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怨气为何七年难平?

村民怨气为何七年难平?

一、村民冤屈为何七年难伸(论文文献综述)

侯钧才[1](2020)在《权力运作下的易代书写 ——以明清之际时事小说与相关史籍的文本互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时事小说,是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一种类型,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小说成书时间较接近,作者是作品所叙事件的同代人,因此,亦有学者将时事小说定义为“反映当代历史事件的小说”。它的特点是及时、迅速地反映当时重大事件,大量记载了当时的文献资料和传闻轶事,反映了同代人对事件的认识和情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明末清初,天崩地解,激发了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反映当时军国大事的史书编纂和小说创作,同时达到了高潮。由于二者所指涉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出现了复杂的文本互渗现象。一般而言,文学文本会针对历史文本进行再创作,由于时事小说的特殊性,一些史籍在编纂过程中会采录小说的相关内容,形成了“小说入史”的文化景观。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相渗透,表明历史文本中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然而,历史文本中的虚构与想象,并非仅仅出于可读性的考虑,背后隐藏着权力的博弈,由于意识形态对人心长年累月的侵蚀,政治道德跨越了明清易代带来的话语断裂,致使清初的“晚明史”编纂采录了时事小说中迎合传统政治的内容。易代书写作为清王朝建构自身正统性的重要环节,具有鲜明的权力运作的痕迹。绪论部分明晰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文本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文本的社会性和审美价值在不同的语境中达到动态统一。明清之际的易代书写,以史书和时事小说为中心,现如今,对二者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学科的差异,有关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无专文探讨。明清之际的易代书写,受到社会语境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干涉,通过研究明清之际时事类文本的互渗现象,有助于还原当时文本书写的具体情况,刷新我们对这一时期文本意义的认知。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历代“小说入史”的现象。“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小说作为叙事文本,与史籍的关系密切,在小说尚未独立的先秦时代,史籍中就有非常多的想象因子,后代小说家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汲取了大量经验,也能说明《史记》具有小说色彩。随着文、史分流,历代史学家对“小说入史”现象多持反对态度,但在史籍的编纂过程中,却无法避免采录小说的内容,他们也不可否认小说的史料价值。在采录小说时,史学家更热衷于一些符合自身和统治者政治立场的内容第二章分析了时事小说对史料笔记的采摭情况。对时事的书写,推动了“小说”这一文体的生成与发展。时事小说的题材来源以民间纪闻、邸报塘抄和史料笔记为主,成书时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时事小说的题材来源和创作立场。时事小说的作者在对史料笔记的采摭过程中融入了个人意志,这并非单纯为了增强小说的可读性,而是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是作者政治立场的体现。第三章分析了晚明史籍对时事小说的采录情况。时事小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清初的史籍编纂中就得到体现。然而,晚明史籍在采录时事小说时,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将一些原本属于小说的虚构内容纳入史籍当中。总体而言,这些虚构内容大多是对阉党和农民军的丑化,如李闯的出身和覆灭。清初的官方史籍对这些内容的采录,无疑是为了自抬身价,体现清王朝统治的优越性,也证实了权力对易代书写确有干扰。文学创作与历史编纂会受到政治道德的影响,而政治道德基于政治立场而存在,站在不同政治立场上的人试图用各自的政治道德来阐述事实,因此呈现同一事实的不同文本,拥有各自的话语系统,形成了各自的表达策略和权限。后世的研究者,在还原历史时,不应该迎合文本,而应该注意到文本书写中掺杂着的主观因素,并将之揭露出来,这远比为弥合文本表达之间的缝隙所做的文字游戏更有意义。

杨小华[2](2020)在《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禅学思想和禅宗史的研究,当在整个思想史和佛学史的视域下,将具体的禅僧思想与整个禅学流派的衍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考察。在禅宗发展史上,禅僧的思想与流派的宗趣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但就总体而言,一宗一派的义学理论与禅门规矩都是在祖师们奠定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禅林现状,不断发展而来的。曹洞禅作为明代中后期的禅学的主体,其义学不振、禅律不行、风气败坏等诸多问题,亟待禅僧进行匡救。慧经接曹洞法脉,从禅风、禅法、禅旨、禅修等方面进行纠偏,他高悬钟板、扶竖法幢、盛开法筵,在义学和戒行上扭转了宗门颓势,培育了近世中国佛教的主体——寿昌禅系。本文就是在明代禅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慧经禅学思想与寿昌禅系的流衍进行系统的研究,开掘出其理论特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推进当今佛教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共五章内容,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学界对寿昌禅系的研究概况,归纳研究价值,确立研究内容与方法,对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阐释,厘清寿昌禅系与寿昌寺之间的关系,对慧经行实进行确证。同时对明代的禅林现状进行考量,将慧经放在禅学视域下进行研究发现,曹洞不振有其历史性的缘由和时代性的因素,慧经重振法鼓,接续洞上绵密家风,规定了寿昌禅系之宗范,奠定了曹洞中兴的基础。第二部分,分别探讨了慧经禅学思想的内容和寿昌禅系的接续。慧经的禅风与他的性格特征是一致的,表现为朴素平实、坚毅不拔;机辩自在、随机善诱。禅法则直承洞上主张,高扬“五位”、“偏正”、“回互”之说,在空性理论的基础上,畅演“空性”之宗乘,认为宗门泯别无碍;坚持法身不二之解脱论,行解相应,以求得超越。禅修观则坚持“农禅并重”,在作务中实现本性的复归;针对宗门讲习评唱的弊端,推行看话禅,由“话头”入手,真参实究;以专念佛法来反对禅林流于形式的接引和教学方法;注重对禅史的发掘与运用,赞颂西天诸圣、祖师、公案,体现了慧经对大乘佛学思想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凡此种种,从整体上对曹洞禅进行了提振,开启了寿昌禅系的宗风宗范。慧经以后,寿昌禅系形成以元谧、元镜、元贤、元来为主的传法系统,为中国近世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在对慧经和寿昌禅系分析的基础上的思考,寿昌宗风注重对整个曹洞理论体系的建构,坚持“义学”与“戒行”并重,主张复归禅旨、丰富禅法、规范禅修、接续禅风;寿昌之禅学想思想为了适应社会统治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心学”和“理学”基本内容,其兼容更强;慧经的禅学实践以及由此开创的寿昌禅系,奠定了近世佛教发展方向和基本格局。总之,无明慧经禅师对曹洞宗的明代曹洞宗提振与贡献是根本性的,他通过曹洞宗在禅修方式、教学方法、义学理论等方面的纠偏,推行看话禅和农禅合一,探索明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可能性,培育宗门信徒与开启寿昌法系的实践,一扫明代曹洞宗的不振之风,其道行对于禅宗至整个佛教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宋韵雯[3](2020)在《黄媛介的家国与身世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明清嬗递之际的特殊时代背景出发,选取有着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和闺塾师独特身份的才媛黄媛介为研究对象。从现存资料来看,明清易代之际秀水黄媛介是诗词书画俱的才女,加之她广泛的交游经历,不仅使得她在明清之际声名远播,也为她在明清女性文学占据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黄媛介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她走出闺门进入公共空间的生活方式备受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者的关注。黄媛介才情出众,生平着述颇丰。但因年代久远与女性文学作品受重视程度不高,现多已失佚,诗文作品散见于诸家选集之中。笔者在对黄媛介作品进行辑录时,有幸寻得先前散佚诗集《湖上草》和长篇叙事诗《离隐歌》。前者作为黄媛介现唯一可见的别集,展现了家国覆灭之后诗人的心路历程。后者则以回忆叙写的方式记录了诗人乙酉鼎革被清兵所劫一事和转徙江南各地漂泊流离的经过。个人遭际与板荡时局的不幸结合,黄媛介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书写易代乱离,见证乱亡的时代,也寄托了个人身世感怀。黄媛介作为明清之际出入公共空间的女性代表人物,她的文艺作品也有别于以往局限于闺阁生活的女性。她绘画作品的题材有以往女性较少涉及的山水画和文人画,并在画作上留下题咏和钤印。她在易代书写中效仿男性文人涉足家国议题,表达对百姓的关怀,对政治的批判。作为明清才女群体的一员,黄媛介以其才情和独特性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本文通过黄媛介现存文艺作品及相关史料研究,以求真实再现黄媛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徐智佳[4](2020)在《贵州文斗寨诉讼类文书研究 ——以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文书为中心》文中指出文斗寨隶属于锦屏县管辖,位置处锦屏县清水江中下游地带,其地理环境的优势造就文斗生长着丰富木材。文斗村人们历来都有种树的习惯,在出生、死亡都会种一棵树,以表示对生命的延续,由此可见该地区对树木的重视。从现存大量石碑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文斗寨木材产量丰富、质量好,由此吸引大量木材商人进入文斗寨进行木材交易。由于木材交易的频繁造就了当地经济的发达,从而造就文斗地区法律文书的蓬勃发展。本文所用的研究资料中共收集法律文书218件。其中收集的词状类文书有105件,家书类文书有16件,官文书及其他民间文书有34件,调解类文书有32件,碑文类文书有31件。其中这些文书仅仅是文斗地区文书的一部分,其还有大量的文书原件散落在乡间。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对锦屏地区文斗寨文书中易遵发、姜启成两个家族收藏的文书为主来开展对其中词状和调解类文书研究、整理和分析。文章将文书原件做为基础的分析资料。首先提炼出文斗寨文书的诉讼策略,其中包括夸大冤情、利用道德话语诉冤和情感类话语诉冤。然后探讨了文斗寨纠纷解决中断绝的不同方式,其中包括官府、乡绅、自行和解、神明断绝的方式。最后讨论了文斗寨中人的作用,其中包括中人的劝解、社会担保和中人的代笔作用。在文中会出现表格,其主要是起到一个论据的作用,表格包含的要素有文书名称、当事人、主要事由等内容,欲求展现出锦屏文斗寨文书的特点。通过词状类和调解类文书分析初步得出,文斗寨文书的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是村寨中也存在着纠纷解决独特的方式。其中像断鸡头和盟神这种纠纷的解决方式等。本文初步的展现文斗人民的纠纷处理方式,同时也想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来参与文斗寨文书研究,为文斗地区文书做出一份努力。

张伟[5](2019)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历史上任何一场民众参与的集体暴力活动的源起研究,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环境决定”或是“普遍规律”的讨论层面。如果将关注重点放在历史进程中的“人”身上,以微观的视角观察人际或是群际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就会发现以往很多归之为“原因”的论说其实并不一定与我们看到的“结果”存在必然的关系。山西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剧烈的暴力活动和杀戮行为,如何解释这一过程学界其实并没有进行过较为细致的探讨。本文以“接触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地方社会的暴力活动,便是基于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过于看重“背景”和“影响”,而轻视“过程”的研究范式的反思。因为对暴力活动过程的关注,才会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更为深刻地检验以往所探究的“背景”和“影响”的准确性和说明程度。而对于山西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讨论,以往研究的重点,诸如因物质利益冲突而来的传教士干预诉讼,或是因文化冲突而来的反教流言等反面的影响,在具体的历史时空里,这些情形或许只是山西民众“仇洋”、“仇教”的重要原因,但这却并不能直接促使他们参加义和团、从事集体性的暴力活动,“原因”到“结果”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而从山西的官员、地方士绅、普通民众、传教士、教民之间的具体互动来看,回归集体行动的“政治性”的思路,或许才能有效诠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敌视到对峙,再到暴力相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以往对清廷的“反洋”态度如何与山西地方社会广泛的连接起来却一直缺乏有效的解释。笔者在“现实性”和“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以“接触性”为切入点,聚焦于具体社会情境中各方主体的社会互动,从而得出山西义和团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毓贤在遵从“筹兵”命令背景下在山西倡议练拳,但是山西官府始终没有在组织上有效控制义和团,只是将“反洋”的观念不断向地方社会传播。由于政见不同和力量强衰等原因,山西各地的地方官又普遍缺乏与义和团的互动,“反洋”观念只能以地方社会的理解并实践开来,最终形成了官民一致“反洋”的背景下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

刘方进[6](2019)在《清代桂林交通与区域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交通为切入点,以区域社会史为视角,以今桂林市行政辖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搜集以碑刻为代表的民间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桂林的驿路、河道等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变迁以及桥梁、津渡、凉亭、关隘等交通设施的兴建与维护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梳理概括上述交通要素的倡修主体、兴建过程、建筑特色、地理分布、管理模式、社会功能等设施本身所蕴藏的基本信息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就国家权力的延伸与地方力量的消长、制度的安排与其实际运行状况、官府对地方的治理与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运输权益的纠纷与调解、交通差役的划分与承担、特殊利益人群的形成、民间商道的开辟、文化习俗的传承等问题,以及交通在促进整个清代桂林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对交通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总结出一些历史经验,以便对当前的交通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启示。具体而言,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区位因素,不仅影响着桂林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桂林交通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区域中的定位。从秦代灵渠的开凿,到唐代桂柳运河的开通,再到宋代桂林作为广南西路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最后到明代水陆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促进桂林交通发展上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交通进步在促进桂林社会的发展上做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切都为清代桂林交通在传统社会中达到顶峰奠定了基础。驿路方面,清代是桂林驿传体系的集大成时代,一方面,从驿递的宏观布局、组织设置,到路线规划、配置调整,再到驿路的维护和运转,都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为驿递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其在实际运转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实际配置与原额配置相差太大,经费不足,公文递送相对他省困难,官员滥派差役,塘铺兵扰民等,这都对清代桂林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以桂林为核心连接周边州县、贯通广西全省、对接周边省份的水陆驿传交通网络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不仅为清代桂林干线交通路网的构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也为桂林境内支线交通的延伸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清代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水路方面,河道运输仍然是清代桂林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灵渠和桂柳运河持续性大规模的修缮,以及圩镇贸易的兴盛、山区经济的开发和湘桂民间商道的开辟,交通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河道交通成为桂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在王朝国家的统筹协调下,云南铜矿、湖南谷米、粤东引盐等大宗商品或运销至桂林,或通过桂林转运至周边省份,对桂林的河道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衍生出了诸如河道的疏浚和管理、河道权益的纠纷、交通夫役的差派、山林渔场的争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带动了诸如专业化生产村落的形成、船埠码头的科学化管理、客商经济的快速发展、扒龙船走众亲等新业态、新事物的发展,这都对区域社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交通设施方面,桥梁、津渡、凉亭、关隘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和官府的治理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驿路的畅通、区域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无论是在基址选择、地理分布、配套设施、建筑形制等方面,还是在修建主体、服务区域、社会功能、管理模式等方面,亦或是在这些设施所体现的人文风俗、人群关系、村际网络和官民关系上,都是特定区域下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带有浓厚的区域特征和象征意蕴,还是区域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表现,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不同区域中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机制。综而言之,在桂林先民的勤劳创造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下,上述传统交通的组成要素实现了有机融合,互为凭借,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衔接紧密、层次分明、功能全面的交通运输网络,既为更广范围的人员流动、商品流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交通自身的发展和区域社会的变迁创造了条件。深入研究传统交通体系与区域社会的融合及变迁,有助于今人从一个新的视角更好的理解清代桂林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

叶洪平[7](2019)在《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印象已受到了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既有的相关研究多关注于宏观层面,因此我们很难清晰地了解到不同阶层所塑造的基督教印象。本文即以“基督教的社会印象”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以近代川滇黔边区的循道公会为个案,考察循道公会在当地各社会阶层中的印象变化过程。第一部分先对川滇黔边区在近代不同阶段在社会文化、社会组织、经济交通的差异性方面做了概述。这是当地不同群体塑造循道公会印象的社会背景。第二部分阐述了循道公会传入川滇黔边区前的社会印象与天主教及“洋人”的相关联系。一系列社会事件使天主教和“洋人”在当地的社会印象较为低劣。受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的限制,当地群体多将天主教和“洋人”看成整个基督宗教或西方文化。加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汉文化与基督宗教文化的冲突。由此,循道公会在滇黔川边区宣教初期便陷入了困境。第三部分叙述了循道公会传教士宣教受阻后,他们一方面开始在当地大力推行各种事工活动,另一方面也开始将自己的重点布道区域转移到非汉文化社会。循道公会传教士通过各种不同的宣教方式和事工活动再造了自己的社会印象。总体而言,循道公会此时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日趋良好。最后部分先分析了循道公会在汉文化社会、非汉文化社会发展差异的原因。同时也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印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循道公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川滇黔边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其社会印象的再造不无关系。循道公会在近代川滇黔地区的社会印象变迁为我们理解基督教在中国不同社会中的印象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我们窥见作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变化及政策对“边缘”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例证。

贾丹[8](2018)在《陈藻《乐轩集》注》文中研究指明陈藻,字元洁,号乐轩,福建福州人。原名某,后因读《诗·召南·采苹》有所悟而改名为藻,是闽东南地区理学流派艾轩学派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科举未仕而生活贫苦,少时求学于红泉书院,中年游历各地,足迹遍布东南,甚而远至西南地区,晚年侨居福清,以讲学、农耕为生。其一生贫苦且长年流离异乡,但性情刚直不移,通达乐观,在理学、文学、教育等方面皆有建树,在闽地有着很大的影响。《乐轩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陈藻创作诗文,在其本人生平记载较少与理学专着皆散佚的情况下,集中所录诗文便成为研究陈藻生平、思想及其创作成就的重要资料,且诗文本身即具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然而,学界现今对于《乐轩集》的研究尚显浅薄,成果较为零散且不成系统,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文学研究部分,通过《乐轩集》的文本材料与地方志等典籍的相关记载,分析研究陈藻其人的师门、生平、着述,在诗文中体现出的思想特性和理学、文学、人生、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主张。对于《乐轩集》则从文本出发,分析其诗歌、文章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展现其风貌价值。注释部分,以四库本为主,以《全宋诗》、《全宋文》(辑自《永乐大典》)为补充,力图还原《乐轩集》的文本全貌。同时,对于集中典故、人物、官职、制度等进行注释解析。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力求对陈藻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科学的理解,这对福建、广西等地社会历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尤其是地域文化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刘衍青[9](2015)在《《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曲艺、话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力搜集、阅读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着与改编作品的比较,重点探讨了《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主题思想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嬗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戏曲、曲艺名角对改编作品的演绎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戏曲为主,第二部分以曲艺为主,第三部分以话剧为主,在各部分的论述中结合戏曲、曲艺、话剧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对该艺术门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较详尽的概述。戏曲、曲艺部分,在按照时间分期的基础上,以剧种、曲种为序,对不同种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分类述评,并在一粟的《红楼梦书录》和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一些作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红楼梦》戏曲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嬗变及戏曲名角与“红楼戏”。“概述”中述评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新世纪期间,传奇、杂剧、昆剧、京剧、桂剧、粤剧、越剧、秦腔、评剧、闽剧、川剧、潮剧、吉剧、龙江剧、淮剧、上海滩簧、曲剧、锡剧、豫剧、湘剧、黄梅戏、绍剧等二十多个剧种的《红楼梦》作品,兼述其演出情况。《红楼梦》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中重点阐述《红楼梦》戏曲剧目受到传统伦理、社会改良、意识形态、戏曲发展、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红楼梦》戏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代“红楼戏”在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塑造上,既尊重原着,也有刻意的修饰、修正和无意的误读。其目的是使人物符合传统伦理的要求。民国时期宝黛钗的形象既有突破也有缺憾,突破在于强化了宝黛彼此牵挂、体贴之情。缺憾在于:(1)为了表现黛玉性情和顺、审慎知理的一面而有损其特立独行、孤高清标的个性;(2)对宝玉形象作了庸俗化的处理,融入了浪荡公子的品性。“十七年”期间的“红楼”人物形象在阶级斗争主题的支配下,刚硬有余,圆润缺失,以晴雯的剑拔弩张、袭人的阴狠恶毒为代表。新时期“红楼戏”中的人物呈现出“小人物唱大戏”的特征,刘姥姥、焦大、娇杏、妙玉等人物成为主角,或传达人间温情,或反思历史,或批判官场,或揭示人性,多以原着为基础,展示其复杂性。并让人物形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对王熙凤、宝钗、贾雨村等人物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甚至回避小说中宝钗等人物的品质缺陷,使其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戏曲名角参加改编并演出红楼戏,不仅使红楼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播,还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动人。《红楼梦》曲艺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曲艺改编与文人及城市传媒之间的关系、《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及《露泪缘》的成就等。概述以曲种为序,述评了评书、子弟书、弹词、广东木鱼书、南音、弹词开篇、鼓词、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福州评话、岔曲、单弦、兰州鼓子、飏歌、广西文场、马头调、岭儿调、扬州清曲、四川清音、西府曲子、湖南丝弦、粤曲、龙舟曲、山东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莲花落、相声、山东平调、四川竹琴及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的乌春等三十多个曲种所改编的《红楼梦》曲目。《红楼梦》曲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曲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韩小窗、马如飞等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与艺人的参与创作下,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城市书坊业、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新旧传媒及曲艺名角的表演,对《红楼梦》曲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两个方面。《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塑造别有特色,重点描摹了黛玉、宝玉、晴雯等主要人物,同时多视角地塑造了其它红楼人物。黛玉形象的塑造集中摹写她的愁情,对宝玉形象的塑造则围绕其痴情展开,在不同曲段中反复皴染、描摹这些特征。不足的是,二人形象在曲艺作品中多有世俗化的描写,如宝黛攻读“四书五经”,追求科举功名的情节等。《露泪缘》是《红楼梦》曲艺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许多曲种移植、借鉴,该章重点分析其艺术成就。该作情节编排依托原着后四十回,却能巧妙交待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使全篇逻辑清晰、合乎情理。人物塑造注重延续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又有独特的创造。艺术手法多样,通过用典故、穿插方言俗语、采用对比手法等,使《红楼梦》的诗意与书场的俚俗相融合。《红楼梦》话剧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主题的新变、艺术手法的新奇及赵清阁《红楼梦》话剧分析等。概述中述评了民国及建国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红楼梦》话剧的主题不同于戏曲、曲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归纳为家庭伦理、女性婚恋、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以象征手法揭示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人生反思与当代众生乱相的揭示等五个方面。《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以新奇的面貌而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新世纪的“先锋”话剧,都以表达方式独特或另类而与戏曲、曲艺形成对比。赵清阁是创作《红楼梦》话剧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红楼梦》原着的经典性为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纵观《红楼梦》二百多年的改编历程,家族伦理、女性婚恋、赤子人格及对社会弊病的揭示是改编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贯穿了《红楼梦》的改编史。《红楼梦》改编成戏曲、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既扩大了原着的影响,也丰富和滋润了这些艺术形式。

王启辉[10](2015)在《民国医师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就是:民国时期的医师管理立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初步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医、执业认许、医师法律责任、医讼案件鉴定、医师权益保障以及诊金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医事立法权之争、中西医之争、鉴定权之争、医疗的商业性和公益性之争、诊金标准的制定权之争等,其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当下中国医师管理法律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社会疾病构成以贫困社会特征,而作为疾病防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医师群体呈现为本土西医师初始萌发,传统中医师“自由执业”,民间巫医、江湖游医盛行的基本样相。国民政府在“医学国家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公医制”改革,在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又转向了医师管理的法制化。在此过程中,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医政组织体系,进行了以“整顿医业”为目的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取缔巫医和江湖游医,但是由于国家政局动荡、民众文化素质不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地方政府“阳奉阴违”等原因,巫医和江湖游医屡禁不止。国民政府在继承清末考医和取缔医师的基础上,效法西方医学建制,逐步实行考医制度和执业认许制度。在经历了医师资格认许、给照保证、废止中医、变通给证、医师甄训等曲折的发展过程后,中西医统一考试、统一认许的现代医师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在制度构建过程中,西医群体的精英,尤其是西医官僚凭借知识上的合法性和政治正确性掌握了医事立法权,中西医之间的冲突最终体现为医事立法上的权力斗争,但就法令颁行后西医界的反应、抗议来看,西医官僚的超前立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医疗实际。作为医师法律的重要内容,民国医师的权利与义务也得以逐步确立。民国医师职业法律责任明显区分了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国民政府在借鉴传统社会医师刑事法律规制,尤其是清末医师业务犯罪制度立法的基础上,设立了医师业务过失罪,而民国医师业务过失罪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无论是1928年《刑法》,还是1935年《刑法》,其规定的医师业务过失罪的刑罚较普通过失犯罪的刑罚为重;二是,由于医病纠纷频发等原因,1935年《刑法》加重了对医师业务过失犯罪的刑事处罚,提高了医师职业法律风险。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罚金、停止执业和吊销执照。中国现代医讼案件鉴定制度始于民国,在其建立之初就必须面对历史传统与现代制度的冲突问题。民国医讼案件鉴定制度经历法医鉴定医讼案件、西医师鉴定中医讼案的波折过程后,最终形成了西医师鉴定西医讼案、中医师鉴定中医讼案、法医鉴定医讼案件死亡原因的符合“专业问题同行鉴定”的现代医讼案件司法鉴定制度,保障了医讼案件鉴定的科学性。民国时期,虽有刑事法律制度保障国民的人身自由、名誉等普通民权,但是,病家常以医病纠纷为由肆意扭控医师至警察机关,而警察机关、司法机关对该类侵犯医师基本民权的非法行为置若罔闻,甚至还随意拘提、羁押医师。由于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就医师业务过失罪实行“公诉”与“自诉”并行的刑事追诉制度,造成医师被刑事追究的现象泛滥。由于医师的人身保障缺乏、名誉侵权多发、刑事追究泛滥、诊金收取困难等原因,以医师自律和维权为宗旨的医师职业团体纷纷成立,并通过直接参与医病纠纷的处理和医讼案件的诉讼程序、受理医讼案件鉴定、呼吁政府制定医师权益保障法案以及自行制定诊金标准等,维护医师群体人身权益和职业利益。民国时期,社会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巨大转型阶段,医业从传统的“医乃仁术”的道德行为,转向“医乃营业,乃职业”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市场化运行为主的医师行业必然损及普通民众的医疗权利;而国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体现医疗保健的国家责任,制定了相应的诊金标准,而医师职业团体对地方政府的诊金规定做出了强烈的抗议,尤其以政府救济贫病的倡导为标靶,认为救济贫病是政府的责任,建议政府广设平民医院及施疗诊所、推行卫生访问看护及筹办健康保险。民国时期,围绕医师管理法律体制等重大问题所展开的激烈的学术讨论和有益的实践探索,既有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有宝贵的经验积累,值得当下的医疗法律体制改革反思和汲取。

二、村民冤屈为何七年难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民冤屈为何七年难伸(论文提纲范文)

(1)权力运作下的易代书写 ——以明清之际时事小说与相关史籍的文本互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说入史”现象述略
    第一节 小说考古学:从“子之末”到“史之余”
    第二节 《史记》取材民间叙事
    第三节 正史取材文言小说
    第四节 暗流涌动——“小说入史”中的政治隐喻
    小结
第二章 时事小说采摭史料笔记考
    第一节 小说与时事
    第二节 时事小说题材来源及成书时间
    第三节 时事小说对史料笔记的采摭——以《樵史通俗演义》题材来源为中心
    小结
第三章 晚明史籍采录时事小说考
    第一节 制造李岩
    第二节 魔童降世——有关李闯、魏阉的出身书写
    第三节 权奸束手逆贼伏法:从“中兴在望”到“世运兴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研究前之交代
    1.1 研究概况与具体方法
        1.1.1 研究概况与研究价值
        1.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1.2 重要问题之交代
        1.2.1 几个相关概念的释义
        1.2.2 寿昌禅寺与寿昌禅系
        1.2.3 明中后期禅林状况述
        1.2.4 慧经奉佛因缘与行实
第2章 通论:禅学视域中的慧经禅师
    2.1 宗风不振:从曹洞伊始谈起
    2.2 重振法鼓:曹洞宗中兴之祖
    2.3 家风绵密:肇启寿昌之宗范
第3章 专论:慧经禅学思想之逻辑理路
    3.1 朴素平实的禅学风格
        3.1.1 朴素自然,坚毅不拔
        3.1.2 机辩自在,随机善诱
    3.2 道契单传的禅旨禅法
        3.2.1 妙叶五位,机贵互回
        3.2.2 般若性空,泯别无碍
        3.2.3 法身为我,自在解脱
    3.3 个性鲜明的禅修观念
        3.3.1 荷锄戴笠,躬行农禅
        3.3.2 寻个话头,真参猛究
        3.3.3 精进忍力,专念佛法
    3.4 赞师颂古的禅学史观
第4章 分论:慧经后寿昌禅系法嗣衍蕃述
    4.1 寿昌元谧灯系流衍
    4.2 东苑元镜灯系流衍
    4.3 博山元来灯系流衍
        (1)博山能仁寺支系
        (2) 广东海幢寺支系
        (3) 淮安檀度寺支系
        (4) 其他诸法嗣弟子
        (5) 居士遗民等支系
    4.4 鼓山元贤灯系流衍
第5章 余论:慧经禅学思想与寿昌禅系之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无明慧经禅师年谱
附录B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简释
附录C 无名和尚行业记与鹤林记

(3)黄媛介的家国与身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黄媛介生平及交友考略
    第一节 黄媛介生平
    第二节 黄媛介交游举要
    第三节 黄媛介诗文创作及辑佚
第二章 黄媛介的易代书写
    第一节 时空转换下的乱离书写
    第二节 鼎革之际的家国书写
第三章 《离隐歌》研究
    第一节 从《离隐歌序》看创作目的及其原因
    第二节 《离隐歌》的情感透视
    第三节 《离隐歌》与蔡琰五言《悲愤诗》比较研究
    第四节 《离隐歌》版本的比较
第四章 黄媛介的画与诗
    第一节 黄媛介创作题画诗的动因
    第二节 黄媛介绘画的艺术造诣
    第三节 黄媛介题画诗中的自我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黄媛介诗歌补辑
附录二 黄媛介作品图片
致谢

(4)贵州文斗寨诉讼类文书研究 ——以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资料、方法
第一章 文斗诉讼策略
    一、夸大“冤”情
    二、道德话语诉“冤”
    三、情感话语诉“冤”
    四、“讼师手法”对文书的影响
第二章 文斗纠纷解决方式
    一、官府居中断决
    二、乡绅居中断决
    三、纠纷主体自行和解
    四、文斗神明断决
第三章 文斗调解文书中人作用分析
    一、中人劝解作用分析
    二、中人社会担保分析
    三、中人代笔作用分析
结语
参考资料
个人简历
后记

(5)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思路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
        (二)关于民间暴力活动的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拟解决问题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四、相关概念
第一章 诉讼:民教之间的现实冲突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司法状态
        (一)“息讼”政策和民间调解
        (二)“讼棍”:传统的干预词讼
    二、教士:观察晚清社会的新渠道
        (一)段振举地亩案始末(1861-1872)
        (二)影响教案持续的要素分析
        (三)民教冲突与暴力
        (四)新旧“讼棍”的比较
    三.小结
第二章 流言:民教之间的文化冲突
    一、个案研究:“黑风”流言
        (一)“黑风”考释
        (二)义和团运动期间的“黑风”流言
    二、流言的“位置”与作用
        (一)两种文化交流下的心理分析模型
        (二)流言的位置
        (三)流言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三、小结
第三章 “接触性”:民间暴力活动的类型分析
    一、以“接触性”为切入点的原因
        (一)对“现实性”、“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反思
        (二)何以“接触”?--以剪辫事件为例的说明
    二、接触性暴力:从械斗到“随社”纠纷
        (一)械斗:暴力的日常形态
        (二)晚清时期的“随社”纠纷
    三、非接触性暴力:从叙事到仪式
        (一)地方叙事的逻辑
        (二)仪式的相通性:以“马裨”为例
        (三)义和团运动与文化合理性
    四、小结
第四章 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一、以往社会暴力形成原因的探讨
        (一)封建王朝统治的“内在矛盾”所导致
        (二)因争夺各类资源、权益所引起
        (三)自然灾害所引起
        (四)具有政治野心的民间人士鼓噪发动
        (五)义和团兴起的“激励”机制
    二、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一)“政治大亨”:以守旧派官僚集团为中心
        (二)“暴力专家”: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地方武装
        (三)各行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官民活动
    三、小结
第五章 非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一、传说、仪式与社会关系
        (一)既断且连:官民之间的传说和仪式
        (二)权力支配:传说、仪式与民间暴力
    二、反洋旗帜下的理想与现实
        (一)观念传递:清政府如何动员义和团?
        (二)各有所衷: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暴力观念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清代桂林交通与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代桂林交通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历史基础
    第一节 清代桂林交通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基础
        一、桂林交通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桂林交通的社会环境基础
    第二节 清代以前桂林交通发展概述
        一、秦汉时期的桂林交通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桂林交通
        三、隋唐时期的桂林交通
        四、宋元时期的桂林交通
        五、明代的桂林交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桂林驿路交通体系的构建及其维护与运行
    第一节 清代桂林驿站的设置概况
        一、驿的设置概况
        二、铺的设置概况
        三、“塘”的实质
    第二节 桂林境内大路、小路与水路网的构建
        一、大路驿传体系
        二、小路驿传体系
        三、水路驿传体系
    第三节 通往京师、周边省份、各府州及安南国的驿路
        一、桂林通往京师的驿路
        二、桂林通往周边省份的驿路
        三、桂林至广西主要府州的水陆路程
        四、桂林至安南的道路与贡使进京
    第四节 清代桂林驿路的维护与驿传体系的运行
        一、驿路的维护
        二、驿传体系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道交通与清代桂林社会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水路商业交通网络的构建
        一、灵渠与桂柳运河的大规模疏浚
        二、河道交通的发展与商业圩镇的兴起
        三、山区经济的开发与乡村圩市的发展
        四、河道运输的不足与民间陆路商道的兴起
    第二节 大宗商品的运输与漓江河道
        一、粤盐北运
        二、滇铜过境
        三、湘米南输
    第三节 水上人群与河道管理制度的演变
        一、明代桂林河泊所之设及其管辖下的漓江河道
        二、清前期漓江河道上的捕鱼印票与禁革鱼税
        三、清中叶捕鱼界址纠纷与水域产权意识形态的变迁
        四、清末民初桂林河道上的水上运输及其管理
    第四节 水上运输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一、水上运输与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二、码头的管理与大圩商业的兴盛
        三、守陡之争与行船规章的制定
        四、龙舟习俗与河道交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桂林的桥梁交通与区域社会
    第一节 桥梁的兴修与区域社会的发展变迁
        一、度势虑远:桥梁的选址与区域社会的融合
        二、易木为石:桥梁的重修与区域社会的发展
        三、桥渡结合:特殊区域环境下的“过渡”形式
    第二节 官民共建:桥梁的兴建主体与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一、官方主导下的桥梁建设
        二、桥梁修建中的民间力量
        三、桥梁的维护与管理
    第三节 桥梁兴建中的人群关系网络及其精神内涵——以李家大桥为例
        一、李家大桥的兴修背景与捐建情况
        二、设簿募化中的村际网络与国家力量
        三、勒石衔名背后的地域象征与精神寄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桂林的津渡交通与区域社会
    第一节 津渡的兴修与区域社会的发展
        一、津渡的设置及其动因
        二、渡口的形制与选址
        三、津渡的配套设施及其管理
    第二节 官渡、私渡、义渡的运作及其转化
        一、官渡的设置及管理
        二、私渡的运营与相互转化
        三、义渡的兴起及其管理
    第三节 义渡的兴修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界首义渡为例
        一、界首圩市的繁荣与义渡的兴修背景
        二、麻泉江桥渡的捐建及相关考证
        三、民间义渡的建设对社会力量整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凉亭的兴建与清代桂林社会
    第一节 凉亭的兴建与区域社会的发展
        一、民间商道的发展与凉亭的兴建
        二、凉亭的地理分布与建筑形制
        三、凉亭的经费来源与修建主体
    第二节 茶亭的兴修与施茶的运作
        一、施茶的经费来源
        二、茶亭的运行方式
        三、地方精英与茶亭的建设和运作
    第三节 凉亭多元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一、多元的社会功能
        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关隘的兴废与清代桂林社会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关隘及其修建主体
        一、关隘的兴废及其社会背景
        二、官方关隘体系的建立
        三、民间堡寨的兴筑
    第二节 关隘堡寨的地理分布及其社会功能
        一、桂林关隘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二、关隘的社会功能
        三、关隘的运转与区域秩序的维护
    第三节 关隘的兴衰废置与区域的治乱兴衰——以兴安严关为例
        一、楚粤咽喉:严关之得失与桂林之安危
        二、稽古建关:严关的兴修与维护
        三、万古沾恩:严关口下的交通建设与交通差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川滇黔边区的“未变”与“变”
    一、近代川滇黔边区社会管理组织的守旧与革新
    二、近代川滇黔边区传统社会教育的保留与转变
    三、近代川滇黔边区社会经济及对外交流工具的发展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前基督宗教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
    一、印象初见下的“异端”:陶三春起义与石达开部“絮扰”
    二、治理权威的挑战者:第一次昭通教案前后官府眼中的天主教
    三、表里怎会不一:第二次昭通教案前后民众眼中的天主教
    四、相似即为一体:义和团运动及余波前后官民眼中的基督宗教
    五、地主与权力的分化体:乡村基层管理者眼中的天主教
    六、类聚后的同一:天主教、“洋人”的社会印象对循道公会的投射与影响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道公会自我形象的再造及其效果
    一、“我的人”与“他的人”:民国政府官员眼中的循道公会
    二、救赎者:20世纪后民众眼中的循道公会
    三、利益载体与颠覆者:20世纪后乡村基层管理者眼中的循道公会
    四、文化载体与入侵者:20世纪后文人眼中的循道公会
    五、本章小结
未完结的结语:神圣与世俗的契合
    一、“离合”之间:两种文化体系的社会伦理及风俗与循道公会
    二、盖棺岂能定论
附录
附图
参考文献

(8)陈藻《乐轩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藻生平研究
    第一节 南宋闽地的艾轩学派
        一、宋代闽地理学的兴盛
        二、陈藻师承:艾轩学派
    第二节 陈藻的生平
        一、陈藻的籍贯与生卒年
        二、陈藻生平
    第三节 陈藻的着述与流传
        一、诗文集
        二、其他着述
第二章 陈藻的思想研究
    第一节 陈藻的思想特性及理学观点
        一、思想特性
        二、理学思想观点
    第二节 理学背景下的文学观
        一、传《诗》《骚》、重性情
        二、重文辞、求诗工
    第三节 乐观通达的人生思想态度
第三章 陈藻诗歌研究
    第一节 陈藻诗歌的思想内容研究
        一、纪事咏怀类诗歌
        二、寄赠酬唱类诗歌
        三、纪行题咏类诗歌
        四、谈书论道类诗歌
    第二节 陈藻诗歌的艺术特色研究
        一、转益多师,自含特色
        二、锻炼诗语,浑融自然
        三、世俗鄙俚,率意真朴
第四章 陈藻文章研究
    第一节 陈藻文章的思想内容研究
        一、辞赋
        二、记、序
        三、策问
        四、铭文
        五、祭文
    第二节 陈藻文章的艺术特色研究
        一、辞赋
        二、策问
        三、记序文、祭文
结语
凡例
卷一 诗
    读《庄子》
    偶游白渡怀刘九
    寄刘九
    寄刘八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
    久不得刘九书因题寄之
    重山论《易》赠吴叔达
    丹井怀叔达
    凭栏
    桂堂秋夜
    题刘氏翠微亭
    诵少陵诗集
    福州城北吴氏新楼之作
    过黄州访东坡雪堂遗迹拟作
    寓居
    述怀
    蟹井
    虎丘
    山中有感
    城山偶题
    渔溪西轩
    紫瑞香三首
    丘叔乔七十生朝二首
    与宗上人同饮
    试后自题因送从弟敬之赴省
    贫妇行
    问太虚
    西窗晚眺
    海口吟
    和林子望二绝
    刘五十丈生日
    云庵觅诗
    一古一律贺懒翁宏仲七十
    次子望肯堂之什
    陈叔盟两惠诗以一首谢
    谷城山下作
    城山读书
    送年
    秋雨
    林若愚七十
    网山先生讳日寄绮伯
    三教
    赠叔嘉叔平刘丈
    丘德基七十
    贺丘子从迁居
    贺子永为令郎醮妇
    将有远行走笔效江西体赠叔嘉
    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建剑风土
    除夜过延平书所见
    过盖竹祠
    至浦城界闻武林失火而还
    新村阻水
    看船
    由建阳抵浦城界遂归崇下
    浙漕不成还勉诸同行
    拟别为浙江之行
    归入古田界作
    同行归急困倦不能诗
    观渔船水碓有感
    建剑板桥之什
    适武林途中作
    道中酒垆
    夜宿溪馆偶成
    夜宿延平水东二首
    山泉
    建剑途中即事
    田家妇
    过建剑书所闻见
    过建剑饮食
    早下蓬岭
    过江山作
    自哂
    看潮
    重阳临安舟中作
    到平江遇雨次日见元鼎扬丈
    赠扬元鼎
    平江清明书所闻见
    平江课赋待试混补萧中立见之有相怜色因成四韵
    郑簿约饮不赴以诗谢之
    寄叔嘉叔平
    读李翰林诗
    郑主簿宅看雪访梅听僧抚琴偶成四韵倩萧中立书之
    呼卢
    赋京口苏园
    十月一日毗陵作
    题东湖林氏所居
    平江送连亨叟赴省
    冬至寄行甫腾叔
    赠王叔平
    赠萧中立
    平江腊月廿五夜作
    除夜寄妻叔刘丈
    元日平江作
    寄叔广
    平江送王腾叔
    别平江扬元鼎二首
    壬戌重午于潜李氏作
    土风
    道中戏嘲朱叔纬
    咏快活三首
    归入福建界作
    甲子应举
卷二 诗
    子从生儿席上作
    与景晦
    丘叔乔八十
    丘子中生日
    中元连宿竹园刘叔嘉宅
    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醖作
    过卢北山
    卢子俞幼孙晬日
    小除过卢子俞作
    贺刘叔猷为用甫纳妇
    百丈书怀寄丘子深
    红泉明日还福清作
    诵《中庸》
    梅
    城山
    壶山二首
    虎溪
    过延平书怀
    纪梦
    过临川怀刘氏弟兄
    过新喻
    宿衡阳
    自哂
    题清晖楼
    融州西楼望山
    融州除夜寄福清刘九兄
    题融州城楼
    融州望乡
    东楼夜望
    客中书事
    秋雨
    冬日
    冬日融州绝句
    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
    余融州生日
    春日
    融州东楼
    别融州
    谒罗池庙
    真仙洞
    寄吴提干
    别王司法
    题静江
    舟行
    过桂平
    过象州
    过海丰
    除夜忆福清塘东诸友
    喜次漳浦
    次韵林子衡恶梦之什
    憎吏行
    讼田行
    阿凡初冠觅诗
    愁梦
    戏题宏仲饮亭酒肆
    黄檗香炉峰
    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拟卜居
    冬日南谷读书
    夜行偶成
    汝永寓大湖以岁歉还舍,邂逅喜能为具赋诗赠之
    次韵吴推官见赠经理达翁家事之什
    别舅氏
    赠故乡人
    忆母
    客中夏夜即事
    久为尘事关怀因成一绝
    戏简宏仲刘九丈
    丙子秋作
    戏赠叔嘉
    悯刘家竹
    别蔡伯畛
    客中怀刘九
    赠蒙中
    读史偶作二首
    病眼寄子中
    绝交赠伯巳二首
    独宿赠伯巳
    值事有感怀渔溪丘德基
    姚晋卿溪阁行
    丘景运生孙叔南生子戏赠以诗二首
    北风
    悼网山
    早梅开后寒日暗天各穿百孔于杖头欲放一时之野眼戏题绝句跋其后
    试黜寄余景仁
    冬日赠宏仲
    题黄子正易轩
    和琴薰阁
    贺仲雨斗
    东林春晚作
    平步楼
    刘骍子初冠勉以诗
    叔嘉叔平既斩衰祝之以诗
    贫病
    李氏园
    试黜题卢子俞所居
    敛石堂头有老夫善排遣之语因答以诗
    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谢丘伯巳送酒芋
    听雨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
    闻雷
    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题林仲雨皦日庵
    用余子畏韵,其诗有警句云:若知瓦砾真成道,便觉珠玑不属君
    听吴毕闻讲杜诗今夕行因效释子偈体成一绝
    幽景
卷三 诗
    次韵回叔经
    喜雨
    咏陈和伯母坟嘉禾芝草甘露之祥
    除夕
    卢北山元夕
    遇事有感
    横江亭
    剪春罗
    送郭定夫
    送张谦父往潭州
    书怀奉简张谦父
    赠余子畏
    子畏惠诗用韵酬之
    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
    问吴叔经病
    赠高待聘
    龙屿偶作
    梦故人
    黄景咏七十
    黄景咏夫妇七十
    芗峦
    送郭定夫往江西二首
    送黄钦之赴广州盐税三首
    谢丘子中惠诗
    寄黄景咏
    暮秋闰月平步楼口占
    西轩罢斋暂别先后进诸友
    颜伯温生日席上口占
    送谷准羊肩贺伯温
    西宫中夜闻纺声
    别林肃翁
    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
    六月望夜纪饮
    赠许秀才
    寄杨南仲
    书子诲所寄诗后
    咏子诲门外荷花
    朱叔清小楼谒名并诗
    叔清留饮座上感怀
    岁晚朱叔清楼上谈诗话佛饮酒听琴作
    谢余子京骥惠诗
    题吴景恬写三传正后叔谟子
    谢王尔瞻尔中惠诗
    久不到黄石故人相见多喜余红颜吴世执友喻之霜柿谓其熟而将坠也
    谢余荐鹗听《易》惠诗一首
    和林君作起叔梅诗韵
    刘躔父生男
    贺叔嘉生日
    贺刘直之值改官
    贺丘焕翁南归
    刘公父新理花畦约赏菊因成乐轩行
    清晖行
    宿清晖
    经鉏
    过卢子俞
    贺王嘉玉生日
    次韵林君则惠诗
    感旧
    郑汝则七十
    赠陈伯融夫妇
    辛巳大歉
    辛巳岁暮宴陆甥子由家
    辛巳岁晚上坟
    叹问塘东一二新旧
    阅世
    辛巳秋后访卢子俞作
    食粥绝句赠卢震夫
    诫买墓石人
    楞伽经
    过桃枝岭
    九峰过重阳
    谢郑如之送酒初十日
    谢九峰升坐相留
    赠九峰老
    九峰僧房看山
    九峰看菊
    送陈智叔舍人赴召
    吾乡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怀复然世表,某早知敬慕长诵诸人,今老矣,辄韵之以贻其子孙云
    岁除僧寺看写疏作
    首正有感二首
    口占寄林子六君则
    寓故里大中寺值朱起蔡同宿数夜
    上东山坟寄敬之弟
    癸未生朝躔父公父以酒殽而华其陋赋一绝
    中秋
    次韵源仲八丈日理之作
    贺四五姑七十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者且述下惊云
卷四 赋
    菊花赋
    梨花赋
    桔橰赋
    惜别赋并序
卷五 记序
    复庵记
    筮记
    避喧记
    乐轩序
    送方孺春赴仙游簿序
    送达翁赴潮阳序
    送刘叔嘉赴太学试序
    容膝轩序
    画偃庐序
    劝戴伯阳归乡序
    无积序
    丘子中逸老堂序
    绵亭杨氏子名字序
    可孙名字序
    年孙名字序
卷六 策问十二首
    河图洛书
    《易》
    《书》
    《诗》
    《春秋》
    《礼记》
    《周礼》
    《周礼》《井田》沟洫赋税兵政
    《夏小正》《月令》同异
    《太玄》
    五星
    五运六气
卷七 策问
    《史记》《左传》所言岁星异同
    分野
    地理
    三条四列两戒
    历
    闰
    律
    郊
    禘
    明堂
    庙祧
    封建
    封建井田
卷八策问
    唐藩镇
    唐官制
    唐始终治乱
    汉兵制
    周汉兵农分合[1]
    《尚书》《周礼》本朝官制
    《周礼》《尚书》官制异同
    官制
    大宗小宗
    筮
    本朝乐
    车制
    地理之疑
    八阵
佚诗
    别林黄中帅湖南
佚文
    日省铭
    黄如愚坎志
    祭陈监场夫人文
    南山祭墓文
    代陈钧叔祭父墓文
    代祭丈人文
    代祭妇翁文 一
    代祭妇翁文 二
    代祭妇翁文 三
    代祭妇翁文 四
    代祭妇翁文 五
    代祭郑氏母文
    代林若愚祭母文 一
    代林若愚祭母文 二
    代林耀卿祭丈母文
    祭妻大祥文
    代祭妻大祥文
    祭妻入坎文
    代子俞祭妻入窆文
    代丘叔乔祭妻文
    代刘源仲祭妻文
    代吴叔清祭妻文
    代卢子俞祭妻辞堂文
    代远仲祭妻文
    代丘伯野祭妻文一
    代丘伯野祭妻文二
    祭网山先生文
    犀斜墓祭文一
    犀斜墓祭文二
    犀斜墓祭文三
    犀斜墓祭文四
    犀斜墓祭文五
    犀斜墓祭文六
    犀斜墓祭文七
    犀斜墓祭文八
    犀斜墓祭文九
    犀斜墓祭文一〇
    祭曾叔宝文
    附祭刘将仕文
    祭陈叔盥墓文
    祭刘叔平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红楼梦》戏曲研究
    概述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
    第一章 《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特征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的都市发展
        一、北京的《红楼梦》传奇
        二、扬州、上海的《红楼梦》戏曲
        三、广州的《红楼梦》戏曲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京、沪《红楼梦》戏曲的繁荣
        一、新式文人与《红楼梦》戏曲
        二、观众群体的变化与《红楼梦》戏曲
        三、传媒与《红楼梦》戏曲
        四、竞争机制对《红楼梦》编演的影响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
        一、意识形态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束缚
        二、诗意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浸润
        三、民间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濡染
    第二章 《红楼梦》戏曲人物形象的嬗变
        第一节 清代红楼戏人物形象
        一、黛玉形象的本色与“润色”
        二、宝玉形象的“误读”与修正
        三、设立专折(出)塑造红楼女性形象
        四、《红楼梦》人物的全景式塑造
        第二节 民国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新变
        一、宝黛形象的微妙变化
        二、红楼丫头聪慧率真形象的再现
        三、“红楼”女性形象承载起婚恋主题
        四、贾政等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
        第三节“十七年”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意识形态化
        一、反抗者晴雯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施恶者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徐进等剧作家对宝玉形象的刻画
        四、“十七年”间红楼戏人物塑造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新时期红楼戏人物形象平民化
        一、宝玉成为新时期红楼戏的主角
        二、“小人物,唱大戏”
        三、对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的“包容”
    第三章 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第一节 名角竞演红楼戏
        一、清代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二、民国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三、建国后,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第二节 戏曲名角对“红楼戏”的艺术创新
        一、对红楼人物的深情演绎
        二、对红楼戏的创新演绎
中编:《红楼梦》曲艺研究
    概述
    第一章 《红楼梦》曲艺的改编与传播
        第一节 文人、艺人与“红楼梦”曲艺的改编
        第二节 名艺人对“红楼梦”曲艺传播的推动
        第三节 传媒与《红楼梦》曲艺
    第二章 《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
    第三章 《红楼梦》曲艺的人物
        第一节 黛玉愁情的反复皴染
        第二节 宝玉痴情的多面描摹
        第三节 宝黛形象的世俗化描摹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多视角全面塑造
    第四章 《露泪缘》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合乎情理与逻辑的情节编排
        第二节 前八十回人物性格的延续与创新
        第三节 丰富而恰当的艺术手法
下编:《红楼梦》话剧研究
    概述
        一、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话剧
        二、五十年代至新世纪的《红楼梦》话剧
    第一章《红楼梦》话剧主题的新变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主题的浅俗与劝诫
        第二节 女性婚恋主题的时代意蕴
        第三节 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主题
        第四节 民族性格劣根性的揭示
        第五节 当代众生乱相的反映
    第二章 《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民国《红楼梦》话剧的新奇编排
        第二节 新世纪《红楼梦》话剧的另类表达
    第三章 赵清阁的《红楼梦》话剧
        第一节 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
        第二节 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
        第三节 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民国医师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民国医师群体的样相
    第一节 正式医师
        一、中医师
        二、本国西医师
        三、外籍西医师
    第二节 民间医师
        一、巫医
        二、江湖游医
第二章 民国医师管理法制化的肇兴
    第一节 从“医学国家化”到医师管理法制化
        一、民国时期“医学国家化”的提出
        二、医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
    第二节 民国医政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一、中央医政体系
        二、地方医政体系
第三章 民国考医制度
    第一节 清末考医的兴起
        一、古代考医
        二、清末考医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考医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一、考医的提出
        二、考医在西医的试行
        三、中西医考试的统一
第四章 民国医师执业认许制度
    第一节 中医师执业的认许
        一、对中医师执业的限制
        二、中医师执业的存废之争
        三、中医师执业法律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本国西医师的执业认许
        一、西医师执业的核准
        二、西医师执业许可制度的“刚柔”之争
        三、西医师执业许可制度的确立与补充甄训
    第三节 外籍医师的执业认许
        一、自外交证明到医政认许
        二、外籍医师执业认许的规与从
第五章 民国医师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医师的权利
        一、开业权
        二、诊治权
        三、签署医疗文书的权利
        四、诊金收取权
        五、加入公会权
    第二节 医师的义务
        一、应招请义务
        二、遵从执业规范的义务
        三、诚信义务
        四、对官厅的报告与遵从义务
第六章 民国医师的职业保障
    第一节 保障缘由
        一、人身保障缺乏
        二、名誉侵权多发
        三、刑事追究泛滥
        四、诊金收取困难
    第二节 保障手段
        一、医师保障法令
        二、医师维权组织
        三、医师维权行动
    第三节 诊金问题
        一、诊金的授受
        二、诊金的规制
        三、诊金的反思
第七章 民国医师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民国医讼案件的鉴定
        一、法医解剖掀起医讼案件鉴定革命
        二、西医讼案的鉴定
        三、中医讼案的鉴定
        四、专家证人出庭证明协助医讼鉴定
        五、观念、技术上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节 民国医师的刑事法律责任
        一、民国前的庸医杀伤人罪
        二、民国医师业务过失罪
    第三节 民国医师的行政法律责任
        一、罚金
        二、停止营业、吊销执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村民冤屈为何七年难伸(论文参考文献)

  • [1]权力运作下的易代书写 ——以明清之际时事小说与相关史籍的文本互渗为中心[D]. 侯钧才.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D]. 杨小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3]黄媛介的家国与身世书写[D]. 宋韵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贵州文斗寨诉讼类文书研究 ——以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文书为中心[D]. 徐智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5]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D]. 张伟. 山西大学, 2019(01)
  • [6]清代桂林交通与区域社会研究[D]. 刘方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D]. 叶洪平. 云南大学, 2019(03)
  • [8]陈藻《乐轩集》注[D]. 贾丹. 广西大学, 2018(01)
  • [9]《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 上海大学, 2015(02)
  • [10]民国医师法律研究[D]. 王启辉. 南京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村民怨气为何七年难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