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一、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娜[1](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认为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马琳[2](2021)在《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为了规范体育课,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近几年来,为了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规范,国家也逐步出台了许多新的指导文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是针对体育教学思想、目的、方法、运动负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详细要求。同时初中阶段学生的身高急剧增加,肌肉的快速发展,骨骼肌极速增长,内脏器官也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不断增大,体重快速增长,思想和情绪上也会产生巨大变革,学生应及时补充营养和适时进行体育锻炼,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性格会逐渐定性,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就承担了许多有别于其他阶段的体育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现场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在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学校中选取4所学校,其中包括2所基础初中学校和2所涵盖有初中的完全中学,以4所初中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化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方法,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为核心,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械、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运动负荷等进行深入调查,具体结论如下:1.西宁市城西区各初中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均符合国家要求;学历上,本科占92.31%,硕士和专科占7.69%;性别上,男性体育教师占85%,女性体育教师占15%;年龄上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2.西宁市城西区部分初中学校体育场地符合国家要求,体育器材配备按照国家要求的必配一类、二类以及选配三种情况来看,其中一类、二类必配类体育器械配备的种类齐全,但数量不足,选配类器械只有部分学校配备。3.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只有66.67%的符合国家标准,33.33%的体育课都存在有被占课和拖堂的现象,缩短了体育教学时长,打乱课程的整体规划。4.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和“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与健身能力”,教学目标设置范围狭窄。5.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是讲解法、示范法、循环练习法和小群体教学法,教学方法固化,课堂乐趣较低。6.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结构单一,知识更新和创新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7.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而设置的,均未开展本校特色体育项目,也没有开展体育健康知识的有关内容,重复的教学内容易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疲劳,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8.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课负荷强度较小,负荷量相对适中,但学生课堂练习时间较短,对比国家的相关规定,存在有较大的差距。针对西宁市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大对学校场地、器械等体育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的基本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必配类器械的配备,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常进行。(2)优化体育教师的数量、质量和性别比例,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最新政策,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尤其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并在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的倾斜。(3)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定期检查和解决各校或各班对体育课存在的占课和拖课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氛围。(4)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以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选择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的体育品牌,加强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体育教师创新体育课堂的动力,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5)充分利用生理生化等科研设备,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情况的监测,掌握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孙建刚[3](2020)在《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测评事关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对学校体育课的测评是总结与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保障。本研究结合体育课测评的现实需要与可穿戴设备技术的技术基础,构建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并进行了应用探索,还对普及型民用设备替代科研级设备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一方面为体育课测评提供一种廉价而客观的方法,另一方面为推动现代科技与课程评价的结合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以测量理论与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体育课测评经验,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体育课测评与可穿戴设备应用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体育课测评指标池,以德尔菲法构建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以测量法测得上海市初中228节体育课,以数理统计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评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因子分析法验证所构建测评体系的信效度。并在普及型民用设备验证阶段,以数理统计法对用于替代科研级设备的智能手环信效度进行验证,同时,以问卷法对智能手环用于体育课测评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本研究经过多轮定性与定量论证与多轮次专家咨询,构建并完善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该体系包含2个维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2个维度下各自共包含19个二级指标以及测量点。该体系纳入了“MVPA占比”“心率指数”等多项新指标或客观指标,降低了以往测评体系主观指标的比例,提高了体育课测评体系的客观性与完整性。以因子分析对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进行了验证,证实该测评体系与实际数据拟合度高,所构建的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以构建的测评体系对体育课进行测评应用后发现,“教师教学”(72.6分)与“学生学习”(62.0分)得分之间存在差距较大的不匹配现象。即便体育课上教师各方面表现较好,但学生却往往仍会出现各项指标得分不高的问题。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和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另一方面说明体育课上教师教学工作转化成教学效果的效率不高,这对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学习和促进健康收益方面都存在不利影响。本研究对选取的普及型民用设备用于体育课测评的信效度进行了验证。发现该设备在监控初中体育课学生心率方面具有中等效度(ICC=0.74,MAPE<10%),该设备的测评应用结果与科研及设备结果基本一致。该设备具有测量较准确、造价低廉、佩戴方便、师生接受度更高的特点,可以考虑作为体育课测评体系中的备选工具。使用普及型民用设备进行体育课测评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于测评体系的推广性具有积极意义。主观测评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不能以可穿戴设备完全取代对体育课进行全面测评,但可穿戴设备仍不失为一种测评体育课方法的有效补充。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测评技术的进步,测评体系也需要持续更新和进化。普及型民用设备技术发展迅速,对这类设备的检验,有助于客观测评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可穿戴设备与体育测评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邓忠琴[4](2020)在《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体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劳动的动力来源,承载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近些年来随着体能的发展在社会上受到了高度关注,然而在学校体育中体能的发展则比较缓慢,长期处于一个说而不做的状态,体育课频繁出现运动强度低和运动密度小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高中阶段的体能发展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终生体能锻炼的关键时期,起着引导和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将体能状况作为运动能力重要的参考指标和表现形式,在课程分目标中将体能作为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之一。那么体育课教学如何做到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增进健康,如何进一步推进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进一步展开研究。本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对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运用行动研究法验证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可行性与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在体能和发展体能的认知中,七到八层以上的教师和学生对体能的了解程度较高,并且能够认知到体能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高中阶段学生体能的具体定义还是比较模糊和混乱,其中70%以上的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中将体能练习设为必修必学模块的认知呈现出不明确的态度,这也反映出了学校方面忽视了对体育教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2、在开设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规划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杨浦区75%以上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开设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其中85%以上的学生也选择否和不清楚。同时对15所高中体能练习课前准备的观察情况显示,除复旦附中和杨浦高级中学外所有学校在体能练习学期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观察指标上没有制定明确的计划,但是都有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末安排以素质练习为主的“课课练”。3、体能练习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如:练习开展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末安排课课练为主;体能练习内容的选择上普遍存在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代替体能练习,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体能练习内容的应试现象,然而真正关乎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一般体能练习和提高体能锻炼能力的内容则较少,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学法的运用和教学组织不能较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学练;体能练习的运动负荷安排上,出现练习时间短、练习频率低、练习强度处于中等偏下的强度;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师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4、体能练习物质条件不能很好的保障练习的实施,出现了场地器材的提供比较单一、体育教师的体能专业程度有待提高、忽视体能锻炼文化宣传和发展工作等问题。5、师生对体能练习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较低。教师问卷中各个满意度指标的均值都在2.50——3.00之间,更偏向于“一般满意”,学生问卷中各个满意度指标的均值都在3.00——3.50之间,更偏向于“不太满意”,总体上呈现出对体能练习的体验感略差的情况。6、通过行动研究的实践教学和调查结果显示出,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具有可行性,体能练习系统知识的教授能够培养学生体能锻炼意识和能力、趣味化的体能练习课堂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学练、高效的课堂组织和练习方法能够增加练习密度,从而提高课堂的运动负荷。7、提出推动体能练习进一步实施的建议。丰富体能练习开展方式、开展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借鉴现代体能训练学,丰富体能练习的内容和锻炼手段、调整上课模式,提高课堂运动密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地制宜的创造保障体能练习实施的外部条件。

郭忠义[5](2020)在《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体育中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测试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确保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即使一系列测试、考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仍处于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延安市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影响因素很多,而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与实际教学的实践效果,对在校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主要还是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能否合理开展,是否具备充足必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延安城区新区一中、新区二中、延大附中、宝塔区第一中学、宝塔区第三中学、宝塔区第四中学、宝塔区第五中学、枣园中学、延安职业技术学员附属中学、实验中学10所初中的体育负责人、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现状及师资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延安市城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影响因素,找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改进策略。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为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延安市城区各初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体育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田径、球类、武术、操类和体育游戏以及秧歌、腰鼓等当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2.体育教学设计中的课堂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留给结束部分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过程略显拖拉,不重视放松整理活动。同时,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都存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类别差异,但基本趋向于合理。3.从练习密度来看,设计环节预设的练习密度均高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安排。无论是在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还是在体育课堂实践过程中,都存在着明显的项目类别差异,课程内容不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安排的练习密度也不相同;复习课的练习密度最大,综合课次之,新授课最小。4.从运动负荷来看,无论是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还是课程实践环节,准备和结束部分都以小负荷量为主,基本部分以中等负荷量为主,少数体育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部分安排较大负荷量的运动强度。体育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明显存在项目类型差异,田径和操类课程运动负荷较大,武术和球类课程运动负荷较小,并且各项目运动负荷均高于预期设计。5.总体来讲,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是比较有效的,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体育师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各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但与国家相关要求与规定仍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延安市城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不能严格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场地设施条件不足对该区域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产生了较大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和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组织的有效性。6.要提高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就应该促使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构建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课堂教学等,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学校创造适宜的课堂环境,有效保障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动机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学生参与度得到提升,体育教学则会更好开展,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李婕[6](2020)在《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年女排是我国女排一线队伍,是中国女排继续保持在世界一流队伍的基础和保障。袁伟民指出,“中国女排夺冠的道路,是从每一堂训练课中走出来的。”中国女排要继续保持世界排坛优势,必须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注重每一堂训练课的密度、强度和质量要求,提高每一堂训练课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提升每一支队伍、每一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水平。我国成年女排队伍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科学安排训练课的密度与强度,提高每一堂训练课的质量,此乃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测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2019年全国成年女排集训”的我国13支成年女排队伍,在集训期间技术训练课中的课组织密度、练习密度、心率、触球次数及起跳次数等进行现场数据统计与监测。通过对我国成年女排集训期间训练课质量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课组织密度训练课内容包括热身活动、训练时间、讲解讨论、组织调度、休息时间、结束放松六个环节,总时间平均值为179.9分钟。训练课组织密度平均为94.2±2.8%,最大值为97.8%,最小值为88.4%。总体上,各集训队伍课的组织密度基本超过90%,训练课组织安排较紧凑、合理。2.练习密度一堂训练课总时间平均为179.9±11.5分钟。练习时间为132.9±15.5分钟,课的练习密度为73.7±5.6%;队员个人练习时间为89.1±16.0分钟,个人练习密度为49.5±7.0%。训练中施加于运动员的外部运动负荷基本合理,较2018年全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有所提高,训练效率较高。3.心率我国成年女排运动员一堂集训训练课平均心率为117.6次/min,最大心率平均值为164.5次/min。总体心率≥160次/min累计时间为3.8分钟,占比2.1%;心率159-140次/min累计时间为28.2分钟,占比15.2%;心率139-120次/min累计时间为60.8分钟,占比32.8%;心率≤119次/min累计时间为92.4分钟,占比49.9%。研究分析可知,虽然训练课有达到大强度运动训练的要求,但训练课平均强度还待进一步提高。4.触球次数我国成年女排训练课平均触球次数为492.3±194.9次,最大值为931次,最小值为73次。在一堂集训训练课中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触球次数平均值分别为442.7±83.1次、358.8±179.0次、700.8±167.4次、464.6±154.4次、465.2±128.7次。副攻队员与其他专位队员之间的平均触球次数差距较明显。5.起跳次数我国成年女排训练课的平均起跳次数159.4±63.6次,最大值为308次,最小值为57次。一堂训练课中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起跳次数平均值分别为127.0±51.5次、154.8±56.1次、185.0±80.4次、165.0±30.5次。数据显示集训训练课平均起跳次数和各专位平均起跳次数相较于正式比赛中运动员起跳次数(220次左右)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二传队员起跳次数最高,而主攻队员起跳次数是最低。

呼君洁[7](2020)在《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曲阳二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部分身体素质低下,尤其是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成为社会各界担忧的重大难题。学校体育是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键,应针对薄弱的身体素质采取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进行练习。因此本文通过在上海市曲阳第二中学预备年级体育课中的身体素质部分使用循环间歇练习法,来探讨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发展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通过选取《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指导手册》(适用于中小学生618岁)中的项目来反映。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在上海市曲阳第二中学预备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并在这两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为实验班(37人),另外一个为对照班(36人)。实验班在身体素质练习部分采用循环间歇练习;对照班采用教学常规练习。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两次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试。实验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循环间歇练习相较于教学常规练习,可以更有效地全面改善初中预备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其中肺活量、耐力素质、速度素质、腹部力量和下肢力量有显着性提高。2.经过十二周循环间歇练习,实验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水平增长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增长的幅度,但坐位体前屈和跪推实心球增长的幅度不明显。坐位体前屈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是:练习手段的安排与柔韧没有太大的关系;测试时气温较低,肌肉粘滞性差;跪推实心球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上肢力量提高的幅度较小。3.实验前后实验组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机能有显着性提高,除跪推实心球和坐位体前屈,其余身体素质均有显着性提高,说明男女生通过循环间歇练习腹部力量、下肢力量、耐力、速度都有所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生进行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发现实验组大部分指标提升的幅度更加明显,但坐位体前屈和跪推实心球不是很明显并且男生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提升幅度高于实验组。

苏坚贞,季浏[8](2019)在《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完全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1)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教学;3)要有10min左右的体能练习。然而,有学者和体育教师对该模式提出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产生了质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国内、外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的研究发现,提升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不仅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梳理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脉络发现,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运动密度"概念,既是从运动负荷的视角与国际接轨,也是对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完善和延展。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达到增强体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

刘旭明[9](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提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季浏[10](2019)在《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文中认为主要是对作者2015年创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和完善;根据新的国家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和实践,在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思考,并回应了个别专家和体育教师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主要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基于解决主要问题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一些相关问题的不解或质疑的回应和讨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4个方面进行补充、说明和分析,主要目的是完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力图为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二、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间体育游戏
        (二)儿童
        (三)课程表达
    四、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课程组织理论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工具
        (三)分析工具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依据
        1.1.1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1.1.2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1.1.3 初中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需要
        1.1.4 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与健康课程
        2.1.2 体育教学目标
        2.1.3 体育教学方法
        2.1.4 体育教学结构
        2.1.5 体育教学内容
        2.1.6 运动负荷
        2.1.7 运动心率
        2.1.8 RPE表
        2.1.9 练习密度
    2.2 国内外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自然观察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对比分析法
        3.2.6 综合分析法
        3.2.7 逻辑归纳法
        3.2.8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西宁市城西区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与现状分析
        4.1.1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学校概况
        4.1.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1.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器材配备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4.3.1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3.2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3.3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结构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3.4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4.3.5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负荷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优化策略
    5.1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势
    5.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劣势
    5.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5.3.1 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5.3.2 开足学校体育课,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5.3.3 开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5.3.4 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
        5.3.5 加强体育教师政策倾斜,建设高层次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第七章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政策发展需求
        1.1.2 学校体育发展需求
        1.1.3 体育课程发展需求
        1.1.4 测评技术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可穿戴设备
        2.1.2 身体活动
        2.1.3 测量与评价
        2.1.4 教育测评
        2.1.5 体育测评
        2.1.6 体育课
        2.1.7 体育教学质量测评
        2.1.8 体育学习质量测评
        2.1.9 体育课测评
        2.1.10 体育课测评体系
    2.2 体育课测评
        2.2.1 体育测评概述
        2.2.2 国外体育课测评
        2.2.3 国内体育课测评
        2.2.4 小结
    2.3 可穿戴设备相关应用
        2.3.1 可穿戴设备发展
        2.3.2 设备分类及特点
        2.3.3 身体活动测评信效度
        2.3.4 测评原理及应用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测量法
        3.2.4 问卷法
        3.2.5 录像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构建理论
        4.1.1 测量理论
        4.1.2 教育评价理论
    4.2 体系构建原则
    4.3 指标选取
        4.3.1 选取原则
        4.3.2 指标选取方法
    4.4 测评体系构建
        4.4.1 积极系数
        4.4.2 权威系数
        4.4.3 协调系数
        4.4.4 建立指标池
        4.4.5 构建流程
        4.4.6 指标解释
    4.5 测评体系验证
        4.5.1 因子分析
        4.5.2 分层验证
        4.5.3 讨论
        4.5.4 小结
5 应用与推广验证
    5.1 测评体系应用
        5.1.1 体育课现状
        5.1.2 讨论
        5.1.3 小结
        5.1.4 存在问题
    5.2 普及型设备验证
        5.2.1 信效度验证
        5.2.2 普及型设备应用
        5.2.3 讨论
        5.2.4 小结
6 总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创新与局限
    8.1 研究的创新性
    8.2 研究的局限性
9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 德尔菲问卷
    附件2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体能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国内外学者对体能概念的研究
        2.1.2 本研究对体能概念的界定
        2.1.3 体能及相关概念辨析
    2.2 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3 行动研究
        2.3.1 海外学者视野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2.3.2 国内学者视野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观察法
        3.2.4 行动研究法
        3.2.5 数理分析法
4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调查、观察与分析
    4.1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师生对体能练习的认知情况
        4.1.2 体能练习的实施情况
        4.1.3 学校体能练习实施的条件保障情况
        4.1.4 师生对体能练习实施状况满意度情况
    4.2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观察与分析
        4.2.1 体能练习课前准备观察
        4.2.2 体能练习教学开展情况观察
        4.2.3 体能练习中学生学习效果观察
5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
    5.1 制定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5.1.1 体能练习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5.1.2 体能练习的教学方案构思
    5.2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实施
        5.2.1 第一轮行动研究:初试探索
        5.2.2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改善
        5.2.3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应用
    5.3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行动研究效果的讨论分析
        5.3.1 学生对体能练习的认知变化分析
        5.3.2 体能练习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效和改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1.2 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
        1.1.3 发展专业技能,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
        1.1.4 对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有助于中小学开展体育课堂改革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2 有效组织的相关概念
        1.3.2.1 有效的概念
        1.3.2.2 组织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4.1.1 有关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1.2 有关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4.2.1 有关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2.2 有关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3.2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现状分析
        3.2.1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各部分时间分配现状分析
        3.2.2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练习密度现状分析
        3.2.3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运动负荷现状分析
    3.3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3.3.1 体育师资
        3.3.2 教学内容
        3.3.3 学习动机
        3.3.4 师生关系
        3.3.5 场地设施
    3.4 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改进策略
        3.4.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策略
        3.4.2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3.4.3 创设情境,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策略
        3.4.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策略
        3.4.5 创新教学课堂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训练课组织密度的研究
        1.2.2 关于训练课练习密度的研究
        1.2.3 关于训练课心率的研究
        1.2.4 关于训练课触球次数的研究
        1.2.5 关于训练课起跳次数的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观察法
        2.2.3 测试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组织密度的分析与研究
        3.1.1 训练课组织密度特征分析
        3.1.2 训练课各模块组织密度特征分析
    3.2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练习密度的分析与研究
        3.2.1 训练课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3.2.2 各专位个人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3.2.3 各阶段个人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3.2.4 练习密度的影响因素
    3.3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心率的分析与研究
        3.3.1 训练课心率总体特征分析
        3.3.2 训练课心率不同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3.3.3 训练课各专位心率特征
        3.3.4 集训教学比赛心率总体特征分析
        3.3.5 集训教学比赛各专位心率比较
        3.3.6 集训训练课与教学比赛平均心率对比分析
        3.3.7 影响心率的因素
    3.4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触球次数的分析与研究
        3.4.1 触球次数特征分析
        3.4.2 各专位触球次数特征分析
    3.5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起跳次数的分析与研究
        3.5.1 起跳次数特征分析
        3.5.2 各专位起跳次数特征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课组织密度
        4.1.2 练习密度
        4.1.3 心率
        4.1.4 触球次数
        4.1.5 起跳次数
    4.2 建议
        4.2.1 课组织密度
        4.2.2 练习密度
        4.2.3 心率
        4.2.4 触球次数
        4.2.5 起跳次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曲阳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青少年体质健康
        1.1.2 初中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尤其是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
        1.1.3 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循环间歇练习法
        2.1.2 身体素质
    2.2 国内外身体素质相关研究
        2.2.1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
        2.2.2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应用研究
        2.2.3 关于国外身体素质相关研究
    2.3 循环间歇练习法相关研究
        2.3.1 国内外循环练习法研究现状
        2.3.2 国内外间歇练习法研究现状
        2.3.3 结合循环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的特点引出循环间歇练习法
        2.3.4 国内外循环间歇练习法应用研究
3 研究对象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专家访谈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对比与分析
    4.2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对比与分析
    4.3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
        4.3.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
        4.3.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
    4.4 实验前后男、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与分析
        4.4.1 实验前后实验组男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与分析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与分析
        4.4.3 实验前后对照组男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与分析
        4.4.4 实验前后对照组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与分析
        4.4.5 实验后两组男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4.4.6 实验后两组女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8)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当前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
3 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3.1 积极意义
    3.2 局限性
        3.2.1 测算方法的局限性
        3.2.2 评价标准的局限性
        3.2.3 概念混淆不清
4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概念及意义
    4.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概念辨析
    4.2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测算方法
    4.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测算“运动密度“的意义
        4.3.1 促进体育课密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4.3.2 既是与国际接轨,又是对已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4.4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4.4.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4.4.2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没有降低“教”的要求,并更加重视“教”的效果
        4.4.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不是一个单独的评价指标
5 结束语

(9)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10)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2 基于解决主要问题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3 对一些相关问题不解或质疑的回应和讨论
    3.1 为什么要规定每节课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
    3.2 为什么提出每节课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的要求
    3.3 为什么提出每节课的运动强度达到140~160次/min的要求
    3.4 每节课能达到一样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吗?
    3.5 10 min留给教师的集中讲解和示范等合理吗?
4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
    4.1 单元教学的优势
    4.2 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注意事项
        4.2.1 不管是高中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倡导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
        4.2.2 单元教学计划的课时多少为宜由学校决定
        4.2.3 单元教学计划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4.2.4 单元教学计划要进行结构化的内容设计
        4.2.5 单元教学计划要考虑创设真实的、复杂的学习情境
        4.2.6 单元教学计划要提出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5 结束语

四、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D]. 马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1)
  • [3]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初中体育课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孙建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4]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D]. 邓忠琴.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郭忠义. 延安大学, 2020(12)
  • [6]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D]. 李婕. 集美大学, 2020(08)
  • [7]循环间歇练习法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曲阳二中学为例[D]. 呼君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J]. 苏坚贞,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5)
  • [9]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 季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06)

标签:;  ;  ;  ;  ;  

军事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