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河县农村工作经验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河县农村工作经验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和县农村工作见闻(论文文献综述)

陈有联[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凯华[2](2020)在《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又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甘肃省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社会状况影响,农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普遍不高,成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选择甘肃省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区域,开展县域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推进乡村农业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评述了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分析了甘肃省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现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探讨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西和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9.2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6%;流转方式以出租为主,还有转包、转让、互换、作价入股等;流转主体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流转大户等。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第二,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总面积13.4万亩,规模化经营模式主要有:经营主体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专业大户带动型、农业项目带动型;规模经营种植以中药材为主,花椒、苹果、土豆、蔬菜次之;土地自然条件、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主体、农民及相关制度等是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逐年提高,但规模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据此,提出规范土地流转、转变农民观念、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规章管理制度等建议。

郭睿[3](2020)在《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络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我国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更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对于加快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划时代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乡村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乡村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发展乡村公路之余,还必须要兼顾到可能带来破坏自然保护区、加重大气污染、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等不利因素。本论文从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兰州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就当前乡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便为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概括归纳了国内外乡村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代表性观点,综合评述了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乡村公路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当地运输条件、增加就业渠道、强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可以推动乡村的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2.分析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发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调动当地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中药材、油菜籽和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数量,带动历史文化和特色种植类乡村小镇的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从而显着增加农民收入和逐步缩小城乡差异。3.系统总结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针对建设和维护过程存在规划不合理、资金缺乏、管理不严、养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乡村公路建设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动员、严格管理、建养并重”的综合性发展理念。

赵硕[4](2019)在《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农业受地域、自然环境限制以及农产品趋同,加之农民思想落后等多种原因,使得甘肃省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困难。因此,甘肃省如何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其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一个理论机制、两个分析维度和三个关键问题”。一个理论机制是基于对已有研究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梳理,构筑农业结构调整作用于农民增收的动力机制。其中,政府政策作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各个层面。在此前提下,分别从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从直接因素来看,农民直接决策农业的生产结构和资源要素配置结构,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而农民收入增加进一步导致生产要素的增加,继而反作用于农业结构调整;从间接因素来看,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农户决策,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两个分析维度是指不同来源农民收入与不同县域两个角度。一方面,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不同来源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林业对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存在负相关性之外,其他农业产业对不同来源农民收入均存在正向作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对不同来源农民收入均具有显着性作用。说明甘肃省应该合理调整种植业和牧业的生产结构,适当发展林业,加快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另一方面,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其农民收入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对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除部分县域外,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且各县域适宜发展不同农业产业,但是特色、优势产业不突出,说明甘肃省各县域的农业内部产业发展未能发挥自身优势,亟需进行结构调整。三个关键问题包括:(1)全面认识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2)甘肃省未来农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方向问题;(3)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首先,对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收入的演变及现状进行梳理,从四个方面总结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农业产业相关数据测算,得出农业结构调整的转换速度和方向。结果表明:1985年至今甘肃省农业结构转换速度较慢,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其转换方向从发展种植业和牧业转向只发展种植业,说明甘肃省农业发展违背了农业结构多元化融合发展的要求,农业结构调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最后,根据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调整农业结构提出针对性建议,分别从构建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各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提高不同来源农民收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梁东连[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战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承袭和发展了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理论,开始萌芽于青年下乡时期,初步发展于地方任职时期,最终发展形成于中央主政领导时期。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蕴含了其主要内容,即产业兴旺的思想、生态宜居的思想、乡风文明的思想、治理有效的思想、生活富裕的思想。通过对广西容县黎村镇、石寨镇、自良镇、容州镇、容西镇等乡镇及容县农业局、乡村办的实地调研,了解广西容县的乡村发展情况,发现近些年来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在顶层设计、关键领域、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推进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乡风不文明现象、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够完善、农民实现生活富裕难度较大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该运用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指导,通过以下五大措施来推进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实效:夯实涉农产业基础、发展繁荣特色品牌产业,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攻坚民生以及教育、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沈费伟[6](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佟嘉奇[7](2017)在《甘肃省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中基本的社区单元,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虽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适应不同区域,多种形式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尤为紧迫。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局限再种养殖范围内的传统农业范畴,以传统种植业为中心,向产前、产后环节逐渐延伸,形成了包括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制造、农产品运销以及餐饮旅游等涉农产业体系。农业的改革首先要创新需求需求,适应新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人们渴望更健康、更营养、更功能的食品;其次要创新供给通过创新经营方法为手段,改变目前农业较为单一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论文以甘肃典型的贫困县——西和县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主要从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条件,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等方面进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分析。本文丰富了农业关联产业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西和县农业产业特征,指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路径,为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对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媛[8](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于丹丹[9](2015)在《甘肃省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及播种面积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区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部分,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至关重要。国家为保障粮食生产,将全国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销平衡区介于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定位为:满足区域内部粮食供需平衡。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能自给则减轻了粮食主产区负担,不能自给则加重了粮食主产区负担,因此粮食产销平衡区应该承担好区域供需平衡的粮食安全责任。近些年来国家改变粮食安全策略,从强调粮食自给率向“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这一政策转变。甘肃省在国家粮食生产布局中位于粮食产销平衡区,地处西北内陆,耕地面积位于全国第11位,应该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大局中承担相应责任。甘肃省传统的口粮作物为小麦,国家农业部倡导马铃薯主粮化,且甘肃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大,因此对口粮分析中考虑了传统小麦、小麦加马铃薯两种类型的口粮。对甘肃省-市(州)-县(区)3个尺度进行了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分析,并对2020年、2030年需要保障的播种面积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发现:(1)甘肃省粮食安全总体上比较乐观。甘肃省200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人均粮食总体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013年人均粮食比2005年增加了117.88kg。2012年和2013年甘肃省人均粮食超过400kg安全标准。(2)对各市(州)的粮食安全分析中发现:2013年人均粮食最多是张掖市,人均粮食最低的是嘉峪关市,张掖市是嘉峪关市的20.42倍。14个市(州)中金昌市、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和陇南市等8个市(州)人均粮食超过了400kg安全标准;在2005年-2013年期间,14个市(州)中有12个人均粮食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对各县(区)粮食安全分析中发现:2013年人均粮食最多的是永昌县,1245.9kg,最少的是兰州市城关区0.56kg,永昌县是兰州市城关区的2224.82倍;2005-2013年期间,大部分县(区)人均粮食超过400kg,且呈总体增加趋势。(4)以小麦为口粮的口粮安全分析中发现:甘肃省口粮安全状况不乐观。2005-2013年期间,小麦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小麦总产量和人均口粮以相似的波动趋势下降。2013年人均口粮比2005年减少了12.68kg/人。(5)对各市(州)口粮分析中发现,2013年各市(州)人均口粮差距较大。金昌市人均口粮最多,嘉峪关市人均口粮最少,金昌市是嘉峪关市的25.38倍。14个市(州)中,金昌市、张掖市、平凉市和庆阳市人均口粮超过了135kg/人的标准。(6)对各县(区)的人均口粮分析中,2013年人均口粮最多的是民乐县,497.92kg/人,最低的是兰州市城关区0.01kg/人。2005-2013年期间,86个县(区)中只有27个县(区)人均口粮超过了135kg/人的标准,有37个县(区)人均口粮总体增加了。(7)以小麦加马铃薯为口粮的口粮安全空间差异分析中发现:对2013年各市(州)的人均口粮分析中,14个市(州)中有10个超过了135kg/人的标准。2013年人均口粮最多的是民乐县,1067.34kg/人,最低的是兰州市城关区0.01kg/人。86个县(区)中有59个县(区)人均口粮超过了135kg/人的安全标准。(8)为保证粮食安全,2020年全省需要保障粮食播种面积240万hm2,2030年需要204.6万hm2;(9)为保证口粮安全,2020年全省需要保障小麦播种总面积100.41万hm2,2030年需要小麦播种面积91.06万hm2。2020年全省需要保证小麦和马铃薯总播种面积为109.68万hm2,2030年需要小麦和马铃薯总播种面积为95.8万hm2。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粮食安全的建议:(1)保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产能;(2)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3)逆向调整种植结构,确保口粮播种面积;(4)调整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将粮食补贴调整为口粮补贴。

豆红梅[10](2013)在《浅议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在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当今社会,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者在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照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推进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和县农村工作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和县农村工作见闻(论文提纲范文)

(2)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价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农村土地
        (二)土地确权
        (三)土地流转
        (四)农地规模化经营
    二、基础理论
        (一)产业政策理论
        (二)土地产权理论
        (三)规模经济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经济
    二、数据获取
第三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现状
    一、农地规模化经营面积变大
    二、农地规模化经营主体数量增多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龙头企业
        (三)流转大户
        (四)家庭农场
    三、农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多样化
        (一)经营主体带动型
        (二)主导产业带动型
        (三)合作组织带动型
        (四)专业大户带动型
        (五)农业项目带动型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
第四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指标的释义
    二、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法
        (二)评价结果
        (三)结果分析
第五章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
    一、土地流转因素
        (一)土地权属不明确
        (二)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日益增多
        (三)农地地形导致土地流转困难
    二、农民自身因素
        (一)农民认识不到位
        (二)农民收入不稳定
    三、规模化经营主体因素
        (一)规模化经营主体发育不健全
        (二)规模经营主体管理水平不高
    四、相关制度因素
        (一)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六章 提高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一)明确土地权属
        (二)规范土地流转合同
        (三)培育流转市场,激活土地流转
        (四)规范土地流转形式
    二、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技能
        (一)解放思想,转变农民观念
        (二)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三、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提高管理水平
        (一)培育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
        (二)提高规模化经营主体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规章制度
        (一)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制度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1.4.1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1.4.2 未来两年我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1.5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5.1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5.2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5.3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甘肃省和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发展情况
    2.1 甘肃省道路发展情况
        2.1.1 甘肃省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1.2 甘肃省乡村公路发展规划
    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2.2.1 兰州市基本情况
        2.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2.3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第三章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产生的影响
    3.1 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3.2.1 乡村公路建设对农作物增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2.2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
        3.2.3 乡村公路建设增加了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3.2.4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性差距的缩小
        3.2.5 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3.2.6 乡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招商引资的能力
    3.3 乡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乡村公路的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5 对未来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四章 兰市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存在的困难
    4.1 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4.1.1 规划方面的问题
        4.1.2 建设资金方面的问题
        4.1.3 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4.2 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道路爱护意识不足
        4.2.2 道路养护的资金严重缺乏
        4.2.3 道路养护队伍的缺陷
        4.2.4 缺乏专业技术指导
    4.3 产生问题的原因
        4.3.1 相关部门的规划存在问题
        4.3.2 项目申报存在冒报重报
        4.3.3 现行制度的不健全
        4.3.4 基层财政状况不佳
第五章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5.1 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设与利用
        5.1.1 科学布局、占补平衡,绿水青山与黄金大道兼顾
        5.1.2 注重乡村公路建设的实用性
        5.1.3 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
        5.1.4 加大对农民的动员力度
    5.2 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
        5.2.1 资金筹措方法
        5.2.2 转变公路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2.3 加强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5.2.4 严格控制资金走向
    5.3 依法规范操作
        5.3.1 建立良性竞争模式
        5.3.2 多措并举促进多部门联动
        5.3.3 消除道路质量隐患
    5.4 强化道路养护管理
        5.4.1 注重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5.4.2 确保建养并重
        5.4.3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5.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已有研究综述
        1.2.1 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1.2.2 农民增收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2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理论分析
    2.1 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2.1.1 规模报酬理论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配第—克拉克定律
        2.1.4 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理论
    2.2 农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
        2.2.1 供给因素
        2.2.2 需求因素
        2.2.3 其他因素
    2.3 农业结构调整作用于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
        2.3.1 直接影响
        2.3.2 间接因素
        2.3.3 政府因素
3 甘肃省农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预测
    3.1 甘肃省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3.2 甘肃省农业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3.2.1 农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测算及结果说明
        3.2.2 农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测算及结果说明
    3.3 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3.3.1 结构调整的基础建设落后,农机、农技水平较低
        3.3.2 区域结构不合理,未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3.3.3 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条较短
        3.3.4 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
4 甘肃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1 甘肃省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4.2 甘肃省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4.3 甘肃省贫困与非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对比分析
5 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对不同来源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5.1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
    5.4 结果说明
6 甘肃省各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6.1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6.1.1 数据来源
        6.1.2 平稳性检验
        6.1.3 协整检验
    6.2 模型的构建
        6.2.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6.2.2 模型选定
    6.3 实证分析
    6.4 结果说明
7 甘肃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7.1 统筹兼顾,构建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7.2 因地制宜,优化各区域农业生产布局
    7.3 重点突出,提高不同来源农民收入
    7.4 分类管理,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附录1 甘肃省农业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回归结果(2003-2016)
后记

(5)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
        二、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二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过程
        一、青年下乡时期开始萌芽
        二、地方任职时期初步发展
        三、中央主政时期发展形成
    第三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兴旺的思想
        二、生态宜居的思想
        三、乡风文明的思想
        四、治理有效的思想
        五、生活富裕的思想
第二章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顶层设计初具雏形
        二、关键领域取得成效
        三、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得以推进
    第二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
        三、乡风不文明现象仍存在
        四、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完善
        五、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难度较大
    第三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
        二、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
        三、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
        四、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
        五、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
第三章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夯实涉农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品牌产业
        一、发展现代新型涉农产业
        二、融合产业发展
        三、打造特色产业
        四、加强产业品牌建设
    第二节 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
        一、发展清洁乡村
        二、发展生态乡村
    第三节 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
        一、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二、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第四节 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一、强化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二、促进法治德治及村民自治有机结合
    第五节 攻坚脱贫以及民生,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一、大力攻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富裕乡村
        二、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人才兴村
        三、健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乡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甘肃省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现代农业理论体系
        1.1.1 农业经济理论
        1.1.2 农业发展理论
        1.1.3 农业生态理论
    1.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理论
        1.2.1 比较优势理论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内涵
    1.4 现代农业的特征
    1.5 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2.1.2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4 研究区域概况
3 西和县农业发展框架分析
    3.1 经济基础
        3.1.1 经济总量
        3.1.2 人均收入
        3.1.3 人均支出
        3.1.4 财政收支
    3.2 产业结构
    3.3 社会公共服务
    3.4 农民投资发展能力
    3.5 土地利用状况
4 西和县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
    4.1 西和县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1.2 特色产业优势不足
        4.1.3 软环境建设力量薄弱
        4.1.4 缺乏政策支持融资困难
    4.2 典型农业发展模式借鉴
        4.2.1 浙江安吉模式
        4.2.2 广东温氏模式
        4.2.3 海南白沙模式
        4.2.4 辽宁沈阳模式
        4.2.5 江苏无锡模式
    4.3 西和县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4.4 西和县农业产品加工模式发展思路
        4.4.1 发展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4.4.2 还绿水青山,建美丽乡村
        4.4.3 乡村旅游,文化兴农
5 结语
    5.1 基本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8)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甘肃省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及播种面积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食安全相关研究
        2.1.1 粮食概念
        2.1.2 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
        2.1.3 粮食安全指标的研究
        2.1.4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2.2.粮安全的相关研究
        2.2.1 口粮概念
        2.2.2 口粮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耕地资源状况
        3.2.1 全省土地资源分类
        3.2.2 耕地总量动态变化
        3.2.3 耕地空间分布
        3.2.4 垦殖系数
        3.2.5 灌溉保证率
        3.2.6 耕地利用中特点和问题
    3.3 数据说明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理论方法
        3.4.2 研究模型构建
        3.4.3 具体指标预测
第四章 甘肃省粮食安全分析
    4.1 甘肃省粮食生产总量分析
        4.1.1 人均耕地
        4.1.2 粮食播种面积及粮作比
        4.1.3 粮食产量及人均粮食
    4.2 各市(州)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分析
        4.2.1 各市(州)人均耕地空间差异
        4.2.2 各市(州)人均耕地动态变化
        4.2.3 各市(州)粮作比空间差异
        4.2.4 各市(州)粮作比动态变化
        4.2.5 各市(州)人均粮食空间差异
        4.2.6 各市(州)人均粮食动态变化
    4.3 各县(区)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分析
        4.3.1 各县(区)人均耕地空间分布
        4.3.2 各县(区)人均耕地动态变化
        4.3.3 各县(区)粮作比空间分布
        4.3.4 各县(区)粮作比动态变化
        4.3.5 各县(区)人均粮食空间分布
        4.3.6 各县(区)人均粮食动态变化
    4.4 粮食生产的特点和问题
    4.5 粮食播种面积预测
        4.5.1 粮食自给率确定
        4.5.2 总人口预测
        4.5.3 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
        4.5.4 粮食单产预测
        4.5.5 粮食播种面积预测
第五章 甘肃省口粮安全分析——以小麦为口粮
    5.1 甘肃省口粮生产总量分析
        5.1.1 小麦播种面积及占播种面积比
        5.1.2 小麦产量及人均口粮
    5.2 各市(州)小麦生产及口粮安全状况
        5.2.1 各市(州)小麦播种面积比空间差异
        5.2.2 各市(州)小麦播种面积比动态变化
        5.2.3 各市(州)人均口粮空间差异
        5.2.4 各市(州)人均口粮动态变化
    5.3 各县(区)小麦生产及口粮安全状况
        5.3.1 各县(区)小麦占总播种面积比空间分布
        5.3.2 各县(区)小麦占总播种面积比动态变化
        5.3.3 各县(区)人均口粮空间分布
        5.3.4 各县(区)人均口粮动态变化
    5.4 口粮生产特点和问题
    5.5 口粮播种面积预测
        5.5.1 小麦单产预测
        5.5.2.粮播种面积预测
第六章 甘肃省口粮安全分析——以小麦和马铃薯为口粮
    6.1 甘肃省口粮生产总量分析
    6.2 各市(州)口粮安全空间差异
        6.2.1 各市(州)口粮播种面积空间差异
        6.2.2 各市(州)人均口粮空间差异
    6.3 各县(区)口粮安全空间分布
        6.3.1 各县(区)口粮播种面积空间差异
        6.3.2 各县(区)人均口粮空间差异
    6.4 各县(区)口粮播种面积预测
        6.4.1.粮单产预测
        6.4.2.粮播种面积预测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10)浅议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
    2.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1. 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
    2. 破坏性利用耕地。
    3. 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城市为改造新形象, 把一些高耗能, 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去。
三、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和县农村工作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D]. 陈有联.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D]. 杜凯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D]. 郭睿. 兰州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赵硕. 兰州财经大学, 2019(08)
  • [5]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D]. 梁东连.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甘肃省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佟嘉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8]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甘肃省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及播种面积保障研究[D]. 于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5)
  • [10]浅议西和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豆红梅. 甘肃农业, 2013(03)

标签:;  ;  ;  ;  ;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西河县农村工作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