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

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

一、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田云飞[1](2021)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办公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办公家具无法适应现代与未来的办公生活,也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办公人员需求。因此本研究以智能化相关技术理论与未来办公形态特点为依据,探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建立其体系,提出一套智能化办公家具设计指导理论。本文以智能化与办公家具的关系以及办公形态的发展为基础。首先,以智能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背景,得到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定义、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并从办公形态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办公条件。分析新旧办公形式的变化,总结出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在明确办公形态与办公家具的关系后,使智能化办公家具和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相适应。归纳出智能化办公家具交互化、复合化、高效化、弹性化、技术化五大特征,为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提供依据。然后,以构建体系目标为前提,对智能化办公家具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控制层、云层五个方面的体系进行分析,为实现智能化办公家具奠定了可能性。最后从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细分中提取出12个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再结合构成体系的实现。通过功能要素、结构要素、造型要素、环境要素四方面的设计要素,以及安全性原则、高效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三方面的设计原则,详细描述了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具体做法和规则,为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手段。

王子轩[2](2021)在《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疫情的长期影响,智能化的交互方式在智能办公家具的应用场景中显得极为必要。办公人群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多重因素带来的身心压力,为了能够给广大办公人群更好的关怀,减轻办公压力,消除公共接触可能会带来的病毒传播而产生的心理影响,设计者必须通过系统化的交互设计优化办公人群在办公环境中的交互行为,营造办公人群与办公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本研究在提供系统化实体交互方案和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软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办公人群的交互行为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研究。为了能够获取足够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查阅有关智能办公家具交互的文献,分析现有研究内容加以整理分析并利用到本研究中;其次,通过跨学科研究法,使更多有效内容融入智能办公家具交互的研究中;再次,通过与室内设计相关的横向与竖向交互设计方法确定了智能办公家具交互的空间设计方案;然后,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时间调查分析办公人群的行为特征和空间特征,并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用户对于使用智能交互类软件和办公时的需求等方面的感受及建议,根据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结合之前的所有研究内容搭建了一个支持多种智能办公家具及设备交互的场景和一款用于系统化智能办公家具交互的应用软件,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创新,并在此场景中进行了多次智能交互软件测试以验证办公人群在办公空间中利用智能交互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交互设计中人、物和环境三者密不可分,物与环境的构建对人群的行为领域有引导性作用,物与环境会对人的交互行为进行反馈,良好的反馈体现了用户交互体验的效果。(2)智能办公空间的研究需要考虑多领域学科的交叉,设计智能化办公空间并在其中完成相关的智能交互动作,首先要考虑建筑结构、平面结构等建筑学有关知识,将一个空间的内外部结构合理规划,后期才能将关键交互客体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3)用户在办公空间内的行为活动决定了交互设计的方向,所有的交互设计节点需要注重用户的行为特征,要考虑用户的各项行为活动以及用户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场景为用户提供对应的交互引发和反馈。(4)交互设计的重点之一是把交互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交互设计中不仅需要提供实体操作环境,也需要完善利用应用程序的虚拟交互系统。家具在办公空间中体量庞大,处理好智能办公家具的交互设计是形成系统化智能交互环境的关键。(5)在智能办公家具App的设计上,需要经过后端编程和前端界面设计的紧密合作,功能框架的建设决定了App主要功能的实现,界面的外观需要满足大部分人的审美要求,在终端和家具实体的交互操作上要达到便捷易使用的效果。本研究迎合了当下社会需求以及办公人群对于办公环境的要求,实现了办公家具智能交互的系统化,研究成果中的智能办公家具交互应用程序已获得两项个人软件着作权并用于部分购买办公家具的企业,且效果良好。

毛港[3](2021)在《基于职员收纳行为的办公桌参数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员的办公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与办公家具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于现有办公桌多以标准化、批量化的形式进行设计生产,办公桌收纳空间形式单一且固定,并没有考虑职员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职员的办公效率,参数化设计理念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办公桌收纳功能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问卷调研对职员的办公桌收纳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整理,田野考察方法主要对职员的办公收纳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通过对办公空间中职员的办公桌收纳现状与办公收纳行为调研,构建办公收纳行为和办公桌收纳空间之间的关系。再以销售职员为例,对他们的办公收纳行为、办公用品的种类、规格、数量、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挖掘销售职员对办公桌收纳空间的使用痛点,确定销售员对办公桌收纳空间的具体需求,包括收纳空间大小、存取便利程度等方面需求,明确设计方向。其次,结合家具设计理论,从收纳物品、办公收纳行为两方面深入分析影响办公桌设计的空间变量,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从人体工程学、家具结构特征和收纳物品的尺寸对建模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参数确定和公式计算,建立二次开发平台,将收纳行为与需求转换为具体参数,进行基于职员收纳行为的办公桌具体设计,获得产品模型。最后选择一组实例,展现该平台的操作内容和最终效果,所开发的平台能够满足不同性质的职员对办公收纳空间的需求。

马宁[4](2021)在《面向联合办公环境下的智能升降工位设计》文中提出联合办公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公模式自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开放、自由的办公理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办公工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情感化设计和外观设计等宏观层面,针对联合办公空间工位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立足于联合办公空间内智能办公工位设计,依托智能化技术,将智能化的办公系统应用于现代办公家具的设计中,探索符合联合办公模式下定制化工位高度解决方案,设计出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办公工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成果如下:(1)针对联合办公空间中,公司、团体或个人创业者通过租赁的形式使用联合办公空间内的工位等办公设施,其面向的人群具有一定流动性,所以办公过程中遇到的工位私密性差、工效低、噪音污染等问题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在联合办公人群需求为驱动点,对于联合办公空间下的智能化办公模式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功能性、人性化、易用性等设计原则。(2)针对联合办公空间内的办公群体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从人机工程学出发,通过对36组不同性别、身高的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办公桌面高度实验,参照健康办公参数分析搭建起各性别、身高节点所对应的桌面高度数据库,再通过私密性屏风、个人身份识别码、桌面高度定制化等功能的研究与设计,为联合办公员工提供归属感。(3)结合智能工位的设计策略,进行系列工位方案的设计,并采用权衡矩阵对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基于结果制作工位模型以及构筑虚拟办公场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完成智能工位的设计实践方案;(4)基于以上设计方案,开展办公工位的详细设计工作,利用桌面高度数据库参数,制作完成嵌入在智能工位内部的办公系统,再对工位的外观、结构、产品尺寸、人机交互等进行细致描绘,完成整体的办公工位解决方案。最后基于LEGO EV3硬件制作比例为1:5的工位样机模型,将系统嵌入进工位模型后,可以根据预设好的员工信息完成身份识别、数据匹配、桌面抬升等操作,验证了设计实践效果的科学性。

王盼盼[5](2021)在《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及智能化办公设备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办公形态,呈现出办公组织类型细分化、办公方式悄然转变、办公模式升级、线下社交不可或缺、办公空间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办公家具形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办公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进行研究,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办公家具。文章首先从办公形态的演绎轨迹中,总结办公形态影响因素,分析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类型与特点;其次,分析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现存问题,从办公家具主流产品中解读出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设计思维及产品终端展示方法;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办公群体需求,基于办公形态及用户需求确定办公家具设计主题,依据用户需求提取设计关键词,采用“两次翻译”法将设计关键词转化成设计元素,并将其应用到办公家具设计中,进而推演出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流程;最后,基于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设计流程进行办公家具设计实践,采用Mood Board法对产品进行展示,并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产品的可用性。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办公家具-办公空间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完成产品设计从功能到体验的目标转换,对解决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设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同时丰富了办公家具设计相关理论。

朱超越[6](2020)在《基于健康理念的睡床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睡床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目前市面上的睡床现状为外观同质化严重,造型千篇一律,难以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功能上缺乏对用户身体健康的思考。因此,本文提出将健康理念引入睡床设计,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层面出发,实现睡床的外观满足用户情感需求;功能上能够有效的规避用户自身行为习惯带来的健康隐患以及卧室环境对用户健康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外观与功能相结合,完成设计实践方案。理论方面,本文以人体工程学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居家睡床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对于居家睡床的需求是希望能够具有益于健康的功能,以及符合自己情感喜好的外观。由此提出本文所认为的健康理念的睡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健康理念睡床的设计需求:睡床材料,环保健康,美观耐用,易加工;睡床功能,能够“提醒”和“引导”用户注意健康;睡床造型,尺寸合理,满足用户期待,具有文化底蕴;色彩搭配,迎合用户喜好。睡床设计方面,(1)睡床外观,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将用户对睡床外观的情感需求转换成设计元素。符合用户情感需求的材料为木材搭配皮革;若用户的情感需求倾向于现代实用,温暖雅致,睡床材色可选浅淡色系,造型设计强调床头装饰元素和功能元素;若倾向于和谐稳固,舒适易打理,睡床材色可选深色系,造型设计强调床头装饰元素、床尾脚元素和功能元素;(2)功能设计,挖掘用户与睡床的互动行为中存在的健康隐患点,包括长时间的倚靠和储物与床底清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增添床头倚靠时长“提醒”功能、加热功能和“移动”床箱的功能设想。(3)设计实践,包括预想功能的实现与完整方案的呈现,本文共设计了现代简约风格和新中式风格两款睡床,并对两款睡床是否符合所提出的设计需求做出了评价。基于健康理念的睡床将人、睡床、卧室环境三者之间有效串联,为后续的睡床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杨思奇[7](2020)在《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联合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面临联合办公市场的关键整合期,办公环境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联合办公企业攻克难关的核心途径,家具作为办公场所中办公者与环境沟通的直接媒介承担着提升办公效率和提供情感补偿的重要作用,从办公群体需求出发对家具及设施进行情感化设计,有助于空间中交流合作行为及创意想法的产生,进而推动我国联合办公模式的正向发展。但目前共享办公空间中家具缺乏情感化设计考量,联合办公领域的研究也多停留在空间设计范畴。本文选择联合办公群体为核心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研究:首先探讨我国联合办公市场现状、特征及发展方向并梳理情感化理论及相关知识,在充分研究课题背景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及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联合办公群体的群体特征和办公形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以心理学家诺曼提出的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作为研究框架,细致剖析群体在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需求。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总结归纳出联合办公家具情感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以实现亲和的体感与心理感受为目的的舒适性原则;(2)以调节性、系统性和个性化为主要内容的的灵活性原则;(3)以科技产品与与新材料应用为辅助的智能性原则;(4)以满足群体办公过程中躯体放松和无意识交流需求为核心的引导性原则。在归纳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此作为核心依据进行模块化家具及家具配件产品的设计实践。期望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和设计实践能够对联合办公家具设计及改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进而对我国联合办公行业的整合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谭志鹏[8](2020)在《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研究 ——方糖小镇中山公园店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工作环境生活化和工作时间碎片化的趋势。当下的联合办公空间结构和形式不利于空间资源的灵活配置,而使用者对空间功能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模块化设计是被当下广泛应用和接受的一种设计方法,其具有灵活拆分与组合的特点,本文将模块化设计方法引入到联合办公空间设计之中,试图探索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可变性,探寻适应当下和未来办公需求的空间设计形式。本文从模块化设计方法探讨着手,以联合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办公共享性、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模块化设计放大其整合多种要素和调配闲置资源的优势,以期通过模块化设计创造出具有可变性的空间结构,调配空间资源,满足用户与企业的需求。文章的内容主要涉及六个层面:一是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将联合办公空间的各要素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模块化单元,并分析与总结其特点和组合方式;二是通过实地调研,对上海的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应用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目前模块化应用的不足和问题,并总结其空间结构平面、布局的几种类型,探讨模块化设计的适应性。其次通过线上用户调研,分析其对联合办公空间的需求和对模块化应用的看法及接受程度,为后续的模块化设计提供参考;三是从企业、用户和环境的不同角度,提出联合办公空间使用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四是从企业成本、空间结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用户体验五个层面,分别探讨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五是结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和特点,提出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及策略;六是以上海方糖小镇中山公园店为对象开展设计实践。基于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首先,通过相关调研发现,目前联合办公空间的模块化设计应用程度不高、涉及内容不全面、研究不平衡。其次,模块化设计应用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提高空间的动态适应性,促使空间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从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视角发现,具体的模块化产品需要着重考虑互动性和参与性。

杨雨杭[9](2020)在《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空间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生活得到优化的同时,当代办公空间已经成为焦虑的高发场所,因为办公空间中涉及到复杂的人事关系、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还伴有密集的脑力活动与创意输出。数据统计我国超过半数的职场人存在心理问题,随着患心理障碍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激增,引起了国家和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联合办公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创业者所接受,但是联合办公与传统办公空间相比更容易滋生焦虑,因为其全新的运营模式和空间组织形式导致用户因为嘈杂的工作环境、密集的人流、缺乏安全感和私密性的工位、以及领域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而感到焦虑。办公家具作为联合办公空间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用户进行生产和工作重要载体,如何通过办公家具设计为用户提供高效、科学健康、且充满人情关怀的工作体验,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研究。本文首先对焦虑预防理论以及联合办公家具进行了国内外现状总结和描述,通过分析发现国内目前对于焦虑预防理论多运用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应用设计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而且,目前中国对于办公家具的研究多侧重于造型、风格和新材料的运用,忽略了办公家具对用户心理、情绪和健康的导向作用。本课题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用户调研,对联合办公家具的色彩、功能、造型、材质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对联合办公家具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主要运用了现场观察法、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根据家具种类、造型、功能、色彩、材质、用户特征、现存的问题等几个维度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国外优秀的同类型产品进行了案例分析,从而得到国内现有联合办公家具的优点与缺点,以及设计影响因素。为后期联合办公家具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再次,对联合办公空间中的用户进行调研。收集了在办公过程中焦虑产生的因素、用户认为办公家具存在的问题、希望新增的功能、办公设备的使用特征以及办公形式与办公体态。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得出了联合办公家具在外观与功能方面的设计指南,为设计实践提供真实具体的方案。最后,基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得出预防焦虑的联合办公家具设计方法。设计方案的色彩基于焦虑患者的色彩偏好实验与美国奥斯汀的九色实验结果,设计方案的造型是基于SPSS分析所得到的聚类分析图与距离模型,设计方案的功能是基于用户需求的评分排序与焦虑理论的匹配度决定的。

郭莹莹[10](2020)在《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时期是中日两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从破关开始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开启了西化的历程,中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西方化”。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艺术的交融、家具技术的传入,为中日传统家具走向现代家具奠定了基础;又由于中日两国近代的国情、社情、文化、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使中日本家具在近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了两条结果迥异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中日两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史为背景,从社会史、生活史、艺术史、技术史等方面对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分析。(1)自近代19世纪初至民国的近代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家具已经明显的显现出西方艺术的特色。中国传统家具由借鉴西方艺术风格的装饰工艺与装饰形式,到引入西方家具的制作工艺与家具材料的“近代化”过程,也正如近代时期的中国建筑与绘画艺术一样,其实质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西化”历程。(2)对中日家具的近代化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家具概况进行了分析,对中日近代化时期的室内装饰陈设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一时期两国家具品类的演化进行了比较。当时许多公共建筑的室内配套家具、装饰陈设设计与施工,有部分是由建筑师来完成,这正是近代室内设计师由建筑师中脱胎而出的一个缩影。中国家具品类的增多与西化是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和发展的,更多是功能的丰富和演进,而日本家具品类的演化是以高形制家具品类的普及为标志,更多的新的家具品类以日本前所未有的面貌形式展现。(3)对两国家具在近代西化过程中的“样式、造型与装饰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西化初期,中日传统家具都借鉴并沿用了西方家具艺术风格的样式,但中国传统家具在造型与装饰手法的演绎轨迹是由简入繁再入繁的演变过程,而日本家具在造型与装饰手法的演绎轨迹是一条由简入繁再入简的演变过程。西化时期中日两国对于西方家具样式的选择、家具装饰造型的模仿、家具装饰手法的运用,以及在吸纳、模仿、融合、创新之后走出的不同轨迹,反映了两国审美意识不同的表象下,深层“质”的不同,即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差异。(4)对两国家具近代西化时期在“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日本对新鲜事物、先进技术的学习、吸收具有天生的主动性,近代西化时期两国对于虫胶漆、胶合板、弯曲木等新材料与技术的引入过程中,日本对弯曲木、胶合板等技术的应用比中国早很多年;在家具图样绘制标准化技术方面,无论从西方家具图样的引用时间,还是使用广度与绘制的标准化程度等方面,都直观的显示出中国在家具发展中工业化水平与家具科学系统化方面与日本的差距。从中日传统家具在近代化演变中的“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晰的意识到,在中国家具发展的过程中,要有文化自信,既要积极的借鉴与学习,也要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既要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对外来先进技术与文化进行选择吸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家具风格,并傲立于世界家具之林。

二、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办公形态与办公家具的研究现状
        1.2.2 智能化与办公家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智能化办公家具理论概述与技术基础
    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概念
        2.1.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相关概念
        2.1.2 智能化办公家具在智能化领域中的从属关系
        2.1.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定义
    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组成结构与控制系统
        2.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组成结构
        2.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控制系统
        2.2.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控制理论
        2.2.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嵌入式系统
    2.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应用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与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
    3.1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
        3.1.1 办公形态的影响因素
        3.1.2 限于影响因素下的办公形态变化
        3.1.3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分析
        3.1.3.1 办公结构扁平化
        3.1.3.2 办公形式虚拟化
        3.1.3.3 办公模式互动化
        3.1.3.4 办公职位细分化
        3.1.3.5 办公空间灵活化
        3.1.3.6 办公生活一体化
    3.2 基于未来办公形态的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
        3.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交互化
        3.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弹性化
        3.2.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复合化
        3.2.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高效化
        3.2.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技术化
    3.3 本章小结
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体系
    4.1 构建智能化办公家具体系的核心目标
    4.2 智能化办公家具构成体系的实现
        4.2.1 感知层的实现
        4.2.2 网络层的实现
        4.2.3 应用层的实现
        4.2.4 控制层的实现
        4.2.5 云层的实现
        4.2.6 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
    5.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需求与要素和原则的联系
    5.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功能要素分析
        5.2.1 办公家具构建办公人员之间的交互功能
        5.2.2 办公家具对办公人员的服务功能
        5.2.2.1 信息采集功能
        5.2.2.2 信息编辑功能
        5.2.2.3 信息输出功能
        5.2.3 办公人员与办公家具的交流功能
        5.2.4 办公家具之间的交流功能
    5.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结构要素分析
        5.3.1 办公家具结构对团队的适应
        5.3.2 办公家具结构对个人的适应
        5.3.3 办公家具结构对职业的适应
    5.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造型要素分析
        5.4.1 功能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5.4.2 结构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5.4.3 其他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5.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环境要素分析
    5.6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原则
        5.6.1 安全性原则
        5.6.2 高效性原则
        5.6.3 生活性原则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交互设计的办公家具与空间概念分析
    2.1 办公空间的特殊性
        2.1.1 办公空间的定义
        2.1.2 智能办公空间的实现
    2.2 智能科技融入办公空间
        2.2.1 智能家具
        2.2.2 智能化设备
    2.3 常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交互设计
        2.3.1 智能升降桌的交互方式
        2.3.2 智能柜的交互方式
        2.3.3 智能灯的交互方式
    2.4 系统智能办公家具的技术背景
        2.4.1 网络协议技术
        2.4.2 办公空间中的网络协议技术
        2.4.3 电力载波通信(PLC)技术
        2.4.4 Zigbee通信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办公空间中家具交互设计方法与用户需求理论研究
    3.1 智能办公空间的横向与竖向设计
    3.2 智能办公空间横向交互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3.2.1 智能办公家具横向交互设计的概念
        3.2.2 智能办公空间横向交互设计的特点
    3.3 智能办公空间竖向交互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3.3.1 智能办公空间竖向交互设计的概念
        3.3.2 智能办公空间竖向交互设计的特点
    3.4 基于智能化家具交互的用户需求的概念及特点
        3.4.1 基于智能化家具交互的用户需求的概念
        3.4.2 基于智能化家具交互的用户需求的特点
    3.5 智能化办公家具交互与用户需求的关联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办公家具的交互模式与交互行为分析
    4.1 物与环境的交互分析
        4.1.1 家具与建筑的生态交互
        4.1.2 现实加虚拟环境下的智能交互
        4.1.3 物与环境的共享性
    4.2 人与物的交互分析
        4.2.1 办公空间对办公人群的行为活动的引发影响
        4.2.2 办公人群在智能化环境下引发的行为活动类型
    4.3 实地调研动态行为活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问卷调研与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发放
        5.1.1 问卷构成
        5.1.2 问卷实施
    5.2 问卷结果与分析
        5.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5.2.2 调查人群办公学习空间情况
        5.2.3 调查人群对智能化办公的认知情况
        5.2.4 调查人群对办公环境属性要求的情况
        5.2.5 调查人群痛点及问题分析
        5.2.6 调查人群对于交互方式意愿的分析
        5.2.7 调查人群对于交互App的需求分析
        5.2.8 调查人群对当前工作环境满意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化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设计实践
    6.1 智能化办公空间的模拟建设与规划
        6.1.1 办公空间内交互客体的分区与布置
        6.1.2 各区域主要功能介绍及客体交互设计思路
        6.1.3 设计依据与目的
    6.2 系统化智能办公家具交互App的设计实践
        6.2.1 软件框架及主要功能设计
        6.2.2 设备权限及隐私相关功能
        6.2.3 App主页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6.2.4 智能柜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5 智能灯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6 智能升降桌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7 新风机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8 健康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9 系统后台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6.2.10 智能场景预设功能和使用方法
        6.2.11 其他功能和使用方法
    6.3 智能办公家具交互App在模拟场景中的可行性验证
        6.3.1 模拟实体办公空间的可行性
        6.3.2 使用App完成空间内智能交互动作的可行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软件着作权
附录1 智能办公家具交互问卷调查

(3)基于职员收纳行为的办公桌参数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办公行为研究及收纳需求分析
    2.1 办公行为理论研究
        2.1.1 办公行为的定义
        2.1.2 办公行为的构成
        2.1.3 办公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办公行为方式
    2.3 办公行为和家具收纳设计
        2.3.1 办公行为的影响因素
        2.3.2 家具收纳设计
        2.3.3 办公行为和家具设计
    2.4 办公群体调研
        2.4.1 调研目的
        2.4.2 调研流程
        2.4.3 调研分析
        2.4.4 使用者需求
    2.5 办公桌收纳设计分析
        2.5.1 实地调研现状分析
        2.5.2 办公收纳行为分析
        2.5.3 办公收纳行为痛点与需求总结
    2.6 本章小结
3 办公桌参数化设计
    3.1 办公桌收纳空间划分
    3.2 办公桌设计要素分析
        3.2.1 物品收纳要素分析
        3.2.2 收纳行为要素分析
        3.2.3 人体工程学分析
    3.3 参数化设计的理念、流程和方法
        3.3.1 参数化设计理念
        3.3.2 参数化设计流程
        3.3.3 参数化设计方法
    3.4 参数化建模方法
        3.4.1 基于几何约束的数学方法
        3.4.2 基于几何原理的人工智能法
        3.4.3 基于特征模型的建模方法
    3.5 办公桌的相关描述
        3.5.1 办公桌的整体构成
        3.5.2 参数化特征建模
    3.6 办公桌尺寸参数化
    3.7 本章小结
4 系统开发与方案设计
    4.1 开发平台——UG
    4.2 二次开发工具介绍
    4.3 开发语言选择
        4.3.1 C++语言的功能
        4.3.2 C++语言优点
    4.4 办公桌造型设计分析
    4.5 函数模型的表达
    4.6 设计方案
        4.6.1 设计构思与流程
        4.6.2 交互界面设计
        4.6.3 程序设计
    4.7 方案运行
    4.8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面向联合办公环境下的智能升降工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由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联合办公模式研究现状
        1.2.2 智能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1.3 办公概念阐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办公工位需求分析
    2.1 环境场景分析
    2.2 设计原则
    2.3 功能需求分析
        2.3.1 智能调节
        2.3.2 私密性
        2.3.3 基础功能
    2.4 人性化需求分析
    2.5 市场需求分析
    2.6 智能工位应用与前景
        2.6.1 智能工位应用
        2.6.2 智能工位发展前景
    2.7 本章小结
3 设计策略与方案优化
    3.1 产品定位分析
    3.2 概念方案设计
        3.2.1 设计灵感
        3.2.2 设计概念
    3.3 方案筛选
        3.3.1 方案评估
        3.3.2 方案优化
    3.4 产品模型构建与渲染
    3.5 本章小结
4 智能系统搭建
    4.1 联合办公场景用户行为流程图
    4.2 员工信息整理与数据库建立
        4.2.1 实验内容
        4.2.2 实验的基本设置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系统硬件配置方案
    4.4 系统程序搭建
    4.5 本章小结
5 智能升降工位设计实践
    5.1 外观设计
        5.1.1 结构设计
        5.1.2 产品尺寸和人机关系
    5.2 用户操作界面设计
        5.2.1 工位调节界面
        5.2.2 APP操作程序界面
    5.3 人机交互设计
        5.3.1 办公环境交互设计
        5.3.2 工位交互设计
    5.4 智能升降工位应用实践
        5.4.1 硬件模型制作
        5.4.2 系统搭载运行
        5.4.3 办公空间使用场景
    5.5 迭代优化构想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A
附录B
致谢

(5)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研究
    2.1 办公形态内涵
        2.1.1 办公形态定义
        2.1.2 办公形态的演绎轨迹
        2.1.3 办公形态影响因素探究
    2.2 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类型
        2.2.1 互联网时代的办公技术及设备
        2.2.2 SOHO办公
        2.2.3 移动办公
        2.2.4 休闲俱乐部式办公
        2.2.5 传统办公形态与新型办公形态对比
    2.3 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特点
        2.3.1 办公形态细分化
        2.3.2 办公方式悄然转变
        2.3.3 办公模式升级
        2.3.4 线下社交不可或缺
        2.3.5 办公空间多元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设计思维及展示方法研究
    3.1 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现存问题
        3.1.1 空间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矛盾
        3.1.2 国内办公家具缺乏创新考量
        3.1.3 呆板家具与灵活办公行为匹配性差
        3.1.4 后疫情时代对办公家具提出新要求
    3.2 主流产品设计思维解读
        3.2.1 沉浸式办公体验思维解读
        3.2.2 趋势赋能创新设计思维解读
        3.2.3 后疫情时代健康办公思维解读
    3.3 产品终端展示方法解读
        3.3.1 产品展示方法
        3.3.2 产品终端展示方法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流程推演
    4.1 办公群体需求分析
        4.1.1 用户调研目的、任务与方法
        4.1.2 问卷调研与解析
        4.1.3 深度访谈解析
        4.1.4 设计诉求点汇总
    4.2 基于办公形态及用户需求确定办公家具设计主题
        4.2.1 确定设计主题
        4.2.2 确定情感氛围基调
    4.3 依据需求提取设计关键词
        4.3.1 需求划分
        4.3.2 设计关键词提取
        4.3.3 设计关键词排序
    4.4 依据设计关键词萃取设计元素
        4.4.1 设计元素萃取方法
        4.4.2 设计元素萃取
    4.5 设计元素在办公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4.5.1 设计元素分类
        4.5.2 设计元素可视化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新型办公形态的家具设计实践
    5.1 办公家具多样性展示
        5.1.1 家具感性设计表达
        5.1.2 家具人机尺寸表现
        5.1.3 家具功能设计展示
    5.2 办公家具整体布局
        5.2.1 办公家具一体化空间布局表达
        5.2.2 办公家具用户体验优化
    5.3 后疫情时代“办公+生活”多维度家具设计主题展示
        5.3.1 主题场景设计
        5.3.2 基于Mood Board法的家具主题情感展示
    5.4 互联网时代办公家具可用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办公家具用户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基于健康理念的睡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睡床的研究现状
        1.2.2 基于健康理念家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2.睡床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睡床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人体工程学基础理论
        2.1.2 人性化设计理念
    2.2 睡床的设计要素和需求
        2.2.1 睡床的设计要素
        2.2.2 睡床的设计需求
    2.3 居家睡床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2.3.1 市场现状
        2.3.2 居家睡床使用现状
        2.3.3 目标用户的喜好调查
    2.4 基于健康理念睡床的设计需求分析
        2.4.1 健康理念的概念
        2.4.2 基于健康理念睡床的设计需求
    2.5 本章小结
3.人的健康与睡床的相关性分析
    3.1 用户行为分析
    3.2 睡床的尺寸
    3.3 用户对于睡床外观的情感需求
        3.3.1 睡床材料的感性意象分析
        3.3.2 睡床常用木材纹理的感性分析
        3.3.3 睡床造型的感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基于健康理念睡床的功能设计与实践方案
    4.1 床的功能设计
        4.1.1 “提醒”功能
        4.1.2 “行走的”床箱
    4.2 设计实践
        4.2.1 设计构思
        4.2.2 方案展示与说明
    4.3 基于健康理念睡床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基于健康理念睡床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联合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联合办公研究现状
        1.3.2 情感化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市场研究
    2.1 联合办公概述
        2.1.1 我国联合办公的产生与发展
        2.1.2 我国联合办公模式特点
        2.1.3 我国共享办公空间概况
        2.1.4 联合办公家具市场现状
        2.1.5 国内联合办公家具现存问题
    2.2 情感化设计解析
        2.2.1 情感的含义
        2.2.2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2.2.3 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
    2.3 联合办公家具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2.3.1 情感化设计是时代趋势
        2.3.2 我国联合办公模式存在特殊性
3 我国联合办公群体分析
    3.1 联合办公群体特征
        3.1.1 群体年龄
        3.1.2 团队规模
        3.1.3 群体性格特征
    3.2 联合办公群体心理状态
        3.2.1 社交需求
        3.2.2 归属感与安全感
        3.2.3 自我价值的实现
    3.3 联合办公群体工作属性
        3.3.1 工作类型
        3.3.2 弹性办公
        3.3.3 团队合作
    3.4 联合办公群体办公行为
        3.4.1 办公行为研究过程
        3.4.2 公共空间行为概况
4 本能层次的情感需求
    4.1 视觉需求
        4.1.1 色彩
        4.1.2 造型
        4.1.3 光线
    4.2 触觉需求
        4.2.1 触感
        4.2.2 环境温感
    4.3 听觉需求
    4.4 嗅觉需求
5 行为层次的情感需求
    5.1 个人办公行为需求
        5.1.1 办公物品需求
        5.1.2 办公姿态需求
        5.1.3 远程会议需求
        5.1.4 其他个人办公需求
    5.2 休息性行为需求
        5.2.1 休闲姿态需求
        5.2.2 用餐需求
        5.2.3 缓解疲劳需求
    5.3 团队工作需求
        5.3.1 办公空间需求
        5.3.2 办公私密性需求
    5.4 商业洽谈需求
6 反思层次的情感需求
    6.1 群体的个人领域
    6.2 群体的社群归属感
        6.2.1 办公空间的“家庭”环境
        6.2.2 “软硬兼施”的社区环境
        6.2.3 群体交流合作的促进
    6.3 群体形象的表达与彰显
        6.3.1 个体形象的表达
        6.3.2 公司形象的彰显
7 联合办公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
    7.1 舒适性原则
        7.1.1 家具的亲和性
        7.1.2 合理的人体工程学尺寸
    7.2 灵活性原则
        7.2.1 家具形式的可调节性
        7.2.2 家具的系统性
        7.2.3 家具的个性化
    7.3 智能性原则
    7.4 引导性原则
        7.4.1 对躯体放松的引导性
        7.4.2 无意识交流的促进
8 设计实践
    8.1 模块化联合办公家具
        8.1.1 家具形式
        8.1.2 家具模块尺寸
        8.1.3 使用姿态
        8.1.4 整体布局
    8.2 便携式个人办公单元
        8.2.1 家具形式
        8.2.2 家具尺寸
        8.2.3 使用模式
9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研究 ——方糖小镇中山公园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联合办公行业的发展现状
        1.1.2 联合办公空间设计问题突出
    1.2 研究现状
        1.2.1 联合办公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1.2.2 模块化设计研究现状
        1.2.3 模块化在联合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章节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
        1.5.1 模块与模块化
        1.5.2 模块化设计
        1.5.3 联合办公空间
        1.5.4 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联合办公空间中模块化设计相关层面
    2.1 模块化的主要内容
        2.1.1 框架与隔断模块
        2.1.2 家具模块
        2.1.3 前台、吧台、图书与多功能空间模块
        2.1.4 插件模块
        2.1.5 装饰、娱乐模块
    2.2 模块的主要连接与组合方式
        2.2.1 主要连接方式
        2.2.2 主要组合方式
    2.3 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相关调研
        2.3.1 模块化应用现状调研
        2.3.2 空间使用者需求与特点调研
        2.3.3 调研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块化设计在联合办公空间中的意义与优势
    3.1 提高企业竞争力
        3.1.1 降低成本
        3.1.2 节约时间
        3.1.3 提高管理效率
    3.2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3.2.1 材料可持续性
        3.2.2 施工可持续性
        3.2.3 设计可持续性
    3.3 提升空间灵活性
        3.3.1 模块的灵活性
        3.3.2 空间环境变化的灵活性
        3.3.3 DIY的灵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块化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应用的可行性
    4.1 应用成本
    4.2 空间结构
    4.3 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4.4 技术支持
    4.5 用户层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原则
        5.1.1 平衡整体与局部
        5.1.2 兼顾功能与艺术
        5.1.3 体现代谢与生长性
    5.2 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策略
        5.2.1 化繁为简,促使模块通用化、系列化
        5.2.2 统筹协调,营造整体工作与生活空间氛围
        5.2.3 激发好奇心,增加空间趣味性
        5.2.4 相互转换,提高空间与功能多样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方糖小镇空间模块化设计实践
    6.1 项目分析
        6.1.1 项目位置
        6.1.2 项目空间现状
    6.2 使用者分析
        6.2.1 主要人群
        6.2.2 人群特点
        6.2.3 空间使用需求
    6.3 设计内容与设计分析
        6.3.1 设计概念
        6.3.2 模块设计与组合方式
        6.3.3 空间分析
        6.3.4 设计效果图展示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概述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附件

(9)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空间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预防焦虑的相关理论与现状分析
    2.1 焦虑的相关问题综述
        2.1.1 焦虑的定义
        2.1.2 焦虑的种类
        2.1.3 焦虑的危害
    2.2 焦虑产生的原因
        2.2.1 遗传作用
        2.2.2 控制感的缺失
        2.2.3 早期生活经验
        2.2.4 社会建构
    2.3 预防焦虑的相关理论
        2.3.1 色彩感知理论
        2.3.2 触觉通感理论
        2.3.3 亲生命理论
        2.3.4 控制感理论
        2.3.5 选择理论
        2.3.6 焦虑预防理论的实际运用
    2.4 联合办公家具与焦虑的关系
        2.4.1 噪音问题
        2.4.2 私密性缺失
        2.4.3 安全感缺失
        2.4.4 领域感缺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办公空间家具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3.1 联合办公家具概述
        3.1.1 联合办公的定义
        3.1.2 联合办公家具的定义
        3.1.3 联合办公与传统办公的区别
        3.1.4 联合办公于焦虑之间的关系
    3.2 联合办公家具调研的目的以背景介绍
    3.3 联合办公家具调研过程
        3.3.1 调研设计
        3.3.2 上海威海路Wework联合办公家具实地调研结果
        3.3.3 成都SOHO3Q联合办公家具实地调研结果分析
    3.4 调研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优缺点分析
        3.4.2 研究对象讨论
    3.5 国外同类产品案例分析
        3.5.1 国外案例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3.5.2 荷兰阿姆斯特丹TSH COLLAB联合家具分析
        3.5.3 人机工学椅案例分析
        3.5.4 站立办公家具分析
    3.6 案例分析对预防焦虑的借鉴意义
    3.7 联合办公家具影响因素分析
        3.7.1 办公桌设计影响因素
        3.7.2 办公座椅设计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办公家具用户调研与人机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调查问卷设计流程
        4.1.2 感性词语与样本收集
        4.1.3 语义差异量表建立
    4.2 联合办公家具用户调研
        4.2.1 用户范围
        4.2.2 收集样本数据
        4.2.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3 联合办公家具人机尺度分析
        4.3.1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
        4.3.2 GB1000-88在联合办公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4.3.3 联合办公家具尺度与用户坐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家具设计实践
    5.1 联合办公家具用户特征分析
        5.1.1 用户工作类型分析
        5.1.2 健康的办公体态分析
        5.1.3 辅助型办公设备特征分析
        5.1.4 办公单元尺度分析
    5.2 联合办公家具设计要素分析
        5.2.1 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家具色彩设计分析
        5.2.2 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家具功能设计分析
        5.2.3 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家具造型设计分析
    5.3 联合办公家具设计方案
        5.3.1 前期方案推敲
        5.3.2 产品尺寸设计
        5.3.3 产品材质说明
        5.3.4 用户使用说明
        5.3.5 效果图展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联合办公家具设计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西风东渐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3.2 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相互影响
        1.3.3 以建筑、园林、美术等为背景的中日传统文化艺术近代化的研究现状
        1.3.4 关于中国传统家具与近代化进程的研究
        1.3.5 日本传统家具及近代化进程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2.1 近代与近代化
        2.1.1 近代
        2.1.2 近代化
    2.2 西方化与西化
    2.3 家具的近代化
3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与家具业概况
    3.1 锁国时期西方文化的影响
        3.1.1 历史背景
        3.1.2 西方文化传来
    3.2 开埠后的影响
        3.2.1 被迫开埠的中国
        3.2.2 被迫破关的日本
    3.3 近代化历程中的中日家具概况
        3.3.1 中国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的家具业概况
        3.3.2 近代化历程的日本家具业概况
    3.4 小结
4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中家具品类的演化
    4.1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中日传统家具的影响
        4.1.1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响
        4.1.2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日本传统家具的影响
    4.2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家具品类变化
        4.2.1 中国传统家具品类的变化
        4.2.2 日本传统家具品类的变化
    4.3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西化”家具品类演化的比较
    4.4 小结
5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样式、造型与装饰手法比较
    5.1 西洋家具的导入
    5.2 西化家具的样式
        5.2.1 中日“西化”之初西洋家具样式
        5.2.2 中西合璧与和洋折衷时期的西洋家具样式
    5.3 “西化”的家具造型
        5.3.1 西方古典家具的导入
        5.3.2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的影响
    5.4 “西化”的家具装饰手法
        5.4.1 引入西方家具装饰纹样
        5.4.2 家具装饰手法的“西化”
    5.5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主要样式与造型、装饰手法比较
        5.5.1 “西化”时期中日家具样式与造型、装饰手法异同
        5.5.2 异同的历史文化成因
    5.6 小结
6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比较
    6.1 家具材料的“西化”
        6.1.1 “西化”初期家具材料
        6.1.2 “西化”成熟期的家具材料
    6.2 家具结构与技术“西化”
        6.2.1 中日传统家具结构工艺的“西化”
        6.2.2 中日传统家具技术的“西化”
    6.3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比较
    6.4 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日本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对我国当代家具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D]. 田云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设计与研究[D]. 王子轩.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职员收纳行为的办公桌参数化设计[D]. 毛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4]面向联合办公环境下的智能升降工位设计[D]. 马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5]互联网时代新型办公形态下的家具设计研究[D]. 王盼盼.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6]基于健康理念的睡床设计研究[D]. 朱超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联合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杨思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联合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研究 ——方糖小镇中山公园店设计[D]. 谭志鹏. 东华大学, 2020(01)
  • [9]基于焦虑预防的联合办公空间家具设计研究[D]. 杨雨杭.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D]. 郭莹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日式办公家具及空间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