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能二参数形式的实验测试方案

一种界面能二参数形式的实验测试方案

一、界面能两参数形式的实验检验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郭培蕾[1](2021)在《对不同形式ALC墙板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层住宅体系中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现代化了城镇的容貌。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层住宅体系是由工业化工厂预制的组合构件以及建筑部品等根据装配式的形式要求建造而成的结构体系,在性能方面,该结构体系具备较大的侧向刚度与较好的抗震性能;在施工方面,该结构体系能够使施工更便捷以及环保更绿色等优势。其中该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所使用的装配式外挂墙板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建筑业的青睐,是因为该装配式外挂墙板所具备的隔音隔热保温性能比较优良。本文是以一种内置钢筋网架、化学发泡水泥等多重复杂工艺生产而成的ALC墙板为主线,为了能够满足装配式绿色农房产业化的要求,以及江西省重建装配式自建房的设计要求,选取了一种江西雄宇筑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板材产品—ALC(蒸压轻质混凝土)墙板,作为此次农村自建房的主要外围墙板。文章采用佳构STRAT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软件建造该工程所需要的三层框架结构农房的三维模型,并对此结构模型进行构件验算和整体分析。通过改变ALC墙板的厚度和ALC墙板的截面型式两大参数来研究其对该工程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层住宅体系农房整体结构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该工程所使用柱子的截面尺寸150mm×150mm可知,调节变动ALC墙板厚度的参数需小于150mm,本工程所使用的ALC墙板的厚度为150mm,调变板厚参数可为120mm,100mm,80mm,并对不同板厚ALC墙板的农房用佳构STRAT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之后对其模型进行构件验算并生成计算文件。(2)对上述不同厚度ALC墙板农房模型进行Archi建筑结构后处理模块计算,得到的农房模型的振型图中振型最大位移、工况内力图中最大绝对值弯矩、组合内力包络图中墙面内最大绝对值弯矩以及混凝土梁挠度图中混凝土梁最大挠度来作为分析整体结构的指标,并对其数据进行数值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是:ALC墙板的厚度越薄,墙板所能承受的外力越小,整体结构所能承受的外力就越小且振型位移越大,混凝土梁的挠度越大,整体结构越不稳定越不牢固。(3)该工程墙板与墙板之间的增强龙骨型钢简化后取矩框形截面外围长为110mm宽为50mm框厚为3mm。改变墙板龙骨的截面型式则ALC墙板的截面型式也随之改变,将墙板龙骨的截面型式分别改变成正方框截面(外围边长为50mm厚为3mm)、环形截面(直径为50mm厚为3mm)、圆形截面(直径为50mm)。并对不同截面型式ALC墙板的农房用佳构STRAT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之后对其模型进行构件验算并生成计算文件。(4)同样地对上述地不同截面型式ALC墙板农房模型进行Archi建筑结构后处理模块计算,得到不同的振型图、工况内力图、组合内力包络图以及混凝土梁挠度图来分析不同截面型式ALC墙板对整体结构的影响。经过图形与数值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ALC墙板之间龙骨为矩框截面型式的整体结构相对于其他三种截面型式的整体结构的最大振型位移较小,结构与墙面所能承受的外力也相对较大,混凝土梁的挠度较小,则整体结构比较牢固与稳定。而正方框截面、环形截面、圆形截面型式的墙板龙骨的整体结构相对变化较小,其整体结构变化相近。(5)通过对不同厚度、不同截面型式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进行研究总结,本工程所使用的150mm板厚的墙板间简化后为矩框截面型式增强龙骨型钢的ALC墙板为最合适的选择,其整体结构更为牢固与稳定。

康佳[2](2021)在《基于复杂工业场景的拆垛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拆垛机器人利用视觉定位系统实现拆垛过程中对不同形状包装袋的判断与识别,从而开展自主导航和自主工作的任务,进而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本文针对工厂复杂拆垛作业环境中光照不稳定且有较强背景干扰下的拆垛视觉需求,实现了多袋型垛堆的视觉识别和包装袋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拆垛机器人视觉定位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在调研分析了复杂工业场景下的拆垛环境后,提出了针对自然光照不稳定、垛型多样化、工件外观变形、大量背景干扰等环境下拆垛定位的总体解决方案。完成了对主要硬件的选型分析,并根据张氏标定法对相机内外参数进行标定。(2)设计了视觉定位系统的算法方案。基于拆垛环境和包装袋的特征,建立了多类型实验图像数据库,提出了先提取整体垛堆再单个工件定位的总体视觉处理方案。针对整体目标垛堆的分割,考虑不稳定光照的影响,建立图像灰度值与最优阈值的关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区域生长法,实现了复杂背景干扰下目标垛堆的准确识别分割。(3)基于提出的最优三参数检索方法改进了 PPHT算法,实现了对不稳定自然光环境下单个工件三维位姿的准确定位。(4)实验验证了上述算法。在搭建了拆垛视觉定位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并开发了人机操作界面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视觉定位系统适应不同垛堆类型、光照变化的通用性和鲁棒性。本文为实现拆垛机器人在复杂工业场景下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张佳正[3](2021)在《大圆坯连铸二冷区与辐射区协调控冷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合金钢大圆坯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连铸逐渐成为铸造大断面铸坯的首选方法。结晶器后不合理的冷却制度同样会使铸坯发生严重的温度波动,从而影响铸坯内部质量。控制连铸坯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大规格圆坯连铸工艺优化的重点。与保证铸坯顺利弯曲矫直的保温罩不同,本研究采用的保温罩是施加在二冷区后的铸坯表面,直至铸坯完全凝固。采用每级独立封闭的多级保温罩,尽可能削弱保温罩“烟囱效应”的同时,达到反射铸坯的热量给铸坯保温的目的。保温罩为铸坯表面提供了缓冷,缓冷模式下的大圆坯凝固过程具有更长液相穴,同时延长了补缩时间、均化了铸坯应力分布,不但可以减弱中心疏松与缩孔和裂纹缺陷程度,还会影响铸坯的偏析分布。本文选择合金钢大圆坯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薄片移动边界物理模型,构建并优化了结晶器、二冷区(包括一区、二区、三区)、辐射区冷却强度计算数学模型,并确定了铸坯形核参数,研究了二冷区和保温罩冷却对铸坯温度、凝固组织及疏松偏析的影响,并对保温罩与二冷区之间的协同控冷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冷区中的二区水量对铸坯温度影响程度最大。增大二冷区中某一区水量或减小保温罩黑度,其前一区出口温度现象会被抑制,但后续区域回温也将增大。同时,前一区的严重回温现象将会使其后各区的回温现象更加恶化。研究结果还表明:强的二次冷却也影响到使缩孔半径、疏松缩孔程度和偏析的概率。对二冷区和辐射区保温罩的协调控冷研究结果表明:从柱状晶长度、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区长度及宽度、缩孔率及表面温度回升五方面综合判断,最终得出60 L/min二冷总水量协同平均黑度为0.8的多级反辐射保温罩,铸坯表面温度回升降低了8.14℃,铸坯平均碳含量从0.357%减少到0.352%,直径方向碳含量偏析得到控制。柱状晶长度增加了17.93 mm,缩孔概率下降了14.71%,可有效控制缩孔。

蔡宏中[4](2021)在《化学气相沉积钽涂层工艺、成膜规律及耐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难熔金属钽以其优异的耐蚀性能,成为武器装备、生物医药、核工业及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耐腐蚀材料之一。然而,钽在制备过程中易存在较大的织构择优取向,导致局部优先腐蚀,造成涂层快速失效,对在极强腐蚀介质环境下服役的钽埋下了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热力学解析和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明确化学气相沉积(CVD)钽涂层的沉积行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涂层的晶面取向对表面活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等离子刻蚀参数对CVD钽涂层的精细结构、表面状态与耐蚀性的内在作用机制;最终,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确定涂层的结构特性、电化学特性和原子位置交互输运过程,揭示钽涂层表面微观结构的热动力学空位调控机制。获得以下研究结论: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确定了沉积过程中TaCl5的临界反应温度为881℃,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吉布斯自由能逐渐减小,当温度大于881℃时,才能发生TaCl5的分解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沉积温度升高,薄膜的空位减少,涂层质量提高;氯气流量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但是空位增多,薄膜质量降低;依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确定了适合于钽涂层沉积的工艺参数范围为:沉积温度1100-1300℃,原子入射能为0.3-0.5 e V,入射角度为0°-10°。通过钽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涂层表面形貌呈金字塔状结构,涂层晶粒随沉积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晶粒尺寸变化范围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当沉积温度为1000℃时,涂层的硬度和致密度最优,分别为245.02 HV和99.85%;采用CVD制备的钽涂层存在明显的织构组织,当沉积温度为1000℃时择优取向不明显;沉积温度为1100℃时,形成极强的(200)择优取向;沉积温度为1200℃时,同时存在(200)和(110)两种择优生长的晶粒;沉积温度为1300℃时,形成以(200)为主要择优取向的晶粒;氯气流量、氢气流量和氯化温度对择优取向变化无显着影响。针对钽涂层晶粒择优取向问题,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涂层表面特性与涂层表面能的关联,发现金属钽的自扩散激活能与空位形成能、空位迁移能以及键能成正比;通过在钽表面引入空位,能够增加Ta2O5膜层的形核位点,使形核方式由单一形核转化为多元共存形核,加快膜层反应速率,提高Ta2O5膜层生长致密度和厚度,为通过改变涂层表面特性提高膜层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借助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钽涂层的耐腐蚀特性。钽涂层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能。钽涂层阳极氧化过程有利于涂层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和均匀性增加,与沉积态相比,阳极氧化态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阳极氧化提高了钽涂层在腐蚀介质的稳定性。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研究发现刻蚀处理可以改变阳极氧化过程中氧化膜的形核方式,使之由连续形核模式转变为瞬时形核模式,并且提高了阳极氧化过程中缺陷的扩散系数,从而促进了Ta2O5氧化膜的生成,提高了氧化膜的厚度和均匀性,并将涂层表面不稳定的Ta4+转变为Ta5+,改善了涂层稳定性,其耐蚀性能较沉积态获得明显改善,其中自腐蚀电位较沉积态升高了61.8%左右,而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25.4%。

张丽丽[5](2020)在《弛豫铁电性理论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弛豫铁电体(RFE)不仅具有新奇的物理性质,而且拥有极为广泛、重要的应用,因此弛豫铁电性机制的探索既加深对自然的认知,又对其现实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已有的弛豫铁电性静力学理论模型缺乏对相应实验结果的定量描述能力,以及现有的动力学理论模型仍然是唯象、初步等问题,能够定量描述弛豫铁电性静力学、动力学的微观理论模型探索,无疑是RFE研究领域中最有价值的工作之一。本文依据RFE都是具有周期的晶体点阵结构,但是其中至少两种元素组分在点阵上的分布是无序或不均匀的,即结构有序-组分无序的体系,并且传统铁电性与弛豫铁电性相互转化的事实,尝试建立了弛豫铁电性的静力学、动力学的新理论,即具有Glauber动力学、赝自旋(PS)的随机格点(random-site)-随机内场(random-field)-Ising模型(RS-RF-IGM)。为了求解RS-RF-IGM,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包含PS数目和场强分布的、PS串(PS-string,PSS)的局域平均场(local-mean-filed,LMF)方法(PSS-LMF)。依据PSS-LMF与求解Ising模型可信的Kramers-Wannier平均场的关系,以及RS-RF-IGM中PS在空间分布的拓扑结构特征,得出PSS-LMF是求解该模型的一个可信的方法。基于PSS-LMF方法,计算了对应三维(3-dimensional,3D)RFE的3D-RS-RF-IGM的序参量(自发极化)、局域序参量、比热、静态极化率、相图,特别是局域序参量由高温独立的极化纳米区(polar-nano-region,PNR)向低温分形(fractal)结构的渡越(crossover)。另外,针对现有Burns转变的唯像理论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RS-RF-IGM中PS与晶格的耦合,提出了一种新的Burns转变的微观理论,并消除了已有Burns转变理论的问题。同样基于PSS-LMF方法,首先计算出RS-RF-IGM中局域序参量的热涨落随时间演化的方程,然后计算了该模型中与序参量热涨落相关的复极化率,特别是给出了一直代表着弛豫铁电物理学最为神秘特征的Vogel-Fulcher经验规律,它起源于受有效界面效应影响的高于物理一维的子体系中PS的关联弛豫。理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1)本文理论所预测的序参量、比热、高频-高温复极化率、Burns转变,与规范RFE——Pb Mg1/3Nb2/3O3(PMN)的实验结果定量上是一致的;(2)本文理论所预测的局域序参量,与PMN、PMN 1-x-(Pb Ti O3)x、SrxBa1-xNb2O6的实验结果定性上是一致的;(3)本文理论所预测的3D-RS-RF-IGM的相图(即随PS浓度的改变,传统铁电体?RFE?顺电体的相互演变),与随x变化Ba Ti1-xZrxO3的相图定性上也是一致的;(4)依据本文理论模型的序参量、复极化率结果,得出RFE的中间转变微观上起源于局域序参量由高温独立的极化纳米区向低温分形结构的渡越,并且转变的特征温度为弛豫铁电相变的弥散温度。针对目前还没有规范RFE的明确定义,并依据本文的理论,尝试给出了规范RFE的定义。基于此定义,PMN非常接近规范RFE。另外,针对文献中RFE是否能够归入铁电体的争论,基于已有实验结果和本文的理论进行了分析、讨论。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PSS-LMF方法的可行性,对该方法所得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进行了比较、讨论。整体上,已有的二维随机格点Ising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与本文的PSS-LMF的结果是相互印证的。本文以描述传统铁电性最为成功的静力学的Ising模型、动力学的Mason理论为参照,在数学体系、实验验证、微观层次等三个方面,对本文的RS-RF-IGM与其它典型弛豫铁电性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与现有代表性的弛豫铁电性理论模型相比:(1)在数学体系的完整性方面,本文理论模型包含动力学哈密顿量,以及给出了较多的、定量的、实验可验证的、理论预测参量;(2)在实验验证方面,本文理论模型不仅给出了较多的理论预测参量,而且与实验结果定量或定性一致;(3)在微观层次方面,现有代表性的弛豫铁电性的理论模型仅处于介观或唯象层次,而本文的描述弛豫铁电性静力学模型的微观层次与Ising模型一样,并且RS-RF-IGM比描述传统铁电性动力学的Mason理论更为微观。

朱敏[6](2020)在《新型超细高强韧贝氏体钢轨组织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氏体钢铁材料开发和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将贝氏体钢用于轨道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我国客运列车速度越来越高,货运车辆轴重越来越大,传统的珠光体钢轨强度和韧性已经达到极限。贝氏体钢轨具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符合我国铁路高速度、大轴重发展需求,但贝氏体钢轨微观组织结构比传统珠光体钢轨更加复杂,在组织和性能控制方面存在大量技术难题。因此,深入开展新型超细高强韧贝氏体钢轨组织和性能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具有高强韧性贝氏体钢轨为研究对象,其化学成分(wt.%)为Fe-0.25C-1.73Si-1.69Mn-0.012P-0.002S-1.4Cr-0.49Mo-0.57Ni-0.06V,主要组织为贝氏体,贝氏体板条宽度150nm-350nm,抗拉强度(Rm)1510MPa,室温冲击功(KV2)56J,相对珠光体钢轨(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级别1280MPa、室温冲击功8~10J)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采用超声波法、热模拟膨胀法、高温共聚焦原位观测法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贝氏体钢轨钢的基本物理参数、连续冷却转变、钢轨实际冷却过程、回火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采用OM、TEM、EBSD等观测了贝氏体钢轨相变和回火后的组织形貌。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超声波法测试贝氏体钢轨材料物理性能得到,室温~800℃条件下轨纵波及横波波速、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音速异性系数、德拜温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小,泊松比、压缩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材料在850℃和900℃高温拉伸时,抗拉强度由100MPa降到到75MPa,降低25%。(2)贝氏体钢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当冷速为0.2℃/s时,转变后组织为贝氏体,冷速≥1℃/s时,组织为马氏体;结合钢轨产品工业生产特点,轧后空冷即可得到贝氏体组织。此外,对比分析热模拟实验和高温共聚焦显微观测结果可知,热模拟实验测得的相变点与高温共聚焦显微镜直观观察的相变发生温度差值范围在10~25℃。(3)贝氏体钢轨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方式有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小晶粒合并成为大晶粒以及部分晶粒被其周围的晶粒分割,中间晶粒并入到周围晶粒长大,加热到950℃时奥氏体晶粒度为7.5级,属于本质细晶粒钢。当加热温度从711℃上升到1150℃,奥氏体晶粒度由8.5级增加到6级,保温后部分晶粒异常长大的晶粒度达到4级。钢轨钢自然冷却相变过程,相变形核发生在晶粒内部,出现明显浮凸效应的部分应为马氏体相变,贝氏体钢轨钢相变更接近扩散性相变。(4)在300℃~500℃范围内进行回火,回火温度对组织影响较大,保温时间对贝氏体钢的组织影响较小。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回火后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向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转变;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钢中晶界数量、晶界总长、晶粒数量增加,晶粒平均直径、晶粒等效面积减小,晶粒度由18.7级增加到19.2级。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下降,当回火温度提高到500℃时,残余奥氏体含量从300℃时的3%急剧降低到0.1%;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保温30min和保温60min对奥氏体含量影响不大。(5)贝氏体钢轨钢在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升高,M/A岛发生分解,产生部分碳化物,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冲击功、踏面硬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抗拉强度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增加,钢轨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功均出现下降,但是对踏面硬度的影响很小。结合组织检测和性能分析确定了新型贝氏体钢轨的最佳回火工艺为400℃保温200min。(6)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应用。贝氏体钢轨生产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铸坯加热、能轧机轧制、冷床冷却、矫直等工艺完成热轧贝氏体钢轨工业生产。钢铁厂将热轧贝氏体钢轨送到道岔厂,经回火处理后加工成贝氏体辙叉用于铁路线路,使用寿命较现有产品提高2倍以上。

华广斌,樊晏辰,张千帆[7](2021)在《计算模拟在锂金属负极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锂金属以其高比容量和低电极电势,在高能量密度电池领域具有极大潜力,然而界面反应复杂、枝晶生长难以抑制等问题,导致电池易燃易爆、容易击穿短路,极大地限制了锂电池的应用。计算模拟有助于科研工作者认识反应机理、预测筛选电极材料以及优化电池设计,与实验相辅相成。本文对近年计算模拟在锂金属电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在于利用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等计算方法,研究界面反应、固体电解质膜以及锂形核。此外,新开发的固态电解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易燃易爆等问题,提高了能量密度,但也存在界面阻力大、传导性能差以及枝晶生长等问题,对此,我们就计算模拟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中锂负极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我们论述了该领域潜在研究方向。

刘启惠[8](2020)在《真空坐便器用密封圈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真空坐便器是新型室内真空排污系统的重要部件,密封圈是保证真空坐便器正常运行的关键零件。本文以真空坐便器中的密封圈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对影响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关键因素如真空度、摩擦系数、配合公差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模拟的结果在MATLAB中进行数据插值拟合获得最优的设计参数、最后用最优参数生产样品,设计实验验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是否合格,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比较常用密封圈材料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丁腈橡胶材料作为密封圈的制作材料,用丁腈橡胶材料制作橡胶试样,对橡胶试样进行单轴拉伸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应力应变图与4种常用的本构模型应力应变曲线图进行对比,发现Mooeny-Rivlin本构模型与实验数据最接近,选择Mooeny-Rivlin本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其次对整个模型进行必要的简化,运用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生成装配图后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NSYS中,先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再用Mooeny-Rivlin本构模型与控制变量方法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各种影响因素对接触面应力大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真空度对接触面应力的影响较小,从1.03Mpa到1.56Mpa,大于1.3 Mpa才可以达到密封性能要求;摩擦系数对接触面应力影响从小到大再减小,最佳的摩擦系数是0.25;配合公差对接触面应力的影响先随公差的增加而增大,最佳的配合公差是0.23mm,此后的接触应力无明显的变化,利用模拟所得的数据结果在MATLAB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下得到最佳的设计参数是摩擦系数为0.26、配合公差为0.22mm。最后利用所得到的最优设计参数进行产品的开模生产样品,在合作公司提供的实验平台下进行物理实验,将所设计的密封圈用于真空室内排污系统,在30分钟内隔5分钟测量、记录真空系统内的真空度,实验数据表明30分钟内气体泄露率低于5%,符合真空排水系统的验收标准。所设计的真空密封圈符合密封要求,通过此方法可减少生产的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对相关密封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促进相关的真空设备国产化,为节能减排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力晓晴[9](2020)在《基于光学衰减原理的热羽流盐水模型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自然通风利用热压或者风压,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时实现建筑的被动节能,近年来这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盐水实验研究自然通风,为了确定建筑空间内密度分布,本文基于相似原理以及光学衰减原理,利用流场内密度与光照强度的对比关系,提出通过图像灰度确定流场内密度分布特征的测试方法。采用这种实验方法,分别模拟有无热源下的置换流动和混合流动。此外,考虑羽流虚拟源点位置的影响,介绍了在密闭空间中淡水和浮力流体之间形成的分层界面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盐水实验确定纯羽流条件下卷吸系数,并利用有内热源条件下置换流动实验进行了验证。同样对纯射流的卷吸系数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无热源条件下的置换流动,在给定的几何尺寸和初始浮力通量,清空时间由进出口有效面积A*确定,而A*主要由较小的开口面积决定。在单一热羽流作用下的置换流动随着有效风口面积的增加,热分层高度增加,且热分层区内的密度降低。(2)在有固定热羽流条件下进行了混合流动实验,确定流量修正系数ε等于2.21,该系数与开口大小和盐水密度无关,表示固定浮力通量与变浮力通量条件下通过开口流量的比值。通过置换流动与混合流动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图像灰度确定流场内密度分布特征是对流场测试行之有效的方法。(3)根据源参数Γ与虚拟源位置z均受卷吸系数的影响,通过假定卷吸系数进而结合实验数据拟合确定卷吸系数,得到源参数Γ与α的关系趋势。使用插值法确定纯羽流卷吸系数为0.09262。利用点热源产生置换流动实验验证所得卷吸系数,得到分层界面的实验点与卷吸系数取值0.09262对应的理论曲线之间的标准差为0.0174。(4)通过封闭空间分层界面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样确定了湍流纯射流的卷吸系数,实验结果支撑着前人提出的纯射流卷吸系数为0.057。此外,通过羽流流体的宽度与离源距离的关系对纯射流卷吸系数也进行了确定。最后将现有文献中针对参数Γ绘制的夹带系数α的实验数据与根据本文建议的具有两个渐近值的半经验方程估算的数据进行比较。

许明西[10](2020)在《虚拟实验温度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正逐渐进入各个学科的教育体系中,虚拟实验能够改善或解决传统实验中存在的设备成本高、原材料不足和危险性高等问题。虚拟实验的真实感由视听触嗅等多个通道决定,触觉作为人体皮肤感知的主要通道,能够提高虚拟实验沉浸感和促进虚拟实验教学。中学基础实验中产生的触觉主要为温度触觉,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市场上缺乏在虚拟实验中能提供多种温度触觉再现方式的设备,温度变化在虚拟仿真领域也主要通过视觉补偿来解决。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温度触觉再现系统,该系统由桌面式温感装置和温感触觉手套两个装置组成,可对虚拟实验的不同场景,提供局部或全局、接触或非接触的温度触觉再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TC发热片可提供热触觉再现的桌面式温感装置。该装置具有四个自由度的热源定位,使实验中产生热感知位置更加准确。使用PID控制算法对PTC发热片产生的热风温度进行闭环控温,提高了温度再现的精度,并对装置出风口的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到对应的关系模型为装置控温提供理论依据,还对人与装置的交互控制方法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为使用装置提供了参考。(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和碳纤维发热片可提供冷热触觉再现的温感触觉手套。该手套可对手的12个部位产生冷热感知,制冷和制热分开控制,可适用于多种温度再现场景。通过电压-温度等级关系,实现了手部皮肤温度等级开环控制的方法,并对人与手套的交互控制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3)设计并实现了采用Mesh蓝牙组网的无线通信协议。该Mesh网络将PC端、桌面式温感装置和温感触觉手套联成一个整体,两个装置可不经过PC端互相通信,单独设计的通信协议包含编码和解码过程,使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更加方便。(4)设计了两个温度判别实验和两个虚拟实验案例。判别实验检验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特性,虚拟实验案例分别用于检验系统两个装置的热触觉反馈和冷触觉反馈,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产生温度触觉再现的有效性,能够提升虚拟实验的沉浸感。

二、界面能两参数形式的实验检验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界面能两参数形式的实验检验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对不同形式ALC墙板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层住宅体系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装配式绿色农房概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1 装配式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现状
        1.4.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1.4.3 ALC墙板的研究现状
    1.5 ALC墙板在装配式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形式的ALC墙板
    2.1 前言
    2.2 自建房使用的ALC墙板
    2.3 ALC墙板厚度的选取
    2.4 自建房ALC墙板的截面型式
    2.5 ALC墙板截面型式的选取
        2.5.1 ALC墙板之间的龙骨
        2.5.2 龙骨截面型式的选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立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农房模型
    3.1 前言
    3.2 佳构STRAT有限元软件简介
    3.3 有限元模型基础信息
    3.4 自建房模型的建立
    3.5 自建房模型结构计算及结果分析
        3.5.1 自建房模型结构计算
        3.5.2 模型计算结果指标分析
        3.5.3 结果各指标概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厚度ALC墙板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4.1 前言
    4.2 120mm厚矩形截面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4.3 100mm厚矩形截面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4.4 80mm厚矩形截面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4.5 数值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截面型式ALC墙板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5.1 前言
    5.2 正方形截面150mm厚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5.3 环形截面150mm厚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5.4 圆形截面150mm厚ALC墙板的农房模型计算
    5.5 数值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复杂工业场景的拆垛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拆垛机器人
        1.2.2 视觉定位技术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拆垛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系统
    2.1 视觉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2.1.1 任务需求分析
        2.1.2 系统方案设计
    2.2 视觉系统模型
        2.2.1 视觉采集系统设计
        2.2.2 视觉系统硬件设计
    2.3 视觉系统的标定
        2.3.1 相机成像模型
        2.3.2 视觉系统标定方法
        2.3.3 畸变系数
        2.3.4 张氏相机标定法解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觉定位系统算法设计
    3.1 实验图像数据库模型
        3.1.1 工件类型
        3.1.2 垛堆类型
        3.1.3 光照差异
    3.2 图像处理方案设计
    3.3 分割算法对比实验
        3.3.1 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3.3.2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
        3.3.3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3.4 动态阈值生长法的数学模型
        3.4.1 传统区域生长法
        3.4.2 最佳阈值关系模型
        3.4.3 动态阈值区域生长法实验
    3.5 形态学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环境下的工件定位算法
    4.1 边缘特征提取
    4.2 基于最优三参数的PPHT算法研究
        4.2.1 Hough变换
        4.2.2 PPHT算法优化思路
        4.2.3 最优三参数获取实验
        4.2.4 基于改进PPHT的轮廓提取
    4.3 工件定位方法研究
        4.3.1 工件中心标定
        4.3.2 工件方向获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场景下定位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
    5.1 实验平台搭建
        5.1.1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5.1.2 系统软件平台开发
    5.2 实验结果及系统性能分析
        5.2.1 系统对不同垛型的包容性验证
        5.2.2 系统定位精度验证
        5.2.3 系统的抗光照鲁棒性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大圆坯连铸二冷区与辐射区协调控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合金钢大圆坯铸造技术发展现状
    1.2 合金钢大圆坯内部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1.2.1 铸坯裂纹
        1.2.2 铸坯缩松
        1.2.3 鼓肚变形
        1.2.4 中心偏析
    1.3 保温罩的构成及其协调控冷的意义
        1.3.1 保温罩的原理及构成
        1.3.2 协调控冷的意义
    1.4 连铸坯凝固传热模拟研究
        1.4.1 连铸坯的传热机构
        1.4.2 钢液凝固的基本条件
    1.5 连铸坯凝固组织形貌及模拟研究
        1.5.1 凝固形核过程热力学表达
        1.5.2 连铸坯的组织形貌
        1.5.3 宏观组织模型简介
        1.5.4 凝固组织模拟研究方法
        1.5.5 组织模拟CAFE法简介
        1.5.6 ProCAST简介
    1.6 连铸坯疏松偏析判据及模拟研究
        1.6.1 连铸坯疏松判据
        1.6.2 连铸坯偏析的判据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大圆坯凝固传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 大圆坯凝固传热模型简介
    2.2 大圆坯凝固传热物理模型
        2.2.1 模型的假设
        2.2.2 薄片移动边界模型简介
        2.2.3 模型的网格划分
        2.2.4 材料及热物性参数
        2.2.5 铸机工艺参数
    2.3 大圆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
        2.3.1 初始条件设定
        2.3.2 换热边界条件设定
    2.4 大圆坯凝固组织计算模型参数
    2.5 大圆坯凝固传热模型的验证
        2.5.1 连铸坯坯壳测温测厚实验简介
        2.5.2 凝固传热模型的验证
    2.6 形核参数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3.二冷区冷却强度对大圆坯凝固传热及疏松偏析的影响
    3.1 对铸坯凝固传热的影响
        3.1.1 铸坯不同位置温度变化简述
        3.1.2 二冷各区水量对铸坯表面温度的影响
        3.1.3 对铸坯内部温度的影响
        3.1.4 对铸坯凝固末端温度的影响
    3.2 对铸坯缩松的影响
        3.2.1 缩松研究思路
        3.2.2 二冷各区水量对缩松的影响
    3.3 对铸坯组织形貌的影响
        3.3.1 研究方法简介
        3.3.2 二冷区冷却水量对圆坯柱状晶长度的影响规律分析
        3.3.3 二冷区冷却水量对CET相关参数的影响
    3.4 对铸坯偏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辐射区保温强度对大圆坯凝固传热及疏松偏析的影响
    4.1 辐射区保温罩模拟过程
    4.2 对铸坯温度变化的影响
        4.2.1 对铸坯表面温度的影响
        4.2.2 对铸坯1/4和3/4半径温度的影响
        4.2.3 对铸坯中心温度的影响
    4.3 对铸坯组织形貌的影响
        4.3.1 辐射区保温罩保温强度对圆坯柱状晶长度的影响
        4.3.2 辐射区保温罩保温强度对CET长度宽度的影响
    4.4 对铸坯疏松的影响
    4.5 对铸坯偏析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二冷区和辐射区的协调控冷研究
    5.1 二冷区冷却水量的优化
        5.1.1 优化标准
        5.1.2 优化过程
    5.2 二冷区辐射区的协调优化
        5.2.1 优化标准
        5.2.2 优化过程与结果
    5.3 实验检验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化学气相沉积钽涂层工艺、成膜规律及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钽及钽材的制备
        1.2.1 钽及其应用
        1.2.2 钽材的粉末冶金制备
        1.2.3 钽薄膜网状阴极法制备
        1.2.4 钽薄膜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
        1.2.5 钽薄膜等离子喷涂法制备
        1.2.6 钽薄膜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
    1.3 钽的组织及耐蚀性能分析
        1.3.1 钽的微观组织
        1.3.2 金属钽的织构
        1.3.3 钽的耐蚀性能
        1.3.4 钽的选择性腐蚀
    1.4 改善钽涂层耐蚀性能的方法
        1.4.1 钽涂层的纳米晶表面改性
        1.4.2 钽涂层阳极氧化
        1.4.3 表面活化处理
    1.5 耐蚀金属表面氧化膜生长行为研究
        1.5.1 耐蚀金属表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1.5.2 分子动力学计算
        1.5.3 第一性原理计算
    1.6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材料设计方法
        2.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实验材料及工艺
        2.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3.2 涂层制备工艺
        2.3.3 阳极氧化工艺
        2.3.4 等离子刻蚀工艺
    2.4 表征方法
        2.4.1 组织结构
        2.4.2 物理力学性能
        2.4.3 耐蚀性能
第三章 CVD沉积钽涂层生长行为及组织结构研究
    3.1 CVD沉积热力学分析
        3.1.1 温度对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影响
        3.1.2 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3.1.3 理想气体化学平衡
        3.1.4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3.2 涂层沉积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2.1 模拟条件的选择
        3.2.2 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3.3 CVD制备钽涂层的沉积实验研究
        3.3.1 沉积温度对沉积的影响
        3.3.2 氯气流量对沉积的影响
    3.4 钽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
        3.4.1 不同沉积温度钽涂层的表面形貌
        3.4.2 不同氯气流量钽涂层的表面形貌
    3.5 钽涂层密度和硬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钽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4.1 钽涂层氧化膜分析
        4.1.1 钽涂层氧化膜的物相组成
        4.1.2 钽涂层氧化膜的成膜机理
    4.2 钽涂层的织构组织分析
        4.2.1 织构系数计算
        4.2.2 沉积参数对织构的影响
        4.2.3 织构组织的极图分析
    4.3 钽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4.3.1 钽涂层的电化学性质
        4.3.2 钽涂层的选择性腐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钽的选择性腐蚀理论和Ta_2O_5膜层的调控生长机制
    5.1 金属钽腐蚀极化曲线计算模型
        5.1.1 平衡态电极反应
        5.1.2 非平衡态电极反应
        5.1.3 表面能与键能的关系
        5.1.4 空位与表面能的关系
        5.1.5 空位对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5.2 钽涂层选择性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5.3 Ta_2O_5涂层中空位与扩散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5.3.1 第一性原理计算参数
        5.3.2 理论模型构建
        5.3.3 计算结果分析
    5.4 表面空位调控Ta_2O_5薄膜生长的动力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等离子刻蚀调控Ta_2O_5钝化膜生长及性能研究
    6.1 等离子刻蚀对氧化膜特性的影响
        6.1.1 等离子刻蚀对表面晶粒尺寸的影响
        6.1.2 等离子刻蚀对氧化膜成分的影响
        6.1.3 等离子刻蚀对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6.2 等离子刻蚀钽涂层表面成膜机制研究
        6.2.1 等离子刻蚀对氧化膜形核影响
        6.2.2 等离子刻蚀对点缺陷扩散动力学影响
    6.3 等离子刻蚀对氧化膜耐蚀性能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科研情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成果情况

(5)弛豫铁电性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弛豫铁电体应用简介
    1.2 铁电体按照相变类型的分类
        1.2.1 传统铁电体
        1.2.2 弛豫铁电体
    1.3 弛豫铁电体按照点阵结构的分类
        1.3.1 钙钛矿结构
        1.3.2 四方钨青铜结构
        1.3.3 奥里维里斯结构
    1.4 弛豫铁电性与RFE中离子分布
    1.5 弛豫铁电性的静力学现象
        1.5.1 自发极化
        1.5.2 比热
        1.5.3 静态极化率
        1.5.4 电畴结构与局域序参量
        1.5.5 Burns转变
        1.5.6 中间转变
    1.6 弛豫铁电性的动力学现象
        1.6.1 规范RFE(PMN)的极化弛豫现象
        1.6.2 传统铁电性向弛豫铁电性的演化现象
    1.7 弛豫铁电性静力学理论模型简介
        1.7.1 组分不均匀理论
        1.7.2 随机相互作用-随机内场理论
        1.7.3 球对称随机场-随机键模型
        1.7.4 软模-随机电场理论
    1.8 弛豫铁电性动力学理论模型简介
        1.8.1 超顺电理论
        1.8.2 极化玻璃模型
        1.8.3 呼吸模型
    1.9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弛豫铁电性的新理论模型探索
    2.1 引言
    2.2 钙钛矿铁电体类型的争论与讨论
        2.2.1 有序-无序型理论
        2.2.2 位移型理论
        2.2.3 有序-无序型和位移型理论的实验检验及讨论
    2.3 传统铁电性静力学的赝自旋Ising模型简介与讨论
    2.4 传统铁电性动力学理论简介与讨论
        2.4.1 传统铁电体中序参量涨落的Mason理论及讨论
        2.4.2 传统铁电体中畴界弛豫理论简介及讨论
    2.5 弛豫铁电性的新理论模型
        2.5.1 锆钛酸钡铁电性静力学的模型哈密顿量
        2.5.2 铌镁酸铅铁电性静力学的模型哈密顿量
        2.5.3 弛豫铁电性动力学的模型哈密顿量
        2.5.4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模型创新性讨论
    2.6 第二章小结
    附录-A Glauber跃迁几率
    第二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模型的新求解方法
    3.1 引言
        3.1.1 随机格点-随机场-Ising模型求解现状简介与讨论
        3.1.2 随机格点-随机场-Ising-Glauber模型求解现状简介与讨论
    3.2 Ising模型静力学求解方法简介
        3.2.1 Weiss平均场方法简介
        3.2.2 Kramers-Wannier平均场方法简介
        3.2.3 Onsagar方法的比热结果简介
        3.2.4 杨振宁方法的序参量结果简介
        3.2.5 Ising模型平均场近似与精确解的比较与讨论
    3.3 新理论模型求解的新方法
        3.3.1 新理论模型求解的赝自旋串平均场方法
        3.3.2 赝自旋和赝自旋空位的空间分布
        3.3.3 赝自旋串的长度分布
        3.3.4 赝自旋串间相互作用的分布
        3.3.5 赝自旋串平均场方法可信性分析
        3.3.6 赝自旋串平均场方法创新性讨论
    3.4 第三章小结
    附录-B 赝自旋串之间相互作用的局域平均场
        B.1 随机强键到均匀弱键的局域平均场
        B.2 有效界面效应
    第三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结果
    4.1 引言
    4.2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的静力学结果与讨论
        4.2.1 序参量、静态极化率、比热、相图
        4.2.2 局域序参量
        4.2.3 Burns转变
    4.3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的动力学结果与讨论
        4.3.1 局域序参量的涨落
        4.3.2 序参量涨落的复极化率
    4.4 赝自旋串局域平均场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的比较
    4.5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结果的创新性讨论
    4.6 第四章小结
    附录-C Z_n~g、Q_n~g的计算
    附录-D s_(nk)~g的计算
    附录-E χ_s~(ng)的计算
    附录-F ζ_(nk)~g的计算
    附录-G s_(nk)~g的弛豫方程
    附录-H δ_(nk)~g的弛豫方程
        附录-H1: δ_(11)~g的弛豫方程
        附录-H2: δ_(2k)~g的弛豫方程
        附录-H3: δ_(nk)~g (n≥3)的弛豫方程
    附录-I 赝自旋串的复极化率
    附录-J RFE的热应变
    附录-K RFE的折射率
    第四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弛豫铁电性新理论与实验的比较及讨论
    5.1 引言
    5.2 理论与实验的比较与讨论
        5.2.1 序参量、局域序参量
        5.2.2 比热
        5.2.3 复极化率
        5.2.4 Burns转变
        5.2.5 中间转变
        5.2.6 组分相图
    5.3 规范RFE的定义及铁电体的讨论
        5.3.1 规范RFE的定义
        5.3.2 铁电体的讨论
    5.4 本文理论与其它理论的比较与讨论
        5.4.1 数学体系比较
        5.4.2 实验验证比较
        5.4.3 微观层次比较
    5.5 第五章小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第六章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1. 发表论文
    2.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新型超细高强韧贝氏体钢轨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钢轨的发展
    1.2 钢轨基本特征
        1.2.1 生产工艺
        1.2.2 钢轨材质和强度等级的选用
    1.3 常用钢轨强度级别及组织类型
    1.4 珠光体类型钢轨研究现状
        1.4.1 共析珠光体钢轨
        1.4.2 过共析珠光体钢轨
        1.4.3 超细珠光体钢轨
    1.5 贝氏体钢简介
        1.5.1 国外贝氏体钢轨研究现状
        1.5.2 国外贝氏体钢轨研究特点
        1.5.3 国内贝氏体轨研究现状
        1.5.4 国内贝氏体钢轨研究特点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化学成分
    2.2 CCT和 TTT曲线模拟计算
    2.3 主要实验方法
        2.3.1 冶炼和轧制实验
        2.3.2 热处理实验
        2.3.3 力学性能测试
        2.3.4 热模拟实验
        2.3.5 超高温显微镜相变过程观察实验
        2.3.6 微观组织观测
第3章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2.1 高温物性研究
        3.2.2 高温拉伸性能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常数
        3.3.2 高温拉伸性能
    3.4 小结
第4章 热膨胀和原位观测结合研究连续冷却相变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热膨胀法测量钢临界相变点
        4.2.2 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测
    4.3 实验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加热及钢轨轧后实际冷却过程相变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结果
        5.3.1 轨头冷却过程实际温降速度
        5.3.2 模拟贝氏体钢轨工业生产过程加热和冷速下的相变原位观测
    5.4 分析与讨论
        5.4.1 钢轨实际冷却速度
        5.4.2 加热过程奥氏体晶粒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回火工艺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方案
        6.2.1 热模拟回火工艺实验
        6.2.2 钢轨实物回火试验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热模拟回火工艺试验后组织变化
        6.3.2 钢轨实物回火试验微观组织变化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回火对贝氏体钢轨力学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方案
    7.3 实验结果
        7.3.1 热轧态贝氏体钢轨力学性能
        7.3.2 300℃回火保温200min时的力学性能
        7.3.3 350℃回火保温200min时的力学性能
        7.3.4 400℃回火保温200min时的力学性能
        7.3.5 450℃回火保温200min时的力学性能
        7.3.6 500℃回火保温200min时的力学性能
        7.3.7 400℃回火保温360min时的力学性能
    7.4 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贝氏体钢轨的工业试制及应用
    8.1 引言
    8.2 贝氏体钢轨工业化生产工艺
        8.2.1 冶炼工艺
        8.2.2 轧制工艺
        8.2.3 热轧钢轨组织
    8.3 贝氏体道岔回火工艺及应用
第9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授权专利
    3.获得科技奖项
    4.参加科研项目

(7)计算模拟在锂金属负极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计算方法
3 复杂的界面反应
4 固体电解质膜
5 锂离子成核沉积
6 固体电解质
7 潜在研究方向

(8)真空坐便器用密封圈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密封圈的非线性理论与仿真
    2.1 非线性问题概叙
        2.1.1 非线性的行为
        2.1.2 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2.1.3 密封圈橡胶材料的非线性特性
    2.2 有限元法的基础理论
        2.2.1 有限元法的概念与思路
        2.2.2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步骤
    2.3 密封圈模拟仿真的主要步骤
        2.3.1 橡胶本构模型参数的选择
        2.3.2 模型网格的划分
        2.3.3 模型约束设置
        2.3.4 模型接触设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密封圈橡胶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确定
    3.1 橡胶材料常用本构模型
        3.1.1 橡胶材料基本理论
        3.1.2 统计热力学模型
        3.1.3 唯象学理论模型
        3.1.4 密封圈橡胶材料常用本构模型
    3.2 本构模型的选择
        3.2.1 橡胶材料的基础实验
        3.2.2 密封圈本构模型的选择
        3.2.3 应力-应变数据转换
        3.2.4 密封圈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封圈关键影响因素模拟仿真
    4.1 密封圈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4.2 真空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4.2.1 真空密封圈和界面球阀的材料属性设置
        4.2.2 装配体的接触设置
        4.2.3 装配体网格的划分
        4.2.4 装配体的分析参数设置
        4.2.5 求解结果分析
    4.3 摩擦系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4.4 配合公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4.5 关键因素的模拟数据插值拟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仿真计算结果评估
    5.2 物理实验
        5.2.1 实验设备及原理
        5.2.2 实验流程
        5.2.3 实验结果处理与仿真结果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光学衰减原理的热羽流盐水模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
        1.2.2 数值模拟
        1.2.3 实验模拟研究
        1.2.4 热羽流盐水实验研究
        1.2.5 热羽流卷吸系数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目标、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盐水模拟实验系统
    2.1 相似原理
    2.2 光衰减原理
    2.3 盐水实验台搭建
        2.3.1 盐水模拟实验系统
        2.3.2 空间浓度图像信息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置换流动和混合流动
    3.1 理论模型
        3.1.1 MTT模型
        3.1.2 无热源下的置换流动模型
        3.1.3 点热源下的置换流动模型
        3.1.4 无热源下的混合流动模型
        3.1.5 点热源下的混合流动模型
    3.2 无热源置换流动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无热源置换流动界面位置与时间变化关系
        3.2.2 盐水浓度的影响
    3.3 点热源置换流动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有效开口面积与分层高度及折减重力加速度关系
        3.3.2 点热源置换流动有效开口面积与模型内密度关系
    3.4 无热源混合流动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点热源混合流动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卷吸系数的确定
    4.1 理论模型
        4.1.1 受限空间的理论模型
        4.1.2 基于Г的虚拟源修正
        4.1.3 基于羽流初始源条件的虚拟源修正
        4.1.4 纯射流卷吸理论
        4.1.5 卷吸系数的确定
    4.2 确定卷吸系数的实验方法
    4.3 两种虚拟源计算方法的比较
    4.4 纯羽流卷吸系数的确定
    4.5 纯羽流卷吸系数的验证
    4.6 纯射流卷带系数的验证
    4.7 卷吸系数与流体宽度的关系
        4.7.1 纯射流卷吸系数与射流宽度的关系
        4.7.2 纯射流与羽流的夹角比较
    4.8 卷吸系数α与局部理查德森Г的关系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虚拟实验温度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温度触觉再现的研究现状
        1.3.2 温度触觉呈现设备的应用现状
        1.3.3 温度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温度触觉再现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及原理
    2.1 虚拟实验中的温度触觉再现需求分析
        2.1.1 温度触觉再现的形式
        2.1.2 温度触觉再现技术的需求分析
    2.2 系统方案和制冷制热元器件型号的确定
        2.2.1 温度触觉再现方案
        2.2.2 半导体制冷片
        2.2.3 PTC发热片
        2.2.4 碳纤维发热片
    2.3 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模块的组成
        2.3.1 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应用场景
        2.3.2 桌面式温感装置的设计
        2.3.3 温感触觉手套的设计
        2.3.4 系统的数据通讯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桌面式温感装置的实现
    3.1 外形初步方案的设计
    3.2 温感装置的硬件设计
        3.2.1 各组件型号的确定
        3.2.2 PCB电路板的设计
        3.2.3 温感装置的实物制作
    3.3 温感装置的初始化设计
    3.4 热源位置和温度的系统控制
        3.4.1 温感装置的热源位置控制
        3.4.2 温感装置的温度控制
    3.5 温感装置的通信协议和驱动开发
        3.5.1 串口通信的协议设计
        3.5.2 软件驱动和接口程序的开发
        3.5.3 温感装置调试工具的开发
    3.6 装置的人机交互设计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感触觉手套的实现
    4.1 手套的外形方案设计和实物制作
        4.1.1 手套外形方案设计
        4.1.2 各组件型号的确定
        4.1.3 手套电路板和实物制作
    4.2 温感手套的控制程序
    4.3 温度采集与控制方案的设计
        4.3.1 温感手套的温度采集与分析
        4.3.2 温度控制方案的设计
    4.4 手套的人机交互设计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触觉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装置的温度等级和温感位置判别实验
        5.1.1 温度等级判别实验
        5.1.2 温度感知定位实验
    5.2 虚拟实验案例开发环境搭建
    5.3 热触觉再现虚拟实验案例——铝热反应
        5.3.1 虚拟实验场景介绍
        5.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5.4 冷触觉再现虚拟实验案例——氢氧化钡和氯化铵晶体混合
        5.4.1 虚拟实验场景介绍
        5.4.2 实验验证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四、界面能两参数形式的实验检验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对不同形式ALC墙板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层住宅体系中的研究[D]. 郭培蕾. 南昌大学, 2021
  • [2]基于复杂工业场景的拆垛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D]. 康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大圆坯连铸二冷区与辐射区协调控冷研究[D]. 张佳正.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4]化学气相沉积钽涂层工艺、成膜规律及耐蚀性能研究[D]. 蔡宏中.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弛豫铁电性理论探索[D]. 张丽丽. 南京大学, 2020(09)
  • [6]新型超细高强韧贝氏体钢轨组织和性能研究[D]. 朱敏. 武汉科技大学, 2020
  • [7]计算模拟在锂金属负极研究中的应用[J]. 华广斌,樊晏辰,张千帆. 物理化学学报, 2021(02)
  • [8]真空坐便器用密封圈有限元分析[D]. 刘启惠.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9]基于光学衰减原理的热羽流盐水模型实验研究[D]. 力晓晴.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10]虚拟实验温度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许明西.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一种界面能二参数形式的实验测试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