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

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康智[1](2020)在《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子媒介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当时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纪录片与广播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壁垒,催生了新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通过声、光、影像等传播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介入感、在场感、真实性,以听觉、视觉创造出的非实体世界把信息、思想、文化等传递到各地。对于民国社会而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丰富了大众社会生活。伴随着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快速发展,大众对其在促进社会进步与提升民众素养方面寄予厚望。然而研究发现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发展初期,在其以直观、便捷、愉悦满足人们的新奇感、时尚追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伦理问题,以民营为主体的广播电台过分地追求商业利益与传媒自由,缺乏正确的娱乐伦理观念,以致广播节目整体趣味呈低俗娱乐态势,靡靡之音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民众思想;同样,纪录片在发展中也陷入了伦理困境,虚假拍摄、拼接镜头、题材猎奇、教育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发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冲击传统文化、质疑现存社会秩序、颠覆价值观的合法性的怀疑,并进而诘问大众传媒的伦理思想与社会责任,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大众传媒伦理的争论与媒介社会功能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在战时新闻学的理论引导下,利用纪录片、广播在内的大众传媒实现战略与舆论思想上的胜利,传播真实战况,团结各界积极抗战成为了社会普遍的共识。而现实中,纪录片与广播虽凭借独有的大众化、直观性等媒介属性,发挥了积极的抗战作用,但原有的一些伦理问题与新的伦理失序依旧产生着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与建构几乎同步进行,民国社会逐步对纪录片与广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制,包含行政手段、法律法规、道德约束、行业自律等不同形式,促使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由最初的自由粗放,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民国社会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批判,促使纪录片、广播通过自律、他律强化了伦理规范,并依托出台的监管法规,共同使得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改善不良内容、遏制低俗娱乐、追求信息真实、普及社会教育以及在抗战时期进行战前思想动员与战时舆论引导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强化了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是民国大众传媒社会化进程中伦理变迁轨迹的重要段落。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的背后是社会对媒介德性与社会责任观的深刻反思,通过纪录片、广播等媒介帮助大众全面认识所处的时代环境,改善生活、解决冲突、达成共识,推动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沟通交流,最终旨在实现人与社会的契合,这成为了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公共利益为上、至善、无害等伦理学原则出发,追求传媒、社会与人的良性互动,不断规制、影响着民国大众传媒的伦理走向。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每当一种新的传媒形式产生以后,在伦理方面会或多或少地与原有社会关系发生摩擦,而这些伦理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中又存在着相似性,这正是传媒属性和人类社会共通性的体现。反观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思想以及所暴露的伦理问题和社会所采取的规制手段,这些发展经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反思传媒自由、娱乐伦理、传媒之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传媒规制中所体现出的传播发展观念。这将有利于我国在新时代促进传媒伦理自洽,规范传媒行为,对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任江艳[2](2017)在《浅析冯列山的舆论观》文中指出冯列山作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博士以及近代着名的报人、新闻工作者和教育者,一生都致力于新闻学的研究,且影响深远。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对于新闻学及新闻"元问题"的研究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一直为后来学者所引用。另外,关于新闻教育、新闻业务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特色和风格。本文将以"舆论"为切入点,研究冯列山对于"舆论"及舆论与报纸、民主政治的关系等观点,使其新闻思想更为简洁明了,通过对于个体新闻思想的深描有助于拓宽中国新闻思想史的研究视野。

钟婷[3](2017)在《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文中提出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激荡着国人,新事物和新思想逐渐涌入国内,近代报刊就在其中。近代报刊最早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后逐渐被国人认识,随着早期报人报刊活动的开展和报刊思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与近代报刊息息相关的近代舆论意识也开始发酵,应和着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也伴随中国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大转型逐渐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国内报刊活动为背景,以人物的舆论观念为主要考察对象,探究清末民初自报刊兴起以后近代舆论观念的生成和演变轨迹。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清末民初三个时期人物的舆论观进行研究,最终对这一时期舆论观念产生的变化进行梳理总结。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清末报刊兴起初期早期改良派的舆论观念,从传统清议的式微到近代舆论意识的萌发,近代报刊在其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清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促使传统士人身份发生变化,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变,立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他们从对报刊的思考和实践中建立起最初的舆论观。本章主要考察了这一时期的报刊思想和报刊活动及其对舆论观念的影响,研究了陈炽、郑观应、王韬的舆论观念,其中对王韬的舆论观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认为,早期改良派虽然以报刊这一新媒介为中心发展了中国传统舆论观,开始意识到报刊在舆论中的作用,但他们的舆论观仍然是以传统"君权"为出发点,以"重民"思想为核心,实质上依然在中国传统舆论观念的框架内。所以,对早期改良派来说,他们仅算是迈出了传统舆论观向近代舆论观转型的第一步。第二章节主要探讨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舆论观,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为近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群体,经历了早期舆论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舆论观念已逐渐成熟,且由于政治变革的需要,更加追求实用性,要求服务于实践。本章主要考察了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报刊活动和特点及其对舆论观念发展的影响,研究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舆论观,其中重点是对梁启超舆论观的考察。研究得出,这一时期政治报刊的兴盛推动了舆论观念的进步,而梁启超以"民权"思想建立的舆论观则意味着中国传统舆论在向近代舆论的转型中又前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三章以民初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观为研究对象,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后,激进的革命思想发挥巨大能量,舆论观念继续变化发展。革命派更加注重舆论政治性和工具性的诉求,"政权"的需要成为他们舆论观念的主要出发点。本章主要考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的报刊活动及其对舆论观念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了章太炎、于右任和孙中山的舆论观,其中以孙中山的舆论观为重点。研究认为,随着报刊言论的激进化,这一时期对舆论政治功能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后期,舆论宣传也愈加被强调。本文最后一章对清末民初舆论观念的流变进行梳理和概括。首先考察不同时期对舆论认识的变化,包括对舆论主体、舆论客体和舆论本体的认识;其次考察舆论功能观的变化,包括舆论的政治功能和监督功能;最后是对舆论态度转向的考察,探讨从提倡"健全舆论"到宣传"主义信仰"所体现出来的对舆论态度的变化。

王朝阳[4](2013)在《浅析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在微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启超在中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对现今的新闻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为基点,以微博为例,探讨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在微博中的应用。

焦桂春[5](2013)在《浅析梁启超的舆论观》文中认为梁启超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力的报人、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宣传家和报刊理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长期从事舆论宣传活动,他于1895年主编《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开始在舆论界初露锋芒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他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1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新闻思想,其中,梁启超的舆论观是其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是意在通过对梁启超舆论观形成的社会背景、产生的过程与梁启超的转变进行阐述,以期达到对梁启超舆论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文是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的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从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梁启超舆论观形成的社会背景;社会变革与新思潮的兴起,包括梁启超早期舆论观形成的过程、梁启超舆论观的成熟、梁启超舆论观的调整。本文在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梁启超舆论观的基本内涵;梁启超舆论观的思想来源,包括报刊舆论导向的必要性;梁启超的报刊舆论观的五个方面:舆论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舆论分为健全和非健全舆论、健全舆论的产生需要报馆的指导、舆论与公益关系之交错性、舆论的反映和监督功能;梁启超舆论观的历史局限;以及梁启超报刊舆论观对当代新闻界的启示进行阐述,以求对梁启超舆论观做一个基本的梳理。梁启超舆论观是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融合的思想结晶,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产物,它涉及了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体系;它的特殊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决定了它独特的内容与地位。梁启超在中国新闻史上首次提出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舆论观问题。今天,我们仍不难发现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本文拟对梁启超的舆论观加以剖析,并揭示其现实意义。

彭苏[6](2012)在《论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文中提出生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时代的梁启超为了国家的救亡图存,在国家和民族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之时,在历史、社会及自身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梁启超独特的中西文化观。梁启超流质易变的性格特征以及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随着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越来越激烈,其文化思想也随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在复杂多变的近代中国,梁启超以“善变”而闻名,事实上,梁启超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促成新变。他所“变”的是文化思想的日渐深化,所“不变”的是民族之情、爱国之心。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的,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最具代表的观点,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至今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易文[7](2012)在《对当代新闻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梳理了2003-2010年我国主要新闻学期刊登载新闻思想研究论文的概况,认为当前新闻思想研究内容以党的新闻思想研究为主,同时存在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实践的关注不够、价值判断单一以及学理性不足的局限,认为应从关注当代的新闻实践、区分新闻思想与宣传思想以及注重新闻思想研究的独特性与整体性等方面入手来改进。

倪琳[8](2010)在《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旨是研究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演迁过程及其内容特点。论文从五个层面展开,首先对近代中国时间划分的认定、近代中国的研究范式、思想演迁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次考察了前舆论时期的清议传统,以及晚清清流派现象,特别分析了清议边缘化,舆论高调登上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社会历史原因。第三,以1834-1949年间有关舆论的近代文献为分析对象,对舆论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提炼总结。第四讨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承前启后并且引领时代的知识精英阶层的舆论思想型塑特点。最后,在近现代中西方交流的历史背景下从纵向(华夏传统)与横向(西风东渐)的角度对舆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一、明清时期的清议已经从秦汉时期的乡评与德行监督演变成为统治阶层的政见之争,当局限于统治阶层的政见之争遭遇大众传播与现代文明时,清议概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理论建构而被舆论所取代。二、每次舆论思想上的波动与转型都与中国时局交替一一对应,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近代舆论思想的阐释的枢机所在,往往并不依托于基本的价值理念,而是受制于西方经验与现实环境,从“工具意义”与“对策意义”的角度对基本的理念与原则进行变通式调整。三、知识精英与权力之间的远近关系决定着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的特点。距离权力者最远的媒体知识阶层极力持舆论高调论,维护言论自由与舆论自由。对权力处于若即若离的学院派知识精英的舆论思想持舆论中庸论。处于权力中心的党政知识精英从国家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宣扬舆论统制论。四、西方舆论思想的学术论辩分为两个时期:传统时期与现代时期。传统时期的西方舆论思想本质上就是围绕着普通民众是否有能力理性地参与政府的决策与管理这个中心命题。现代时期则是围绕着对民意调查的方法科学性展开争辩。从文献研究来看,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近代中国舆论思想长期受到西方传统时期的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五、对于public opinion为何翻译成为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以下推测:(1)受到日语的影响。最早对舆论进行学理性定义的胡汉民、梁启超等近代名士都有留学或旅居于日本的经历。但在日语中为了避免舆论可能会产生的歧义,还有一个专指大众化非理性言论的“世论”,而这个概念被留日的中国学者忽视。(2)在中国历史思想语境下,“公”以“国君”、“朝廷”为词源,与统治权力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合关系,从而导致中国思想界出于反抗皇权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时代精神的需要,以及西方的“public”词源为“人民”,故而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为“舆论”更符合中国从传统封建帝国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变的时代潮流。因而,舆论属于现代汉语中的“重返的书写形式的外来词”,不能简单地认为字形完全一样的古汉语词汇可以自然而然地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词的含义。在现代化命题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认为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的过程与特点对当下中国产生如下几点启示:一、虽然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过程中涉及的思想资源丰富且具有争议,但其中却孕育着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就是民主的参与、自由的表达、多数的选择、透明的权力。这既是告别皇权专制统治之后新生国家的政权合法性与公信力的来源,也是近代中国思潮激荡融合后的普遍共识。二、士的转型分化出新的近代知识群体,他们与大众媒体、西式大学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强大舆论与言论力量,被称之为文人论政,以言报国。虽然这段辉煌历史较为短暂,但如昭示方向的灯塔照耀着媒体人的理想。三、权力愈大的阶层,愈倾向于控制意见的表达,权力中心更是乐于采用统制与操控手段,强调思想与声音的一致。从长远看,信息流动受阻滞、意见表达被压制,那么力量和利益的制衡欠缺,权力决策失误和治理失败在所难免,上层、下层双输的祸国之局亦可能肇因于此。四、西方public opinion本身充满争议。近代以来,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舆论”造成新的歧义。现代汉语中指称人民的意见的词汇比起西方而言,较为贫乏,甚至由褒义逐渐带有贬义,呼吁丰富相关概念。

马树邦[9](2008)在《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探析》文中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思想舆论导向工作是建设和传播和谐文化的关键。探究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离不开对思想舆导向理论及其实践发展的把握。思想舆论导向与舆论、舆论导向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思想性等特征。舆论传播活动古已有之,中西方舆论导向思想的演进及实践为思想舆论导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马克思主义舆论导向思想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导向理论也开始萌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中国共产党思想舆论导向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导向理论在中国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思想舆论导向与和谐文化这一先进的文化形态及其传播紧密相连。作为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为思想舆论导向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观察视角。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思想舆论导向提供深刻的时代背景。在思想文化多元并存条件下,和谐文化传播要掌握主动权就离不开舆论先行,离不开思想舆论导向活动。我国思想舆论导向的发展已有了在理论、技术、渠道和队伍等方面的实践优势,但也存在着“导向偏差”这一有悖于我国文化发展要求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我国思想舆论导向自身因素制约的内部原因,也有社会转型时期新探索困境的外部原因。因此,在探索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发展对策上就应该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正确导向,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第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对思想舆论导向工作的管理决策能力,增强党对思想舆论的引导能力;第三,突出思想舆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第四,增强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提高思想舆论导向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五,拓宽关注视野,加强对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舆论导向。

谢静[10](2007)在《新闻报料人现象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判断也不断地受到冲击。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问题、新现象和新事物不断涌现出来。近年来,在我国各城市都出现了一类被称作“新闻报料人”(或新闻线人)的媒体信息提供者。他们通过拨打报社、电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的新闻热线、投诉电话或者借助其他渠道,提供各种新闻线索,从而获得一定的报酬。这种行为一般包括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经济利益即报料费;二是寻求媒体的帮助,表达自己的心声,满足自己监督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新闻报料人的产生是新闻媒体竞争发展的需要和报料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出现、发展与整个社会大气候有关——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闻报料人为传媒竞争注入了活力,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近两年,国内有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研习和实地调研,对新闻报料人现象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用新的观点把新闻报料人和受众做了相应的类属划分,详细地讨论了新闻报料人产生的社会成因,分析了报料人在大众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和作用,认为新闻报料人一方面是由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所促生,显示了市民新闻学的崛起。另一方面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尊重,对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回归。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探讨了新闻报料人对我国现有新闻体制的影响,认为新闻报料人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媒体的信息资源渠道,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新闻的三贴近,同时促进了新闻信源有偿化、体现了新闻制作社会化趋势;弥补了通讯员制度的不足;强化了传媒的社会功能。同时,分析了新闻报料人由于社会条件和素质局限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业界对新闻报料人究竟能否职业化莫衷一是的讨论声,详细探讨了新闻报料人未来的走向,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更迭迅速,不能完全用两分法来确定新闻报料人是否会成为一种职业,而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对媒体来说,报料人是长期的稳固的队伍,而对报料人个体来说,却又带有某种临时性和兼职性。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报料人队伍会作为一个松散的社群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体而存在,并对我国传播媒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理由及意义
    2、文献综述
    3、概念界定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创新及不足
第1章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发展及其对民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1.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发展的社会基础
        1.1.1 社会系统对大众传媒之影响
        1.1.2 传媒与政治:彼此促进且制约
        1.1.3 传媒与文化:思想熏陶与伦理变迁
        1.1.4 传媒公共观念形成:经济的自由竞争
        1.1.5 社会舆论与传媒伦理规范之关联
    1.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阶段功能特征
        1.2.1 思想启蒙: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初期发展
        1.2.2 抗战宣传与动员: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时发展
        1.2.3 民族凝聚与统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后恢复
    1.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社会影响
        1.3.1 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与生态
        1.3.2 丰富社会生活,成为时尚风潮
        1.3.3 有助于社会教育普及
        1.3.4 凝聚思想,增强对外传播效力
        1.3.5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
        1.3.6 媒介伦理失序带来的社会负面效果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自由与责任: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伦理问题
    2.1 娱乐低俗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娱乐伦理问题
        2.1.1 传媒娱乐的低俗制作
        2.1.2 娱乐伦理的价值缺位
        2.1.3 探寻根源,正视传媒娱乐失序
        2.1.4 个案反思:《社会怪现象》的责任担当与遭遇
    2.2 虚假盛行: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真实性问题
        2.2.1 “普遍信任”与“真实缺位”:传媒真实性的道德考量
        2.2.2 “伪真实”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与评议
    2.3 题材失序争议: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价值问题
        2.3.1 题材混乱,把关机制的缺位
        2.3.2 功能定位不清,传媒责任不明
        2.3.3 鱼龙混杂,辱华题材盛行
    2.4 教育缺位: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教育伦理问题
        2.4.1 匮乏而贫瘠的民国教育:亟待普及与强化
        2.4.2 期许满满: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寄予厚望
        2.4.3 教育意涵缺失:“乐”与“教”的现实冲突
        2.4.4 传媒教育乱象引发的社会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族与意志: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考察
    3.1 战时的传媒伦理重心:民族至上
        3.1.1 反抗侵略的宣传指导:战时新闻学兴起
        3.1.2 牺牲小我,成就中华:战时传媒思想与舆论引导
    3.2 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传播价值
        3.2.1 聚民心,共抗日: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抗战意义
        3.2.2 记录与宣传: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历史践行
    3.3 战时的不和谐声音: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
        3.3.1 低俗娱乐依旧,缺乏抗战责任意识
        3.3.2 战时传媒真实与题材的价值争议
        3.3.3 战时传媒功能与真实性争议
        3.3.4 战时传媒教育的定位不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性与至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4.1 规制的依据:媒介德性与责任
        4.1.1 媒介的德性
        4.1.2 媒介自由的规范性
        4.1.3 媒介的真理性价值
        4.1.4 媒介的社会监督
        4.1.5 媒介的至善追求
    4.2 传媒法规的开端:北洋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4.2.1 注重电信安全,掌握传媒经营权
        4.2.2 检查制度初立,强化传媒审查
    4.3 立规则、重质量:南京国民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4.3.1 延续北洋管理,维护电信主权
        4.3.2 以法立规:明确媒介职责,规范传播行为
        4.3.3 强化战时舆论引导,提升宣传能力
        4.3.4 启发民智,巩固传媒的教育职能
        4.3.5 打击虚假,杜绝辱华题材
    4.4 为人民办媒体:中国共产党的亲民规制模式
        4.4.1 传媒话语规范及规制
        4.4.2 强化传媒行政管理,注重传播质量
        4.4.3 避免信息失真,推动新闻业务改革
        4.4.4 明确传媒的抗战职能
    4.5 租界与国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4.5.1 租界与国外传媒的伦理问题
        4.5.2 国外传媒伦理规制及借鉴
    4.6 行业自律觉醒: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部推力
        4.6.1 自洽与规范:行业组织的兴起
        4.6.2 推进社会教育:传媒的教育属性强化
        4.6.3 公共利益为上:传媒组织的责任意识提升
    4.7 本章小结(附伦理规制图)
第5章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与规制思想演进及现实意义
    5.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特征分析
        5.1.1 民国时期伦理思想的社会变迁
        5.1.2 民国时期大众传媒伦理之共性
        5.1.3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之特性
        5.1.4 历史上的新兴大众传媒伦理困境
    5.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反思
        5.2.1 传媒自由的道德解读
        5.2.2 娱乐不远道:传媒娱乐伦理思考
    5.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规制的现实意义
        5.3.1 助力社会发展:传媒伦理规制的落脚点
        5.3.2 提升传媒伦理自洽,促进跨文化传播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浅析冯列山的舆论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舆论的界定
二、舆论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 协调性是形成舆论的依据
     (二) 信念的多数性是舆论的依归
     (三) 理智性是舆论的本质特点
     (四) 争执性是舆论形成的前提
三、舆论形成的过程
四、历史语境视角下报纸与舆论的关系探究
五、结语

(3)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概况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从"君权"出发:早期改良派的舆论观
    第一节 式微的千年清议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通过报刊进行的政治参与
        一、早期报人的诞生及其早期报刊活动
        二、早期改良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早期改良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王韬的舆论观
        一、王韬的人生经历与舆论观的形成
        二、王韬舆论观的思想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民权"的兴起: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舆论观
    第一节 救亡图存:深重的民族危机
    第二节 政治报刊的兴盛与舆论观念的发展
        一、维新派的报刊活动
        二、维新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维新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梁启超的舆论观
        一、梁启超舆论活动与舆论观的形成
        二、梁启超舆论观的内容
    小结
第三章 "政权"的需要:革命洪流下的舆论观
    第一节 "鼓吹时代":激进的政治环境
    第二节 激进的报刊活动与作为集团化政治工具的舆论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孙中山的舆论观
        一、孙中山的舆论实践活动
        二、孙中山舆论观的内容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舆论观的嬗变
    第一节 对"舆论"认识的变化
        一、对舆论主体的认识:从"臣民"到"国民"的演变
        二、对舆论客体的认识:公共事务的纳入
        三、对舆论本体的认识:从民情到意见
    第二节 舆论功能观的变化
        一、舆论政治功能的强化
        二、舆论监督功能的发展
    第三节 对舆论态度的转向:由积极到怀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浅析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在微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二、“先时之人物也,如鸡之鸣,先于群动”
三、“以言论动天下”要紧扣时代主题
四、“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的“浸润”之法
结语

(5)浅析梁启超的舆论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梁启超舆论观形成过程
    2.1 梁启超生活的时代
        2.1.1 梁启超舆论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2.1.2 社会变革与新思潮的兴起
    2.2 梁启超早期舆论观形成的过程
    2.3 梁启超舆论观的成熟
    2.4 梁启超舆论观的调整
第3章 梁启超舆论观的内容
    3.1 梁启超舆论观的基本内涵
    3.2 梁启超舆论观的思想来源
    3.3 报刊舆论观—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主体
        3.3.1 报刊舆论导向的必要性
        3.3.2 舆论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
        3.3.3 舆论分为健全和非健全舆论
        3.3.4 健全舆论的产生需要报馆的指导
        3.3.5 舆论与公益关系之交错性
        3.3.6 舆论的反映和监督功能
    3.4 梁启超舆论观的历史局限
    3.5 梁启超报刊舆论观对当代新闻界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论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梁启超的个人经历及其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
    1.1 简述梁启超的个人经历
    1.2 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2章 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三变
    2.1 梁启超就学于万木草堂后至戊戌变法失败前的中西文化观
        2.1.1 梁启超前期的中西文化观
        2.1.2 梁启超前期中西文化观的特点
    2.2 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时期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
        2.2.1 梁启超中期的中西文化观
        2.2.2 梁启超中期中西文化观的特点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游归来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
        2.3.1 梁启超后期的中西文化观
        2.3.2 梁启超后期中西文化观的特点
第3章 梁启超不断变化的中西文化观的原因分析
    3.1 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变化的客观原因
        3.1.1 晚清社会的时代主题
        3.1.2 家庭和早期教育的影响
        3.1.3 西学的不断深入
        3.1.4 文化观与政治活动的相互影响
    3.2 梁启超中西文化观变化的主观原因
        3.2.1 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自省意识
        3.2.2 梁启超自身的性格因素
        3.2.3 对现实认识的不断修正
    3.3 梁启超善变的中西文化观中的不变因素
        3.3.1 爱国主义
        3.3.2 调和主义
第4章 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的影响和评价
    4.1 梁启超中西文化观对近现代的影响
        4.1.1 对近代的影响
        4.1.2 对现代的影响
    4.2 对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对当代新闻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以党的新闻思想研究为主
    (一) 党的新闻思想研究着作屡有面世
    (二) 70篇相关论文中有一半以上为党的新闻思想研究 (包括马恩、毛、邓等党的领袖以及瞿秋白、陆定一等党的报人报刊) (表1)
    (三) 三次研讨会关注穆青、邹韬奋、邓拓
二、研究局限
三、反思
    (一) 应关注当下的新闻实践
    (二) 明确宣传思想与新闻思想的界限, 丰富和开放新闻思想的研究视野
    (三) 提升新闻思想研究的学理层次, 注重新闻思想研究的独特性与整体性

(8)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一) 舆论思想研究的发端
        (二) 近代中外舆论思想的解读
        (三) 公共领域与近代中国舆论
        (四) 现有研究之不足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第一章 看的方式:语境与框架
    一、近代中国的分期
    二、近代中国的研究范式
        (一) 西方中心论模式
        (二) 革命化范式
        (三) 小结
    三、思想研究的方法
        (一) 对思想载体的选择
        (二) 对思想演迁的理解
    四、思想演迁的多重视角
        (一) 思想演迁的历史学视角
        (二) 思想演迁的语言学视角
        (三) 思想演迁的传播学视角
第二章 前舆论思想:清议传统
    一、言官的谏诤:皇权与绅权
        (一) 无畏的言者
        (二) 微弱的制衡
    二、清议与晚清政局
        (一) 清议传统及其特点
        (二) 晚清政局中的清议现象
    三、清议向舆论的演替
第三章 舆论思想的时代演进
    一、1919 年前:舆论至上论
        (一) 舆论与天命观
        (二) 舆论之母
        (三) 立宪与舆论
    二、1919-1936:舆论的消沉
        (一) 舆论学理反思的崛起
        (二) 舆论的悲观与怀疑论
        (三) 舆论统制压倒舆论自由
    三、1937-1949:统制转向自由
        (一) 战时宣传与舆论统制
        (二) 舆论与民主的再次响起
    四、小结:时代变革与舆论思想发展
第四章 近代知识精英的舆论思想型塑
    一、“士”与近代知识精英
        (一) 士的转型与分化
        (二) 知识精英与制度媒介
        (三) 近代知识精英的界定与分类
    二、学术精英的舆论思想
        (一) 对“舆论”的定义
        (二) 舆论的形成过程
        (三) 舆论的影响力
        (四) 舆论研究与西学资料
    三、媒体精英的舆论思想
        (一) 文人论政
        (二) 舆论的代言人
        (三) 成名的想象
    四、政治精英的舆论思想
        (一) 党治与舆论
        (二) 国家利益与舆论统制
    五、小结:知识精英与权力
第五章 西风东渐与中国舆论思想发展
    一、舆论思想的“西风”
        (一) 西方传统舆论思想论辩
        (二) 西方现代舆论思想转向
        (三) 西方舆论概念学术辩析
    二、舆论思想的“东渐”
        (一) 传教士急先锋
        (二) 新兴买办阶级
        (三) 留学生群体
    三、“西化”或“化西”
        (一) 选择性思想吸收
        (二) 强制型同化机制
        (三) 公论与舆论之辨
结语
    一、主要研究发现
    二、对中国的启示
    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舆论研究历史与舆论学学科形成过程中的舆论导向研究
        2.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舆论导向研究简述
        3. 对舆论导向和导向问题的专门研究
        4. 关于马克思主义舆论导向思想的研究
    (二) 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思想舆论导向的理论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 思想舆论导向的内涵及其特征
        1. 舆论、舆论导向和思想舆论导向
        2. 思想舆论导向的特征
    (二) 中西方舆论导向思想的演进及实践轨迹
        1. 西方舆论导向思想及其实践
        2. 中国传统舆论导向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导向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1. 马克思主义舆论导向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 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导向理论的哲学基础
        3. 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导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思想舆论导向与和谐文化传播
    (一) 先进文化中的和谐文化
        1. 和谐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 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和根本途径
    (二) 和谐文化传播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三) 思想舆论导向与和谐文化传播的关系
        1. 和谐文化——思想舆论导向的重要视阈
        2. 和谐文化建设——思想舆论导向的时代背景
        3. 思想舆论导向——和谐文化传播的舆论先行
三、我国思想舆论导向的现状分析
    (一) 思想舆论导向发展的实践优势
        1. 方向上——科学理论的指导
        2. 技术上——完善发达的现代传播网络
        3. 渠道上——形式多样的导向途径
        4. 队伍上——快速发展的传媒教育
    (二) 思想舆论导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当前我国思想舆论导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内部原因:思想舆论导向自身因素的制约
        2. 外部原因:社会转型时期新探索的困境
四、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发展对策思考
    (一) 定位点——坚持正确导向,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1.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2. 高举先进文化旗帜
        3. 形成正确思想认识
        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 坚持和谐价值取向
        6.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7. 营造和谐舆论氛围
    (二) 关键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对思想舆论导向工作的管理决策能力
        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对思想舆论的引导能力
    (三) 着力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1. 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四) 重难点——增强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提高思想舆论导向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 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与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2. 提高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正确思想舆论导向的成效保证
    (五) 聚焦点——拓宽关注视野,加强对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舆论导向
        1. 对我国特殊社会群体的再认识
        2. 我国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舆论现状
        3. 加强对我国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舆论导向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新闻报料人现象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新闻报料人的界定
    (一) 新闻报料人不同于记者
    (二) 新闻报料人不同于通讯员
    (三) 新闻报料人的分类
    (四) 新闻报料人及其报料行为的特点
三、新闻报料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一) 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催生新闻报料人
    (二) 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支持了新闻报料人
    (三) 市民新闻学的崛起鼓励了新闻报料人
四、新闻报料人现象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依据
    (一) 双向/互动传播奠定了新闻报料人存在的基础
    (二) 两级传播模式和两级反馈模式
五、新闻报料人对新闻传统观念的冲击和对新闻体制的影响
    (一) 从现实层面上的探讨
    (二) 从理论层面上的探讨
六、新闻报料人所带来的隐忧不容忽视
    (一) 新闻报料人缺乏人身保障,风险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二) 新闻报料人的报料新闻价值还需谨慎对待
    (三) 新闻报料人对负面社会新闻的过于关注
    (四) 新闻报料人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七、新闻报料人的未来走向:报料人职业化的讨论
八、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D]. 康智. 河北大学, 2020(08)
  • [2]浅析冯列山的舆论观[J]. 任江艳. 东南传播, 2017(05)
  • [3]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D]. 钟婷. 安徽大学, 2017(08)
  • [4]浅析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在微博中的应用[J]. 王朝阳. 新闻世界, 2013(08)
  • [5]浅析梁启超的舆论观[D]. 焦桂春. 河北大学, 2013(S2)
  • [6]论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D]. 彭苏. 湘潭大学, 2012(01)
  • [7]对当代新闻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J]. 易文. 新闻界, 2012(03)
  • [8]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D]. 倪琳. 上海大学, 2010(03)
  • [9]和谐文化传播中的思想舆论导向探析[D]. 马树邦.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 [10]新闻报料人现象刍议[D]. 谢静. 安徽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