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

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

一、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蒲春生,白云[1](2021)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以及在EOR中的应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系统总结纳米技术用于三次采油的基础上,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在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在降压增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以及剥离油膜方面的应用机理,对纳米流体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发展前景提出认识和展望,为纳米流体驱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张雨[2](2021)在《二氧化锰形态调控及其锂电池复合隔膜》文中研究说明如今,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已逐渐接近其理论容量,这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锂金属负极和硫正极由于其高的比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的候选材料。但是,由于锂负极带来的不可控枝晶生长和硫正极引发的“穿梭效应”问题,影响了这两种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新的隔膜和改性PP隔膜,我们可以抑制锂枝晶或“穿梭效应”,从而改善锂金属电池和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隔膜实现均匀的离子通量对于抑制枝晶生长至关重要。本章制备了一种包含80 wt%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柔性复合隔膜,以实现稳定锂负极。此外,将薄的MnO2层与细菌纤维素/Si O2层衬底集成在一起,以制造双层复合隔膜。所得具有Li Fe PO4正极的锂金属电池在0.2 C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后显示出159.1 m Ah/g的高比容量。电池性能的改善归因于稳定的锂负极和隔膜正极侧的活性MnO2。(2)本章合成了MnO2纳米棒(MnO2NT)。在其表面原位生长聚吡咯,制备了PPy@MnO2 NT。将其涂在Celgard 2400商业膜上,制备了PPy@MnO2 NT/PP复合隔膜。其中PPy@MnO2 NT拥有62.44 m2/g的孔比表面积并对多硫化物有吸附作用。该隔膜显示出高离子电导率(0.78 m S/cm)和好的电化学性能,应用了PPy@MnO2 NT/PP复合隔膜的锂硫电池在0.5C倍率下拥有821m Ah/g的放电比容量,在循环300圈以后,仍然有472.7m Ah/g的放电比容量,均高于使用了商业膜的电池。(3)由于PPy@MnO2 NT的比表面积较小,因此本章制备了二氧化锰球(MnO2 hs)。在其表面原位生长聚吡咯,最终合成了PPy@MnO2 hs。其中PPy@MnO2 hs拥有229.30m2/g的高比表面积和对多硫化物极好的吸附作用。将PPy@MnO2 hs与Super P Li复合后涂布在Celgard 2400商业膜上,制备出PPy@MnO2 hs/PP复合隔膜。该隔膜表现出58.41 m S/cm的电导率并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应用了PPy@MnO2 hs/PP复合隔膜的锂硫电池在2C倍率下拥有553 m Ah/g的高放电比容量。

魏佳煜[3](2021)在《左旋多巴衍生物缓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一些天然提取产物、药物及氨基酸等因良好的水溶性、高效防腐、健康环保而被广泛用作金属的绿色缓蚀剂,成为缓蚀领域的研究热点。左旋多巴(L-DOPA)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目前主要用作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左旋多巴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等多个极性官能团,有助于其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满足高效缓蚀剂的结构要求。基于聚左旋多巴(Poly-(L-DOPA))的低细胞毒性、比单体更优异的水溶性,本课题首先制备了Poly-(L-DOPA),并采用电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研究了Poly-(L-DOPA)在酸性水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vis)证实Poly-(L-DOPA)的成功合成,水溶性实验表明其比单体更优的水溶性。电化学结果表明,在1 M HCl水溶液中,随Poly-(L-DOPA)浓度的增加和浸入时间的延长,缓蚀效率增加。当Poly-(L-DOPA)浓度为300 mg/L时,浸入时间12h时,缓蚀效率最高为97.8%。SEM和CLSM观察发现,添加Poly-(L-DOPA)后,Q235碳钢表面粗糙度从968.7 nm最低可降至318.0 nm。Poly-(L-DOPA)在金属表面均匀吸附形成了完整的保护膜,抑制了腐蚀的发生。鉴于碳点材料良好的分散性,以左旋多巴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透射电镜(TEM)和UV-vis证实了碳点材料的成功合成。电化学研究表明,N-CDs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缓释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为300 mg/L时,缓蚀效率高达97.9%。N-CDs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是物理化学混合吸附。SEM,CLSM结果表明,N-CDs的存在明显抑制了酸性溶液对Q235碳钢表面的腐蚀,碳钢表面的损伤减轻,粗糙度明显降低。通过聚合物生长接枝法实现了左旋多巴在SiO2表面聚合,合成了聚左旋多巴-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L-dopa-SiO2),对SiO2进行了化学修饰。FTIR、UV-vis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证实了复合材料的合成,且表面改性没有改变SiO2的晶型结构。电化学结果表明,缓蚀效率随p-L-dopa-SiO2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L-dopa-SiO2浓度为500 mg/L时,缓蚀效率可以达到85.9%。添加p-L-dopa-SiO2使极化曲线阴阳极斜率发生改变,阴极O2/H+的还原反应、阳极金属氧化反应均被抑制,是一种混合型抑制剂。SEM和CLSM观察发现,p-L-dopa-SiO2可以降低碳钢表面粗糙度,对碳钢的腐蚀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

张利召[4](2021)在《抗湿滑低滚动阻力轮胎胎面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的欧盟轮胎标签法规在2012年开始实施,其中对于“绿色轮胎”的抗湿滑性能和行驶时的滚动阻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升“绿色轮胎”的性能已经刻不容缓。而胎面胶作为轮胎构造中与地面接触的一部分,最容易受动态载荷所影响,对轮胎整体的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能影响最大。目前使用炭黑作为胎面胶的填料已经不能满足新型“绿色轮胎”的要求,因此,探究添加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填料改善胎面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在本研究中,使用天然橡胶作为基体,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分别对二氧化硅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制备不同的填料,提高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并增强了填料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在降低了滚动阻力的同时,提高了其抗湿滑性能。本文将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作为改性剂接枝在氧化石墨烯(GO)上后,使用水合肼进一步还原,制备出改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粒子(H-C-GO)。H-C-GO粒子不仅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硫化时,H-C-GO粒子上接枝的CBS与橡胶分子链反应形成共价键,增强了填料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通过性能测试发现,在基体中添加3份的H-C-GO粒子相比于添加未改性的GO抗湿滑性提高了大约60%,滚动阻力降低约40%,并且力学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撕裂强度为37.5 N/mm,断裂伸长率为658.4%,拉伸强度达到26.1 MPa。使用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接枝二氧化硅(SiO2)后,与羧基化的丁苯橡胶发生酰胺化反应,将二氧化硅与橡胶分子链键合制得丁苯橡胶改性的二氧化硅(SBR-SiO2)粒子,然后加入天然胶乳中制得橡胶复合材料。使用这种方法改性的二氧化硅能够与基体能紧密的结合,并且分散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减少动态载荷下的能量耗散。此外,使用这种方法改性的二氧化硅与传统在硫化过程中将填料与橡胶分子链键合的方法相比,避免了硫化初期由于橡胶的流动性带来的填料的聚集。性能测试表明,SBR-SiO2/NR复合材料比Si69-SiO2/NR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提高了8.5%,滚动阻力降低了15.1%。采用机械共混法将制备的H-C-GO粒子和SBR-SiO2粒子按不同比例共混制得复合填料,然后采用胶乳共混法将复合填料与天然胶乳混合均匀制备橡胶复合材料。对添加不同比例复合填料制备的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测试后发现,当添加入30份SBR-SiO2粒子和1份H-C-GO粒子时,相比于仅添加一种改性粒子的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湿滑性能更好,滚动阻力更低,并且综合力学性能也最优异,拉伸强度达到27.3 MPa,断裂伸长率为664.2%,撕裂强度提升至40.7 N/mm。

张羱[5](2021)在《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癌症是人类生命的全球公共威胁之一。基于纳米材料,开发多功能药物递送系统用于精准诊疗是分析传感与纳米医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论文针对目前刺激响应纳米药物载体构筑繁琐、多疗法协同实现复杂、纳米二氧化硅在药物递送与传感领域缺乏有效整合的不足。围绕简化药物载体的合成、优化多疗法协同策略、构筑分析传感引导的新型诊疗一体化体系为目标。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表面功能化调控后分别构建了谷胱甘肽(GSH)、p H/GSH响应的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同时基于二氧化锰(MnO2)纳米材料的光学吸收、氧化特性与降解产物Mn2+的芬顿活性,在GSH传感的同时实现了治疗试剂的递送,开发了一种新型诊疗一体化体系。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一、牛血清蛋白修饰的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还原响应药物释放。利用牛血清蛋白内生的二硫键与较高的分子量,将其同时作为响应官能团与纳米阀门,简化了还原响应纳米药物载体的构筑。本章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表面氨基化后通过酰胺反应组装叶酸改性的牛血清蛋白,设计合成了还原响应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表阿霉素的递送。探讨了GSH触发的药物释放、叶酸介导的肿瘤细胞识别与细胞毒性等性能。论证了将牛血清蛋白同时作为响应官能团与纳米阀门可行性。二、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药物载体用于阿霉素与化学动力试剂递送。化学疗法与化学动力疗法的整合为改善肿瘤细胞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策略,但锰基芬顿试剂仍面临反应活性弱,活性氧生成受微环境限制的挑战。立足牛血清蛋白在简化刺激响应药物载体合成上的优势,对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进行工程组装,依次修饰Fe3+络合的聚多巴胺与叶酸改性的矿化MnO2牛血清蛋白分子,便捷的实现了两种芬顿试剂的整合。通过考察载体在细胞内外的芬顿效应,双芬顿试剂显着增强了载体活性氧生成能力,改善了单一锰基化学动力试剂的缺陷。为简化化疗/化学动力疗法相协同的新型治疗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三、可降解SiO2@MnO2复合物用于GSH检测与诊疗一体化。将分析传感策略与药物递送相结合为开发新型诊疗一体化体系,为实现纳米二氧化硅在药物递送与传感领域的有效整合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案。本章以染料掺杂二氧化硅(FS)为核,负载亚甲基蓝的多孔MnO2为壳,表面改性聚乙二醇后制备了可降解的药物载体FSMP用于GSH传感与光动力/化学动力协同治疗。其中FS为能量给体,MnO2同时作为能量受体、芬顿试剂与光敏剂亚甲基蓝负载场所,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建立了对GSH的传感方法;此外,FSMP在传感过程中生成Mn2+的同时释放光敏剂,激光照射下实现了光动力/化学动力协同,证明了FSMP在丰富分析传感引导的诊疗一体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DMSN@MnO2药物载体用于GSH双模传感与肿瘤细胞检测。以氨基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原位还原KMnO4,对其进行叶酸改性,负载喜树碱(CPT)后得到靶向纳米药物载体CPT/DM-FA。利用CPT的荧光特性与MnO2的光吸收能力,建立了GSH荧光传感方法。同时,基于MnO2的氧化活性诱导3,3’,5,5’-四甲基联苯胺变蓝与GSH介导的褪色过程,实现了CPT/DM-FA对GSH的紫外传感。通过紫外传感方法原理与不同数量肿瘤细胞内GSH总量差异,CPT/DM-FA可实现肿瘤细胞检测,在开发多功能纳米平台方面具有显着优势。

袁有金[6](2021)在《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吴起油田X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井见水快,综合含水率高,原油采收率低,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先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封堵油层深部高渗孔喉,再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利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具有软弹可变形的特点,实现聚合物纳米微球在油层内“边走边堵、边堵边走”,对油层深部大孔喉进行封堵,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利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具有强度高且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点,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提高注入水的洗油效率,两种纳米微球复合驱能显着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聚合物纳米微球,优化合成条件,最终确定微乳液中:油相(5号白油)43.16wt%、乳化剂(Span80:Tween80=3:1)18.38wt%、水相(丙烯酰胺40wt%,AMPS10wt%,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5wt%)38.46wt%;最佳反应条件:搅拌速度500~800rpm,初始温度为35℃,引发剂用量(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1)为水相溶液的0.55%,反应2小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改性,选用碳原子为9的硅烷偶联剂(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二氧化硅的6%,先把硅烷偶联剂置于醇水混合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9:1)中进行水解,用蒸馏水把二氧化硅配成乳液,然后把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与二氧化硅乳液在85℃条件下反应2小时,制得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并对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高低渗人造岩心(一个渗透率为500×10-3μm2,另一个为5×10-3μm2,模拟高低渗油层)模拟油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岩心物模驱油实验,优化聚合物纳米微球和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驱段塞,结果表明:0.30%聚合物纳米微球注入0.30PV,再注入0.30%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0.30PV,提高采收率23.0%;较相同注入量聚合物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0%;较相同注入量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7.8%;表明纳米微球复合驱油效果优于单一驱。选择吴起油田X区Y井组进行现场试验,施工后日产油从5.94t/d上升到6.95t/d,日产油提升了17%,综合含水率从70.03%下降到56.58%,下降了13.45%,纳米微球复合驱油体系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张星辰[7](2021)在《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针对黄土高原及广大无砂石料地区工程建设面临的砂石料开采环境成本高、弃土弃渣难以利用且传统土壤固化材料固土性能亟待提升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同时减少因开山取石、挖河淘沙等对环境的危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通过室内力学试验与野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观测手段,明晰了纳米土壤固化剂性能优化的影响机制,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及模型方程,构建了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发了新型纳米固化剂材料及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坡沟生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为纳米土壤固化剂的深入研发及在无砂石料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纳米材料对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影响及N-MBER纳米固化剂开发。针对土壤固化剂在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缺陷及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势,通过分析纳米改性后的土壤固化剂强度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微观颗粒形态,探讨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和养护龄期下的纳米固化剂、普通固化剂及P.O.32.5水泥的胶砂强度提升规律,建立了纳米改性固化剂胶砂抗压强度与掺量和龄期的复合幂指函数模型,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在微观几何形态上对土体颗粒界面的胶凝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其配方优化后的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2.5%。胶砂试验结果表明该掺量下的纳米固化剂强度较普通固化剂可提升15%以上,较P.O.32.5水泥可提升约50%。2、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纳米固化剂的掺量和龄期与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显着相关,其中掺量与纳米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在力学性能方面,纳米固化土各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普通固化土和P.O.32.5水泥土可提升10%~30%;在微观界面结构方面,通过对比纳米固化土、普通固化土及水泥土的吸水率、干密度和颗粒形态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和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后的土体在微观界面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方面的演变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纳米固化土在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提供了基础。3、建立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受压条件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分析典型纳米固化土构件单轴压缩破坏过程,明晰了纳米固化土受力变形的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材料内部孔隙闭合阶段,峰值应力前的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峰值应力过后的材料破型阶段;通过模型筛选和参数计算,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纳米固化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材料在单轴压缩受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上述结果为定量计算纳米固化土在一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提供了依据,为研究纳米固化土各向异性多轴受力本构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4、构建了基于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固化剂水化过程中对其水化活性及离子组成和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能利用其火山灰催化活性强,颗粒小且流动性高等特点,通过激活土壤惰性矿物和化学离子再造,强化网状胶结,使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相界面紧密接触。同时能激发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在相界面和土体单元内部形成牢固的多晶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在早期水化过程中对氢氧化钙晶体的细化率可达50%以上,纳米固化剂对土壤胶体中不同形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数量提升可达30%。通过上述研究构建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土的基本理论,即“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活性再生与离子再造的相界面重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可为纳米固化剂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5、提出了纳米固化剂在典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本研究在团队研发的土壤固化剂成果基础上,利用开发的纳米固化剂及其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土质地区进行了典型工程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纳米固化土材料修建的工程比同等成本下的水泥土工程强度提升20%以上;在同等工程强度条件下,采用纳米固化土的修建成本可节省30%以上;纳米固化土的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可以作为主体工程修建淤地坝拦挡墙、道路、蓄水池等设施,同时兼顾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修建的纳米固化土工程及设施对生产建设和生态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等缺砂少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许春丽[8](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超[9](2021)在《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对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的严峻形势下,正渗透技术由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趋势和高效等独特优势,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和食品净化浓缩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正渗透膜在应用中还存在水通量较低、反向盐通较大以及膜污染等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本论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正渗透支撑底膜层以及聚酰胺层的纳米粒子改性,制备了三种氨基化SiO2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正渗透复合膜,并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具有较大水通量和较好抗污染性的FO膜。主要研究如下:1.两性离子改性叔胺化纳米SiO2正渗透膜首先通过硅烷偶联剂N,N-二乙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胺与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叔胺化SiO2(SiO2-N),然后通过1,3-丙磺酸内酯与SiO2-N反应,制备两性离子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2-N+-SO3-),并通过相转化法制备SiO2-N+-SO3-改性的PVDF共混支撑底膜,最后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SiO2-N+-SO3-改性的PVDF正渗透复合膜。采用FTIR、zeta电位计和接触角仪对底膜的化学结构、亲/疏水性、荷电性等进行了表征,采用SEM对正渗透膜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2-N+-SO3-能提高底膜和正渗透膜的渗透通量和抗污染性能,随着SiO2-N+-SO3-添加量的增加,底膜的静态接触角由103.5°降到65°,渗透通量由121.7 L/(m2·h)提高到210.5 L/(m2·h)。以1 mol/L的Na Cl溶液为汲取液,正渗透膜渗透通量由膜M0-F的8.21 L/(m2·h)提高到膜M3-F的19.33 L/(m2·h)。通过改变底膜致孔剂PEG-400的添加量从10%到30%,膜M5-F的正渗透通量提升至24.03 L/(m2·h),反向盐通量为9.57 g/(m2·h)。以药物四环素为目标分离物,研究了M5-F正渗透膜对其的分离性能,发现在p H=3条件下,四环素溶液浓度为20mg/L时,膜通量可达到17.57 L/(m2·h),对四环素的截留率为97.8%。进行三次水-四环素-水循环测试后膜M5-F纯水通量恢复率达到89.8%。这说明通过SiO2-N+-SO3-改性PVDF底膜的正渗透膜表现了对四环素较好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2.叔胺化SiO2纳米粒子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以对氯甲基聚苯乙烯(PCMS)和PVDF为底膜材料,叔胺化SiO2(SiO2-N)为纳米改性剂,利用PCMS中的氯甲基与纳米SiO2叔胺基的反应,将季铵化纳米SiO2引入PCMS高分子链段中,然后通过相转化法制备支撑底膜,进一步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正渗透复合膜。采用FTIR、zeta电位计和接触角仪对底膜进行表征,采用SEM对正渗透膜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O2-N和PCMS成功反应并生成季铵化纳米SiO2。SiO2-N的添加量影响底膜的性能,随着SiO2-N的添加,底膜的静态接触角从膜N0的110.8°降低到膜N3的71.2°。以1 M的Na Cl溶液为汲取液测试正渗透膜的渗透通量,发现膜通量由N0-F的6.54 L/(m2·h)升高到膜N3-F的17.93 L/(m2·h),反向溶质通量由2.52 g/(m2·h)升高到7.45g/(m2·h)。可见随着SiO2-N的添加量增多,增加了季铵盐生成比例,从而促使水通量的增加。继续改变致孔剂的添加量发现当致孔剂添加30%时正渗透膜N5-F的渗透通量达到了22.76 L/(m2·h)。以正渗透膜N5-F为例,研究其对20mg/L的四环素溶液的分离性能,发现在p H=3时,正渗透膜对四环素的分离通量可达到16.87 L/(m2·h),对四环素的截留率为98.5%。与上一种两性离子改性的正渗透膜M5-F相比,分离通量略有降低,但截留率有所提高。将正渗透膜N5-F以纯水-四环素-纯水循环测试三次后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85.5%。以上结果表明该正渗透膜分离四环素时不仅能保持较大的分离通量,而且具有较优的抗四环素污染性能。3.叔胺化纳米SiO2粒子对PCMS/PVDF正渗透膜的表面改性将利用相转化法制备PCMS/PVDF共混支撑底膜浸渍于SiO2-N的丙酮溶液,纳米SiO2-N由于与底膜中PCMS的氯甲基发生季铵化反应而结合到支撑底膜表面,进一步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正渗透膜,以获得SiO2-N纳米粒子改性的聚酰胺层。采用FTIR、XPS、zeta电位计以及SEM、AFM和接触角仪等对正渗透膜的底膜层和表面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膜表面PCMS与SiO2-N反应季铵化反应,生成荷正电的季铵化纳米SiO2。表面改性时间影响膜性能,随着时间的增加底膜的性能也随之提高,6 h后趋于稳定。未改性的底膜S0的静态接触角为116.8°,改性6 h后膜S3则降低到45.8°。以1 M的Na Cl溶液为汲取液做正渗透测试时,正渗透膜S0-F的渗透通量为8.69 L/(m2·h),远低于膜S3-F的18.52 L/(m2·h)。继续增大致孔剂的添加量至30%时,膜S6-F的正渗透通量可以达到23.14 L/(m2·h),反向溶质通量为5.64 g/(m2·h)。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正渗透膜的渗透性能受改性时间和致孔剂添加量影响,当改性时间为6 h,致孔剂添加量为30%时效果最好。使用正渗透膜S6-F分离浓度为20mg/L的四环素溶液时,分离通量可达到18.85 L/(m2·h),对四环素的截留率为97.2%。将正渗透膜S6-F以纯水-四环素-纯水循环测试三次后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91.2%。将该膜长时间连续分离四环素溶液,发现膜运行24 h后。膜通量由17.55 L/(m2·h)降为12.3 L/(m2·h),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通量几乎不变,60 h后通量仍能保持12.02L/(m2·h),截留率则由初始的97.94%上升到98.03%。以上结果表明该正渗透膜分离四环素溶液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较大的渗透通量,具有长期运行的优势。综合比较上述三种正渗透膜,发现经氨基化SiO2改性的正渗透膜,均具有具有较好的渗透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其中通过SiO2-N纳米粒子对PCMS/PVDF正渗透膜聚酰胺层改性的正渗透膜渗透性能最优,分离四环素效果最好,该膜在药物分离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苏敦磊[10](2021)在《基于多种固废协同处置技术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废无序堆存、天然矿石盲目开采以及二氧化碳超标排放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水泥绿色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两大热点问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利用工业固废制备新型低碳水泥成为解决两大热点问题的共同利益出发点。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BSAC)因性能良好、生产能耗低、CO2排放少且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较低,故在新型低碳水泥的研发中备受青睐。目前可用来制备HBSAC的固废越来越多样,如粉煤灰、尾矿、煤矸石等铝硅质材料,脱硫石膏、磷石膏、固硫灰渣等钙硫质材料;但是,这些固废在HBSAC中的利用多以单一取代某种天然原料为主,而且在水泥制备中的固废利用率较低,通常仅为30%~40%。为了实现固废在水泥行业的多样化、减量化消纳,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66)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7ZC0737)的资助下,研发了一种基于多种固废协同处置技术、熟料无需添加石膏的固废基HBSAC,并采用宏观试验研究与微观结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制备理论、水化性能以及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石油焦灰渣、粉煤灰、电石渣和铝矾土为原料,在C4A3———S——-C2S-C4AF三元体系的HBSAC熟料矿物组成中引入Ca SO4成分,一次烧制含Ca SO4成分的固废基HBSAC。通过研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固废基HBSAC烧成的影响,确定了该种水泥的最佳煅烧制度;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固废基HBSAC的矿物组成,验证了生料配比与煅烧制度的合理性;通过研究不同配料方案下煅烧温度、矿物形貌以及易磨性的变化,确定了矿物组成变化对水泥烧成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天然原料和固废原料制备HBSAC时的原料消耗和成本情况,分析了固废基HBSAC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性。研究表明,以石油焦灰渣、粉煤灰、电石渣和铝矾土一次烧成含Ca SO4成分的固废基HBSAC完全可行;固废基HBSAC的最佳煅烧制度为煅烧温度1300℃、保温时间30min、冷却方式采用快冷;固废基HBSAC的实际矿物组成为C4A3-xFx———S——、β-C2S和Ca SO4新三元体系,Fe元素未与Al、Ca元素结合生成预期矿物C4AF,而是固溶于C4A3———S——形成了C4A3-xFx———S——(x=0.15);在最佳煅烧制度下制备的固废基HBSAC主要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的实际含量与设计含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误差均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矿物组成变化不会影响固废基HBSAC的最佳煅烧温度,但随着残留Ca SO4设计含量的增加,生料的易烧性变差,熟料矿物晶体颗粒间的界限逐渐变模糊,晶粒尺寸变小,黏连性增强,熟料的粉磨难度加大;采用石油焦灰渣等多种固废制备含残留Ca SO4成分的HBSAC,固废利用率可达到85%,能够节省大量的天然原料,特别是石灰石和石膏,具有显着的环境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性。(2)对比分析了固废基HBSAC与市售42.5级水泥OPC、SAC以及HBSAC在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水化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在物理性能方面,其标准稠度用水量明显大于3种市售水泥,凝结时间与HBSAC接近;在力学性能方面,其抗压强度在早期、后期均表现出显着的优势,但抗折强度在水化后期增长不显着;在耐久性能方面,其抗干缩性能优异,与HBSAC、SAC基本一致,明显好于OPC,且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较好,与SAC接近;在水化特性方面,其水化放热晚于SAC、HBSAC,在水化3d时累积放热量与OPC、SAC基本持平,但高于HBSAC接近30%,其水化产物主要为AFt和凝胶,呈现低碱特性,其硬化浆体的孔结构与SAC接近,明显差于OPC。探讨了固废基HBSAC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成功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超轻泡沫混凝土。(3)通过研究残留石膏与后掺石膏对固废基HBSAC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残留石膏和后掺石膏的作用效果,建立了含残留石膏固废基HBSAC的水化模型,提出了残留石膏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残留石膏含量对固废基HBSAC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残留石膏的最佳设计含量。结果表明,相比后掺石膏,残留石膏提高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延长了凝结时间,削弱了早期强度、提高了后期强度,延缓了水化放热、提高了3d累积放热量;不同于后掺石膏固废基HBSAC,含残留石膏固废基HBSAC的水化模型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残留石膏所处的位置及水化产物形成的位置等方面;不同于后掺石膏,残留石膏的作用机制也发生改变,其在水泥颗粒的表层和内部均可参与水化作用,水泥颗粒内核的水化反应由传统的离子迁移控制转变为水分迁移控制,水化程度更高;残留石膏含量是影响固废基HBSAC性能的重要因素,综合强度、水化热等多方面性能的分析,残留石膏的设计含量以15%为宜。(4)基于固废基HBSAC建立了固废基HBSAC-硅酸盐水泥、固废基HBSAC-纳米二氧化硅、固废基HBSAC-电石渣3种复合胶凝材料体系,通过研究硅酸盐水泥、纳米二氧化硅、电石渣3种改性材料掺量变化对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物理、力学等性能的影响,评估了3种改性材料对固废基HBSAC性能提升的效果;结合水化热、水化产物等水化特性的分析,探明了硅酸盐水泥、纳米二氧化硅、电石渣对固废基HBSAC水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电石渣的效果最显着,其次为纳米二氧化硅,硅酸盐水泥的效果不佳;电石渣对固废基HBSAC水化的影响机制在于促进AH3向AFt转化来提高早期强度、延缓C4A3———S——的水化来发展后期强度;纳米二氧化硅对固废基HBSAC水化的影响机制在于发挥晶核效应促进水化反应、发挥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改善硬化浆体的孔结构;硅酸盐水泥对固废基HBSAC水化的影响机制在于减少了硫铝酸盐矿物的比例以致削弱了早期水化作用,改变了水化产物的组成以致弱化了AFt骨架和凝胶填充的共同作用,延缓了硅酸盐矿物的水化从而增强了后期水化作用。

二、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以及在EOR中的应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与合成
    1.1 纳米二氧化硅物理法改性
        1.1.1 热处理
        1.1.2 机械法
        1.1.3 表面活性剂吸附法改性
    1.2 纳米二氧化硅化学法改性
        1.2.1 硅氧烷结构偶联剂改性
        1.2.2 醇酯法改性
        1.2.3 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
    1.3 纳米二氧化硅合成改性一体化
2 纳米二氧化硅在EOR中的应用
    2.1 降压增注
    2.2 降低界面张力
    2.3 剥离油膜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纳米颗粒在储层中的吸附机制不明确。
    (2)纳米颗粒在地层中发生堵塞降低渗透率。
    (3)纳米流体在苛刻油藏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
4 结语

(2)二氧化锰形态调控及其锂电池复合隔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电池概述
        1.2.1 锂金属电池概述
        1.2.2 锂硫电池概述
    1.3 锂电池隔膜研究进展
    1.4 二氧化锰在锂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活性二氧化锰棒与二氧化硅双层复合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2.2.2 样品制备
        2.2.3 样品微观形貌表征
        2.2.4 样品热稳定性、吸液率表征
        2.2.5 复合隔膜电化学性能表征
        2.2.6 XPS表征
        2.2.7 样品的XRD表征
        2.2.8 样品的拉曼光谱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的XRD分析
        2.3.2 样品微观形貌讨论
        2.3.3 样品的热稳定性、吸液率分析
        2.3.4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2.3.5 样品的XPS结果讨论
        2.3.6 样品的拉曼光谱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吡咯二氧化锰棒改性隔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样品的XRD表征
        3.2.4 样品的拉曼光谱表征
        3.2.5 样品的红外光谱表征
        3.2.6 样品微观形貌表征
        3.2.7 样品的孔径以及比表面积表征
        3.2.8 多硫化物吸附能力测试
        3.2.9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XRD结果讨论
        3.3.2 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3.3.3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3.3.4 微观形貌结果分析
        3.3.5 孔径与比表面积结果分析
        3.3.6 多硫化物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3.3.7 电化学性能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吡咯二氧化锰球改性隔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4.2.2 样品制备
        4.2.3 样品的XRD表征
        4.2.4 样品的红外光谱表征
        4.2.5 样品微观形貌表征
        4.2.6 样品的孔径以及比表面积表征
        4.2.7 多硫化物吸附能力测试
        4.2.8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结果分析
        4.3.2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4.3.3 微观形貌结果分析
        4.3.4 孔径与比表面积结果分析
        4.3.5 多硫化物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4.3.6 电化学性能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3)左旋多巴衍生物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金属腐蚀概述
    1.2 缓蚀剂概述
    1.3 缓蚀剂的定义及特点
        1.3.1 缓蚀剂的定义
        1.3.2 缓蚀剂的特点
    1.4 缓蚀剂的分类
        1.4.1 按化学成分分类
        1.4.2 按缓蚀剂对电极反应的抑制作用分类
        1.4.3 按保护膜特征分类
        1.4.4 按金属表面层结构分类
    1.5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1.5.1 吸附膜理论
        1.5.2 成相膜理论
        1.5.3 电化学理论
    1.6 影响缓蚀作用的因素
        1.6.1 水溶性
        1.6.2 分子结构
        1.6.3 环境影响
    1.7 缓蚀剂的评价方法
        1.7.1 失重法
        1.7.2 电化学法
        1.7.3 光谱分析法
        1.7.4 扫描电镜
        1.7.5 量热法
        1.7.6 量气法
        1.7.7 其他方法
    1.8 环保型缓蚀剂
    1.9 左旋多巴
    1.10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缓蚀剂的合成
        2.3.1 聚左旋多巴的合成
        2.3.2 左旋多巴为碳源的氮掺杂碳点的合成
        2.3.3 左旋多巴-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
    2.4 电极和腐蚀液的制备
    2.5 表征方法
        2.5.1 红外光谱
        2.5.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5.3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
        2.5.4 X射线衍射分析
        2.5.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5.6 透射电子显微镜
        2.5.7 电化学测试
        2.5.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第三章 聚左旋多巴的缓蚀性能研究
    3.1 缓蚀剂的表征
    3.2 电化学分析
        3.2.1 动电位极化测试
        3.2.2 电化学阻抗谱
    3.3 聚左旋多巴的吸附等温线
    3.4 腐蚀产物表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掺杂碳点的缓蚀性能研究
    4.1 缓蚀剂的表征
    4.2 电化学分析
        4.2.1 动电位极化测试
        4.2.2 电化学阻抗谱
    4.3 氮掺杂碳点的吸附等温线
    4.4 腐蚀产物表面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左旋多巴-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缓蚀性能研究
    5.1 缓蚀剂的表征
    5.2 电化学分析
        5.2.1 动电位极化测试
        5.2.2 电化学阻抗谱
    5.3 腐蚀产物表面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4)抗湿滑低滚动阻力轮胎胎面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色轮胎概述及研究现状
        1.2.1 抗湿滑性能
        1.2.2 滚动阻力性能
    1.3 白炭黑
        1.3.1 白炭黑组成与结构
        1.3.2 白炭黑制备
        1.3.3 白炭黑的补强机理
        1.3.4 白炭黑的改性
    1.4 石墨烯
        1.4.1 石墨烯的结构与特性
        1.4.2 石墨烯的制备
        1.4.3 石墨烯的功能化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填充天然橡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功能化石墨烯粒子的制备
        2.2.4 功能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未改性与改性氧化石墨烯形貌分析
        2.3.2 未改性与改性氧化石墨烯FT-IR分析
        2.3.3 未改性与改性氧化石墨烯TGA分析
        2.3.4 未改性与改性氧化石墨烯拉曼分析
        2.3.5 氧化石墨烯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2.3.6 氧化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结合胶(BRC)分析
        2.3.7 氧化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2.3.8 氧化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硅填充天然橡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 改性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
        3.2.4 二氧化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硅烷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FT-IR与 TGA分析
        3.3.2 羧基官能化丁苯橡胶的FT-IR分析
        3.3.3 改性二氧化硅的测试与分析
        3.3.4 改性二氧化硅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3.3.5 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结合胶(BRC)分析
        3.3.6 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3.3.7 二氧化硅/橡胶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填料填充天然橡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不同填料的制备
        4.2.4 复合填料/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合填料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4.3.2 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结合胶(BRC)分析
        4.3.3 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与交联密度
        4.3.4 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4.3.5 复合填料/橡胶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二氧化硅的概述
        1.2.1 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与分类
        1.2.2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
    1.3 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化调控
        1.3.1 核壳功能结构
        1.3.2 卵壳功能结构
        1.3.3 表面官能团修饰
        1.3.4 纳米阀门
        1.3.5 分子靶向机制
    1.4 纳米二氧化硅用于药物载体的肿瘤微环境响应
        1.4.1 pH响应
        1.4.2 GSH响应
        1.4.3 ROS响应
        1.4.4 其他肿瘤微环境响应
        1.4.5 ROS介导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疗法
    1.5 纳米二氧化硅用于信号分子传感
        1.5.1 pH传感
        1.5.2 GSH传感
        1.5.3 H_2O_2传感
        1.5.4 其他肿瘤信号分子传感
    1.6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立题背景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牛血清蛋白修饰的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用于还原响应药物释放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
        2.2.3 载药量与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
        2.2.4 细胞成像与细胞毒性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SN-FA的表征
        2.3.2 载药量及药物释放考察
        2.3.3 细胞毒性
        2.3.4 细胞成像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用于递送阿霉素与化学动力试剂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
        3.2.3 载药量与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
        3.2.4 过渡金属介导的芬顿反应
        3.2.5 细胞成像与细胞毒性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PPF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3.3.2 ROS生成能力评估
        3.3.3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3.3.4 肿瘤细胞识别研究
        3.3.5 肿瘤细胞药物递送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可降解SiO_2@MnO_2纳米复合物用于谷胱甘肽检测与肿瘤细胞诊疗一体化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FSMP与 SM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4.2.3 亚甲基蓝负载
        4.2.4 体外ROS生成
        4.2.5 GSH检测
        4.2.6 细胞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SM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4.3.2 GSH的检测与传感机理
        4.3.3 FSMP的诊疗一体化
        4.3.4 生物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DMSN@MnO_2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谷胱甘肽双模传感与靶向肿瘤细胞检测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MnO_2修饰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
        5.2.3 喜树碱负载的DM-FA的制备
        5.2.4 紫外法GSH检测
        5.2.5 荧光法GSH检测
        5.2.6 细胞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M-F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5.3.2 CPT/DM-FA的传感性能研究
        5.3.3 CPT/DM-FA 肿瘤细胞检测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吴起油田X区概况
        1.2.1 吴起油田X区储层特征研究
        1.2.2 吴起油田X区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1.3 纳米技术研究现状
        1.3.1 聚合物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1.3.2 改性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
        2.2.1 二元复合乳化体系复配
        2.2.2 反相微乳液制备
    2.3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
        2.3.1 实验装置及步骤
        2.3.2 反应机理
        2.3.3 制备工艺优化
    2.4 聚合物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2.4.1 聚合物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2.4.2 聚合物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2.5 聚合物纳米微球评价
        2.5.1 聚合物纳米微球流变性
        2.5.2 聚合物纳米微球耐盐性
        2.5.3 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
        3.2.1 表面修饰机理
        3.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3.2.3 制备工艺优化
    3.3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3.3.1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3.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3.4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评价
        3.4.1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亲疏水性对比
        3.4.2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界面张力对比
        3.4.3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接触角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优化研究
    4.1 建立储层非均质模型
        4.1.1 实验装置
        4.1.2 驱油实验结果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现场应用
    5.1 试验区概况
    5.2 现场试验研究
        5.2.1 试验井组选择
        5.2.2 施工方案设计
        5.2.3 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固化剂研究进展
        1.2.2 纳米改性材料进展
        1.2.3 纳米材料加固土的进展
        1.2.4 水泥基类本构模型进展
        1.2.5 研究现状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纳米改性剂
        2.1.2 土壤固化剂
        2.1.3 试验用土
        2.1.4 纳米固化土
    2.2 研究方法
        2.2.1 前期预备试验
        2.2.2 固化剂胶砂试验
        2.2.3 纳米固化土性能试验
        2.2.4 微观物理化学分析
第三章 纳米固化剂研发及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3.1 纳米材料筛选
        3.1.1 纳米添加剂的初步筛选
        3.1.2 两种纳米添加剂性能对比
    3.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3.2.1 改性试验方案
        3.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3.3 纳米固化剂胶砂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3.3.1 纳米固化剂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3.2 纳米固化剂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4 纳米固化剂性能优化方案对比
        3.4.1 纳米固化剂宏观力学性能对比
        3.4.2 纳米固化剂微观分形特征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4.1.1 试验方案
        4.1.2 试样制备与养护
    4.2 纳米固化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4.2.1 养护龄期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固化土界面结构对强度的影响分析
        4.3.1 不同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对比
        4.3.2 吸水率和干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4.3.3 固化土界面结构组成及颗粒形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固化剂固土机理研究
    5.1 纳米二氧化硅火山灰活性加速水化过程
    5.2 纳米固化剂改变土体化学离子的微观分布
    5.3 纳米固化剂重构土体的相界面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米固化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6.1 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分析
    6.2 本构关系模型构建
        6.2.1 曲线无量纲处理
        6.2.2 模型的推导及优化
    6.3 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6.3.1 不同模型参数计算
        6.3.2 模型拟合程度分析
    6.4 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纳米固化剂在坡沟防护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7.1 黄土地区沟道土地整治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结构设计与材料配制
        7.1.3 施工及成型技术
    7.2 南方红壤区坡面及道路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红壤区土质特性
        7.2.3 结构优化与设计
        7.2.4 施工及成型技术
    7.3 纳米固化剂施工技术要点
    7.4 成本分析和环境效益
        7.4.1 工程成本分析
        7.4.2 环境效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及创新点
        8.1.1 主要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正渗透技术概述
        1.2.1 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改性
        1.2.2 正渗透过程的汲取液
        1.2.3 正渗透过程中膜污染与浓差极化
        1.2.4 正渗透膜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2 材料合成
        2.2.1 聚氯甲基对苯乙烯(PCMS)的合成
        2.2.2 叔胺化纳米SiO_2(SiO_2-N)的合成
        2.2.3 两性离子化SiO_2(SiO_2-N~+-SO_3~-)的合成
    2.3 氨基化纳米SiO_2改性正渗透膜的制备
        2.3.1 SiO_2-N~+-SO_3~-改性PVDF正渗透膜的制备
        2.3.2 叔胺化SiO_2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的制备
        2.3.3 叔胺化SiO_2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的制备
    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2.4.1 PCMS的分子量表征
        2.4.2 SiO_2-N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2.4.3 膜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4 膜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2.4.5 膜的zeta电位分析
        2.4.6 膜的接触角分析
        2.4.7 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4.8 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2.5 膜的测试方法
        2.5.1 底膜通量及抗污染测试
        2.5.2 底膜的染料分离实验
        2.5.3 正渗透膜通量及污染物分离测试
第3章 两性离子改性纳米SiO_2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叔胺化SiO_2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分析
        3.2.2 两性离子改性叔胺化纳米SiO_2支撑底膜的结构与性能
        3.2.3 SiO_2-N~+-SO_3~-/PVDF正渗透膜的结构与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叔胺化SiO_2纳米粒子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CMS的分子量测定
        4.2.2 SiO_2-N改性PCMS/PVDF支撑底膜的结构与性能
        4.2.3 SiO_2-N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的结构与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叔胺化SiO_2纳米粒子对PCMS/PVDF正渗透膜的表面改性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SiO_2-N表面改性底膜的的结构与性能
        5.2.2 SiO_2-N表面改性正渗透膜的的结构与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两性离子改性纳米SiO_2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2 叔胺化SiO_2纳米粒子改性PCMS/PVDF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3 叔胺化SiO_2纳米粒子对PCMS/PVDF正渗透膜的表面改性与性能研究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多种固废协同处置技术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简介
        1.2.1 熟料矿物组成
        1.2.2 制备工艺
        1.2.3 水化反应
    1.3 固废在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中的应用
        1.3.1 铝硅质固废原料的应用
        1.3.2 钙硫质固废原料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固废原材料
        2.1.2 其他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测试方法
        2.3.1 宏观测试
        2.3.2 微观测试
第3章 固废基HBSAC的制备基础理论研究
    3.1 制备流程
    3.2 配料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 设计步骤
        3.2.3 配料方案
    3.3 煅烧制度
        3.3.1 煅烧温度
        3.3.2 保温时间
        3.3.3 冷却方式
    3.4 物相定性与定量分析
        3.4.1 物相定性分析
        3.4.2 物相定量分析
    3.5 矿物组成变化对固废基HBSAC制备的影响
        3.5.1 对煅烧温度的影响
        3.5.2 对矿物形貌的影响
        3.5.3 对易磨性的影响
    3.6 环境效应分析
    3.7 经济性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废基HBSAC的水化性能研究
    4.1 物理性能
    4.2 力学性能
    4.3 耐久性能
        4.3.1 干缩性能
        4.3.2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4.4 水化特性
        4.4.1 水化热
        4.4.2 水化产物
        4.4.3 孔结构
    4.5 应用举例
        4.5.1 试验方案设计
        4.5.2 样品制备流程
        4.5.3 样品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废基HBSAC中残留石膏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
        5.1.1 不同石膏种类固废基HBSAC试验方案
        5.1.2 不同残留石膏含量固废基HBSAC试验方案
    5.2 残留石膏与后掺石膏对固废基HBSAC性能的影响
        5.2.1 物理性能
        5.2.2 力学性能
        5.2.3 水化特性
    5.3 残留石膏作用机制的提出
    5.4 残留石膏含量对固废基HBSAC性能的影响
        5.4.1 物理性能
        5.4.2 力学性能
        5.4.3 水化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固废基HBSAC的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研究
    6.1 固废基HBSAC-硅酸盐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
        6.1.1 物理性能
        6.1.2 力学性能
        6.1.3 干缩性能
        6.1.4 水化特性
        6.1.5 工作性能
    6.2 固废基HBSAC-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胶凝材料体系
        6.2.1 物理性能
        6.2.2 力学性能
        6.2.3 水化特性
    6.3 固废基HBSAC-电石渣复合胶凝材料体系
        6.3.1 物理性能
        6.3.2 力学性能
        6.3.3 水化特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以及在EOR中的应用机理研究[J]. 刘帅,蒲春生,白云. 应用化工, 2021(10)
  • [2]二氧化锰形态调控及其锂电池复合隔膜[D]. 张雨.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3]左旋多巴衍生物缓蚀性能研究[D]. 魏佳煜.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4]抗湿滑低滚动阻力轮胎胎面胶的研究[D]. 张利召. 中北大学, 2021(09)
  • [5]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 张羱. 山西大学, 2021(01)
  • [6]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D]. 袁有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D]. 张星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9]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志超.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2)
  • [10]基于多种固废协同处置技术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D]. 苏敦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标签:;  ;  ;  ;  ;  

纳米二氧化硅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