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行员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关联

民航飞行员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关联

一、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的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政[1](2021)在《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调节脑区情绪反应的ERP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比较分析不同组别受试者8周训练前后在情绪声音刺激下的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 PP)电位平均幅值变化,以期探索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训练对脑区情绪反应的调节效应,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充实气功“调息”领域研究内容、完善气功调心机制与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方法招募河北新奥集团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职员工48人按照1:1比例平均分为对照组(A组)与干预组(B组),B组接受8周的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训练,A组接受八周三圆式站桩站姿训练。对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2个时间点在正性、中性、负性情绪声音刺激下的ERP数据进行测量记录。以LPP作为效应指标,生成的数据以电极点<FP1、FP2>、<F3、F4、Fz>、<FC3、FC4、FCz>、<FT7、FT8>、<TP7、TP8>、<C3、C4、Cz>、<CP3、CP4、CPz>、<P3、P4、Pz>、<F7、F8>、<T7、T8>、<P7、P 8>、<O1、O2、Oz>划分为12个脑区,分别为额极区、额区、额中央交界区、额颞交界区、颞顶交界区、中央区、中央顶交界区、顶区、前颞区、中颞区、后颞区、枕区,将LPP电位在这12个脑区中的平均幅值以早期时间窗(300-600 ms)、中期时间窗(600-900 ms)、晚期时间窗(900-1200 ms)的时间顺序分别对比分析,以论证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训练对脑区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1 LPP平均幅值培训前的比较结果培训前检测结果显示,在正、中、负三种刺激下,LPP早、中、晚三个时间窗口的平均幅值A、B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人员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干预训练后LPP平均幅值早期时间窗(300-600 ms)比较结果LPP平均幅值早期时间窗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正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后颞区、顶区、枕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后颞区、顶区、枕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颞顶交界区、后颞区、顶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训练后LPP平均幅值中期时间窗(600-900 ms)比较结果LPP平均幅值中期时间窗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正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中央顶交界区、顶区、枕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额区、额中央交界区、中央区、中央顶交界区、后颞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刺激条件下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训练后LPP平均幅值晚期时间窗(900-1200 ms)比较结果LPP平均幅值晚期时间窗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正性刺激条件下,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性刺激条件下,B组在大脑额中央交界区、中央顶交界区LPP平均幅值低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刺激条件下各脑区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以LPP为观测指标的情绪ERP反应存在大脑右后脑区功率升高现象提示可能存在情绪反应大脑偏侧化效应。2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训练能够降低干预组正性、中性、负性刺激下的脑区情绪反应,且其调节效应可能与情绪刺激类型无关而与情绪刺激强度有关。3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训练干预下,差异脑区由大脑颞顶交界区、后颞区、顶区、枕区向大脑额区、额中央交界区、中央区、中央顶交界区转移,可能说明其调节效应影响全脑神经反应但具体影响神经结构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朱天阳[2](2020)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比例较高,需要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及时预警,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加之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老年人空巢化数量剧增,独居老人更容易因慢性病监测不利、防控不及时,加大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发生重大疾症的风险。人体生命体征参数主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和血氧等,其测量值与被试者的性别、年龄及测量时间等典型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会对人体体征数值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而现有同类型产品缺乏对被试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考量。为准确反馈出老年人生理健康状态,本文研究生命体征和典型因素之间关联关系,得出精确判别预警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测量监护系统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的缺点,设计一种微型穿戴式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轻症转重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含:(1)体温、血压、心率、血氧四类生命体征与老年人性别、年龄及测量时间等因素的关联性研究。本文采集了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五百余名60~90岁老年人有效临床测量值样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探讨年龄、性别及昼夜时间对各体征值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大小。将研究结果的关联性进行具体量化,得出详细的差值和变化步长值,并制出完整对应关系表。(2)结合上述关联性结果,设计对老年人体征实际测量值的修正算法。将四类生命体征值测量结果在关联性变化规律上进行相应算法修正,减小或消除因性别、年龄及测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保各维度数据有效融合。根据修正规则得出最能匹配用户真实健康状况的数据,并以此输出精确反馈结果。(3)提出适用于采集修正模式的监护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生物传感器、无线传输、主控等模块的选型,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可穿戴式监护产品外观及移动端交互界面。系统技术路线为实现多生理参数的实时采集、测量值修正与远程反馈等功能提供了技术依据。远程健康监护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资源匮乏等全球性问题,本文对智能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在复杂多条件下,减小干扰因素影响、精确判断老年人健康状况并做出准确预警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黄培佳[3](2020)在《大学生体育舞蹈观赏者心率变异性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体育舞蹈观赏过程中,观赏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在不同视觉和听觉刺激中的变化特征,探讨体育舞蹈对观赏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观赏性审美教育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法。招募广州体育学院4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9.79±0.71岁),其中男、女生各24名。将48名被试分成三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包括男、女生各8名,按CRJ、RJC、JCR的顺序观赏恰恰、伦巴、牛仔的表演视频。以生理相干与自主神经平衡训练系统(SPCS)进行测试,采集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1)不同阶段HRV变化差异比较。相比实验前,实验中恰恰TP、HF和协调、稳定、评价指标均值明显下降(p<0.05),HR明显上升(p<0.01);伦巴和牛仔TP、LF和HF均值明显下降(p<0.05)。相比实验中,实验后恰恰、伦巴、牛仔的TP、LF和恰恰协调、稳定、评价指标均值明显上升(p<0.05)。相比实验前,实验后伦巴HF和评价指标均值明显下降(p<0.05)。(2)不同舞种HRV变化差异比较。观赏恰恰与伦巴过程中,相比实验前,实验中HR均值明显上升,HF均值明显下降(p<0.05),而LF/HF均值恰恰明显下降,伦巴明显上升(p<0.05);相比实验中,实验后稳定指标均值明显上升(p<0.05),而协调和评价指标均值恰恰明显上升、伦巴明显下降(p<0.05)。观赏伦巴和牛仔过程中,相比实验前,实验中LF/HF均值伦巴明显上升,牛仔明显下降(p<0.05)。观赏恰恰和牛仔过程中,相比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HR均值明显上升(p<0.01)。(3)不同性别HRV变化差异比较。相比实验前,实验中恰恰HR均值明显上升(p<0.05),女生的上升幅度大于男生。相比实验前,实验后恰恰HR均值男生明显下降,女生明显上升(p<0.01)。相比实验中,实验后牛仔LF/HF均值男生明显上升,女生明显下降(p<0.05)。(4)不同个性HRV变化差异比较。在内外向性上,相比实验中,实验后恰恰评价指数均值高分组明显上升,低分组明显下降(p<0.05);相比实验前,实验后恰恰TP均值高分组明显下降,低分组者明显上升(p<0.05);伦巴协调和评价指标均值高、低分组明显下降(p<0.05),稳定指标高分组明显上升,低分组明显下降(p<0.01);牛仔LF/HF均值低分组明显上升,高分组明显下降(p<0.05)。在情绪稳定性上,相比实验中,实验后伦巴HF均值高分组上升,低分组下降(p<0.05)。【结论】不同性别、个性体育舞蹈观赏者在观赏的不同阶段、不同舞种间,心率变异性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方慧[4](2017)在《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及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背景:年龄相关性的脑白质病变(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s,ARWMC)与认知功能损害、运动障碍、步态异常和跌倒等有关,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最新的研究证据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和ARWMC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CAS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来自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hinese Intra Cranial Athero Sclerosis Study,CICAS)队列中的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 agnetic resonance artery,TOF-MRA)中显示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50-99%的患者,纳入到本研究。用在MRA上所测量的MCA的M1段狭窄远端与近端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表示其血液动力学改变,用T2 Flair序列评估MCA狭窄同侧大脑半球ARWMC严重程度,评估SIR与MCA狭窄同侧大脑半球ARWMC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双侧MCA-M1段狭窄的患者,选择狭窄程度较重的一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8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3.7±11.6岁)。结果显示,ARWMC严重程度与同侧MCA的M1段狭窄远端与近端的SIR呈显着线性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543;p<0.001),但和MCA的M1段狭窄程度不相关(p=0.93)。多因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7;95%CI,1.008-1.066;p=0.011)和SIR(OR=0.010;95%CI,0.002-0.058;p<0.001)与狭窄同侧大脑半球ARWMC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伴有ICAS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ICAS对狭窄同侧大脑半球ARWMC严重程度的影响可能在于其狭窄后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随之而来的灌注不足,而不仅仅是血管的狭窄程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揭示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第二部分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背景研究表明,皮层微梗死(cortical microinfarcts,CMIs)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与认知下降和痴呆密切相关,进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以前认为皮层微梗死仅在显微镜下可见,但最近研究报道其在3.0T MRI上可见,且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存在相关。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I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筛选了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Chinese Intra Cranial Athero Sclerosis Study,CICAS)队列中近期发生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分析了其中MCA M1段狭窄(狭窄率50-99%)的患者。MCA狭窄的严重程度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 agnetic resonance artery,TOF-MRA)上被分为中度(狭窄率50-69%)或重度(狭窄率70-99%)。在TOF MRA上测量MCA狭窄远端与近端的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以表示其血液动力学变化。MCA狭窄同侧大脑半球CMI在轴位T1/T2加权图像和T2加权流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图像上评估。评估并分析狭窄严重程度、SIR和狭窄同侧大脑半球CMI的关系。结果共分析了86例患者(平均年龄62.8岁,男性占77.9%),其中66例(76.7%)和20例(23.3%)患者分别有中度和重度MCA-M1狭窄,中位SIR为0.91。45例(52.3%)患者有CMI,其中28例(32.6%)有1处CMI,17例(19.8%)有多处CMI。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0.033),血脂异常病史(p=0.016),发病到入院时间(p=0.024)和MRI检查(p=0.012),SIR<中位数的患者占比(p=0.033)与CMI存在与否显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血脂异常史(OR=6.83,95%CI,1.67-27.94;p=0.008)和SIR低于中位数(OR=4.73,95%CI,1.37-16.26;p=0.014)都独立地与发生于MCA狭窄的同侧半球CMI相关。结论卒中和颅内狭窄患者CMI负担较重。除了血脂异常史外,动脉狭窄和狭窄导致下游的灌注不足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与CMI的发生相关,该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陈曦[5](2017)在《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国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细颗粒物(PM2.5)暴露增加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引起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老年人群更加敏感。PM2.5可以被人体吸入沉降到肺部,并通过气血平衡进入血液循环,而且随着粒径减小,健康危害增加。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报道了颗粒物健康危害及其生理和病理机制取得的进展,其中,国内很多研究关注不同区域或不同城市颗粒物浓度改变对CVD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等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的纵向研究多是基于较低的颗粒物暴露水平对心血管健康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重视颗粒物组分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国内外相关临床实践和毒理学研究发现,PM2.5内含的过渡金属等化学组分,可以通过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体内离子平衡等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但国内有关PM2.5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尚鲜有报道。传统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多集中血脂、血糖、炎性因子等生化指标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目前心率变异性在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仍然重视不足。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节奏快慢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反映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活性,HRV可用于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CVD的病情及预后。HRV通过测量连续正常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心率变化程度、规律,从而用以判断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通常而言,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HRV增高,反之HRV降低。HRV升高表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提高室颤阈,属保护因素;HRV降低表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降低室颤阈,属不利因素。HRV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有望用于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评价。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受损,主要危险因素和环境与遗传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在种族和人口学因素固定的条件下,气象因素尤其是极端气温(热浪或寒潮)与CVD事件密切相关,会引起入院和死亡人数的增加。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研究都已经证实,热浪或寒潮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个体服药情况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显着。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心脏、血管等组织脏器健康状况下降,服用降压、降脂等药物对调节和稳定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评价颗粒物污染等环境因素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时,需要考虑气温等气象因素以及服药等行为的效应修饰作用。目的通过固定群组设计,对中老年冠心病人群心血管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PM2.5及化学组分个体暴露水平进行重复测量,识别雾霾PM2.5及组分暴露心血管健康影响的敏感指标,探索个体化PM2.5及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内容及方法本次研究基于对北京市2014-2016年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选择位于北京东部城区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作为研究区域。2016年在社区建立监测点采集PM2.5样品,监测其质量浓度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在社区招募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固定群组重复测量研究。研究结合室外PM2.5质量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室内外关系系数,估算受试人群的室内PM2.5质量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受试人群时间-活动模式,利用微环境模型估算个体的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通过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试受试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代谢水平等;通过动态心电图仪监测受试人群的心率变异性。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个体水平上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识别PM2.5及化学组分暴露对CVD影响的敏感指标,为CVD的早期干预、控制,以及我国制定相应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一.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每日环境监测数据及不同站点数据,比较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差异,阐释大气PM2.5污染状况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气象信息,考虑到体感温度与气温和湿度有关,结合每日气温和露点温度等数据计算表观气温值,阐述北京市表观气温随季节变化趋势。二.北京市东部城区大气PM2.5粒径和主要化学组分分布特征。根据2014-2016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选择北京东部城区的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作为研究区域,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开展为期一年的PM2.5连续监测,采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连续采集24h空气PM2.5样品,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样品中金属(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等主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识别北京市东部城区PM2.5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监测点采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PM2.5及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三.基于社区的固定群组追踪调查研究。在北京东部城区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招募50-75岁患有冠心病(CHD)的中老年居民志愿者,根据单组重复测量样本估算,确定样本量,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2名(男女各半)调查对象入组。2016年1月至4月期间,开展连续4次追踪随访调查,每次随访调查期间同时进行个体暴露量估算和健康测量。(一)问卷调查。在第一次随访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详细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药物服用、居住环境和出行模式等信息,并作为基线资料;每次随访期间询问受试人群近一周的服药情况和出行模式等信息。(二)个体暴露量估算。通过连续采集获得空气PM2.5样品,分析样品中金属(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等主要化学组分的浓度,引用前述报道的北京市PM2.5室内外关系系数,计算受试人群室内环境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时间-行为模式量表,收集受试人群出行模式资料,根据受试人群室内外活动时间分布,结合室内外浓度,采用微环境模型评估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的暴露水平。(三)健康测量。通过采集受试人群的空腹静脉血,测试其心血管炎性指标(hsCRP)水平,以及CVD危险因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采用动态心电图仪监测24h个体心率变异性,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等时域指标,以及HF、LF、VLF、LF/HF等频域指标。本次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通过知情同意书,充分告知受试人群本次研究的目的、可获得利益及可能的损失。四.PM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急性健康影响研究。(一)首先对研究中重复测量获得的观察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学处理,包括基于微环境模型和个体时间-活动模式获得的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受试人群的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炎性指标、凝血指标等。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描述性表述(算数均值或四分位数间距),偏态分布的观察值根据需要进行对数转换,对受试人群的暴露和健康效应指标进行描述。(二)对暴露和健康效应指标进行恰当转换后,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比较4次测量数据间的差异,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两两比较。(三)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按不同滞后、累计暴露情况对个体暴露水平和气象因素进行处理,分析调查期间,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和表观气温数据的滞后、累计暴露水平对心率变异性、CVD危险因素等的影响。筛选敏感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四)对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量进行共线性诊断,依次构建单污染变量模型、双污染变量模型和多污染变量模型,所有模型都包括随机效应项和固定效应项,分析不同变量对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的作用。综合考虑服药情况、气象因素的效应修饰作用,进行分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统计分析均采用SAS 9.3的程序运行。未加特殊说明时,p<0.05视为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结果一.本次研究观察期间,北京市PM2.5依然是首要空气污染物,污染水平较高,变化范围较宽,随季节和区域变化较大。2014、2015和2016年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年中位值分别为 66.5 μg/m3(5.2 μg/m3~392.6 μg/m3)、56.6 μg/m3(7.1μg/m3~477.5 μg/m3)和 55.5 μg/m3(7.4 μg/m3~394.5 μg/m3),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环比下降分别为14.9和1.9%。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集中分布冬季,即当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北京市PM2.5的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是呈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特征,北京市PM2.5浓度年均值持续呈现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区域特性。二.在北京东部城区的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自监测点开展环境空气PM2.5的连续采样,应用高灵敏度的环境化学分析仪器平台对样品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多环芳烃等化学组分进行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采集的PM2.5样品中化学组分检测结果显示,Zn、Se、Cu、Ti、Fe、B、Al、Pb、Mn、As、Sb、Na、K、Ca、Si、Mg、Ba、稀土元素、SO42-、NO3-等是北京市东部城区PM2.5主要化学组分。其中2015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PM2.5样品中As含量中位值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参考限值的1.3倍,PM2.5样品中Pb的24 h浓度极大值是参考限值0.6倍,Cd的24 h浓度极大值是参考限值2.2倍。2016年1月至4月期间雾霾天气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中位值均高于非雾霾天气,雾霾天气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中位值是非雾霾天气的1.4~7.3倍,PM2.5、碱金属、∑PAHs、硫酸盐、硝酸盐等均存在显着差异。主因子分析将PM2.5主要化学组分经正交矩阵变换提取出3个主因子,以Zn、Cd、Cu为代表的的过渡金属元素、SO42-、NO3-等为代表的二次粒子,Se元素等在第1个因子载荷均大于0.8,因子1对PM2.5的方差贡献率为57.2%;主因子2中载荷绝对值较大的组分是稀土元素,Ca、Mg为代表的碱土金属元素和以Ti、Fe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元素等,其载荷均大于0.85,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0.8%;铂族在主因子3中载荷较大,其载荷为0.84,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5.7%。2015年11月-2016年1月,采用高通量质谱分析技术监测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2.5μm以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集中在0.3μm-1.0μm粒径段,以0.4μm-0.5μm段含量最高,小于0.2μm和大于1.9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数浓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3μm-1.3μm粒径段,分布最密集的是 0.4μm-0.6μm粒径段,OC、EC、Al、Ca、Cd、Cr、Cu、Fe、Hg、Mg、Mn、Pb、Sb、Si、Ti、Tl、Zn、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PAHs等化学组分的数浓度主要集中在0.3 μm-1.3μm粒径段,分布最密集的是0.4μm-0.6μm粒径段。尽管质量浓度在0.3μm以下较低,但Sb、Si、As、Cu、Hg、Pb、Mg、Zn、Ti、氯离子等的数浓度在0.3 μm以下的粒径段仍占有一定比例。研究结果提示,PM2.5中这些特征化学组分的心血管系统等健康危害效应更值得关注。三.在追踪随访调查中,22名调查对象完成了 4次随访调查的个体暴露评价和健康测量。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0.1岁,女性患者11人(50%),12人空腹血糖值超过 6.10 mmol/L(54.5%),1人 TC ≥ 6.22 mmol/L 且 TG ≥ 2.26 mmol/L(4.5%)。4次重复测量的心血管效应指标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rMSSD和TC主体间效应的检验结果具有显着性。采用混合模型对重复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筛选了 pNN50和rMSSD等特征指标,发现PM2.5及PM25-Pb等组分暴露的滞后效应明显。多种模型比较分析,PM2.5及组分暴露的效应估计值在滞后3-6天(lag6-lag3)具有显着性意义。气温被认为是CVD独立的危险因素,高温热浪或低温寒潮气象因素都能够引起CVD死亡。本次研究比较了表观温度单变量和表观温度-PM2.5暴露双变量模型的结果,结果提示,对于更加敏感的HRV效应指标而言,PM2.5暴露对于气温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有协同作用。服用降压/降脂药物会使冠心病患者HRV升高,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服用β-blocker的效应修饰明显,在控制PM2.5或PM2.5-Pb暴露情况下,都观察到β-blocker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多变量的混合模型结果显示PM2.5-Pb等组分暴露对于单独PM2.5的健康危害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提前1天的组分暴露协同作用会更加显着。结论2016年1月至4月期间,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雾霾天气均高于非雾霾天气。2.5μm以下的颗粒物及组分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均呈现单峰分布,且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集中于0.3μm-1.0μm粒径段。PM2.5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分布在小于1.0μm的粒径段,该粒径段PM2.5及化学组分的心血管系统健康危害效应更值得关注。研究中发展、改进或应用的方法及分析数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PM2.5及化学组分粒径分析的监测方法,并积累了北京市中度污染区域细颗粒物及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数据。利用基于时间-活动模式的微环境模型,评估受试人群的个体PM2.5暴露水平,比直接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PM2.5浓度更精确。短期PM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会对中老年人群的pNN50和rMSSD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和hs-CRP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强度随着不同的PM2.5化学组分及暴露滞后时间而显着不同。PM2.5、PM2.5-Pb等暴露滞后3-5天,观察到pNN50和rMSSD显着降低,提示PM2.5及特征化学组分急性暴露对受试人群的心脏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产生损伤。pNN50和rMSSD是HRV中较为敏感和有价值的效应指标,为利用HRV评价PM2.5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研究关注PM2.5及化学组分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同时,还特别控制了气象因素、药物使用等潜在效应修饰或混杂作用。在同样的PM2.5及特定化学组分暴露情况下,均观察到服用β-blocker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保护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指导CVD高危人群的健康防护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空气污染防治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唐子惠[6](2014)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数学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已证实,老年人、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及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亦常并发现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没有真正的金标准存在。Ewing’s试验为半定量试验,被用于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心率变异性检测是通过记录一定长度的心电图,计算正常窦性心率相邻心搏之间R-R间期的差异程度来反映心率的变化,定量地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具有量化、简单可行、客观、安全等优点。无金标准试验下Bayesian方法可以评估诊断实验的性能(如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目前在中国人群中无金标准试验下Bayesian方法评估基于心率变异性标准值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性能研究未见报道。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病模型可认为是多基因疾病机制,根据其复杂疾病模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应该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遗传流行病学的大量证据表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发现并鉴定了大量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关联的遗传变异。但是中国人群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更未见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报道。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和抽象事物,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数学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通常包括:疾病的筛查模型,风险评估模型及预后模型。疾病定量评估和预测是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通过对过去一些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减速度以及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做出数量的说明,并且以数学模型来表达基本规律,对目前状况的评估及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然而,目前没有发现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的筛查和风险数学模型构建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1)明确基于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标准值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价值评估;2)明确中国人群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环境、遗传相关因素);3)构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筛查模型;及4)构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模型。方法和结果建立中国人群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样本数据库。以多阶段抽样方法(整群抽样及简单随机抽样)征集2092例样本,完成一般数据、生化检查、糖耐量试验、心率变异性检查等临床表型数据收集,提取DNA样本。主要基于横断面研究设计的有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筛查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1)无金标准诊断试验下Bayesian分析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评估研究:该研究基于社区的大型横断面数据,研究人群包括2,092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完成相应的基线数据收集和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测试。同时我们从另一个人群中征集88名同时接受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测试和Ewing’s试验的受试者。首先从2092个样本人群中选取所有的健康人(371名)明确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各组分的参考值。在无诊断金标准情况下,应用Bayesian方法在两个样本中估计基于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性能。结果显示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诊断模型具有很高灵敏度(>80%)和特异性(>80%)。非劣效性检测表明,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并不逊色于Ewing’s试验。普通人群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估计为14.92%。在糖尿病患者中,其患病率估计为29.17%。2)中国人群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样本数据库中,基于诊断评估分析结果,分类患病人群何非患病人群;以Logistic回归模型对收集的临床表型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将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样本DNA进行SNP分型,获取遗传相关数据,进行基因关联分析;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样本数据库中抽取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数据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风险因素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显着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年龄(OR=1.47,95%C1:1.22-1.69, P<0.001,表3),心率(OR=2.41,95%CI:2.04-2.71, P< 0.001),高血压病病程(O R=1.24,95%CI:1.08-1.41, 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OR=3.45,95%CI:2.12-5.82, P< 0.001)和腰围(OR=3.60,95%CI:1.12-6.25,P<0.001)。而在本样本中,基因-表型分析表明所选取5个候选基因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无明显关联性,而基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表明肥胖表型体重指数与SANIOA (rs7375036)存在交互作用(ORGEI= 5.404,95%CI:1.355-21.558,P=0.017);糖尿病与SANIOA (rs7375036)存在交互作用(ORGEI=3.453,95%CI:0.973-12.254,P=0.055);及代谢综合征与ESRI (rs9340799)存在交互作用(ORGEI=1.505,95%CI:0.98-2.312,P=0.062)。3)中国人群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筛查模型构建:总样本(2092例样本)被平分为模型生成集和验证集。筛查模型在模型生成集中,由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成。最终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筛查模型的组成部分。筛查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集和总样本中进行评估。最终的筛查模型变量包括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和心率,这些变量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模型性能分析表明,在模型的生成集和验证集中,其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95%CI为0.686-0.766)和0.784(95%CI为0.749-0.818)。在验证集中,最佳临界分数为6(风险积分分数范围是0-15),该风险评分系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需要后续标准测试的比例分别为74.63%、67.50%和39.88%。4)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模型构建及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自然人群中构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风险模型,并用比较这两种方法所构建的风险模型的相关性能。将研究样本分为模型生成集和验证集。在同一模型生成集中分别应用神经网络和L 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相应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模型,并在相同的验证集进行评估和预测性能分析。最后将这两类风险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风险因素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显着关联(P<0.05)。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为0.724-0.793),神经网络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为0.732-0.793。结论:研究表明1)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参考值可应用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测试,并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短程频率心率变异性测试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劣于传统的Ewing’s试验,可以应用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特别适合于大规模人群诊断应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高患病率,并在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患病率更高。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环境相关危险因素表明年龄、心率、高血压病病程及代谢性因素(腰围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该疾病相关。在本样本中,基因-表型分析表明候选基因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无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基因-环境交互分析表明SCNIOA和ESR1基因与代谢性因素存在交互作用。3)我们开发了基于一组简单变量(不需要实验室检查或复杂的临床检查)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模型。该模型是一种简单、快速、便宜、非侵入性的、可靠的筛查工具。在中国人群中,可应用于该疾病的早期预防,用以延缓疾病的进展。4)本研究有效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构建具有更高区分度和精准度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模型,非劣效性检测发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预测值不劣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风险模型。表明这两类风险模型都是有效的评估和预测工具。

沈丹彤[7](2013)在《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新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OH)是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在排除了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医源性等继发性因素所导致的OH,基本可以明确NOH的诊断,在OH患者中NOH占有很大比例,其他因素继发性OH例数较少、而且复杂多变。该课题瞄准的是相对占多数,病情相对固定的NOH。在临床上,NO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NOH可能是脑血管低灌注、多种系统性症状的基础;NOH可能是跌倒的风险因子;NOH可能是体弱的标志,也是死亡的预测因子;NOH的分类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目前OH的诊断标准通常采用美国自主神经科学学会和美国神经病学会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从卧位转为立位3分钟以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和舒张压下降≥10mmHg,伴或不伴各种低灌注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诊断标准一直在广泛应用。这个诊断标准依赖于血压测量,重点是对患者进行筛选和把握测量的时机,可重复性差。一直有修订OH诊断标准的呼吁存在,存在众多证据说明现有的诊断标准有修订的空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修订:血压下降达到OH的幅度,达到OH阈值的时长,建立OH诊断需要测量的次数。更进一步的问题来源于诊断标准的应用方面。一个直立性试验的标准是否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患者人群或者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环境?针对多变的临床状况、发病原因和OH的合并症,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OH阈值与之相关?哪一个试验对OH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最好的预测效力?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来代替血压这个变化较大的指标?国内关于NOH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为此该研究分年龄阶层对健康人群进行直立性血压变化及动脉硬化指数普查,旨在分析不同年龄群体中OH的患病率及动脉硬化指数特征。同时,该研究还选择了有OH相关症状的人群,对症状进行分级及评分,同时进行直立性血压变化及动脉硬化指数检查,用以分析症状与体位性血压变化、动脉硬化指数等关系,同时评判目前OH诊断标准的可重复性、相关站立时相与诊断OH的关系等。由于诊断标准有一定争议,大多研究得出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不一致,治疗方案众多,所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治疗指南或统一的治疗方案。虽然部分学者认为无症状的OH患者无需治疗,但相应的循证医学试验很少。该研究选择了未出现症状的人群中,在直立性血压测量中出现体位性血压变化符合OH诊断标准的对象,针对体位性血压变化进行非药物治疗。同时,针对出现症状的人群都进行了干预,根据体位性血压变化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目前蛋白芯片技术的成熟,可以让研究者掌握NOH人群的表型指纹,对OH的诊断多了一个客观的指标。该研究选用了凋亡相关因子抗体芯片来检测NOH患者的凋亡相关蛋白特征,期望这部分的表型指纹可以帮助对高危人群尽早干预,预防跌倒、脑血管意外等事件的发生,还可以在选拔飞行员、航天员等特殊职业人群时提供客观依据;下一步还可以根据表型指纹进一步探寻诊断OH的高效、便利、低廉的蛋白指标。G蛋白是某些激素、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转导信使,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介导许多刺激血管活性和血管增生的细胞内效应,对维持血管壁以及调节血管张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NOH的发病与血管活性物质、衰老、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密切相关,推测其可能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有一定关联。该课题研究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NOH的相关性,对于临床工作中OH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探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1方法1.1为了研究不同人群NOH患病率,对无OH相关症状人群和出现OH相关症状人群分组进行了研究。其中无OH症状组选择了无OH相关症状对象574名进行调查试验,分为三个年龄组进行研究,其中年轻组259人,中年组176人,老年组139人。另一组为出现OH症状组,选择了出现OH相关症状对象193名进行调查试验,也分为三个年龄组,年轻组37人,中年组66人,老年组90人。1.2结合实验需要,设计《无症状人群调查随访登记表》、《有症状人群调查登记表》,根据表格内容检查并记录一般资料;在两个不同的检查日分上下午共进行4次体位性血压检查,每次分别检查卧位血压、直立后第1、3、5、10、15、20min的血压,分别计算出直立性收缩期血压变化(Orthostatic chang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OCs)及直立性舒张期血压变化(Orthostaic chang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OCd);在两个不同的检查日分别检查动脉硬化指数CAVI及ABI;对于出现OH症状的人群还进行症状评分。1.3对于无症状人群符合OH诊断标准的对象,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和随访组进行治疗随访。将出现症状但不符合OH诊断标准的对象纳入非OH组,划分为随访亚组、非药物治疗亚组、安慰剂亚组进行治疗随访。将出现症状且符合OH诊断标准的对象纳入OH组,划分为非药物治疗亚组、安慰剂亚组、药物治疗亚组进行干预治疗并随访。治疗3个月后,在随访日分上下午共再进行2次体位性血压检查,每次分别检查卧位血压、直立后第1、3、5、10、15、20min的血压,分别计算出OCs及OCd;随访日再次检查动脉硬化指数CAVI及ABI;再次对出现OH症状的人群进行症状评分。1.4选择具有典型OH症状及符合OH诊断标准的患者3名,相应选择3名基线资料相近的无OH症状非OH对象作为对照。采集该6名对象的血清样本,用凋亡相关因子抗体芯片进行检测并分析。1.5选择具出现OH症状及符合OH诊断标准的患者84名,相应选择100名基线资料相近的无OH症状非OH对象作为对照。采集入选对象的静脉血样本4-5ml并提取DNA,采用标准的PCR-RFL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随后进行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析。1.6调查资料经质量检查后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定性资料由百分率描述,定量资料由均数及标准差描述。定性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定量资料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两两比较方法,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 F检验和Dunnett’s T3两两比较。同一对象前后结果的定量资料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多个变量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两个定性资料的相关分析用Pearson X2方法。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应用ScanAlyze软件分析。2结果2.1入选无OH相关症状的对象共574人,符合OH诊断标准有21人,占该人群3.6%。其中,年轻组5人(占年轻组1.9%),中年组6人(占中年组3.4%),老年组10人(占老年组7.2%)。用X2检验三组之间患病率比较,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测量时间节点相对应的直立性血压变化的重复测量值差异比较大;不同年龄分组之间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直立性舒张期血压和收缩期血压的变化值都波动较大,未发现显着规律。不同年龄组间CAVI及ABI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年轻组CAVI值分别小于中年组及老年组,中年组CAVI值小于老年组。2.2入选出现OH相关症状的对象共193人,符合OH诊断标准有63人,占出现症状人群32.6%。其中,年轻组12人(占年轻组32.4%),中年组17人(占中年组25.8%),老年组34人(占老年组37.8%)。用X2检验三组之间患病率比较,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重复测量不同测量时间节点相对应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差异相互之间比,不同年龄分组之间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第一个检查日的OCs1、OCs3、OCs5、OCs10、OCd3、OCd5、OCd10、OCdl5上下午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第二个检查日的OCs3、OCs10、OCd20上下午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上午OCs10、下午OCs5、OCs15、OCd15、OCd20两个检查日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余的血压变化值,两个检查日上下午之间,第一检查日的上下午与第二检查日的上下午之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共体检769人,年轻组入选296人,平均年龄20.57±3.88岁;中年组入选242人,平均年龄53.08±4.15岁;老年组入选229人,平均年龄77.49±4.30岁。通过4次直立血压检查,符合OH诊断标准的共有84人,总人群的OH患病率为10.95%,不同年龄分组之间患病率的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年轻组、中年组比较,老年组患病率较高(19.2%比5.7%、9.5%)。符合OH诊断标准的人群中,不同年龄组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相互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个检查日,与上午比较,下午的OCs1、OCs3、OCd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个检查日,与上午比较,下午的OCs3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第一个检查日上午比较,第二个检查日上午的血压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第一个检查日下午比较,第二个检查日下午的OCs3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OCs1、OCd1、OCd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之,OH人群两个检查日上午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一致性好,下午的直立性血压变化值一致性也相对较好,但是每个检查日上下午之间的一致性差。每个检查时相检出的人数不一致。计算检出人数时,如果两次检查重复检出同一个OH患者计算为1个患者人数。其中第一个检查日共检出58人(占总检出人数69.05%),第二个检查日共检出45人(占总检出人数53.57%),用X2检验,X2=4.241,P>0.05,两个检查日之间的检出的频数无统计学差异。两个上午总共检出63人(占总检出人数75%),两个下午总共检出32人(占总检出人数38.10%),X2=23.280,P<0.01,上下午之间的检出的频数有显着差异。不同年龄组间CAVI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年轻组CAVI值分别小于中年组(P<0.05)及老年组(P<0.01),中年组CAVI值小于老年组(P<0.01)。不同年龄组间ABI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年轻组ABI值小于老年组(P<0.01),中年组ABI值小于老年组(P<0.05),而中年组与年轻组之间的ABI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4先后4次进行血压测量,按现有OH标准共检出OH患者84人,如果把OH诊断标准中的时间因素作为因变量,直立3分钟内患病率10.95%。如果把直立时间延长到5分钟,OH血压占总人数15.91%;直立时间延长到10分钟,OH血压达标占总人数16.82%;直立时间延长到15分钟,OH达标占总人数17.86%;直立时间延长到20分钟,OH达标占总人数19.04%。随着站立时间延长,达到现有OH诊断标准的血压变化阈值的人数逐渐增多。站立时间延长到5分钟时,频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直立3分钟内,达到OH诊断血压阈值的人数,上午明显多于下午。OH组及非OH组的不同站立时相直立性血压变化值的波动曲线有各自的规律。2.5无症状OH人群共21人,治疗后非药物治疗组血压变化的改变值与随访组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着;且治疗前后CAVI及ABI无明显差异。2.6出现症状的OH诊断阴性人群共130人,随访亚组43人,治疗后复查2次体位性血压变化,最少一次达到OH诊断标准有6人(14.0%);非药物治疗亚组45人,血压测量达到OH诊断标准有5人(11.1%);安慰剂亚组42人,血压测量达到OH诊断标准有2人(4.8%)。三组之间的OH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随访亚组和安慰剂治疗亚组两组间相比,OCsl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OCdl和OCd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s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药物治疗亚组和其他的两个亚组之间两两比较,血压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亚组症状评分改善0.42±1.05,非药物治疗亚组为1.18±1.35,安慰剂亚组为1.76±1.28,随访组症状改善最少,低于非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而安慰剂组症状改善明显好于非药物治疗组。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症状评分变化与OCdlmVariation存在相关关系外,与其余7个直立性血压变化的改变值无相关关系(P>O.05)。2.7合并症状的OH人群有63人,每个亚组均21人,非药物治疗亚组治疗3月后复查2次体位性血压变化,最少一次达到OH诊断标准有9人(42.9%);药物治疗亚组血压测量达到OH诊断标准有4人(19.0%);安慰剂亚组血压测量达到OH诊断标准有5人(23.8%)。三组之间的OH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随访的第三个检查日测定的OCs、OCd的值,安慰剂治疗亚组、药物治疗亚组的曲线明显位于非药物治疗亚组的下方,OCs曲线相对稳定,显示药物治疗亚组改善站立时血压变化值最为明显,安慰剂治疗亚组与非药物治疗亚组比,也能明显改善血压变化值;但OCd曲线波动变化较大,说明安慰剂治疗亚组、药物治疗亚组与非药物治疗亚组相比,均可不同程度改善站立时血压变化值,但是效果不稳定。三组间的CAVI及ABI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非药物治疗亚组症状评分变化0.57±0.60,安慰剂亚组为1.57±1.40,药物治疗亚组为1.48±0.93,药物治疗亚组和安慰剂亚组症状评分变化增加明显高于非药物治疗亚组(P<0.05),而药物治疗亚组和安慰剂亚组症状评分变化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症状评分变化与直立性血压变化的改变值大部分无相关关系。2.8本研究共纳入193名合并OH症状的对象进行治疗观察,四种治疗方法的症状评分改善值采用LSD分析,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安慰剂治疗所得出的症状评分改善值增加明显高于随访治疗(P<0.01或P<0.05),安慰治疗所得出的症状评分改善值增加明显高于非药物治疗(P<O.05),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安慰剂治疗与药物治疗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2.9通过凋亡相关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总计有11种目标蛋白下调,上调的有BID蛋白1种,下调的有cytoC、DR6、FasL、IGFBP-3、 IGFBP-4、p21、TNF-α、TNF-β、TRAILR-3、TRAILR-4共10种。2.10NO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着性差异。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方法,血压及其变化值作为变量,将GNB3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作为分组因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携带不同基因型的对象相互比较,卧位血压及其直立后变化值均无显着性差异。3结论3.1无相关症状人群OH患病率低,与多个高危因素相关,直立性血压波动无显着规律,通过反复直立性血压测量可提高检出率。出现相关症状人群OH患病率高,诊断OH与多个OH高危因素无显着相关,直立性血压波动无显着规律。症状与直立性血压变化没有统计学上的联系。不同年龄组的OH患病率不一致,年龄增加、动脉硬化加剧与患病率增加密切相关。通过反复直立性血压测量也可以提高OH检出率。3.2随着站立时间延长,达到现有OH诊断标准的血压变化阈值的人数逐渐增多,如果直立时间增加到5min可以显着增加符合OH诊断标准中的血压变化阈值人数比率。OH组及非OH组的不同站立时相直立性血压变化值的波动曲线有各自的规律。上午测量体位性血压与下午测量相比,检出OH的效率高。3.3无症状OH人群进行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出现症状的非OH人群,非药物治疗不能明显改善血压变化值,但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安慰剂比非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则更明显。对于出现症状的OH人群,安慰剂治疗亚组、药物治疗亚组与非药物治疗亚组相比,均可不同程度改善站立时血压变化值,但是效果不稳定。该研究认为有必要对出现OH的人群进行干预,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给予安慰剂或药物治疗改善症状。3.4动脉硬化指数与年龄密切相关,且短期的治疗不能改变;经过短期治疗后症状或血压变化值的改善与动脉硬化指数无关;非药物治疗确实可以增高体位性血压变化的改变值,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不显着,症状改善与体位性血压变化值增高无关。药物治疗和安慰剂治疗均能起到明显改善症状和增加体位性血压变化值,说明NOH患者治疗的机制不仅仅是使血液动力学等病理生理机制上的变化,而有精神及心理因素参加,与动脉硬化指数则没有明显关系。3.5蛋白芯片能以极小的样本量检测高通量的细胞因子,是筛选工NOH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蛋白的比较理想的技术方法;研究首次展现了NOH患者凋亡相关因子的蛋白芯片分析结果,即部分的表型指纹,为NOH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实验室指标;NOH患者体内多个凋亡因子下调,可能与患者衰老进展密切相关,衰老可能导致多个凋亡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受影响;与死亡受体途径密切相关的Bid蛋白上调,提示死亡受体途径在NOH的发病中可能有关。3.6GNB3基因C825T位点多态性与NOH无显着的直接关联;G蛋白介导的刺激血管活性变化和血管内皮改变的效应所导致的体位性血压变化,可能只是众多NOH病理生理通路之一

高戈[8](2013)在《血管功能药理学以及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常见的三种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论文第一部分对治疗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外科手术中移植血管的功能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第二部分对心脏瓣膜病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同时对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PLAGL1基因进行了突变分析的研究。第一部分血管功能药理学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研究背景及目的:移植血管痉挛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挑战。临床上钙拮抗剂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本部分我们将对新型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阿折地平在人体内乳动脉中对于血管收缩的抑制效应进行研究。内皮细胞胞内的钙调节依赖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s)。标准型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s)目前被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中最重要的钙离子透过性阳离子通道而TRPC3通道被报道在动物动脉中与血管的舒张功能相关。然而,TRPCs在人体动脉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对科研假说,标准型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在人体动脉中发挥作用,进行了验证。实验方法:离体的内乳动脉环(n=68,来自28个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在myograph上进行两方面研究:阿折地平对KC1和U46619预收缩的内乳动脉的舒张作用以及在正常血药浓度时阿折地平对收缩的抑制作用。人体内乳动脉环(n=42,来自28个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按如下方法在myograph上进行研究:分别作出以U46619(-8log M)预收缩后乙酰胆碱的浓度依赖性舒张曲线,记录在加入SKF96365(10μmol/L)或者Pyr3(3μmol/L)孵育前后曲线的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对TRPC3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实验结果:阿折地平能够几乎完全舒张KCl(96.5%±0.7%)或U46619(96.5%±1.4%)预收缩的人体内乳动脉(n=8)且对KCl的敏感性相对U46619更高(EC50:-7.49±0.21vs-6.03±0.11log M,p<0.01);预孵育阿折地平(-6.1log M)可以有效的抑制KCl(最大收缩值从25.8±2.2mN下降至16.0±1.5mN,p<0.01)或U46619(最大收缩值从30.6±4.0mN下降至16.5±2.2mN,p<0.05)引起的人体内乳动脉收缩。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舒张值由于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抑制剂SKF96365(48.2±3.7vs.66.0±0.9%in control,p<0.01)或TRPC3通道特异性抑制剂Pyr3(58.4±2.3%vs.67.7±1.1%in control,p<0.01)而明显减小。同时,在人体内乳动脉中检测到TRPC3通道蛋白的表达。实验结论:阿折地平对于不同类型的血管收缩剂在人体内乳动脉中引起的收缩均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因此,阿折地平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有望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移植血管的痉挛。TRPC3通道存在于人体内乳动脉中,并且在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中发挥功能。本部分研究提示TRPC3可能成为在内皮功能障碍疾病如冠心病中潜在的保护内皮功能以改善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的靶点。第二部分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脏瓣膜病的遗传基础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重要信息。然而,关于心脏瓣膜病(VHD)包括风湿性(RVD)和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VD)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尚不明确。本部分实验意在探索血浆中表达量变化与心脏瓣膜病的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许多遗传学研究提示PLAGL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相关。本部分的研究意在鉴别PLAGL1基因中潜在的致病突变,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实验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联合质谱的方法对RVD.DVD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差异蛋白质的检测。同时对找出的差异蛋白中可能与VHD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进行ELISA验证。300例单纯性VSD患者和300例健康人群PLAGL1基因中两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经PCR扩增后,PCR产物采用ABI公司3730自动测序仪测序。应用CLCworkbench software对PLAGL1蛋白进行多物种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实验结果:双向电泳联合质谱共找出差异蛋白点18个,包括14个蛋白质或者多肽。对两个上调的(补体C4A和碳酸酐酶1)和三个下调的(血清铁传递蛋白、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和波连蛋白)可能与VHD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进行ELISA验证。补体C4A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715.8±35.6vs.594.7±28.2ng/ml, n=40,P=0.009)以及碳酸酐酶1在DVD病人血浆中含量(237.70±15.7vs.184.7±10.8U/L,n=40,P=0.007)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血清铁传递蛋白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2.36±0.20vs.2.93±0.16mg/ml,n=40,P=0.025)以及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370.0±13.7vs.413.0±116μg/ml,n=40,P=0.019)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此外,波连蛋白在RVD病人(281.3±11.0vs.323.2±10.0μg/ml,n=40,P=0.006)和DVD病人(283.6±11.4vs.323.2±10.0μg/ml,n=40,P=0.011)血浆中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在PLAGL1基因两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中未检测到任何错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只在编码蛋白的外显子2中检测到一个同义突变(c.486A>G,p.E162E).突变位置的密码子翻译的谷氨酸在与其他物种的比对中显示具有保守性。实验结论:补体C4A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上升,碳酸酐酶1在D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上升,血清铁传递蛋白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下降以及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下降为VHD提供了可能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与瓣膜形成相关的蛋白——波连蛋白在RVD和DVD病人血浆中含量均降低提示在这些病人中可能存在基因缺陷。我们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者PLAGL1基因编码蛋白的外显子2中检测出一个同义突变,尽管这个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的变化,但这个突变仍可能与PLAGL1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比如甲基化作用。

王心宁[9](2012)在《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与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转归背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 UMN)和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 LMN)受损的症状和体征。MND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以及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 MND的发生率与患病率因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域而不同,与遗传因素、职业特点、特殊物质接触史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临床流行病学方面,近数十年以来进行了多项横断面研究,揭示了部分可能的危险因素。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医学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学说。MND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不良。通过各种手段及早明确诊断和适当的支持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MND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诊断情况、治疗方法以及自然病程进行调查。通过整理所获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发病的因素、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现状等进行分析。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总结了MND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探索MN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从而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增加可能性。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为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MND患者,开始于2009年9月1日,终止于2012年2月20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患者信息。病例数据录入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数据库中设立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起病部位、家族成员患神经系统疾病史、既往患病情况、外伤史、有毒物质接触史、诊断分型、误诊情况、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情况、药物治疗、其他治疗,以及对治疗手段的接受程度等项。对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入组的患者进行每6个月一次的随访,记录患者的存活情况。使用SAS for Windows9.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工作。结果:共入组MND患者224例,包括ALS187例(83.5%);PBP20例(8.9%);PMA13例(5.8%);PLS4例(1.8%)。其中男性144例(64.3%),女性80例(35.7%)男女之比1.80:1。发病年龄平均49.1±10.7岁,确诊时间平均12.1±10.2个月,189例(83.6%)就诊在3次以内确诊为MND。起病部位为延髓39例(17.4%),颈段120例(53.6%),胸段3例(1.3%),腰骶段52例(23.2%)。6.7%的患者有家族史。患者职业以农林牧渔劳动者(21.4%)、生产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13.4%)以及专业技术人员(13.0%)居多。65例(29.0%)有吸烟史,60例(26.8%)有长期饮酒史,55例(24.6%)曾有有毒物质职业接触史。患者知情者105例(46.9%);家属知情者211例(94.2%)。服用过利鲁唑的患者55例(24.6%),165例(73.7%)服用过各类维生素,118例(52.7%)服用过辅酶Q10片,中药治疗的患者21例(9.4%),康复治疗的患者18例(8.0%),针灸治疗的患者33例(14.7%),情绪和心理治疗的患者7例(3.1%)。有意向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鼻饲、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气管切开的患者分别为54例(24.1%),71例(31.7%),67例(29.9%)和43例(19.2%)。随访中PBP与PMA的死亡率分别为26.4%、43.8%和8.3%。结论:MND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在50-60岁;职业主要为农林牧渔劳动者;大多数患者为散发性,少数有家族史;部分患者曾有农药、重金属等物质接触史。起病部位以颈段最多。ALS最为常见,其次是PBP及PMA。患者知情率偏低,使用利鲁唑治疗的比例较低,使用维生素类药物和辅酶Q10治疗的比例较高,接受呼吸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不多,尤其接受有创性治疗方式的患者较少。MND的预后普遍较差。第二部分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神经功能与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背景:运动神经元病(]n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兼有上、下运动神经元及传导束受损体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或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虽然传统观念认为MND是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一些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可伴有多系统的损害。研究发现MND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腺体分泌等方面。在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中,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以其无创性、操作简单、敏感且可靠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情况,并对患者进行SSR检查,从而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自主神经受损程度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来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就诊于我院神经科门诊的MND病例。记录患者有无自主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包括:皮肤麻木或瘙痒;出汗异常包括出出汗减少、冷汗或多汗;口干;唾液分泌过多或流涎;皮温异常;体位性低血压;体位相关性心律失常;瞳孔大小或对光反射异常;无明确原因的腹泻或便秘;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对MND患者行SSR检查,测定结果参照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的正常标准,按不同年龄正常值标准进行对照。计算SSR异常率及电生理检查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MND患者142例。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出现率分别为:皮肤麻木76例(53.5%);皮肤瘙痒22例(15.5%);出汗异常15例(10.6%);口干13例(9.1%)唾液分泌过多3例(2.1%);皮温异常21例(14.8%);体位性低血压3例(2.1%);体位相关性心律失常1例(0.7%);无明确原因的腹泻6例(4.2%);便秘23例(16.2%);排尿障碍14例(9.9%);性功能障碍2例(1.4%)。142例MND患者中,SSR正常91例(64.1%),异常51例(35.9%)。上肢SSR异常12例(8.5%),上肢潜伏期延长2例(1.4%),波幅降低8例(5.6%),波形消失4例(2.8%);下肢SSR异常47例(33.1%),下肢潜伏期延长4例(8.5%),波幅降低31例(21.3%),波形消失15例(10.6%);上下肢均异常为7例(4.9%),上下肢波形均消失3例(2.1%)。MND患者SSR与正常值比较,上肢潜伏期延长(P<0.05),上下肢波幅均显着降低(均P<0.01)。ALS的各El-Escorial诊断分型之间无显着差异,下肢起病组异常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与上下肢SSR波幅、潜伏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ND可出现皮肤、腺体分泌、心血管系统、膀胱直肠括约肌等临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部分MND患者出现SSR的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自主神经症状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下肢起病患者的SSR异常率较高。第三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表达与氧化修饰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5%~10%的ALS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称为家族性ALS (famili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fALS);其余为散发性ALS (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sALS)。既往研究已经发现异常表达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uperoxide dismutase, superoxide dismutase-1, SOD1)具有毒性作用,主要途径为蛋白氧化、错误折叠和聚集,导致运动神经元损伤。但除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一些有毒物质与ALS发病相关,SOD1导致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说认为不仅基因突变所表达的SOD1具有针对运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野生型SOD1发生氧化和错误折叠,可获得与突变SOD1相同的属性,而氧化修饰是SOD1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后修饰的重要步骤。在本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中,根据对家族性ALS的临床特点的观察和基因分析比较,我们发现SOD1基因突变并不与临床表型具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具有相同突变基因的ALS患者间,突变蛋白对运动神经元产生的损伤不均一。结合之前文献关于SOD1蛋白在ALS发病中的毒性作用的分析,可提出假设,认为异常的氧化修饰可能导致SOD1蛋白的异常表达,从而导致ALS发病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目的:在以往研究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突变型SOD1蛋白的毒性与其氧化修饰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野生型SOD1是否具有这一相同的致病途径。使用常规蛋白印迹法等方法探索突变或野生型SOD1的氧化修饰过程在AL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设计比较家族性ALS患者、散发性ALS患者与正常人SOD1的氧化修饰属性是否具有不同,如果能进一步证实氧化修饰在ALS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可能为寻找疾病新的生物标记物提供线索,并为研究ALS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我院神经科门诊和病房收集fALS患病家系成员及sALS病例,对每例散发性患者和ALS家系成员抽取外周静脉血,对照组选取年龄、性别与患者组一一匹配的人群静脉血标本。对ALS家系成员、散发性ALS患者和对照组进行SOD1基因检测。根据与黄嘌呤氧化酶作用测定AL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总SOD活性。使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AL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血清中SOD1的表达水平与聚集情况。分别使用碘乙酸孵育与β-巯基乙醇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的蛋白样品,进行SOD1蛋白氧化-还原水平的检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PAGE),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MALDI-TOF-MS)方法进行ALS患者与正常人混合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判断ALS患者中是否存在SOD1的异常氧化修饰形式。结果:共收集sALS185例和7个ALS患病家系成员的病例资料和外周血。根据测序和BLAST比对,在ALS患者中未发现明确SOD1基因突变。年龄匹配的AL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红细胞SOD活性无显着差异(0.158U/ml vs0.150U/ml,P>0.05)。在不携带SOD1基因突变的ALS患者中,SOD1在血清或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聚集程度无显着差异(均P>0.05)。无SOD1突变的sALS患者与年龄、性别均匹配的正常对照比较,氧化/还原型SOD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聚集程度无显着差异(均P>0.05)。对2D-PAGE分离后得到的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发现其结构不符合SOD1多肽特征,未发现ALS患者血清中SOD1蛋白的异常氧化修饰。结论:不携带SOD1突变的ALS患者红细胞SOD活性正常,SOD1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与表达量不发生显着改变,本研究也没有观察到异常的氧化还原状态。在不发生氧化应激的情况下,ALS患者中的野生型SOD1与正常SOD1蛋白之间多肽结构的差别。对于无SOD1突变的ALS患者,野生型SOD1的结构和基本性质没有显着改变,氧化修饰可能并非与ALS致病相关的首发机制。野生型SOD1是否具有与突变SOD1蛋白相似的属性及其对运动神经元的毒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珊,倪旭东,卢飞舟[10](2009)在《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对血管内皮因子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对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F1浕(6-K-PGF1浕)水平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体检的方式了解空军某部飞行人员259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同时采用酶标法测定vWF、6-K-PGF1浕水平和PDGF活性。结果:(1)理想血压107例,正常血压78例,1级高血压35例,2级高血压27例,3级高血压12例;(2)1、2、3级高血压组vWF、6-K-PGF1浕水平和PDGF活性与正常血压组及理想血压组比较,差异显着或非常显着(P<0.05,P<0.01)。结论: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血管内皮损伤程度逐渐加重。

二、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的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调节脑区情绪反应的ERP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大脑情绪反应的研究概况
        1 情绪反应的大脑神经基础
        1.1 帕佩兹情绪环路的提出
        1.2 杏仁核情绪功能的发现与突破
        1.3 边缘系统与情绪脑的提出
        2 情绪反应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2.1 情绪反应导致疾病的产生
        2.2 情绪反应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
        2.3 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气功训练及ERP晚期正电位与情绪反应相关研究概况
        1 气功训练调节情绪反应的相关研究概况
        1.1 调身训练
        1.2 调心训练
        1.3 调息训练
        2 ERP晚期正电位与情绪反应相关研究概况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资料方法
    1 对象
        1.1 试验时间及对象来源
        1.2 选择标准
    2 方法
        2.1 受试者招募
        2.2 样本量
        2.3 分组
        2.4 盲法设计
        2.5 干预方案
        2.6 医学伦理与知情同意书
    3 测试与环境
        3.1 测试地点
        3.2 声音测试材料
        3.3 测试环境
        3.4 仪器设备
        3.5 测试前仪器准备
        3.6 测试前受试者准备
        3.7 测试过程
    4 数据提取过程
    5 统计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干预训练前(第1时点)LPP均值组间比较结果
        2.1 第1时点正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2.2 第1时点中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2.3 第1时点负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3 干预训练后(第2时点)LPP均值组间比较结果
        3.1 第2时点正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3.2 第2时点中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3.3 第2时点负性刺激下LPP平均幅值组间比较结果
    4 第2时点不同情绪刺激下脑区差异图示
        4.1 正性LPP脑区时序差异图示
        4.2 中性LPP脑区时序差异图示
        4.3 负性LPP脑区时序差异图示
    5 LPP平均幅值脑电地形图
        5.1 正性刺激下早、中、晚三期LPP平均幅值脑电地形图示
        5.2 中性刺激下早、中、晚三期LPP平均幅值脑电地形图示
        5.3 负性刺激下早、中、晚三期LPP平均幅值脑电地形图示
第四部分 讨论分析
    1 第1时点LPP平均幅值结果分析
    2 第2时点LPP平均幅值结果分析
        2.1 LPP早期时间窗(300-600ms)
        2.2 LPP中期时间窗(600-900ms)
        2.3 LPP晚期时间窗(900-1200ms)
        2.4 小结
    3 顺腹式呼吸训练调节情绪的作用分析
        3.1 气功调息的内涵
        3.2 三调合一的目的
        3.3 三调合一的训练要求
        3.4 本研究中顺腹式呼吸的操作特点
        3.5 选择顺腹式呼吸的原因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与课题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2)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老龄化
        1.1.2 医疗与健康智能化
    1.2 健康监护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健康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2.1 老年用户特征及需求分析
        2.1.1 老年人基础生理特征
        2.1.2 主要生命体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
        2.1.3 老年人家庭健康监护需求
    2.2 健康监护系统总体技术路线
    2.3 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
        2.3.1 多种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2.3.2 老年人生理参数的多维度修正
        2.3.3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信息融合与老年人生理参数关联性分析
    3.1 引言
    3.2 样本选择与采集
    3.3 体温及关联因素
        3.3.1 体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3.3.2 体温基础判断条件
        3.3.3 性别与体温的关联性分析
        3.3.4 年龄与体温的关联性分析
        3.3.5 昼夜时间与体温的关联性分析
    3.4 血压及关联因素
        3.4.1 血压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3.4.2 血压基础判断条件
        3.4.3 性别与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3.4.4 年龄与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3.4.5 昼夜时间与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3.5 心率及关联因素
        3.5.1 心率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3.5.2 心率基础判断条件
        3.5.3 性别与心率的关联性分析
        3.5.4 年龄与心率的关联性分析
        3.5.5 昼夜时间与心率的关联性分析
    3.6 血氧及关联因素
        3.6.1 血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3.6.2 血氧基础判断条件
        3.6.3 性别与血氧的关联性分析
        3.6.4 年龄与血氧的关联性分析
        3.6.5 昼夜时间与血氧的关联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理参数测量值修正流程及算法设计
    4.1 修正算法流程综述
    4.2 体温修正算法设计
    4.3 血压修正算法设计
    4.4 心率修正算法设计
    4.5 血氧修正算法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平台搭建及APP交互设计
    5.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1.1 系统总体构成
        5.1.2 系统功能阐述
    5.2 系统硬件设计
        5.2.1 系统主控模块
        5.2.2 体温采集模块
        5.2.3 心率血压采集模块
        5.2.4 血氧采集模块
        5.2.5 蓝牙模块
        5.2.6 电源管理模块
        5.2.7 系统工作流程
    5.3 交互系统与用户界面设计
        5.3.1 交互系统设计
        5.3.2 用户界面设计
    5.4 产品外观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大学生体育舞蹈观赏者心率变异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舞蹈观赏
    2.2 体育舞蹈审美
        2.2.1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
        2.2.2 体育舞蹈审美价值
        2.2.3 体育舞蹈审美教育
    2.3 心率变异性
        2.3.1 HRV生理基础
        2.3.2 HRV分析方法及指标
        2.3.3 心率变异性的应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
    4.1 体育舞蹈观赏者观赏不同阶段间HRV变化特征
        4.1.1 观赏恰恰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1.2 观赏伦巴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1.3 观赏牛仔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2 体育舞蹈观赏者观赏不同舞种间HRV变化特征
        4.2.1 观赏恰恰和伦巴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2.2 观赏伦巴和牛仔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2.3 观赏恰恰和牛仔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3 不同性别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特征
        4.3.1 观赏恰恰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3.2 观赏伦巴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3.3 观赏牛仔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HRV变化差异比较
    4.4 不同个性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特征
        4.4.1 内外向性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差异比较
        4.4.2 不同情绪稳定性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差异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体育舞蹈观赏者观赏不同阶段间HRV变化特征
    5.2 体育舞蹈观赏者观赏不同舞种间HRV变化特征
    5.3 不同性别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特征
    5.4 不同个性体育舞蹈观赏者HRV变化特征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实验设计展望
        6.2.2 体育舞蹈观赏审美教育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录A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人简历

(4)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及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北京市大气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环境空气质量、气象资料收集
        1.2.2 表观温度
    1.3 研究结果
        1.3.1 北京市大气污染、气象因素3年变化趋势
        1.3.2 2016年北京市大气污染、气象因素季节变化趋势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北京东部城区PM_(2.5)粒径分布及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材料和设备
        2.2.2 社区室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2.2.3 PM_(2.5)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2.2.4 PM_(2.5)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分析
        2.2.5 雾霾和非雾霾天气PM_(2.5)化学组分比较分析
        2.2.6 PM_(2.5)化学组分分析的质量控制
    2.3 研究结果
        2.3.1 社区PM_(2.5)日均质量浓度监测结果
        2.3.2 PM_(2.5)化学组分的测量结果和污染特征分析
        2.3.3 PM_(2.5)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组分的形态分析
        2.3.4 雾霾和非雾霾天气PM_(2.5)及化学组分的差异
        2.3.5 北京东部城区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2.3.6 不同粒径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布特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区监测点的个体水平PM_(2.5)暴露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1 室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3.2.2 受试人群暴露评估
        3.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受试人群室内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3.3.2 基于出行模式和微环境模型评估个体水平暴露量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固定群组设计和混合效应模型评价PM_(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研究设计: 固定群组追踪调查
        4.2.2 材料与设备
        4.2.3 研究人群
        4.2.4 个体暴露水平评估
        4.2.5 HRV监测
        4.2.6 血生化指标测量
        4.2.7 共线性诊断和变量筛选
        4.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受试人群的一般情况
        4.3.2 随访追踪调查情况
        4.3.3 PM_(2.5)暴露对受试人群的心血管的健康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的创新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伦理审查批准书
    附录2: 志愿者招募公告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调查问卷
    附录5: 仪器工作条件
    附录6: SAS程序语句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文章1: Source specific PM_(2.5) associated wi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the elderly withcoronary heart disease:a community-based panel study
    文章2: ICP-MS和ICP-AES用于北京雾霾天气PM_(2.5)来源解析研究
    文章3: 离子色谱法研究亚微米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含量水平和污染评价
个人简历
致谢

(6)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数学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 研究设计及方法
    1.4 本章小结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评估研究
    2.1 引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本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筛查数学模型构建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4.6 本章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模型构建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5.6 本章小结
    5.7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新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研究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探讨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的凋亡因子抗体芯片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GNB3基因825C/T多态性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研究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致谢
统计学证明

(8)血管功能药理学以及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血管功能药理学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冠心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第二节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四节 移植血管痉挛及抗痉挛对策
        第五节 移植血管的内皮功能和TRPC通道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第二节 主要试剂
        第三节 主要溶液配制
        第四节 实验标本
        第五节 Myograph血管张力的测定
        第六节 Western blot检测
        第七节 免疫组化检测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阿折地平对人内乳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抑制收缩的效应
        第二节 TRPC3在人内乳动脉中的作用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阿折地平对人内乳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抑制收缩的效应
        第二节 TRPC3在人内乳动脉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的研究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第二节 主要试剂
        第三节 主要溶液配制
        第四节 血液样本
        第五节 样本的预处理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血浆差异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第七节 VSD患者中PLAGL1基因外显子突变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血浆差异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第二节 VSD患者中PLAGL1基因外显子突变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血浆差异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第二节 VSD患者中PLAGL1基因外显子突变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转归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神经功能与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表达与氧化修饰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圆式站桩协同顺腹式呼吸调节脑区情绪反应的ERP效应研究[D]. 张鑫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研究[D]. 朱天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大学生体育舞蹈观赏者心率变异性特征研究[D]. 黄培佳.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及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 方慧. 郑州大学, 2017(05)
  • [5]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D]. 陈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
  • [6]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数学模型构建研究[D]. 唐子惠. 复旦大学, 2014(01)
  • [7]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新模式的初步研究[D]. 沈丹彤.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4)
  • [8]血管功能药理学以及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高戈. 南开大学, 2013(06)
  • [9]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与基础研究[D]. 王心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12)
  • [10]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对血管内皮因子变化影响的研究[J]. 李珊,倪旭东,卢飞舟. 人民军医, 2009(03)

标签:;  ;  ;  ;  ;  

民航飞行员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关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