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立法者呼吁结束古老的封锁

美国立法者呼吁结束古老的封锁

一、美议员呼吁结束对古封锁(论文文献综述)

盛奥峰[1](2018)在《在党派立场与专业立场之间:马星野主持时期的《中央日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通过对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的报道内容、报道策略、报道形式与方法等的考察,呈现马星野在“党人”和“报人”身份之间,在国民党立场和专业主义立场之间,在符合国民党新闻政策、思想与要求和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要求之间的矛盾,以此探察马星野试图平衡这一系列矛盾的良苦用心和努力。为达成这一研究目标,本文分别选取了政治、经济和民生三个领域的重大新闻事件---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党币制改革、黄河治理,希望通过《中央日报》对这三个事件的报道内容、报道内容及其报道中显现出的立场倾向的考察,透视其背后潜藏或显现出的国民党党报的党派立场与新闻专业立场、国民党党派新闻思想与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探求这种矛盾、冲突与作为其主持人的马星野自身身份、立场、思想中的矛盾性间的关联。研究发现,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协商会议,经济领域的币制改革,还是社会领域的黄河治理问题,《中央日报》的报道都不是“一边倒”式的坚持党派立场,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而是党派立场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兼而有之,相互纠缠,有时党派立场会显示的相对较多一些,有时专业立场显示的相对较多一些。在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等关乎国民党切身利益的事件上,其党派立场显现得更为鲜明一些,而在对其党派利益影响较弱的较具社会性的议题进行报道时,其新闻专业立场则显现得较为明显一些。但即使在对政治、经济等与国民党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议题的报道中,也并非完全站在党派立场,并非一点专业意识都没有;同时,即使在对与国民党切身利益不直接相关的较具社会性的议题进行报道中,显现出的也并非纯粹的专业意识与专业立场,并非一点党派立场与意识都没有,只是专业立场与意识更为突出和明显而已。研究认为,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所显现出的这种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国民党党派立场相互矛盾、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相互纠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与作为主持人的马星野本人思想、身份的矛盾性直接相关。

陈海琪[2](2017)在《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研究 ——以“巧实力”外交理论为视角》文中认为基于小布什政府时期拉美政策的失败、拉美地缘形势的变化和域外国家对拉美的涉足等现实因素驱动,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开始在“巧实力”外交理论指导下调整美国的拉美政策,意图在拉美重新谋篇布局。本文从“巧实力”外交理论的视角入手,研究奥巴马时期美国的拉美政策,剖析奥巴马拉美政策的理论指导,梳理奥巴马出台拉美政策的时代背景,归纳美国拉美政策的内容,分析其特征,论证其政策效果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当前局势展望美国的拉美政策前景,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部分继承与局部调整。本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来源和依据、研究意义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对作为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理论指导的“巧实力”外交的相关概念作出学术界定,对奥巴马政府在该理论指导下出台拉美政策的时代背景作出分析;第二章主要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出其主要特点;第三章运用数据论证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及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继承与调整。结束语整体回顾了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出台的背景、实施的内容、体现的特点、达到的效果、面临的局限等方面,并将本文得出的若干结论进行总结。

冯春[3](2017)在《1970-1975年中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支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0年,柬埔寨朗诺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推翻了西哈努克的合法统治,西哈努克被迫滞留中国。基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改变、中国领导人与西哈努克的私人情谊及道义上的考量,根据《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的记载,此后五年间,中国给予西哈努克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援:舆论上,将官方媒体借予西哈努克发声,并多次援引外媒的报道以论证西政府的合法性,同时不断对西哈努克进行直接舆论声援;政治行动上,继续给予其国家元首礼遇,积极促成印支三国四方会议,立场坚定地承认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助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物质上,为柬埔寨国内抗争和西哈努克在北京建立政府提供物资援助。并最终使柬埔寨获得解放,巩固了西哈努克的群众基础,维护了中国的安全并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促进中柬关系的长远发展,使印支地区重获和平。

李笑月[4](2017)在《奥巴马政府推动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及动因分析》文中提出2014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同时宣布将开启两国双边关系新篇章,断交54年之后,两国关系再次向着正常化迈进。美国政府开始转变实施了五十余年之久的对古政策,接触与缓和成为美国对古政策的新方式。2010年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国会由共和党把持,奥巴马陷入“跛脚”境地,而共和党一贯对古巴态度强硬,那么奥巴马对古巴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政策与行动是如何通过与完成的?美国为何要推动与古巴关系正常化?本文通过梳理美古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细节过程,从而分析出奥巴马政府何以在国会由共和党把持的局面下,得以实现与古巴关系的正常化。经过分析笔者得出结论:美古关系正常化是大势所趋,美国和古巴多年来断断续续建立的各种磋商机制为双方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常年搁置的政治犯问题的解决则提供了契机。然而,美国仍希望古巴实现向民主国家的转变,但不再以压力为手段,转为接触与缓和。如今特朗普上台,特朗普本人与共和党部分议员立场一致,对美古关系正常化的态度并不十分乐观,因此美古关系的前进道路依然漫长。

孙红未[5](2017)在《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对个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安倍晋三作为日本首相,其二战史观是日本内阁在历史问题上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预估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也是日本社会战后二战史观的缩影,反映了日本政府的对华战略,所以有助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散乱而不系统,定性过量而系统研究不足,情境和比较分析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第一章讨论并归纳了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了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特质、影响;第二章综合探讨了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成因;第三章以当今安倍晋三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为例,得出如下结论: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是“习得性”的,是历史修正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日本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岸信介政治、党派文化、政治伙伴、右翼团体、美国因素等客观因素和安倍晋三个人“修宪目标”、保持长期政权、对冲中国崛起等主观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战后历届首相相比,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并不是“最激进的”,但确实是“最全面向右的”,尤其是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晋三试图完全否定日本政府在战争中强征妇女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责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日韩“慰安妇”协议虽然达成,但事实上是美国主导朴槿惠政权施压下的日韩政府间妥协的产物。结语部分,以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发表的演讲为例子,作者认为选择性的建构二战历史是其修正主义二战史观的又一特征,根源在于安倍晋三错误的对华认识,并对安倍晋三保守主义二战史观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和平带来的冲击,提了一点建议。

吕晶[6](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邓凡[7](2013)在《后“9/11”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2001-2011) ——一种跨层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9/11”后十年是美国安全战略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也是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的十年。两场(反恐)战争和一场(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美国对外大战略,并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景观。有关这十年间国际关系的研究绕不开以下历史命题:一个实力相对衰退的美国与崛起中的中国如何在变革的国际秩序中共处?被新保守主义支配的第一任小布什政府曾把对付中国等潜在大国当作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改变了美国的战略重点。随着反恐任务淡出,崛起的大国(中国)再次凸显于华盛顿的雷达屏幕之上。小布什第二任和民主党奥巴马政府反思美国专注于反恐期间的“策略失误”,认为最值得重视的就是没有有效应对崛起大国(中国)的挑战。宣布结束反恐作战之后,奥巴马政府将战略重心全面向亚太转移,“崛起的中国”被列入美国战略光谱的核心位置。然而,今天的中美关系毕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也不同于21世纪初的“反恐时期”。从小布什到奥巴马,美国主流战略界逐渐以理性、积极的心态接纳中国崛起。仔细研究后发现,不管指导一届美国政府的外交理念以何种思潮为主,后“9/11”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始终表现出相当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小布什的“两面下注”和奥巴马的“综合平衡”都可视为一种“务实的现实主义”,这其中既包含若干超越前人的积极思路,也未能跳脱既有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美国今后对华政策的处理方式是把对华关系置于更广泛的地区性安全同盟、经济网络和社会纽带所构成的框架内,用更多的大国责任和国际规范制约中国的崛起。美国未来5-10年对华政策的主要趋势将同时注重软、硬两手,在包括加强亚太军事部署、主导区域经济议程、重拾价值观外交和开展软实力较量等五个方面和中国展开竞争。后“9/11”时代,美国在经济实力和国防开支大幅收缩的同时强调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对外安全战略依然以巩固美国全球领导权为目标。美中这对世界大国的关系令人瞩目。本文认为,西方阐释大国崛起的权力转移理论固然打开了新的冲突窗口,但不能解释中美关系的全部特征,两国完全可以通过动态的相互建构过程实现在双边、区域和全球三个体系内的共赢。目前的中美关系并不缺乏创新思维,缺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稳定机制。作为一组特殊的、少有历史参照物的新型大国关系,现今中美关系的特点是竞争领域与合作领域都广泛而突出,结构性合作与结构性竞争并存(“复合相互依赖”和“确保相互摧毁”都是国际关系学者用来描述这一特殊关系的词汇),两国均拥有稳定和拓展双边关系的意愿,却未能建立一个包容两国利益并整合竞合关系的总体战略架构。这个架构的基本元素是战略互信、双边协调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三项基本元素兼具且发展到一定的水准、形成稳定成熟的良性互动,就是高建制化的、理想的中美关系模式。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有机结合,把“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两任总统的对华政策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并结合这十年间区域和国际体系的权力格局变化深入探讨中美关系的互动结构,从双边、区域和全球三个层次归纳后“9/11”时代的中美新型竞合关系,指出两国关系业已突破国际权力体系中的“冲突”象限,目前正处于“共存”阶段,可以往“共赢”的方向努力。文章提出改善21世纪中美关系的建议:增强战略互信基轴的稳固性;对双方竞合交织的利益区间进行再定义;充实双边协调机制的内涵和弹性;共塑能容纳中美新型竞合关系的国际秩序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遵循外交政策理论的跨层次分析构架,通过搭建几组相互观照的理论视角,在透视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同时,回答了后“9/11”时代美国对华战略在其对外大战略中的定位问题,并以具体案例说明两国竞合并存的21世纪大国关系有何表现、特征和趋势,点出中美关系与“9/11”后国际体系变迁存在相互建构的内在联系。在国际秩序正面临渐进式转型的今天,在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再次发生历史性转移的今天,准确掌握美国外交思路和对华政策趋势,有助于我们制订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少误判,为中国崛起继续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周宏刚[8](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闫金红[9](2012)在《意识形态视阈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难民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意识形态色彩最浓厚的国家,美国的对外政策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美国重要对外政策之一的难民政策,多年来被美国用来损毁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并将其视为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工具,充分暴露了美国强烈的反共意识形态和自二战持续至今的冷战思维。目前,透过难民政策映射出的美国意识形态对我国多个领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抑制美国意识形态入侵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论文从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着手,介绍了美国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美国意识形态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以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对外干预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为例,剖析了美国如何将意识形态作用于外交实践。.其次,探究了美国自建国开始,美国难民政策的演变历程。并以苏联东欧、古巴、越南和中国为例,开展了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接收政策的个案研究,还原了历史原貌,揭示了美国在反共意识形态主导下和平演变中国的险恶用心。并探讨了美国企图利用难民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提供资金和武器、利用难民回国从事谍报活动、从事有损于社会主义的负面宣传活动,甚至直接策划发动军事斗争。再次,深度剖析了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本质,深入论证了难民政策与反共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机理。最后得出了: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这一判断。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国际政治观是抵御西方消极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最有力武器。探究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妥善对待两制斗争下的意识形态分歧,坚固爱国主义堡垒。并就如何控制“难民”和非法移民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黄仁国[10](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提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二、美议员呼吁结束对古封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议员呼吁结束对古封锁(论文提纲范文)

(1)在党派立场与专业立场之间:马星野主持时期的《中央日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马星野的研究
        (二)关于《中央日报》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弥补目前为止《中央日报》研究和马星野研究领域的不足
        (二)聚焦马星野思想、立场、身份的矛盾性,深化现有马星野研究12(三)创新研究视角,推进现有《中央日报》研究和马星野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对三个典型事件或报道议题的介绍与说明
        (一)政治方面:政治协商会议
        (二)经济方面:1948 年币制改革
        (三)社会方面:黄河治理问题
第一章 马星野新闻生涯及其立场、思想与身份的矛盾性
    第一节 马星野的人生道路与新闻生涯
        一、一帆风顺的少年时光
        二、艰辛曲折的外地求学之路
        三、意料之中的回国从事新闻事业
    第二节 马星野立场、思想与身份的矛盾性
        一、“三民主义”思想与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矛盾
        二、党派立场与专业主义立场的矛盾
        三、“党人”和“报人”身份的矛盾
第二章 《中央日报》对政治协商会议的报道与呈现
    第一节《中央日报》政治协商会议报道的主要内容与议题
        一、会议开幕前的主要报道内容与议题
        二、会议举办期间的主要报道内容与议题
        三、会议闭幕后的后续报道内容与议题
    第二节《中央日报》政治协商会议报道中显现出的立场和倾向
        一、政治协商会议报道中显现出的党派立场
        二、政治协商会议报道中显现出的专业主义立场
第三章 《中央日报》对1948年币制改革的报道与呈现
    第一节《中央日报》1948 年币制改革报道的主要内容
        一、币制改革前的主要报道内容
        二、币制改革期间的主要报道内容
        三、币制改革后的报道内容
    第二节《中央日报》1948 年币制改革报道中显现的立场与倾向
        一、币制改革报道中显现出的党派立场
        二、币制改革报道中显现出的专业主义立场
第四章 《中央日报》对黄河治理问题的报道与呈现
    第一节《中央日报》黄河治理问题报道的主要内容
        一、对花园口堵口工程及其相关内容的报道
        二、对故道复堤工程及其相关内容的报道
        三、对泛区复兴工程及其相关内容的报道
    第二节《中央日报》黄河治理问题报道中显现出的立场和倾向
        一、黄河治理问题报道中显现出的专业主义立场
        二、黄河治理问题报道中显现出的党派立场
第五章 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报道的立场和倾向与其身份、思想的矛盾间的相关性
    第一节 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报道的立场和倾向
        一、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报道立场和倾向的呈现特点与策略
        二、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报道立场和倾向的总体特点
    第二节 马星野主持时期《中央日报》立场和倾向背后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研究 ——以“巧实力”外交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宏观与微观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
    2.1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理论指导
        2.1.1 “巧实力”外交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巧实力”外交的提出与发展
    2.2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
        2.2.1 小布什拉美政策的失败
        2.2.2 拉美地缘形势的变化
        2.2.3 域外国家对拉美的涉足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3.1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内容
        3.1.1 以安全合作为名强化对拉美控制
        3.1.2 实施对拉美左翼的缓和与分化
        3.1.3 扩大针对拉美的经济合作与援助
        3.1.4 加大对拉美移民政策的改革力度
        3.1.5 促进对拉美的文化交流与渗透
    3.2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特点
        3.2.1 主动降低外交姿态
        3.2.2 软硬手段相互配合
        3.2.3 突出多边主义合作
        3.2.4 遵循实用主义理念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局限..
    4.1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实施的效果
        4.1.1 加速推进了拉美政局演变
        4.1.2 保障了在拉美的经济利益
        4.1.3 改善了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4.2 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存在的局限
        4.2.1 美国国内层面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阻挠.
        4.2.2 国际层面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掣肘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的继承与调整.
    5.1 特朗普政府部分继承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
        5.1.1 维护在拉美霸权利益的目标未变
        5.1.2 “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未变
    5.2 特朗普政府局部调整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
        5.2.1 更加突出“硬实力”的比重
        5.2.2 一定程度抛弃多边主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1970-1975年中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支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1、问题的由来
        2、时间的选择
        3、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1970-1975 年中国支持西哈努克政府的背景
    (一)中国面临的形势
        1、国内形势
        2、国际形势
    (二)柬埔寨面临的形势
        1、政治形势
        2、经济形势
        3、国际形势
    (三)小结
二、1970-1975 年中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支援内容
    (一)舆论上的支持
        1、提供发声平台
        2、引用外媒论证西政府统治合法性
        3、直接舆论声援
    (二)政治行动上的支持
        1、继续国家元首的礼遇
        2、积极促成印支三国四方会议
        3、承认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
        4、帮助柬埔寨王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三)物质上的支援
        1、对柬埔寨国内的物质援助
        2、对西政府北京分部的援助
    (四)小结
三、中国支援西哈努克政府的原因、影响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国家安全需要
        2、战略环境变化
        3、私人情谊影响
        4、道义上的考量
    (二)影响分析
        1、推翻朗诺政权,解放柬埔寨
        2、巩固了西哈努克的群众基础
        3、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5、促进了中柬关系的长远发展
        6、帮助印支半岛重获稳定
    (三)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奥巴马政府推动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及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美古关系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冷战时期的美古关系:断交的敌人
    第二节 冷战后的美古关系:从制裁到缓和
第二章 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推动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国内因素
        一、古巴裔美国人的态度转变
        二、奥巴马兑现竞选承诺,寻求外交遗产
        三、拉拢拉美裔选民,为民主党的下一届大选铺路
    第二节 推动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国际因素
        一、古巴、美国盟友与联合国大会
        二、第三方斡旋:加拿大与教皇
        三、加强美国在西半球的领导
第三章 美古关系正常化谈判
    第一节 艾伦·格罗斯案推进谈判进程
        一、美国国内行动与古巴的压力
        二、梵蒂冈和天主教会的介入
        三、加拿大的中间人角色
    第二节 破冰的前奏—释放囚犯的秘密会谈提供契机
        一、释放囚犯问题成关键
        二、双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
    第三节 重建外交关系的谈判—已有的移民对话机制提供载体
    第四节 恢复外交关系后的进一步磋商—双边委员会定期会议
        一、五轮会谈
        二、双边关系取得的进展
        三、美国政府对古政策的执行
第四章 美国国内各方反应
    第一节 美国国内关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辩论
    第二节 国会的态度与行动
    第三节 国会议员的不同声音
        一、反对美古关系缓和派
        二、支持美古关系缓和派
    第四节 白宫官员的态度
结论
    一、两国已有的磋商机制为美古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政治犯问题的解决成为关键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5)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安倍晋三修正主义的二战史观
    第一节 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述评
    第二节 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
        一、“捏造的南京大屠杀”
        二、“侵略”未定论
        三、“‘A级战犯’非罪犯”
        四、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内政”说
        五、“慰安妇是人口贩卖”说
    第三节 安倍二战史观的特质和影响——基于比较和定量分析
        一、安倍的二战史观具有矛盾性、投机性和民族性
        二、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视阀下的探究
第二章 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成因探究
    第一节 保守政治的“DNA”
        一、安倍晋三其人
        二、岸信介的政治“DNA”
        三、右倾保守的党派传统和政治伙伴
    第二节 安倍晋三二战史观背后的主观动机和美国因素
        一、谋求长期执政,走向“美丽”国家
        二、对冲中国崛起,开展对华竞争
        三、配合美国战略,摆脱战后体制
第三章 安倍的二战史观——以“日韩慰安妇协议”为例
    第一节 日韩“慰安妇”协议的签订
        一、战后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概论
        二、日韩“慰安妇”协议的达成
        三、分歧犹存
    第二节 安倍晋三的“慰安妇”观
        一、从“非狭隘强制”到“人口贩卖”论
        二、安倍晋三“慰安妇”观成因探究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安倍“慰安妇”观的批判与斗争
        一、国际社会在“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
        二、东亚各国的批判和斗争——以中国、韩国为例
        三、来自德国的批评——默克尔政府的底气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安倍晋三“慰安妇”问题言论集
    二、日韩“慰安妇”问题大事记
致谢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后“9/11”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2001-2011) ——一种跨层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方法及研究发现
    五、 创新点与难点
    六、 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家外交政策的跨层次理论视角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外交政策的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外交政策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总体性视域
    第二节 外交政策的跨层次研究理论
        一、 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
        二、 跨层次研究的兴起
        三、 外交政策跨层次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外交政策的跨层次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外交政策理论也是一种跨层次理论
        二、 完善外交政策跨层次研究的路径
第二章 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与对华决策
    第一节 美国外交决策的一般过程
        一、 外交决策的模式
        二、 美国对外决策的直观模型
    第二节 美国对外决策的分权与制衡
        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直接制定者:总统及行政决策机构
        二、 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国会
        三、 美国外交决策的外围影响者:利益集团、智库和公共舆论
    第三节 美国外交权力体系中的对华决策:结构与特点
        一、 美国对华决策系统
        二、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决策的权力消长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9/11”后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转变
    第一节 指导美国对外战略的理念
    第二节 “9/11”重构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
        一、 美国反恐战略
        二、 评析“布什主义”
    第三节 后“9/11”时代美国安全战略的回归
        一、 后“9/11”时代的国际体系
        二、 小布什第二任的调整:新布什主义/转型外交
        三、 奥巴马执政后的全面调整
        四、 奥巴马政府与小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比较
    第四节 美国安全战略视野中的中国
        一、 小布什政府对华战略定位
        二、 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战略定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美国对“中国崛起”战略认知的演进
        一、 智库扮演重要角色
        二、 两次辩论的比较
        三、 非典型“中国崛起综合症”
        四、 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项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
        一、 概览
        二、 比较奥巴马与小布什的对华外交
        三、 “变”与“不变”
        四、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检视
    第三节 国会对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一、 国会对美国对华安全政策的影响
        二、 国会对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影响
        三、 国会对西藏、新疆和人权问题的干涉
        四、 中期选举后的国会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四节 影响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其它国内因素
        一、 利益集团
        二、 媒体和大众舆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综合篇
    第一节 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一、 小布什的亚太政策遗产
        二、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政策作为
    第二节 大国博弈:亚太安全永恒的主题
        一、 美日关系与中美日互动
        二、 美印关系与中美印互动
        三、 美俄关系与中美俄互动
        四、 如何看待亚太地区的“三角关系”
    第三节 案例分析:朝鲜半岛局势考验美中区域安全合作
        一、 朝核问题的内在逻辑
        二、 奥巴马对朝政策
        三、 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四、 几点延伸思考
    第四节 亚太安全秩序:现状与未来
        一、 关于亚太安全秩序的构想
        二、 美国对亚太安全秩序的经营
        三、 亚太安全秩序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与困惑:美国对华政策趋势
    第一节 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新认知
    第二节 美国今后对华政策的五个重点领域
第七章 结论:探寻互适、共赢之路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解构与建构
        一、 透视中美关系的竞合结构
        二、 “权力转移”与中美战略竞争
        三、 超越零和
    第二节 构建中美关系的新模式
        一、 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四种模型
        二、 未来的建制化路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9)意识形态视阈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难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评述
        1.2.1 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研究动态
        1.2.2 国内外关于难民政策的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分析
    2.1 意识形态的涵义及特点
        2.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2.1.2 意识形态的特点
    2.2 美国意识形态的多元维度
        2.2.1 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
        2.2.2 以“民族主义”为根基的政治制度思想
        2.2.3 以“实用主义”为根本目的的政治哲学基础
    2.3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的逻辑关系
        2.3.1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
        2.3.2 意识形态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嬗变
    3.1 难民问题的由来
        3.1.1 难民的定义及分类
        3.1.2 难民问题出现的原因
    3.2 美国难民政策的演变
        3.2.1 建国初期至二战前的难民政策
        3.2.2 二战后初期的难民危机和美国的难民政策
        3.2.3 50-60年代美国的难民政策
        3.2.4 70-80年代美国的难民政策
        3.2.5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难民政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个案研究
    4.1 美国对苏联东欧的难民政策
        4.1.1 成立“国际难民组织”
        4.1.2 大量吸收反共人员入美
        4.1.3 煽动“匈牙利事件”
    4.2 美国对古巴的难民政策
        4.2.1 “猪湾事件”与美国难民政策
        4.2.2 颁布《1966年古巴人身份调整法》
        4.2.3 被迫接收“马里埃尔船渡”难民
        4.2.4 签署《1984年美古移民协定》
    4.3 美国对越南的难民政策
        4.3.1 50至70年代,美国对越南长期的干涉
        4.3.2 被迫开展撤离印支难民行动
    4.4 美国对中国的难民政策
        4.4.1 美国对中国难民政策的演变
        4.4.2 利用所谓的“六四难民”诋毁中国
        4.4.3 利用所谓的“法轮难民”发难中国
        4.4.4 利用所谓的“西藏难民”牵制中国
        4.4.5 利用所谓的“新疆难民”遏制中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本质透视
    5.1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
        5.1.1 反共意识形态的确立
        5.1.2 反共意识形态的加强
        5.1.3 反共意识形态的削弱
        5.1.4 反共意识形态的持续
    5.2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主要动机是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5.2.1 中央情报局利用难民从事情报搜集工作
        5.2.2 中央情报局利用难民从事谍报工作
        5.2.3 中央情报局利用难民从事颠覆活动
    5.3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难民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5.3.1 难民法案凸显下的美国国家利益观
        5.3.2 对越南难民政策视野下的美国国家利益
        5.3.3 对古巴难民政策视野下的美国国家利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针对美国难民政策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6.1 妥善处理两制斗争中不同的意识形态分歧
        6.1.1 警惕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
        6.1.2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6.1.3 坚持两制斗争中正确的观点和立场
    6.2 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6.2.1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础工程
        6.2.2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开展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永恒主题
        6.2.3 深化公民意识教育是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现实需要
    6.3 加强内外宣传以促进非法移民领域的合作与共识
        6.3.1 增强中国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传播的文化张力
        6.3.2 加强国内舆论的宣传和引导
        6.3.3 加强非法移民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
    6.4 加强法制建设和边境管制
        6.4.1 健全出入境法制建设
        6.4.2 加强边境管制以遏制偷渡现象蔓延
    6.5 加强经济文化和宗教建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为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保障
        6.5.1 科学发展经济深入关注民生
        6.5.2 打造文化强国固我民族之魂
        6.5.3 重视宗教建设维护民族团结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美议员呼吁结束对古封锁(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党派立场与专业立场之间:马星野主持时期的《中央日报》研究[D]. 盛奥峰. 兰州大学, 2018(11)
  • [2]奥巴马政府拉美政策研究 ——以“巧实力”外交理论为视角[D]. 陈海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1970-1975年中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支援[D]. 冯春. 外交学院, 2017(03)
  • [4]奥巴马政府推动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及动因分析[D]. 李笑月. 外交学院, 2017(09)
  • [5]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D]. 孙红未.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7]后“9/11”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2001-2011) ——一种跨层次的研究[D]. 邓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8]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意识形态视阈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难民政策研究[D]. 闫金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8)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美国立法者呼吁结束古老的封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