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004,现代教育,动荡世纪

1904-2004,现代教育,动荡世纪

一、1904-2004,现代教育,激荡百年(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申[1](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武启欣[2](2021)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家下田歌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田歌子经历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时期,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全新的政治格局,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发生着巨大改变,对于女子教育下田歌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要的教育理念有以下三点:第一、良妻贤母思想,培养的是作为国民的完美妇女,要为国家服务,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平民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国民教育,目的是为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服务。第三、家政学理念,强调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为丈夫减轻负担,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下田歌子通过教育实践实现自己的女子教育主张,她先后参与了桃夭女塾、华族女学校、帝国妇人协会和实践女学校的建设。尤其是在实践女学校中,下田歌子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对实践女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上,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于其中。下田歌子教育理念的特点是与国家主义相结合,是特殊时代发展之下的产物,对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步性与保守性相结合。最后通过比较下田歌子与津田梅子女子教育思想的不同,更有利于了解近代日本社会和女子教育的发展情况,为研究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前提。

兰玉龙[3](2020)在《近代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以“英日同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早在古代时期,日本就出现殖民思想。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深,日本思想家针对当时日本状况,提出了众多解决危机的方案,也提出了通过对外侵略来发展日本的理论。其中比较知名的思想家有本多利明、吉田松阴等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殖民思想开始走向极端化。这种殖民思想影响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将殖民思想政策化,并推动日本殖民主义发展。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确立了通过对外侵略实现国富民强的立国路线。具体而言,日本的立国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日本学习英国通过发展经济来增强国家实力。另一方面,日本以德国为榜样,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为日本全民军事化提供可能。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并取得胜利后,日本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日本的国家意识逐步形成。然而,随后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德富苏峰等思想家意识到依靠日本自身力量对外殖民扩张的局限性。陆奥宗光等思想家开始提出了通过结盟来实现殖民野心的主张。在日本寻求对外结盟时,当时的国际局势也发生了变化。19世纪末,俄国不断对外扩张,这侵害了日英两国的利益。明治维新中发展起来的日本及时的抓住了机遇,开始谋求通过与强国英国结盟来实现自己的野心。英国也希望能在远东地区争取到盟友。在这种环境下,日英两个岛国走向了结盟。英日同盟是日本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寻求海外同盟者以便达成自己的殖民扩张目标。此后,日本从独立对外侵略转变为借助同盟对外扩张,日本开始走向通过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结盟来践行日本的殖民主义。在殖民主义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加藤高明、德富苏峰、福泽谕吉等思想家纷纷为日本的扩张摇旗呐喊。正是在这些殖民思想家的影响下,日本开始形成了“傍强外交”的殖民路线。国家殖民行动与殖民思想家的互相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殖民侵略。总之,从甲午战争到英日同盟是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日本的殖民主义思想正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年内形成。英日同盟是日本外交史上的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对外结盟案例,日本无疑是这场近20年同盟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同盟最终承认了日本强国的地位。日本殖民者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同盟的庇护下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通过与英国的结盟,日本的殖民扩张有个强有力的外交后盾。日本在没有他国干涉的情况下打败了强大的俄罗斯,洗刷了“三国干涉还辽”之耻,使这个不被西方重视的小国声名鹊起。日本殖民侵略的成功一方面将相关列强绑在了它侵略别国的战车上,另一方面,许多思想家为日本的殖民主义提供理论上的辩护。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日本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在北一辉、大川周明等思想家的完善下,日本的殖民主义思想基本形成。这些思想又转变为殖民政策,而为以后的日本统治者所继承。但由于英日同盟的订立,是出于英日两国面临俄国的威胁,日俄战争后共同的敌人消失,两国之间矛盾冲突也逐渐增多,加上美国反对使英日同盟解体。可以看出,日本殖民主义思想与日本的殖民主义实践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殖民思想影响日本的殖民主义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殖民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殖民主义思想走向体系化、极端化。

沈伟[4](2020)在《社会变革与乡村教师发展:基于杜威流派的视角》文中认为杜威的若干思想为发展乡村教师、改良社会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理解其关于教师发展的思想,必须超越单纯的技术论。在杜威的社会改良思想中,教师应促进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的培养应以中小学为中心,中小学是检验和证明教育原则的实验室。这一思想经陶行知的发展,成为中国乡土社会培养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之有力途径,并进一步在美国服务学习中实现未来教师课程学习与国民责任的统一。鉴于此,需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培养具有探究品质的乡村教师,这蕴含着发展乡村师资、改进乡土社会的承诺。

陈日红[5](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苏静[6](2020)在《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新时期历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历史教育界认为深度学习是达成培养目标的关键途径,是现代历史教学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因此,本研究以历史学和教育学原理为指导,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案例为依托,以落实新课程理念为指向,力求探讨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并反思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现存困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对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的介绍,阐明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以深度学习的通用标准为参照,结合历史学科的固有本质和教育诉求,论文界定了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阐释了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资料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四个维度,论文分析了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现存的问题;第四部分以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深度学习的本质要求为基点,以典型的、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依托,通过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关键问题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反思”等关键内容的探讨,论文具体阐述了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策略;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回顾和总结,论文指明了本研究的教育价值和可优化的空间。

刘雅楠[7](2019)在《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文中认为江户幕府末期至二战结束,日本对其周边地区和邻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领土扩张。幕末及明治初期,日本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外交谈判以及所谓“无主地先占”,陆续将今北海道、千岛群岛、小笠原等邻近日本传统疆域但归属相对模糊的领土纳入本国版图。继而,明治政府无视琉球王府反抗及清政府抗议,以武力为后盾吞并位于中日之间的琉球群岛,将原琉球国主体疆域改为日本冲绳县。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后期,明治日本两度携战胜之威,分别占据位于台湾与冲绳之间的钓鱼岛、日本与朝鲜半岛之间的独岛(日称“竹岛”)。这两次战争之后,日本还分别攫取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大片领土。其后,日本的对外扩张逐渐演变为对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全面入侵。直至二战结束,日本的长期扩张才受到中、美、英、苏等二战主要盟国有效遏制。战败投降之后,尤其是在战后初期的媾和进程中,日本政府谋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此前处于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以此为基调拟定相关领土政策。二战之后,与日本相关的领土纷争,均与战后初期的旧金山媾和直接或间接相关。依据二战主要盟国1945年7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可以保留的领土将限定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以及由主要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以下简称“和约”)生效后,日本脱离被占领状态并恢复国家主权。然而,本应在战后初期对日媾和进程中解决的领土问题,陆续转变为日本与相关国家间的主权纷争。这些纷争既与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相关,也与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有着直接因果关联。作为多数二战盟国与日本结束战争状态的法律文件,“和约”既未规定日本国界,也没有触及要求日本放弃的领土的地理范围及归属对象。而且,战后以来与日本存在领土问题的当事国之中,中国、韩国、苏联(俄罗斯)均非“和约”签字国。日本恢复独立后,以“和约”模糊的领土条款为依据,继续向美国、苏联(俄罗斯)、韩国、中国等相关国家,索取或争夺奄美、小笠原、冲绳、南千岛群岛、独岛、钓鱼岛等领土。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与“和约”领土条款形成过程关联密切。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采取坐等在媾和条约上签字的被动姿态。签署投降书的次月,日本政府即着手研判二战盟国的对日媾和方案及日本的对策。1945年下半年,外务省提议顺从或配合二战盟国的对日领土处置,以免招致更为严厉的处罚。其后,随着国际局势剧烈变化,日本政府转为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为目的,不断调整在领土问题上的争取策略。1946年5月,第一次吉田茂内阁提出,以《波茨坦公告》为依托,极力拓展“公告”允许日本保留的“其他小岛”范围。其后,吉田茂、片山哲、芦田均相继出任首相,日本政府围绕领土等媾和议题,与主要盟国驻日代表展开试探性交涉。1948年10月,吉田茂第二次组阁并长期执政至旧金山媾和完成之后。同月,美国政府正式决定暂时搁置对日媾和并大幅调整对日政策。随着日美关系逐渐由二战时的敌国转变为冷战下的盟友,吉田茂内阁愈发明晰地以美国为媾和进程中的主要交涉对象。最终,吉田内阁以在安保、军备等议题上的妥协,推动美国部分接纳日本的领土诉求。美日两国围绕和约草案多次协商之后,在表面上将相关“问题领土”均以“不明确规定归属对象及地理范围”的模糊形式予以处理,在实际上则达成若干秘密谅解,并为日本的继续争取预留空间。日本恢复独立后,谋求将《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空间转化为现实利益,相关领土纷争在这一过程中陆续走上前台。战后初期,日本以最大限度保留其幕末以来的扩张所得为目的,审视相关领土问题并制定争取策略。这与《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性,与相关领土纷争的产生及复杂化,均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因果关联。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既可以说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归结,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视为日本恢复独立后相关领土问题的起点。

窦红伟[8](2018)在《浅析1899-1905年俄国“清议”小组》文中指出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国专制制度危机、社会运动高涨使地方自治自由主义派活跃起来。社会的不均衡发展滋生了大量冲突,在政治领域达到了最尖锐的程度。尼古拉二世“无知幻想”的呵斥,使自由主义者认识到必须要展开积极的斗争,于是开始组织“社会舆论”,试图使沙皇在这一压力下做出让步。地方自治自由主义者坚信,自己有权加入到国家政权的重新分配中,试图寻找能够完成自身统一的方式,使自己成为政治生活的主体。这种寻找的结果就是社会组织致力于创建政党。对于俄国来说,政党的创建是沙龙-小组-原始政党-政党这样一个动态过程。“清议”作为原始政党联盟之一,具有特别的地位。“清议”成员多是大地主、首席贵族、管理局主席,这就间接决定了“清议”的性质、活动基础和活动形式。成员在纲领、参与政治必要性、出版机构等问题上都有分歧,最终在“发展地方自治”的共同目标下,得出了最大限度的一致,这得益于地方自治立宪主义者所做出的让步。通过成员在地方自治会议上的发言、成员个人与政府的直接沟通、出版文集等形式,表达“清议”的立场,成为“党派间联盟”,完成了自己地方自治运动协调中心的职责。最终在革命形势的加剧下,组织内部进一步分裂,“清议”无法接受新的挑战,停止存在。

刘春燕,谭华,季浏[9](2016)在《日本近代两次对外战争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导致近代中日两国历史剧变的两次重要战争,对中日两国社会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曾盛行甲午战争"偶发论",为驳此论,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大量日文史料梳理日本学校体育随2次对外侵略战争而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分析两次战争对日本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校体育为战争胜利而发挥的特殊作用,从体育角度证实了甲午战争是日本长期准备并精心谋划的。认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重大转折点,学校体育从此由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途径转变为为扩军备战服务的工具,并对20世纪日本乃至中国的学校体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体育作为甲午、日俄战前日本精心备战的环节之一,为日本2次获胜有效发挥了军事预备教育的作用,但也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初志伟[10](2016)在《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映射。“支那”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悠久的词汇,可以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支那”本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随佛教传入中国,在佛经中沉寂千年却在近代日本重掀波澜。在日本对中国从质疑、蔑视、无视到敌视的观念进程中,“支那”也蕴含了令中国人感到屈辱和痛苦的历史记忆。它是日本百年多来对中国认识变化极具代表性的词汇,是近代日本中国观的浓缩。认识“支那”首先从“支那”的含义入手,探寻“支那”的起源。了解什么是“中国”、“中华”及“华夷之辨”对认识“支那”有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支那”的传播与使用,也使“中国”陷入分裂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在近百年来中国和列强的对抗中,尤其是与日本的对抗中形成的自觉的民族实体,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中国的统一具有深远影响。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小中华”思想兴起,对中国产生了蔑视心理。以明治维新为界限,从日本对中国称呼的变化,日本对自身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日本民族观念的兴起及国号名称所蕴含的民族情感。通过梳理“支那”在明治维新前后的使用情况可以感受到“支那”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如何从零星出现到爆发式增长最后普遍使用,含义也从无意义到充满蔑视之情的贬义。“支那”作为一个时髦的新名词从日本再次传入中国时,其贬义并不明显,维新派、革命派等出于各种原因热衷于使用“支那”,不无进步之意。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人逐渐意识到“支那”所蕴含的贬义,开始坚决抵制。留日群体处于中日交往的最前线,对“支那”的观感最为直接和深刻。“支那”的国族身份带来的屈辱体验,成为留日群体心中的伤疤,也书写了一代人的民族创伤记忆。民国时期报纸刊物对“支那”的争论也显示了当时人们的觉醒以及对“支那”的认识和反思。通过梳理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的几点原因后,可以认为所有理由都不成立。如今“支那”在日语中已经走向消亡,除了右翼团体外几乎无人使用。“支那”是贬义的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人始终对“支那”保持敏感,这既是对过去屈辱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警惕。由“支那”可知,中日之间的隔膜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中日之间通往和平,加深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1904-2004,现代教育,激荡百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04-2004,现代教育,激荡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家下田歌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动态
        (一)国内关于下田歌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二)日本关于下田歌子及其教育思想的具体介绍
        (三)现有的研究空间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下田歌子生平与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下田歌子的生平
        一、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下田歌子早期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赴欧美考察女子教育的经历
        一、下田歌子赴欧美考察情况
        二、欧美女子教育学习的重点
第二章 下田歌子的良妻贤母思想及其实践
    第一节 良妻贤母思想的内容
        一、良妻贤母思想的含义
        二、下田歌子思想中的内涵
    第二节 良妻贤母思想的实践
        一、桃夭女塾的建立
        二、华族女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三、实践女学校的发展
    第三节 下田歌子良妻贤母思想的评价
        一、日本的“良妻贤母”与中国的“贤妻良母”思想的比较
        二、良妻贤母思想的时代影响
第三章 下田歌子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家政学理念及其实践
    第一节 由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转变
        一、“贵族”与“平民”含义的界定
        二、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转变过程
    第二节 家政学理念
        一、下田歌子的《家政学》
        二、家政学理念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平民教育思想与家政学理念的实践
        一、帝国妇人协会
        二、实践女学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近代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以“英日同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英日同盟前的日本殖民主义思想
    第一节 幕末时期殖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殖民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亚洲主义与日本殖民主义思想的酝酿
第二章 英日同盟缔结的前提
    第一节 日本殖民主义思想政策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 英日同盟存在的客观条件
    第三节 英国的外交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英日同盟对近代日本殖民主义的影响
    第一节 三次英日同盟的缔结
    第二节 英日同盟下的日俄战争
    第三节 英日同盟对近代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社会变革与乡村教师发展:基于杜威流派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变革中的教育家及其眼中的教师
    (一)“没有教授的讲解”的哲学课
    (二)教师应“促进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
    (三)大学附属学校是“一间实验室”
二、民国乡村教师培养:杜威思想的调试与应用
    (一)“农村教师应在农村环境中进行培训”
    (二)“中心学校好比是母亲,也是发动机”
三、服务学习:连接乡村教师教育与社区改进的关键点
    (一)学习、责任与社区服务的结合
    (二)经验重塑与道德发展
四、培养具有探究品质的乡村教师:一个世纪的诉求
    (一)乡村教师教育需要科学精神
    (二)乡村教师教育需要科学方法

(5)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2.2.1 工部美术学校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2.2.3 东京美术学校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4.3.3 其他日本教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概述及实施依据
    第一节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
        三、深度学习的特征
    第二节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内涵及特征
        一、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特征
    第三节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实施依据
        一、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常见问题
        一、应试的学习目标影响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盲目的史料选择阻碍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无效的学习活动与深度学习目标相距甚远
        四、单一的学习评价与深度学习的关联度不大
    第二节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指导者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指导者缺乏具体理论的支撑
        三、指导者缺乏史学素养的积累
第三章 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策略
    第一节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历史材料的科学选择
        一、选择符合历史学科特性的史料是历史深度学习的基础
        二、选择契合学习活动主题的史料是历史深度学习的保障
        三、选择满足思维发展需求的史料是历史深度学习的体现
    第二节 深度学习的关键途径:培养高阶思维的问题设计
        一、指向“同情理解”的问题设计
        二、指向“批判辨析”的问题设计
        三、指向“迁移运用”的问题设计
        四、指向“问题生成”的问题设计
    第三节 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促进认知调节的反思活动
        一、历史学习活动前的自我预估
        二、历史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三、历史学习活动后的自我总结
        四、历史学习检测后的自我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国内学界
        0.3.2 日本学界
        0.3.3 其他国家部分研究成果
    0.4 研究思路
    0.5 研究方法
    0.6 主要创新
    0.7 研究难点
    0.8 论文结构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1854.03-1945.09)
    1.1 对邻近地区扩张
        1.1.1 幕末明治初期占据邻近岛礁
        1.1.2 明治时期武力侵吞邻国领土
        1.1.3 一战期间入侵中国及西太平洋
    1.2 二战期间全面扩张
        1.2.1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1.2.2 侵占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
        1.2.3 拟让渡部分领土
    1.3 日本版图有待盟国商定
        1.3.1 主要盟国对日处置构想
        1.3.2 盟国初步限定日本版图
        1.3.3 日本丧失领土等国家主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力避严惩到尝试争取(1945.09-1946.05)
    2.1 日本领土政策制定背景
        2.1.1 主要盟国对日实际处置
        2.1.2 东久弥宫内阁尝试保留部分小岛
        2.1.3 盟总限定日本政府施政范围
    2.2 以避免严厉剥夺为首要目标
        2.2.1 日本领土政策的拟定机构
        2.2.2 条约局建议顺从盟国处置
        2.2.3 政务局提出为对日处置设限
    2.3 币原内阁探索重获部分小岛施政权
        2.3.1 允许日本施政的“约一千个小岛”
        2.3.2 条约局提出确保“重要小岛”
        2.3.3 伊豆诸岛施政权失而复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展开试探性交涉(1946.05-1948.10)
    3.1 吉田茂与芦田均接力拟定交涉策略
        3.1.1 干事会提出极力扩大允许日本保留的范围
        3.1.2 第一次吉田内阁关于领土问题的资料准备
        3.1.3 芦田均初步拟定对盟总及美国的交涉方案
    3.2 芦田均对盟总及美国展开试探性交涉
        3.2.1 以“其他小岛”为主要诉求
        3.2.2 “芦田备忘录”被盟总退回
        3.2.3 尝试以基地权换取保留冲绳
    3.3 基本确定争取冲绳的策略
        3.3.1 “天皇口信”提议以使用权换主权
        3.3.2 日本政府调整相应领土对策
        3.3.3 初步确定对美双边交涉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初步实现领土诉求(1948.10-1951.08)
    4.1 以日美交涉为前提调整对策
        4.1.1 吉田茂内阁转向片面媾和
        4.1.2 外务省争取独岛及对马岛
        4.1.3 日美两国确立双边协商框架
    4.2 吉田茂与杜勒斯交涉领土问题
        4.2.1 “A作业”试图全面争取被占岛屿
        4.2.2 “D作业”以美占岛屿为主要对象
        4.2.3 “临时备忘录”未规定日本放弃冲绳
    4.3 日美商定“和约”草案领土条款
        4.3.1 美国草案为日本预留争取空间
        4.3.2 英国草案领土条款未被采纳
        4.3.3 最终草案基本接纳日本的诉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延伸
    5.1 吉田内阁继续拓展争取空间
        5.1.1 《旧金山和约》未解决领土问题
        5.1.2 吉田内阁阐明日本政府领土诉求
        5.1.3 日美同意虚化对冲绳等岛屿托管
    5.2 日本持续谋求领土利益
        5.2.1 继续向美国索取冲绳等岛屿
        5.2.2 向中韩两国争夺钓鱼岛和独岛
        5.2.3 对苏(俄)领土诉求呈退缩趋势
    本章小结
终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影响
    6.1 催生“和约”模糊领土条款
    6.2 使相关纷争错失解决时机
    6.3 阻碍日本与邻国和解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浅析1899-1905年俄国“清议”小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清议”小组成立的背景
    2.1 19 世纪末的社会状况
    2.2 1895 年“无知幻想”的宣布及“清议”小组的成立
第3章 “清议”小组成员、机构及其纲领
    3.1 “清议”小组成员
    3.2 “清议”小组机构
    3.3 “清议”的内部妥协
        3.3.1 “清议”小组内部分歧
        3.3.2 地方自治立宪主义者做出的让步
第4章 “清议”小组活动
    4.1 在地方自治会议中的活动
    4.2 成员个人与政府的直接沟通
    4.3 发行刊物
第5章 小组的内部分裂与解散
    5.1 1904 年政治危机与小组的分裂
    5.2 小组的解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日本近代两次对外战争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午战争前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创立与发展(1868—1894)
    1.1 近代学校体育的创立
    1.2 近代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1.3 兵式体操的强制必修———为备战学校体育开始沾染军事色彩
2 2次对外战争前后的日本学校体育
    2.1 甲午战后学校体育进一步为军事训练奠定基础
    2.2 日俄战后学校体育直接被视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
3 对甲午、日俄战争前后日本学校体育的认识
    3.1 学校体育是日本精心备战的一个重要环节
    3.2 学校体育为日本甲午、日俄之胜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特定作用
    3.3 甲午、日俄战争极大改变了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走向
    3.4 近代学校体育由教育手段转而走向军事化是日本文化基因使然
4 研究启示
    4.1 应重视并发挥学校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4.2 学校体育成为战争工具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
    4.3 对“军事训练”风格体育课的思考
5 结论

(10)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和选题由来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关键词
第一章“支那”与“中国”
    第一节“支那”的起源
        (一)“支那”起源的语言学考证
        (二)“支那”起源各说综述
        (三)“支那”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释“中国”
        (一)释“中”释“国”
        (二)“中国”名号的起源
        (三)作为地域与文化概念的“中国”及其意义
        (四)“中国”概念的演变与定型
    第三节“中国意识”与“中国认同”
        (一)“中国意识”在宋代的萌发
        (二)蒙元、满清的“中国认同”
        (三)从周边国家看中国
        (四)国家观念的缺失
    第四节“中华民族”观念的产生
        (一)“民族”一词在近代的诞生轨迹
        (二)“民族”与“nation”辨证
        (三)“中华民族”的诞生
第二章 日本人的“支那”观
    第一节 德川幕府时期的中国观
        (一)“华夷变态”
        (二)日本本土民族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从质疑到蔑视——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一)千岁丸上海行
        (二)甲午战争与蔑视型中国观的泛化
    第三节 从蔑视到无视——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
        (一)对戊戌维新运动的印象
        (二)八国联军与日俄战争时期对中国人的蔑视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观
    第四节 从无视到敌视——侵华战争的发动
    第五节 日本对中日国名称呼的变迁
        (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对中国的称呼
        (二)明治维新以后有关中国国名的写法
        (三)日本人对日本的称呼
    第六节“支那”在日语中的使用情况
        (一)明治维新之前
        (二)明治维新之后
第三章 中国人的“支那”观
    第一节 中国人使用“支那”的情况
        (一)“支那”近代在华传播初期
        (二)“支那”近代在华传播的兴盛期
        (三)“支那”在民国时期的使用情况
        (四)对使用“支那”原因的探析
    第二节 留日学生的创伤性记忆
        (一)沉重的书写——对“支那”创伤记忆的记录
        (二)留日群体的混乱状况
        (三)反击:反日情绪的兴起
    第三节 民国报刊中的“支那”
        (一)民国报刊对“支那”褒贬的争论
        (二)其他相关报道
    第四节 对“支那”褒贬含义的辨析
        (一)支持使用“支那”的理由
        (二)对“支那”非贬义的驳斥
        (三)“支那”的消亡
结语
附录(图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四、1904-2004,现代教育,激荡百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家下田歌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武启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近代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以“英日同盟”为例[D]. 兰玉龙. 南京大学, 2020(04)
  • [4]社会变革与乡村教师发展:基于杜威流派的视角[J]. 沈伟. 教师发展研究, 2020(01)
  • [5]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策略研究[D]. 苏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D]. 刘雅楠.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8]浅析1899-1905年俄国“清议”小组[D]. 窦红伟. 吉林大学, 2018(01)
  • [9]日本近代两次对外战争对学校体育的影响[J]. 刘春燕,谭华,季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 [10]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D]. 初志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1904-2004,现代教育,动荡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