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供电安全滑车线的设计与选型

起重机供电安全滑车线的设计与选型

一、吊车供电安全滑触线的设计选型(论文文献综述)

吕增印,田贵捷,迟晨阳[1](2021)在《从工厂设计角度谈锻造车间工业炉的布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系统化、宜人化、绿色化设计理念出发,详细探讨了工业炉布置与起重机吊具、厂房结构、动力管线、起重机驾驶室、压机及其操作室的相关性;分析了炉体与起重机吊具、钢构厂房柱子、起重机驾驶室、压机操作室等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工业炉集群化布置和炉后物流简捷化布置方案。

季承[2](2021)在《60米跨度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是通过桥式斗轮机改进而成的,该机型是为了适应国内一些料场由于场地基建限制而设计的,是具有我国自主特点的一种连续高效松散物料装卸机。目前该设备在冶金、电力、港口、建材等行业中广泛使用。门式斗轮堆取料机与现阶段各行业广泛应用的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和圆形料场堆取料机有较大的区别,具有高生产效率、安全性能可靠、操作及检修容易、易于实现全自动电气控制等特点。目前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向着大型化、系列化和多样性方向不断发展,所以大跨距、大能力新机型的发展也顺应了新的发展趋势。课题正是基于为吉林白城某电厂研制的MDQ1500/1750.60型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是同行业第一台跨距为60m的门式斗轮堆取料机,设计指标达到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课题的研究方向是对上述项目进行整机的设计、选型分析,使各部件在设计上满足该设备的使用功能。对整机主体钢结构进行初步设计、UG建模,并用该软件的高级仿真功能进行力学分析验算主体钢结构的刚度、强度。对整机的抗倾覆能力和重心稳定性进行校核,验算整机的稳定性。对整机进行UG建模装配,保证各部件在装配和运行时衔接合理。为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出台的新方案,在传统水喷雾除尘设计的基础上为用户配置了一套干雾抑尘装置,极大提升了对可吸入粉尘的抑制作用。在电气控制方面根据用户需求,采用PLC单动、联动、半自动控制,安全滑触线供电方式进行设计。为满足无人化、智能化要求及条形料场的实际工况,提出了一套无人值守控制系统,为设备未来电气控制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保障。

庄岩[3](2020)在《一种滑触线集电器安全性能自动检测装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重机滑触线集电器是常见的馈电装置,为保障滑触线集电器的正常使用,提升其使用寿命,需对该装置温升和可靠性及耐磨性进行检验。设置了一套滑触线集电器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调速装置调整试验速度,并通过小车的自动往复运行,达到运行20 000次并保证运行距离不小于120 km的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检测滑触线集电器的各项性能,保证了滑触线集电器能在实际运行时性能符合要求。

秦玮[4](2020)在《核电站起重设备设计采购施工接口管理研究》文中指出

连鸿强[5](2019)在《基于SP-LCL补偿的初级永磁直线电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初级永磁式直线电机是将线圈和永磁体同时布置在动子侧,定子侧只有开槽的铁芯,非常适合低成本的长行程运行的垂直提升和轻型轨道交通,但是传统的拖缆供电、滑触供电或者电池供电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电机的优点。而利用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ICPT)方式给初级永磁直线电机供电,则能充分体现该型电机成本低、带载能力强、行程不受限制等特点。文章根据初级永磁式直线电机负载特性,对ICPT系统提出来传输功率稳定,输出电压恒定等要求,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根据ICPT系统工作原理和负载功率,设计了电源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负载端整流滤波电路以及传输线圈结构。重点分析了ICPT补偿结构谐振电路原理与作用,提出新型SP-LCL补偿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电路分析,得出恒流恒压传输特性。分析参数变化时对ICPT输出特性的影响。而后,建立仿真实验模型,通过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负载变化时ICPT输出电压,发射线圈电流变化情况。增加对照实验,验证SP-LCL补偿结构,输入电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畸变率更小。最后,对IGBT、整流二极管选型、控制电路芯片等元器件选型,设计初级永磁式直线电机,完成实验平台搭建。通过实验验证基于SP-LCL补偿的ICPT系统恒流恒压特性。

曾进东,周景革[6](2017)在《冷轧厂中间库起重机供电扩容改造》文中研究说明冷轧厂新建罩式退火生产线,将原有中间库■/?跨延长72.5m,并增加1台42t桥式起重机。原有中间库■/?跨与新建厂房的起重机分属1#和新建2#低压供电中心供电,因而,延长后的中间库■/?跨起重机的供电需考虑整合与统一。经研究,决定采取只由1#低压供电中心对全部中间库■/?跨的起重机进行供电,并对系统进行相应改造。确定系统的计算电流、尖峰电流,校核供电系统的电压损失,并提出供电系统的扩容措施;通过对滑触线的载流量及稳定性进行校验,确定不需更换滑触线,但需局部敷设并行电缆。改造后,系统已正常稳定地运行3年了,说明改造是成功的。

潘振方[7](2017)在《沿导轨移动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导轨运输设备常用电缆或摩擦方式提供电能。但由于存在电线拖尾、灵活性差、插拔火花等缺点,不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因此,本文研究了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新的供电方式:非接触电能传输(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CPT)。CPT技术以便捷、安全、无拖尾、无污染等优点,在电气工程领域成为了研究热点,能够以非电气接触的方式为静止或者移动用电设备供电。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子产品、生物医学、特种设备、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研究了沿导轨移动的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以非接触的方式为电动机类机电负载直接供电。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完成的工作有:研究了几种常用的高频逆变电路,分析了不同高频逆变电路的优缺点。选择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作为逆变电路,简要分析了高频逆变过程;制作了两种高频发射电源: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频发射电源、频率分档可调的高频发射电源。研究了具有恒压输出特性的阻抗补偿电路,发射端LC补偿,使发射回路等效为并联阻抗近似无限大的发射电流源;接收端串联(S)补偿,使接收回路等效为串联阻抗近似为零的电压源。对LC/S阻抗补偿电路进行电路模型等效和简化分析,并用基于节点电压方程的仿真软件LTspice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频率下耦合线圈线径的选择;分析了常用长导轨发射线圈实现接收线圈在移动过程中互感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机理;基于长导轨发射线圈设计并制作了两种耦合系数不同的耦合线圈:平铺旋转式耦合线圈和垂直旋转式耦合线圈。将设计和制作的高频发射电源、阻抗补偿电路、耦合线圈以及电动机负载组合成沿导轨移动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分别研究了以下内容:电动机起动特性;SS补偿方式和LC/S补偿方式的稳压特性,并分析了引起输出电压变化的因素;接收线圈在移动过程中互感变化情况;测试了不同位置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及效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沿导轨移动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电压波动小于15%,空载损耗小于10%,在电动机起升平稳过度后,输出功率均高于2k W,效率高于80%。

李璇[8](2016)在《康稳移动供电设备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者基于多年移动供电行业的一线销售经验,结合市场营销的科学方法,以外资康稳公司为背景,理性分析康稳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现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移动供电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模型。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撰写思路和用到的相关科学模型以及理论。进而介绍康稳的历史、产品和营销现状——以产品应用行业划分的细分市场和应注重发展中高端客户的目标市场和定位。然后利用PESTEL模型分析康稳公司所处的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已经并将长期进入“新常态”;政府鼓励能源和基础交通方面的项目投资;社会对于高效低能呼声越来越高;技术发展迅速;要求企业低排放;企业相关的法律不断完善的宏观市场环境。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所处行业将稳定发展;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势头强劲;购买者更加专业化;成本压力增大的产业内的微观市场环境。然后通过目标市场中和企业定位下,竞争对手情况的介绍,对康稳公司进行竞争环境的分析。最后,用SWOT分析总结出公司面临的品牌影响力高,有先进技术和国产化能力等的优势;行业发展不均衡,价格高等的劣势;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某些目标行业发展等的机会;以及价格竞争和仿制品等的威胁,结合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公司产品的特点以及上文中介绍的营销现状,提出了康稳公司应该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保持其现有的目标市场和定位策略,加大新产品的投入,使用更加细化的定价策略和定价体系,调整优化销售渠道,并加大展会的促销手段等营销战略改进建议和实施举措,并对实施举措效果做出了预测。康稳公司作为移动供电行业典型的外资企业,对其销售策略的研究,势必会为类似行业的公司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贫瘠的移动供电产品营销研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尧[9](2016)在《机械加工车间的照明与配电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机械加工车间是比较传统的工业厂房的一种形式,它的功能由自身特点决定。机械加工车间通常为钢结构厂房,由于通常内部有起重机设备,所以多为单层厂房,防火等级多为丁戊类。机加工车间的电气设计以照明设计、配电设计、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为主要内容。机加工车间电气设计的好坏对车间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全厂区供电能否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除了结合机械加工车间自身工艺特点进行的传统电气设计以外,节能环保与电气安全是当下机械加工车间电气设计的新动向,也成为电气工程师做好机械加工车间电气设计的新课题。本文以某工业园区内机械加工车间为例,对车间照明、起重机配电、母线槽配电三个部分进行科学研究和优化设计,对比传统的计算方法,提出新的节能措施和优化方案,并对智能建筑配电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确保电气设计的合理有效,确保设备的平稳运行,进而确保全厂区供电的安全可靠。照明设计从车间的建筑布局入手,结合布置方案、光源种类、计算方法、经济价值比较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并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起重机的配电设计是总结传统计算电流算法上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论证分析。母线槽的配电计算结合工艺设备的种类,选取不同的计算方法,综合比较得出最优方案。智能建筑配电监控系统是通过分析系统的原理搭建模型并实现软件仿真。通过对机械加工车间照明及工艺配电的深入剖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思路,以安全可靠为本,节能环保为首要目标,用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

张轶[10](2016)在《炼油装置中起重机滑触线配置方案的分析对比》文中认为起重机作为检维修车间以及生产车间的重要设备,对整个车间的工作效率、生产能力有重大影响力。本文从设计角度出发,对起重机在非防爆区域内的布置方式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其在不同工况的优劣之处,为工程技术人员选择厂房起重机滑触线布置方案提供参考。

二、吊车供电安全滑触线的设计选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吊车供电安全滑触线的设计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1)从工厂设计角度谈锻造车间工业炉的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化设计
    1.1 炉体与吊具的相关性
    1.2 炉体与钢构厂房柱子的相关性
    1.3 工业炉与厂房维护的相关性
    1.4 工业炉与动力管线的相关性
2 宜人化设计
    2.1 炉体与起重机驾驶室的相对位置
    2.2 炉体与压机操作室的相对位置
3 绿色化设计
    3.1 缩短工业炉与压机的距离
    3.2 集中布置工业炉
4 结束语

(2)60米跨度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1.2 斗轮堆取料机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情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方案设计
    2.1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基本构成
    2.2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工作原理
    2.3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整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机机械部分设计
    3.1 整机钢结构设计及校核
        3.1.1 固定梁
        3.1.2 活动梁
        3.1.3 刚性腿、柔性腿
    3.2 斗轮机构
        3.2.1 斗轮机构的构成
        3.2.2 斗轮机构设计及选型
        3.2.3 斗轮驱动装置型式
    3.3 驱动台车组机构
        3.3.1 驱动台车组的构成
        3.3.2 驱动台车组驱动装置功率的选择
        3.3.3 驱动台车行走纠偏控制
    3.4 活动梁起升机构
        3.4.1 活动梁起升机构(机械卷扬)的构成
        3.4.2 活动梁起升机构驱动装置功率的选择
        3.4.3 活动梁起升机构型式
    3.5 尾车
        3.5.1 尾车的构成
        3.5.2 尾车变换机构
    3.6 皮带机系统
        3.6.1 皮带机的构成
        3.6.2 取料皮带机
        3.6.3 堆取料皮带机
        3.6.4 移动皮带机
    3.7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核定
        3.7.1 整机重心计算
        3.7.2 主体部件风载荷计算
        3.7.3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校核
    3.8 除尘系统
        3.8.1 水喷雾除尘系统设计
        3.8.2 除尘系统优化(干雾抑尘)
        3.8.3 干雾抑尘系统原理
        3.8.4 干雾抑尘系统构成
        3.8.5 门式堆取料机干雾抑尘系统布置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机电气系统设计
    4.1 电气系统配置
        4.1.1 电气系统构成
        4.1.2 主要技术要求
    4.2 PLC电气控制系统
    4.3 无人值守智能控制系统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一种滑触线集电器安全性能自动检测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滑触线工作原理及标准要求
2 滑触线集电器性能检测装置
3 实验结果
4 结束语

(5)基于SP-LCL补偿的初级永磁直线电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分类
        1.2.1 电场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
        1.2.2 电磁辐射式非接触电能传输
        1.2.3 磁场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感应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理论
    2.1 引言
    2.2 感应式非接触电能传输原理与主电路设计
    2.3 松耦合变压器环节原理与线圈设计
    2.4 整流滤波电路
    2.5 高频逆变电路设计
        2.5.1 逆变电路的确定
    2.6 本章小结
3 感应式ICPT系统谐振补偿电路设计与分析
    3.1 谐振补偿的基本原理
        3.1.1 RLC串联谐振电路
        3.1.2 并联谐振电路
    3.2 ICPT系统常规谐振补偿结构分析
    3.3 补偿电路的要求
    3.4 本章小结
4.SP-LCL电路特性分析
    4.1 输出端稳压特性分析
    4.2 初级SP补偿恒流特性分析与参数设计
    4.3 SP-LCL补偿参数对ICPT系统的影响
    4.4 SP-LCL补偿电路参数设计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2 SP-LCL负载特性分析
    5.3 SP-LCL补偿电路与双LCL补偿电路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实验
    6.1 主要电路元件选型
        6.1.1 整流二极管
        6.1.2 高频开关管的选择
    6.2 负载电机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沿导轨移动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移动运输设备供电现状
    1.2 非接触供电技术介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 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原理
    2.1 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一般组成
    2.2 高频逆变电路
        2.2.1 ICPT系统中常用的高频逆变电路
        2.2.2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各阶段工作过程
    2.3 ICPT系统常用的阻抗补偿电路
    2.4 耦合线圈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与制作
    3.1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介绍
    3.2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高频逆变电源的研究
        3.2.1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频发射电源
        3.2.2 频率分档可调的高频发射电源
    3.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阻抗补偿电路研究
        3.3.1 接收端阻抗补偿电路设计
        3.3.2 发射端阻抗补偿电路设计
        3.3.3 LC/S阻抗补偿电路分析
    3.4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耦合线圈研究
        3.4.1 线圈的高频交流电阻分析
        3.4.2 耦合线圈线径的选择
        3.4.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耦合线圈制作
    3.5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他部分设计
        3.5.1 变频器
        3.5.2 耦合线圈安装机械部分
        3.5.3 辅助电源
    3.6 本章小结
4 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对比研究
    4.1 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4.2 LC/S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4.3 SS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非接触移动供电实验研究
    5.1 电动机起动特性实验测试
    5.2 SS阻抗补偿电路和LC/S阻抗补偿电路的对比实验研究
    5.3 导轨移动起重样机测试实验
        5.3.1 起重样机耦合系数测试
        5.3.2 变频器不同工作频率下输出功率的研究
        5.3.3 不同位置输出电压波动及传输功率和效率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AWG线规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情况
致谢

(8)康稳移动供电设备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1.3 论文的结构
2 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综述
    2.1 PESTEL分析模型
    2.2 波特五力模型
    2.3 竞争环境分析理论
    2.4 STP模型和4P理论
    2.5 SWOT分析模型
3 康稳公司介绍及营销现状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公司产品介绍
    3.3 康稳中国公司营销现状及其分析
4 康稳移动供电设备的市场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2 行业环境分析
    4.3 康稳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5 康稳移动供电设备营销战略选择及实施举措改进
    5.1 公司营销战略选择
    5.2 产品策略
    5.3 价格策略
    5.4 渠道策略
    5.5 促销策略
    5.6 实施效果预测
6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机械加工车间的照明与配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1.1 照明系统研究的意义
        1.1.2 起重机配电研究的意义
        1.1.3 母线槽配电研究的意义
    1.2 机械加工车间电气设计的问题
        1.2.1 机械加工车间的照明问题
        1.2.2 机械加工车间起重机的配电问题
        1.2.3 机械加工车间的母线槽配电问题
        1.2.4 机械加工车间的配电监控系统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机械加工车间照明设计的研究
    2.1 引言
    2.2 机械加工车间照明设计的研究内容
        2.2.1 现有照明设计的计算方法
        2.2.2 基于LED光源的照明设计研究
    2.3 机械加工车间照明设计的节能分析
        2.3.1 选用节能高效的电光源
        2.3.2 选取高效率的照明灯具
        2.3.3 选择节能型照明电器配件
        2.3.4 科学合理的配光设计
        2.3.5 科学合理的照明控制
        2.3.6 照明供电系统的设计优化
        2.3.7 照明系统的日常维护
    2.4 基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机械加工车间的照明节能研究
    2.5 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械加工车间起重机配电设计的研究
    3.1 引言
    3.2 起重机供配电概述
        3.2.1 起重机的供电
        3.2.2 起重机的配电
    3.3 起重机的配电计算与选型分析
    3.4 起重机现有配电计算的主要问题
    3.5 起重机配电计算的优化方法
        3.5.1 负载系数法
        3.5.2 基于负载系数法的尖峰电流计算
        3.5.3 基于负载系数法的电气选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械加工车间母线槽配电设计的研究
    4.1 引言
    4.2 母线槽的分类及性能分析
    4.3 母线槽的计算分析
    4.4 基于节能问题的母线槽计算优化
    4.5 母线槽应用的节能分析
    4.6 基于REVIT模型的母线槽节能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械加工车间智能建筑配电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1 引言
    5.2 智能建筑配电监控系统的现状
    5.3 配电监控系统的组成
        5.3.1 配电监控中心的功能
        5.3.2 配电监控终端的功能
    5.4 基于 ΜC/OS-Ⅱ的系统架构与任务
        5.4.1 主函数设计
        5.4.2 系统配置任务
        5.4.3 配电监控用户任务
    5.5 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5.5.1 配电监控系统Web服务器网页设计
        5.5.2 EGI程序设计
        5.5.3 配电监控终端Web服务任务流程
    5.6 结语
结论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炼油装置中起重机滑触线配置方案的分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车间内设置单台起重机独立完成整个车间的任务
2 车间内设置多台起重机同时完成车间任务
    2. 1 方案一
    2. 2 方案二
    2. 3 方案三
3 滑触线的降压措施
4 总结

四、吊车供电安全滑触线的设计选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工厂设计角度谈锻造车间工业炉的布置[J]. 吕增印,田贵捷,迟晨阳.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1(02)
  • [2]60米跨度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研制[D]. 季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一种滑触线集电器安全性能自动检测装置[J]. 庄岩. 机电工程技术, 2020(12)
  • [4]核电站起重设备设计采购施工接口管理研究[D]. 秦玮. 清华大学, 2020
  • [5]基于SP-LCL补偿的初级永磁直线电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 连鸿强.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冷轧厂中间库起重机供电扩容改造[A]. 曾进东,周景革. 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7.冶金设备与工程技术, 2017
  • [7]沿导轨移动机电设备非接触供电技术研究[D]. 潘振方.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8]康稳移动供电设备营销战略研究[D]. 李璇.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
  • [9]机械加工车间的照明与配电设计[D]. 刘尧.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4)
  • [10]炼油装置中起重机滑触线配置方案的分析对比[J]. 张轶. 山东化工, 2016(04)

标签:;  ;  ;  ;  ;  

起重机供电安全滑车线的设计与选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