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看白族起源

从考古资料看白族起源

一、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论文文献综述)

洪海潇,郑连斌,李珊,宇克莉[1](2021)在《云南白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文中提出为了解云南白族的身体围度特征,调查了云南白族793例成人(男性276例,女性517例)的头围、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和上臂最大围等9项指标,分析云南白族身体围度随年龄的变化情况,并与我国其他12个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除大腿围外,其余8项身体围度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2)白族男性的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和前臂围与年龄呈显着负相关(P <0.01);白族女性的头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和前臂围与年龄呈显着负相关(P <0.01),而腰围与年龄呈显着正相关(P <0.01).(3) 13个族群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白族男性和女性的胸围、小腿围和上臂围处于中等水平,头围和大腿围处于较高水平.(4)聚类结果显示,云南白族与四川彝族、云南傣族和云南怒族的身体围度比较接近.

李佩燊[2](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臧璐[3](2021)在《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认为

陈柏宇[4](2021)在《滇西青铜牌饰研究》文中指出

段丽波[5](2020)在《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文中提出从考古学文化来看,氐羌民族源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之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家窑文化及其之后的齐家文化,后经由西藏昌都卡若文化对川西南、滇西北和滇西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南氐羌民族包括傈僳族在内的彝语支各民族共同的源。秦汉时期,南下至西南地区的氐羌民族在与当地土着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明族、叟族等民族。魏晋以降,南中地区原来昆明族、叟族分布的地域内,出现了大量被记称为乌蛮的民族。南诏统一洱海过程中,"粟栗、施蛮、顺蛮"从乌蛮中分化出来,"粟栗"成为今天傈僳族的直接先民。在南诏把傈僳族先民向北、向西、向东进行多次迁徙的过程中,长褌蛮分化出来。元代居于金沙江两岸的施蛮、顺蛮,被记称为卢蛮,成为这一时期傈僳族先民的概称。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的傈僳族先民被迫向西迁移。"傈僳族"之称首见于清代,后经过不断的迁徙,傈僳族形成了今天跨境而居的格局,也形成了其分布广、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从傈僳族的源流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时期贯穿着"同源—异流—同流"和"同源—异流—异流"的分化发展规律,并成为彝语支各民族源流发展的重要特点。

郭泰宗[6](2020)在《南诏城镇与城镇制度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考古作为考古学研究领域之一,在世界考古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20年代,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安阳殷墟的发掘,成为中国城市考古的发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中国历史上着名都城为对象的城市考古轰轰烈烈的发展开来,其中最具代表性有秦朝咸阳城,西汉长安、东汉雒阳城,魏晋南北朝时的洛阳、邺、建康等城市。南诏作为我国隋唐时期由少数民族在西南地区建立和统治的边疆国家,其城市考古同样属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一部分,同时相较于中原地区的城市考古,南诏城市考古研究又具有特殊性。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我国现存史料文献虽浩如烟海,但是各类史书内容以记录历代中央王朝的人物和事件为主,而对诸如类似南诏这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国家历史则相对着墨不多,另一方面在于虽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已经首次对大理地区展开了田野考古工作,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导的南诏城镇考古才步入正轨,2010年之后,对南诏城镇的考古才进入到连续发掘阶段。所以长期以来,因为史料的阙如,导致对南诏城镇的考古研究多聚焦于个体和局部,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和论述,从而使得对南诏城镇的考古研究相对片面和碎片化。鉴于这样的现状,文章以南诏历史发展和疆域扩张作为研究南诏城镇的时空范围,以文献记载的南诏城镇和已作田野考古工作的南诏城镇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在整合相关史料文献、考古资料以及实地参与南诏城址考古调查发掘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以田野考古为重心,立求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推动对南诏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城镇制度进行复合渐进式研究和解读。文中通过采用传统史学(考据、比较)和考古学(地层、类型)相关研究方法,在南诏城镇与城镇制度研究的主旨下形成梯级研究成果。首先,从历史文献入手,将南诏国及其城镇体系建设过程作为背景进行比较研究和梳理,通过比对各类资料,南诏城镇的总量应该为一百多座,经笔者初步统计,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南诏城镇数量为83座,这些城镇的来源较为复杂,在南诏扩张的过程中,因为管理需要,不但新建了很多新的城镇,而且将本地原有政权所属的城镇进行改扩建后以为己用。到南诏后期时,南诏城镇体系基本确立,按照不同行政级别,可分为都城、区域中心城镇和其他城镇三类,也以此为基础完成对南诏城镇制度研究的底层架构。其次,在对83座南诏城镇进行梳理介绍和对其现在所在地理位置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基本厘清了南诏城镇在云南省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分布情况,然后从南诏国的自然环境和道路交通两方面论证南诏国境内主要城镇的空间布局,这样便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媒介,勾连起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南诏城镇与现实地理环境中保存的南诏城址,由此形成对南诏城镇制度研究的重要支柱。最后,滇西地区是南诏国的统治中心,也是南诏城镇遗址集中发现的地区,在前研究成果一以贯之的铺垫下,对到目前为止进行过考古勘探发掘的14座南诏城镇遗址从出土遗址和遗物两方面进行全面论述,进而对南诏城镇制度进行靶向研究。文中通过对南诏城镇与城镇制度的研究,对南诏城镇的形制和布局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南诏都城历史发展和布局模式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南诏社会形态的问题。

曾亮[7](2020)在《寻传源流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整合民族史、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对寻传的源与流进行细致地整理、分析、归纳,理清寻传“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的发展线索,总结寻传流变的特点,探寻今景颇、阿昌等民族与汉族及其周边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原因,揭示中国少数民族源流发展的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寻传与中国古代西北的氐羌有源流关系。从中国西北甘青高原的氐羌考古文化与西南的考古文化比较可知,早在石器时代,西北的氐羌就因各种原因不断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谷峡道向南迁徙,到达西南地区。氐羌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不断与他族交往互动、分化融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西南地区出现了以氐羌为主要来源的“昆明”和“叟”,而后被汉族史家称为“乌蛮”,到唐宋分化出“寻传蛮”“裸形蛮”等民族群体,元明清时期他们又进一步与汉族及其周边民族群体融合、分化,发展为“峨昌”“结些”“野人”,最后,被中国识别为“景颇族”和“阿昌族”等现代民族。纵观寻传源流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的发展主线。寻传在其流变、发展过程中,在其与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其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他者对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清晰的过程。史籍中对寻传源流民族的记载也呈现出由略到详、由简到繁的趋势。唐宋以后西南地区地位逐渐凸显,相关记载逐渐增多,特别是从元代开始,中原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西南各民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范围,寻传的流变民族“峨昌”“结些”“野人”等为人们所更加清晰地了解;近代西南的边疆危机更是将久居中缅边境的景颇、阿昌等民族推向国家政治的前台,为大家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施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的理念以及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的举措,充分激发了景颇族和阿昌族的民族意识,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可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生活在“华夏边缘”的寻传及其源流民族自身的发展。寻传及其流变民族的自然分布区在现代民族国家没有出现之前是连成一个整体的,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景颇族和阿昌族才成为了跨境民族,所以现代中国的景颇族、阿昌族,缅甸的克钦族、迈达族,印度的新福族是现代国家出现之后的产物。从民族源流来看,中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印度的新福族具有相同的历史来源,是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同一个民族,中国的阿昌族和缅甸的迈达族亦是如此。

朱昱海[8](2020)在《论博物学历史中的“断裂”》文中指出博物学历史悠久、内容繁杂。学界对博物学在历史发展中是否出现过"断裂"进行了广泛的争论。迈尔、法伯及罗杰等科学史家认为,生物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化,因此生物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连续的历史。另一方面,福柯、阿什沃斯等人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博物学经历过若干次断裂,形成不同的阶段。博物学的问题旨趣在不同的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连续论者迈尔和断裂论者福柯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和评判其主要观点,力图将断裂问题置于编史学的视角下理解。结论认为,"断裂"不是生物学或生物学史问题,而应该看做一个编史学问题。关于"断裂"的讨论有助于拓展博物学史及科学史研究的多元视角。

李佳雪[9](2019)在《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至关重要,申遗目的在于传承和保护,本身就体现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有利于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的大繁荣。大理石蕴藏于大理苍山,大理自古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因此苍山大理石画的传播和利用,不但属于中国观赏石文化的范畴,还具有艺术品的特性,也体现了白族先民的民族文化和与中原汉族王朝互相交流的历史。大理石画制作工艺于2009年以大理市大理文化馆为责任单位,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计划于2016年至2020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石画在大理白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古代以来白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与精神面貌,又为研究大理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物。本论文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申遗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天然大理石画产业对于实现民族地区产业升级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加紧对于能反映大理文化和白族文化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为大理白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支持。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发展的历史展示出了大理民族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理地区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深入,大理石的用途与加工工艺的变迁。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得以可持续发展,是申遗应实现的重要内容。论文的主要特色:一是以研究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这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从发展、保护和创新的角度展开论述,着重联系其传统工艺保护,从保护的角度为申遗提供对策,力求理论研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为根本,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文本资料,坚持整体性原则,结合理论与实际,对论文进行写作;三是申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切以保护为本,但同时也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实现协调发展。天然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作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具有民族性。同时由于其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使其具备了申遗的条件与现实,对于实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带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李东红,马丽娜[10](2019)在《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多元"历史过程逐渐被揭开,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古代民族研究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中华民族共祖"的丰富内涵。通过重读有关古典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新近考古发现、专题探讨语系与族系的关联、汲取中国民族史与西南区域文明史研究新成果等多学科、多视角研究与讨论,把中国西南古代历史归结为"氐羌、百越、百濮""外来族群迁入结果"的叙事体系,已然无法立足。"三大族系说"是在20世纪中期"民族国家建构"运动中,处于"无献无征、考古无证"情境下产生的学术假说,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当前不少历史叙述,面对学术界的新发现、新成果,却不加甄别地沿用旧说,造成西南古代民族历史叙述上的混乱,必须将以修正。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要立足本土文化脉络与地方传统的梳理,摒弃"外来"思维,实现从"外来叙事"到"本土陈述"的回归。把材料还原到当地民族与文化大背景之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西南民族与区域历史和地方文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历史进程。对"三大族系说"在内的近代以来中国学术史上习以为常的"外来说"叙事传统,包括各种"大迁徙""大传播""大叙事"等"典范历史"与"民族常识"的反思与再出发,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基本逻辑的认识,推动学术创新与进步。

二、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白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白族身体围度的性别间比较
    2.2 云南白族身体围度随年龄的变化
    2.3 云南白族与我国其他族群身体围度的比较
        2.3.1 云南白族与其他族群身体围度的聚类分析
        2.3.2 13个族群身体围度的主成分分析

(6)南诏城镇与城镇制度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和难点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目的
第二章 南诏兴起及其城镇来源
    第一节 南诏兴起前后的南中形势
        一、唐初对南中地区的经略
        二、唐吐对南中地区的争夺
    第二节 南诏在唐朝扶持下崛起
        一、南诏早期时候“西洱河”及周边地区的部落势力格局
        二、唐朝与南诏关系的建立
        三、南诏的扩张过程
        四、南诏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南诏城镇的建城渊源
        一、唐朝城镇
        二、吐蕃城镇
        三、其他部族城镇
        四、南诏自建城镇
第三章 南诏政区划分和城镇体系建设
    第一节 南诏政区的划分
    第二节 南诏都城
        一、巄屿图城
        二、太和城
        三、大厘城
        四、阳苴咩城
        五、拓东城
        六、舍利水城
    第三节 十赕所辖城镇
        一、十赕赕城
        二、十赕境内其他城市
    第四节 六节度所辖城镇
        一、剑川节度下辖城镇
        二、丽水节度下辖城镇
        三、永昌节度下辖城镇
        四、银生节度下辖城镇
        五、弄栋节度下辖城镇
        六、拓东节度下辖城镇
    第五节 二都督所辖城镇
        一、会川都督下辖城镇
        二、通海都督下辖城镇
第四章 考古学视野下南诏城镇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南诏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貌
        二、水系
        三、气候
        四、生物资源
    第二节 南诏都城的变迁和分布
        一、巍山坝子的南诏都城
        二、大理坝子的南诏都城
        三、昆明坝子的南诏(副)都城
    第三节 南诏区域中心城镇的分布特点
        一、对交通线路的管控
        二、对物产资源的管控
        三、对地方部族的管控
    第四节 南诏国的交通
        一、南诏国内交通网络
        二、连通周边地区的交通路线
        三、茶马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初步形成
第五章 南诏城镇的考古发现与制度研究
    第一节 对南诏城址的主动性发掘
        一、太和城遗址
        二、德源城城址
        三、巄屿图城遗址
        四、蒙舍城遗址
        五、白崖城遗址
        六、三阳城遗址
        七、姚州都督府城遗址
        八、禄丰黑城遗址
        九、腾冲西山坝城址
        十、罗古城遗址
        十一、贝忙山后城(营盘山)遗址
        十二、梅子菁城遗址
    第二节 对南诏城址的抢救性发掘
        一、阳苴咩城遗址(中和村遗址)
        二、龙首城遗址
    第三节 以有字瓦为代表的遗物与南诏城址的关系
        一、有字瓦与巄屿图城
        二、有字瓦与白崖城
        三、有字瓦与唐姚州都督府城
        四、有字瓦与中和村遗址
    第四节 南诏城镇特征与制度化的形成
        一、人类定居与建城历史
        二、城镇选址原则
        三、城镇基础建设
        四、城镇形制特点
        五、都城营建水平与社会形态变化
        六、城镇兴衰规律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附录 A 南诏君主世系表
附录 B 唐朝经略南中(南诏编年史稿)大事记
附录 C 南诏城址出土遗迹、遗物照(选摘)
附录 D 南诏瓦文类型划分及数量统计表

(7)寻传源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寻传”的界定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寻传”族称的研究
        (二)关于寻传源和流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五、主要观点
第一章 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寻传先民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氐羌:寻传的源头
        一、“羌”“氐”考释
        二、先秦时期氐羌的南迁
    第二节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昆明和叟:寻传的直接来源
        一、“昆明”“叟”考释
        二、昆明和叟的分布
        三、昆明、叟的发展
第二章 唐宋时期的寻传等民族的分布和发展
    第一节 “寻传”“裸形”“祁鲜”等族称考释
        一、“寻传”族称考释
        二、“裸形蛮”“祁鲜”“高黎共人”等族称考释
    第二节 唐宋时期寻传等民族的分布
        一、唐宋时期寻传蛮的分布
        二、唐宋时期祁鲜的分布
        三、唐宋时期裸形蛮的分布
    第三节 唐宋时期寻传、裸形等的发展
        一、寻传蛮的社会发展
        二、裸形蛮的社会发展
第三章 元代寻传的发展:峨昌、野蛮等的出现
    第一节 元代“峨昌”的由来和分布
        一、元代“峨昌”的由来
        二、元代峨昌的分布
    第二节 元代“野蛮”的由来和分布
        一、元代“野蛮”的由来
        二、元代野蛮的分布
    第三节 元代峨昌、野蛮的发展
第四章 明代至清中期寻传的进一步分化:“峨昌”“结些”“野人”
    第一节 明代至清中期“峨昌”的分布与发展
        一、明代至清中期“峨昌”的分布
        二、明代至清中期峨昌的发展
    第二节 明代至清中期“结些”的由来和分布
        一、明代至清中期“结些”的由来
        二、明代至清中期结些的分布
    第三节 明代至清中期“野人”的分布与发展
        一、明代至清中期“野人”的分布
        二、明代至清中期“野人”的发展
第五章 近代与寻传有源流关系的民族的分布与发展
    第一节 近代“野人”的分布和发展
        一、近代“野人”的分布
        二、近代“野人”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阿昌的分布和发展
        一、近代阿昌的分布
        二、近代阿昌的发展
第六章 现代与寻传有源流关系的民族:景颇、阿昌等民族
    第一节 我国对景颇、阿昌等民族的识别
        一、我国对景颇族的识别
        二、我国对阿昌族的识别
    第二节 现代景颇族的分布和发展
        一、现代景颇族跨界格局的形成
        二、我国景颇族的分布和发展
        三、缅甸景颇族的分布和发展
        四、印度新福族的分布和发展
    第三节 现代阿昌族的分布和发展
        一、现代阿昌族的分布
        二、现代阿昌族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论博物学历史中的“断裂”(论文提纲范文)

一、迈尔的连续论立场
二、迈尔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三、福柯“断裂论”的提出
四、福柯处理方式的局限
五、编史学视角下的“断裂”
六、结 语

(9)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1.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
        2.文化场域
        3.相关法律法规
        4.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及亮点
第一章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相关理论与政策
    一、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论
    二、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
        (二)国家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三)云南省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四)大理州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第二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已有条件
    一、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扎根于大理地区的文化传统
        (一)历史发展
        (二)历史价值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展现出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三、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历史进程中的技艺发展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技艺传承的变化
    四、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对维系白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与大理白族密不可分
        (二)由白族主要聚集地申报
    五、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凝聚力
第三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现状与成效
    一、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发展现状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产品
    三、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
        (一)代表性传承人现状
        (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
    四、申遗与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保护的关系
    五、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一)坚持政府与各行业协会友好合作
        (二)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第四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存在的困难
    一、大理石画申遗条件亟待完善
        (一)缺乏专项资金和专业人才
        (二)传承条件苛刻
        (三)传统工艺濒危,保护和创新不足
    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传承人后继乏人
        (二)培养周期较长
        (三)申报工作有待完善
        (四)传承人缺乏立法保护
    三、可持续发展与苍山保护的矛盾
        (一)禁采对产业发展造成束缚
        (二)污染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
        (三)市场缺乏监管,宣传力度不足
第五章 以申遗促进大理石画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将大理石画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
    二、发展大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一)打造大理石画名片,强化文创品牌优势
        (二)建设大理石画非遗博物馆
        (三)以展代销,均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申遗与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非遗产业与学校人才培养良性互动
        (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
    四、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规划
        (一)整体性保护
        (二)名录式保护
        (三)生态型保护
        (四)培养相关传承人才
        (五)与高校合作,进行传统技艺的存留与挖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他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白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J]. 洪海潇,郑连斌,李珊,宇克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D]. 臧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4]滇西青铜牌饰研究[D]. 陈柏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J]. 段丽波. 思想战线, 2020(06)
  • [6]南诏城镇与城镇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 郭泰宗. 南京大学, 2020(11)
  • [7]寻传源流史研究[D]. 曾亮. 云南大学, 2020
  • [8]论博物学历史中的“断裂”[J]. 朱昱海.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05)
  • [9]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D]. 李佳雪. 大理大学, 2019(02)
  • [10]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J]. 李东红,马丽娜. 思想战线, 2019(01)

标签:;  ;  ;  ;  ;  

从考古资料看白族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