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法律基础知识

第1讲 法律基础知识

一、第一讲 法律基本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宋浠睿[1](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王妍[2](2019)在《高路途成本下监考安排算法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监考安排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又不可或缺的工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很多高校搬迁至较为偏远的新校区,教师往返新校区的路途成本随之增加,也对监考安排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高校二级监考安排中第一级监考安排为研究对象,将教师监考路途成本纳入监考优化评价因素,在满足考试编排时间不冲突、参考班级不重复等硬约束条件下,尽可能均衡不同场次间监考教师人数、设置合理学生考试时间间隔,达到考试安排的相对最优化。构建了高路途成本监考安排效果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作为优化目标,将贪心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通过不断迭代演进,弥补了传统单一算法的不足,兼顾了排考效率和结果最优化。成果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务处管理人员监考安排工作量大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可以节省监考人员往返新校区的路途成本。通过对比H高校C校区某考试周手工监考安排结果和本论文排考结果,优化后的算法可节约近1/4的监考往返路途成本。图9幅;表18个;参48篇。

代秋艳[3](2018)在《化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TPACK)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目前,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多数高校均设置了学科教学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这两门课程,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因此本研究中通过设计TPACK课程,将学科教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结合,以此促进化学师范生TPACK发展。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中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所需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TPACK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本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论,本研究主要基于设计的研究理论(DBR理论)对研究过程进行设计,设计开发了本次研究中所需的工具,包括化学师范生TPACK调查问卷、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以及TPACK水平评价量表,以此来研究化学师范生TPACK水平的发展变化。第四部分是研究数据的分析。通过开展两次TPACK课程并进行对照实验,对课程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TPACK水平的对比以及对化学师范生的个案研究,来呈现化学师范生在TPACK课程中的变化。第五部分是根据研究数据提出促进化学师范生TPACK发展的四条建议。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反思。本研究将化学师范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设计开展在化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帮助化学师范生提高整合技术的水平,促进化学师范生TPACK水平发展。结论如下:(1)第一次TPACK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在第一次TPACK课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的主要区别包括:首先实验组使用的是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而对照组使用的普通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其次是在课程中实验组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讲解了如何使用技术以及技术整合的水平高低,而对照组只介绍了技术的种类以及制作方法;最后在评价教学设计环节时,实验组课程主要是针对技术的整合水平进行评价。在第一次TPACK课程之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化学师范生TPACK各个维度以及对其作品各个观察点得分进行比较和差异性分析发现,实验组整合技术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B(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之间的关系)、D(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这两个维度上水平提高较大,但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对化学师范生T1进行个案研究时发现,其个人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有所提高。从实验组整体水平变化和个案分析可知,第一次TPACK课程中化学师范生的TPACK的发展不均衡(2)第二次TPACK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在进行第二次课程前对研究者对第一次TPACK课程进行反思,首先讲解过程中结合的案例不够具体,因此第二次TPACK课程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评价标准介绍还是介绍技术使用环节中均结合了具体的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案例;其次是教师反馈没有针对性,第二次TPACK课程中两名助教与每一名师范生均建立QQ交流小组,以便及时反馈随时交流;最后使用学习平台进行授课以及上传资料,时间安排更具灵活性。第二次TPACK课程在第一次TPACK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第二次TPACK课程之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化学师范生TPACK各个维度以及对其作品各个观察点得分进行比较和差异性分析发现,实验组整合技术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对化学师范生T2进行个案研究时发现,其个人水平在课程中有很大提高,说明第二次TPACK课程效果显着。笔者通过分析TPACK课程的实验数据,总结开展TPACK课程经验,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和当前高校中化学师范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化学师范生TPACK发展的四条策略,首先是开设与化学教学技术相关的课程,提高化学师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是在对化学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利用迭代教学加深学生在主题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整合;再次教师在讲解或者介绍TPACK的相关理论知识时,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高化学师范生的应用水平,最后是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在真实教学情境中促进化学师范生TPACK发展。

胡志民[4](2017)在《论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的影响》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学是在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这种影响持续了几十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逐步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藩篱,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以苏联法学理论为蓝本构建起来的我国法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必须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法学界开始反思苏联法学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许多学者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影响,将清除、清算苏联法学理论及其影响视为构建新法学的前置性任务。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逐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开辟并日益宽阔,因此我们急需构建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我们在构建这一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时,固然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实践,也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法学知识资源,合理吸收、借鉴苏联法学理论、西方法律学说中有益的理论观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也很有价值,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弄清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进程,而且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的构建。研究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的影响,首先必须对苏联法学理论的内容和特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苏联法学理论是苏联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法律观点和法律思想的系统阐述,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对社会主义法律、法制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表达。它主要包括法的一般原理和社会主义法与法制原理两大部分。法的一般原理着重阐述了法的本质和目的,法与经济、政治、国家等社会现象的关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法的历史类型等问题;社会主义法与法制原理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规律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目的,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政治、国家等社会现象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律秩序以及社会主义法的运行等问题。从苏联法学理论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因为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立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将法与国家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二是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的法;三是作为建立部门法学的基础。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具体表现为在法的本质和功能上,过分强调法的阶级性,忽视法的社会性;在法与国家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国家对法的主导性,忽视法对国家的制约性;在法与政治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政策对法的决定作用,忽视法对政策的制约作用。上世纪50年代苏联法学理论引入中国后,对我国的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我国的理论法学来说,它就是以苏联法学理论为蓝本,在全面继受其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的一般原理为我国学者所接受,并被植入我国的法理学之中。我国学者按照苏联法学理论的观点,阐述法的本质和目的,法与经济、政治、国家等社会现象的关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法的历史类型等问题。其次,苏联法学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与法制原理也被引入我国,构成我国法理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学者按照苏联学者的基本观点,论述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规律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目的,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政治、国家等社会现象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律秩序以及社会主义法的运行等问题。同时,苏联法学理论对于法学学科、法理学学科的阶级性质、批判和构建的基本任务、唯物辨证的研究方法的论述,也被引入我国法学理论之中,形成了我国学界对法学、法理学学科的基本认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者们从质疑、批判法的阶级性这一基本观点入手,否定苏联法学理论的科学性,许多观点被抛弃或者被修改,他们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国家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学理论,从此苏联法学理论在我国理论法学中的影响日渐式微。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部门法学的深刻影响,我们可以从宪法学、刑法学和民法学的分析中加以认识。苏联法学理论的引入首先对我国宪法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宪法观、宪法制度理论和宪法学学科认识三个方面。从宪法观来看,在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功能和历史类型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宪法学确立了宪法的本质观、工具观和历史类型观。从宪法制度理论来看,我国宪法学以所形成的宪法观为指导,按照宪法的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原则,构建起以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内容的国家制度理论,以社会主义所有制、计划经济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为内容的经济制度理论,以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为内容的国家机构制度理论,以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基本权利的特性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致性为内容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理论。从宪法学学科认识来看,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学性质、任务和方法的论述,帮助我们确立了对宪法学的阶级性质、批判和构建的基本任务、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的认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学苏联法学理论受到质疑和批判后,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宪法观,并创新宪法制度理论,从此苏联法学理论在我国宪法学中的影响开始衰落。苏联法学理论的引入对我国刑法学影响很大,它主要表现在刑法观、刑法制度理论和刑法学学科认识三个方面。从刑法观来看,在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和功能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刑法学确立了刑法的本质观、工具观和机能观。从刑法制度理论来看,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的阶级本质的观点,一方面使我国刑法学确立了刑法阶级性的观点,由此形成了以社会危害性为核心的犯罪的实质概念,并构建起犯罪构成、类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等犯罪制度理论;另一方面使我国刑法学形成了刑罚阶级性的观点和刑罚目的的学说,并以此构建起刑罚体系、量刑、刑罚执行、时效等刑罚制度理论。从刑法学学科认识来看,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学性质、任务和方法的论述,帮助我们确立了对刑法学的阶级性质、批判和构建的基本任务、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的认识。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苏联法学理论被否定,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刑法学的影响逐渐减弱,刑法学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推出。苏联法学理论的引入对我国民法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法观、民法制度理论和民法学学科认识三个方面。从民法观来看,在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功能和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民法学确立了民法的本质观、公法观和工具观。从民法制度理论来看,我国民法学以苏联法学理论形成的民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所有制和计划原则,构建起以公民、法人为内容的民事主体制度理论,以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保护为内容的所有权制度理论,以债的原因、履行、担保和计划合同为内容的债的制度理论。从民法学学科认识来看,苏联法学理论关于法学性质、任务和方法的论述,帮助我们确立了对民法学的阶级性质、批判和构建的基本任务、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的认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学者逐步摆脱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提出新的民法观、民法制度理论和民法研究方法,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学。揭示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停留于此,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入思考,以此获得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产生影响主要有两大原因,即直接原因和推动因素。一方面,新中国建立后,国民党六法全书被废除,我们急需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学,但不具备完成此项任务的条件,而苏联经过30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这使得这种理论的引入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为苏联法学理论引入的重要推动力。其次,苏联法学理论影响我国法学有着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通过开展法学教育,学习和传播苏联法学,培养掌握苏联法学的人才,为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批判和运动,清除旧法观点,清理、改造旧法人员,为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扫清障碍。再次,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产生了两大影响。从积极方面说,它帮助我国建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学,培养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法学队伍;从消极方面说,知识资源和研究方法单一给我国法学的发展带来了困难。最后,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的影响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提供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即坚持我国法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向,秉持我国法学发展的实践路径,拓展我国法学发展的知识资源,建立我国法学发展的良好学术环境。

陈娅[5](2016)在《当代日本美术馆学艺员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艺员"是日本早在1951年就颁布的《博物馆法》中确定的一种国家资格。《博物馆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美术馆必须配置专职职员的学艺员",即所有登记在册的受《博物馆法》认可并保护的相关机构,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乃至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中任职的专职人员,都需要通过"学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说,就

王薇[6](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寇晓洁[7](2014)在《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万家灯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健康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健康传播作为全面构建公众健康生活、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形成全面的健康观念、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开始被许多国家所重视。2003年,“非典”的肆虐成为推动中国健康传播发展的催化剂,同时,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公众健康需求日益凸显,催生了众多以传播健康知识为主的电视节目。本文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万家灯火》节目为例,运用文本分析与修辞分析等方法,以电视节目主要构成元素及其元素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内容构成与文本修辞两个方面分析了该节目内容构成策略和文本修辞策略。通过对该节目意识形态修辞、学术修辞、权威修辞等文本修辞手段的分析以及对该节目以中医养生保健为主的内容构成的分析,指出了该类节目存在的诸如霸权式传播、风险控制缺失、无管理资质等传播策略方面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实践公益性宗旨、专业化资质管理、有效评估风险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吴波[8](2014)在《“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高职《中国税制》课程教学第一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牵引为手段,实效为目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不同于"驱动法",更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为更好地证实"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应用性,笔者对高职《中国税制》课程第一讲进行示例教学的设计。

徐来娟[9](2013)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文中研究表明评价,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指说话者/作者对待自己所言及的实体或者命题的态度。鉴于评价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学者们从各种视角、运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Martin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建立起来的评价理论。该理论有三大系统,分别为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在语篇语义层面表达人际意义。评价系统由于其可操作性高、系统性强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种语类的评价特征。英语学术讲座指演讲者以英语为媒介、就专业课或某个专题在大学校园内所进行的学术演讲。目前国内外有关该语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座理解过程、讲座话语和讲座输入变量。其中有关讲座话语的研究近年来很受重视,主要偏向于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的描写。话语是一种动态的意义协商过程,包括语篇的生产和理解。要了解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本质,就有必要考察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特征。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在评价系统的框架内研究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因此,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的问题:(1)评价资源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是什么?(2)评价资源是如何体现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的?(3)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及其评价特征是什么?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方法,所采用的语料是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六名世界着名认知语言学家在北京几所高校中所作的30场讲座的录音转写稿。通过深入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从介入系统来看,对话性收缩资源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对话性扩展,表明英语学术讲座是主观性相对较强的语类,演讲者更愿意缩小对话空间,否定或者反对或者修正持不同意见者的观点,而主要不是扩展对话空间。在对话性扩展资源中,接纳远高于归属,说明演讲者更愿意为命题负责,他们多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达对命题的一种可能的立场,但较少引用来自外部声音的观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演讲者极少使用疏远资源,表明演讲者一般不愿将自已与所表述的命题之间的距离拉大,以免使其变得可疑。从态度系统来看,鉴赏资源远远多于判断和情感资源,其中判断资源最少。这种分布特征与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场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英语学术讲座都是认知语言学方向的,演讲者注重的是对语言现象或者观点的评价,通过使用鉴赏资源,可以使听众把握重点和难点;就判断而言,演讲者讨论的是语言的认知规律或者现象,一般不会对人类行为作出表扬或者谴责;就情感而言,由于讲座是为了传递语言科学信息,一般和演讲者的情感无关。态度资源在本研究语料中的分布规律表明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只有两种基调,即通讯员声音和评论员声音,没有记者声音。这同样证明英语学术讲座话语是一种相对主观的语类:演讲者扮演的不是一个客观的、不偏不倚的信息传递者,他们运用各种态度手段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争取听众的立场,和听众形成一致关系。在级差资源使用上,演讲者倾向于使用语势资源,其子系统强化资源往往被用来对态度意义进行调节,级上升强化资源可以增强演讲者对命题的投入程度,缩小对话空间,而级下降强化资源可以减少演讲者对命题的投入程度,扩展对话空间。同属于聚焦资源的锐化和柔化的评价功能分别和级上升和级下降强化资源类似。第二,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可表征为15个相,分布于3个片段之中。其中提出讲座分话题/研究问题和论述分话题/研究问题是必要成分,提出讲座主题和概述讲座主题两个相必须出现其中之一。从语类来看,每个阶段的目标都可以由相应的相去体现。每个相都体现着说话者/作者一定的意图或者目的,这种意图或目的对整个语篇来说是一种修辞效果。我们将这种修辞效果看成是语篇结构成分的评价意义,隶属于语类层面。该种评价制约语域层面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从语旨来看,演讲者和听众在15个相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主要表现为一致关系。每个相都充满了各种评价资源,这些评价资源使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一致关系得以实现。另外,演讲者通过策略性地使用评价资源可以使权力关系转化为一致关系。第三,演讲者和听众的互动方式表明,语旨的两个变量,即权力和一致关系,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主要通过调节对事物或者命题的投入得以实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理论来看,在上的层次制约在下的层次的意义选择,但是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表明,在一定语境下,在下的层次的选择会产生变异,这种变异可以影响在上的层次的系统关系。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可以为高校教学提供重要参考。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逐步推广,英语学术讲座必将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形式。目前由于教学设备和学生英语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术听力已不成为主要障碍。而如何说服听众,站到自己的学术立场应成为演讲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评价意义的配置方式及其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一些典型体现方式可以为演讲者使用评价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表达式可以为演讲者实现语类目的提供具体可行的步骤。第二,本研究是专门针对语言学学科的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评价意义的研究,其评价对象、评价者都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一些评价资源的判定和评价资源的配置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将评价理论的应用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评价理论。第三,本研究从评价的视角详细地探讨了语类层面的评价意义及其体现方式,将评价概念扩展到语类层,进一丰富了评价研究。另外,本研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思想作了一定的补充。

邱昭继[10](2013)在《中国法理学教科书的知识属性》文中提出在中国法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法学绪论对应分析法学和马克思主义法学,本体论对应分析法学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价值论对应自然法学和经济分析法学,社会论对应法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法学,运行论对应法社会学,历史论对应历史法学和比较法学,方法论对应法律论证理论,法治论对应自由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学。然而,目前的法理学教科书远没有吸收消化西方各大法学流派的理论主张。法理学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至少存在一般法理学与特殊法理学、自由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分析法学与法社会学这三对基本矛盾。

二、第一讲 法律基本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讲 法律基本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阐释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6.2.3 缩小收入差距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6.4.1 平衡教育资源
        6.4.2 促进教育公平
        6.4.3 发展素质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高路途成本下监考安排算法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算法概述
    2.1 贪心算法
    2.2 模拟退火算法
第3章 方案设计
    3.1 整体方案设计
    3.2 核心概念界定
    3.3
        3.3.1 硬约束条件的确定
        3.3.2 软约束条件的构建
    3.4 评价体系构建及标准研究
        3.4.1 模型结构的构建和分析
        3.4.2 模糊评判矩阵的构建
        3.4.3 计算指标因子权重排序向量
        3.4.4 指标等级划分
    3.5 算法优化与设计
        3.5.1 贪心算法优化
        3.5.2 贪心算法设计
        3.5.3 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3.5.4 教室安排算法设计
    3.6 数据库设计
        3.6.1 数据结构设计
        3.6.2 物理数据库设计
第4章 方案实施
    4.1 整体数据描述
    4.2 基于排考均匀度的算法实现
    4.3 排考结果对比
        4.3.1 各学院监考教师数对比
        4.3.2 总监考教师数对比
        4.3.3 退火算法进程比较
        4.3.4 关键课程排考结果对比
第5章 优缺点分析与展望
    5.1 优缺点分析
        5.1.1 优点分析
        5.1.2 不足分析
    5.2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键代码
    1、贪心算法关键代码
    2、模拟退火关键代码
附录B 完整排考结果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化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1.1.2 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1.3 化学教学的需求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信息技术
        2.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TPACK内涵界定及框架
        2.2.2 TPACK测评方法
        2.2.3 TPACK发展途径
        2.2.4 TPACK发展模型
        2.2.5 研究启示
3 研究方法论
    3.1 研究对象
        3.1.1 基本信息
        3.1.2 研究对象招募书
    3.2 研究过程
        3.2.1 研究理论基础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理论)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3.2.2 第一次TPACK课程的设计
        3.2.3 第一次TPACK课程的实施
        3.2.4 第二次TPACK课程的设计
        3.2.5 第二次TPACK课程的实施
    3.3 研究工具
        3.3.1 化学师范生TPA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试测
        3.3.2 实验A组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设计
        3.3.3 对照B组化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设计
        3.3.4 化学师范生TPACK水平评价量表
    3.4 研究数据的收集过程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第一次TPACK课程研究结果与分析
        4.1.1 第一次TPACK课程前测数据及分析
        4.1.2 第一次TPACK课程后测数据及分析
    4.2 第一次TPACK课程个案研究
    4.3 第一次TPACK课程结论与反思
        4.3.1 第一次TPACK课程结论
        4.3.2 第一次TPACK课程反思
    4.4 第二次TPACK课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4.1 第二次TPACK课程前测数据及分析
        4.4.2 第一次TPACK课程后测数据及分析
    4.5 第二次TPACK课程个案研究
    4.6 第二次TPACK课程研究结论
5 化学师范生TPACK发展策略
    5.1 开设具体课程,提高操作能力
    5.2 利用迭代教学,逐渐加深理解
    5.3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理论知识
    5.4 开展实践活动,检验理论知识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TPACK课程研究对象招募书
    附录2 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3 教学设计模板
    附录4 实验组师范生交流文本转录
    附录5 化学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6 化学师范生TPACK水平评价量表
    附录7 化学师范生访谈提纲
致谢

(4)论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苏联法学理论的界定
        (二)苏联法学理论引入与新中国法学的构建和发展
        (三)研究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苏联法学理论及其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苏联法学理论的基本阐释
    一、苏联法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法的一般原理
        (二)社会主义的法与法制原理
    二、苏联法学理论的基本评价
        (一)苏联法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属性
        (二)苏联法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三)苏联法学理论的根本缺陷
第二章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理学的影响
    一、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法理学内容的构建
        (一)法的一般原理的构建
        (二)社会主义法与法制原理的构建
    二、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法理学学科认识的形成
        (一)关于法学、法理学的性质
        (二)关于法学、法理学的任务
        (三)关于法学、法理学的方法
第三章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宪法学的影响
    一、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宪法观的确立
        (一)宪法本质观的确立
        (二)宪法类型观的确立
        (三)宪法工具观的确立
    二、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宪法制度理论的构建
        (一)国家制度理论的构建
        (二)经济制度理论的构建
        (三)国家机构制度理论的构建
        (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理论的构建
    三、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宪法学学科认识的形成
        (一)关于宪法学的性质
        (二)关于宪法学的任务
        (三)关于宪法学的方法
第四章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刑法学的影响
    一、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刑法观的确立
        (一)刑法本质观的确立
        (二)刑法工具观的确立
        (三)刑法机能观的确立
    二、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刑法制度理论的构建
        (一)犯罪制度理论的构建
        (二)刑罚制度理论的构建
    三、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刑法学学科认识的形成
        (一)关于刑法学的性质
        (二)关于刑法学的任务
        (三)关于刑法学的方法
第五章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民法学的影响
    一、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民法观的确立
        (一)民法本质观的确立
        (二)民法公法观的确立
        (三)民法工具观的确立
    二、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民法制度理论的构建
        (一)民事主体制度理论的构建
        (二)所有权制度理论的构建
        (三)债的制度理论的构建
    三、苏联法学理论与我国民法学学科认识的形成
        (一)关于民法学的性质
        (二)关于民法学的任务
        (三)关于民法学的方法
第六章 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影响的反思
    一、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缘由
        (一)引入苏联法学理论的直接原因
        (二)引入苏联法学理论的推动因素
    二、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途径
        (一)通过学习和传播为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奠定基础
        (二)通过批判和运动为苏联法学理论的影响扫除障碍
    三、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评价
        (一)评价的态度、标准和方法
        (二)评价的基本结论
    四、苏联法学理论对我国法学影响的启示
        (一)应当坚持我国法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二)应当秉持我国法学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应当拓展我国法学发展的知识资源
        (四)应当建立我国法学发展的良好学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万家灯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1.1 健康类电视节目与传播策略的界定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万家灯火》内容构成分析与受众构成分析
    2.1 《万家灯火》内容构成
    2.2 《万家灯火》受众构成
第三章 《万家灯火》文本修辞分析
    3.1 宗旨表述:意识形态修辞
    3.2 合作对象:学术修辞
    3.3 节目名称与节目标志:传统文化修辞
    3.4 标题:辞格修辞
    3.5 片头、片花与片尾: 强度修辞
        3.5.1 选词
        3.5.2 疑问句
    3.6 主讲人:权威修辞
        3.6.1 主讲人分析
        3.6.2 主讲人权威修辞策略
第四章 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内容构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 文本修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国内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对策
        4.2.1 加强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
        4.2.2 强化节目公益性定位
        4.2.3 提高节目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4.2.4 内容严谨性与形式可视性相融合
        4.2.5 注重全面健康的传播
        4.2.6 传播对象包括各类群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20 期《万家灯火》片头、片花与片尾内容表

(8)“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高职《中国税制》课程教学第一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基本原理
    (一) 实例牵引———激活问题
    (二) 实务牵引———阐释基础
    (三) 实用牵引———培养技能
    (四) 实效牵引———检验总结
二、“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适用于《中国税制》的教学
三、基于“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下的《中国税制》第一讲教学范例
五、税收法律关系
六、小结

(9)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设计
        1.3.1 数据搜集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评价的称谓、定义、研究范围以及功能
    2.2 评价的有关研究
        2.2.1 语篇结构成分和小句关系研究
        2.2.2 语料库研究
        2.2.3 局部语法研究
        2.2.4 自主平面和互动平面模式研究
        2.2.5 国内对评价理论的有关研究
    2.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有关研究
        2.3.1 国外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研究
        2.3.2 国内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3.2.1 层次思想
        3.2.2 人际功能
    3.3 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
        3.3.1 评价理论的发展历史
        3.3.1.1 评价理论的创建
        3.3.1.2 评价理论的成熟
        3.3.1.3 评价理论的最新发展
        3.3.2 评价系统
        3.3.2.1 态度系统
        3.3.2.2 介入系统
        3.3.2.3 级差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
    4.1 引言
    4.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的介入
        4.2.1 单声和多声
        4.2.2 多声分布特征
        4.2.3 对话性收缩
        4.2.3.1 否认
        4.2.3.2 公告
        4.2.4 对话性扩展
        4.2.4.1 接纳
        4.2.4.2 归属
    4.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态度
        4.3.1 态度分布特征
        4.3.2 情感
        4.3.3 判断
        4.3.4 鉴赏
    4.4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级差
        4.4.1 级差分布特征
        4.4.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级差的对话性
    4.5 小结
第五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
    5.1 引言
    5.2 语篇结构的研究路径
        5.2.1 层级结构
        5.2.2 相结构
        5.2.3 整体结构
        5.2.3.1 语类结构潜势
        5.2.3.2 动态交互结构
        5.2.3.3 图式结构
    5.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
        5.3.1 语类结构分析
        5.3.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表达式
    5.4 小结
第六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语类结构的评价
    6.1 引言
    6.2 讲座前言
        6.2.1 开场社交辞令
        6.2.2 提请注意
    6.3 讲座主体
        6.3.1 点明讲座目的
        6.3.2 提出讲座主题
        6.3.3 概述讲座主题
        6.3.4 说明讲座背景
        6.3.5 列出讲座提纲
        6.3.6 提出讲座分话题/问题
        6.3.7 论述分话题/解决问题
        6.3.8 局部小结
    6.4 讲座尾声
        6.4.1 整体总结
        6.4.2 提出研究展望/建议
        6.4.3 宣告讲座结束
        6.4.4 致谢
        6.4.5 宣布互动开始
    6.5 其他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1.1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模式
        7.1.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语类目的实现过程
    7.2 启示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语料库数据统计图表
附录2:语料举例——福康涅系列讲座之第一讲(录音原文)
附录3:语料举例——福康涅系列讲座之第一讲(与附录2相对应的外研社转写稿)
致谢

四、第一讲 法律基本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路途成本下监考安排算法优化与应用研究[D]. 王妍.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3]化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D]. 代秋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4]论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法学的影响[D]. 胡志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当代日本美术馆学艺员制度研究[J]. 陈娅. 中国美术馆, 2016(02)
  • [6]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万家灯火》为例[D]. 寇晓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3)
  • [8]“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高职《中国税制》课程教学第一讲为例[J]. 吴波. 大学教育, 2014(01)
  • [9]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D]. 徐来娟. 西南大学, 2013(06)
  • [10]中国法理学教科书的知识属性[J]. 邱昭继. 法学教育研究, 2013(02)

标签:;  ;  ;  ;  ;  

第1讲 法律基础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