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编程零起点序列世界(一)——简单的字符模式

QB编程零起点序列世界(一)——简单的字符模式

一、QB编程零起点顺序世界(1)——简单的字符图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21)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软件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田亚芳[2](2016)在《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文中指出短波通信在各通信手段中具有使用设备简单、组网快捷方便、通信手段灵活、抗毁灭性强等相对优势,因此在语音、电报和数据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军事领域的远程通信中更是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的国防和军事方面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求短波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高的传输可靠性、更高的可通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业务能力,为此,对发射机的输出功率等各种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发射机的末端器件,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消耗能量最多、工作时产生热量也最高,其该器件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末端信号发射系统的工作耗能、系统稳定度、以及系统对电源和散热辅助装置的要求。在当今国际上提出绿色通信的大形势下,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设计功率放大器必须考虑的问题。Doherty功率放大器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回退状况下对效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结合预失真技术,其整体的线性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被认为是改善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短波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短波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入手,从当代短波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最新研究的有关关键技术两个方面,详细阐明了短波通信系统仍是目前不可被替代的一种重要的远距离通信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次,对功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为了减少频谱扩展和包络失真,设计的功放必须具有高线性,并且给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几项措施:选择先进工艺和最新半导体材料提高器件的线性度、采取手段使放大器输出功率回退到线性工作区、以及采用最新的线性化技术对稳定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功放器件进行矫正等。提高线性度的最常用技术有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前馈线性化技术,随着当今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如多载波技术以及宽带扩频通信等新技术)在短波远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预失真技术对短波通信系统线性度的提高最为有效,最终确定依据负载牵引和源牵引的双向牵引理论进行高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论文的最后,结合短波信号的特点以及有效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附加效率的整体要求,设计出适合短波通信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实现电路,并以当今主流的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射频电路自动化仿真软件(ADS)进行仿真,对电路和元件参数进行多次修正。文末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本设计可以优化改进方向的展望。

姚一青[3](2014)在《藏品管理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品管理信息化,主要研究博物馆传统藏品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快速并大幅度提升藏品管理效率的方式。本文从历年来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数字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情况出发,通过对目前现状、已有基础以及存在不足确立研究的方向,就博物馆藏品管理流程规范化、藏品数字信息的共享与检索、藏品信息录入标准以及实物藏品及其数字信息即时合一这四方面作尝试性解析研究,分析其轻重缓急与症结所在,力图为单体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提出方案构想。近年来,我们按照藏品信息录入标准开发出了比较完善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CMS),使之成为推动传统藏品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工具。并且通过对传统藏品管理工作流程的解析,分析RFID藏品管理手持机可以在藏品管理哪些环节减轻藏品保管员负担,提高藏品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以复旦大学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为个案研究对象,构建完善的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即整合藏品信息管理系统(CMS)、RFID藏品管理手持机与RFID门禁系统,实现博物馆藏品从器身号编写到排架、盘点、提取、检索的不完全非接触式管理。通过减少藏品管理中不必要的藏品触碰移动,大幅降低其潜在损毁风险。我们期望在未来能通过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渐突破博物馆业务工作中藏品信息利用的瓶颈,实现实物藏品及其数字信息即时合一,开创博物馆藏品非接触式管理方式。

韦清[4](2014)在《基于B/S结构的对外汉语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各地想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人越来越多。在世界范围内,把汉语作为外语甚至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全球出现了“汉语热”。目前,对外汉语学习工具主要包括汉语学习软件和汉语学习网站。汉语学习软件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工具,为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帮助,具有操作界面友善、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是,当前汉语学习软件的应用现状呈现以下不足:一是,数量非常少,且基本为非免费软件;二是,现有对外汉语学习软件大多为C/S结构,这种结构的系统不仅维护成本高,而且数据更新困难,学习内容千篇一律,无法做到因人而异的学习。汉语学习网站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其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资源共享、资源更新及时等优势。但是,目前汉语学习网站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学习内容的呈现,轻学习环境的设计;二是,学习者和协作者之间缺乏交流和反馈,导致学习效果得不到及时检验和提高。为此,本文在借鉴汉语学习软件和汉语学习网站的优点的基础上,针对它们存在的不足,基于“沉浸式”教学理论,利用JavaEE平台,设计并实现了B/S结构的对外汉语学习系统。首先,本文结合当前汉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基于“沉浸式”教学理论,对该汉语学习系统进行了充分而又细致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其次,论文的主体部分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描述了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际的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在总结部分阐述了该系统的优缺点,同时也给出了相应不足之处的改进方案,并对该系统的前景进行展望。

蔡宗岂[5](2012)在《面向印尼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相结合的汉语书写符号系统,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由于汉字总数量庞大,字的结构复杂、笔画繁多,所以对于一向使用拉丁文字的印尼学生来说,汉字是相当难学的。但是,汉字又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所以汉字教学是印尼学生学习汉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针对印尼学生初级阶段汉语的汉字学习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并以此为研究基础,探讨印尼学生汉字的识字策略。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汉字内部结构的规律,笔者力图寻求一套适合印尼学生的汉字教学策略。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章,每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主要对非汉字文化圈的汉字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客观评价。概括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说明了本文研究对象,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汉字特点及印尼学生汉字认知难点。本章对汉字的特点、汉字认知教学法的理论及印尼学生的汉字认知难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第三章:印尼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本章描述了针对印尼学生设计的汉字学习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第四章: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字教学策略。本章提出了符合印尼学生认知心理的汉字教学策略。其中,包括针对印尼学生的汉字教学原则和针对印尼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

刘丹青[6](2011)在《对外汉语中汉字笔顺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稳步矫健地发展及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并学习汉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也在这种背景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倒插笔’现象普遍存在且较为严重,汉字笔顺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处于忽略地位,传统对外汉语汉字笔顺教学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使得汉字笔顺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题。利用计算机实施辅助语言教学,动态示范汉字正确书写顺序,是解决汉字正字问题之一的有效途径,可为汉字学习提供有力帮助。因此本研究力在探索一种系统完整、操作流程化的汉字笔顺教学软件制作方法,开发一款适合老师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流程的、同时也符合留学生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的汉字笔顺教学软件。本研究将从教学设计、设计原则和系统设计这三个角度来设计对外汉语用汉字笔顺教学软件,以使软件符合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原则、具有科学性和使用价值,并使对外汉语汉字笔顺教学科学化。软件从功能上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基础知识简介”、“笔顺查询演示”、“笔顺分析纠错”,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软件界面,内嵌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来演示汉字动态书写过程,效果直观,形象逼真,能较好表现汉字笔顺书写过程。软件设计与制作方法也即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之所在。论文最后通过对软件设计和制作过程的反思,总结出该教学软件一些不足和欠妥之处,提出了软件补充、修改和完善的思路,指出了系统后续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赵红刚[7](2011)在《计算机技术在中亚留学生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各行各界,笔者旨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化汉字教学和管理有了较深的研究,一、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根本目的是通过多媒体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清汉字的结构,顺利掌握汉语的书面语。在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是他们记忆汉字难、掌握汉字笔顺慢、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性质独特,尤其是在基本字符、结构规则、拓扑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孤立语的特色,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记忆汉字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记忆始终停留在一个死记硬背的状态。教师教学手段的缺陷,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欠缺,无形中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学习。所以,笔者试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汉字笔顺、汉字识别、感知和记忆汉字的教学试验。通过spss以其为多媒体环境下的汉字教学研究提供实证。二.中亚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多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留学生信息准确、详实。满足留学生管理需要。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在现代社会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MIS。留学生信息管理和统计工作,按教育部规定,对留学生的各种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学籍信息离校信息等分门别类进行计算机管理,及时输入和整理,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及时生成所需要的各类留学生报表。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进入中亚留学生教学参与中亚留学生管理是大势所趋。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研究现状等阐述国内外对留学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找出我国我校计算机技术在对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与管理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第二部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具体研究设计,挑选四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确定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SPSS工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用多媒体教学的同学成绩要比一般授课形式的同学高。第三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参与到中亚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中亚留学生前来报名时所回答的问题翻译过来的信息,如通讯地址大多不可用,于是引发对中亚留学生自助报名系统的研究思考。第四部分,设计并实现中亚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扩展性、以及复用性。使留学生信息流顺畅、实用。第五部分,对本文工作总结,概括研究结论,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江榕春[8](2011)在《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由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倾向,课堂上耗时多、收效低、“出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由于学业水平测试的评价要求,又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倾向,以练代讲、机械训练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广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对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以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第八次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进行必要性分析,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和课程评价的要求,依据“为理解而教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对信息素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信息素养的特质,针对当前的教学策略在提升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教学案例,提出系列有效教学策略,指出各种策略适用的知识技能对象、教学情境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由此构建了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策略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尝试;本文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更关注课堂的即时评价和课后的延时评价等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进而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有效教学的全面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是目前国家新课程标准推行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策略做研究,针对必修、选修课程中各种模块的知识特点,梳理、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策略框架,提供了一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具体运用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伟[9](2008)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中职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本文从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当前中职学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创新性地提出了职业导向的、融合了原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后续相关应用软件的、广义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模块课程设计方案。为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全面有效地培养中职学生信息素质提出试行方法。目的是使中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并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第一章节是前言,全面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源起,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节是针对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包括信息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建构主义和模块化课程设计理论,阐述了相关的概念和术语,剖析信息素质的定义、内涵与特点,为构建出基于这些理论的《计算机应用》模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第三章节是从中职学校的生源、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情况各角度入手,调查了中职学校信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节是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广义基础上的《计算机应用》模块课程的构想方案。给出了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准绳,将本课程分为入门层、基础层、提高层三个层次、共十个模块的课程设计方案,并给出课程实施建议。第五章节是案例研究。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文字处理又是信息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份。在这个章节中,以WORD文字处理子模块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模块的课程设计方案。通篇文章试图以信息素质理论和相关教学理论为指导框架,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模块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与改革,对其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探索性实践,这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赵广瑞[10](2005)在《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研制》文中提出闸门作为水利系统的核心机构,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已经变得十分迫切。随着自动控制、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把遥测遥控、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闸门及水位等参量的自动测量、计算、控制和调节,就是水闸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是一种用于现场测量、控制闸门开度及荷重的智能化仪表。老式的闸门开度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低,可靠性差,并且,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闸门控制系统,都是将载荷监控与开度测控分开设计。本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实际要求下,在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产品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设计出的一套使用灵活、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使得设计出的产品能应用于各种规模的水电站及水利系统。本文所述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部件的工作系统,通过C语言编制的软件程序支持:对从传感器采集到的开度信号和荷重信号进行计算、判断处理:人机交互主要由按键来完成;显示闸门的开度、载荷状态并在故障时报警;驱动继电器工作;可以对闸门开度测控仪的各参数通过按键和汉字液晶显示器进行控制与管理;并且该系统还可以和远程监控(PC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采用485总线,依靠自主设计的通信协议来保证。具有很好的安全冗余度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更高的智能水平。经过实验室实际调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整体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二、QB编程零起点顺序世界(1)——简单的字符图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B编程零起点顺序世界(1)——简单的字符图案(论文提纲范文)

(2)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短波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高效功放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1.4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2 短波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关键技术
    2.1 短波的基础知识
        2.1.1 短波通信的特点
        2.1.2 短波通信的技术现状
    2.2 短波通信系统的应用
    2.3 短波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3.1 多音并行调制体制
        2.3.2 单音串行体制
        2.3.3 格状编码调制TCM
        2.3.4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
        2.3.5 差错控制技术
    2.4 当今短波通信领域新技术与新体制
        2.4.1 自适应实时信道评估及其它自适应技术
        2.4.2 跳频通信技术及其它扩频通信技术
        2.4.3 短波窄带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2.4.4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网络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
    3.1 晶体管技术的发展
    3.2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
    3.3 功率放大器原理指标简介
        3.3.1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4 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分类
        3.4.1 A类功率放大器
        3.4.2 B类功率放大器
        3.4.3 C类功率放大器
        3.4.4 AB类功率放大器
    3.5 F类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3.5.1 理想的F类高效率功放工作原理
        3.5.2 F类功放设计分析
    3.6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
        3.6.1 Doherty功率放大器原理简介
        3.6.2 有源负载牵引技术(Active load pull technique)
        3.6.3 Doherty电路匹配原理推导
    3.7 T型阻抗转换网络相关计算
    3.8 本章小结
4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4.1 Doherty短波高效功放的总体设计思路
        4.1.1 Doherty短波高效功放的设计指标
        4.1.2 电路结构方案
    4.2 单级功率放大器设计
        4.2.1 LDMOS功率晶体管及衬板的选取
        4.2.2 功放管原理电路设计
        4.2.3 ADS软件简介
        4.2.4 功放管直流特性分析
        4.2.5 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4.2.6 对功放管的最佳工作负载阻抗和源阻抗仿真求解
        4.2.7 单级功率放大器的匹配
        4.2.8 偏置电路的设置
        4.2.9 单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4.3 Doherty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4.3.1 功分器的设计
        4.3.2 整个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仿真
        4.3.3 使用微带补偿线优化的Doherty功放设计
        4.3.4 峰值功放管的栅压对功放的PAE、增益以及线性度的影响
    4.4 硬件电路参数测试
        4.4.1 消除功放的自激振荡
        4.4.2 电源干扰的滤波
    4.5 硬件测试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藏品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节 藏品管理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藏品管理信息化理论研究综述
        二、藏品管理信息化实践前沿
第一章 藏品数字信息共享与检索问题研究
    第一节 藏品数字信息共享
        一、藏品数字信息管理的共享趋势
        二、藏品数字信息管理共享解决方案
    第二节 藏品数字信息的检索研究
        一、检索研究的必要性
        二、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检索方式
        三、标签技术促进藏品信息检索互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藏品信息录入标准问题与分析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着录规范》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指标体系与内容分析
        二、藏品信息分类问题
        三、叙词合理化
        四、选择型指标问题
    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藏品信息录入标准分析与研究
        一、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藏品信息录入标准现状
        二、他国叙词规则的区域融合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CMS)促进藏品管理规范化
    第一节 CMS推动新建馆藏品管理规范化的实践
        一、上海院士风采馆应用CMS案例
        二、CMS促进新建馆藏品管理工作规范化
    第二节 提升区域内博物馆藏品管理规范化
        一、上海地区国有博物馆藏品管理现状
        二、CMS提升各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藏品管理手持机研究
    第一节 藏品管理中RFID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一、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二、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三、藏品管理中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手持机功能分析
        一、功能结构论述
        二、库房规模决定手持机运行方式
        三、藏品物理特征主导电子标签选取、贴附
        四、图像信息在手持机功能中的重要性
        五、生成总登记号群功能由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藏品管理信息化雏形及其远景
    第一节 复旦大学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总体概况
        一、项目的相关描述
        二、信息化总体构架
    第二节 复旦大学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实现路径
        一、手持机实现库内非接触式藏品管理方式
        二、手持机实现库外藏品管理职能
    第三节 藏品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远景
        一、加强学科交叉研究
        二、对单体博物馆工作的影响
        三、有利于完成全国范围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基于B/S结构的对外汉语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汉语学习软件应用现状
        1.2.2 汉语学习网站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沉浸式”教学理论
    2.2 系统体系结构
        2.2.1 C/S结构
        2.2.2 B/S结构
        2.2.3 C/S结构与B/S结构的分析比较
    2.3 JavaEE平台
    2.4 UML建模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功能性需求
    3.3 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用户管理模块
        5.1.1 用户注册
        5.1.2 用户登录
    5.2 学习区的实现
    5.3 交流区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方法
    6.2 功能测试
    6.3 性能测试
    6.4 测试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面向印尼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 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研究概况
        (一) 汉字认知与教学研究
        (二) 汉字学习偏误研究
        (三) 存在的问题
    三、 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 研究内容
        (二) 理论基础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汉字特点及印尼学生汉字认知难点
    一、 汉字的特点
    二、 印尼学生的汉字认知难点
        (一) 文字的认知习惯不同
        (二) 汉字形体学习的难点
第三章 印尼初级阶段汉字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背景调查分析
        (二) 汉字学习策略调查分析
第四章 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字认知教学策略
    一、 汉字认知教学原则
        (一)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二) 少书写,多认读
        (三) 以旧带新
        (四) 重视笔画和笔顺
    二、 汉字认知教学法
        (一) 字源教学法
        (二) 偏旁部首教学法
        (三) 归类对比法教学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6)对外汉语中汉字笔顺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汉字‘倒插笔’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1.2.2 对外汉语中传统汉字笔顺教学的缺陷
        1.2.3 汉字笔顺教学的重要性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2.1.1 学科定位
        2.1.2 学科特点
        2.1.3 教学方法
    2.2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
        2.2.1 CALL简介
        2.2.2 CALL优点
        2.2.3 CALL典型工作过程
    2.3 教学设计理论
        2.3.1 概念简介
        2.3.2 设计步骤
        2.3.3 设计原则
    2.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4.1 SLA简介
        2.4.2 SAL的主要理论
        2.4.3 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 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与系统设计
    3.1 汉字笔顺教学内容分析
        3.1.1 汉字笔顺的特点
        3.1.2 笔顺教学的基础知识
    3.2 软件的教学设计
        3.2.1 教学目标分析
        3.2.2 教学内容设计
        3.2.3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3.2.4 教学对象分析
        3.2.5 教学媒体设计
        3.2.6 教学方法设计
    3.3 软件的设计原则
        3.3.1 注重首因效应,突出汉学文化
        3.3.2 紧扣认知规律,合理运用色彩
        3.3.3 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习惯
        3.3.4 运用感官理论,加快识别记忆
        3.3.5 合理安排顺序,强化新近刺激
        3.3.6 克服定势思维,重新感知汉字
    3.4 软件的系统设计
        3.4.1 软件的定位
        3.4.2 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4.3 软件整体结构和模块划分
        3.4.4 软件超媒体结构设计
        3.4.5 软件的技术路线
        3.4.6 软件的制作流程
第四章 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实现
    4.1 软件主界面
        4.1.1 界面布局及设置
        4.1.2 中英文按钮设置
    4.2 第一功能模块——基本知识简介
        4.2.1 功能介绍
        4.2.2 界面图示
        4.2.3 代码实现
    4.3 第二功能模块——笔顺查询演示
        4.3.1 界面布局及设置
        4.3.2 文本框校验设置
    4.4 第三功能模块——笔顺分析纠错
        4.4.1 界面布局及设置
        4.4.2 汉字笔顺拆分和演示
    4.5 VB程序的打包、发布与安装
        4.5.1 打包
        4.5.2 发布
        4.5.3 安装
        4.5.4 其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常见笔顺易错字集锦
    附录三 多媒体教育软件获奖证书
    附录四 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任务合同书
参考文献
致谢

(7)计算机技术在中亚留学生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计算机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研究
    2.1 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2 具体研究设计
        2.2.1. 试验对象
        2.2.2 验证方法
    2.3 实验内容
        2.3.1 汉字的笔顺试验
        2.3.2 汉字试验
    2.4 笔顺记忆试验结果分析
        2.4.1 汉字笔顺实验的前后测数据差异分析
        2.4.2 笔顺(黑色动态展示)前测-后测的one-way ANOVA检验
        2.4.3 笔顺(绿色动态展示)的one-way ANOVA检验
    2.5 汉字记忆试验结果分析
        2.5.1 汉字记忆的相关试验材料
        2.5.2 当日汉字记忆效果对比
第3章 计算机技术在留学生管理中研究
    3.1 提出问题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3.4 相关研究综述
第4章 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4.1 概要设计阶段
        4.1.1 体系结构设计
        4.1.2 系统特点
    4.2 详细设计阶段
    4.3 数据库设计
    4.4 数据库性能的优化
    4.5 模块设计
第5章 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方法
    3. 相关概念界定
    4. 文献综述
    5.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1章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
    1.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1.3 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现状调查
    1.4 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综述
第2章 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依据
    2.1 理论基础
    2.2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
    2.3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关注目标
    2.4 评价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
    2.5 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
第3章 创设自由与包容的环境
    3.1 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
    3.2 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3.3 制定人性化的机房管理规定
    3.4 建设安静优美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第4章 开设预设与生成的课程
    4.1 进行有效预设
    4.2 创造生成空问
第5章 延伸思考与探索的过程
    5.1 运用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5.2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3 运用类比法突破思维瓶颈
    5.4 运用实验法验证技术原理
    5.5 运用范例法探求一般规律
    5.6 运用问题解决法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
第6章 探索多元而真实的评价方法
    6.1 评价主体多元化
    6.2 评价内容多元化
    6.3 评价方法多样化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基于信息素质理论的课程取向
    2.2 基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内容选择
    2.3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方式
    2.4 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理论的课程重组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3.2 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究
4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4.1 《计算机应用》模块课程的性质
    4.2 《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改革方向
    4.3 《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具体策略
    4.4 《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目标定位
    4.5 《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详细方案
    4.6 《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实施建议
5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案例
    5.1 模块描述
    5.2 模块设计
    5.3 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5.4 子模块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情况调查表
在读教育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10)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水电利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2.2 闸门开度、荷重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
    2.2 微型计算机的选择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闸门控制系统的功能
        2.3.2 总体方案
3 闸门开度的测量方法
    3.1 开度测量方法
        3.1.1 直接测量
        3.1.2 旋转编码器
    3.2 旋转编码器的选择
        3.2.1 增量式编码器与绝对式编码器
        3.2.2 编码器的选择
    3.3 格雷码及二进制转换
        3.3.1 格雷码的特点
        3.3.2 公式转换法
4 系统硬件电路的研制
    4.1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4.2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4.3 单片机的选择
    4.4 系统前向通道的设计
        4.4.1 荷重信号输入接口
        4.4.2 系统调零、满参数信号输入接口
        4.4.3 A/D转换及A/D转换模块TLC2543
        4.4.4 旋转编码器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4.5 系统后向通道接口设计
        4.5.1 D/A转换及D/A转换模块MAX518
        4.5.2 V/I转换电路
        4.5.3 继电器触发控制电路
        4.5.4 关于基准电压
    4.6 系统数据保护
    4.7 人机通道的设计
        4.7.1 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控制面板设计
        4.7.2 LED显示接口电路
        4.7.3 键盘接口电路
        4.7.4 液晶显示
    4.8 直流稳压电源的选用
5 单片机与微机远程通信的研究
    5.1 通信总线的选择
        5.1.1 现场总线技术
        5.1.2 现场总线的选用
    5.2 RS485芯片的选用
    5.3 通信协议的设计
        5.3.1 通信协议的选定
        5.3.2 通信协议格式
    5.4 远程 PC机端数据通信编制
6 系统软件的设计
    6.1 软件设计概述
    6.2 编程语言的选用
    6.3 主要软件功能的实现
        6.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6.3.2 前向通道中的数据采集子程序
        6.3.3 页面显示
        6.3.4 数据通信
7 系统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7.1 系统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7.1.1 抑制干扰源的措施
        7.1.2 切断干扰传播途径措施
        7.1.3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7.2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7.2.1 模拟输入信号抗干扰
        7.2.2 开度报警值的防波动抗干扰措施
        7.2.3 死机现象的克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QB编程零起点顺序世界(1)——简单的字符图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向型汉语学习软件调查报告[D]. 陈静.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D]. 田亚芳.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3]藏品管理信息化研究[D]. 姚一青. 复旦大学, 2014(03)
  • [4]基于B/S结构的对外汉语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韦清.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面向印尼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教学研究[D]. 蔡宗岂.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9)
  • [6]对外汉语中汉字笔顺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 刘丹青. 云南大学, 2011(04)
  • [7]计算机技术在中亚留学生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赵红刚. 吉林大学, 2011(09)
  • [8]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江榕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研究[D]. 刘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
  • [10]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研制[D]. 赵广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QB编程零起点序列世界(一)——简单的字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