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药,比药好——谈糖的医学价值

不是药,比药好——谈糖的医学价值

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糖的医疗价值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陪[1](2020)在《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食管反流性哮喘(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sthma,GERA)作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食管外症状之一,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目前临床使用的西医药物对于本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本课题组在前期一系列研究中发现针刺督脉背段能够有效地通督降逆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依据“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本项研究仍然采用“通督降逆”针刺法即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西药组作比较。旨在评估“通督降逆”针刺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针刺干预前后穴位痛阈的变化,验证督脉背段阳性压痛反应点是否可以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方法收集北京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的患者6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0例。针刺组年龄25~70岁,平均(54.53±1 3.18)岁;病程1年~38年,平均(8.12±9.14)年;男性1 1例,女性19例。西药组年龄33~73岁,平均(53.27±11.42)年;病程1.5年~50年,平均(8.98±9.97)年;男性13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药组在规范抗支气管哮喘治疗基础加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每次20mg,每日2次,服用8周。针刺组在规范抗支气管哮喘治疗基础上行“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即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每周共3次,分别在周二、四、六上午治疗,8周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分析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GERD 次要及食管外症状评分、穴位压痛及痛阈变化等来对比“通督降逆”针刺法与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的RDQ对比,针刺组恶化0例,无效2例,有效14例,显效11例,痊愈3例。西药组恶化0例,无效22例,有效7例,显效0例,痊愈1例。针刺组愈显率46.67%;西药组愈显率3.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针刺组的RDQ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在治疗后两组GERA患者RDQ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刺组RD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针(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测试比较,针刺组哮喘完全控制的有3例,良好控制的有16例,未控制的有10例,针刺组哮喘控制率为66.70%。西药组哮喘完全控制的有0例,良好控制的有4例,未控制的有26例,西药组哮喘控制率为13.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针刺组哮喘控制率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患者在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ACT评分差值比较,针刺组高于西药组(P<0.05)。3.两组GERA患者的GERD次要及食管外症状程度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治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为0,针刺组有效人数为27;无效人数3人,西药组有效人数3人,无效人数2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10%,针刺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针刺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睡眠障碍等评分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治疗后五官牙科症状、情志不畅等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西药组仅有五官牙科症状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对以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针刺组与西药组在循环系统症状的改善上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西药组治疗前后的总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在治疗后总评分低于治疗前总评分(P<0.05)。4.两组GERA患者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程度检查分析比较,发现针刺组在治疗后的督脉背段压痛程度明显比治疗前减轻(P<0.01),而西药组仅有T3和T11棘突下的压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P<0.05)。并且治疗后比较,针刺组的压痛改善程度显着优于西药组。5.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进行组内比较,针刺组T3、T4、T5、T6、T7、T8、T10、T11、T12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西药组仅有T6、T7、T9棘突下压痛阈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在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督脉背段T3~T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1.本研究哮喘控制测试结果和RDQ评分表明,“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GERA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西药组对比,对哮喘的控制率和RDQ的愈显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对患者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压痛改善也明显优于西药组。说明采用“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不但能够很大程度地控制哮喘和反流症状,同时能够减轻各伴随症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两组GERA患者治疗前后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的变化对比也表明针刺对GERA患者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的压痛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探查督脉背段T6~T9棘突下的压痛阳性反应点可以辅助诊断GERA。

于格[2](2019)在《唐代涉病诗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涉病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医学、疾病和身体资料,虽有夸张色彩,但多建立在真实生活上。诗人作为医疗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体验者与参与者,其对疾病、医药和治疗等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时代的医学观念。他们借病抒情、以诗言志,将审视自身病痛的目光延伸至整个社会,以此影射国家命运。随着医疗机构的设立、医学教育的普及、临证医学的进步、中外交流的加强,唐代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为唐代涉病诗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而兵连祸结的安史之乱、凛若秋霜的科举制度、捉摸不定的仕途命运、负重致远的生存压力、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给唐代文人带来了莫大的身心创伤,诗人群体主观的情绪宣泄和压力释放是唐代涉病诗兴起的直接原因。唐代涉病诗既是一部鲜活的疾病叙述史又是唐代疾病风貌的全景图,或展现疾痛缠身的苦楚、老病孤伶的苦闷,或展现壮志难酬的无奈、爱国忧民的情思,亦或者求援无果的尴尬、村居静养的孤寂,这些伟大的诗人是口述者也是执笔者。唐代涉病诗可分为叙述自身病痛、亲友互相慰问、咏外物而自喻和悲悯他人之痛四种,且不同时段、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诗人的疾病表达都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涉病诗中既包含真实疾病又记叙有虚拟疾病,真实疾病主要有目口齿、体疗和疮肿三大类,虚拟疾病主要是诗病和相思病。每首涉病诗都有其创作的特定情境,每种疾病也都有其滋生的特定背景。杜甫是唐代涉病诗诗人群体的代表,其患病过程漫长且复杂,留有疾病诗百余首。疟疾、消渴、肺病、痹症、手足萎废等疾病给杜甫带来了沉痛的生命体验,旷日经久的患病经历也促成了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其疾病诗既叙述了自己身心交瘁的生活状态,又剖析了自己身染沉珂的内心世界,凝聚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深思。

张鑫[3](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程波涛[4](2016)在《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祝寿图像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沃壤之中,并长期应用于人生礼俗生活的一种民俗艺术样式。该图像的生成有生命信仰的观念基础和丰厚的传统文化蕴涵,不仅体现出国人对长寿的企盼、祝愿和追求,也是展现国人生命信仰风俗的鲜活“断切面”。可以说,祝寿图像兼具了风俗性、应用性、典型性和象征性等特征,其物化形态是视觉艺术的,本质属性却是民俗艺术的。尽管祝寿图像的主题意旨集中于祝颂长寿,但实质上,又融入了生命伦理和民间信仰等文化元素。因此,它以视觉形式传递福寿祝愿和渲染寿诞礼俗气氛的同时,也为包括人生礼俗在内的社会风俗增添了艺术色彩和文化理趣。作为传承有序的民俗艺术样式,祝寿图像的生成逻辑和文化功能,实乃缘自于人们对生命长度的苦苦追求,以及对现世生活的执着与眷恋。祝寿图像的最初生成源自星辰信仰,而在其发展和衍化过程中,又逐渐融入寿国、寿人意涵和儒家孝道伦理的文化因子,尤其是世俗观念中的福寿观、多子观和富贵观等吉祥内涵的渗透,皆成为考索和解读该图像生成机制的重要线索与基点之所在。从祝寿图像符号构成系统来看,其意象构成谱系颇为丰富,涉及人物、动物、植物、无机界中的诸多物象。这些意象元素的采用,是历史认知、古代天文、民间风俗、神话故事等的汇聚,亦是祝寿图像亦幻亦真、虚实结合的结果。从祝寿图像中意象构成主题与创作动机来说,主要是沿袭了古代文化中形象思维和观物取象的传统,体现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思维模式。图像的主题皆围绕着长寿寓意而展开,因此,无论是寿意鲜明而强烈的构成元素(如寿星、仙桃),还是作为辅材(如猫、蝶、牡丹、桂花),或带有象征意义(如山、石、日、月)的符号,皆可视为探究中华民族福寿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宋元以来文人士大夫阶层涉足祝寿图像创用以来,诸如梅、竹、菊和松、柏之类的带有士人阶层清贞品格和文化情趣的意象元素便融入到图像之中,加之那些格调不俗的题画诗文附着一起集中传达福寿之意,更为祝寿图像注入了雅文化的精神品位,也从一个侧面丰富和提升了这种民俗艺术样式的文化内蕴。而就民俗艺术的应用来看,祝寿图像亦呈现出明显的类型化倾向,而且它关涉到图像的民俗功能和文化应用的诸多问题,对其分析应立足本原文化背景和兼顾到等级社会制度下的文化情境,诸如: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层次、职业、性别,以及寿主的审美趣味等,在祝寿图像的应用类型中皆得以充分体现。可以说,对祝寿图像应用和创作特色进行必要的归类,不仅有助于其功能研究细化和深入,也是剖析和抽绎该图像创用特征及其存在意义的极佳视角。总之,对于祝寿图像的研究,不妨可视作体认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综合运用交叉学科视野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祝寿图像的生成机制、意象构成、应用类型和功能演化,更有助于从学理层面深度把握该图像作为民俗艺术“类”的规律和其所具备“种”的特点,从而厘清该图像民俗艺术价值、综合文化价值及其存在意义。而就学科意义来说,祝寿图像的研究不仅对于美术史和民俗学的个案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推动民俗艺术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黄丹卉[5](2013)在《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赵绍琴是我国当代着名中医学家、温病学家。他出身三代御医之家,师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及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博采众家之长,行医六十余载,临证处方药少而精,疗效显着,被誉为“平正轻灵一名医”。赵绍琴研治医学最重临床实践,反对为医者“纸上谈病”。他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不断验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在温病学、内科学、脉学等多个领域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学术创新方面,堪称中医界的楷模。他突破性的将温病理论与内科诊疗相结合,不仅广泛运用于中医内伤杂病的治疗,在现代医学的疑难病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切实的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研究赵绍琴将温病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于拓展中医临证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综观相关文献资料,在这一领域虽有一定的研究和报导,但赵绍琴将温病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尚有大量可挖掘之处。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赵绍琴这一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第一部分,赵绍琴生平与学术成就。从家庭背景、师承渊源、行医生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呈现一代中医大家的医学人生及其主要学术成就。第二部分,温病证治发微。若要探讨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先要应对其主要温病学思想有所研究。本文综合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一,温病首当与伤寒相鉴别,同为外感病,二者性质截然不同,故辨证、立法、方药均不同,不能混为一谈。第二,温病当分温热、湿热,二者证治迥异。赵绍琴提出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分别作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辨证纲领,更符合临床实际,便于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第三,温热病的辨治要点。赵绍琴从温热病的角度出发阐释叶天士的温病治疗基本大法,指出:“在卫汗之”并非发汗解表,“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到气才可清气”,意在说明温病不可早用、纯用、过用寒凉,否则凝涩邪气、邪无出路;“透热转气”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以宣畅气机、透邪外出为原则,邪透则热自可退;血分证分“耗血”与“动血”,“凉血散血”针对的是动血而非耗血。第四,湿热病的辨治要点。赵绍琴将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的临床经验总结为“治疗湿热病十法”,并从中提炼出“治湿热必先治湿,治湿当先化气,化气必当宣肺”的湿热病治疗要法。他将湿热病的临床常见病情概括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种,为临床大量因误治造成疾病恶化的病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在回顾赵绍琴主要温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病案,系统总结了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情况。第一,温病辨证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赵绍琴运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辨治的内伤杂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划归为温病的内伤杂病,赵绍琴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规律均符合温病特征的杂病归于温病一类,作温病论治,如肺痈、痢疾等。二是,可用温病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进行辨治的杂病。当内伤杂病某阶段病证或旗下某子类型的病证与温病特征相符,便可运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对该阶段或该子类型的杂病进行论治,如血淋、消渴等。第二,代表性温病治法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以温病的代表性治法为研究对象,介绍赵绍琴在内伤杂病中常用的温病治法。赵绍琴临床诊疗,以法为中心,上系病证病机,下连方药,中合辨证,他将温病的诸多治法引入内伤杂病的治疗之中,并善用、活用温病代表方药。具体如下:苦宣折热法,是用性味辛寒、苦寒而性质轻清的药物,宣畅气机,透热泄邪的温病治法,以栀子豉汤为代表。赵绍琴认为栀子豉汤具有“火郁发之”之功,外感、内伤凡病因热郁发热、心烦懊憹者,皆可用之。疏调升降法,是具有疏通解郁、调和升降等作用的温病治法,适用于温邪热郁不开或痰郁火结之证。内伤杂病凡因热郁于内,导致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者,皆可用此法治疗,代表方为升降散。升降散是赵绍琴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之一,是赵绍琴内科证治的一大特色。他运用升降散的主治范围宽广,用法灵活多变,各脏腑系统疾病均有涉及,脏腑气血功能异常或实质病变均可应用,尤多用于肝胆郁热、湿热郁滞、血分郁热等证。无论升降散运用于何病何证,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是核心病机。宣畅三焦法,具有疏畅三焦、宣通气机、醒脾开胃、通利水道等作用,是湿热病证的治法。本文根据赵绍琴提出的湿热病临床治疗治湿、化气、宣肺三要法,以疏风化湿法、疏调三焦法、宣展肺气法等三个赵绍琴临床代表性治法为对象,分析了其在内伤杂病治疗中运用三要法即温病宣畅三焦法的情况。本文又从上三法中引申阐述了风药、大黄和杏仁等三味(类)赵绍琴临床代表性用药的使用情况,尤其介绍了他不同于常规的用药经验和临床心得,体现了赵绍琴对中药性能的透彻分析、精当把握和奇思妙用。第三,其他渗透于内伤杂病辨治中的温病思想。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赵绍琴其他融汇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之中的温病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内伤杂病亦有因外感而起或因外感诱发加重者,遇此情况,与温病的临证思维相同,应首先分清外邪的寒热性质、是否感有湿邪,并根据外感病的证治原则,依法调治。赵绍琴在温病气分证治中提出的勿早用、纯用、过用寒凉的“寒凉三忌”,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亦当贯彻,不仅中药,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也在“寒凉”之列,亦当遵循“三忌”。赵绍琴认为透热转气体现的是排除障碍、宣展气机、给邪气以出路的临证思想,不仅适用于温病各阶段,也应作为辨治内伤杂病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无论何病何证,是何人群,凡有邪实存在,必有针对性地用药去其邪阻、通畅气机,否则不仅补法无法取效,甚则壅滞气机,郁而化热,反致病进。第四,温病学术思想在疑难病中的运用。赵绍琴创造性地将中医温病思想学术思想运用于西医的疑难病症,并取得良好疗效。这是赵绍琴晚年临证最为突出的成就,为中医打开了崭新的临床治疗思路。本文选取了慢性肾脏病、肝硬化、白血病等三种疾病加以具体阐述。运用中医中药攻克慢性肾脏病是赵绍琴最为世人瞩目的医学成就之一。他通过数十年的临床探索,总结出了从温病营血分证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他指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是热郁血分,治疗大法是凉血化瘀,并率先提出慢性肾病非虚论、慢性肾病忌食蛋白论、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论、慢性肾功能损害可逆论、慢性肾病可遗传论等一系列学术创新之说,合称为“慢性肾病新论”。他的很多观点对中医学传统观念和现代医学都是重大的挑战。在肝硬化的治疗方面,他提出“郁”、“瘀”、“虚”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以“郁”为其根本,在治疗上,要以疏肝调郁为主要治法,先治“郁”,再调治“瘀”、“虚”,并配合饮食、运动和情志调理,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治疗。对于白血病,赵绍琴认为该病因胎毒内蕴,病位在髓,呈现一派血分热盛之象,故当从温病论治,并提出“髓分证”一说。针对白血病热结、耗血、动血、停瘀并存的病机,当以凉血散血、泄热解毒、养阴展气三法为白血病的治疗大法,并注意饮食、运动调理。第四部分,分析与讨论。这一部分是对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进一步探讨,阐述笔者的个人理解,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笔者认为,赵绍琴之所以能打破传统的辨证体系限制,将温病理法方药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因在于二者拥有相同的病机,这就是赵绍琴临床上反复提到的“火郁”。而蕴藏在赵绍琴“火郁观”背后的,放之一切证治而皆准的指导思想是赵绍琴对气机通畅的重视,笔者称之为赵绍琴的“血气流通观”,并提出“注重气机宣畅、一切调治手段皆以血气流通为目的是赵绍琴的医学思想内核”的观点。此外,赵绍琴在从温病营血分论治内伤杂病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全新的“髓分说”理论,通过温病学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反过来又发展了温病学理论。总之,本课题通过对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展现了一代中医大家的学术风采。更重要的是,赵绍琴的学术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行之有效,用之有验。这些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可为当下的临床诊疗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通过对这些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温病学说的理论和辨证立法组方思路,扩大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使用范围,融会活用中医理论,同时可为久攻不下的疑难杂症、层出不穷的新病变证,拓宽临床思路提供有益参考。

陈娟[6](2012)在《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图景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追问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怎么转型,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是本论文的思考脉络和研究目标所在。本文通过聚焦《南方农村报》的市场化生存个案,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对其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类报纸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的生存方式、转型路径、经营理念等,及其对农村报业发展具有普适意义的运作规律是什么?(3)在融媒时代,农村类报纸的市场模式、盈利模式如何突破?研究方法上,本文总体上采用案例研究法,即针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总体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选取其中典型的、对同类报纸具有启示性的市场化转型案例“南方农村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嵌入多个次级分析单位,包括新闻业务转型、报社的经营转型、数字化转型等,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中,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考察其转型的理念、运作方式,并对其转型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为了增强本研究的外在效度,遵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复现逻辑(replication logic),本研究在次级分析单位中增加了复现案例,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部分验证。本文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本研究重在“发现规律”)——总结概括、理论提升的逻辑思路展开,总体框架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农村类报纸面临转型”的问题(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提出“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凸显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梳理和理论概括,第三章对农村类报纸的生存空间进行横向考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中国农村类报纸正面临着转型的历史机遇——必须转型而且能够转型。第二部分,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三步走”的规律(第四章至第八章)。这部分重在从媒体经营管理的角度,找到农村类报纸由弱转强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推导。其中,第四章论证了“南方农村报”是在新的媒体生存环境中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南方农村报”是怎样转型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等问题。第五章论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由“综合纸”转型为注重市场细分的“专业纸”,同时考察其品牌战略转型问题;第六章论述转型的第二步,是由“专业纸”进一步转型为具备多元经营格局的“专业涉农媒体企业”;第七章在上两章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推导出其转型的第三步,即由涉农媒体企业转型为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多平台联合的全媒体“涉农大平台”。第八章考察了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其核心动力是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持续动力是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第三部分,总结概括与理论提升(第九章),并对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探讨。第九章提炼出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几个核心话语,以这种形式对本研究的核心成果进行总结。这几个核心话语分别是:1.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即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以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从而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2.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即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的品牌营销,将报纸的专业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影响力优势,以此促进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的构建;3.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这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方向,能使其彻底突破发展瓶颈,完成由“农村类报纸”到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涉农大平台”的身份转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涉农媒体是中国传媒产业大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学界对它的研究也甚少,本文对涉农媒体的典型代表——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做系统研究,拓展了报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领域。2.在选题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选取了“市场化转型”这一对于整个农村类报纸发展来说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题目进行研究,既新颖独到,也没有掣肘于我国农村类报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总体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目前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南方农村报”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以历史研究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对该案例的多个次级单位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打开视野,综合考察其他同类报纸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增强了本研究的普适意义。3、在资料方面。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类报纸历史演进和现状方面,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后“农”字号报刊的史料,以及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情况的详细统计等。此外,本研究对《南方农村报》的转型情况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本文资料方面的创新。4、本研究创新之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观点的创新。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七点:(1)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梳理出“两条发展脉络”,指出目前的农村类报纸是其中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的发展结果。(2)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类报纸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勾勒出其从“革命报刊”到“组织媒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历经80年代的整体“兴盛”、90年代的整体“衰落”、直到新世纪的“分化”的过程。(3)提出中国“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4)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三步走”规律,并进行了理论概括。(5)提出“涉农媒体跨行业营销体系再造”的概念及其模型。(6)提出“涉农媒体双边市场二次成长”理论:涉农媒体通过营销体系创新将媒体平台一方的“读者”市场下沉到“农民”群体,同时,将平台另一方的“广告商”市场下沉到“农资企业”,以此完成农村报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市场的成长意味着媒体平台生存空间的扩大。(7)提出“涉农媒体多平台联合”的概念及其模型。单一平台指的是传统的“内容提供平台”;多平台联合指的是成长后的媒体平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平台,还包括网络技术催生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并指出这是涉农媒体市场化转型的方向。

易图强[7](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提出“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姚锐[8](2011)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激发起世界诸多学者对这一转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浓厚兴趣。公共政策的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转型的成功经验。中国博士后制度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制度、科技制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有着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变革的样本。博士后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是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则是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专业科学家的产生,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化,攀登到“巨人的肩膀上”的历程更加漫长艰难,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越来越超出科学家个人的负担能力,迫切需要进行有组织的、社会化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引发了政府的积极参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洞见。工业革命对科技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技术创新,形成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良性互动。知识生产最初是满足“闲逸的好奇”动机的个别活动,17世纪开始演变为以科学社团、科学期刊为载体的社会活动。随着19世纪末大企业建立的科研机构取代个别发明家占据主流地位,科技创新日渐体制化,推动一个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部门的崛起。科学家的培养则从手工作坊模式转变到与工业化生产相一致的生产线模式。科学技术是广泛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需求日渐增长,最终导致了博士后制度的兴盛。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起博士后制度。博士后制度起源于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单纯目的,科学研究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年轻学者。理想的博士后制度安排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经历博士后研究阶段,提升科研能力,成为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博士后制度生成了一种附加功能。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稳定增长,而学术职位的供给又随着经济景气程度而波动,从长期来看追求学术职位的人越来越多,学术职位供不应求。博士后研究就成了部分追求学术职位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一种过渡方案。中国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国家经济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很短时期内恢复了高等教育秩序,建立起学位制度,派出留学生。李政道和国内一批学者的积极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1985年国务院发文确定试点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创立过程中,学者、研究机构、大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积极互动,形成了高效的政策关系网。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快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等积极参与了博士后制度的政策制定,国务院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的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从而吸引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政策环境制约政府对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最终被纳入解决公共问题的常规手段。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渐下放权力,从万能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手段是政府直接干预。政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杠杆机制来实现的,可以用较少的资源引导社会其他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来解决政策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由于政府对博士后的重视,使博士后实际上演变为“准学位”制度,博士后成为光彩照人的头衔。地方政府引入博士后从政,更拔高了博士后的地位。从博士后制度的经验来看,政策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在商品生产领域,市场手段更有效;反之,政府手段对于解决公共问题则是必要的,在公共领域,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一国政府发展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在。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联邦政府为绝大多数博士后提供了研究经费。最近几年,由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博士后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家资助的博士后人数。另一方面,联邦机构开始着手关注博士后政策,改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外国人,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博士后最后居留美国。博士后制度实际上成了美国从全球吸引高水科研人才、进行科技竞争的战略工具。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博士后阶段为美国科技创新做出很大贡献,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主要基地,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一般都设立博士后职位。美国大学是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受到联邦政府巨额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用政府科研经费设立博士后职位,因而绝大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际上间接得到联邦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博士后制度是美国政府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在美国,博士后是培养人才的成熟制度,绝大多数科学经历博士后训练后才能进入学术界。美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博士后群体,为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保障了美国科研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外国学者,其中不少人在完成博士后训练后,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博士后制度成为美国从全世界掠夺人才的工具。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干预博士后制度。我们应当警惕美国政府有意隐瞒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大肆渲染自由主义政策,声称政府撤出在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把自由放任政策当成普遍适用的模式,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然而,美国通过科技政策深深地介入商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国内产业大力支持。美国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被布洛克批评为“隐形发展主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伪善性。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是诱导发展中国家放弃政府的责任,从而在科技、人才等核心领域依附于发达国家,丧失竞争能力,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导致企业博士后发展缓慢,筹集科研经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的预期政策目标不理想;受制于理论上的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博士后制度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确。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发展博士后制度、培养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在于政策创新。美国博士后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联邦政府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下,绝大多数博士后由主要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大学来培养,博士后制度与科技体制、人才战略浑然一体。自我约束机制在欧美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也是依赖于自我约束增强适应能力,维持较高的学术水平,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借鉴美国经验不是盲目照搬,而应当保持自己的特色,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特色是政府的积极支持。在借鉴美国经验的时候,要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国博士后制度未来发展要特别警惕“隐形发展主义”的误导,坚持在公共领域积极主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卡尔·波兰尼认为完全自由、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是虚假的幻象,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来说必不可少。美国政府鼓吹所谓的自由主义放任政策,而实际上通过发展科技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它实行的是“隐形发展主义”。我们必须认清其本来面目,从国际科技及人才竞争的现实出发,有针对地制定适当的政策。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首先是决策机制,决策主体之间要互相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适当分权,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其次是建立法制化的、随时间和具体条件改进的支持机制,保障博士后制度发展所需的充足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国际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政策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尹爱华[9](2011)在《意识形态·民族·民间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团结稳定大一统国家的现实需求,使得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民族政策与十七年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并肩,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双重的文艺约束,但民族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了一种保护,允许了艺术家们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容纳了十七年主流电影所不能容纳的艺术元素,从而开辟了另一方艺术天地,成就了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经典。本论文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光明隐喻、身份隐喻和情爱隐喻为研究视电,探讨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及其民族、民间元素是如何糅合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丰富折射着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第一章分析建国后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的产生过程,探讨《内蒙人民的胜利》在主题、政治意识形态与民族政策的双重约束、人物设置、情爱故事、民族元素等方面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产生的范本作用及深远影响。第二章结合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中的理论,研究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所出现的疾病隐喻的类型、疾病隐喻的特征以及疾病隐喻的作用。第三章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光明隐喻的内涵、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光明隐喻的多义性指涉,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视觉/光明话语,隐喻党/毛泽东/解放军等为民族地区所带来的温暖与解放。第四章讨论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身份与政治身份之间的不同组合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同时通过探讨这种组合中出现的几类特殊人物形象:解放军、复原军人、养子养女等来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与民族、民间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第五章通过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所出现的情爱元素特征及其情爱隐喻模式的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社会政治地位的逐步提升。本文之所以选择上述的四个隐喻作为核心点来介入和探讨,首先就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的频率性和类型化而言,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疾病隐喻、光明隐喻,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这些隐喻,折射了十七年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对电影极大的干预与影响,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与同期的其他电影相比,在人物的身份设置上,当民族身份与政治身份形成不同的组合时,便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展现着明显的新中国力求通过影视媒介来宣传民族政策,建立团结和平的大一统民族国家的时代需求等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无论是涉及情爱主题的电影数量比例之高,还是情爱尺度的大胆,又都远超乎同期的其他电影,这一特征,弱化了政治意识形态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政治意识形态传输的僵硬性,塑造了鲜明真实的民族人物形象,提升了艺术魅力,强化了艺术价值。因此,本论文试图从隐喻的角度,提炼出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几个关键点,以点带面,串联起数个立体的截面,结合具体的史料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比较,研究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及其民族、民间元素的糅杂化体现及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

孔祥华[10](2011)在《民国岭南草药着作《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南方草木蕃盛,可为用药者不少,岭南医家在运用本地生草药防治疾病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一批专门的生草药学医家和着述。清代有番禺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新会赵寅谷《本草求原》,而民国时期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胡真《山草药指南》,亦名重一时,至今未见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在对岭南医学历史的调研过程中,笔者获得了《岭南采药录》、《山草药指南》复印本,为了使得名医着述不致湮没,对《岭南采药录》、《山草药指南》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现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方法、内容与结果以及结论分述如下:一、研究目的我们调研岭南草药着作研究现状时,发现现存的岭南草药典籍并不多,一部分已由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例如李殉《海药本草》已有尚志钧的辑校本,《生草药备要》、《本草求原》、《南方草木状》三部岭南中药文献已由朱晓光点注本等。但是民国时期岭南医药学家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以及胡真《山草药指南》等未见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2009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影印《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出版,但属于未经整理的原版书籍。此二书在民国岭南草药着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记载了深刻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对于后世相关科研殊为珍贵。二书记载的很多草药,在民众的防治疾病以及保健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化州橘红、高良姜、青天葵、飞扬草以及狗肝菜等。因此,系统整理研究二书中记载的岭南草药,分析学术特点,梳理岭南草药源流,并对其进行点注,具有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首先是《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二书版本的研究,目前获取的《岭南采药录》为民国21年(1932年)复印本,《山草药指南》为民国31年(1942年)复印本,2009年广东科技出版社据此版本影印出版。其次,现存于世的典籍多数是几经翻刻或传抄才流传下来的,在刻印抄写过程中难免有错、简、漏、衍之误,必须经过点注、校勘等整理研究,才能为我们提供贴近原作的版本。再有,参考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对《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从草药分类、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功能、炮制或食疗方法等角度对二书对其学术特点进行深入评析,比较其学术思想之异同,阐述其学术价值,同时,从开发新的草药用药来源、开拓新的中药生产基地等医药经济价值角度阐明其文献参考的作用。采访调研法:无论是二书的版本问题,还是对二书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和评析,以及二书所记载草药在现今临床当中的应用情况的了解等。除了必须广为收集、参考、研究有关岭南草药临床与工业应用的书籍资料以外,我们必须采取采访调研法,咨询有关中医临床医生,尤其是临床用药喜用岭南草药者。同时,还需请教医药行业的其他专家。比较分析法:我们从草药分类、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功能、炮制或食疗方法等角度对二书的学术特点进行深入评析,以阐述其学术与经济价值,同时,又就草药分类、草药的行文描述、草药的异同以及草药配伍使用等角度对二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与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二书,阐述二书的学术特点。三、研究内容与结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简要介绍萧步丹与胡真生平,与二书的版本研究以及点注整理。萧步丹与胡真都是民国时期岭南一带的医药学家,根据所查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两位医药学家以及二书版本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二书的点注整理主要着重于二书标点符号的添加与修改,二书总共200多字地方方言、繁体字、异体字或者过于生僻字注音与释义等。(二)二书学术特点进行评析以及对比研究根据本文研究后所知,二书记载内容、学术思想及特点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千秋,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1.共同点首先,行文简洁,内容丰富。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与胡真《山草药指南》二书在中国医药历史中,不见经传,但观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岭南采药录》全书3.7万多字,记载草药480余味,《山草药指南》全书接近5.1万字,记载草药640余味,均是关于岭南草药的一次大荟萃。二书能做到体积小而容量大,其秘诀就是行文简洁,不尚浮词。每一药下的各项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用则录,无用则略。其次,记载的草药多数相同,记载的草药的功效以清热为主。二书同是民国时期关于岭南草药的着作,所记载的草药多数相同,在这一点上,是无容置疑的。据我们统计,二书共有白佛桑等328味草药是一样的。二书所记载的草药大多一样,大同小异并互为补充,所以通过比较研究二书,这对于深入研究岭南中医药文化渊源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二书记载的草药的功效以清热为主,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草药的一般是性味苦寒,功效大多具有清热、利湿或祛湿等作用,比较适合岭南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或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疾病。再次,对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功能、炮制或食疗方法等描述相似。二书在学术上—脉相承,故在每味草药性味功效、主治功能、炮制或食疗方法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并互为补充有所发展。例如,《岭南采药录》记载:半边莲“味甘辛,性平,治蛇伤,敷恶疮火疮,消肿散毒,谚云:‘有人识得半边莲,包管共得蛇眠”,《山草药指南》记载:半边莲“味甘辛,性平。治毒蛇咬伤,捣烂敷患处”,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二书在每味草药性味功效、主治功能、炮制或食疗方法等方面的记载,多有相似之处,证实了岭南草药在应用当中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岭南民众对岭南草药性味功效是有共识的。第四,体现岭南草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我国医药家用药,倡导简、便、廉、验为原则,简是指组方简单,便是指得来方便,廉是指价格低廉,验是指有疗效。书当中所记载的草药与用药特点充分体现了简、便、廉、验的特点。2.不同点第一,二书对所记载的草药分类不同。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对草药的分类方法与一般草药书有所不同,其体例效仿唐末五代药学家肖炳《四声本草》之法,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从分类,如此分类,对于研读是书者查考、检索草药更为方便。胡真的《山草药指南》对所记载的草药分类是按人体部位、按临床病证对药物进行分类,把生草药分为头面部药等65类,对指导草药的具体运用有一定帮助的。第二,对所记载的草药的植物学性状描述侧重不同。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对于所记载的草药的植物学性状非常详细,将草药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都描述得非常清楚,这对于避免用药错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胡真的《山草药指南》则未重点描述所记载的草药的植物学性状,每一药下的各项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行文更简洁。第三,《岭南采药录》记载了更多草药的地道产地。据统计,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记载了60多种草药的产地,胡真的《山草药指南》记载了30多种草药的产地。我们发现,《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共有29种草药所记载的地道产地是一个地方,它们分别是:产于番禺的人字草,产于高州的高良姜等。中药材基地的选址是药材基地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子,它包括基地的位置、走势、以及有无种植中药材的历史等,其中草药典籍中记载的草药产地便是有无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二书中对多种草药产地的记载对进一步开发新的中药生产基地,具有很好的文献参考的作用。第四,《山草药指南》比《岭南采药录》记载了更多草药与其它草药配伍使用的验方。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基本是对单味草药的别名、应用、功效以及炮制或食疗方法的记载,对于所记载的草药与其它草药配伍使用的组方极少,而胡真的《山草药指南》记载了更多该草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的组方,据统计,《山草药指南》记载草药方剂有40多个,虽然有些组方只是简单地说明其组成,并未记录其用量以及指明其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等,但是这也为有志于研究中医药文献或中药复方配伍组成者提供了新的课题来源。(三)阐述与发掘二书的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本论文除对名家医籍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外,还对二书记载的许多草药的独特的炮制或食疗方法,加以发掘参考,以期丰富中医“医食同源”内容。胡氏《山草药指南》记载了不少该草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的组方,这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某些病症也提供了较好的组方参考等。二书均记载了众多对某种病症具有明显功效的草药,尤其是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例如,“金樱蔃”为洗疳疔痔疮之圣药等,为进一步开发之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另外,二书中对多种草药产地的记载对进一步开发新的中药生产基地,具有很好的文献参考的作用等。此均应为本研究课题经济价值之体现。四、结论岭南草药典籍的研究构成岭南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胡真《山草药指南》极大丰富了岭南医药学乃至中华本草药物学的内容。二书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互为补充有所发展,是继清代岭南草药学家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以及赵寅谷的《本草求原》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草药着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文献参考价值。本论文创新点:首次发掘整理民国时期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与胡真《山草药指南》,按照三类中医古籍简体字横排本进行校勘;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二书所载的岭南草药种类、形态特征、性味功效、主治、临证应用的学术特点,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二书学术异同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二、不是药物,胜似药物——糖的医疗价值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是药物,胜似药物——糖的医疗价值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认识与思考
        1. 西医对GERD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2. 中医对胃与哮喘关系的记述
        3. 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局限性
        4. 见喘不治喘: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基本思路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诊疗现状分析
        1. GERA的误诊现状和原因分析
        1.1 GERA误诊状况
        1.2 误诊原因分析
        2. 西医治疗GERA的现状
        2.1 西医药物治疗概述
        2.2 西医手术治疗概述
        3. 中医治疗GERA的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各组治疗方法
        1.8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RDQ量表四大典型症状统计分析
        2.2 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统计分析
        2.3 两组患者GERD次要及食管外症状分析
        2.4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棘突下压痛程度分析
        2.5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T_3~T_(12)段棘突下压痛阈值分析
    3. 小结
    4. 讨论
        4.1 “通督降逆”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4.2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4.3 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局限性
        4.4 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特点讨论
        4.5 见喘不治喘: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治疗思路
        4.6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优势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存在问题和展望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GERA针灸治疗临床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唐代涉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学术史回顾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章节结构安排
第一章 唐代涉病诗概述
    第一节 疾病在文学作品中的兴起
    第二节 涉病诗的统计分类
        一 叙述自身病痛——“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二 亲友互相慰问——“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三 咏外物而自喻——“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四 悲悯他人之痛——“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第二章 唐代诗人群体的疾病表达
    第一节 不同时段的诗人
        一 初唐诗人——“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二 盛唐诗人——“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
        三 中唐诗人——“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
        四 晚唐诗人——“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诗人
        一 帝王将相——“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
        二 普通官员——“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
        三 平民百姓——“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第三节 不同地域的诗人
        一 边塞诗——“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二 南方诗——“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三 两都诗——“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
第三章 唐代诗人群体主要罹患病种
    第一节 真实的病
        一 耳目口齿——“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
        二 体疗——“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三 疮肿——“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
    第二节 虚拟的病
        一 诗病——“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
        二 相思——“嫁得薄情夫,长抱相思病”
第四章 个案分析——患者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身体概况
    第二节 杜甫的患病史
        一 疟疾——“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
        二 消渴病——“永念病渴老,附书远山巅”
        三 肺病——“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四 痹症——“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五 手足萎废——“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第三节 诗风与疾病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一、妇女谋生自养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一、化妆品的进口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一、经营分流
        二、巧妙推销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三、大卖“国货”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祝寿图像的界定与分类
        (一) 祝寿图像的界定
        (二) 祝寿图像的分类
    二、研究现状
        (一) 既往成果的梳理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挖掘祝寿图像原型意义
        (二) 以多元视角阐释祝寿图像
    四、研究方法
        (一) 图像法
        (二) 图文互证法
        (三) 田野调查法
        (四)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五) 分类比较的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长寿观念与祝寿图像的生成
    第一节 星辰崇拜与寿星祭祀
        一、星辰崇拜的产生与表现
        二、古代的寿星崇拜与长寿观念
    第二节 孝道、尚老传统与祝寿图像
        一、孝道传统与祝寿之俗
        二、尊老孝亲与祝寿图像
    第三节 长寿心理与传统幸福观
        一、长寿心理与儒道合一的生命观
        二、寿文化下的"多子"诉求及其在祝寿图像中表现
        三、寿文化下的"富贵"理想及其在祝寿图像中的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祝寿图像的意象构成系统
    第一节 祝寿图像中的人物谱系
        一、祝寿图像中的南极仙翁与西王母
        二、祝寿图像中的仙话人物
        三、祝寿图像中亦仙、亦化的人物
    第二节 祝寿图像符号系统中的动物意象
        一、瑞兽类意象
        二、祥禽类意象
        三、水族类意象
        四、其他祝寿意象
    第三节 祝寿图像符号系统中的植物意象
        一、树木类意象
        二、花草类意象
        三、果物类意象
        四、菌类意象
        五、其他意象
    第四节 祝寿图像符号系统中的无机类意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祝寿图像的民俗文化应用
    第一节 等级制度下祝寿图像的民俗应用
        一、应用于帝王与元首
        二、应用于官宦阶层
    第二节 雅文化视野下的祝寿图像及其文化应用
        一、文人祝寿图像的类型
        二、“比德”、“言志”传统与“化俗为雅”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性别视角下祝寿图像的文化意蕴与民俗应用
        一、男寿祝游图像及其文化应用
        二、女寿祝寿图像及其文化应用
        三、双寿的祝寿图像及其文化意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祝寿图像的价值阐释
    第一节 祝寿图像的民俗艺术价值
        一、拓宽了美术的表现题材
        二、丰富了美术的表现方法
        三、保存了丰富的美术史料
        四、衍生出多元的美术工艺
    第二节 祝寿图像的综合文化价值
        一、承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祝寿理念
        二、长寿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视觉反映
        三、展现民俗与艺术交融共生的文化现象
        四、折射个体生命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和后记

(5)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赵绍琴生平与学术成就
    1 生平传略
    2 主要学术成就
        2.1 脉学
        2.2 温病学
        2.3 内科学
第二部分 温病证治发微
    1 温病不同于伤寒
    2 温病当辨温热与湿热
    3 温热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领
        3.1 论“在卫汗之可也”
        3.1.1 “在卫”并非“在表”,温病卫分证不是表证
        3.1.2 “汗之”并非“汗法”,卫分证治疗不可发汗解表
        3.1.3 卫分证实为肺经郁热,当以疏卫开郁为其治法
        3.2 论“到气才可清气”
        3.2.1 未到气分不可清气
        3.2.2 初至气疏卫略佐清气
        3.2.3 中至气仍不可过清
        3.2.4 实为至气不可一味寒凉
        3.3 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3.3.1 透热转气的本质是宣畅气机
        3.3.2 透热转气的用药应有针对性
        3.3.3 营分证治不可缺少透热转气
        3.4 论入血“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4.1 入血动血责之郁热
        3.4.2 动血首当凉血解毒
        3.4.3 动血不可一味止血,凉血还当活血散血
        3.4.4 热盛动血亦需“透热转气”
    4 湿热病以三焦辨证为纲领
        4.1 湿热病证复杂难治,分消宣化为其要法
        4.1.1 治湿热必先治湿,湿去则热不独存
        4.1.2 治湿必先化气,气化则湿亦化
        4.1.3 化气必当宣肺,肺气宣则一身之气皆化
        4.2 湿温与温热挟湿证治迥异
        4.2.1 温热挟湿,湿热未合证治简单
        4.2.2 湿温之病,湿郁化热证治复杂
        4.3 湿热病分四期,用药大忌寒凉
第三部分 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1 温病辨证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1.1 划归为温病的内伤杂病
        1.1.1 肺痈
        1.1.2 痢疾
        1.2 以卫气营血、三焦为辨证纲领的内伤杂病
        1.2.1 血淋
        1.2.2 消渴
    2 代表性温病治法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2.1 苦宣折热法
        2.1.1 栀子豉汤的主治病证
        2.1.2 栀子豉汤的组成配伍
        2.1.3 治验举例
        2.2 疏调升降法
        2.2.1 升降散的主治病证
        2.2.2 升降散的组成配伍
        2.2.3 治验举例
        2.3 宣畅三焦法
        2.3.1 疏风胜湿法
        2.3.1.1 风药的用药经验
        2.3.1.2 治验举例
        2.3.2 疏调三焦法
        2.3.2.1 大黄的用药经验
        2.3.2.2 治验举例
        2.3.3 宣展肺气法
        2.3.3.1 杏仁的用药经验
        2.3.3.2 治验举例
    3 其他渗透于内伤杂病辨治中的温病思想
        3.1 因外感而发的内伤杂病证治
        3.2 “到气才可清气”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3.3 透热转气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3.4 “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4 温病学术思想在疑难病中的运用
        4.1 慢性肾脏病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则治法
        4.1.2.1 中药治疗
        4.1.2.2 饮食调养
        4.1.2.3 运动锻炼
        4.1.3 治验举例
        4.2 肝硬化
        4.2.1 病因病机
        4.2.2 治则治法
        4.2.2.1 中药分段疗法
        4.2.2.2 生活调理
        4.2.3 治验举例
        4.3 白血病
        4.3.1 病因病机
        4.3.2 治则治法
        4.3.2.1 中药治疗
        4.3.2.2 生活调理
        4.3.3 治验举例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联系温病与内伤杂病的是赵绍琴的“火郁观”
        1.1 火郁证的病因:外感、内伤均可致病
        1.2 火郁证的病机:邪阻气机,气血不畅
        1.3 火郁证的症状:表里不一,错综复杂
        1.4 火郁证的治则:火郁当发,火郁当升降
        1.5 火郁证的治法:疏调气机,透热转气
    2 火郁观的背后是赵绍琴的“血气流通观”
    3 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创新温病理论提出“髓分说”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
    附2 温病治验提要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
        二、 农村类报纸转型就有出路
        三、 重新崛起的《南方农村报》成为农村传媒业亮点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概念厘定
        一、 理论假设和中心论点
        二、 概念厘定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路径设计
        二、 总体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设计
        四、 研究方法叙述
    第四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
        一、 文献综述
        二、 相关理论支撑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发展脉络
        一、 第一条脉络:远离政治意识形态
        二、 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
    第二节 对不同时期农村类报纸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
        一、 1949 年之前:革命报刊
        二、 1949 年至 1978 年:组织媒介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类报纸发展的“三阶段”概括
    第三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角色演进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
        二、 1978 年至 1988 年: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
        三、 1988 年至 2002 年:被边缘化的“鸡肋”
        四、 2002 年至今:角色分化
    第四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制度演进
        一、 党报的附属机构
        二、 经营管理制度层面有所突破
        三、 制度变迁呈现历史后向依赖
        四、 探索现代媒体企业制度
第三章 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生存空间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潜在市场日益扩大
        一、 农村受教育人口数量不断扩大
        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第二节 潜在市场需求迫切——读者亟需但农村“报荒”
        一、 农村“报荒”现象普遍
        二、 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取实用信息的首选媒介
    第三节 现实市场分区域旺盛上升空间大
        一、 《南方农村报》的崛起
        二、 《南方农村报》广告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第四章 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
    第一节 对“转型”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一、 转型
        二、 社会转型
        三、 媒体转型
    第二节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一、 “媒体”与“媒体企业”
        二、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南方农村报”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
        一、 “南方农村报”概况及转型动因
        二、 “南方农村报”转型路线及表现
第五章 转型第一步:由“综合纸”到“专业纸”
    第一节 “专门为农民说话”——持续而理性的舆论监督报道
        一、 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界定
        二、 《南方农村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持续、理性、建设性
        三、 为农民说话的专业理念和技巧
    第二节 “专业为农业服务”——“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
        一、 “大农财”新闻:对农村财富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面”的观照
        二、 《农财宝典》:对农村财富增长的机遇与威胁进行“点”的开掘
    第三节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一、 自己的声音——务求独到而扎实
        二、 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但求犀利而有建设性
        三、 农民的声音——引导其主张权利、理性发声
        四、 网络的声音——撷“微”言议热点以理性砭时弊
    第四节 后“专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构想
        一、 由涉农新闻产品品牌到涉农媒体企业品牌
        二、 由单一品牌格局到多品牌格局
        三、 突破传媒品牌内涵成就大“三农”领域的品牌
第六章 转型第二步:由“专业纸”到专业涉农媒体企业
    第一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媒体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活动营销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第二节 “南方农村报”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构建
        一、 平衡策略推进基础业务
        二、 纵深策略开掘增值业务
        三、 专业策略拓展相关多元业务
        四、 “全媒体”业务探索
    第三节 复现案例:《河北农民报》的经营创新
        一、 “报友俱乐部”——实现报纸与读者的双向服务与共赢
        二、 经营“报农”肥料——依托报纸品牌优势的相关多元业务
    第四节 涉农媒体的经营创新
        一、 “创新”理论及创新性评估维度
        二、 “嵌入”农资行业——涉农媒体营销体系跨行业再造
第七章 转型第三步:由以“纸”为核到“涉农大平台”
    第一节 “双边市场”与媒体的“平台”属性
        一、 “双边市场”
        二、 媒体本身就是“平台”
    第二节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一、 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一次成长”
        二、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第三节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的多平台联合
        一、 涉农媒体具备构建涉农交易平台的优势
        二、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构想
第八章 转型实现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核心动力: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一、 “草根”媒体的“边关文化”
        二、 “边缘”媒体的“主流化生存”
    第二节 持续动力: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
        一、 对农村类报纸“走市场”的历时考察
        二、 “整体转制”推动农村类报纸持续转型
第九章 总结: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核心话语
    第一节 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
    第二节 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
    第三节 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
附录:现有农村类报纸一览表(2012 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7)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畅销书"概说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一、传播者比较
    二、传播内容比较
    三、传播渠道比较
    四、受众比较
    五、传播效果比较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博士后制度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框架
    核心概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博士后"概述
        一、定义
        二、部分国家博士后发展情况
    第二节 博士后起源与背景
        一、内在动力:科学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
        二、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
        三、知识生产的社会化与组织化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的探讨
        一、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与政策确立时间
        二、官方认定的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
    第二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
        二、发展成就
    第三节 政策议程与政策主体间的互动
        一、政策议程的建立:从CUSSPEA项目到博士后制度
        二、政策主体的特殊性:国家最高领导人参与决策
        三、政策关系网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博士后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第一节 环境变革与政策的适应性
        一、社会转型与政策环境变革
        二、政策对环境变革的回应
        三、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第二节 政策的作用机制
        一、政策杠杆与马太效应
        二、杠杆作用实例
    第三节 平衡政府与市场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
        二、平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与"隐形发展主义"
    第一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
        二、美国博士后制度特点
    第二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
        一、美国科技体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
        二、作用战略工具的博士后制度
        三、美国博士后制度中政府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隐形发展主义"的警示
        一、日渐加强的政府作用与"隐形发展主义"
        二、"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
        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前瞻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企业博士后左右为难
        三、政策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如何对待美国经验
        一、美国经验:不可借鉴性
        二、美国经验:可借鉴性
        三、中国特色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我国博士后制度政策创新
        一、对隐形发展主义的回应
        二、博士后制度定位
        三、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意识形态·民族·民间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内蒙人民的胜利》作为范本及其影响
    第一节 从《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
    第二节 《内蒙人民的胜利》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影响
        一 政治意识形态与民族政策并驾
        二 民间形式的利用
        三 民族元素与情爱交融的模式
第二章 政治与民族视角下的疾病隐喻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概况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类型
        一、常见疾病隐喻类型
        二、哑巴、眼疾、难产——被选择
        三、结核病、瘟疫、性病——被排斥
    第三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特征
    第四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作用
        一、争取上层人物、中间分子的法宝
        二、体现阶级压迫的手段
        三、展现党的民族政策优势的明证
    小结
第三章 政治与民族象征中的光明隐喻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光明隐喻及其特点
        一、主旨化
        二、场景化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光明隐喻的多义性指涉
        一、光明隐喻的内涵
        二、东方红——毛泽东
        三、光明——共产党
    小结
第四章 政治与民族组合中的身份隐喻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身份模式
    第二节 十七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身份类型的分类
        一、汉族+政治身份
        二、少数民族+政治身份
        三、汉族+少数民族
    第三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几类特殊的身份隐喻
        一、金珠玛米——解放军
        二、干部民族化——复员军人
        三、两代人——养子、养女
    小结
第五章 民族与民间文化中的情爱隐喻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情爱元素
        一、花前月下——恋爱场景化
        二、海誓山盟——对歌传情化
        三、男欢女爱——情爱大胆化
        四、终成眷属——才子佳人化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男女关系的情爱隐喻模式
        一、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条根——琴瑟模式
        二、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依附模式
        三、男人是女人的翅膀——扶持模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十七年关于医疗疾病大事记
附录二: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J52
后记

(10)民国岭南草药着作《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清代以前岭南草药着述简介
    (一) 杨孚与《异物志》
    (二) 嵇含与《南方草木状》
    (三) 李珣与《海药本草》
    (四) 何克谏与《生草药性备要》
    (五) 赵寅谷与《本草求原》
二、《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作者简介以及版本考究
    (一) 萧步丹与《岭南采药录》版本简介
    (二) 胡真与《山草药指南》版本简介
    (三) 本论文所采用的版本
三、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之学术思想及特点评析
    (一) 重视草药的植物学特征的描述
    (二) 记载的草药的功效以清热为主
    (三) 记载了众多草药的民间炮制或食疗方法
    (四) 记载了多种草药的产地
    (五) 讨论
四、胡真《山草药指南》之学术思想及特点评析
    (一) 格物致知之道在于吸取新知,溶入科学知识
    (二) 记载的草药按人体部位、按临床病证对药物进行分类
    (三) 记载的草药中具有别名、又名或俗称的草药甚多
    (四) 文字精练而内涵丰富
    (五) 记载了众多草药的民间炮制或食疗方法
    (六) 记载了不少具有特色疗效的验方
    (七) 存疑待考
五、《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学术思想及特点对比研究
    (一) 共同点
    (二) 不同点
    (三) 总结
六、《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点注与整理
    (一) 录入、复核、排版
    (二) 添加或修改标点符号
    (三) 训诂字词
    (四) 舛误校正
    (五) 脱误补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岭南采药录》
    附录二:《岭南采药录》草药索引
    附录三:《山草药指南》
    附录四:《山草药指南》草药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不是药物,胜似药物——糖的医疗价值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效应研究[D]. 张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唐代涉病诗研究[D]. 于格. 郑州大学, 2019(07)
  • [3]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D]. 程波涛. 东南大学, 2016(02)
  • [5]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D]. 黄丹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9)
  • [6]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D]. 陈娟. 暨南大学, 2012(10)
  • [7]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8]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D]. 姚锐. 南京大学, 2011(07)
  • [9]意识形态·民族·民间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D]. 尹爱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民国岭南草药着作《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整理研究[D]. 孔祥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标签:;  ;  ;  

不是药,比药好——谈糖的医学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