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8E/F 的卓越性能——飞行员报告

F/A-18E/F 的卓越性能——飞行员报告

一、F/A-18E/F的优良性能──来自飞行员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庆[1](2021)在《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国竞争和国际战略环境激变的背景下,作战样式的变革、潜在的使用需求和先进技术的助推使得未来舰载机发展引向何处的讨论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剖析固定翼舰载机发展主要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支撑舰载机发展的起飞、着舰、一体化保障、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并基于对未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研判,针对未来舰载机作战使用涉及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多域协同、舰载航空体系化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

杨智博[2](2020)在《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纵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是保证航母战斗力的有力支撑,其控制策略设计一直都是着舰引导技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舰载机在进场着舰阶段受舰尾气流场和航母甲板运动的影响,提高了对自动着舰系统航迹控制和姿态保持能力的要求。同时考虑舰载机发生故障时,着舰性能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着舰事故的发生。因此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考虑在进场着舰阶段,提高自动着舰系统对下滑航迹的跟踪能力;二是考虑进场着舰阶段发生故障时,解决自动着舰系统故障状态下安全进场着舰问题;三是考虑改变目前间接升力控制方法提高航迹纠偏能力,实现进场着舰阶段直接升力控制问题。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文对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为保证控制策略得到有效验证和分析现有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舰载机进场着舰模型,对自动着舰系统纵向引导律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进场着舰模型建立中,采用频谱模型法和工程化模型法分别建立了航母甲板运动模型和舰尾气流场模型,通过坐标系的选取与飞机受力分析对全量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化简得到纵向动力学非线性模型。在纵向引导律和控制策略研究中,参考基于垂直速率引导模式的自动着舰系统设计了PID控制策略。通过分析进场着舰阶段气动阻力与进场速度的关系证明舰载机处于速度不稳定状态,并设计了保持迎角恒定动力补偿系统。在进场着舰环境中对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其次,针对进场着舰环境下的下滑航迹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着舰系统反演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自动驾驶仪设计中采用反演控制,利用反演控制对复杂的俯仰姿态与水平尾翼偏转函数进行降阶处理。在纵向引导律和动力补偿系统设计中采用滑模控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通过连续滑模项减小抖振影响。在舰尾气流场和航母甲板运动影响下与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说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下滑航迹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姿态保持能力,为提高自动着舰系统航迹控制能力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再次,针对故障状态下安全进场着舰问题设计自动着舰系统容错控制策略。根据对自动着舰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舰载机进场着舰故障模型。利用模糊径向神经网络实现对未知故障函数的逼近,设计了自适应模糊径向神经网络控制器。在反演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容错控制策略,利用模糊径向神经网路处理自动驾驶仪和动力补偿系统中的执行器故障,并通过自适应律实现网络权值的调整和保证系统稳定。通过与PID控制策略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情况下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容错控制策略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的引导舰载机完成进场着舰任务,自动着舰系统容错性强,为故障状态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最后,通过对舰载机精密进近技术和直接升力控制进行研究,在分析舰载机进场着舰阶段升力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直接升力控制的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在直接升力控制系统中通过襟翼偏转实现直接升力控制,并采用航迹角速率反馈和航迹角增量反馈提高航迹纠偏能力。在姿态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水平尾翼偏转实现飞行姿态稳定,并引入迎角反馈保持进场着舰阶段迎角恒定。由于采用直接升力控制已具有保持迎角恒定能力,设计了保持速度恒定动力补偿系统。通过与基于垂直速率引导模式的自动着舰系统PID控制策略和反演控制策略在进场着舰阶段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具有很强航迹纠偏能力和保持迎角恒定能力,为自动着舰系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技术路线。

魏治强[3](2020)在《基于直接升力的无人机着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航母战斗群而言,舰载无人机是有人舰载战斗机和加油机的有益补充,但其对自动着舰引导和控制技术的要求更高,因此,精度高、鲁棒性强的自动着舰系统的研究对于提升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翔飞-III”鸭式布局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典型直接升力着舰控制方法,同时从系统的抗干扰和精确控制能力出发,设计了基于显模型/动态逆直接升力的着舰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dubins路径规划和差分GPS引导几何设计了着舰引导系统,并搭建了基于Qt界面开发工具的半物理仿真系统,对上述直接力着舰控制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实验验证。首先,根据流体动力学计算得到的无人机气动数据建立无人机非线性模型,分析其升阻比特性确定迎角工作区间,利用小扰动线性化得到其线性化模型并分析模态特性。建立了某型航母的运动模型以及着舰过程中气流干扰模型,为自动着舰系统的仿真验证作准备。接着,针对PID高度控制闭环系统带宽小,跟踪指令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典型直接升力着舰系统,包括三种直接升力模态组合的着舰控制系统和基于差分GPS的引导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数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典型直接升力着舰系统高度控制带宽更高,误差更小,相位更超前。然后,针对典型直接升力着舰系统姿态与轨迹解耦性能较差,不抗垂风干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显模型/动态逆的直接升力着舰系统。采用显模型解耦控制设计垂直平移模态,采用动态逆控制设计直接升力模态,在此基础上设计扰动观测器补偿气流干扰,并对该着舰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典型直接升力着舰系统而言,该系统姿态解耦效果更好,能在雄鸡尾流干扰下精确着舰。最后,将基于Qt开发的无人机非线性模型和基于STM32F407开发的飞行控制系统以及甲板运动系统相结合,搭建了具有较高实时性的自动着舰半物理仿真系统。在该系统上进行各级海况下200次蒙特卡洛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比较恶劣的海况下,本文所设计的显模型/动态逆直接升力着舰系统依然具有较高的着舰成功率。

包家钰[4](2019)在《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孙子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伴随信息与空权时代的同步到来,现代战争形态和武装力量的发展经历深刻变化。为适应现代战争趋势、全面替换老旧战机,美自2001年正式启动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拟打造一型多用途且具备体系作战能力的通用化空战平台,服役美空军、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至2030年将占美军战术战机编制的90%,成为美军未来空中力量的代名词。这款发端于网络中心战理论、成熟于空海一体战构想、应用于美重返大国竞争的新型空战平台折射出了美空中力量战斗力建设的转型,并随项目国际合作的推进,深入亚太地区,展开前沿部署,形成军事威慑。基于以上认识,除第一章专门阐明研究目的意义、基本概念及方法思路外,本文主体分三部分。其中,第二、三章从美军战术战机的发展背景出发,结合近年来美官方文献,梳理美军F-35型机作战能力生成与检验情况,通过指标分析、效能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型机战斗力形成与发挥过程中的有益做法及存在不足;第四章根据美在研发、武装与作战等方面的具体构想与做法,分析F-35型机战斗力要素的组合形式及基本原理,以探其作战能力建设的方法路径;第五章则结合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具体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从宏观层面进一步总结隐形战机战斗力生成的客观规律,以鉴我军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能力建设。

周进[5](2019)在《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以空天制海”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力量。由于受到甲板几何、航母运动、气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舰载机通常需要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的方式完成起降,其机体承受的载荷远大于普通陆基飞机,载荷形式也不尽相同。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是舰载机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强度、损伤容限和耐久性分析与试验的基础,由于舰载机载荷与普通陆基飞机存在差异,载荷谱编制方法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对舰载机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及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的建立和分析、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损伤容限加重谱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规范谱分析法、类比分析法、飞行模拟法等常用的设计使用载荷谱方法,结合载荷谱编制方法中最基本的任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的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探讨了使用舰载机虚拟样机数据代替实测数据作为编谱数据来源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和详细步骤。2、通过分析舰载机在起降过程中子系统各部件的载荷、约束情况,分别建立了包含完整过程的舰载机弹射起飞虚拟样机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并给出了弹射力、拦阻力、气动力等不同载荷的确定方法。针对需要处理大量工况的问题,首次研究了基于Automation技术的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方法,实现了虚拟样机的批量建立、分析、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并完成了相应的软件编写工作。3、基于建立的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详细研究了基于完整偏心弹射过程的动力学问题和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影响程度这两个重要的问题。定性给出了弹射起飞时偏心距对起落架各向载荷的影响情况和拦阻着舰时着舰参数对各载荷的影响情况。4、提出了确定典型着舰情况的LHS-WF(拉丁超立方-权重)方法,据此给出了舰载机着舰设计使用载荷谱的编制方法。定量研究了着舰变量对着舰载荷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着舰变量区间划分的依据和划分的结果。同时对编制过程中的下沉速度简化、着舰情况判定、抽样范围修正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技术,完成了某型舰载机着舰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的编制。5、研究了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方法,通过编制的损伤容限载荷谱,对26件试验件进行载荷谱加重研究,给出了裂纹萌生时间和扩展时间随加重系数变化的曲线。

王钰倩[6](2018)在《科技英语文献中WHEN引导的从句的翻译研究 ——以《CVN飞机甲板和机房手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航母事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学习美国先进的航母技术成果与标准规范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科技文本的汉译需求量也日益骤升。由于英汉科技文本的句式结构与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在翻译时需基于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文本信息清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本次翻译项目为《CVN飞机甲板和机房手册》第六章至第七章内容。在本次翻译项目中,WHEN引导的从句在12958个字符的翻译任务中出现了89次之多,而且句式结构复杂,逻辑关系多样,位置多变,接续内容形式繁多。基于此文本特点,结合以往文献对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以下五种主要翻译方法来解决WHEN引导的从句的翻译:1)成分转换法:将复杂的状语成分转换为其他句子成分,如谓语、主语、定语等;2)顺序调整法:调整从句顺序,将从句插入整句中间或将从句前置;3)整合法:将多样的从句进行完全或部分整合;4)拆分法:将冗长复杂的从句进行拆分;5)增补法:增补从句中未出现但隐含的信息。希望这些翻译策略能为科技文本的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夏宇[7](2017)在《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武器装备科学、优质、高效发展是各国装备采办建设的重点。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装备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武器装备发展全过程应当充分发挥需求的牵引作用和技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本文以F-22战机项目为研究对象,综析了装备发展两种动力的历史演变、主要特征、论证框架、发展策略以及装备发展动力争论的演变。剖析了 F-22项目的研制背景、发展历程、开发策略、审查制度,并分析了 F-22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动力。从参与主体、决策支持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军装备研制项目发展过程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与特点,从体制机制、采办文件和机构设置三个角度,系统评析了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的融合。基于F-22项目中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一是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二是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三是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四是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栾添添[8](2018)在《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弹射起飞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决定航母的作战能力,因此对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舰载机出动架次回收过程环节众多且结构复杂,目前仍缺乏对其过程整体建模和综合评估的研究。本文针对整体过程建模展开深入分析与评估,旨在为进一步提升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提供理论指导。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的整体建模是研究出动架次能力的基础。现有的基于排队论、Petri网络和马尔科夫链等建模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出动回收某一环节的建模,而针对全过程建模时复杂且计算量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建模法,对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进行建模分析。根据“尼米兹”号航母高潮演习数据,归纳总结出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飞行员作业、舰载机出动前准备、舰载机出动、舰载机回收、舰载机回收后检查调运、舰载机保障和舰载机维修。深入分析舰载机出动回收流程和SD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SD流图。针对出动回收作业环节的并行性和全过程的闭环性,利用SD建模法实现出动回收过程的整体建模,并对舰载机弹射器的可用度进行多种维修方式影响的研究。给出的SD建模法简明直观,可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对复杂过程难以整体建模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和分析了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动态和静态过程。影响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因素不仅包括出动回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还包括配套资源的供应和调度因素。配套资源的及时供应和调度是保证舰载机保障和维修等作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针对舰载机资源调度和供应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供应可靠性等问题,首先运用考虑不确定性和延迟性的T-S模糊系统对调运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利用鲁棒策略对具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控制,在交叉规则组中构造离散分段函数,减少求解的数量并提高控制速度,减少调度系统达到渐近稳定的时间,进而削弱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可得,设计的改进模糊鲁棒优化算法可确保资源调度过程的可靠和稳定。为了实现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综合评估,需要首先建立出动架次能力指标体系。而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呈现严重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层次性、矛盾性和相关性等特点。因此,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综合评估是非常复杂。当制定作战计划时,需要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优计划,需要对方案进行快速准确评估。为此设计了三种评估方法:快速学习RBF神经网络、突变约简分步和非线性模糊物元评估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表明,设计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性、层次性、矛盾性和相关性的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能够达到快速准确评估的目的。对三种评估结果利用差异性法进行综合,弥补单一评估结果的不足。最后,着重研究了如何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的问题。通过分析舰载机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为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提供理论借鉴。目前,现有文献通常只分析了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单一影响因素,而实际中影响因素具有相关性和约束性,因此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联合分析,从而得到更贴近实际的结果。为此,提出多因素联合分析法,通过分析各个因素的关联性,将相关性强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并利用忽略死区和考虑转折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使获得的瓶颈因素更可信,最后给出提高出动架次的建议。本文分别对弹射起飞舰载机出动回收整体建模方法进行分析,对配套资源调度与供应进行优化,对出动架次能力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和对影响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SD建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与“尼米兹”高强度演习数据的对比,验证与分析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出的SD建模法更适合于复杂出动回收过程的建模;设计的改进模糊鲁棒优化调度算法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调度供应;提出的出动架次能力综合评估法可实现快速准确地评估;运用多因素联合分析法能够准确获得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

王立鹏[9](2017)在《舰载机着舰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舰载机所有工作阶段中,引导着舰阶段的危险系数最高,最容易出现严重事故,因此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问题是航空母舰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舰载机进舰着舰过程充满风险,进场飞行阶段的状态偏差容易造成舰载机撞舰事故或无法钩索而复飞,着舰末段的落点偏心偏航容易造成阻拦索断裂或舰载机因左右受力不均而侧翻,因此有效分析引导着舰过程风险和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对着舰过程的安全性有重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将以舰载机着舰安全性为研究目标,针对人工着舰方式和自动着舰方式,分别开展风险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抑制风险。首先,从舰载机飞行员实际行为特性、动作特点以及行为策略出发,建立一种具有高拟人特性的飞行员着舰行为模型,以离散动作序列操控舰载机。采用分层设计的思路,将飞行员模型分解为重要信息感知模型、着舰危险度模型、关注模式切换器、期望动作计算器、操纵动作随机误差概率模型以及延迟环节等,并且引入能力指标的概念,包括信息感知能力、动作响应能力、分心能力以及动作精准度,通过能力指标不同的组合可模拟不同等级飞行员着舰水平的差异。设计了飞行员模型的着舰指挥官(Landing Signal Officer,简称:LSO)通信接口,可响应LSO指令并可与LSO辅助决策系统协同仿真。其次,建立舰载机引导着舰过程风险模型,根据舰载机引导着舰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引导着舰过程风险划分为进场飞行风险和着舰风险并分别开展研究。设计以基线法为基础的舰载机进场飞行风险的建模方法,在大量飞行模拟器试验样本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进场飞行风险的区域划分和包络分布,量化进场飞行风险的模型参数。同时,通过分析舰载机着舰过程轨迹特点,提出实时预测舰载机飞行轨迹和落点的方法,利用飞行员模型在飞行模拟器上获取大量的仿真样本,绘制典型舰载机轨迹线性节点包络,建立实时的着舰状态与未来的可能落点之间的非线性函数,根据节点包络集确定着舰风险模型的核心参数。充分考虑人工着舰和自动着舰过程不同的关注信息,将引导着舰过程风险分解为自动着舰风险和人工着舰风险,为两种着舰方式的控制策略奠定风险模型基础。再次,针对人工着舰方式,设计了LSO辅助决策技术抑制人工着舰风险的控制方案。制定了构建LSO指令集的原理和具体步骤,先通过指令的合理性分析确定指令的可触发边界和飞行员动作类型及幅值,然后设计量化指令边界的仿真验证方法,并针对典型指令开展详细的仿真验证工作,根据人工着舰风险确定指令的最佳触发边界,形成LSO横纵向指令集,并建立LSO辅助决策模型与飞行员着舰行为模型的协同仿真系统,针对四种典型工况,对协同仿真系统开展仿真验证工作,通过结果对比验证了利用LSO辅助决策技术抑制人工着舰风险的有效性。最后,针对自动着舰方式,设计了抑制自动着舰风险的多引导律及其切换策略。根据自动着舰风险模型以及舰尾流扰动,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简称:MPC)的基础上,分别设计时变权值MPC引导律、带有着舰风险项的MPC引导律以及抑制舰尾流扰动引导律。时变权值MPC性能指标中状态项和控制项的权值矩阵由进场飞行风险模型实时计算,在滚动优化过程中可有效抑制进场飞行风险。带有着舰风险项MPC性能指标中新增风险项由着舰风险模型实时计算,在滚动优化过程中可有效抑制着舰风险。结合正不变集和二次有界相关理论,设计了抑制舰尾流扰动的引导律,在优化过程中既能够有效抑制舰尾流扰动,又能够消除着舰状态偏差。所有引导律均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简称LMIs)加以求解。并且,本文提出了以上三种着舰引导律的切换策略,使舰载机能够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引导律,有针对性的抑制自动着舰风险和扰动。

孟雪[10](2017)在《舰载机故障状态下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舰载机出现以来,着舰控制始终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着舰的环境非常复杂,会使舰载机系统具有非线性耦合、多干扰、不确定等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着舰过程中调整舰载机性能,来保证其降落在极小的安全区域内,对舰载机的控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舰载机常规无故障状况下,现行的自动着舰系统可以保证舰载机着舰安全,但在发动机故障、水平尾翼故障等情况下,舰载机控制性能会受到不可预料的影响,甚至酿成严重事故。因此,研究故障状态下舰载机着舰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长远意义。本文围绕该课题,展开全面研究,运用基于先进非线性控制理论来解决舰载机故障着舰的容错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舰载机飞行状态下的受力和力矩情况,建立了非线性六自由度模型,能更全面、真实地反应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运动本质和飞行特性,具有代表意义,同时建立了着舰环境的相关模型。依据飞行控制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可能发生的三种故障类型:执行器故障、传感器故障及结构性故障,同时给出了各种故障类型的数学模型表达式。综上,建立舰载机故障着舰模型。介绍舰载机纵向着舰系统的三个控制回路以及美国海军的安全着舰性能指标要求,为后续故障着舰提供参考和研究平台。其次,本文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简称RBFNN)具有逼近任何非线性未知函数的优势,与非线性动态逆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容错控制方法。采用自适应算法来调节RBFNN中的网络权值,以实现RBFNN的有效学习,从而逼近不同类型的执行器故障导致的系统未知非线性故障项。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有效快速地处理系统的故障,使舰载机持续保持可接受的着舰状态,确保安全着舰。此外,使用Lyapunov法既证明了滑动模态的存在性又设计RBFNN网络权值的自适应调节律,保证了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和良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容错方法具有优异的控制性能和强大容错能力,为舰载机多故障自动着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再次,利用自适应控制能够自动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特性,有效解决系统的鲁棒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特点,解决执行器故障问题,并且通过考虑算法在工程上的可实现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方法的容错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案不仅利用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全局镇定和轨迹跟踪等复杂的控制问题,而且利用自适应技术对系统的故障进行在线估计,保证舰载机系统的性能不发生很大变化,然后使用Lyapunov法证明了系统具有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的舰载机安全着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最后,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舰载机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故障着舰过程的另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即存在纵向航迹偏差时的舰载机容错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简写为ESO)滑模的容错控制策略。该方法能够处理舰载机着舰时执行器部分损伤故障,解决舰载机快速、高精度航迹跟踪控制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扩张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抑制着舰环境的影响,对执行器故障给出特定的非线性动态补偿,其次引入抗饱和补偿方案,来确保控制输入满足约束要求,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说明,该控制方案结合了滑模控制技术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技术的优点,减弱了对模型精确度的要求,满足了系统鲁棒性和快速性,减少了下滑轨迹误差,为故障着舰安全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二、F/A-18E/F的优良性能──来自飞行员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A-18E/F的优良性能──来自飞行员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舰载机发展历程
    1.1 舰载机发展的驱动因素
    1.2 舰载机主要发展历程
2 舰载机关键技术
    2.1 起飞技术
    2.2 着舰技术
    2.3 有限空间的快速保障技术
    2.4 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2.4.1 腐蚀防护与控制技术
        2.4.2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3 舰载机未来发展
    3.1 体系作战的关键要素
    3.2 多域协同作战
    3.3 未来舰载机的主要能力特点和技术特征
4 结束语

(2)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纵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舰载机着舰引导技术和自动着舰系统的发展
        1.2.1 舰载机着舰引导技术的发展
        1.2.2 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的发展与原理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舰载机进场着舰模型
    2.1 进场着舰环境模型
        2.1.1 航母甲板运动模型
        2.1.2 舰尾气流场模型
    2.2 舰载机动力学模型
        2.2.1 进场着舰过程中坐标系的选取与转换
        2.2.2 进场着舰过程中受力分析
        2.2.3 纵向动力学模型
    2.3 舰尾气流场对飞行姿态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着舰系统纵向引导律与控制策略研究
    3.1 自动着舰系统纵向控制策略设计
        3.1.1 基于俯仰角引导模式自动着舰系统设计
        3.1.2 基于垂直速率引导模式自动着舰系统设计
    3.2 保持迎角恒定动力补偿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3.2.1 舰载机进场着舰反区特性分析
        3.2.2 保持迎角恒定动力补偿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3.3 甲板运动补偿系统设计
    3.4 纵向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着舰系统反演控制策略研究
    4.1 反演控制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4.2 控制器设计原理
    4.3 反演控制策略设计
        4.3.1 自动驾驶仪控制策略设计
        4.3.2 动力补偿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4.3.3 纵向引导律设计
    4.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着舰系统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5.1 容错控制在着陆与着舰控制系统的应用
    5.2 舰载机进场着舰故障模型建立
        5.2.1 执行器故障模型
        5.2.2 传感器故障模型
        5.2.3 结构性故障模型
    5.3 自适应模糊径向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5.3.1 模糊径向神经网络的应用
        5.3.2 模糊径向神经网络设计
        5.3.3 自适应模糊径向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5.4 自动着舰系统容错控制策略设计
        5.4.1 自动驾驶仪控制策略设计
        5.4.2 动力补偿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5.5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5.1 进场着舰阶段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5.2 不同故障程度下容错能力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直接升力控制的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6.1 舰载机精密进近技术发展
        6.1.1 精密进近技术原理
        6.1.2 精密进近技术发展
    6.2 直接升力控制应用与原理
        6.2.1 直接升力控制应用
        6.2.2 直接升力控制原理
    6.3 基于直接升力控制的自动着舰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6.3.1 舰载机进场着舰阶段升力特性分析
        6.3.2 飞行控制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6.3.3 纵向引导律设计
        6.3.4 保持速度恒定动力补偿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6.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6.4.1 进场着舰阶段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6.4.2 不同进场状态下航迹纠偏能力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直接升力的无人机着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着舰系统研究现状
        1.2.2 直接升力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鸭式布局无人机及着舰环境建模
    2.1 鸭式布局无人机建模
        2.1.1 坐标系选取及假设条件
        2.1.2 鸭式布局无人机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2.1.3 非线性模型线性化
    2.2 舰船运动模型建立
    2.3 舰尾流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典型直接升力的着舰系统设计
    3.1 PID控制系统设计
        3.1.1 横侧向控制律设计
        3.1.2 纵向控制律设计
    3.2 典型直接升力控制系统设计
        3.2.1 直接升力模态设计
        3.2.2 垂直平移模态设计
        3.2.3 中性稳定模态设计
    3.3 基于差分GPS的着舰引导系统设计
        3.3.1 三维dubins路径规划
        3.3.2 基于差分GPS的引导几何分析
    3.4 直接升力着舰系统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显模型/动态逆直接升力的着舰系统设计
    4.1 基于显模型的垂直平移模态设计
        4.1.1 显模型跟踪解耦控制系统
        4.1.2 垂直平移模态设计
    4.2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直接升力控制模态设计
        4.2.1 非线性动态逆理论
        4.2.2 直接升力控制模态设计
        4.2.3 舰尾流扰动抑制系统设计
    4.3 显模型/动态逆直接升力着舰系统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着舰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及实现
    5.1 半物理仿真系统介绍及器件选型
        5.1.1 仿真系统结构及数据链路的搭建
        5.1.2 仿真系统器件选型
    5.2 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
        5.2.1 无人机运动学仿真系统设计
        5.2.2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5.2.3 甲板运动系统设计
    5.3 自动着舰系统蒙特卡洛仿真
        5.3.1 平稳海况实验
        5.3.2 中等海况实验
        5.3.3 恶劣海况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规划
    2.1 战机发展沿革
        2.1.1 吸取越战经验,重视战术战机
        2.1.2 着眼制空威胁,发展隐形战机
        2.1.3 适应联合构想,打造通用平台
        2.1.4 逐步升级战力,批次替换成军
    2.2 战机作战能力规划
        2.2.1 集成现役弹药,瞄准多域作战
        2.2.2 强调隐形技术,寻求战略威慑
    2.3 体系作战能力规划
        2.3.1 集成信息优势,获取战场情报
        2.3.2 依托数据链路,支持体系作战
第三章 美军F-35型机作战能力检验现况
    3.1 战机战力发展成效
        3.1.1 升级软件配置,快速形成战力
        3.1.2 发挥隐形优势,强化亚太部署
    3.2 战机战力发展局限
        3.2.1 虽实现批量服役,但实际战备效能有待提升
        3.2.2 虽实现平台通用,但单机空战能力有所弱化
    3.3 体系作战能力检验
        3.3.1 链接海战网络,形成战术优势
        3.3.2 推动机舰整合,升级海基战力
        3.3.3 转变战术角色,主导火力运用
第四章 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解析
    4.1 立足发展,采取“需求+技术”的研发模式规划战力
        4.1.1 军事需求牵引技术路径转变,以明确战斗力发展
        4.1.2 技术因素推动军事需求升级,以促进战斗力质变
    4.2 数据支撑,采取“平台+武器”的武装模式形成战力
        4.2.1 以数据为基础,结合武器平台,形成标准化战力
        4.2.2 以平台为中心,丰富武器配置,形成多样化战力
    4.3 基于体系,采取“信息+火力”的作战模式强化战力
        4.3.1 补充前线作战网络,协同多域平台火力
        4.3.2 打破军种界限桎梏,整合空海作战体系
第五章 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启示
    5.1 适应趋势,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
        5.1.1 需求牵引,划定战斗力发展路径,跨领域集成技术优势
        5.1.2 注重软件,适应战斗力因素转变,加快数据化基础建设
    5.2 体系建设,优化武器装备功能结构
        5.2.1 信息赋能,协同多领域战术平台,发挥体系作战优势
        5.2.2 节点链接,强化装备体系化功能,着力弥合军种界限
    5.3 聚焦影响,谋求主战平台战力延伸
        5.3.1 基于军工贸易,以点牵线,引领装备发展趋势
        5.3.2 深化军事合作,以线构面,强化区域政治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舰载机的起飞和拦阻着舰概述
        1.2.1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方式概述
        1.2.2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拦阻着舰概述
    1.3 舰载机弹射起飞与拦阻着舰研究现状
        1.3.1 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动力学模型
        1.3.2 舰载机与航母之间的适配性要求
    1.4 飞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舰载机载荷谱及编制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载荷谱的要求
        2.2.1 军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
        2.2.2 军用飞机结构强度规范
        2.2.3 民用飞机适航标准要求
    2.3 飞机载荷谱编制的基本方法
        2.3.1 确定载荷谱原始数据
        2.3.2 飞机使用方法分析
        2.3.3 结构载荷环境分析
        2.3.4 确定载荷计算工况
        2.3.5 载荷计算和应力分析
        2.3.6 无顺序载荷(应力)谱编制
        2.3.7 无顺序载荷谱转换为试验谱或分析谱
    2.4 载荷谱统计分析和简化方法
        2.4.1 载荷谱统计分析方法
        2.4.2 载荷谱简化方法
    2.5 飞机设计使用谱编制方法
        2.5.1 常用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
        2.5.2 基于虚拟样机的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舰载机弹射与着舰虚拟样机及其自动化
    3.1 引言
    3.2 舰载机着舰环境研究
        3.2.1 航母的几何特征
        3.2.2 航母在海浪中运动情况
    3.3 舰载机弹射虚拟样机建立
        3.3.1 坐标系选取及弹射模型
        3.3.2 舰载机弹射虚拟样机子系统
    3.4 舰载机着舰虚拟样机建立
        3.4.1 坐标系选取及着舰模型
        3.4.2 舰载机着舰虚拟样机子系统
    3.5 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舰载机弹射与着舰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完整偏心弹射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4.2.1 考虑四阶段与仅考虑滑跑时动力学特性比较
        4.2.2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姿态角的影响
        4.2.3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
        4.2.4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加速度的影响
    4.3 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分析
        4.3.1 舰载机着舰变量及变量分布
        4.3.2 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
    5.1 引言
    5.2 确定着舰典型工况的LHS-WF方法
    5.3 多变量联合概率对着舰变量影响分析
    5.4 着舰变量对着舰载荷全局敏感性分析和极值分析
        5.4.1 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5.4.2 主起落架载荷敏感性分析
        5.4.3 前起落架载荷和重心过载分析
        5.4.4 舰载机着舰载荷敏感性结果分析
        5.4.5 舰载机着舰载荷极值情况分析
    5.5 着舰变量中下沉速度简化方法研究
    5.6 载荷谱编制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研究
        5.6.1 着舰情况的判定条件
        5.6.2 变量抽样范围的修正
        5.6.3 独立工况合并及等损伤折算
        5.6.4 设计载荷谱自动化编制方法
    5.7 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实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载荷谱损伤容限加重谱研究
    6.1 引言
    6.2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理论分析
        6.2.1 损伤容限裂纹扩展分析方法
        6.2.2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分析方法
    6.3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试验
        6.3.1 损伤容限载荷谱编制
        6.3.2 损伤容限试验件及试验情况
        6.3.3 损伤容限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成果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6)科技英语文献中WHEN引导的从句的翻译研究 ——以《CVN飞机甲板和机房手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翻译任务描述
    2.1 背景介绍
    2.2 文本分析
    2.3 译前准备
    2.4 翻译工具
    2.5 译后处理
3.WHEN引导的从句句法特点与翻译难点
    3.1 句式结构的复杂性
    3.2 逻辑关系的多样化
    3.3 从句位置的多变性
    3.4 接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4.翻译策略
    4.1 成分转换法
        4.1.1 状语译为谓语
        4.1.2 状语译为主语
        4.1.3 状语译为定语
    4.2 顺序调整法
        4.2.1 插入法
        4.2.2 前置法
    4.3 整合法
        4.3.1 完全整合法
        4.3.2 部分整合法
    4.4 拆分法
    4.5 增补法
5.总结
    5.1 翻译过程总结
    5.2 本项目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7)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武器装备发展的两种动力机制
    2.1 需求牵引机制
        2.1.1 历史演变
        2.1.2 主要特征
        2.1.3 论证框架
    2.2 技术推动机制
        2.2.1 历史演变
        2.2.2 发展特点
        2.2.3 发展策略
    2.3 对二者关系认知的演变
        2.3.1 需求拉动论
        2.3.2 技术推动论
        2.3.3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
第三章 F-22项目的系统考察
    3.1 F-22的发展历程
        3.1.1 项目发展背景
        3.1.2 F-22的研制历程
    3.2 F-22项目的开发策略与审查制度
        3.2.1 开发策略
        3.2.2 审查制度
    3.3 F-22项目发展动力分析
        3.3.1 F-22战机项目中的需求牵引
        3.3.2 F-22战机项目中的技术推动
第四章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融合机制与评析
    4.1 美军装备发展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
        4.1.1 参与主体
        4.1.2 决策支持
        4.1.3 特点分析
    4.2 F-22项目中动力融合评析
        4.2.1 体制机制上保障动力融合
        4.2.2 采办文件上明确动力融合
        4.2.3 机构设置上促使动力融合
第五章 经验总结
    5.1 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
    5.2 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
    5.3 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
    5.4 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因素分析
    1.3 舰载机出动过程建模评估综述
        1.3.1 舰载机出动过程建模研究进展
        1.3.2 舰载机出动过程评估研究进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舰载机出动过程流程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舰载机出动架次逻辑关系分析
        2.2.1 飞行员作业流程
        2.2.2 舰载机出动流程
        2.2.3 舰载机保障流程
        2.2.4 舰载机维修流程
        2.2.5 舰载机出动整体流程
    2.3 舰载机出动架次SD因果关系构建
        2.3.1 飞行员作业
        2.3.2 舰载机出动
        2.3.3 舰载机保障
        2.3.4 舰载机维修
    2.4 基于三种维修方式的弹射器模型
        2.4.1 弹射器可用度模型
        2.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2.4.3 仿真结果的分析
    2.5 舰载机出动架次的流图设计
        2.5.1 舰载机保障作业流图
        2.5.2 出动架次的整体流图
        2.5.3 出动架次仿真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舰载机资源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舰载机资源调度过程描述
        3.2.1 弹药调度过程
        3.2.2 备件调度过程
    3.3 基于T-S鲁棒策略的弹药调度方法
        3.3.1 具有不确定性T-S鲁棒方法
        3.3.2 弹药调度仿真结果分析
    3.4 基于模糊鲁棒策略的备件调度方法
        3.4.1 具有延迟性的模糊鲁棒方法
        3.4.2 备件调度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舰载机出动能力体系构建
        4.2.1 架次率能力
        4.2.2 可用度能力
        4.2.3 任务完成能力
        4.2.4 保障和弹射回收能力
    4.3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4.3.1 快速学习RBF评估方法
        4.3.2 突变约简分步评估方法
        4.3.3 非线性物元的评估方法
        4.3.4 差异性综合评估方法
    4.4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仿真
        4.4.1 快速学习RBF评估仿真
        4.4.2 突变约简分步评估仿真
        4.4.3 非线性物元评估仿真
        4.4.4 差异性综合评估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舰载机出动过程仿真
    5.1 引言
    5.2 舰载机出动架次影响因素分析
    5.3 尼米兹号航母演习仿真对比验证
    5.4 舰载机出动架次瓶颈因素确定
        5.4.1 出动架次单因素变量仿真
        5.4.2 出动架次多因素联合仿真
    5.5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升仿真
        5.5.1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高仿真
        5.5.2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高改进方向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舰载机着舰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舰载机着舰安全性研究现状
        1.2.2 着舰安全性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3 着舰过程风险模型研究现状
        1.2.4 人工着舰飞行员行为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舰载机着舰系统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 着舰过程相关坐标系
    2.3 舰载机进舰着舰运动模型
        2.3.1 舰载机作用力描述
        2.3.2 舰载机作用力矩描述
    2.4 着舰区域空间划分
        2.4.1 安全着舰区域
        2.4.2 航母运动模型
    2.5 航母舰尾流模型
        2.5.1 舰尾流稳态分量仿真
        2.5.2 自由大气紊流分量仿真
        2.5.3 尾流随机分量仿真
        2.5.4 尾流周期性分量仿真
        2.5.5 舰尾流综合仿真模型
    2.6 舰载机着舰综合仿真平台构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舰载机人工着舰飞行员行为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飞行员着舰行为建模原理
    3.3 重要信息感知模型
        3.3.1 变分辨率离散化原理
        3.3.2 着舰危险度模型
    3.4 关注模式协调策略
        3.4.1 关注模式
        3.4.2 关注模式模糊切换器
        3.4.3 期望动作计算器
    3.5 操纵动作随机误差概率模型
    3.6 飞行员模型仿真分析
        3.6.1 飞行员模型与试飞员试验对比
        3.6.2 同一等级飞行员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试验对比
        3.6.3 不同等级飞行员模型在相同工况下试验对比
        3.6.4 同一等级飞行员模型在有无LSO辅助决策下试验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舰载机引导着舰过程风险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舰载机进场飞行风险建模
        4.2.1 进场飞行风险建模原理
        4.2.2 进场飞行风险样本数据
        4.2.3 进场飞行风险数学模型
    4.3 舰载机着舰风险建模
        4.3.1 舰载机着舰轨迹趋势分析
        4.3.2 舰载机着舰轨迹数学模型
        4.3.3 落点纵向预测原理
        4.3.4 样本数据与落点纵向风险模型
    4.4 人工着舰风险和自动着舰风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舰载机人工着舰抑制风险控制策略
    5.1 引言
    5.2 构建LSO指令集及飞行员响应动作策略
        5.2.1 指令合理性分析研究
        5.2.2 指令边界条件优化研究
        5.2.3 飞行员操纵动作响应策略
    5.3 人工着舰下LSO与飞行员协同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舰载机自动着舰抑制风险控制策略
    6.1 引言
    6.2 基于进场飞行风险的时变权值MPC引导律设计
        6.2.1 进场飞行风险权值矩阵
        6.2.2 时变权值MPC引导律控制器设计
        6.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6.3 带有着舰风险项的MPC引导律设计
        6.3.1 MPC性能指标风险项设计
        6.3.2 带有风险项的改进式MPC算法
        6.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6.4 抑制舰尾流扰动的引导律研究
        6.4.1 抑制舰尾流的理论分析
        6.4.2 抑制舰尾流引导律设计
        6.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6.5 自动着舰引导律切换策略方法研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舰载机故障状态下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3 舰载机着舰技术发展现状与难题
        1.3.1 舰载机着舰技术发展现状
        1.3.2 舰载机故障着舰技术研究难点
    1.4 容错控制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4.1 容错控制的发展历史
        1.4.2 容错控制的研究现状
        1.4.3 容错控制在飞控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舰载机故障着舰系统建模及分析
    2.1 引言
    2.2 舰载机着舰综合模型建立
        2.2.1 舰载机非线性模型
        2.2.2 舰尾流模型
        2.2.3 航空母舰运动模型
    2.3 舰载机系统故障模型分析
        2.3.1 执行器故障
        2.3.2 结构性故障
        2.3.3 传感器故障
        2.3.4 舰载机故障模型
    2.4 舰载机着舰纵向控制系统及安全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滑模方法的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滑模的控制器设计
        3.2.1 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基础
        3.2.2 滑模控制器设计
        3.2.3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3.3 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神经网控制器的设计
        3.3.1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基础
        3.3.2 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3.4 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3.4.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容错控制设计
        3.4.2 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3.5 仿真结果
        3.5.1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滑模的常规着舰仿真结果
        3.5.2 加法故障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适应滑模的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自适应控制方法理论基础
        4.2.1 自适应控制理论分析
        4.2.2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4.3 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4.3.1 基于自适应滑模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4.3.2 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4.4 仿真结果
        4.4.1 常值型故障仿真结果
        4.4.2 时变型故障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扩张观测器滑模的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扩张观测器理论基础
        5.2.1 扩张观测器分析
        5.2.2 扩张观测器的设计过程简介
        5.2.3 线性扩张观测器的稳定性
    5.3 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5.3.1 基于扩张观测器滑模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5.3.2 抗饱和的舰载机着舰纵向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5.4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F/A-18E/F的优良性能──来自飞行员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J]. 王永庆. 航空学报, 2021(08)
  • [2]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纵向控制策略研究[D]. 杨智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3]基于直接升力的无人机着舰技术研究[D]. 魏治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美军F-35型机战斗力生成模式研究[D]. 包家钰.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D]. 周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6]科技英语文献中WHEN引导的从句的翻译研究 ——以《CVN飞机甲板和机房手册》为例[D]. 王钰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7]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D]. 夏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D]. 栾添添.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3)
  • [9]舰载机着舰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 王立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10]舰载机故障状态下着舰容错控制策略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F/A-18E/F 的卓越性能——飞行员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