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进水河道模型为例

水力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进水河道模型为例

一、水工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入海水道模型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锦[1](2019)在《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影响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黄河夺淮,形成洪泽湖,洪泽湖作为承接淮河干流洪水的调蓄型水库,与淮河中下游旱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淮河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洪泽湖泄流规模不足;入湖河段呈倒比降,导致洪泽湖“顶托”作用明显;干流河道泄洪能力不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何种河道治理措施来降低洪泽湖以及淮河干流水位成为治淮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数学模型方法构建淮河与洪泽湖复杂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实测降雨径流资料进行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并且正处于高气候变率时期;径流量呈减小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基于均生函数预测模型进行降雨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能够把握原始降雨序列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基于实测资料的研究为下一步水动力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参数支持。(2)建立淮河干流吴家渡至洪泽湖出口段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基于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拟合良好,为下一步分析计算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平台,奠定了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的研究基础。(3)利用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分析了洪泽湖主要泄洪通路,即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泄量的变化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沿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入江水道的泄流能力,使其达到设计行洪流量,可使洪泽湖湖区内各个位置水位有所降低,同时使淮河干流下游至上游沿程水位降幅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分析了拟采取的河道治理措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对淮河流域水位的降低效果,结果表明入海水道二期启用后,能够扩大洪泽湖泄洪出口的泄流能力,对湖区的水位影响比较大,能使淮河干流沿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分析冯铁营引河和河道疏浚两种河道治理措施对淮河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影响,通过探究不同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力求达到“蚌埠以下在不使用行洪区的前提下,百年一遇洪水位降低2m”的目标。结果表明开挖冯铁营引河,能够加快洪水下泄,对降低淮河中游沿程水位效果明显;不同规模的河道疏浚方案对淮河干流沿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挖冯铁营引河以及河道全段疏浚三种河道治理措施共同作用下,能够达到“蚌埠以下在不使用行洪区的前提下,百年一遇洪水位降低2m”的目标。

寇嘉玮,董增川,周洁,朱振业,张翔宇[2](2017)在《基于WebGIS的洪泽湖地区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洪泽湖地区洪水风险管理,保障淮河下游防洪安全,采用WebGIS与水文学、水力学模型相结合,将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学模型内嵌于B/S系统进行洪水预报预警的方法。构建了一维洪泽湖地区河道、二维洪泽湖湖面及周边滞洪区相耦合的洪水演进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洪泽湖地区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实现了对降雨、洪水进行实时监控、预报和对预警关注地点水位、流量变化、洪水淹没和超标洪水预警信息的可视化展示。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洪泽湖地区的防洪数字化水平,可为避险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张圃轩[3](2017)在《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陕西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开展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概况,重点剖析了陕西省及关中平原水资源现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陕西关中平原重点城市、重点县区的典型监测井,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别从气候要素和人为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地下水影响因素。针对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现状,对地下水监测站网和地下水监测系统进行设计,论文最后制定了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为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提供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地下水作为陕西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对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地下水超采突出、地下水水质污染和地裂缝活动加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关注和重视。(2)选取陕西关中平原5个典型城市分析了地下水监测情况,从降水、蒸发、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和人工开采等因素分析地下水变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城市、不同县区监测井地下水变化也存在差异,人为的开采对地下水影响较大。(3)在剖析陕西关中平原地下监测站网建设及监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地下水监测设计依据和原则、内容和任务等方面对地下水监测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了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布设方案,构建了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系统,在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管理的基础上为地下水管理提供业务应用和辅助决策支持服务。(4)构建了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依据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核区域和监测井,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提出考核方法和具体的评分方法。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法研究,为地下水监测考核提供了新的手段方法和思路。

姜海涛[4](2014)在《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新镇地下水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资源评价是目前水资源学的新课题,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其中,水量评价是地下水评价的核心内容,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的重要内容,为防治评价区内水质恶化和制定水资源管理决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量与质”的综合体,构成了评价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的依据。本论文依托于《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新镇水工环地质综合勘查项目》,对莲花新镇地区进行地下水水资源评价。目的在于统筹规划莲花新镇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首先依据区域内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力边界,建立Modflow数学模型,对区域内水资源量进行模拟计算,利用传统的水均衡进行验算。数值模拟识别和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概化和赋予的水文地质参数较为合理,能够真实的反映评价区地下水资源量;其次利用收集和在勘查项目中获得的水样分析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利用所选取的井位,实现定量化的划分不同水质的分布区域,利用sufer形成不同水质的分区图。从地下水的水流方向和外界对水质实际的影响情况分析,水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评价区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值。综合水量评价情况和水质评价情况两方面所得的结果,对其形成的等水位线图和水质分区图进行拟合,对莲花新镇水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提出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服务于政府部门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黄峰[5](2014)在《真空管井降水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真空管井降水法引起的地下水真空渗流场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如下:开展了现场实验研究。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开展了真空管井降水的现场实验,对出水量、真空度在水平和深度方向的传递、孔隙水压力以及真空沉降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真空度分布规律研究。在气体运动符合达西定律的前提下,对气体的平面渗流模型和Paul C.Johnson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井径、井室压力和影响半径等对真空度传递规律的影响。建立了饱和土孔隙水真空渗流场模型。将土体中气体的渗流规律与Dupuit等经典的地下水渗流理论相结合,得到了真空潜水完整井、真空承压水完整井以及真空潜水-承压水井作用下的出水量、水位和水头的分布、水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和解析解。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开展了室内抽水实验和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对非饱和土孔隙水真空渗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孔隙水受力情况,得出了重力排水的极限条件;通过分析非饱和土孔隙水的渗流条件,分析了气体补充量对孔隙水排出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对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提出了将进气值作为真空渗流场影响半径的观点:运用有限差分法,对非饱和土孔隙水一维水平真空渗流模型进行了求解。建立了真空条件下的沉降模型。基于真空度传递规律和水位分布模型,讨论了真空作用下仅考虑水位下降情况的沉降计算;建立了真空条件下的Imai模型、Chai J C模型、弹性力学模型和饱和土稳定渗流有效应力模型。进行了真空管井降水的沉降预测。运用回归分析法、灰色理论模型GM(1,1)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真空降水现场实验的沉降数据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层间滞水真空渗流规律和降水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层间滞水分布的3种形式:水平分布、凹陷分布和倾斜分布。提出了隔水层倾斜分布时真空井“爬坡”运行的降水施工方法。

周贺[6](2014)在《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河段河床演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浮山至老子山河段是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河段,受淮河干流和洪泽湖双重影响,演变规律复杂。该段河道呈倒坡降,阻水严重。研究该段河道演变特性,对于选择该段河道的整治方案、改善入湖河段过流条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了理清该段河道的演变特点,本文利用1992年、2001年及2010年实测河道断面资料,建立了该段河道数字高程模型。并利用模型计算河道沿程冲淤量,分析了冲淤区域分布、冲淤方式,以及纵向、横向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浮山至洪山头河段主槽冲刷明显,滩地较稳定;(2)洪山头以下冲淤速度缓慢,洪山头至盱眙段1992至2001年为微淤,2001至2010年转变为微冲;(3)河道没有出现明显的支汊淤积现象。河道冲淤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水流含沙量与挟沙能力不相适应。研究河道的水沙特性,对于理解河道的冲淤现象、把握河道冲淤特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鲁台子水文站是淮河中游重要水文站。本文以鲁台子水沙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淮河中游水沙特性,建立了水沙关系式。泥沙数学模型是河床演变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实际冲淤特性分析和水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入湖河段一维泥沙数学模型。

姜磊[7](2014)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酸盐在我国分布广泛,海水、盐湖、地下水及盐碱地等环境中大多有硫酸盐存在,硫酸盐侵蚀是导致混凝土劣化最广泛和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其影响因素复杂,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硫酸盐中的侵蚀介质逐步传输到混凝土内部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造成强度损失,由表及里形成损伤层,最终导致混凝土破坏。硫酸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所处的水位变动区、浪溅区以及潮汐区等部分,同时遭受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的共同作用,混凝土劣化更加严重。在寒冷地区的硫酸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不仅遭受硫酸盐侵蚀,同时还受到冻融循环的破坏作用,侵蚀劣化机理更加复杂。因此,开展干湿交替与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和性能退化规律研究,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加速试验相结合、宏观试验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机理与性能退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衰减模型与单轴受压本构模型,并分析了损伤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并进一步分析了混凝土多轴损伤本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SEM、XRD与TG-DSC微观测试技术手段,分析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演化、主要侵蚀产物生长特征和形态,并对硫酸盐的主要侵蚀产物钙矾石和石膏进行定量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硫酸盐与干湿循环、硫酸盐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2)开展了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硫酸盐溶液浓度及种类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硫酸盐溶液浓度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衰减模型。研究了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硫酸盐溶液种类及浓度对混凝土性能劣化的影响规律,深入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对冻融破坏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效应。(3)采用超声波平测法,研究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损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从损伤层角度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建立了硫酸盐与干湿循环作用下考虑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硫酸盐溶液浓度影响的混凝土损伤层厚度预测模型和混凝土损伤速率预测模型;建立了硫酸盐与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层厚度预测模型和混凝土损伤速率预测模型;并对损伤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损伤层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4)开展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试验研究,分析了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时期混凝土和损伤层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建立了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与侵蚀时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硫酸盐与冻融循环、硫酸盐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与损伤层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5)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和Ottosen破坏准则,建立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损伤破坏准则。基于建立的硫酸盐损伤破坏准则,求出非线性指标,并以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为基础求出割线模量,在Ottosen本构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硫酸盐作用下的混凝土多轴损伤本构关系。

郭月婷[8](2013)在《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完整、独立、自成系统的水文单元,同时也是以资源系统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中心,组织和管理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地域单元。我国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始于淮河。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污染日趋严重。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紧密衔接着东陇海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等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十二五”期间,流域城市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将给水质改善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水质保障需求。流域作为一个开放复杂系统,其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引起流域水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可能表现为水环境的恶化,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则表现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水环境的变化又可能引起城市化质量和速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当水环境改善时可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反之当水环境恶化时则限制或遏制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开展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的耦合与协调关系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解析了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的概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三方面揭示了城市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效应,同时剖析了水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效应。然后,运用复杂理论,从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及系统动力学视角分析了淮河流域系统。在剖析流域城市化和水环境的变化历程、分析流域城市化和水环境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淮河流域建成区规模的变化。进而,运用相关分析、回归模型,针对淮河流域中上游羽状水系的特点划分子流域,探讨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周期模式以及时间格局特征。最后,根据流域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构建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构建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关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地级市耦合程度和协调程度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淮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年间,流域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共增加了 1522.94km2,面积翻了一番,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时段内,淮河流域市辖区建成区扩展速度指数和扩展强度指数分别为12.25%和0.52,各地级市建成区的扩展速度指数和扩展强度指数间的差异明显。淮河流域高位序城市用地规模不明显,中低位序城市比较发育,建成区用地规模相对均衡,流域城市建成区的用地规模分维值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淮河流域城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成区规模间的差异减小,城市用地规模的均衡度不断增加。从淮河流域城市类型来看,中等城市类型较多,而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小城市逐渐向大、中城市类型发展。从淮河流域代表断面水质参数的周期变化来看,水体中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氨氮(NH3-N)具有多尺度变化,包括季节周期变化(0.25~0.5a)、年周期变化(约1.0a)以及年际周期变化(2~5a),其中年周期变化(约1.0a)显着。淮河流域水质周期变化主要受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周期变化的影响,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水质的周期变化信号变弱。流域水质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的作用。淮河流域总体城市化质量不高,各地级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价结果差距明显,最高得分是最低得分的2.46倍。评价得分较高的城市零星分布在流域省会城市以及发展基础较好的下游地区,包括郑州、合肥、扬州、淄博;流域中部地区的地市城市化质量较低。同时,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结构不均衡,反映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绿色城市化方面评价得分最高,而反映城市化发展的公平性的和谐城市化方面的评价得分则较低。流域城市化一水环境系统正处于颉颃阶段,城市化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研究时段内淮河流域城市化-水环境系统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较低,流域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流域内部各城市之间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流域各地级市耦合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各地级市的协调度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丁中海[9](2013)在《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湖是国家水污染重点治理的“三湖”之首,也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201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第一阶段治理任务己经完成,虽然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得到全面推进,但太湖流域水质没有根本性好转,水华依然频发,生态系统恢复缓慢。为了更好地推进第二阶段(2013至2020年)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本文从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应用等对太湖流域水污染负荷产生、控制和削减的影响,探讨太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对水污染负荷承载的响应,以明晰太湖水污染久治难清的关键瓶颈;运用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以社会管理难易程度、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目标可达性为重点,面向太湖治理的国家目标,系统分析现行控源减排、调水引排途径的协同性,简要判断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五律协同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构建优化的太湖水污染治理系统方案,以加快实现太湖变清。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太湖水污染是社会、经济、技术、自然和环境五类规律联合作用的结果,太湖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瓶颈主要包括:入湖污染负荷长期大于太湖的纳污能力,导致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削弱了流域环境承载力;人口的聚集与城镇化促使社会生活成为太湖水污染负荷的首要来源,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部门和区域协调等问题制约了工程技术措施治污能力的有效、稳定发挥;流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造纸、纺织、石化等行业对流域水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大,但水环境压力随经济发展上升趋势己有所减缓,发达的经济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资金来源;廉价的深度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尚不能全面覆盖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所有领域,现有成熟技术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是当前太湖治理的重要技术方向。2、控源减排是根治太湖水污染的治本之道。现行的控源减排途径基于当前流域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条件,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实现太湖水变清目标总体协同,应作为今后治太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现阶段大范围深度处理不具有经济可行性,无法低成本、高效率地稳定实现所有行业、所有部门的高标准达标排放;即便所有污染源都能达标排放,由于流域污水量极大,加上难以控制的面源和内源污染,其污染负荷依然超过太湖的纳污能力;达标排放的尾水如何实现其污染物对太湖流域敏感水体的“零排放”,亟待寻求出路。3、江苏省太湖流域引排工程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五律协同度,工程的自然、技术条件成熟,经济成本可承受,社会管理和环境容量改善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和协作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工程“以清释污、以丰补枯、以动治静、改善水质”的作用。4、现行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途径强调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总体上是五律协同的,但协同度不够高,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太湖变清。主要问题在于,以当前和未来较短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达标尾水依然带入大量污染负荷,需要寻求经济技术可行的过渡性控制措施。5、为了尽快实现太湖变清的国家目标,在继续实施“总体方案”既定策略的同时,建议对现阶段控源减排后依然对流域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尾水进行归槽导流、湿地净化,形成“控源减排、尾水归槽、湿地净化”的系统方案,为控源减排深度治理等太湖水污染治本之道争取宝贵的缓冲时间。

张吉辉[10](2012)在《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之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度不均,部分区域仍然存在水资源低效利用、过度开发和不达标排放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对总量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开发、协调和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区域广义水资源为对象,从水资源足迹视角探索区域水资源协调与控制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本文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短缺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进行区域水资源协调与控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水资源协调的六个基本要素、三种模式、三类方法和四种典型机制,并分别运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系数,从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协调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七大区域水资源对人口、GDP和面积等三个经济发展要素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的不公平和不均衡程度,为提高水资源协调和利用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其次,从实时性、社会性和高效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进行区域广义水资源监控的必要性,设计了基于虚拟水资源情报和多阈值约束的监控体系,构建了水资源足迹灾变预测模型,通过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对其实现了可视化,借鉴警戒系统原理研究了区域广义水资源足迹灾害强度预警,通过上下界函数绘制了预警控制图,为实现对区域广义水资源情况的实时监控、灾变趋势的预测和灾害强度的预警提供理论参考。然后,系统分析了经济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循环流动原理,针对传统水资源协调方式难以解决现有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现象的问题,研究了运用“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式协调区域广义水资源的流程,分析了区域广义水资源系统结构,构建了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区域水资源协调优化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效率四个方面,建立了区域广义水资源协调后效性分析指标体系,为评价其协调成效提供支持。最后,以天津市为实例,针对天津市经济社会现状和水资源状况测算了其水资源足迹,并进行了水资源足迹构成分析和虚拟水资源贸易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承载力分析,通过灰色拓扑和灾害强度预警对出现水资源足迹灾变年份进行了预测,并引入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度进行了初步协调,构建了协调后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总体后效性分析,以此为依据从水资源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协调与控制的相应策略,为天津市及同类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协调提供决策参考。

二、水工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入海水道模型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工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入海水道模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2.2 河网、湖泊耦合模拟研究进展
        1.2.3 降雨预测研究进展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气象水文特点
    2.3 历史洪水及降雨过程
    2.4 研究方法
        2.4.1 模拟计算理论与方法
        2.4.2 趋势分析研究方法
        2.4.3 趋势变化持续性分析方法
        2.4.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降雨径流演变分析及预测研究
    3.1 研究区基础数据来源
    3.2 趋势演变分析及持续性分析
        3.2.1 趋势演变分析
        3.2.2 趋势持续性分析
    3.3 降雨周期性分析
    3.4 基于均生函数模型的降雨预测
        3.4.1 均生函数基本原理
        3.4.2 均生函数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淮河与洪泽湖一、二维耦合模型建立
    4.1 河道一维模型建立
    4.2 湖泊二维模型建立
    4.3 一、二维耦合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洪泽湖泄洪通路分析
    5.1 扩大入江水道泄量对水位的影响
        5.1.1 入江水道现状行洪能力及存在问题
        5.1.2 扩大入江水道至设计泄量的影响
    5.2 扩大入海水道泄量对水位的影响
        5.2.1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概况
        5.2.2 入海水道工程对1991 年洪水的影响
        5.2.3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冯铁营引河、河道疏浚及综合措施影响分析
    6.1 冯铁营引河影响分析
    6.2 淮干河道疏浚影响分析
    6.3 综合措施影响分析
        6.3.1 冯铁营引河与入海水道二期综合措施分析
        6.3.2 入海水道二期、冯铁营引河以及河道疏浚综合措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基于WebGIS的洪泽湖地区洪水预报预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模型构建
    2.1 构建方法
    2.2 河道设置与网格剖分
    2.3 边界条件设置
    2.4 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
3 系统开发
    3.1 系统结构设计
    3.2 数据库设计
    3.3 功能设计
4 结论

(3)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资源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区域水资源情势
        2.1.1 全国水资源情势
        2.1.2 陕西省水资源情势
        2.1.3 关中平原地下水情势
    2.2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存在问题
        2.2.1 地下水超采突出
        2.2.2 地下水水质污染
        2.2.3 地裂缝活动加剧
        2.2.4 地下水监测存在问题
    2.3 小结
3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3.1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动态
        3.1.1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
        3.1.2 宝鸡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3 咸阳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4 渭南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5 铜川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2 基于相关分析的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3.2.1 降水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2 蒸发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3 气温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4 风速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5 相对湿度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3 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3.1 气候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分析
        3.3.2 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4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4.1 地下水潜水水位变化分析
        3.4.2 人工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站网设计
    4.1 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现状
        4.1.1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4.1.2 地下水日常监测
        4.1.3 地下水监测服务
        4.1.4 地下水监测存在的问题
    4.2 地下水监测总体设计
        4.2.1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4.2.2 地下水监测性质
        4.2.3 地下水监测内容与任务
        4.2.4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方法
    4.3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4.3.1 地下水监测站网基本状况
        4.3.2 地下水监测站分类与功能
        4.3.3 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系统设计
    5.1 地下水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5.1.1 当前存在问题
        5.1.2 系统结构设计
    5.2 地下水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5.2.1 系统组网设计
        5.2.2 数据库设计
        5.2.3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5.3 基于平台的地下水监测服务
        5.3.1 应用示范区概况
        5.3.2 地下水数值模拟
        5.3.3 应用功能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研究
    6.1 地下水考核范围确定
        6.1.1 地下水考核对象
        6.1.2 监测井的确定
        6.1.3 考核指标及安排
    6.2 考核标准及评分方法
        6.2.1 考核标准
        6.2.2 考核方法
        6.2.3 评分方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新镇地下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水量评价方面
        1.2.2 水质评价方面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总体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莲花新镇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经济建设发展规划
    2.3 气象
    2.4 水文
    2.5 地形地貌
        2.5.1 地形
        2.5.2 地貌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3.1 地层
    3.2 侵入岩
    3.3 地质构造
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4.1 地下水形成条件及赋存规律
    4.2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4.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
第五章 地下水水量评价
    5.1 莲花新镇范围
    5.2 数学模型及计算过程
        5.2.1 Modflow 的数学原理
        5.2.2 模型及其计算过程
    5.3 模型识别与验证
    5.4 水均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6.1 水质评价标准的选定
    6.2 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的选择
        6.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2.2 评价因子的选择
    6.3 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6.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6.3.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
    7.1 资料详实程度分析评价
    7.2 地下水综合评价分析
    7.3 开发利用建议
        7.3.1 区域规划布局
        7.3.2 实行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方式
        7.3.3 优化配置水资源
        7.3.4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7.3.5 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第九章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真空管井降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真空管井降水现场实验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3 真空管井设计参数
    2.4 地下水控制方案
    2.5 降水设计参数
    2.6 真空深井井身结构设计
    2.7 井口密封、井室设计及真空泵的选择
    2.8 真空管井施工方法
    2.9 现场实验仪器安装
    2.10 实验监测过程
    2.11 降水效果
    2.12 实验结果分析
    2.13 小结
3 真空度的传递规律及影响因素
    3.1 气体运动的达西定律
    3.2 气体运动平面渗流模型
    3.3 气体渗流Paul C.Johnson法
    3.4 小结
4 真空井作用下的地下水运动规律
    4.1 真空潜水完整井作用下的渗流
    4.2 承压水完整井真空降水水头和出水量
    4.3 真空抽水室内实验研究
    4.4 小结
5 非饱和土孔隙水渗流机理研究
    5.1 重力的排水能力
    5.2 非饱和土孔隙水的渗流条件
    5.3 气体补充条件影响孔隙水排出的实验验证
    5.4 注气实验
    5.5 非饱和土孔隙水真空渗流
    5.6 小结
6 真空降水条件下的土体变形模型研究
    6.1 有效应力原理
    6.2 真空场作用下的饱和土有效应力计算
    6.3 Imai法
    6.4 Chai J C法
    6.5 弹性力学法
    6.6 真空作用下饱和土稳定渗流有效应力计算
    6.7 真空降水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6.8 小结
7 层间滞水真空渗流规律和降水方法探讨
    7.1 真空抽排层间滞水实验研究
    7.2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河段河床演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河道概况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数字高程模型介绍
    2.1 地理信息系统
    2.2 数字地形模型
    2.3 数字高程模型
    2.4 DEM 的采样
    2.5 表面建模
    2.6 DEM 的内插
    2.7 ARCGIS 软件介绍
    2.8 DEM 建立
第三章 河床演变特性分析
    3.1 沿程冲淤量估算
    3.2 河道平面变化
    3.3 河道纵向变化
    3.4 分汊河道演变
    3.5 与断面法的比较
    3.6 小结
第四章 淮河中游水沙特性分析
    4.1 坡降流量关系
    4.2 河相关系分析
    4.3 河道糙率分析
    4.4 挟沙力公式
    4.5 年输沙量计算
    4.6 造床流量计算
    4.7 小结
第五章 浮山至老子山河段一维泥沙数学模型
    5.1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
    5.2 HEC-RAS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
        5.2.1 HEC‐RAS 模型的特点
        5.2.2 理论依据
    5.3 模型建立
    5.4 模型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
        1.2.2 硫酸盐侵蚀影响因素
        1.2.3 硫酸盐侵蚀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1.2.4 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损伤研究
        1.2.5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模型研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机理分析
    2.1 试验概况
        2.1.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2.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2 硫酸盐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侵蚀劣化机理
        2.2.1 混凝土外观损伤分析
        2.2.2 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
        2.2.3 混凝土中侵蚀产物定量分析
    2.3 硫酸盐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侵蚀破坏机理
        2.3.1 混凝土外观损伤分析
        2.3.2 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
        2.3.3 混凝土中侵蚀产物定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
    3.1 试验概况
        3.1.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3.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3.2 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
        3.2.1 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
        3.2.2 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劣化规律与衰减模型的建立
    3.3 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
        3.3.1 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
        3.3.2 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变化规律
        3.3.3 混凝土抗压强度劣化规律
        3.3.4 硫酸盐侵蚀作用与冻融循环相互作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损伤层厚度研究
    4.1 试验概况
    4.2 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层厚度研究
        4.2.1 混凝土损伤层厚度变化规律
        4.2.2 损伤层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计算
    4.3 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层厚度研究
        4.3.1 混凝土损伤层厚度变化规律
        4.3.2 损伤层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计算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5.1 试验概况
    5.2 硫酸盐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混凝土轴心受压破坏特征
        5.2.2 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分析
        5.2.3 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
        5.2.4 损伤层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5.3 硫酸盐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分析
        5.3.2 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
        5.3.3 损伤层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与多轴本构关系研究
    6.1 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
        6.1.1 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理论基础
        6.1.2 混凝土 Ottosen 损伤破坏准则
    6.2 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
    6.3 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多轴损伤本构关系
        6.3.1 混凝土 Ottosen 本构模型
        6.3.2 混凝土多轴损伤本构关系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复杂理论的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机理
    2.1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的概念及机制
        2.1.1 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的概念
        2.1.2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机制
    2.2 淮河流域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基于复杂理论的淮河流域系统分析
        2.3.1 淮河流域系统自组织分析
        2.3.2 淮河流域系统协同学分析
        2.3.3 淮河流域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2.3.4 淮河流域系统动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特征分析
    3.1 淮河流域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特征
        3.1.1 淮河流域城市化发展历程
        3.1.2 淮河流域城市化现状特征
    3.2 淮河流域水环境变化分析
        3.2.1 淮河流域水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3.2.2 淮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的水环境响应
    4.1 淮河流域建成区规模变化分析
        4.1.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1.2 结果分析
    4.2 流域中上游城市化与水环境响应研究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城市化过程中断面水质周期变化
        4.3.1 研究方法及站点简介
        4.3.2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耦合分析
    5.1 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
        5.1.1 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5.1.2 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3 淮河流域城市化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2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分析
        5.2.1 耦合协调模型
        5.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2.3 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结果分析
    5.3 促进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的政策建议
        5.3.1 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
        5.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3.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严格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
        5.3.4 整合流域经济板块,建立流域协同控污机制
        5.3.5 建立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9)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江苏省太湖流域概况
        1.1.2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1.1.3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
    1.2 国内外湖泊水污染治理研究综述
        1.2.1 典型国家水污染治理模式
        1.2.2 典型湖泊的水污染治理途径
        1.2.3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1.2.4 我国湖泊污染状况
        1.2.5 我国湖泊治理模式
        1.2.6 江苏水系污染控制研究与实践
    1.3 五律协同原理与方法
        1.3.1 五类规律
        1.3.2 五律协同原理
        1.3.3 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
        1.3.4 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
    1.4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污染五律解析
    2.1 社会解析
        2.1.1 人口发展与水污染
        2.1.2 流域管理与水污染
        2.1.3 公众参与和水环境
        2.1.4 分析与总结
    2.2 经济解析
        2.2.1 经济发展特征
        2.2.2 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
        2.2.3 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
        2.2.4 分析与总结
    2.3 技术解析
        2.3.1 控源减排技术
        2.3.2 水环境整治技术
        2.3.3 调水引排技术
        2.3.4 监测和预警技术
        2.3.5 分析与总结
    2.4 自然及环境解析
        2.4.1 平原水网,浅水碟形湖泊,吞吐性差,水力停留时间长
        2.4.2 良好的生态条件赋予流域较强的自然净化与生态恢复潜力
        2.4.3 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超过水环境承载力
        2.4.4 水质虽有改善,但依然超标严重,TN、TP成为主要限制因子
        2.4.5 富营养化形势依然严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
        2.4.6 分析与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污染治理途径五律协同分析
    3.1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体系与途径概述
    3.2 控源减排途径的五律协同分析
        3.2.1 重点工业源治理工程协同分析
        3.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协同分析
        3.2.3 农业源治理工程协同性分析
        3.2.4 控源减排途径协同性分析
    3.3 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分析
        3.3.1 引排工程五律解析
        3.3.2 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度分析
    3.4 综合治理途径的五律协同分析
        3.4.1“控源减排、达标排放”五律协同分析
        3.4.2“控源截污、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分析
        3.4.3 综合治理途径的优势与问题
    3.5 完善治理途径的策略建议
        3.5.1 尾水归槽已有实施条件
        3.5.2 尾水归槽能同时改善区域河网与太湖湖体的水质
        3.5.3 导流技术、湿地净化技术成熟
        3.5.4 “控源减排、尾水归槽、湿地净化”的五律协同度高
第四章 结语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之处
    4.3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水资源短缺研究相关理论
    2.2 水资源环境研究相关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2.4 虚拟水资源测度
    2.5 水足迹消费量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协调模式、机制及其效率研究
    3.1 我国区域水资源分布现状分析
    3.2 水资源协调的内涵、要素与模式
    3.3 水资源协调方法与机制
    3.4 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水资源协调公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虚拟水资源灾变预测、预警与调控分析
    4.1 区域虚拟水资源监控体系构建
    4.2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水资源灾变预测
    4.3 区域水足迹灾害强度预警与调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广义水资源协调、控制及后效性分析
    5.1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协调
    5.2 区域广义水资源系统结构分析与协调模型构建
    5.3 区域广义水资源协调与控制后效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市水资源总体分析
    6.1 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6.2 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6.3 天津市水资源足迹估算
    6.4 天津市虚拟水资源总体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市广义水资源灾变预测、协调与控制
    7.1 天津市水资源足迹灾变的灰色拓扑预测
    7.2 天津市水资源足迹灾害强度预警
    7.3 天津市广义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7.4 天津市广义水资源协调后效性分析
    7.5 天津市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水工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入海水道模型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影响数值模拟分析[D]. 陈春锦. 天津大学, 2019(01)
  • [2]基于WebGIS的洪泽湖地区洪水预报预警系统[J]. 寇嘉玮,董增川,周洁,朱振业,张翔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6)
  • [3]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D]. 张圃轩.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4]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新镇地下水资源评价[D]. 姜海涛. 吉林大学, 2014(03)
  • [5]真空管井降水机理研究[D]. 黄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
  • [6]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河段河床演变特性研究[D]. 周贺.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7]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D]. 姜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8]淮河流域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研究[D]. 郭月婷. 南京大学, 2013(03)
  • [9]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D]. 丁中海. 南京大学, 2013(04)
  • [10]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D]. 张吉辉. 天津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水力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进水河道模型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