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和胆固醇沉积的观察

胆囊结石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和胆固醇沉积的观察

一、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胆囊结石及胆固醇沉着时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田家凯[1](2015)在《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 闪烁伪像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中具有粗糙表面的强反射物质后方出现的快速变化的红蓝交替的彩色信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主要用于结石的诊断并扩展到相关领域,应用价值不断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目前发病率较高,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特点是常伴有胸膜钙化形成,对于钙化灶的检出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因此,本研究旨在将闪烁伪像用于结核性胸膜炎钙化灶的检出并于CT及二维超声对照,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闪烁伪像对于胸膜钙化灶的检出能力,拓展其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随机收集2014.04~2014.12之间在我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106例及癌性胸膜炎患者26例共132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81例,女性51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7.2±17.2岁。结核性胸膜炎组中,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4.4±17.5岁。癌性胸膜炎组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8.7±9.7岁。结核性胸膜炎组中61例胸水细菌培确诊;35例经临近胸膜的肺内病变穿刺活检确诊;10例经胸水生化检查确诊。癌性胸膜炎组中14例经胸腔积液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8例经肺内病变穿刺活检病理确诊;4例经肺内病变穿刺细胞学确诊。检查方法CT扫描:使用德国Simens公司的16层螺旋CT机(Sensation 16);患者取头先进、仰卧位方式;扫描范围上至胸廓入口,下至后肋膈角,包括整个胸部;具体扫描参数设置为300mA,120KV,扫描层厚为5mm,矩阵为512×512。在CT工作站上进行阅片,胸膜钙化诊断标准为胸膜上出现的点状、结节状、不规则形及线状高密度影,测量CT值为80-300HU。超声:超声设备采用GE公司生产的E9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5~5 MHz;机器参数均:彩色增益、灰度增益、壁滤波、聚焦深度、脉冲重复频率、取样框大小和形状均为统一标准。检查时患者均采用坐位,背对检查医生,身体稍向前倾,充分的暴露后背,检查范围从胸阔上口扫到胸廓下界,扫描顺序为从脊柱旁到胸骨旁、由上至下逐一肋间进行扫查。结果判断1.CT平扫胸膜钙化诊断标准为胸膜上出现的点状、结节状、不规则形及线状高密度影,测量CT值为80~300HU。2.二维超声诊断钙化的标准为胸膜出现结节样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形成。3.闪烁伪像阳性结果标准为在强反射物质后方、重叠于其上方或在其两侧出现的快速变化的红蓝交替的彩色信号。4.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阳性结果定义为以上第2或3项中任意一项为阳性,即二维超声出现强光团伴后方声影或出现闪烁伪像。统计学方法记录CT及二维超声检出的钙化数,记录闪烁伪像出现的例数,各种成像方法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种方法钙化检出率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McNemarχ2检验;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在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膜炎中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21.0软件包完成,以P<0.05作为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膜炎的灰阶超声表现分5种类型:①游离性胸腔积液,液性暗区可随体位而发生变化,液性暗区内呈无回声型,此种类型不会出现闪烁伪像;②游离性胸腔积,液性暗区内呈少量回声型,可见漂浮的条带状纤维素样强回声;③胸腔积液内呈大量回声型,伴随纤维素渗出,积液黏性增加,条带状强回声增多,相互交织牵拉,形成网状或分隔状此种类型胸腔积液基本固定,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形态变化;④包裹性胸腔积液,液性暗区形态及位置固定不变,内部可见散在点状低回声或偏强回声;⑤脏层或壁层胸膜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液性暗区基本消失,部分患者增厚的胸膜上可见低回声、等回声或中等偏强回声小结节样凸起。部分胸膜增厚的患者超声可见钙化回声,直径在2-10mm不等。在二维扫查基础上,加以多普勒检查,除①②型胸膜炎外,其余类型胸膜炎均有出现闪烁伪像的概率。其中以⑤型出现几率最高,达68.9%,2.对于胸膜钙化,以CT检出钙化作为金标准,共有49例胸膜钙化。其中二维超声检出率最低,为63.3%(31/49);多普勒闪烁伪像的检出率为79.6%(39/49);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的检出率最高,为83.7%(41/49)。二维超声与闪烁伪像之间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39),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之间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2)。3.对于全部132例患者,各种检查的阳性率CT平扫(37.1%)显着高于二维超声(25.8%)(P=0.001),但是与单独使用闪烁伪像(41.7%)及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43.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327及P=0.152)。闪烁伪像显着高于二维超声(P<0.001),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显着高于二维超声(P<0.001)。4.106例结核性胸膜炎中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阳性率为52.8%(56/106);26例癌性胸膜炎中二维超声结合闪烁伪像阳性率为3.8%(1/26)。二维超声联合闪烁伪像阳性率在结核性胸膜炎组和癌性胸膜炎组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0.001)。闪烁伪像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比值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CI)为28.00和3.66~214.23。结论1.结核性胸膜炎在二维超声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包括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胸膜钙化等。2.对于胸膜钙化灶的检出,多普勒闪烁伪像的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闪烁伪像可显着提高胸膜钙化灶的检出率。3.结核性胸膜炎出现胸膜钙化的几率显着高于癌性胸膜炎,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闪烁伪像阳性结果高度提示结核性胸膜炎,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高一丹[2](2014)在《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18例胆囊病变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征象特征,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比较。重点分析灰阶超声征象单项指标的诊断作用、鉴别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结果:(1)灰阶超声单项诊断指标包括:①病灶形态不规则或胆囊壁毛糙;②病灶宽基底或胆囊壁局限性增厚;③病变处囊壁连续性中断;④单发病灶;⑤病灶直径≥10mm或胆囊壁厚度>3mm;⑥伴发胆囊结石。比较胆囊良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病理比较,常规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97.2%、26.7%、2.8%、73.3%、97.2%。结论: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灰阶超声征象单项指标对胆囊良恶性病变有诊断指导意义。

边芳[3](2013)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评价胰胆管汇合分型与胰腺炎发病的关系》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胰腺炎是一种因胰蛋白自身的消化作用而引起的胰腺疾病。病情轻重不一,重症胰腺炎可危及生命。胰腺炎病因繁多,近来有研究表明,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胰腺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一些疾病的诊出率也相应的提高,胆胰管合流异常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明确病因是诊断疾病的前提,也是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前提。因此,明确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否是临床某种疾病的病因对于临床诊治至关重要。通过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下的胆管和胰管的显示情况,观察胆管和胰管的汇合方式,根据胆管和胰管的正常解剖和异常变异情况把胆管和胰管的汇合方式划分为不同类型,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下胆管和胰管各种汇合类型与胰腺炎的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2月磁共振检查的226例胆胰管汇合处能够清晰显示的MRCP影像资料(237例病例资料中11例因不符合研究标准被排除在外),资料分为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组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诊断为胰腺炎的106例,诊断为无胰腺炎的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加用呼吸门控,TORSOPA8通道体部线圈,所有病例均做平扫、磁共振水成像扫描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M3D/FRFSE、FIESTA及LAVA序列,扫描完成后获得的图像数据传输至GE ADW4.2系统(图像工作站)应用MIP和MPR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结合原始图像观察分析,由两位高年资丰富工作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采用双盲法,对磁共振图像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胆管胰管汇合部的显示情况,观察正常汇合和异常汇合的情况,对胆胰管汇合部进行分型,分析汇合部分型与胰腺炎发病概率的关系,对于分型意见有分歧的,由两人讨论确定为统一的标准来分析。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各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概率法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果,分析胆管和胰管汇合部与胰腺炎的临床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分为胰腺炎组(106例)和无胰腺炎组(120例)的226例清晰显示胆管和胰管汇合部的患者资料,根据胆胰管汇合方式分为正常汇合型和异常汇合型,其中正常型又分为A、B两型;异常汇合型分为B-P型、P-B型两型。在226例中,正常汇合类型的198例中胰腺炎组为83例,非胰腺炎组为115例;异常汇合类型的28例中胰腺炎组为23例,非胰腺炎组为5例,异常汇合分型中B-P型18例,P-B型10例。用卡方检验对正常汇合型和异常汇合型的胆胰管汇合分型与胰腺炎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种类型胰腺炎发生概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异常汇合型胰腺炎发病概率高于正常汇合型,其中以异常汇合类型中B-P型异常汇合型的胰腺炎的发病概率最高。结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可以对胆管和胰管的汇合部情况清晰显示并分型,评价分型类型与胰腺炎的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杨伟[4](2012)在《胆囊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征象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胆囊癌超声造影征象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4例胆囊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筛查,观察造影征象特征,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相比较。采用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机械指数(0.04~0.10)具有脉冲反向谐波成像模式或Acuson Sequoia512彩超诊断仪,探头4C1,频率1.0~4.0MHz,具备对比脉冲序列(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CPS)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超声造影剂采用声诺维(SonoVue,Bracco,Italy),为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SF6)冻干粉剂,使用前用5ml生理盐水溶解冻干粉,快速充分振荡成微泡混悬液,常规用量2.4ml于肘静脉快速团注,随即快推5ml生理盐水冲管。造影时选择实时双幅CPS造影模式,全过程用实时动态图像存储技术全程录像,造影结束后回放图像逐帧分析。造影全过程分为3个时相:肝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10s-35s),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35s-120s);延迟期(注射造影剂120s~360s)。结果(1)胆囊癌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动脉早期快速不均质增强,外形不规则,胆囊壁增厚不规则突起,部分呈断续现象,病灶基底部增宽与胆囊壁相连,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胆囊良性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动脉相早期快速均匀增强,外形多规则,胆囊壁无断续现象,病灶基底部较窄或无基底部,门脉相或实质相缓慢廓清,呈“快进慢出”或“快进同出”。胆泥始终无增强。(2)对比胆囊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特征性表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病理比较超声造影对胆囊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6%(28/29)、99.4%(353/355)、99.2%(381/384),与常规超声相比均有明显提高。结论1.通过造影后对胆囊良恶性病变征象对比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胆囊癌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2.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实时动态显示胆囊癌内部微血管的灌注全过程,将胆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基础提高到微血管水平。3.通过超声造影可确定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及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为胆囊癌手术切除范围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及疗效评估。4.通过实时双幅造影对比成像技术,可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粘稠性泥沙及炎性渗出物及大结石掩盖下的小肿瘤。5.但对部分癌变的病灶及个别变异的良性病变,因其血流填充及廓清方式与恶性肿瘤相重叠,鉴别诊断仍较困难,需要积累病例进一步研究。

邬效柱[5](2012)在《彩色多普勒伪像的声像图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伪像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95例强回声结构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我们检查强回声结构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可观察到强回声结构的周边、内部或后方出现类似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号,我们称之为彩色多普勒伪像。结论:通过对彩色多普勒伪像的声像图分析,正确鉴别彩色多普勒伪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同时认识到彩色多普勒伪像在临床中有一定得运用价值。

朱铖,周海伟,王红梅,郑笑娟,王昊[6](2012)在《超声造影在海岛渔民胆道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常规超声发现胆囊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例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和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点。结果在超声造影检查中,胆囊息肉及局限性胆囊腺肌增生症主要表现为病灶与正常胆囊壁分界清晰,呈同步增强或略高增强,胆囊癌的超声造影由于类型不同呈多样性改变,而胆囊炎伴泥沙样结石仅胆囊壁轻度增强。常规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8.55%,阴性预测值为50%,超声造影分别为97.18%、75%、98.57%及60%。结论 CEUS结合常规超声检查有助于胆囊内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侍艳,牛海明[7](2011)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文中认为超声作为胆囊结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有巨大的优势,但在某些病例检查中仍有漏误诊现象,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并改善超声检查手法有利于避免漏误诊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彭玉荣[8](2010)在《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超声图像表现及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1 745例经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病例,且随访资料完整者,通过超声图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对比,查找误诊、漏诊原因。结果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9%。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且无创、价廉、灵活,应为胆囊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魏芸[9](2010)在《彩色多普勒闪烁征在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复杂,和环境、遗传、饮食、药物、代谢以及尿路异常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泌尿系结石尤其是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结石可继发感染和梗阻,导致肾功能丧失,已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泌尿系结石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肾输尿管膀胱的X线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CT等。对于较大的结石,其临床症状往往比较明显,各种检查方法均容易诊断。但是对于较小结石、隐匿性结石、碎石术后的残留小结石,常常因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各种检查方法往往有一定困难。腹部平片可因骨骼、肌肉与尿路重叠、肠内容物的干扰等,常常对小结石漏诊。静脉肾盂造影对于较小的结石可因造影剂的掩盖而造成漏诊,而且难以区分X线阴性结石、凝血块与肾盂肿瘤。CT凭借其断面成像和密度分辨力高等特点,可以迅速准确地提供泌尿系结石的数量、大小、位置等信息,能够检查出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容易漏诊的小结石,常作为临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金标准,但其具有辐射性且费用高。因此,探索和发现新的诊断指标,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对结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二维灰阶超声以简易、无创伤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对于结石回声不强、后方声影不明显或无声影者,特别是直径<5mm的小肾结石的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应用和体外模拟实验证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泌尿系结石产生的闪烁征,可提高诊断率,是泌尿系结石新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国内外文献对此曾有报道,并对其产生的物理基础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肾结石闪烁征与声影的显示率尚未进行深入的临床对比研究。本研究以CT作为诊断肾结石的金标准,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大小结石闪烁征与声影的显示情况,以及闪烁征与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关系,探讨闪烁征对肾结石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常规超声较难确诊的肾结石的诊断率。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9年1~10月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CT平扫确诊为肾结石患者71例共118个结石,男39例,女32例,16~72岁,平均44.2岁,平均身高1.66m,平均体质量65.9 kg。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2 CT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应用GE LightSpeedl6型CT扫描机,扫描参数为120kV,230mA,图像显示矩阵为512×512,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范围自肝顶到耻骨水平,必要时以1.25mm间隔对图像进行重建。所有CT图像均由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影像学专家进行分析,共同做出综合诊断,记录结石的位置、数目、最大径,并将其分为直径≤5mm组、5~10mm组和直径>10mm组。肾盂肾盏内出现高密度作为CT诊断肾结石的标准。3超声检查方法采用Phil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探头频率为3.5 MHz。二维超声观察结石所在部位、大小、数量、声影情况。在患者屏气状态下,将适宜大小彩色取样容积框置于可疑结石处,调节彩色增益、速度、滤波范围,显示闪烁征后,冻结摄片记录。若有闪烁征存在,则同时在闪烁征区行多普勒频谱分析。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所获得的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二维超声检查结果59个后方伴明显声影,24个伴暗淡声影,35个无声影。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03个结石显示彩色闪烁征,若将脉冲多普勒(PW)频谱取样置于结石处,可见带有噪声的高幅折返频谱,频谱为杂乱垂直带状谱线构成。其余15个结石无论变换检查角度、调节聚焦或改变彩色增益等,都未能显示彩色闪烁征。3不同组中肾结石闪烁征的显示率均比声影显示率高,若分别以强回声后伴明显声影和强回声伴闪烁征作为超声诊断肾结石的标准,其中,直径≤5mm组49个结石诊断敏感性由24.5%提高到87.8%。直径5~10mm的41个结石敏感性由56.1%提高到82.9%。两组结石的闪烁征和明显声影显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10mm的28个结石中伴明显声影者24个,伴闪烁征者26个,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肾结石闪烁征显示率与患者BMI无关(P>0.05)。5 CT测量的结石最大径和超声测量的结石最大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不同组中肾结石闪烁征的显示率均比声影显示率高,特别是直径<5mm的肾结石,且闪烁征的显示率与结石大小及患者BMI无关。因此利用彩色闪烁征这一指标,有利于肾结石特别是小结石、隐匿性结石、碎石术后残留小结石的检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二维超声诊断的不足,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容彦英[10](2009)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误漏诊分析》文中提出 医学影像学技术作为胆囊结石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检出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经我院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胆囊结石病例,将超声图像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探讨分析其漏诊、误诊原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为2002年1月~2009年1月经我院收治或经门诊检查随访证实的病例872例,男452例,女420例,年龄4~89岁,平均年龄42.38岁。1.2仪器与方法:仪器:德国SIEMENS Sequoia512、美国GELOGQ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5.0MHz,

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胆囊结石及胆固醇沉着时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胆囊结石及胆固醇沉着时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2)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评价胰胆管汇合分型与胰腺炎发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胆胰管解剖变异与临床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概况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胆囊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征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彩色多普勒伪像的声像图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超声造影在海岛渔民胆道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胆囊息肉
    2.2 胆囊腺肌增生症
    2.3 胆囊癌
    2.4 胆囊炎伴泥沙样结石
3 讨 论

(7)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8)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
    3.2 漏误诊原因
    3.3 提高超声诊断率的心得体会

(9)彩色多普勒闪烁征在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误漏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声像图特征:
    3.2 漏误诊原因分析:
    3.3 提高超声诊断率的体会:

四、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胆囊结石及胆固醇沉着时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闪烁伪像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D]. 田家凯. 山东大学, 2015(02)
  • [2]常规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D]. 高一丹.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
  • [3]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评价胰胆管汇合分型与胰腺炎发病的关系[D]. 边芳. 郑州大学, 2013(11)
  • [4]胆囊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征象研究[D]. 杨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
  • [5]彩色多普勒伪像的声像图特点[J]. 邬效柱. 包头医学, 2012(01)
  • [6]超声造影在海岛渔民胆道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朱铖,周海伟,王红梅,郑笑娟,王昊. 浙江实用医学, 2012(01)
  • [7]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原因分析[J]. 侍艳,牛海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0)
  • [8]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分析[J]. 彭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8)
  • [9]彩色多普勒闪烁征在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D]. 魏芸. 山东大学, 2010(09)
  • [10]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误漏诊分析[J]. 容彦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09(23)

标签:;  ;  ;  ;  ;  

胆囊结石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和胆固醇沉积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