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成效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成效

一、论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熊龙[2](2021)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人态度、观点和看法等多方面的集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思考与追求。价值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规范、导向、激励和凝聚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他们精神层面的发展,把握住人生道路的方向,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会有着不同的状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发展变化,形成的价值观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自我需求之间所做出思考、评判和选择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具备个人需要、自我意识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前提,这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调节等内在条件在价值观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价值观形成带有主体的一系列特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除了考虑内在条件,还应该着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外部条件,这些也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先是通过对社会事物的初步理解,从而对社会事物产生认同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然后将社会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这些整合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在两者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价值观形成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主体方面更加的突出自我个性,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内外不统一的矛盾现象,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加考虑社会现实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覆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校因素方面主要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方式、高校教学内容和高校教师队伍;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有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个人因素方面主要有个人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体系,需要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教育举措,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发展。

秦冰馥[3](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对这样一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谋划,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意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题。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规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凝练研究主题、开展前提性分析、考察历史进程、归纳时代要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模式的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为二者相通相融的逻辑起点,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共生共进关系视角出发,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脉络、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启示(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第五章)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缘由进行分析,指明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提炼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育人资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历史遗产。进而着重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赓续延传中所展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延续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革故鼎新的创新性、重人轻神的人文性、和崇德尚善的伦理性等突出特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民惟邦本”“天下大同”核心思想理念,以及注重整体、辩证、历史的思维品格。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几个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品质与紧密关系使融入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选择、使命追求使融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在总体上廓清了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第三章围绕历史维度,梳理总结了自党成立以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折历程,通过考察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辩证态度和鲜明立场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程,总结了历史实践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融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紧扣“生命线”定位,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积极效能。第四章从现实维度出发,在分析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审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进而,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分析提出了实现融入必须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立足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必然要求,从而明确了创新融入实践应把握和努力的前进方向。第五章主要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领域和主要内容,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尝试构建了融入的创新实践模式。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载道铸魂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中华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当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王爱莲[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张逸磊[5](2020)在《《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中庸》本是《礼记》的一个重要篇目,早在西汉时期就立于博士之官;自南宋朱熹将其纳入儒家四书之后,它从元代至清末一直是中国帝制时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指示,本文尝试挖掘《中庸》的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以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庸》基于其天人性命、修道立教相互贯通的哲学基础,发展出审美型德育、态度型德育、生活化德育和精细化德育四种颇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方法。首先是审美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塑造以君子和圣人为中心的审美化理想人格和中正平和、成己成物的审美化道德境界,通过其感染力和感召力以激发学者的内在崇高感和对成圣成贤的精神追求;其实践方法是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其次是态度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态度在人的思想道德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重视受教育者要在学习中树立正确态度,还要求教育者用良好的态度去感化受教育者;其实践方法是保持戒慎恐惧之心以遏制不良不善的念头蔓延,始终做到真实无欺才能成己成物地不断进步,强调择善固执以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再次是生活化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超越性的审美化人格与境界追求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主张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德性、涵养德性、成就德性;其实践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德性须臾不离,在各种境遇中保持本色、素位守常,在人际交往中言行忠恕、始终一贯。最后是精细化德育理念,主要内容是强调把对广大的追求与尽精微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可操作的制度实现德育在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落小;其实践方法是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用践位行礼的办法实现德性的落细落实落小。尽管《中庸》从成书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是其富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在当代仍然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借鉴《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通过合理使用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崇高感和见贤思齐的愿望,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提升;借鉴《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通过端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态度来感染受教育者,并通过推动受教育者的态度转变以促进其思想行为的转化;借鉴《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在数字化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借鉴《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利用大数据工具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精准画像,把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落小到精准到人到事到点的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最终目标。

赵倩[6](2020)在《大学生德育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的宗旨是立德树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贯彻“立德树人”宗旨,处理好“立德”和“树人”的关系,真正实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目的。党的十九大提出青年一代要接力奋斗,只有青年一代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实现。广大青年一定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志向远大,脚踏实地,争取在新时代绽放自己的光芒。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广大学子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的其所。”“德”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大学阶段也是人生“育德”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德育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开展研究。首先,概括总结了大学生德育的原则、目标和内容。其次,分析了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优化高校德育的路径。基于此,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括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及文献综述。具体阐述了作者为什么研究、怎么样研究、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等问题。第二部分,大学生德育概述。本章阐述了大学生德育的概念,即高等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论述了大学生德育原则、目标和内容。原则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大学生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大学生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目的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容不仅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第三部分,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本章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德育目标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相符合;二是德育内容与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融合;三是德育方法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德育环境与环体合力目标尚有差距。针对这四个方面存在问题,从高校德育形式化严重、高校德育理念相对滞后、德育方法和内容不符合时代要求、德育目标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教育环境尚未形成合力等方面深入剖析了问题的原因所在。第四部分,大学生德育优化路径。本章在大学生德育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落实高校德育制度、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制定现代德育内容、合理使用德育方法、充分尊重学生需要、不断优化德育环境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大学生德育优化的路径选择。

陈燕[7](2020)在《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工程,它承担着塑造品格、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在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乡土文化作为文化传承中的一项重要资源,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数千年以来的重要历史文化,它有着独特的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理应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传承者。本文旨在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实践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及融入资源进行了阐释,进一步理清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找准二者融入的契合点。然后对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其内在逻辑性。再次,从两者融入的现实状况出发,对目前融入工作中存在的融入内容缺乏规划、方式不够多元、融入方式尚未优化等问题进行具体阐释。随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从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整体规划融入内容、优化融入方式和把握融入过程等方面探索融入对策,这也是本文最终的落脚点。

耿雅楠[8](2020)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感恩,是人类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作为社会人所需要达到的思想境界。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传授大学生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和实操方法,更要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感恩意识是构成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观念体系的重要成分之一,对其未来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对社会的认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进而左右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切实将感恩意识的培育落实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学生家长和当代社会的期望所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要化解的现实问题。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章主题“感恩意识培育”的内涵、实质、基本原则以及行文所需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释;第二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当代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感恩意识教育思想的深入分析,得出感恩观念上的新认识,并挖掘出感恩意识培育的当代意义;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并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现状进行了深层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实施对策,以期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实践作出适切的指导。目前国内当代大学生对感恩意识的忽视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教育者必须要从此处着手,深入了解他们对“感恩意识”的理解和看法,并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对其进行感恩意识培育。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理论依据为基础,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育的一些建议及实践对策,期许为未来高校感恩意识培育的教育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刘泉源[9](2020)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人类社会两大重要的规范体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实现“德法融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进行德法融合研究,不仅是回应时代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基础课”改革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基础课”存在的课程容量比例失衡、内容各自为营、课时比重不均、教学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将“德法融合”理念以地位并重、内容并和、方法创新等具体路径落实于高校“基础课”课程改革中,实现“德法融合”视域下“基础课”课程的时代变革。这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完成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在厘清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法融合”教育的价值;第三章主要概括了近十年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的变化及其改革趋势;第四章从课程教材、教育内容、教学课时以及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章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即:在德育为先、法育为基、德法相融的原则下,通过地位并重、内容并和、方法创新等具体路径提高“基础课”德法融合的实效性。

彭镇[10](2020)在《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是对我国当前社会精神信仰缺失的重要回应,是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革命精神,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伟大社会革命孕育伟大革命精神,伟大革命精神孕育伟大社会革命精神,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内容创新以及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过程,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革命的进程。本文围绕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这一主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规律,丰富和发展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增强教育实效性,从而为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厘定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含义,是研究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一项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是指面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现状和革命精神教育的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当方式来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的认识革命精神、继承弘扬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提升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的认同感,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厘定和论述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要,同时也能为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提供理论借鉴。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现状,必须要遵循科学性与客观性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了解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积极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成效和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需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着重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对策。

二、论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对象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概述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概念释义
        2.1.1 价值观
        2.1.2 价值观形成
        2.1.3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导向
        2.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目标
        2.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高远目标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同阶段
        2.3.1 价值观形成的发生培育阶段
        2.3.2 价值观形成的扩展探索阶段
        2.3.3 价值观形成的适应稳定阶段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2.4.1 有助于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2.4.2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
        2.4.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2.4.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3.1.1 人的本质理论
        3.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3 意识形态理论
        3.1.4 实践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3.2.1 接受理论
        3.2.2 灌输理论
        3.2.3 传播理论
    3.3 其他相关理论的借鉴
        3.3.1 认知发展理论
        3.3.2 价值澄清理论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理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前提
        4.1.1 个人需要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前提
        4.1.2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
        4.1.3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前提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4.2.1 认知水平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源
        4.2.2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依据
        4.2.3 意志调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保障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条件
        4.3.1 政治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制约
        4.3.2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熏陶
        4.3.3 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4.3.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传播
    4.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活动
        4.4.1 对于事物信息的初步理解
        4.4.2 对于事物信息的自觉认同
        4.4.3 对于事物信息的理性选择
        4.4.4 对于事物信息的有机整合
    4.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规律
        4.5.1 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4.5.2 内在思想的相互转化
        4.5.3 内外要素的相互统一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
        5.1.1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
        5.1.2 在价值主体上突显出自我化
        5.1.3 在价值选择上充满矛盾化
        5.1.4 在价值追求上转向现实化
    5.2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5.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5.2.2 学校因素的影响
        5.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5.2.4 个人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路径
    6.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原则
        6.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6.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6.1.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6.1.4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法
        6.2.1 传统方法的继承
        6.2.2 现代方法的运用
    6.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机制
        6.3.1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6.3.2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6.3.3 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6.3.4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6.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举措
        6.4.1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6.4.2 加强高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4.3 注重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6.4.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6.4.5 占领高校网络媒体的前沿阵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与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
        (二)熔铸和培育时代精神的沃土
        (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开放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紧密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文化涵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二)推动文化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追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深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延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
        (二)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厚植民族根基
        (三)把握“生命线”释放文化培根铸魂效能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挑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
        (三)立足思政阵地渠道,科学制定融入基本思路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立足内在规律把握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相统一
    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融入路径
        (一)融入理论武装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文化基石
        (二)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三)融入日常教育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实践
        (四)融入队伍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三、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融入的实践模式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二)衔接主渠道与主阵地提高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线上文化浸润与引领
        (四)构建文化传承的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
        (五)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促进融入的质效不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成果梳理
        (二)研究内容综述
        (三)研究现状总结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二、内涵式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一)概念反思
        (二)理论内涵
        (三)基本特点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一、“52体系”阶段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二、“61体系”阶段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三、“85方案”阶段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四、“98方案”阶段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五、“05方案”阶段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提高教学实效
        (三)激发内生动力
        (四)促进改革创新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依循“三大规律”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德育理念的研究
        (二)关于《中庸》德育理念的研究
        (三)关于《中庸》德育理念当代价值的研究
        (四)国外《中庸》研究概述
        (五)简要评论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人性论基础
    第一节 天赋人性
        一、“天命之谓性”
        二、教化的基础在性
    第二节 道根植于人性,由道以尽性
        一、“率性之谓道”
        二、教化的根本在道
    第三节 修道而立教,由教而入道
        一、“修道之谓教”
        二、教是《中庸》的落脚点
第二章 《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
    第一节 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一、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二、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第二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塑造审美化的理想人格
        二、追求审美化的道德境界
    第三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
        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
        三、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
第三章 《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
    第一节 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一、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二、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第二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不诚无物:端正态度是基础
        二、成己成物:教育者以态度感化受教育者
    第三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戒慎恐惧”:遏制不善之念
        二、“诚之为贵”:贯彻真诚才能成功
        三、“择善固执”: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
第四章 《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
    第一节 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一、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二、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第二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道不远人”:在生活中求道
        二、“言行相顾”:在平常中养德
        三、“忠恕而已”:在简易中提升
    第三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须臾不离”:时刻遵守道德规范
        二、“素位守常”:保持本色自得其乐
        三、“一以贯之”:言行忠恕简便易行
第五章 《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
    第一节 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一、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二、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第二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过犹不及”:突出把握分寸的重要性
        二、“尽精微”:弗见弗闻之处也不放过
        三、“践位行礼”:强调用制度来落实
    第三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因材而笃”: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施教方法
        二、“行远自迩”:修德需要循序渐进
        三、“非礼不动”:以完备的礼制落细落小
第六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评价与现代意义
        一、《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贡献
        二、《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局限性
        三、《中庸》德育理念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借鉴审美型德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
        一、美化德育内容,增强榜样示范的感染力
        二、增强德育形式的美感,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
    第三节 借鉴态度型德育理念,提升受教育者的内生动力
        一、教育者要做到以诚感人、身体力行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使命感和敬畏感,引领受教育者端正自我态度
    第四节 借鉴生活化德育理念,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
        一、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
        二、受教育者自觉建构道德生活
    第五节 借鉴精细化德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
        一、从因材施教到精雕细琢,思政课要把握分寸
        二、从精细管理到精准服务,运用大数据工具落细落小日常思政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大学生德育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德育概述
    (一)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二)大学生德育的内容
    (三)大学生德育的目标
二、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大学生德育优化的路径
    (一)落实高校德育制度
    (二)创新高校德育理念
    (三)制定现代德育内容
    (四)合理使用德育方法
    (五)充分尊重学生需要
    (六)不断优化德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乡土文化的内涵及重要资源
        一、乡土的含义
        二、乡土文化的内涵
        三、乡土文化的重要资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价值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借鉴
        一、以文化人理论
        二、融入理论
    第三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教育的时代需求
第三章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难的表现
        一、融入的内容缺乏整体设计
        二、融入的方式存在问题
        三、融入的程度把握不到位
        四、融入的过程缺乏配合
    第二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优秀乡土文化当代传承中遇到冲击
        二、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用的环境存在分离
        三、各级各类学校对乡土文化教育的接续不到位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乡土文化素养不高
第四章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高校整体规划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重点发力,深挖两者融入内容的相通处
        二、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三、开发和完善地方高校乡土文化课程体系
    第二节 优化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一、科学运用各类课堂教学方法
        二、创新各类实践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准确把握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程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二、坚持适度转化原则
    第四节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文化素养,保持多方联动配合
        一、提高教育者的乡土文化融入素养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乡土文化融入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二、其他科研情况

(8)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概述
    2.1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内涵
        2.1.1 感恩意识培育的概念
        2.1.2 高校感恩意识培育的使命
    2.2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实质
        2.2.1 一种生命教育
        2.2.2 一种道德教育
        2.2.3 一种情感教育
    2.3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2 关心理论
        2.3.3 孝悌思想
    2.4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
        2.4.1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3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实现孝文化的当代转换
    3.2 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3.3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3.3.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3.3.2 有利于建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
        3.3.3 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4 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1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3.4.2 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第4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1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4.1.1 对学校培育之恩的忽视
        4.1.2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视
        4.1.3 对人际交往中友情的漠视
        4.1.4 对社会救助之恩的轻视
    4.2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4.2.1 学校德育教育的效率较低
        4.2.2 家庭对感恩意识培育的忽略
        4.2.3 社会现实产生的负面影响
        4.2.4 大学生自我培育的意识欠缺
第5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实施对策
    5.1 增强学校培育能力
        5.1.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
        5.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建设
        5.1.3 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5.2 完善家庭教育环境
        5.2.1 家长提高自身素质
        5.2.2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5.2.3 积极配合学校培养
    5.3 提高社会配合程度
        5.3.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5.3.2 优化舆论环境
        5.3.3 形成友好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
    5.4 提升自我培育意识
        5.4.1 增强当代大学生情感认同
        5.4.2 提升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概念、依据与价值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道德教育
        2.1.2 法治教育
        2.1.3 德法融合
        2.1.4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
    2.2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理论
        2.2.2 习近平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建设思想
        2.2.3 实践层面的多元需求性
    2.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价值
        2.3.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2.3.2 培养新一代德法兼修的后备人才
        2.3.3 提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社会治理实效
第3章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中德法融合内容调整及变化趋势
    3.1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调整的对比
        3.1.1 课时比重的变化
        3.1.2 教材内容变化
    3.2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德法融合内容变化的趋势
        3.2.1 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
        3.2.2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度有所加强
        3.2.3 课程中“德法融合”的系统化建设渐趋成熟
第4章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
        4.1.1 道德与法律章节内容比例失衡
        4.1.2 道德与法律教材内容各自为营
        4.1.3 道德与法律教学课时比重不均
        4.1.4 法律部分教学内容实效性堪忧
    4.2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德法融合”理念未能深入人心
        4.2.2 “德法融合”具体教育方式不当
        4.2.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力量不足
        4.2.4 缺乏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5章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
    5.1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指导思想
        5.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
        5.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5.2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原则要求
        5.2.1 以德育人,育人理念人本化
        5.2.2 以法育人,法治教育实效化
        5.2.3 德法融合,实施过程科学化
    5.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路径选择
        5.3.1 地位并重——协调道德与法律章节
        5.3.2 内容并和——融合道德与法律内容
        5.3.3 方法创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概念界定
        2.1.1 革命精神的含义
        2.1.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含义
    2.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理论依据
        2.2.1 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2.2.2 教育学相关理论
        2.2.3 政治学相关理论
        2.2.4 传播学相关理论
    2.3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现实依据
        2.3.1 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的迫切需要
        2.3.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2.3.3 弘扬中国精神的客观要求
        2.3.4 实现大学生价值追求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第3章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2 调查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
    3.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积极成效
        3.2.1 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
        3.2.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
        3.2.3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方法不断创新
    3.3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3.3.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3.3.3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未能建立长效机制
    3.4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社会因素
        3.4.2 高校因素
        3.4.3 家庭因素
        3.4.4 个体因素
第4章 创新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对策
    4.1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优化
        4.1.1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1.2 弘扬革命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
        4.1.3 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4.2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高校路径选择
        4.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证教育的方向性
        4.2.2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增强教育的系统性
        4.2.3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4.2.4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增强教育的渗透性
    4.3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家庭氛围营造
        4.3.1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正确认识革命精神教育
        4.3.2 提高家长自身素养,增强革命精神教育能力
        4.3.3 加强亲子关系互动,营造亲子良好沟通环境
    4.4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个体素质提升
        4.4.1 深入学习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4.4.2 自觉融入集体生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4.4.3 主动接受革命精神教育,践行革命精神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四、论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 熊龙. 河北大学, 2021(09)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秦冰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张逸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6]大学生德育优化研究[D]. 赵倩. 延安大学, 2020(12)
  • [7]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 陈燕. 江苏大学, 2020(05)
  • [8]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研究[D]. 耿雅楠. 长春工业大学, 2020(12)
  • [9]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D]. 刘泉源.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研究[D]. 彭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