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亚历山大夫人

采访亚历山大夫人

一、亚历山大夫人专访(论文文献综述)

赵艺瞳[1](2021)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犹太民族共同体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孙玉洁[3](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崔豫[4](2021)在《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文中研究指明阿瑟·伊夫林·圣约翰·沃(1903—1966)作为二十世纪英国着名的讽刺小说家之一,他以细致入微的社会观察、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多元复杂的宗教思想而风靡英伦。伊夫林·沃终其一生共塑造过上百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其中包括流浪汉、宗教叛逆者、开拓未来者以及逃离者等,这些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伊夫林·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意识。然而,纵观伊夫林·沃笔下的众多人物形象与主题,逃离是他们的共性。伊夫林·沃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自己对逃离化倾向的思考。无论是逃离家庭、婚姻、宗教以及战争,在他的笔下都有体现。本文以伊夫林·沃笔下的“逃离主题系列”为研究对象,以其小说文本为依托,选取了约翰·比弗、托尼·拉斯特、布伦达、塞巴斯蒂安以及盖伊·克劳奇巴克等几个典型人物,从家庭、宗教和社会三个方面切入,具体以追求感官刺激、满足内心虚荣和寻找荣耀等人性特点为出发点并巧妙地将其置于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来分析他们的逃离心理与原因,也表达了伊夫林·沃对重建英国道德秩序的思考。本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以伊夫林·沃的长篇小说《一抔尘土》、《衰落与瓦解》、《旧地重游》以及《荣誉之剑》为依托,对小说主人公的逃离行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了段义孚的空间移动概念和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理论,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调。此外,笔者还借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将沃作品中的逃离主题与加拿大着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笔下的同名小说《逃离》进行了对比,使读者可以了然地看到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不同逃离形象。第二章,从沃的原生家庭、身份迷茫以及不和谐的两性关系等角度出发,具体展开分析了伊夫林·沃笔下主人公选择逃离的原因,进而从深处挖掘和把握伊夫林·沃的丰富又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指出伊夫林·沃其实和小说中的人物有共同的逃离情结。第三章,重点阐述沃在小说中书写“逃离主题”时所采用的叙事艺术,主要从反讽手法、叙事视角与结构以及修辞艺术三方面展开。结语部分结合当时英国的时代背景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概括,并肯定伊夫林·沃小说逃离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凸显了沃小说的独特魅力。这些人物逃离的失败表达了沃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也暗含了他对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希冀。

蔡良玉,梁茂春[5](2020)在《从威克斯《日记》看齐尔品在中国——纪念齐尔品诞生12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齐尔品的前妻路易欣·威克斯四本珍贵的《日记》提供了许多关于齐尔品1934年至1937年间四次到中国的珍稀资料和照片。这些新史料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齐尔品在华经历以及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透过这四本《日记》,也可看出当时的威克斯全力资助齐尔品,为她的丈夫做了他喜欢做的一切。

蔡佳依[6](2020)在《莫伊谢耶夫舞台民间舞创作的跨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戈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莫伊谢耶夫(以下统称为“莫伊谢耶夫”)在俄罗斯开创的舞台民间舞流派,史无前例地将自娱性民间舞提高到专业表演性的舞台艺术层面之上,而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理念,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各国民间舞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促进了世界民间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纵观莫伊谢耶夫的整个艺术生涯,可见其舞台民间舞创作正是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得到发展、走向成熟的,并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民间舞的舞台化与职业化发展,而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个案。本文以莫伊谢耶夫的舞台民间舞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并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角出发,梳理他的这种创作在与不同文化的互动中,从俄罗斯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由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是双向的,本文选择了莫伊谢耶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跨文化舞蹈交流与传播这一典型个案,剖析双方各不相同的收获,希望能为中国当代舞台民间舞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效的借鉴。本论文分为三章,分别阐释莫伊谢耶夫舞台民间舞创作实践中的三次重要跨越,进而分析和总结他的创作方法与传播经验。第一章“从民间到舞台”,通过梳理莫伊谢耶夫舞台民间舞流派的形成,分析和总结他创作这种民间舞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从苏俄到中国”,通过研究莫伊谢耶夫的创作在中国的有效传播与作品的成功编创,分析和总结中俄双方如何在这次跨文化的舞蹈交流与传播中各得其所;第三章“从个人到世界”,通过揭示莫伊谢耶夫在这三次“跨越”背后的思想根源,分析和总结他在舞台民间舞创作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最为核心的经验。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保持了文化的差异,莫伊谢耶夫创作的各国舞台民间舞至今依然兴高采烈地活跃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之上,并为各国人民输送着欢乐祥和的正能量。我据此认为,面对大工业与都市化给人类带来的重压与抑郁,莫伊谢耶夫的舞台民间舞对于我们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将不应仅仅局限在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的领域之中,而且更应唤醒民间舞“兴高采烈”的初衷,进而为缓解和治愈那些全人类共有的都市疾病做出应有的贡献。

聂思宇[7](2020)在《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它致力于保存、延续和交流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意味着博物馆只有为公众广泛接触,才能真正发挥公共性的价值,而那些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文化对象,只有向公众阐释自身,才能完成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长久以来,博物馆都是通过实地展览进行阐释的,但是自社会化媒体崛起后,国内博物馆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高频率的传播行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故宫博物院为案例,探讨其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是否以及如何形成新的阐释路径,社会化媒体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对博物馆发展历程的回溯和报纸中故宫博物院媒介形象的考察,本文发现公共性和精英性首先构成大众传播环境下博物馆阐释的矛盾背景。但是,故宫在近几年的新闻中正呈现出新的媒介形象,而这主要源于故宫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随后,本文揭示了故宫博物院的媒介化实践的动因和方式,以及社会化媒体的逻辑如何渗透进文化共享、文化转化和文化参与的过程。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博物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构成了新的阐释路径,它意味着博物馆不再拘泥于传统公共知识生产逻辑,而是积极内化社会化媒体的逻辑,与多元主体合作展开持续的传播行动。最后,本文进一步思考了这种媒介化实践对于弥合博物馆公共性与精英性之矛盾的可能。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黄秋硕[9](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指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余姝颖[10](2019)在《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程泰宁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建筑师之一,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在6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程泰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并立足本土,建构了一套富含东方文化内涵的建筑理论体系。系统、深入地对程泰宁的建筑思想、作品、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和对年轻建筑师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物访谈、案例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等多种方式,从时间、空间、思想三个维度对程泰宁进行研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三个维度对程泰宁展开研究。第二章是从时间维度上梳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和人物访谈,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划分为求学、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多元开拓四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主要分析了布扎体系和杨廷宝、刘敦桢等名师对程泰宁今后建筑创作发展的影响;在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和多元开拓等执业阶段,笔者主要从实践活动、理论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是从空间维度上分析程泰宁建筑作品。以对1956-2018年间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统计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规模、类型和地域分布特征。基于人物访谈、文献研究和部分案例的实地调研,进一步对程泰宁具体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进行解析。笔者在收集程泰宁本人发表论文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类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词频统计和人物访谈等方式,分析程泰宁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特征。第四章是从思想的维度上研究程泰宁对建筑创作和教育的思考。本章以文献词频统计为基础,结合人物访谈和文本解读,深入分析程泰宁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关于程泰宁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从文化观、环境观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关于程泰宁的教育思想,主要从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第五章,总结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和思想对中国建筑师执业的启示。本文共计约72000万字,图表共127张。

二、亚历山大夫人专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历山大夫人专访(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一、一般主题
        二、根本主题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一、时间再造
        二、空间构建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一、VR引领
        二、裸眼沉浸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一、主体交互
        二、联觉感知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一、有我之境
        二、无我之境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二、 “成瘾”负面效应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
第一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表征
    第一节 逃离家庭
        一、欲望式的逃离
        二、被迫式的逃离
        三、空间式的逃离
    第二节 逃离宗教
        一、破坏式的逃离
        二、情感的疏离与血缘的淡化
        三、混乱的宗教信仰与临终的忏悔
    第三节 逃离社会
        一、“他人即地狱”:保罗的凄惨逃离
        二、盖伊的战争逃离
    第四节 别样的逃离
        一、主题内容上的逃离
        二、同性恋情结
        三、叙事艺术
第二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缘由
    第一节 原生家庭影响
        一、家庭环境
        二、沃独特宗教观的影响
        三、身份的焦虑与迷茫
    第二节 不和谐的两性关系
    第三节 血浓于水的滑稽:偶然的家庭组合
第三章 伊夫林·沃小说中逃离情结的书写策略
    第一节 反讽艺术
        一、反讽溯本
        二、反讽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叙事风格
        一、异叙述者:不定内聚焦型的叙述视角
        二、逆时序的闪回
        三、情节:线型与非线型相结合
        四、独特的叙事结构:重建深层结构
    第三节 修辞艺术
        一、象征
        二、借喻
        三、转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伊夫林·沃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介绍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从威克斯《日记》看齐尔品在中国——纪念齐尔品诞生12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路易欣?·?威克斯是谁?
齐尔品四次来华的时间和行程
认真学习中国民间音乐
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比赛”
齐尔品与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
齐尔品在中国的钢琴演奏活动
齐尔品的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
结语

(6)莫伊谢耶夫舞台民间舞创作的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从莫伊谢耶夫的舞台民间舞创作着眼
        二、从莫伊谢耶夫与中国的舞蹈交流着眼
        三、从莫伊谢耶夫对于今日中国的启示着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分析
        一、研究现状
        二、参考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交流与传播的各自定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从民间到舞台:舞台民间舞的创作
    第一节 在苏俄舞蹈文化中孕育(20世纪20-30年代)
        一、苏联新社会带给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
        二、苏俄民间舞的新发展
    第二节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流派
        一、前期尝试,基于对芭蕾舞台创作的革新(1930-1936)
        二、正式建团,开始全方位面向民间舞蹈的创作(1937-1944)
        三、发展巅峰,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创作(1945-2007)
    第三节 “2-3-4-3”的舞台民间舞创作模式
        一、“2”的创作路径
        (一)以“收集-提炼-典型化”为主的创作路径
        (二)以“选材-舞蹈化-戏剧化”为主的创作路径
        二、作品的“3-4-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苏俄到中国:在交流与传播中看其跨文化交流下的创作
    第一节 莫伊谢耶夫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创作
        一、从“国内跨文化”到“国际跨文化”
        二、与中国舞蹈交流与传播的特殊性和典型性
    第二节 与中国舞蹈的交流与传播
        一、前奏(1949-1954)——“知己知彼”的铺垫
        (一)中国国内发行的苏联舞蹈类书籍和图册
        (二)中苏舞蹈家相遇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二、1954年正式访华——国家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概况
        (二)交流与传播的过程和形式
        三、后续
    第三节 与中国舞蹈交流与传播的特征及影响
        一、总体特征:积极、有效与单向不平衡的统一
        二、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上:“舞台化”的提升和“田园诗”般的审美意识
        (二)微观上:采风、整理、加工的方法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
        三、莫伊谢耶夫在舞蹈创作上的收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个人到世界:莫伊谢耶夫的艺术经验和思想对中国舞蹈走向世界的重要启示
    第一节 莫伊谢耶夫创作实践的三次空间跨越及其思想根源
        一、从民间到舞台:苏俄民间舞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展者
        二、从国内到国外:苏联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伟大使者
        三、从个人到世界:世界民间舞文化的传播者
    第二节 莫伊谢耶夫的舞蹈艺术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一、舞台民间舞创作的双向度原则与经验
        (一)以动律为本,形式清晰地表现纯正的民族风格
        (二)巧用戏剧性,作为舞台作品的表现原则
        二、舞台民间舞走向世界的重要启示
        (一)抓住民间舞与人类本质间的联系
        (二)从个性中寻找各国民间舞的共享空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发行的苏联民间舞出版物目录:(1951-1954)
附录2 苏联国立民间舞蹈团1954年首次访华行程
附录3 莫伊谢耶夫舞蹈团国外巡演年表(1945-2019)
附录4 对欧建平老师的专访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1、对媒介化的研究
        2、对博物馆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
        3、对博物馆阐释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精英性与公共性:博物馆阐释的背景
    一、博物馆:从精英到公众
    二、精英的困境: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博物馆
        1、故宫博物院的诞生与发展
        2、《人民日报》(2000-2019)对故宫博物院的媒介形象建构
第三章 故宫媒介化实践的动因
    一、国内政策的重构
    二、媒介技术的赋权
    三、文化传承的需要
    四、资金来源的压力
第四章 故宫媒介化实践的方式
    一、多元主体合作
        1、“博物馆+传统媒体”的政策导向型
        2、“博物馆+商业机构”的市场导向型
    二、跨媒体叙事
        1、故宫文物:情境化和游戏化的体验
        2、故宫人物:个人化和情感化的讲述
        3、故宫景观:怀旧的视觉化再现
        4、故宫文创:精英化和萌化的风格
第五章 作为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一、博物馆阐释路径的形成
    二、通向公共性: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9)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10)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程泰宁出版论着
        1.3.2 其他学者的研究
        1.3.3 人物类研究的一般视角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时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
    2.1 划分依据
    2.2 求学阶段:(1952—1956)
        2.2.1 布扎体系的影响
        2.2.2 名师影响
    2.3 素养积累阶段(1956—1980)
        2.3.1 时代背景
        2.3.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3.3 理论积累
    2.4 思想成熟阶段(1981—2002)
        2.4.1 时代背景
        2.4.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4.3 理论建构
    2.5 多元开拓阶段(2003至今)
        2.5.1 时代背景
        2.5.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5.3 理论完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作品探析
    3.1 本章研究方法
        3.1.1 统计分析法
        3.1.2 人物访谈法
    3.2 程泰宁建筑作品一般特征
        3.2.1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规模特征
        3.2.2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类型特征
    3.3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地域分布特征
        3.3.1 江浙一带的开拓
        3.3.2 地方特色的萃取
    3.4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
        3.4.1 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3.4.2 空间的运动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泰宁建筑思想分析
    4.1 本章研究方法
        4.1.1 文献统计范围
        4.1.2 统计方法
        4.1.3 初步分析
    4.2 比较与融合:以文化观贯穿始终
        4.2.1 互为参照的中西文化
        4.2.2 立足本土的当代理论体系建构
    4.3 融入与表现:以整体思维塑造环境
        4.3.1 多维语境下的整体思维
        4.3.2 “克制比张扬更难”
    4.4 意境与通感:以“情景合一”拓展审美维度
        4.4.1 “情景合一”的审美主导
        4.4.2 “通感”的审美方法
    4.5 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程泰宁的教育思想
        4.5.1 以实践触发思考
        4.5.2 力行公民教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1.1 时代的见证者
        5.1.2 潮流的批判者
        5.1.3 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的建构责任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四、亚历山大夫人专访(论文参考文献)

  • [1]《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犹太民族共同体建构[D]. 赵艺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论伊夫林·沃小说中的逃离主题及艺术表达[D]. 崔豫.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从威克斯《日记》看齐尔品在中国——纪念齐尔品诞生120周年[J]. 蔡良玉,梁茂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3)
  • [6]莫伊谢耶夫舞台民间舞创作的跨文化研究[D]. 蔡佳依.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7]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D]. 聂思宇. 南京大学, 2020(07)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余姝颖.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采访亚历山大夫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