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贺秋蓉[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发展和思政课程改革深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言语水平要求持续提高。与具有工具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同,课堂教学言语是带有教师个人风格的动态言语过程,对其进行优化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堂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信其言”、“信其人”、“信其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学科背景、问题背景等;其次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最后阐释创新点和不足点,以求为今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思路。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概述。以言语行为理论、教学言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首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其次,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学科特征,包括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等等;最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进行分类,包括导入言语、讲解言语、提问言语、过渡言语、小结言语。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现有不足,包括部分学科特性彰显不足、听觉美感有待提升、组织教学过程言语水平有待提高等等。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首先,课堂教学言语聚焦学科特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其次,政治教师通过“说好普通话”、“巧用表达技巧”、“增添言语温度”使课堂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从言语表达形式层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后,从导入言语、讲解言语、提问言语、过渡言语和小结言语入手,达到“趣”、“变”、“准”、“巧”、“通”,从言语内容层面提升言语品质。第五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效果评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是否具有实效,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效果评估。通过优化对策的实施,增进了师生情谊,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陈玉婷[2](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常思琪[3](2021)在《教学之“简”及其意蕴》文中指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课改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并开始探索如何简约有效地教学,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教学之“简”缺乏整体的、理性的认识和把握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偏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清楚教学中的“简”是什么,帮助教师对教学之“简”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本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从“简”与“繁”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教学之“简”的内涵。“简”与“繁”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对立面的双方都包含着自己的另外一面,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简”,也没有单纯的“繁”。教学之“简”有着丰富的内涵,蕴藏着“繁”。它的“简”是一种简单,遵循从简单走向复杂的规律;它的“简”是一种简约,要求过程中的有效性,以期投入的时间、精力能获得最大化的产出;它的“简”是一种简洁,作为艺术,教学要为学生简省不必要的痛苦,使其感受到教学之美。其次,本研究从精神内核和应然表现两方面对教学之“简”进行了理论建构。“简”的精神不是单纯地做“减法”,是要取精用弘,做到“繁”而不“繁”,是教师与学生以时间、精力的“下限”取得教学质量、效果的“上限”,是对教学规律的遵循,对学生生命的成全,即追求一种至简、至真、至上的状态。将“简”的精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中就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简明,教学环节的简要,教学内容的简约,教学媒体的简朴和教学语言的简练。最后,本研究为实现教学之“简”提供了些许策略。作为教学之“简”的实现者,教师与学生需要具备实现教学之“简”的相关素养。教师作为主导者,为更好得实现教学之“简”,需要掌握一些策略,如适当留白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删繁就简与整理合并相结合,重视情感体验与注重认知基础相结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戴美君[4](2021)在《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已深入到中学数学教学中,随着赋能概念的提出,技术赋能下的教育也越来越受教育界的关注,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从借助信息技术学习转变到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高中几何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奠定了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尝试构建出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设计案例,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践层面,为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整理技术赋能、几何教学、数学教学设计、几何学习理论等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掌握学生和老师对几何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看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几何教学中应用的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几何学习理论的支撑下,结合高中几何知识的特点,总结出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设计的六个原则和五个策略:直观性原则、创设情境原则、探究性原则、渗透数学思想原则、实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丰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精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运用上述提出的原则和策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球的体积’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后进行教学反思并对学生进行访谈,探求信息技术在几何教学中的赋能效果。研究表明,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来说,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可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情境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几何知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等等。

郭娅[5](2021)在《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明确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立德树人、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编撰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创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身从教经历中反思和大胆创新,首创了具有国内本土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分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甚少,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教学意义。首先,概述对分课堂概念和相关理论。它是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学生讨论一部分时间,中间穿插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形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究其理论基础,并阐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六盘水市第H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深入分析本校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于更有效地引入对分课堂教学做准备。再次,将对分课堂模式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阐述设计原则,并进行课例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作业反馈来分析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分析教学困境和改善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课前宣传、明确精讲内容、增强自主能力和建立赏罚制度。

阮氏兰(NGUYEN THI LAN)[6](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邵良余[7](2021)在《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因而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教育资源利用率问题,线上教育崭露头角。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小规模在线课程逐渐兴起,让教育资源均等化成为现实。2020年初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导致线下教育处于停滞状态,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线上教育虽发展迅猛,在实施过程中中学物理线上教育问题逐渐显露。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由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平稳过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为主旨,围绕中学物理教育模式转变的问题,为探寻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查阅文献对线上线下教学背景进行梳理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给出相应研究方法。文章第二部分学习总结与本课题相关教学理论基础,针对教学模式等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析。解析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泰勒教育目标观与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中学物理教学逻辑关系图,针对现状结合逻辑关系给出相应教学方法。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物理教育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过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突出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文章第四部分结合问卷数据针对中学物理线上教学过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下中学物理实践教学,并对不同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践观察,总结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换问题,探寻集线上线下模式教学优势于一体的物理教学模式,为创建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探索方向。第五部分结合实践观察结果、问卷数据分析,设计构建基于PBL教学法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案例,结合模式特点优化制定线上物理成绩评定制度,紧密衔接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第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研究不足之处给予说明,并对中学物理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给出分析与展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提出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发现,采用PBL线上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弥补线下教学资源短板、线上教学监督盲区、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低等相关问题,又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切实落实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转变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石再[8](2020)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文中指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承载我国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提升文化品位、养成人生经验有很大帮助,对于提升语文课程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的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基础课程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逐步推广,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渐成普遍现象,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改革阅读教学模式、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以及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部分农村初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认识不够充分和准确,对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应用范围还不广、应用程度还不高、应用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和特征,探索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模式和策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使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包括六个部分:绪论介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简述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作介绍。第一章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条件。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特征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条件。第二章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结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课程实施标准,剖析了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好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第三章整合的教学模式和应用策略。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不同类型对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也指出了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以课例《苏州园林》为中心,讨论分析课程整合模式的具体实践。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

秦敏[9](2020)在《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2001年全面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成为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并且,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与支持,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都强调要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然而,数据包络分析(DEA)不仅可以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而且可以分析出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措施,同时避免了繁锁的计算过程。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式的有益尝试。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目的:从体育教学评价、DEA模型的相关理论入手,先拟定出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筛选与确定出体育教学评价各分类指标及其权重;然后结合DEA模型,选定出本研究需要的体育教学评价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最后利用DEA模型对山东省师范类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从而分析出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山东省师范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主要结论:第一,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现状:教学效率较高,但也存在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不成正比,教学投入存在冗余值、教学产出存在不足量的现象;第二,“优”者虽紧邻最优值,但呈现不变化趋势;第三,“弱”者虽偏离最优值,但呈现上升趋势;第四,体育教学投入量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五,体育教学产出方面存在两大短板——专家评教成绩和教学文件。通过研究,提出以下三条建议:其一,设立教学评价激励政策,不断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在教学投入方面,优化和调整资源配置;其三,在教学产出方面,补短板——加大专家评教成绩和教学文件的产出。

许晶玮[10](2020)在《小学高年段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Z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对时间的管理也越发重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只有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最大的利用,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梳理,利用问卷对Z小学32位小学高年段教师进行调查,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观察并记录各环节所用时间,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分析小学高年段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三种方法对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能力和时间反馈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小学高年段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提升策略。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教师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管理价值感失衡;课中教学时间分配失衡;课后缺乏积极的反思。针对问题结合教师访谈归纳出以下原因:教师课堂时间管理观念不足、教师专业能力不强、课后的时间反馈能力不足和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有待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原因分析,提出以下提升策略:首先,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管理理念,强化对课堂教学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思想;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考虑学生学习的最佳时域并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最后,课后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时间的反馈能力,反思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

二、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问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点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点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概述
    2.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相关含义
        2.1.1 语言和言语
        2.1.2 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言语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学科特性
        2.2.1 思想性
        2.2.2 政治性
        2.2.3 时代性
        2.2.4 艺术性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类型划分
        2.3.1 导入言语
        2.3.2 讲解言语
        2.3.3 提问言语
        2.3.4 过渡言语
        2.3.5 小结言语
    2.4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理论依据
        2.4.1 言语行为理论
        2.4.2 教学言语学理论
        2.4.3 课堂观察理论
        2.4.4 传播学理论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
        3.1.1 课堂观察记录说明
        3.1.2 学生调查问卷说明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重要性
        3.2.1 课堂教学言语影响学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
        3.2.2 课堂教学言语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
        3.2.3 学生对课堂教学言语风格有审美需求
    3.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已有优势
        3.3.1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3.3.2 具备一定的政治性
        3.3.3 达到一定的技巧性
    3.4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现存不足
        3.4.1 部分学科特性有待增强
        3.4.2 听觉美感有待提升
        3.4.3 组织教学过程言语水平有待提高
4 髙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思考
    4.1 聚焦学科言语特性,侧重学生素养发展
        4.1.1 增强教学言语思想性,提升道德品质
        4.1.2 突出教学言语政治性,加强政治认同
        4.1.3 体现教学言语时代性,塑造时代新人
        4.1.4 增添教学言语艺术性,提高文学修养
    4.2 优化教学言语表达,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4.2.1 说好普通话——“入耳”
        4.2.2 巧用表达技巧——“入脑”
        4.2.3 增加言语温度——“入心”
    4.3 优化教学言语设计,提升教师言语品质
        4.3.1 导入言语——“趣”
        4.3.2 讲解言语——“变”
        4.3.3 提问言语——“准”
        4.3.4 过渡言语——“巧”
        4.3.5 小结言语——“通”
5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实施效果评估
    5.1 优化对策实施前的准备情况
    5.2 优化对策实施情况
    5.3 优化对策实施后效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教育观察法
        1.6.5 行动研究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创新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资源
        2.1.2 教学资源
        2.1.3 视频资源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2.2.1 直观形象性
        2.2.2 开放共享性
        2.2.3 再现与穿越性
        2.2.4 富有感染性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经验之塔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4.3.2 自行录制
        4.3.3 网络下载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对象
    5.3 实践思路
    5.4 实践案例设计
        5.4.1 实践内容选择
        5.4.2 编写教学设计
    5.5 实践实施过程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6 实践结果分析
        5.6.1 学业成绩分析
        5.6.2 课堂观察分析
    5.7 实践结论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教学之“简”及其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学之“简”的内涵
    2.1 “简”与“繁”的含义
        2.1.1 “简”的含义
        2.1.2 “繁”的含义
        2.1.3 “简”与“繁”的关系
    2.2 教学之“简”的内涵
        2.2.1 教学之“简”是一种简单
        2.2.2 教学之“简”是一种简约
        2.2.3 教学之“简”是一种简洁
第三章 教学之“简”的理论建构
    3.1 教学之“简”的精神内核
        3.1.1 至简
        3.1.2 至真
        3.1.3 至上
    3.2 教学之“简”的应然表现
        3.2.1 简明的教学目标
        3.2.2 简要的教学环节
        3.2.3 简约的教学内容
        3.2.4 简朴的教学媒体
        3.2.5 简练的教学语言
第四章 教学之“简”的现实实现
    4.1 教学之“简”的实现者
        4.1.1 实现者:教师与学生
        4.1.2 对实现者素养的要求
    4.2 教学之“简”的实现策略
        4.2.1 适当留白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4.2.2 删繁就简与同类合并相结合
        4.2.3 重视情感体验与注重认知基础相结合
        4.2.4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赋能研究综述
        2.1.1 赋能
        2.1.2 技术赋能
        2.1.3 技术赋能教学
    2.2 几何教学研究综述
    2.3 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2.4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3 相关理论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几何学习理论
        3.2.1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理论
        3.2.2 几何教学阶段理论
        3.2.3 几何认知过程理论
4 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对象和调查工具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工具
    4.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4.2.1 学生对技术赋能几何教学的态度
        4.2.2 信息技术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4.3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4.3.1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4.3.2 教师在几何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认知情况
        4.3.3 教师在几何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4.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5 调查结论
5 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设计原则
        5.1.1 直观性原则
        5.1.2 创设情境原则
        5.1.3 探究性原则
        5.1.4 渗透数学思想原则
        5.1.5 实效性原则
        5.1.6 适应性原则
    5.2 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设计策略
        5.2.1 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5.2.2 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5.2.3 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5.2.4 借助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2.5 借助信息技术精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5.3 小结
6 技术赋能下的几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6.1 技术赋能下的立体几何教学设计案例
        6.1.1 球的体积教学设计
        6.1.2 技术赋能效果分析
    6.2 技术赋能下的解析几何教学设计案例
        6.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6.2.2 技术赋能效果分析
    6.3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信息技术与几何教学设计结合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信息技术与几何教学设计结合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5)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影响
        (三)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二、研究现状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对分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教学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对分课堂的学习理论基础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理论基础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四、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适时分配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H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课堂观察分析
        (二)教师访谈分析
        (三)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二、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预习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三)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四)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有限
    三、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二)教师方面
第三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思路
        (五)实施计划
        (六)教学实施过程
第四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课堂观察分析
    三、学生访谈分析
    四、作业情况分析
    五、教学效果分析
        (一)免预习,减教学负担
        (二)精讲授,提学习效率
        (三)自主学,助消化吸收
        (四)分组论,检独学成果
        (五)共交流,促师生互动
        (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困境和策略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一)学校管理层面
        (二)课堂教学层面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效率教学方式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绩效指标
        (三)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四)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五)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六)建立奖赏制度,维护课堂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附录 III
附录 IV
附录 V
附录 VI
致谢

(6)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二、概念界定
        (一)外语教学
        (二)高校汉语教学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三、文献综述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四)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汉语教学理论
        (四)交际学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描述
        (一)调查对象
        (二)数据收集方法
        (三)调查结果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问题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一、准备的优化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二、运行的优化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三、评估的优化
        (一)评估的标准
        (二)评估的内容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3.1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1.3.2 线上教育文献综述
        1.3.3 混合式教学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2.1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2.2 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2.3 教学模式分类及发展历程
        2.3.1 线下教学模式
        2.3.2 线上教学模式
        2.3.3 混合式教学模式
    2.4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理论分析
        2.4.1 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2.4.2 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2.4.3 教学逻辑关系分析
        2.4.4 教学实践方法分析
第3章 问卷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2 数据收集统计
    3.3 问卷结果分析
第4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4.1 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概况分析
    4.2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4.2.1 线上教学PBL模式简介
        4.2.2 PBL模式发展历程
    4.3 中学物理教学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4.3.1 实验背景
        4.3.2 学校概况分析
        4.3.3 学情分析
        4.3.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4.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4.4.1 实践结果分析
        4.4.2 问题分析实践总结
第5章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
    5.1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过程设计
    5.2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案例与评析
    5.3 基于PBL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5.4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案例分析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问卷
附录B:问卷信度
附录C:问卷效度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条件
第二章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四)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
    (五)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改进建议
第三章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和应用策略及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分类及选择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三)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和方法
    (四)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分析
    (一)阅读教学课例《苏州园林》
    (二)课例分析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与支持
        1.1.2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有效举措
        1.1.3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体育人才优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1.4.2 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的总体概述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特尔菲法
        2.2.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问卷调查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解
        3.1.1 体育教学评价的特征及趋势
        3.1.2 体育教学评价理念与目的
        3.1.3 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3.2 基于DEA模型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3.2.1 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3.2.2 选定体育教学评价的投入和产出指标
    3.3 山东省师范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
        3.3.1 体育教学评价的调查数据分析
        3.3.2 DEA模型产出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整体教学效率较高,但也存在教学效率低的现象
        4.1.2 “优”者虽紧邻最优值,但呈现不变化趋势
        4.1.3 “弱”者虽偏离最优值,但呈现上升趋势
        4.1.4 体育教学投入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
        4.1.5 体育教学产出方面存在两大短板
    4.2 建议
        4.2.1 设立教学评价激励政策,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4.2.2 在教学投入方面,优化和调整资源配置
        4.2.3 在教学产出方面,补短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小学高年段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时间管理的合理性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现象频频发生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
        2.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研究
        3.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时间管理概念的研究
        2.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研究
        3.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时间
        (三)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五、理论基础
        (一)时间洞察力理论
        (二)时间管理理论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二章 研究工具的完善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的选择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课堂观察法
        (二)研究工具的选择
    二、调查问题的确定
        (一)课堂时间管理维度的确定
        1.对相关书籍的查阅
        2.对文献的查阅
        (二)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内容的分析
    三、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处理
        (一)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处理
        (三)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课前:教师时间管理价值感现状
        (一)课前设置目标情况
        (二)课前预设教学计划情况
        (三)教学内容优先级的处理情况
    二、课中:教师时间管理监控能力现状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三)练习巩固
        1.提问环节
        2.讨论环节
        3.练习环节
        (四)课堂小结
        (五)处理教学干扰问题
    三、课后:教师教学时间反馈能力现状
        (一)课后对时间管理的总结
        (二)学习有关时间管理的方法
第四章 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管理价值感失衡
        (二)课中教学时间分配失衡
        (三)课后缺乏积极反思
    二、小学高年段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课堂时间管理观念不足
        (二)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1.语言表达不精练
        2.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能力低
        3.对教学内容优先级处理不合理
        (三)课后时间反馈能力不足
        (四)教师专业化培训有待完善
第五章 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优化课堂时间管理理念
        (一)强化对课堂教学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二)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思想
    二、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能力
        (一)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二)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1.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最佳时域
        2.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浪费
        (三)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
    三、强化课堂教学时间反馈能力
        (一)反思课堂教学时间管理问题
        (二)促进教师间交流分享
        (三)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四、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D]. 贺秋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教学之“简”及其意蕴[D]. 常思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4]技术赋能下的高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D]. 戴美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D]. 郭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7]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D]. 邵良余.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8]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D]. 石再. 西南大学, 2020(05)
  • [9]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D]. 秦敏.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小学高年段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Z小学为例[D]. 许晶玮.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