中心和重心;武术国际传播应按照规则与秩序将其传播于西方国家,武术传播者拥有制定和维护话语规则的权利。(三)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淘金热”时期、“冷战”时期、“中美关系解冻”时期和“全球化”时期,各个时期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都与当时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且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总体发展趋势正在由以技术传承为主向现今的文化传播转变。(四)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官方武术组织、民间武术馆校和影视媒介、舞台武术表演等传播路径,各种路径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且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已基本形成武术在美传播的立体网络。武术馆校的传播是使中华武术在美国真正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华人移民是传播中华武术的主力军,但大多数华人移民依然在为生存而进行着被动的武术传播。(五)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现代竞技武术、传统功夫和太极三个领域,传播的内容比较丰富,但传播概念相对混乱,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在美国缺少一个可以真正引领武术有序和健康发展的组织,缺少一套可以让武术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标准体系;作为主体因素的官方和民间武术传播者对武术在美国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能力、素质、修养和责任心影响着武术传播的效果。(六)美国武术受众调查显示,武术在美的传播目前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习练者以华裔和亚裔人口居多,且儿童青少年占大半比例;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以及习练不同拳种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均会对其习武动机产生影响;武术传播推广整体策略的制定要满足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和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受众接受武术信息的途径比较多元,武术的传播、推广应充分利用纸媒、影视、舞台、网络等多媒介的共同作用,扩大中华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七)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武术中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环境的现实需要的契合;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良好环境和国家、政府以及国民意识不断提高的推进作用,开拓国外武术市场,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的现实需求。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则包括:“他者”形象造成武术传播的文化障碍;传播内容混乱造成受众对武术的理解障碍;松散管理、无序竞争成为武术在美传播的绊脚石;“顶层设计”缺失造成武术传播的管理障碍等。(八)中华武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是武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中华民族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通过中华武术弘扬中国精神的必由之路和可行之路;目前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虽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但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长处,“欢喜武术”的概念与模式应该成为我们通过武术国际传播而实现文化对外输出的新思路。

郭红超[10](2012)在《理学宇宙本体论研究 ——以朱熹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宋代理学以儒家经学的义理为根本,在吸取汉代宇宙论和魏晋本体论的基础上,借鉴佛、道的关怀视域及思维模式,以追求成圣及圣贤境界为目的,赋予儒学原有概念如太极、道、理、天、性、心等以新的内涵,将宇宙本源及道德本体融汇为一新的宇宙本体。宇宙本体既可被视为天道自然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终极本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道德价值之所以产生的超越源头。太极、道、理、天、性、心等词语只是这一宇宙本体的不同称谓而已,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橥了宇宙本体的特点,宋代理学家们正是通过使用这些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宇宙本体的看法、观点等,这些观点和看法均可视为理学的宇宙本体论。北宋五子的宇宙本体论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周敦颐以太极为宇宙本体,着《太极图说》与《通书》以阐明其观点,被尊为理学开山。张载、邵雍则分别以太虚、太极(心为太极)等为宇宙本体,其宇宙本体论均较周敦颐为复杂,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二程则继承周敦颐的思想,但却独创“天理”二字作为其最高的宇宙本体,被尊为儒学的正宗。朱熹的宇宙本体论以理为核心。其理既有对周敦颐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的天理说的继承,也有对邵雍先天易学的吸收。朱熹的理具有普遍性、实有性、客观性、公共性、内在性、超越性、当然性、必然性等特点,既是外在世界的客观规律,又是人类社会道德价值的源泉。朱熹的理不仅是存有的,而且是能动的。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台湾佛教访问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台湾佛教访问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朱熹诗写佛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熹诗写佛禅生成背景
    第一节 师承渊源
    第二节 僧人交游
    第三节 社会环境
    第四节 文化环境
第二章 朱熹诗写佛禅分类
    第一节 禅家语典
    第二节 禅寺
    第三节 禅僧
    第四节 禅理禅境
第三章 朱熹诗写佛禅发展历程
    第一节 尚禅学佛诗
        (一)尚禅访道
        (二)入禅求道
    第二节 逃禅归儒诗
        (一)亦儒亦禅
        (二)渐弃禅学
        (三)归本洛伊
    第三节 批禅守理诗
        (一)朱张会讲心性之辩
        (二)朱陆论辩理心之争
    第四节 禅理融汇诗
        (一)援禅入儒
        (二)卫道反击
第四章 朱熹诗写佛禅的审美创造
    第一节 以禅写意
        (一)守寂禅趣与知足常乐
        (二)诗以言情与游赏之致
    第二节 以禅创境
        (一)空灵美
        (二)静寂美
        (三)淡远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清代皇家园林虎皮墙综合研究 ——兼论清代皇家园林园墙的类型与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回顾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材料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结构
    1.8 研究意义
    1.9 创新点
    1.10 未尽事宜
第2章 清代皇家园林的园墙
    2.1 颐和园
        2.1.1 颐和园大墙类型
        2.1.2 颐和园大墙营建史
        2.1.3 颐和园内园墙类型
    2.2 其他园林
        2.2.1 圆明园
        2.2.2 静宜园
        2.2.3 避暑山庄
        2.2.4 西苑北海
        2.2.5 南苑
第3章 清代皇家园林园墙的类型与审美
    3.1 园墙的类型
        3.1.1 墙身部分
        3.1.2 墙帽部分
    3.2 园墙的形态
    3.3 园墙的尺度
        3.3.1 高度
        3.3.2 厚度
    3.4 园墙的功能
        3.4.1 安全防护
        3.4.2 空间分割
        3.4.3 景观装饰
        3.4.4 等级象征
    3.5 江南私家园林园墙的特点及对比
        3.3.1 材料与构造
        3.3.2 颜色与形态
        3.3.3 尺度与功能
        3.3.4 对比总结
    3.6 园墙与建筑空间
第4章 虎皮墙的发展与应用
    4.1 虎皮墙的由来
        4.1.1 虎皮墙释名与来源
        4.1.2 石墙的时间维度
        4.1.3 石墙的空间分布
        4.1.4 石墙的砌筑手法
    4.2 虎皮墙的应用
        4.2.1 虎皮墙的做法
        4.2.2 虎皮墙的价格
        4.2.3 虎皮墙的特点
        4.2.4 虎皮墙的用途
第5章 虎皮墙的材料检测与稳定性分析
    5.1 虎皮墙材料检测
        5.1.1 取样说明
        5.1.2 检测过程
        5.1.3 检测结果及分析
    5.2 虎皮墙稳定性分析
        5.2.1 综合分析
        5.2.2 建模过程
        5.2.3 工况一
        5.2.4 工况二
        5.2.5 工况三
        5.2.6 工况四
        5.2.7 分析与总结
第6章 虎皮墙的病害与保护
    6.1 虎皮墙病害类型及机理
    6.2 虎皮墙美观性影响因素
    6.3 虎皮墙保护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20年3月采访着名古建专家刘大可老师记录
    附录 B 2020年3月采访颐和园古建一线师傅张金生师傅记录
    附录 C 虎皮墙材料检测结果
关于国际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会其趣寓会其理,岂是寻常赏石泉 ——泉林行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过往研究
        1.5.1 行宫相关研究
        1.5.2 清代皇家建筑和园林研究
        1.5.3 泉林行宫遗址保护和应用研究
    1.6 研究材料
    1.7 研究方法
    1.8 论文结构与框架
    1.9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1.9.1 创新点
        1.9.2 未尽事宜
第2章 泉林行宫建置沿革
    2.1 泉林行宫营建背景
        2.1.1 泉林胜境
        2.1.2 康熙南巡
    2.2 行宫肇建——初创格局形成
        2.2.1 泉林行宫肇建
        2.2.2 泉林公馆格局
    2.3 行宫鼎盛——八景格局完善
        2.3.1 泉林行宫改建背景
        2.3.2 泉林行宫改建
        2.3.3 泉林行宫使用
    2.4 泉林行宫没落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宫遗址勘察与格局复原研究
    3.1 遗迹现状与勘测
        3.1.1 山泉格局
        3.1.2 下马碑
        3.1.3 红石泉
        3.1.4 文武御桥
        3.1.5 古石舫
        3.1.6 康熙御碑
    3.2 格局复原依据
        3.2.1 遗址现状
        3.2.2 档案文献
        3.2.3 诗文
        3.2.4 艺术图像
    3.3 乾隆朝泉林行宫格局复原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泉林行宫空间营造分析
    4.1 “在川上”的意义
        4.1.1 两千年来的解释
        4.1.2 康乾两帝的理解
        4.1.3 行宫选址的意义
    4.2 行宫功能
    4.3 景观格局
        4.3.1 陪尾山与泗河源
        4.3.2 山水比德
        4.3.3 诸景关联
    4.4 行宫八景
        4.4.1 横云馆
        4.4.2 近圣居
        4.4.3 镜澜榭
        4.4.4 九曲彴
        4.4.5 古荫堂
        4.4.6 柳烟坡
        4.4.7 红雨亭
        4.4.8 在川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泉林行宫大事记
附录二 行宫驻跸表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出入佛老到道南门生——“自得”的求索之路
    第一节 、韦斋之教与“为己之学”
    第二节 、师从武夷三先生与学禅经历
        一、师从武夷三先生
        二、学禅经历
    第三节 、初见延平与杜鹃夜悟
        一、初见延平
        二、杜鹃夜悟
    第四节 、师从延平与归向儒学
第二章 、延平教法到丙戌之悟——对湖湘之学的接触与体认
    第一节 、延平逝世与《杂学辩》的完成
    第二节 、胡五峰之湖湘学
        一、“性”与“心”
        二、“未发已发”与“体用”
        三、“尽心”与“察识”
        四、辟佛与推崇洛学
    第三节 、胡五峰与张南轩
    第四节 、从道南之学向湖湘之学
        一、延平逝世时之心境
        二、两见南轩与湖湘学之初步印象
    第五节 、丙戌之悟与中和旧说
        一、“人自有生”第一书
        二、“人自有生”第二书
        三、“人自有生”第三书
        四、“人自有生”第四书
        五、“延平之教”对“中和旧说”的推进
        六、“中和旧说”过程概要
第三章 、丙戌之悟到己丑之悟——对湖湘之学的怀疑与出离
    第一节 、“寻盟”湖湘
        一、远赴湖湘之动机
        二、湖湘之行
    第二节 、归来之评议与反思
        一、湖湘学风之评议
        二、《艮斋铭》——“建立此个宗旨相与守之”
        三、《克斋铭》与《敬斋铭》
        四、“己丑之悟”前朱子的主敬思想
    第三节 、己丑之悟与中和新说
        一、“己丑之悟”的发生缘由
        二、《已发未发说》之义理分析
        三、南轩之回应:“印可”与“先察识后涵养之论执之尚坚”
        四、朱子《答张钦夫书》对《已发未发说》的修正
        五、“先察识”的再批判与“格物致知”义的提出
    附:南轩早期、中期与晚期工夫论之演变
        一、早期:“先察识后涵养”
        二、中期:“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
        三、晚期:“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第四章 、《知言疑义》的完成——对湖湘之学的批判与清理
    第一节 、《知言疑义》的编撰过程
    第二节 、“八端质疑”
        一、“性无善恶”
        二、“心为已发、心以用尽、仁以用言”
        三、“不事涵养,先务知识”
        四、“气象迫狭,语论过高”
    第三节 、朱子对“善不足以言性”之批判(“性无善恶”)
        一、五峰“善不足以言性”说
        二、朱子的三点批判
        三、朱子“至善”与“善”思想之申说
        四、对湖湘学派“尖斜”思维方式的批判
第五章 、仁说与心说的确立——对湖湘之学的超越与扬弃
    第一节 、“观过知仁”之辩
        一、湖湘学者与伊川、和靖对“观过知仁”的理解
        二、“观过知仁”之辩的过程
        三、朱子对湖湘学者“观过知仁”与“以心察心”批判之申说
        四、“克己复礼”工夫的确立与《克斋记》的完成
    第二节 、“仁说”之辩与《仁说》的完成
        一、对“以爱言仁”的批评
        二、对“以觉训仁”的批判
        三、对“以一体论仁”的批判
        四、朱子《仁说》之义理
        五、南轩《仁说》之特点
    第三节 、“心说”之辩与《观心说》的完成
        一、吕祖俭之观点
        二、何镐、石子重与方士繇之观点
        三、游九言之观点
        四、南轩之观点
        五、朱子对诸人的批判
        六、《观心说》的完成
第六章 、朱子与湖湘学派余论
    第一节 、朱子论南轩
    第二节 、朱子与胡大时
    第三节 、湖湘学之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朱子与湖湘学交游编年
    二、朱子“人自有生”四书年代考论
    三、朱子与湖湘学派辩“观过知仁”诸书次序年代考
致谢

(8)南宋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空间及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南宋题画诗概论
    第一节 影响的焦虑:南宋前题昼诗发展史略
    第二节 对焦虑的回应:南宋题画诗的特点
        一、题画诗数量的繁多
        二、题画诗题材的拓展
        三、题画诗形式的多样
    小结
第二章 文化史视野下的南宋题昼诗
    第一节 文化内转的脉络:以自题写真诗为例——兼论唐宋自咏类诗
    第二节 冲突与互渗:理学文道观背景下的南宋题画诗
        一、理学对题画诗的影响
        二、题画诗对理学诗的助益
    第三节俗文化的介入
        一、俗文化介入题画诗的原因
        二、俗文化介入题昼诗的表现
        三、俗文化的介入对题画诗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心态史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以题材为视角
    第一节 伤痛与抗争:题画诗与南宋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家国的覆亡与故国之思的书写——以题宣和御画诗为例
        二、从怀才不遇到恢复之志——“同题共赋”视野下的南宋题画马诗
    第二节 困境与抉择:从题画诗看士大夫心态的分流
        一、西湖图景的建构与偏安心态的形成——以题西湖图为中心的题画诗为例
        二、从争斗之意到林泉之思——“同题共赋”视野下的南宋题画牛诗
        三、华夷秩序的破坏与正统观的新变——以南宋题地图诗为例
        四、从超然物外到遗民之志——“同题共赋”视野下的南宋陶渊明类题画诗
    小结
第四章 绘画史视野下的南宋题画诗:题诗上昼的完成
    第一节 题诗上画的流变
    第二节 题诗上昼的特点——以南宋为中心
        一、从题院体画到题文人画
        二、从题他人画到自题自画
        三、从诗画抗衡到诗画协调
    第三节 题诗上画对题画诗和绘画发展的影响
        一、题诗上画对题画诗的影响
        二、题诗上画对绘画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诗学视野下的南宋题昼诗:《声画集》及题昼诗写作传统的建构
    第一节《声画集》与题画诗的整理
        一、《声昼集》作者及版本
        二、《声昼集》成书背景
        三、《声昼集》对题画诗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题画诗写作传统的建构
        一、诗、画传统对题昼诗写作传统形成的影响
        二、题画诗优劣的评判标准
    小结
结论: 兼谈图像对於文学研究的意义
附录1: 《全宋诗》补遗与勘误——据宋画中所见题画诗
附录2: 《全宋诗》所收南宋题昼诗重出及误收情况
附录3: 《全宋诗》之外增补的题画诗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及项目
後记

(9)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武术国际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研究
        二、武术国际传播历程的相关研究
        三、武术国际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四、武术国际传播路径与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二、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探讨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传播样本与文化责任: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分析
    第一节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样本分析
        一、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二、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比较
        三、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样本分析与选择
    第二节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责任
        一、西方文化语境下武术传播的话语责任
        二、中国文化语境下武术传播的话语责任
        三、不同文化语境下武术传播的话语权利
    第三节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目标
        一、言者与听者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言者呈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听者认同
    第四节 全球化语境下武术传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一、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冲突
        二、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调适
        三、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播历程与文化路线: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历史阶段
    第一节“淘金热”时期的中华武术
        一、“淘金热”引发武术传播现象的历史回顾
        二、社团组织成为武术扎根美国的基础
        三、安身立业,养家糊口的“草根”文化特征
    第二节“冷战”时期的中华武术
        一、“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时势造英雄-李小龙横空出世的历史必然性
        三、李小龙对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影响
        四、“平民英雄”文化特征的呈现
    第三节“中美关系解冻”时期的中华武术
        一、“小球转动地球”的历史契机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与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亲历者面对面
        三、“改革开放”与“移民潮”
    第四节“全球化”时期的中华武术
        一、“全球化”的历史解读
        二、文化成为“全球化”时期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
        三、“全球化”时期中华武术由技术传播向文化传播的全面转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播路径与文化特色: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现实渠道
    第一节 官方武术组织的传播路径
        一、中国官方武术机构对美文化交流活动研究
        二、美国武联对中华武术在美传播的作用研究
    第二节 民间武术馆校的传播路径
        一、美国武术馆校概况
        二、在美武术馆校的经营与管理
    第三节 影视媒介的传播路径--“功夫片”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一、“功夫片”的概念及特点
        二、“功夫片”闯荡好莱坞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三、“功夫片”的表达方式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四、“功夫片”传播中华武术的得与失
        五、总结与思考
    第四节 舞台武术表演的传播路径--近距离传播中华武术的艺术形式
        一、“舞台武术表演”概念的界定
        二、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分类
        三、舞台武术表演在美国
        四、舞台武术表演对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影响
        五、总结与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播案例与现实对话: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个案分析与调查
    第一节 华人移民武术馆校个案-美国武术学院
        一、美国武术学院创建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武术学院的经营与管理
    第二节 美国本土武术馆校个案-Dennis Brown少林武术训练中心
        一、Dennis Brown少林武术训练中心创建的历史背景
        二、Dennis Brown少林武术训练中心的经营与管理
    第三节 纸媒传播——《功夫 太极》杂志的武术传播
        一、《功夫太极》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
        二、《功夫太极》杂志武术传播内容分析
        三、《功夫太极》杂志的武术传播活动
        四、《功夫太极》杂志的经营管理模式
        五、总结与思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播境况与因素解析: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动力与阻碍
    第一节 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主体因素
        一、武术传播者的类型与特征
        二、传播者的能力与人格
        三、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
    第二节 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内容与方法因素
        一、官方武术传播的内容与方法概说
        二、民间武术传播的内容与方法概说
    第三节 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受众因素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
        二、受访者习武动机调查
        三、受访者武术认知状况调查
        四、受访者的习武效果调查
        五、受访者的习武途径调查
        六、受访者对武馆和武术教师的评价
        七、受访者的其他信息
        八、调查总结
    第四节 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动力与障碍因素
        一、推动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动力因素
        二、阻碍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障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传播方略与模式创新: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反思与借鉴:中华武术的本土发展
        一、反思:“欢喜武术”与“功利武术”
        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节 品牌与培育: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方略
        一、树立“大武术”的品牌意识,呵护已形成的“子品牌”市场
        二、发掘创新精神,培育更多新的品牌拳种,拓宽品牌营销之路
    第三节 创新与发展: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传播的意蕴
        一、国际传播:武术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际传播:构建大国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理学宇宙本体论研究 ——以朱熹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内容与学术认知
    三 研究现状与学术创新
        1.研究现状
        2.学术创新
第一章 :北宋以前及北宋的宇宙本体论
    第一节 、北宋以前的宇宙本体论
        一、 北宋以前的儒学宇宙本体论
        二、 北宋以前的道家宇宙本体论
        三、 北宋以前的佛教宇宙本体论
    第二节 宋代理学家的宇宙本体论
        一、 周敦颐的宇宙本体论
        二、 邵雍的宇宙本体论
        三、 张载的宇宙本体论
        四、 二程的宇宙本体论
第二章 :朱熹的宇宙本体论
    第一节 、朱熹对北宋五子等宇宙本体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 理气论
        二、 心及天地之心
        三、 万物一体论
        四、 辩佛论
    第二节 、朱熹的《易》学宇宙本体论
    第三节 、天
第三章 :朱熹宇宙本体论对理学的影响
    第一节 、朱熹宇宙本体论在南宋的发展
        1、朱熹宇宙本体论对其他学派的影响
        2、朱熹门人及其后学的宇宙本体论
    第二节 、黄干的宇宙本体论
        1、太极为极至之理
        2、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3、黄干的宇宙本体论对其道统论的影响
    第三节 、陈淳的宇宙本体论
        1、太极之体浑沦
        2、陈淳卫护师门
    第四节 、朱熹与陆九渊、王阳明
第四章 朱熹宇宙本体论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一节 朱熹宇宙本体论的地位及价值
    第二节 朱熹宇宙本体论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台湾佛教访问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江阴文人缪昌期研究[D]. 徐新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周村宗族重建中的社会记忆研究[D]. 欧阳章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朱熹诗写佛禅研究[D]. 李兵.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清代皇家园林虎皮墙综合研究 ——兼论清代皇家园林园墙的类型与审美[D]. 刘雄伟. 天津大学, 2020(02)
  • [6]会其趣寓会其理,岂是寻常赏石泉 ——泉林行宫研究[D]. 张恒媛. 天津大学, 2019(01)
  • [7]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D]. 洪明超. 武汉大学, 2019(06)
  • [8]南宋题画诗研究[D]. 李旭婷. 南京大学, 2016(04)
  • [9]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D]. 孟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5)
  • [10]理学宇宙本体论研究 ——以朱熹为中心的考察[D]. 郭红超. 暨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问运河有多清澈,才有活水之源——台湾佛教访问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