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华[1](2021)在《水资源账户构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民账户体系(SNA)是由一套经济账户、资产负债表等形式组成的有机完整的体系,逻辑严密的核算体系。但是却对资源环境几乎没进行统计核算,没有考虑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中对自然资源进行账户统计核算,为在发展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一套整合环境与经济的统一核算体系,为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并且提供一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账户相嵌合的水资源账户,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账户中对水资源核算的不足,同时可以观测水资源账户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和国民经济核算对水资源的影响。近年来,环境条件越来越恶劣。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了解现有的资源和真正的利用效率。例如,当水资源短缺时,他们也必须面临污染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在经济发展、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之间找到平衡,水资源会计逐渐成为环境经济核算的热点。本文以水资源会计为研究对象,认为作为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水资源账户是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立水资源账户的背景,提出了建立水资源账户的总体思路,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账户体系,包括水资源资产账户、供给与使用账户、排放账户、混合供给与使用账户、经济账户和质量账户。最后,利用2015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和水利公报编制了江西省水资源账户。然而,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忽视了牺牲环境资源的成本。为了在经济发展、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之间找到平衡,以自然资源核算为导向的国际统计体系改革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水资源和环境核算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中的水资源进行统计核算,建立账户,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完成自然资源核算中的水资源核算部分。作为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水资源账户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一套水资源账户,包括水资源资产账户、经济账户和质量账户等账户。环境中的水资源流入经济,经济中的水流动,最后经济排放回环境。利用2015年《江西水利通报》中的数据编制了江西省水资源账户。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流向和价值,以及排放废水的处理措施和行业间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水资源账户构建研究需系统编制,同时在编制账户时可以采用会计、统计、环境等学科知识跨学科编制。水资产账户构建是水资源账户构建的第一步。因水资源账户构建研究涉及自然水资源量的多少、流入经济体内的水量多少以及在经济体内流动多少、经济体最后流向环境中的水量是多少这三个环节,而资产账户则是核算区域内核算期间的水体存流量,是供给使用账户、质量账户等的基础,故资产账户的构建需全面系统,最好能够反映水资源的全部信息。

柳盼盼[2](2020)在《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下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危机日益凸显。中国水资源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方式,并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为了摸清中国水资源资产“家底”,国务院要求参考《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与水情,编制中国水资源资产负债表,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是进行水资源资产核算。研究表明,水资源资产核算是编制中国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前提条件,是水资源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当前背景,本文梳理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水资源资产核算的相关内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首先回顾了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水资源资产核算理论,然后对中国目前关于水资源资产核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后期更好地进行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研究奠定基础。(2)通过对联合国水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理论与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现状关于水资源资产概念界定、分类、核算空间与时间参考基准和账户结构等方面的对比,以联合国水资源资产核算为框架,中国当前水资源资产核算现状为基础,对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水资源实物型资产账户和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的核算。(3)对于编制的中国水资源实物型资产账户,文章进一步以中国2017年度水资源公报数据为基础,结合一些水资源平衡关系,对中国水资源实物型资产账户进行了填制,但由于我国水资源监测水平有限、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部分数据无法获得。对于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的核算,文章尝试性的借助中国水权交易所这一平台,利用中国相对完善的水权交易市场对中国2017年水资源资产价值量采用市场法进行了核算。

柏明彦[3](2020)在《济南市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视,将其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出诸多重大决策,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展开防治。章丘素以泉水着称,泉水一直是章丘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文化格调、历史意蕴的体现。实施泉水保护,保证泉水永久连续喷涌,塑造泉之品牌文化,有利于保持章丘的“泉”特色,对增加章丘知名度与吸引力意义非凡。而随着降水量减少、人工开采、煤矿排水、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政府管理缺失、不到位,自1993年以来,百脉泉共出现四次断流。泉水作为一种公共性质的产品,只能依靠政府对其保护管理。由于在泉水保护管理方面政府职能的缺失及不到位,使得泉水出现断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保证泉水持续喷涌,进而通过泉水品牌及产业促进章丘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泉水保护研究现状及政府职能作用,充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工作的政府职能为案例,重点研究泉水保护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通过分析其职能定位及工作现状,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泉水保护规划不科学,泉水保护管理工作不系统;立项审批制度执行不力,泉水影响评价应用少;执法检查制度不细致,破坏泉水行为惩治乏力;综合开发力度小,泉水利用附加值低。最后,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及安徽省淮北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政府职能运作为例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夯实泉水保护基础;推进立项审批制度改革,将泉水影响评价作为前置条件;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保泉查违工作合力;综合开发泉水品牌,提升城市品质及经济效益。

吉久伟[4](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追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类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危机,这也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成为关注的焦点,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也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理论,通过Vensim PLE软件模拟仿真,以湖州市2008-2018年的经济、人口、水资源、生态环境数据为支撑构建了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以预测2019-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指标的数值。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值,并根据数值的大小对湖州市2019-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警研究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概述了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的理论和内涵,归纳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方法并讨论其应用研究的优缺点,阐述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影响要素、构成要素、工作流程,形成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的理论框架。(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湖州市的具体概括,选取23个预警指标构成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量化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并划分重警、中警、轻警、无警四个警度区间。同时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模型,模型由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共计69个系统变量。模型通过系统自带的量纲与系统结构的检验,并根据2008年-2018年湖州市的历史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误差在可接受范围,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3)针对湖州市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设计4种方案,仿真模拟2019年-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根据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数值大小,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的预警。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内,现状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警情等级为轻警,水资源承载处于超载状态;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警情等级为重警,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严重超载状况;绿色节水和综合协调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警情等级为无警,水资源承载力处于适载状况。

冯丽[5](2019)在《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是对流域水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110%,用水高度紧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亟需加紧供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了厘清流域的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以及水环境损耗与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论文以海河流域为核算主体,以相关水资源会计核算理论为支撑,通过建立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构建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基于水资源现时可利用量和基于水资源耗减及水质退化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实物量进行了核算,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完成了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价值量的核算。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确定水资源会计核算基础上,形成了水资源会计恒等式,通过确认水资源会计要素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进行了设计,以此建立了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2)利用单位层次法,基于水资源现时可利用量对2010~2012年海河流域及4个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资产进行了实物量核算,对其核算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及各二级区的水资源资产总量均逐年递增,2012海河流域水资源资产总量为548.09亿m3,较2011年增加了60.82%,较2010年增加了59.24%。(3)利用分类别法,基于水资源耗减和水质退化量对2010~2012年海河流域及4个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负债进行了实物量核算,对其核算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及各二级区的水资源负债总量均逐年递减,2012海河流域水资源负债总量为108.98亿m3,较2011年减少了0.08%,较2010年减少了0.22%。水资产负债率为6.41%,较2011年减少了2.69%,较2010年减少了4.09%。(4)通过对比分析两类水资源价值量估算方法,选用影子价格模型对2012年海河流域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价值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流域的天然水资源影子价格为2.0元/m3,自来水影子价格为6.5元/m3。基于不同水质,按不同的影子价格进而核算出2012年流域的水资源净水资产价值量为1777.51亿元,占当年GDP的2.4%,水资源负债价值总量为295.28亿元,占当年GDP的0.41%。

翟风梅[6](2019)在《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它在人类经济活动、生态循环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提出几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建议,旨在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大根[7](2016)在《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指出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我国一半以上城市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特别是大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最为严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城乡发展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鉴于水在北京诸多自然资源中的关键地位和资源承载能力中的决定性作用,本论文以北京市为例开展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探索建立特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在城市发展的某一阶段,在一定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水平)下,城市水资源系统所能支撑的人口规模(数量),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将最初用于供水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方法(即加权统计指数法),引入特大城市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和承载能力分析中,基于水文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变化特性,对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可靠性、弹性、脆弱性指标进行定义,并重点对弹性指标的定义和计算进行了讨论,探索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的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框架、计算方法和基本步骤。力求以尽量少的统计指标客观反映水资源系统的性能,避免复杂指标体系法所带来的繁杂计算和主观因素影响,进而增强分析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及供水特点的基础上,采用1956年2015年长系列水文数据进行分析,逐年计算了1980年2015年水资源系统的可靠性、弹性、脆弱性和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分析了不同阶段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变化、可持续状态,讨论了南水北调和再生水利用因素对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同时对北京市人均综合用水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20年和2030年为规划水平年,分别计算不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下的人口承载规模和水资源总量控制目标下不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下的人口承载规模,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建议。

王博[8](2015)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辽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配置,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严重的影响了研究区和下游辽宁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了水足迹概念,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水理论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考虑了社会经济系统中虚拟水的消费量,打破了评价水资源利用的传统方法,更真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能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水资源安全等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引入水足迹相关理论,围绕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明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模拟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探讨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可为流域持续利用水资源和改善脆弱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大量社会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借助“3S”技术,对地形、气候、水文、土地利用/覆盖、植被和社会经济因子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分析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1995-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水资源安全进行现状评价,利用模型预测2013-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水资源安全预警等级。采用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分析1995-2012年流域7县(市)的城市化效率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最后应用多目标决策模型,模拟2020年不同情景下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辽河流域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水足迹强度从1995年的2,931.65m3/万元低至2012年的288.15m3/万元,年降幅为5.30%,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空间尺度上,区间发展并不平衡,空间二元结构逐渐明显。经济效率是水足迹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产品对水足迹强度变化的贡献最大。27年间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安全预警等级具有向“中警”恶化的态势,未来水资源状况仍不容乐观。在时间序列上,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初始阶段,城市化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水平是彼此促进的重要因素,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水资源和城市化对彼此约束作用将逐渐减小;在空间尺度上,7个城市耦合度水平较高,以高度耦合和极度耦合为主。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为水足迹总量28.68×108m3,生产总值2,211.87亿元,满足2020年生态社会环境需求,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该项研究可为吉林省辽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张书涛[9](2011)在《如何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要维持占世界人口总数21.5%的人类活动。除人均水资源少外,我国人口、耕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用水结构中,产值低的农业耗水过大,使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化工用水和污水的排放,是水资源科学利用的一个重要话题,化工生产不仅要使用大量水资源,同时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特别是水的污染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合理用水和减少废水排放是节约用水的有机组成部分。

郭家祯[10](2010)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多目标优化分析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生命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经济系统入手,在已有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经济、水资源、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提高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可能性和潜力。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动态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的水资源利用多目标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单位产值用水系数和排污系数对水环境模型和经济模型进行整合,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实现了经济环境模型的动态协同运算和多目标优化求解,从而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利用该系统对中国未来水资源需求及水污染排放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有效促使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的转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减少水污染产生量。基于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的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出在优化的产业结构下,中国在未来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用水量及污染产生量。在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前提下,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使中国的需水量和主要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大大减少。优化预测方案中,中国2030年的总需水量为6772.2亿吨,远远低于中国当前规划的7800亿吨,相当于89%。而工业各部门主要污染物产生速率远远低于各工业部门总产值增长速率。由此可知,行业经济结构、用水结构和排污结构的优化配置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协同实施可以较好地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压力,降低水资源浪费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改善水环境污染程度,从整体上提高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二、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账户构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处
第2章 水资源账户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及构建设想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绿色GDP理论
        2.1.3 自然资源价值论
        2.1.4 环境会计理论
    2.2 账户体系
        2.2.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2.2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2.2.3 通用目的水核算体系
第3章 水资源账户核算假设、原则及方法
    3.1 核算假设
    3.2 核算原则
    3.3 核算方法
        3.3.1 水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3.3.2 水质核算方法
第4章 账户体系设置
    4.1 账户体系的设置思路
    4.2 资产账户
        4.2.1 水文循环
        4.2.2 基本账户表式
    4.3 水资源供给使用账户
    4.4 水排放账户
    4.5 混合供给使用账户和经济账户
        4.5.1 混合供给使用账户
        4.5.2 经济账户
    4.6 质量账户
    4.7 水资源账户之间关系
第5章 江西省水资源账户试编
    5.1 江西省水资源资产账户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下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1.2.2 水资源资产核算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2 SEEA框架下水资源资产核算理论与方法
    2.1 SEEA中心框架
        2.1.1 框架概述
        2.1.2 主要特点
    2.2 水资源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2.2.1 水资源资产的定义
        2.2.2 水资源资产的分类
    2.3 水资源的实物型资产账户
        2.3.1 账户结构
        2.3.2 界定水存量
        2.3.3 水资源存量的增减
    2.4 水资源价值型资产账户
        2.4.1 账户结构
        2.4.2 估价方法
    2.5 水资源核算中的空间与时间维度
        2.5.1 空间维度
        2.5.2 时间维度
3 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现状
    3.1 水资源资产概念界定及分类
        3.1.1 概念界定
        3.1.2 水资源资产分类
    3.2 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
        3.2.1 账户结构
        3.2.2 水资源存量的增减
    3.3 水资源价值型资产核算
        3.3.1 核算思路
        3.3.2 核算方法
    3.4 水资源核算中的空间与时间问题
        3.4.1 空间维度
        3.4.2 时间维度
4 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研究
    4.1 中国与联合国水资源资产核算异同
        4.1.1 概念界定
        4.1.2 资产分类
        4.1.3 核算内容
        4.1.4 空间与时间选择
    4.2 中国水资源实物型资产账户研究
        4.2.1 账户结构设计
        4.2.2 指标分类解析
        4.2.3 平衡关系与计算填制
    4.3 中国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研究
        4.3.1 核算方法
        4.3.2 价值量计算
    4.4 核算结果评价
        4.4.1 水资源实物型资产账户
        4.4.2 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济南市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泉水保护管理
        2.1.2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地方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政府职能分析
    3.1 章丘区泉水概况
    3.2 泉水保护管理工作的政府职能现状
        3.2.1 规划设计职能
        3.2.2 立项审批职能
        3.2.3 检查执法职能
        3.2.4 综合开发职能
    3.3 济南市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工作成效
        3.3.1 泉域边界更加清晰
        3.3.2 应急补源效果显着
        3.3.3 地下水位上升明显
        3.3.4 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
4 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政府职能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政府职能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泉水保护规划不科学,泉水保护管理工作不系统
        4.1.2 立项审批制度执行不力,泉水影响评价应用少
        4.1.3 执法检查制度不细致,破坏泉水行为惩治乏力
        4.1.4 综合开发力度小,泉水利用附加值低
    4.2 产生的原因
        4.2.1 传统经济发展的惯性理念限制
        4.2.2 多部门联合协调体制不畅
        4.2.3 专业人才缺乏
5 水资源保护管理中政府职能运作经验借鉴
    5.1 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中政府职能运作经验借鉴
        5.1.1 构建生态水城规划体系
        5.1.2 构建高效科学的水管理体系
        5.1.3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体系
    5.2 淮北市水资源管理中政府职能运作经验借鉴
        5.2.1 完善水资源管理规划
        5.2.2 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长效机制
        5.2.3 持续深入开展节水宣传工作
    5.3 经验启示
        5.3.1 科学的规划是前提
        5.3.2 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保障
        5.3.3 宣传引导和公众参与是基础
        5.3.4 文化建设是重要途径
6 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政府职能优化对策与建议
    6.1 科学规划,夯实泉水保护基础
        6.1.1 加强地质勘探,完善地下发展规划
        6.1.2 建立市政水系统专项规划
        6.1.3 探索建设泉水保护智慧测控系统
    6.2 推进立项审批制度改革,将泉水影响评价作为前置条件
        6.2.1 对标济南推动立项审批制度改革
        6.2.2 引进专业人才
    6.3 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保泉查违工作合力
        6.3.1 设立泉水保护管理委员会,形成保护管理工作合力
        6.3.2 完善泉水保护管理办法
        6.3.3 成立泉水保护执法队伍及泉水保护公益组织
    6.4 综合开发泉水品牌,提升城市品质及经济效益
        6.4.1 深入挖掘泉水文化资源价值,塑造特色泉水品牌
        6.4.2 推动泉水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6.4.3 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城市泉文化涵养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1.2.2 水资源预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体系及内涵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体系
        2.1.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2.2 预警科学基本理论
        2.2.1 预警的概念
        2.2.2 预警的工作原理
        2.2.3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概念
    2.3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方法
        2.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2.3.2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构建
    3.1 构建原则
    3.2 系统要素及影响要素
        3.2.1 系统要素
        3.2.2 系统影响要素
    3.3 系统动力学原理
        3.3.1 系统动力学简介
        3.3.2 系统动力学基本特点
        3.3.3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
        3.3.4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3.3.5 Vensim PLE软件简介
    3.4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模型构建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位置境遇
        4.1.2 地形地貌
        4.1.3 水文气象
        4.1.4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4.2 社会经济状况
        4.2.1 经济发展状况
        4.2.2 人口发展状况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3.1 水资源概况
        4.3.2 区域供水现状
        4.3.3 区域用水现状
        4.3.4 存在的问题
    4.4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模型
        4.4.1 系统边界确定
        4.4.2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划分及流程图
        4.4.2.1 模型结构划分
        4.4.2.2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流图
        4.4.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及基本方程确定
        4.4.4 模型检验
        4.4.4.1 系统结构和量纲一致性检验
        4.4.4.2 误差检验
        4.4.4.3 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仿真模拟分析
    5.1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1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指标权重确定
        5.1.4 权重确定步骤
        5.1.5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5.2 发展方案设计
    5.3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评价
        5.3.1 预警指标标准化处理
        5.3.2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
        5.3.3 不同发展方案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5.3.4 不同情景方案下水资源承载力预警
    5.4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调控措施
        5.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5.4.2 全面推进绿色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5.4.3 加快现代化生态滨湖大城市的建设
        5.4.4 加快构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动态
        1.2.1 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
        1.2.2 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
        1.2.3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
    1.3 海河流域概况
        1.3.1 河流水系
        1.3.2 降水量
        1.3.3 水资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的构建
    2.1 水资源会计核算基础
    2.2 水资源会计恒等式形成
        2.2.1 水资源资产
        2.2.2 水资源负债
        2.2.3 水资源净水资产
    2.3 水资源会计科目设置
    2.4 水资源资产负债的表式结构设计
    2.5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域水资源会计要素核算方法
    3.1 流域水资源资产核算
        3.1.1 核算思路与框架
        3.1.2 核算理论与方法
        3.1.3 资产实物量核算
        3.1.4 资产价值量核算
    3.2 流域水资源负债核算
        3.2.1 核算思路与框架
        3.2.2 核算理论与方法
        3.2.3 负债实物量核算
        3.2.4 负债价值量核算
    3.3 水资源净水资产核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河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应用
    4.1 流域水资源会计恒等式
    4.2 流域科目设置
    4.3 水资源资产核算
        4.3.1 数据来源
        4.3.2 实物量核算
        4.3.3 价值量核算
    4.4 水资源负债核算
        4.4.1 数据来源
        4.4.2 实物量核算
        4.4.3 价值量核算
    4.5 水资源净水资产核算
    4.6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
    4.7 核算结果与分析
        4.7.1 资产结构分析
        4.7.2 负债结构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层面提升大众节水意识
二、管理层面加强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三、技术层面加强先进设备与技术研发
四、生态层面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

(7)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总体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2.1 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理论
    2.2 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特征
        2.2.1 关于城市的定义
        2.2.2 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特征
    2.3 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3.1 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
    3.2 基于可持续性指数的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3.2.1 模型架构
        3.2.2 分析计算的主要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例研究: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4.1 北京市水资源及供用水概况
        4.1.1 水资源概况
        4.1.2 供用水概况
    4.2 水资源可持续性分析
        4.2.1 可靠性指数计算
        4.2.2 弹性指数计算
        4.2.3 脆弱性指数计算
        4.2.4 可持续性指数计算
        4.2.5 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变化情况分析
    4.3 人均综合用水水平分析
        4.3.1 趋势分析法
        4.3.2 均值法
        4.3.3 标准定额法
        4.3.4 综合分析取值
    4.4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4.4.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分析
        4.4.2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性的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4.4.3 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分析
    4.5 提高北京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
        4.5.1 全面实施“节水优先”战略
        4.5.2 充分发挥水务的约束引导作用
        4.5.3 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精细化管理
        4.5.4 全力做好水资源保护
        4.5.5 建立多渠道水资源保障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预测方法研究
        1.2.2 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2.3 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
    2.1 水足迹理论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1 概念及特性
        2.2.2 计算方法
    2.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
        2.3.1 概念及特性
        2.3.2 评价方法
第3章 吉林省辽河流域区域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候特征
    3.2 土地利用变化
    3.3 城市化进程现状
    3.4 水环境概况
    3.5 数据使用说明
第4章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足迹定量分析
    4.1 辽河流域农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
    4.2 辽河流域水足迹时序变化分析
    4.3 辽河流域城乡居民膳食消费的水足迹特征
    4.4 辽河流域各县(市)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时空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足迹时空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5.1 辽河流域水足迹时空格局的演变及驱动因素
        5.1.1 辽河流域水足迹全局自相关
        5.1.2 辽河流域水足迹局部自相关
        5.1.3 局部流域水足迹时空差异条件变化分析
        5.1.4 辽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差异驱动因素分析
    5.2 辽河流域水足迹强度变化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5.2.1 辽河流域水足迹强度全部空间自相关
        5.2.2 辽河流域水足迹强度局部空间自相关
        5.2.3 局部流域水足迹强度局部时空差异条件变化分析
        5.2.4 辽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强度差异驱动因素分析
        5.2.5 辽河流域分区管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6.1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6.1.1 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6.1.2 基于预测模型预测水足迹评价指数
        6.1.3 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可更新水资源量
        6.1.4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评价
        6.1.5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测评价
        6.1.6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
    6.2 流域水资源安全动态预警研究
        6.2.1 物元分析法
        6.2.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与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
    7.1 构建指标体系
    7.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时空分析
    7.3 城市化效率时空分析
    7.4 辽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与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8.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8.2 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
    8.3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8.3.1 水资源优化模型配制方法
        8.3.2 流域子区的划分
        8.3.3 决策变量
        8.3.4 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
        8.3.5 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
        8.3.6 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的建立
        8.3.7 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的求解
        8.3.8 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如何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节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面临的问题
3 结论

(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多目标优化分析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利用研究的历史进程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
        1.2.3 投入产出分析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1 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2.1.2 发展特征及其原因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2.2.1 中国水资源条件
        2.2.2 中国水资源特点
        2.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第三章 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
    3.1 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系统框架
        3.1.1 优化目标的选择
        3.1.2 水资源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的定量化描述方法
        3.1.3 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系统框架
        3.1.4 模型的求解方法
    3.2 模型基础数据及主要参数估计
        3.2.1 基础数据
        3.2.2 主要参数估计
第四章 经济-水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预测结果及分析
    4.1 宏观经济预测结果及分析评价
        4.1.1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预测结果及分析
        4.1.2 中国各行业部门经济发展预测
    4.2 水资源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4.2.1 工业用水预测结果及分析
        4.2.2 农业用水预测结果
        4.2.3 生活用水预测结果
        4.2.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3 污染物产生预测及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账户构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王金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下中国水资源资产核算问题研究[D]. 柳盼盼.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3]济南市章丘区泉水保护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柏明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D]. 吉久伟. 扬州大学, 2020(04)
  • [5]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D]. 冯丽. 天津大学, 2019(01)
  • [6]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 翟风梅. 地球, 2019(06)
  • [7]特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刘大根. 清华大学, 2016(06)
  • [8]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 王博. 吉林大学, 2015(08)
  • [9]如何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 张书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12)
  • [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多目标优化分析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郭家祯. 江苏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