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与语文教学

论中国文化与语文教学

一、谈汉语文化与汉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伊利娜(KHOKHLOVA IRINA)[1](2020)在《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礼貌作为具体的礼节与礼仪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是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貌用语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存有着密切关联,在语言交流中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友好的具体表现。本文主要从类型、表达手段和文化内涵层面,对汉俄两种语言的礼貌用语进行对比性分析,阐述两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遵循的礼貌原则。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准确把握礼貌用语的运用,可以避免无意中对他人的不礼貌言语,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本文在中国语言学家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原则及俄罗斯语言学家福尔曼诺夫斯卡娅的言语礼节等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来源;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汉语和俄语礼貌用语对比性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概括了礼貌用语的定义及其功能(联系功能、调节功能和表情功能),概述了礼貌原则的定义、礼貌原则的内涵以,论述了中国式礼貌原则以及俄语的礼貌原则;第二章对比分析了汉俄礼貌用语的语义类型,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称谓语、致谢语、道歉语和祝福语,对汉俄语礼貌用语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第三章介绍了汉俄礼貌用语的语言结构特征,表达手段包括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第四章从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地位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俄礼貌用语的文化影响因素。通过对汉、俄礼貌用语所作的共时性的对比分析,描述其异同,揭示出了本质性差异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水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赵咪咪[2](2018)在《文化传播与认同视角的境内外词典同收中华文化词研究》文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内在动力,树立文化自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实现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摸查中华文化在境外传播与认同实态,然后才能提出中华文化传播的政策与措施。中华文化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是传播中华文化的纽带、桥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词典中文化词的释义,创新性提出从对比词典中文化词释义的角度摸查中华文化在境外的传播与认同,以期为今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语料来源、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可操作的前提,包括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其中,理论基础包括词典、语言、文化三者的关系,中华文化词及在文化传播、认同中的作用,义位的结构理论,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论文研究主要以对比词典学为指导,从对比词汇释义的角度进行。第二章是两岸文化词释义对比与中华文化在两岸的认同研究。我们从文化词释义对比的角度出发,先对两岸词典中文化词义项数量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借助语义桥理论、义位演变类型对两岸词典中义项间的关系作了比较分析,重点在义位微观结构指导下,我们详细对比分析了两岸中华文化词在释义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文化词释义差异主要有基义基本相同、基义基本相同且陪义相同、基义基本相同但陪义不同、基义基本相同但义域不同、基义基本相同但陪义、义域都不同、基义不同和基义不同且陪义不同7种情况。根据两岸文化词释义对比结果总结了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差异。两岸文化认同表现在同一文化范畴包含相同的文化要素、对同一文化要素认识相同、对同一文化要素有相同的认识发展;两岸文化认同差异表现为文化保留认识差异、文化内涵认识差异和文化内涵发展差异等。并分析出政治、经济因素、科技发展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都是影响两岸文化认同的关键。第三章是中英词典中文化词释义对比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研究。首先从物质文化、制度规范文化、心理观念文化三方面对英语词典收录的中华文化词做了分类,总结了英语词典中中华文化词的释义特征;然后重点对比分析了英语词典中中华文化词的释义,得出中英词典中中华文化词释义主要包括基义基本相同、基义基本相同且英语词典释义较充分、基义基本相同但中英词典关注点不同、基义基本相同但英语词典释义较笼统和基义有偏差等5种情况,并得出英语词典中中华文化词的释义具有统一性、客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通过比较词典中中华文化词释义的相同与差异情况,从文化认识客观和文化认识存在差异两大方面分析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认识,主要有文化认识客观、文化认识偏误、文化认识定势及文化认识片面等4种。最后是结语部分。首先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然后论述了编纂一部中华文化词词典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谈了本文研究未来的可拓展空间。

王玲玲[3](2018)在《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全面阐释和准确翻译一直是翻译学界和词典学界不可回避的难题。然而,纵观主流汉英词典中文化词的释义现状,我们发现,由于其语义结构和文化内涵,仅凭微观结构中释义部分提供的对等词无法系统映射和合理转换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词典中观结构的提出有利于再现词典中人为分割的各种词汇语义关系,重建自然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网络,更好地顺应于人类对词汇的认知规律和习得机制。本文以儒学词和圣经词汇为例,立足于多维释义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一方面分别描述统计汉英词典中儒学词和英语学习词典中圣经词汇的中观结构分布现状,另一方面系统对比分析汉英词典儒学词和英语学习词典圣经词汇中观结构表征现状的差异,以此为改进和完善汉英词典中观结构提供现实基础。通过分层抽样、对比分析和语料证实,本研究发现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在文化特色词中观结构表征的形态网络、概念激活、语法搭配和语用标注等层面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本文基于多维释义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通过完善中观结构层级体系,并强化结构成分的系统关联性,不断改进和提高儒学词中观结构现有的表征模式,拓展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理论研究,提高汉英词典乃至双语词典的编撰质量,促进传统文化国际推广和海外传播。

陈驰[4](2017)在《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学词,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主体。其释义表征的准确性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主流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表征现状以及与英美国家编纂的英汉词典之间的差别,本文将系统对比汉英词典儒学词和英汉词典圣经词汇的微观结构释义特征,探析汉英词典中儒学词表征模式的不足之处,吸收五大学习型词典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等距抽样的方式分别在《中国儒学词典》和《圣经百科辞典》中选取儒学词和圣经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1世纪之后出版的五本较权威的汉英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2016)、外研社出版的《汉英词典》(第三版)(2010)、《新时代汉英词典(第二版)》(2014)、《现代汉英词典》(2001)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词典》(2006)与五大英语学习词典(Big Five)进行系统对比调查分析。立足于共选理论和常态与拓展理论,本文系统构建了汉英词典中儒学词释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借助平行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英国国家语料库,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验证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此不断完善和优化儒学词的表征效果。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在微观结构上(包括注释系统,释义系统和例证系统)具有显着性差异。首先,在注释系统方面,汉英词典无论在注释覆盖率还是注释精准度上都不及英汉词典。在语音标注方面,针对汉英词典,除《汉英词典(第三版)》外,其他词典均有发音缺失的问题,其中包括内词条和多音节词目拼音标注空白;而对于英汉词典,所有词典除均配有国际音标外,部分词目中还标有K.K.音标,语音标注系统完善。在词类标注方面,五本汉英词典均存在部分词目未标注词类的现象,例如所有的多音节词目在《现代汉英词典》中均未被标注,几乎所有的词目在《汉英词典》中均未被标注词类。相反,所有的英汉词典均有词类标注。其次,在释义系统方面,汉英词典借鉴性强,但以消极型知识为主,无法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产出能力。在义项划分方面,汉英词典具有很显着的划分依赖性,主要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而英汉词典间依照各自语料库进行划分,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在对等词方面,汉英词典以翻译型对等词为主,缺少解释性对等词,而英汉词典则兼具翻译型与解释型对等词,兼顾了词目的内涵与外延。在句法结构方面,汉英词典并无句法标注,而英汉词典句法标注非常丰富。在附加意义方面,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异显着。最后,在例证系统方面,不论在例证的覆盖率还是原创性方面,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异巨大。汉英词典中除《新世纪汉英词典(第二版)》和《新时代汉英词典(第二版)》两本词典外,其他词典的例证覆盖率只有不到60%,另外,五本汉英词典中均出现有多个词目配相同例证的现象,词典间例证依耐性强。反观英汉词典,除《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词目配例是70.37%外,其他词典词目配例比例高达80%以上,而且不同词典由于基于各自的语料库进行例证选取,因而具有原创性。上述结果显示,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距明显,语料库的使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儒学词抽样分析与优化提高有利于弥补传统释义的不足,进一步拓展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理论研究,提高汉英词典乃至双语词典的编撰质量,传播中国儒家思想,维护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刘艾华[5](2016)在《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般而言,汉俄词典中通常收入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特色词目。词典编者在处理这类词目时,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对本族语不是汉语的编者这一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问题。论文作者从对文化特色词的定义与分类入手,对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作出必要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论文以牧德落夫(Б.Г.Мудров)主编的《汉俄大词典》(以下简称为《牧典》)为研究载体,分析了该部词典文化特色词目收录情况,并对这类词目进行初步分类,指出词典在收词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对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展开讨论。以释义方式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分类研究,讨论了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方法并归纳出三种释义模式。在着力研究释义方法和模式时,我们指出了这部词典在释义方面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完善释义的两种方案。本文的理论成果能为汉俄词典的编纂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包括四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化特色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主要讨论对文化特色词的界定及分类问题。作者对《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情况加以描写并对这类条目进行初步的分类,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汉俄词典收录文化特色词目的原则。第三章是“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本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作者结合释义理论及方法,归纳、概括出《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并通过词典中的实例对每种释义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第四章为“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是在研究《牧典》中释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针对这些不足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结余部分作者对全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概要的总结。论文的最后为参考文献部分。

李大国[6](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吉丽[7](2015)在《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特色词蕴含丰富的语义文化内涵,是译者从事翻译、写作活动的“绊脚石”,双语词典应努力满足词典用户的实际查阅需要。因此,研究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对丰富释义理论,提高释义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学者对文化特色词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对文化特色词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将文化特色词分为物质文化特色词、制度文化特色词和精神文化特色词三类,并深入探讨了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是双语词典编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释义时应将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与双语词典的编纂实践相结合,本文以归化、异化理论为指导,归纳出几种具体的释义方法。最后,以上述各类文化特色词中的典型词语为例,分析《汉俄大词典》中是如何释义这些词语的,总结释义的规律,指出其可供借鉴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以期丰富和完善文化特色词的释义理论与方法。

吴惠杰(Bussakorn Supatnantakul)[8](2014)在《汉语对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文体的影响研究 ——以《寻秦记》泰译本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文坛影响巨大,其迅速传入,对泰国武侠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一种独特文体——“武侠文体”的出现。“武侠文体”对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就像一柄双刃剑,虽然这是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的特点,但该特点也对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的在泰国传播有不利之处。因为武侠文体受到汉语不少的影响,中式泰语的武侠文体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凑不符合泰语的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泰语译文。虽然译本没有语法、用词方面的错误,但不符合泰语的表达习惯,这种表达方式对武侠迷们来说,是可以读得懂的,具有独特性,及更容易产生感染力,可是还有不少读者觉得难以理解。译文缺乏通顺性,给人造成不好读的感觉,致使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在泰国流行不广。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有不少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对这种文体有得有失,好处就是中式泰语是泰译武侠文体的一个特点,也更容易产生感染力,但此特点大量存在也有不利之处,比如:不利于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的传播;污染泰语,给泰国文化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后代翻译工作者有不利的影响等。此问题如果忽略不改正,长此以往,会使泰国后代无法准确领会和感受泰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魏立群[9](2013)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教学刍议》文中提出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新疆高校预科中华文化学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在进行中华文化教学时应遵循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形式。

魏立群[10](2012)在《新疆师范大学预科中华文化教学现状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新疆师范大学预科学生中华文化课程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预科学生中华文化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教学以及考试评价等。

二、谈汉语文化与汉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汉语文化与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六、语科来源
第一章 汉俄礼貌用语概述及礼貌原则
    第一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定义及其功能
        一、汉俄礼貌用语的定义
        二、汉俄礼貌用语的功能
    第二节 汉俄礼貌原则
        一、汉俄礼貌原则的定义
        二、汉俄礼貌原则的内涵对比
第二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汉俄称谓用语
        一、汉俄称谓用语的共性
        二、汉俄称谓用语的差异
    第二节 汉俄致谢用语
        一、汉俄致谢用语的共性
        二、汉俄致谢用语的差异
    第三节 汉俄道歉用语
        一、汉俄道歉用语的共性
        二、汉俄道歉用语的差异
    第四节 汉俄祝愿用语
        一、汉俄祝愿用语的共性
        三、汉俄祝愿用语的差异
第三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表达手段分析
    第一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词汇手段
        一、汉俄礼貌用语词汇手段的共性
        二、汉俄礼貌用语词汇手段的差异
    第二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语法手段
        一、汉俄礼貌用语语法手段的共性
        二、汉俄礼貌用语语法手段的差异
    第三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修辞手段
        一、汉俄礼貌用语的隐喻修辞手段对比
        二、汉俄礼貌用语的明喻修辞手段对比
        三、汉俄礼貌用语的借代修辞手段对比
        四、汉俄礼貌用语的委婉语修辞手段对比
第四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民族心理因素
    第二节 伦理道德因素
    第三节 价值观念因素
    第四节 思维方式因素
    第五节 社会地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文化传播与认同视角的境内外词典同收中华文化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语料来源
    四、研究综述
        (一)中华文化词及相关研究
        1.“中华文化词”的界定研究综述
        2.词典中中华文化词研究综述
        3.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综述
        (二)中华文化传播认同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薄弱之处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与解释性相结合
        (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三)学科交叉研究
        (四)词典释义对比研究
    七、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研究基础
    一、研究理论基础
        (一)词典、语言、文化三者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词的界定及作用
        1.中华文化词的界定及分类
        2.中华文化词在文化传播、认同中的作用
        (三)义项与义位
        1.义位结构论
        2.义位分析理论
        (四)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
        (五)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
    二、词典对比方法基础
第二章 两岸词典中文化词释义对比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一、两岸词典同收文化词描写分析
        (一)物质文化词
        (二)制度规范文化词
        (三)心理思想观念文化词
    二、两岸词典中文化词义项处理对比研究
        (一)两岸词典中文化词义项数量差异对比分析
        1.义项有、无不同造成义项数量差异
        2.词条义项拆分不同影响了义项数量
        (二)两岸词典中文化词义项关系对比分析
        1.基于语义桥理论的义项共性语义关系分析
        2.基于义位演变模式理论的义项语义关系差异分析
    三、两岸词典中文化词义项内容对比研究
        (一)基于义位微观结构的义项内容对比分析
        1.基义相同
        2.基义基本相同且陪义相同
        3.基义基本相同但陪义不同
        4.基义基本相同但义域不同
        5.基义基本相同但陪义、义域都不同
        6.基义不同
        7.基义不同且陪义不同
        (二)基于文化义场的文化词义素对比分析
        1.诗歌艺术文化场义素对比分析
        2.传统文化节日场义素对比分析
        3.神话传说文化场义素对比分析
    四、两岸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一)两岸文化认同的共性
        1.同一文化范畴包含相同的文化要素
        2.同一文化要素认识相同
        3.文化认识发展相同
        (二)两岸文化认同差异
        1.文化保留认识差异
        2.文化内涵认识差异
        3.文化内涵发展差异
        (三)两岸文化认同差异原因分析
        1.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两岸文化认同
        2.社会发展影响两岸文化认同
        3.文化心理差异影响两岸文化认同
    五、小结
第三章 中英词典中华文化词释义对比与中华文化传播认识研究
    一、英语词典中收录中华文化词描写分析
        (一)物质文化词
        (二)制度规范文化词
        (三)心理思想观念文化词
    二、中英词典中中华文化词释义对比研究
        (一)中英词典中中华文化词释义对比分析
        1.基义基本相同
        2.基义有偏差
        (二)英语词典中中华文化词释义特征分析
        1.统一性释义
        2.客观性释义
        3.概括性释义
    三、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认识研究
        (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分析
        1.海外对中华文化认识正确
        2.海外对中华文化认识存在差异
        3.海外对中华文化认识片面
        (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特点分析
        1.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具有不平衡性
        2.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具有多样性
        3.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认识具有时代性
    四、小结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迫切需要编纂面向文化海外传播与认同的中华文化词词典
    三、研究不足及未来可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A 两岸词典同收中华文化词词表
附录B 英语词典收录中华文化词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Motivation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2.1.1 Lexicographical Definition
        2.1.2 Linguistic Definition
        2.1.3 Translatology Definition
        2.1.4 Summary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Lexicography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Linguistics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ology
        2.2.4 Summary
    2.3 Previous Studies on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2.3.1 The Propose of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2.3.2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2.3.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raditional Definition Model
    3.2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 Theory
        3.2.1 The Propose of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 Theory
        3.2.2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s Contribution to Mediostructure
        3.2.3 Summary
    3.3 The Activation and Spreading Theory
        3.3.1 Mental Lexicon
        3.3.2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3.3.3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s Contribution to Mediostructure
        3.3.4 Summary
    3.4 A Combined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ostructure
        3.4.1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3.4.2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3.4.3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3.4.4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 Dictionaries
    4.1 Research Design
    4.2 Research Procedure
    4.3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4.3.1 Multidimensional Description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4.3.2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3.3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4.3.4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3.5 Summary
    4.4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4.1 Multidimensional Description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4.2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4.3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4.4.4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4.5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in Mediostructure
        4.4.6 Summary
    4.5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 Dictionaries
        4.5.1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5.2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4.5.3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4.5.4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in Mediostructure
        4.5.5 Summary
    4.6 A Case Study of “解”
        4.6.1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解” in Some C-E Dictionaries
        4.6.2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解”
    4.7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5.2 Major Finding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
Dictionaries
Appendix I
Appendix II

(4)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Motivation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2.2.1 Particularity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2.2.2 Definition Methods Appli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Dictionaries
        2.2.3 Perspectives Adopt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Dictionari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ion
        2.3.1Methods Suggest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ion
        2.3.2 Perspectives Adopted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2.4 Previous Studies on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Co-Selection Theory
        3.2.1 Co-Selection and the Model of Extended Unit of Meaning
        3.2.2 Collocation, Colligation,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3.2.3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Sequence
        3.2.4 Summary
    3.3 Norms and Exploitations
        3.3.1 Introduction
        3.3.2 Meaning Events and Meaning Potentials
        3.3.3 Norms and Patterns
        3.3.4 Exploitation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Dictionaries: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us Lexicography
    4.1 Research Design
    4.2 Research process
    4.3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C-EDictionaries
        4.3.1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4.3.2 Pronunciation
        4.3.3 Part of Speech Labeling
        4.3.4 Example
        4.3.5 Sense Division
        4.3.6 Equivalent
        4.3.7 Appended Meaning
    4.4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E-CDictionaries
        4.4.1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4.2 Pronunciation
        4.4.3 Part of Speech
        4.4.4 Syntactic Structure
        4.4.5 Example
        4.4.6 Sense Division
        4.4.7 Equivalent
        4.4.8 Appended Meaning
    4.5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5.1 Annotation System
        4.5.2 Definition System
        4.5.3 Example System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l Based on Corpora
    5.1 Feature Description
        5.1.1 Phraseological Patterns are What a Dictionary Offers
        5.1.2 Co-Selection from Different Levels Reflects a Complete Representationof a Word
    5.2 Principles
        5.2.1 Corpus-Driven Principle
        5.2.2 Pattern-Oriented Principle
        5.2.3 Collocation-Centered Principle
    5.3 Working Mechanism
    5.4 A Case Study of“学问”Based on Corpora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Study
    6.2 Major Finding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Dictionaries
Appendix

(5)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定量分析法
        (三) 定性分析法
        (四) 跨学科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一) 研究对象的创新
        (二) 研究成果的创新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一) 文化特色词的定义
        (二) 文化特色词的特点
    二、文化特色词的分类
        (一) 物态文化特色词
        (二) 制度文化特色词
        (三) 行为文化特色词
        (四) 心态文化特色词
    三、《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及分类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
    一、文化特色词目的基本释义法
        (一) 异化译法
        (二) 归化译法
    二、文化特色词目的仿造释义法
    三、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的补偿法
        (一) 双语词典系统性特征补偿法
        (二) 例证法
    四、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一) 名词性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二) 动词短语释义模式
        (三) 典故的释义模式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
        (一) 注释有误的释文
        (二) 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二、解决方案
        (一) 针对注释有误的释文
        (二) 针对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材料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3.2 原型释义模式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3.3.1 原型的含义
        3.3.2 非原型的含义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3.5.1 完型性
        3.5.2 整合性
        3.5.3 框架性
        3.5.4 动态性
        3.5.5 认知模糊性
        3.5.6 认知经济性
        3.5.7 认知优先性
    3.6 小结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4.1 形态意义模块
        4.1.1 收词
        4.1.2 注音
    4.2 概念意义模块
        4.2.1 定义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4.2.3 对应词
        4.2.4 词源
        4.2.5 插图
    4.3 语法意义模块
        4.3.1 词法层面
        4.3.2 句法层面
        4.3.3 章法层面
    4.4 语用意义模块
        4.4.1 语词层面
        4.4.2 语句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小结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5.4.1 词典内容
        5.4.2 词典排版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6.1 形态意义模块
        6.1.1 收词
        6.1.2 注音
        6.1.3 构词法信息
    6.2 概念意义模块
        6.2.1 词目定义
        6.2.2 词目翻译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6.2.4 插图
        6.2.5 词源
    6.3 语法意义模块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6.4 语用意义模块
        6.4.1 语词层面
        6.4.2 语句层面
        6.4.3 篇章层面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6.5.1 近义替换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6.5.3 辨义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6.7 小结
    6.8 余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主要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致谢

(7)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目的
    四、论文的创新点
    五、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文化特色词研究概述
    第一节 文化特色词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化特色词及其相关概念
        一、文化特色词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第三节 文化特色词产生的原因
        一、中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二、中俄历史进程的差异
        三、中俄宗教文化的差异
        四、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中俄语言系统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收词及释义
    第一节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收词
        一、双语词典收词与单语词典的关系
        二、影响双语词典收词的因素
    第二节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原则及方法
        一、双语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
        二、翻译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运用
        三、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实例分析
    第一节 《汉俄大词典》的编纂宗旨
    第二节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一、物质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二、制度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三、精神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第三节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辅助方法
        一、词类、语体和专业门类标记
        二、参见系统
        三、插图
        四、附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汉俄大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

(8)汉语对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文体的影响研究 ——以《寻秦记》泰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由
    1.2 在泰国流传的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简介
        1.2.1 中国小说在泰国的传播
        1.2.2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流行的黄金时段
        1.2.3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的影响
        1.2.3.1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社会的影响
        1.2.3.2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语言文学的影响
    1.3 泰译武侠文体的简介
        1.3.1 泰译武侠文体的来源
        1.3.2 泰译武侠文体的样式
        1.3.3 为何要把《寻秦记》作为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
    1.4 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武侠文体的研究现状
    1.5 《寻秦记》作者、译者及内容简介小结
        1.5.1 黄易
        1.5.2 努·诺帕叻
        1.5.3 《寻秦记》
    1.6 研究方法
2. 受到汉语影响的武侠小说文体的词语
    2.1 称谓词语
        2.1.1 定位功能的称谓
        2.1.1.1 官职称谓
        2.1.1.2 亲属称谓
        2.1.1.3 姓名称谓
        2.1.2 表情功能的称谓
        2.1.2.1 表敬意的尊称
        2.1.2.2 表虚意的谦称
    2.2 关于数量概念的词语
        2.2.1 复合数词
        2.2.2 度量量词
        2.2.3 时量词
3. 受到汉语影响的武侠小说文体的句子语法
    3.1 词语排序
        3.1.1 副词位置
        3.1.2 连词位置
        3.1.3 疑问词位置
    3.2 句子形体
4.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的负面影响、根源及改善之路
    4.1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的负面影响
        4.1.1 不利于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的传播
        4.1.2 污染泰语,破坏泰国文化
        4.1.3 对后代翻译工作者有不利的影响
    4.2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产生影响的根源
        4.2.1 汉泰语言存在的差异因素
        4.2.1.1 词汇的空缺
        4.2.1.2 语序的不同
        4.2.2 译者本身因素
    4.3 泰译武侠文体改善之路
        4.3.1 先确认再翻译
        4.3.2 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4.3.3 重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与其真实的意思
        4.3.4 追求翻译的统一性、规范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教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华文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1.1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坚持民族平等、文化多样性
    1.2 充分尊重学生的宗教和民族习惯, 避免出现一些敏感问题
    1.3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
2. 中华文化的教学形式
    2.1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汉语文化补充
    2.2 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欣赏, 创造文化氛围。
    2.3 课外活动可开办文化讲座

四、谈汉语文化与汉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D]. 伊利娜(KHOKHLOVA IRINA).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2]文化传播与认同视角的境内外词典同收中华文化词研究[D]. 赵咪咪. 鲁东大学, 2018(10)
  • [3]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D]. 王玲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4]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D]. 陈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5]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D]. 刘艾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7]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D]. 吉丽. 黑龙江大学, 2015(05)
  • [8]汉语对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文体的影响研究 ——以《寻秦记》泰译本为例[D]. 吴惠杰(Bussakorn Supatnantakul). 浙江大学, 2014(08)
  • [9]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教学刍议[J]. 魏立群. 现代企业教育, 2013(24)
  • [10]新疆师范大学预科中华文化教学现状分析[J]. 魏立群.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论中国文化与语文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