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回望家园》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

《天使,回望家园》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

一、《天使,望家乡》与汤姆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论文文献综述)

祁岩[1](2020)在《《天使,望故乡》的自然主义与流浪情结》文中指出《天使,望故乡》是美国作家汤姆斯·沃尔夫的处女作,是一部具有高度自传性的成长小说。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尤金的逃离、寻找与归位的历程,刻画了尤金矛盾而复杂的流浪情结,并透过尤金与家庭、社会的冲突与调和,阐释了作者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文章从浓郁的自然主义特征与诗意的流浪情结两个层面,来解读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王兰明[2](2019)在《信仰的追寻——评托马斯·沃尔夫的《没有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马斯·沃尔夫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他的小说充满抒情气息,而不是以情节取胜,再加上他并不丰富的经历,以及他伤感的心灵,使他的小说具有一层自传色彩。短篇小说《没有门》以时间与流浪者的故事为载体,在循环的结构、流动的意识及"门"这一信仰的象征中表达了沃尔夫对生命的认识、对信仰的追寻,富含深刻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

郑文佳[3](2019)在《《天使,望故乡》的文化诗学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初,南方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凭借其狂想曲式的自传体叙事风格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不少评论家誉之为“美国的普鲁斯特”。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作为沃尔夫的成长回忆录,围绕主人公尤金·甘特一家的生活故事而展开,描绘了内战后南方小镇阿尔蒙特在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上等一系列的变迁,并以此揭露重建时期南方人集体性的迷失状态。沃尔夫在小说中透露出其深刻的历史意识—一方面批判了北方工业话语对南方传统文明的戕害,另一方面又否定了南方社会因循守旧的落后思想。同时,借尤金在成长道路上的探索,沃尔夫赋予了小说奥德赛式的追寻主题,对个人迷惘困境的担忧跃然纸上。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理论,深入分析沃尔夫的历史意识与作品的迷惘主题。主线从新历史主义者路易·蒙特洛斯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出发,将小说文本与20世纪初南方历史文本并置研究。一方面探究历史对小说文本的影响,即沃尔夫揭示了在南方大历史背景下,北方工业经济的渗透对南方重农思想的强烈冲击,以及内战的失败对南方造成的集体式创伤;另一方面解释小说文本对历史的重塑功能,即小说着眼于南方个体的小历史书写,如尤金母亲的疯狂投资地产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小镇青年参军只为满足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幻想等,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南方。其次,论文辐线选取新历史主义理论另一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分析小说《天使,望故乡》中作品、作者、历史的多向互动方式,即沃尔夫运用自白式特色及厚描叙事策略将作品与历史有效沟通,并启发了后人的文学创作,完成从叙事史学到文化诗学的转化。因此,利用新历史主义理论来分析该作品,有助于发掘作品的诗学品味和艺术价值,同时能借此引发对当下迷惘矛盾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王静文[4](2018)在《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多重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马斯·克莱顿·沃尔夫是美国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他的四部长篇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色彩,对个体人生的孤独和追寻有着深刻的思考;但在表现个体人生之外,小说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从审美的角度对古今作家进行品评,提出艺术创作方面的主张,因而体现出多重主题。“孤独”和“追寻”共同构成了小说有关个体人生的主题。小说处处氤氲着孤独的氛围,主人公的家庭环境塑造了主人公的敏感性格,家庭成员之间的不睦使主人公感到孤独,而主人公的社会关系又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为了摆脱孤独,主人公开始了永无止境的追寻,像亚当一样追寻天堂,像奥德修斯一样追寻故乡,像浮士德一样追寻自我,以及追寻“父亲”。在社会层面,小说重点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和批判金钱社会两个观点。小说中的黑人和犹太人形象逐渐丰满,主人公也在不断摆脱固有偏见并最终明确表达反对种族歧视的观点。小说通过对美国地产和银行发展的描写揭露了经济繁荣背后的危机,表达了对金钱社会的批判,同时暗讽了清教的虚伪。在审美层面,四部小说在对古今文学进行批评时还提出了创作主张。小说呼吁读者关注经典,提醒作家在取材时要看到生活的复杂性,提倡读者形成自己的审美见解,并提出不以作品受欢迎程度来评判作品好恶的观点。小说还主张戏剧创作要立足现实生活,作家的写作是一种自传性的写作,鼓励美国作家书写美国,作家在创作时要形成并坚定自己的创作风格等。综上,沃尔夫通过主人公尤金与乔治的成长游历将人生、社会和审美融为一体,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虽然小说用“追寻”摆脱“孤独”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最终积极地将主人公引向了更深层次的追寻。将四部小说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沃尔夫摆脱固有偏见,不断认识美国、书写美国的过程。沃尔夫在通过小说表达批评观点和创作主张的同时,也在这四部小说中实践着这些主张。

徐丽娜[5](2016)在《《天使,望故乡》中尤金的主体间性式成长》文中研究说明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天使,望故乡》,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毫不夸张的说,一百个读者心中,就会对尤金的成长有一百种解读。前人对《天使,望故乡》的研究多数侧重在文本研究的层面,理论研究方面尚不够充分,本文希望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给《天使,望故乡》这部小说的批评分析增添一点新意。从目前来看,成长小说已经有了一个不小的体量,然而对成长的定义以及成长的分析尚显不够深入,而《天使,望故乡》作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就突显出来了,而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对尤金的成长来进行分析尚属首例。这篇文章主要引用主体性哲学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主体间性理论这三种理论对尤金的成长做一个全新视角下的分析。本论文共分三章,对尤金的主体间性式成长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透视。论文的第一章,从源头着手,对作者托马斯·沃尔夫的情况做了简短的介绍,并且列叙了《天使,望故乡》的译介情况,然后从国内与国外的托马斯·沃尔夫研究情况开始,陈述了《天使,望故乡》的研究状态以及研究深度,提出了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来分析《天使,望故乡》的主人公尤金的成长全貌的研究视角。第二章从成长小说入手,从成长小说的缘起开始,详细介绍了成长小说的发轫,以及《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对于成长小说的重要意义。成长小说诞生于德国,却在英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新鲜的文学范式与英法本国的民族文学相结合,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最后,介绍了成长小说在美国本土的发展以及霍桑对于美国成长小说的重要意义,并将主题引向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天使,望故乡》。到了第三章,因为小说中,尤金的成长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因此本章分三节,来详细论述尤金成长状态的转变。在第一节,详细叙述了主体性哲学与主体间性哲学的原理以及发展流变,第二节,首先从尤金的主体性阶段铺开陈述,解释了尤金主体性阶段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个性先验设定对外界主体影响的无意识反抗,然后过渡到尤金的主体间性阶段。尤金在开始接受来自生活世界的共在之后,主观上经历了从不加选择的接受来自家人的各方面的影响,到慢慢认清自己的追求,开始排斥来自家庭环境的种种精神污染,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可避免的陷入与家人以及各色房客们所形成的主体间性场域,也就是他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阿尔特蒙的主体间性场域。这一节择取了对尤金的经验个性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个人,父亲甘特,母亲伊丽莎,哥哥本恩,完整的呈现了尤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过渡状态。进入第三节,尤金已经进入了完全状态的主体间性成长。与家人以及阿尔特蒙的格格不入让他进入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那就是与旧的主体间性场域决裂,进而前往哈佛求学,以期寻找一个全新的,适合自己的主体间性的场域。文章在运用以上理论对尤金的成长进行分析后,得出对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两大因素,一个是此在主体的先验个性,一是后天生活世界主体间性共在的影响。

李晶然[6](2013)在《论《天使,望故乡》中的追寻主题》文中研究指明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1900—1938)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上的最伟大小说家之一。一生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等作品。本文以《天使,望故乡》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追寻主题,以期对作家思想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了沃尔夫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意义: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追寻主题,对作家思想以及时代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第一章论述了美国文化中的追寻传统以及沃尔夫思想中的追寻情结。美国自建国起就具有了追寻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追寻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沃尔夫受到传统的影响,在他的思想中具有一种追寻情结。这种追寻的意识体现在他的自然观、时间观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三个方面。第二章论述了《天使,望故乡》中体现出的追寻主题。本节从追寻者的追寻目标和追寻过程两个方面论述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追寻情结。小说中,人物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执着地寻找着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归宿地。第三章分析了追寻主题的价值意义,并对其进行文化的反思。一方面,作家受到爱默生的影响,推崇自然,倡导人们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解脱。另一方面,他又进一步发展了超验主义的观点,认为只有回归最本真的自我,才能找到个体的存在价值,才能找到整个社会的生存出路。

朱青[7](2013)在《托马斯·沃尔夫小说创作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首次系统地对其小说中的创作意识进行研究,挖掘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种族意识、时间意识和地域意识,透视作家对个人、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与见解。本论文用引言、正文和结语等3个部分,对托马斯·沃尔夫的创作意识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引言概述托马斯·沃尔夫的生平、作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引出本文论题,对其小说中的3种意识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阐述研究其小说创作意识的意义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分3章,主要以他的长篇小说为主,对其创作意识进行详细的阐释,分析3种创作意识的内涵、成因和在提升和深化小说的内涵方面具有的价值。第一章主要写其小说的种族意识。介绍他描写南方黑人不幸命运的背景,讨论其小说中的种族意识产生的原因,说明他对黑人的矛盾心态受到了美国南方文化的影响,即种族意识是南方作家共有的集体无意识。第二章主要写其小说的时间意识。本章分别从“空间时间”、“心理时间”和“永恒时间”3个方面来探索他先由对时间的飞速流逝感到无奈,明了“空间时间”的生硬和无情,再到凭借想象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缀在一起,意识到“心理时间”带来的心理安慰,最后超越时间,求得“永恒时间”的心路历程。第三章主要写其小说的地域意识。一方面,从他的生长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和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背景出发,来分析他的地域意识产生的根源。另一方而,以其小说里的主人公的成长为线索,说明其对于故乡既爱义恨的矛盾情感。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得出:托马斯·沃尔夫身处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他的创作意识是种族意识、地域意识和时间意识的融合体。这3种意识产生的合力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普世价值,表现出了他对整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价值理想的终极探求。

王兰明[8](2012)在《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文中认为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着名小说家。他以"百科全书式"的人生探索和掺和着迷惘与追求、痛苦与激愤的复杂情感世界,显示出超越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文章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文本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中国学术界的沃尔夫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在成果数量还是研究力度上,沃尔夫研究在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都是刚刚起步。我们已经翻译出版了沃尔夫的主要作品,我们还未从文化、宗教、语言、创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对沃尔夫的思想和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与国外沃尔夫研究相比,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

张威,王春[9](2012)在《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文中指出托马斯·沃尔夫,美国南方文学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于上世纪80年代被陆续译介,向中国读者开启了20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和"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之窗。本文基于对沃尔夫译介的详尽描述和对翻译事件的分析,认为:1)沃尔夫小说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和文艺译介价值;2)多个重译本不乏上乘之作,但尚未引起广泛关注;3)与沃尔夫小说研究相比,其相关翻译研究尚属空白。综上所述,沃尔夫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其小说译介研究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蒲琳[10](2010)在《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文中认为托马斯·沃尔夫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生留下了4部长篇巨着和两部短篇小说集等作品。在美国,他受到了和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作家一样的重视,然而在中国却由于研究材料缺乏等原因长期受到忽视。近些年来,他的作品被逐渐译成中文,国内对他的研究也随之展开。沃尔夫的长篇小说都具有自传性的特征,本文将对其主题进行总体性分析,并探索各个主题的演变特征。本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引言部分包括作者的生平与创作、文献综述、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概述。第一章至第四章将结合与每个主题相关的意象,分别对沃尔夫长篇小说中的“孤独”主题、“寻父”主题、“双重人生”主题、“不能回家”主题进行探讨。第五章对沃尔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并寻求其演变特点。从沃尔夫长篇小说的各个主题可以看出,“孤独”主题与“寻父”主题关注的是人物个体的感受,具有探索个体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特征,而“双重人生”主题与“不能回家”主题则转向了对主人公身边的世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并探索社会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呼吁大萧条背景下的美国民众在“未来之家”中寻求生活的希望。这一演变特征体现了主人公和沃尔夫本人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天使,望家乡》与汤姆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使,望家乡》与汤姆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1)《天使,望故乡》的自然主义与流浪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使,望故乡》的自然主义特征
二、隐于意象群中的流浪情结
    (一)石头、叶子、门——精神流浪
    (二)火车、旅馆、旅行——身体漂泊
    (三)父亲、天使、故乡——追寻母题
三、结语

(2)信仰的追寻——评托马斯·沃尔夫的《没有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循环的结构
2 流动的意识
3 信仰的象征
4 结语

(3)《天使,望故乡》的文化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Thomas Wolfe and Look Homeward, Angel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verseas
        2.2 Domestic Studies on Wolfe and Look Homeward, Angel
    3. The Significance, Innov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4.1 Historical Narrative as Literary Artifacts
        4.2 Stephen Greenblatt: a Poetics of Culture
        4.3 Louis Adrian Montrose:Textuality of History and Historicity of Texts
Chapter One Historicity of Texts: Representation of a Historical South
    1.1 Contention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Economic Transitions
        1.1.1 Insistence on Southern Agrarianism
        1.1.2 Prevalence of Northern Industrialism
    1.2 Predicament in the Wake of the Civil War
        1.2.1 Teetering of Patriarchal System
        1.2.2 Fading of Aristocratic Virtues
Chapter Two Textuality of History:Reconstruction of a Real South
    2.1 Subversion:Rampancy of Investment on Real Estate
        2.1.1 Shattered Family Organization
        2.1.2 Ambivalent Southern Individuals
    2.2 Dissolution: Craze for Enlistment in the Army
        2.2.1 Hallucination of the Heroic Complex
        2.2.2 Evasion from a Bewildered Life
Chapter Three Poetic Practices: Connection between Texts and History
    3.1 Manipulation on Texts: Constructing Reality
        3.1.1 Auto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
        3.1.2 Thick Description Narratives
    3.2 Influence on History: Instructing Life
        3.2.1 Evocation among Local Society
        3.2.2 Enlightenment on Literary Histo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4)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多重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人生叩问
    (一) 人生而孤独
    (二) 追寻无止境
二、社会反思
    (一) 反种族歧视
    (二) 批金钱社会
三、审美批判
    (一) 评古今文学
    (二) 提创作主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天使,望故乡》中尤金的主体间性式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文学批评视野下的托马斯·沃尔夫
    第一节 托马斯·沃尔夫作品译介
    第二节 当代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天使,望故乡》
第二章 成长小说的定义与发展
    第一节 成长小说的定义
    第二节 成长小说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演变
第三章 尤金成长状态的渐变
    第一节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第二节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第三节 尤金的主体间性式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6)论《天使,望故乡》中的追寻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沃尔夫的追寻情结及其文化背景
    第一节 美国文化的追寻传统
        一、 追寻的界定
        二、 美国追寻传统的产生
        三、 超验主义与美国追寻传统的契合
    第二节 沃尔夫的追寻情结
        一、 追寻情结的体现
        二、 追寻情结的根源
第二章 《天使,望故乡》追寻主题的呈现
    第一节 追寻失落的世界
        一、 追寻精神的家园
        二、 追寻失落的神性
        三、 追寻童年的本真
    第二节 不懈的追寻过程
        一、 对家的逃离
        二、 对旅行的执着
        三、 对回归自我的追寻
第三章 对追寻主题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反思理性文化:回归自然本质
    第二节 思考生存出路:回归本真自我
        一、 思考个体的存在意义
        二、 探索美国的生存出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托马斯·沃尔夫小说创作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托马斯·沃尔夫小说的种族意识
    1.1 托马斯·沃尔夫描写南方黑人不幸命运的背景
    1.2 托马斯·沃尔夫对黑人的矛盾心态
        1.2.1 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1.2.2 对黑人的怜悯和同情
        1.2.3 种族意识——南方作家共有的集体无意识
第二章 托马斯·沃尔夫小说的时间意识
    2.1 “空间时间”引发的悲剧感
    2.2 “心理时间”带来的慰藉感
    2.3 “永恒时间”诱发的创作冲动
第三章 托马斯·沃尔夫小说的地域意识
    3.1 托马斯·沃尔夫生活的美国南方
    3.2 托马斯·沃尔夫笔下的美国南方
    3.3 托马斯·沃尔夫笔下的美国北方
        3.3.1 想象中的北方
        3.3.2 现实中的北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沃尔夫的长篇小说
三、《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和短篇小说
四、沃尔夫的小说特点
五、结语

(9)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天才之境:纡尊降贵的小众作家
3.基于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翻译选择
4.重译喧哗中的翻译研究缺失
5.结语

(10)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沃尔夫的生平与创作
    2. 沃尔夫研究现状
    3. 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概述
第一章 孤独主题
    1.1 主人公的孤独感
    1.2 意象对孤独主题的体现
    1.3 小结
第二章 寻父主题
    2.1 何为“父亲”
    2.2 尤金的寻父之旅
    2.3 意象在寻父主题中的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双重人生主题
    3.1 乔治·韦伯的双重人生
    3.2 意象与双重人生主题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不能回家”主题
    4.1 何为主人公不能回去之“家”
    4.2 “不能回家”主题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综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天使,望家乡》与汤姆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天使,望故乡》的自然主义与流浪情结[J]. 祁岩.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08)
  • [2]信仰的追寻——评托马斯·沃尔夫的《没有门》[J]. 王兰明. 外国语文, 2019(06)
  • [3]《天使,望故乡》的文化诗学研究[D]. 郑文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多重主题研究[D]. 王静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天使,望故乡》中尤金的主体间性式成长[D]. 徐丽娜. 山东大学, 2016(02)
  • [6]论《天使,望故乡》中的追寻主题[D]. 李晶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 [7]托马斯·沃尔夫小说创作意识研究[D]. 朱青. 兰州大学, 2013(11)
  • [8]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J]. 王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9]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 张威,王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2)
  • [10]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D]. 蒲琳. 西北民族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天使,回望家园》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