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制度的变化加剧了城市贫困

就业制度的变化加剧了城市贫困

一、就业体制变迁加剧城市贫困(论文文献综述)

钟云华,刘姗[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变迁逻辑与发展理路——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政策内容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已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文章通过对1949—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文本的挖掘,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变迁历经了政策孕育期、起步探索期、规范建设期和继承完善期四个阶段,遵循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基层人才需要的需求逻辑、主要发挥政府作用的推动逻辑和增强政策内容具体性的执行逻辑。虽历经多次变迁,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制定时筛选培养内容尚需进一步丰富,政策资源供给及宣传多方协同仍有提升空间,政策执行绩效监控评估尚需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遴选标准与培养方案,倡导政、企、校、媒多方协同参与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绩效监督评估机制的发展理路。

顾冉[2](2020)在《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裕劳动力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大规模城乡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配置红利。但伴随人口转型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凸显,以及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通过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源泉。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整体上仍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等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企业创新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当前中国劳动力资源供给格局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系统考察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揭示有效转换经济动能背后企业创新形成的条件及其微观作用机制,明确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工资向下扭曲的特征事实出发,对劳动力工资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梳理、回顾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提出扭曲收益、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三条理论传导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微观企业和个体劳动力的工资扭曲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探究企业层面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检验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三条作用机制,分所有制类型、分要素密集度考察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成因。结合研究结果与中国实际,探寻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存在工资向下扭曲的显着特征。在制造业微观企业层面,近80%的企业存在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现象,即使考虑到企业劳动报酬数据可能被低估,采用宏观投入产出表对微观企业劳动报酬进行校对后,样本平均工资扭曲程度仍高达2.72,即企业劳动力边际产出达到工资水平的2.72倍。分年份测度结果表明,1999-2013年(除2009年、2010年)期间,劳动力工资扭曲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2008年之后工资扭曲程度得以缓解。在个体劳动力层面,本文以不同人力资本投入的工资可能性边界作为个体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指标。2014年和2016年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均值分别为1.75和1.48,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更低,婚姻对于男性具有缓解工资扭曲的积极作用,但已婚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更难获得与劳动生产率相匹配的报酬水平。(2)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程度的扩大,将显着降低企业的新产品生产概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比重。为减少企业创新利润对工资扭曲反向影响产生的估计偏误,选取Lewbel(1997)方法设计工资扭曲的内部工具变量,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显着成立。(3)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机制、人力资本机制、消费需求机制三条作用机制实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三者共同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效应的94.03%,其中扭曲收益机制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中介机制。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导致价格信号与真实的禀赋条件错位,阻碍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对企业创新的自发促进效应,同时扭曲收益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削弱企业家创新动力,扭曲收益机制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作用的46.27%。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减弱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激励,同时造成高人力资本流失问题,在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总效应中,有19.40%是通过人力资本机制实现的。第三,工资扭曲相对而言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消费支出,造成需求规模和需求层次整体偏低,消费需求机制对工资扭曲的创新抑制作用的相对贡献度为28.36%。(4)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无显着影响。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无显着影响。(5)本研究蕴含如下政策启示:第一,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第二,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第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潜力,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汪洪溟[3](2019)在《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安全网”与“稳定器”作用,从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意义上来说,无疑应视之为公民所应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多方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与巨大的进步。2016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包括“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实现基金的安全可持续运行”的具体发展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综合当前的经济与社会总体形势来看,当前我们仍然正处于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照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方面,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依然不充分和不均衡的现实,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有着较多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在研究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及其待遇支付等作为维系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其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整个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是不能不深入考虑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等因素的经济效应加以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是否如理论预期的那样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可以依据相关的理论进行定性的分析,但是同时无疑也需要有相关的实证分析结果来作为必要的支撑。为此,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覆盖”宏伟目标的具体实施步骤之际,本文即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主要内容,来对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视角,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的研究,在理论上,本文可以弥补已有大量研究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不足所带来的缺憾,所做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化我们对相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的认识,同时也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丰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文对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为我们反思过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否存在不足,提供必要的思路。另外,本文选取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实证分析,能够为相关社会保障项目的制度设计与改进,提供不同的视角并为提高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出一定的贡献。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主要是对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评价,为了更好地梳理出本领域所涉及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基础,我们在开展本文研究之初就专门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将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按照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了“计划经济时期”、“双轨制时期”、“市场经济时期”和基本建立以来的发展等四个阶段,并就每一阶段的制度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给出了我们的评价;第四部分分为三章,由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分别是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我们分别就社会保障经济影响分析的三个最主要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首先归纳和总结相关理论分析框架与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的总结;第五部分是基于全文的分析所得出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们认为现阶段主要应当在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扩大制度覆盖面、健全财务模式并强化基金监管,以及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等几个方面,来把握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切入点。已有的大量社会保障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都是立足于具体的单方面的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尤其储蓄与消费效应等分析,而本文研究则是首先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结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得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我们的研究内容与方向的。这样的研究视角使得我们的实证分析,始终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的与需要,并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等不同层面实现了有机地结合。例如,本文首先进行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是进行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与分析,然后结合理论框架设计了实证分析模型,最后我们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其对政策制定层面的影响分析与总结。二是构建了基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框架。为了有效地达到本文分析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我们所进行的作为主体部分的实证分析,首先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选择,以已有的大量研究为基础,我们没有选择通常人们普遍关注的储蓄与消费效应,而是从宏观效应分析入手,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涵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效应。经过三个方面的实证分析与探讨,我们认为这样的内容构成比较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可以有效避免宏观与微观层次相互脱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本文在内容上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范小仲[4](2019)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要素市场化滞后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根源,力图从中找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为当前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参考。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以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付出的代价高昂,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要素市场领域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和要素计划配置体制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起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1979-1991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践探索。尽管还存在“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造成冲击,要素市场开始初步发育。然而,相比于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加剧市场秩序紊乱和宏观调控困难,现实矛盾使要素市场化改革由探索进入推进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01年),“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被打破,确立了要素的商品属性和要素市场的基础地位,在产品价格市场化并轨的背景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并不断推进。但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战略性和社会性负担,需要在要素数量和价格上予以支持,要素价格“双轨制”由此形成,引发经济中产生诸多摩擦和冲突,解决摩擦客观上为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要素市场的掣肘,要素市场分割和要素价格扭曲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多重结构性失衡,要素价格扭曲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根源。通过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和启示:第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第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第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第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市场发育等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要素市场化改革已具有“可改革性”。从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来看,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注重与其他相关改革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

徐自强[5](2013)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根据教育部2012年11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近700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这对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高等教育、教育经济或劳动经济及社会结构领域都凸显了各自不同的表现,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政策过程理论的视角审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具体问题也是本文的初衷。倡议联盟框架是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个较为新兴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它突破了传统政策过程理论在分析新的政策问题时所面临的瓶颈和局限,将政策子系统、倡议联盟、技术性信息、政策信念体系等一组鲜活的变量放在一个至少10年的较长时段中对越来越复杂的政策问题予以解构。基于此,本文将以倡议联盟框架为理论分析视角,通过对代表不同政策行动者或倡议联盟的文本集合的内容分析和对部分政策利益相关者(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的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以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和展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路径、动因和走向,并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的设计提出建议。通过对文本集合的内容分析和相关对象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发现:(1)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共经历了四个阶段:1952年至1985年的统包统分阶段;1985年至1999年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阶段;1999年至2003年的自主择业阶段;2003年至今的灵活就业阶段。其中,1952年至1985年的统包统分阶段确立并沿用的是国家导向政策范式,1999年至今的自主择业阶段和灵活就业阶段均属于市场导向政策范式下的毕业生就业模式,1985年至1999年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阶段是一个由国家导向政策范式向市场导向政策范式转移的阶段,2003年至今的灵活就业阶段出现了发生第二次转移的萌芽。(2)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第一次转移是外部环境变化和政策学习发生的综合作用,第二次转移萌芽的产生则是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政策学习尚未发生。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子系统的主导联盟也发生了由国家或政府主导联盟向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主导联盟的转移,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则作为积极的政策行动者逐渐参与到了政策过程中。(3)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信念体系中的深层核心信念未发生根本转变,即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处的根本的社会文化与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本质的变迁;政策核心信念则经历了由重大转变到出现萌芽的过程,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从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与劳动经济相结合的领域,逐步转变成为一个链接了高等教育、劳动经济或教育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政策问题;次要方面信念则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子系统中的各个政策行动者的指导性工具、关注主题、参与方式、价值取向或价值立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迁。(4)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的变迁对目标群体即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过程中均出现了因政策性或制度性因素而产生的“政策利益受损”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劳动经济、社会结构和就业政策本身四个层面上的政策性或制度性因素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利益诉求都产生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基于生存层面和基于发展层面的利益诉求未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反映和满足。对2013届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与部分应届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在自身就业意愿方面和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都存在问题。一方面,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作出多种考虑,同时还会受到家长意愿与家庭资本的影响,此外,不考虑政策性就业的毕业生更倾向将基于生存层面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置于首要影响因素,而有意愿政策性就业的毕业生则更倾向将基于发展层面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信息获取内容;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基层就业计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在执行中的效果均不甚理想,以高校毕业生个人或群体利益诉求出发的政策设计较少且存在冲突。综合两方面的结论是,最终会导致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利益受损”。在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现阶段和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构想,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策利益受损”问题,政策主体在重新界定和构建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反映和满足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来的关于生存层面和发展层面的双重利益诉求,即生存层面上的将用于高等教育投资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获取回报收益;发展层面上的公平地享受接受高等教育和谋求劳动择业的机会,在不受就业歧视的条件下,对社会阶层中的高位阶层机会展开公平竞争,改变自身以及家庭的命运实现上升性的社会流动。鉴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应从高等教育、劳动经济或教育经济和社会结构三个范畴或领域入手,赋予政策子系统其他积极政策行动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以较强的行动能力,正视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产生的信念冲突,构建适用于现阶段高校毕业生个体和群体在就业中利益诉求的政策信念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制定权威决策,逐步确立人本导向的政策范式。

党春艳[6](2013)在《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贫困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社会互构论这一基本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贫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贫困的发生机制,揭示制度与行动互构下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并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多元主体在贫困救助中的参与与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互构论视角的指导下建构更积极有效的应对转型期城市贫困的策略。研究发现,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差异和冲突。具体而言,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制度、社保制度的变迁,国家和企业的之间的父爱主义关系向个人自立——国家提供有限帮助的关系转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因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从理论上来讲,这对个人既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机遇,因为个人同时获得了选择职业、就业岗位的自由,其自主权有所增加。但是,个人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然形成的全面依附于单位企业的角色意识和行为规范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改变,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对单位企业的依赖惯性,以及资源、市场能力的欠缺导致对这种新型国家与个人关系的适应性障碍,个人在一段时期内陷入贫困就成了个人与社会互构关系下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这种结构性背景下,城市贫困群体也表现出巨大的主体能动性。城市贫困群体依据自身拥有的资源、能力回应着结构的调整和制度的变迁,拥有市场需要的资源和具有较强市场能力的人选择积极适应市场的行动策略,在制约和机会并存中积极寻找新的活动;而受制于自身资源、市场能力的欠缺的城市贫困群体,则表现出基于生存理性考虑下的积极抑或消极的抵抗,这种迫于生存压力的生存行动选择促使了国家出于维持社会稳定的考虑建立起多层次的贫困救助制度以维持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当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后,城市贫困群体以积极从事非正规工作的行动选择回应着国家多层次的救助制度,他们或从事个体经营,或打零工,或成为城市大街小巷流动小商贩中的一员,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着新的生存方式。中间组织的多元参与亦影响着城市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家庭网支持向城市贫困群体提供了较多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对缓解其生存压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重要。社区作为平台承接了政府委托实施的社会保障服务,承担了大量行政性工作。社区组织提供的福利尽管对下岗失业人员缓解家庭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就业福利项目的短期性、培训的无效性、及就业福利与低保之间的冲突性使得城市贫困群体对此项福利并不十分满意。就非营利组织扶贫而言,无论从参与数量还是从参与内容上看,非营利组织介入社区福利的提供都存在很大的缺失和不足,对贫困群体的帮助非常有限,可以说,个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因非营利组织一方的缺席而丧失了互构的前提,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作为扶贫重要一方的企业,存在着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加上他们在执行有关政策时的变通、缴纳社会保险的缺席,约束了城市贫困群体参与市场就业及享受国家社会保障的机会,而城市贫困群体面对企业的排斥、变通和缺席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迁就,沉默是他们最普遍的行为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逃避责任的行为选择,进而又使城市贫困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最后,文章基于社会互构轮视角提出了应对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政策性建议,如继续发挥政府在治贫减贫中的作用、提高个人的参与热情和能力、继续发挥家庭网的扶贫功效、挖掘社区在治贫减贫中的功能、增加非赢利组织在治贫减贫中的作用和减少市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等。

郝团虎[7](2012)在《制度、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文中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人地矛盾的加剧、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新一轮农村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工荒的出现、城市化率过半等;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三农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制造业危机问题、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日益减少的问题等。这些现象与问题都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再次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中国的转移过程伴随着制度转型的过程,制度限制和人力资本限制让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迁移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本文从制度分析与人力资本两个角度讨论转移过程,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分析。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存在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争论,结构主义聚焦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价格刚性、劳动力过剩、资本等的不足、无限供给弹性等特征,强调经济的非渐进性、非连续和非均衡性,突出了宏观结构的作用。新古典主义则聚焦于城乡工资差、预期收益、理性选择、效用最大化、生产要素流动等概念,以个体或家庭为分析单位,强调通过市场的边际调整和对市场的修补达到经济均衡,突出了微观选择的影响。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争论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与数量之争、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之争、城市化滞后与超前之争、刘易斯转折点之争、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之争等。在理论框架上似乎一边倒地选择了结构主义。中国经济具备了非瓦尔拉斯均衡的相关特征,结构主义更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但是本文认为,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性,转移过程伴随着转型过程,所以制度因素非常重要,不能被剥离出分析框架之外。本文先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描述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如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性别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接受教育和培训情况、收入水平、就业信息获取方式、输入地输出地分布、居住情况、消费情况、权益保障情况等。然后把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转移过程和特征做比较。发现中国的转移过程呈现出一些独特的规律:城乡差距较大、存量大、转移迅速;产业间的转移和地域间的转移不一致;转移质量低,收入无法维持在城市的基本生存;人力资本禀赋低;永久迁移规模小等。这些特殊规律用二元经济理论无法全部作答。也就是说,二元经济理论在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一定遗漏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变量,找到这些变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特征就更容易把握。这些变量就是制度与人力资本。影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强制性制度包括:国家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战略、城市优先战略、生产优先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土地、户籍、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制度等。重工业优先造成工业吸纳劳动力数量有限;城市优先造成农村的落后;生产优先造成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较少,国家必须把农民留在农村从而减少消费需求;创新型国家战略忽视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地位是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结果、忽视了产业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的问题。土地制度中人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破坏,导致了逆城市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土地零碎化,不利于现代生产要素流入农业。户籍制度导致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无法一致,客观上造成了以牺牲转移质量换取转移数量突破的转移方式。就业制度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质量低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导致转移后劳动保护不足,失去了社会安全网的庇护。住房保障制度缺失导致转移后的居住条件非常差。在这些制度限制面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进行了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出于降低成本的经济行为选择来弥补转移过程中制度供给的不足。这些制度创新或经济行为选择包括:乡镇企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土地制度创新、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双轨制)、物物交换、“隐性补贴”、“城中村”居住等。在制度和结构因素占主导地位时,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决定和就业状况影响不显着,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转移方式导致对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的不足,他们面对一条“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民工荒的出现、工资的上涨、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到来,让中国有了回归新古典主义的条件,意味着人力资本开始成为工资决定的主要因素,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处于不利的竞争条件下。在引入对制度和人力资本的分析后,本文建立了“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次要市场,由于“两栖式”转移、“隐性补贴”、“城中村”居住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成本优势,所以城市居民不愿进入;城市居民由于制度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面临少数高技能农村劳动力的微弱竞争。转移过程中的强制性制度障碍、诱致性制度变迁后的路径锁死都限制着跨市场流动。跨市场流动的可能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上升,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双轨制)、“隐性补贴”、“城中村”等现象消失或转移者人力资本禀赋上升。刘易斯短缺点的到来为跨市场流动创造了条件,它引起本文最后的讨论,即如何创造一个一元的劳动力市场。为了迎接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到来,不但要克服强制性制度的障碍;还要通过提高转移质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克服诱致性制度变迁带来的路径锁死。为了促进先进的生产要素流入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革新都要进一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城乡差距,让产业之间的劳动力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流动,实现高质量转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建立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转移模型,并重点讨论了转移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讨论了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与条件,对人力资本在转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张立军[8](2012)在《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高等教育体制也是随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涉及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新世纪伊始,面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变革局势,研究与完善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对于科学引导民族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按需培养民族人才、践行高等教育公平、巩固国家民族团结、构建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以及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皆凸显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某种教育思想往往要通过制度化的形态——教育体制,才能长期地、实际有效地作用于教育实践。本研究打破以往单一体制的研究视角,将“高等教育体制的多维发展”与“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凸显“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多维变迁”的研究新意。以史为鉴,史海钩沉,改革创新,自然彰显其非凡的研究意蕴。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多维立体研究”:从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维研究视角,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阐释与探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等前提性的问题,界定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其中,研究现状的综述较为翔实,从“民族”到“民族教育”、从“教育体制”到“高等教育体制”、从“民族教育体制”到“民族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地深入到研究主题。第一章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因”和“直接动因”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明确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揭示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政治经济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二章翔实阐释了自1949年至2009年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梳理了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6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且对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原因及动力趋向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第三章梳理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详细分析了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因素、历史归因、改革目标与内容,阐明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特色。第四章总结了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展沿革的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民族高等教育经费特殊扶持政策及创建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相关问题。第五章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四个阶段的演变历程,分析论述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径。第六章宏观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历史时期的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同时微观回顾了60年来民族院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发展脉络,并结合N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之案例研究,探讨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第七章是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盘点成就,积累经验,聚焦问题,筹划策略。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历史反思和理论反思,同时合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高等教育新体制。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总结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规律。同时结合中国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论诉求,探究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向。

宁泽逵[9](2012)在《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同步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农村城镇化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使得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快速老龄化,给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然而,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老年人口劳动供给问题的系统研究尚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在纵向回顾国内农村老年人口劳动供给的历史演变和横向总结国外老年人口劳动供给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NS),借助农业家庭内决策模型,定量化分析农村老年人口微观劳动供给,以增进对农村老年人口从事劳动的数量规模与职业分布,老人劳动供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老人劳动参与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和老人劳动参与对老人福利影响等方面的系统了解,进而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和农村老人福利权益保护等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基于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农村优质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两大背景,指出研究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合理界定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本研究将遵循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假定农民是“经济理性的”,农户家庭是集“生产—消费”于一体,追求经济收入、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扩展的留守农户家庭,家庭成员间存在利他主义倾向,指出从揭示家庭内部决策机理角度出发,分析农村老人劳动供给较为合理。最后构建了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以及可能创新。第二章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历史回顾。利用年鉴资料,探讨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对农村家庭和农村老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利用公开的政策资料,分析了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演进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挖掘相关研究资料,综述了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中国农村老人劳动参与率较高,是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演进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则是“三重压力”与“三重推力”的共同结果。第三章国外老人劳动供给的回顾与比较。对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的横向跨国比较分析发现:老人劳动供给问题都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渐次引起理论研究者与政策实践者的关注。其中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老龄化的初期阶段,老人劳动参与率都较高,短期内还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影响老人劳动供给的因素较多,既有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因素,也有与家庭特征相关的因素,还有与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的因素。工资率是影响老人劳动供给的重要经济因素,多数实证研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常为负。第四章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理论分析。通过比较一般家庭及农业家庭内决策模型的演进,回答了不同假设下家庭决策建模特征及规律。通过详细讨论中国家庭特征,指出中国当前农村家庭决策特征比较接近于一元家庭决策;并且根据中国农村市场效率缺失和农村家庭决策中生产与消费存在不可分性,构建了一个包含年龄与性别结构在内的一元农业家庭模型,基于数理模型推导,定性分析了家庭以及老人个体劳动供给规律及特性。第五章中国农村老人及劳动参与状况分析。在介绍CHNS数据特征、样本遴选思路与方法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技术对本研究分析的CHNS农村调查样本(含个体、家庭、社区)进行了概述性分析,为后续计量建模分析提供较为透明的数据及数据知识支持。不仅在整体上认识了中国农村家庭、农村老人的基本状况,还初步探究了农村老人时间配置、劳动参与及可能影响因素。第六章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广义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别估计了青年人和老年人在工资性劳动、家庭农业劳动、家庭非农经营三类收入性劳动供给函数。发现:老人工资性劳动和家庭农业劳动供给函数具有重要的统计意义和经济内涵。例如,女性老人的工资性劳动和家庭农业劳动的时间会明显低于男性老人,家庭人口总数的减少、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家庭非劳动收入比重下降会明显降低老人在这两种劳动上的劳动供给量,村级社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增加老人的工资性劳动供给量的同时,会降低老人的家庭农业劳动供给量。劳动给函数估计结果还显示,劳动边际生产率(即影子工资率)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为负,这意味着闲暇是老人的“劣等品”,只要能够绝对增加货币数量收入,老人就会不断地增加劳动供给。家庭非农经营劳动则因样本量的限制,估计结果不显着。其次,基于面板Probit模型的老人劳动参与决策分析显示,与其他年龄段人口共居仅对老人的非收入性劳动参与决策产生统计上显着的影响,即如果女性老人与其他年龄段人口共居会增加她从事家务劳动的概率,但会降低她看护6岁及以下小孩的概率。而且,老人在不同劳动项目的劳动参与概率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最后,基于列联表的定性数据分析显示,老人参与各种劳动,除了可能在经济上有所缓解进而改善其生活水平外,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综合福利。第七章总结性评述。在回顾与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研究结论对中国农村老龄化,农村老人福利与养老,农村老人性别不平等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寓意。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经验,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李广科[10](2012)在《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人力资本在中国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人力资本差异反映在投资、积累、运行三个方面上,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是基础,没有投资就没有人力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足够丰富的人力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其次,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同样重要,高投资并不一定形成本地区的高人力资本积累。第三,人力资本运行水平的高低虽以投资高低以及积累丰富程度为基础,但其最终表现在运行水平上,进一步说,实际投入到生产运行中的人力资本的多少受制于一系列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因此,本文对人力资本差异形成机制的分析从投资水平、积累水平、运行水平这几个层面上来反映。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展开定量分析,努力做到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所包含的制度分析框架和理论分析工具,针对中国东、中、西部三种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人力资本的内在特性和区域环境系统对人力资本运动的影响进行考察,深入剖析我国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现状的形成机制,提出区域投资差异、积累能力差异(东西部人力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性、经济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对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作用、人力资本积累的自我强化机制)和运行水平差异(人力资本配置的制度差异)造成了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本的内在运动特性是诱发人力资本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区域流动,延续和强化既有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人力资本对策。本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在对人力资本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现有人力资本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人力资本存量的区域差异。在对已有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时,选取了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教育、研究与开发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因素,测度了东部、中部、西部人力资本的存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差异。由于人力资本是经过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因此,本章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从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保健、科研、迁移等方面来分析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状况。第四章,东西部人力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性。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运动性是其内在要求,人力资本及其运动性特征是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内在动力基础。中西部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大量涌向东部,造成了中西部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第五章,经济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与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相互作用。经济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区域的非均衡性;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区域的非均衡性又导致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第六章,人力资本配置的制度差异。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工具,将制度纳入人力资本形成的经济学分析,深入考察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中具体的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以及它们的实施机制,进而解释各区域由于制度差异而导致的人力资本运行水平和开发层次上的广泛差异。第七章,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自我强化机制。人力资本东部区域集聚产生显着的集聚效应,人力资本的区域集聚为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带来速度与效率,降低了人力资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形成人力资本区域集聚的不断延续和强化机制,也加速了个体人力资本自身的积累。第八章,结论和对策。进一步探寻兼顾发展效率和区域公平的东西部人力资本补偿、合作路径:提高投入的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使稀缺的资源产出最大的人力资本;建设人力资本市场以降低人力资本区域迁移成本;注重发挥中西部人力资本资源配置和资源转换能力的制度创新机制;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实现产业转移、人力资本转移“双转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引导人力资本区域合理迁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集聚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优势。(2)提出制度非均衡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开发层次上的差异。

二、就业体制变迁加剧城市贫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就业体制变迁加剧城市贫困(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变迁逻辑与发展理路——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变迁脉络
    (一)政策孕育期(1949—1984年):“统包统分”体制下的分配性基层就业
    (二)起步探索期(1985—2002年):“自主择业”体制下的引导性基层就业
    (三)规范建设期(2003—2008年):四大“专项计划”框架下的专项性基层就业
    (四)继承完善期(2009年至今):新战略部署下的规范性基层就业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变迁逻辑
    (一)需求逻辑: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基层人才需要
    (二)推动逻辑:主要发挥政府主体的作用
    (三)执行逻辑:增强政策内容的具体性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进一步变迁的空间
    (一)政策制定时筛选培养内容尚需进一步丰富
    (二)政策资源供给宣传多方协同仍有提升空间
    (三)政策执行绩效监控评估尚需进一步加强
五、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进一步发展理路
    (一)优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遴选标准与培养方案
    (二)倡导政、企、校、媒多方协同参与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绩效监督评估机制

(2)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劳动力工资扭曲相关研究
        2.1.1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内涵
        2.1.2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
        2.1.3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形成原因
        2.1.4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经济效应
    2.2 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2.2.1 企业创新的内涵
        2.2.2 企业创新的测度
        2.2.3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2.3.1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创新
        2.3.2 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2.3.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的直接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劳动力工资扭曲、扭曲收益机制与企业创新
        3.1.1 扭曲收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3.1.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扭曲收益的影响
        3.1.3 扭曲收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2 劳动力工资扭曲、人力资本机制与企业创新
        3.2.1 人力资本机制的理论基础
        3.2.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3.2.3 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3 劳动力工资扭曲、消费需求机制与企业创新
        3.3.1 消费需求机制的理论基础
        3.3.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3.3.3 消费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企业创新的现实考察
    4.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历程
        4.1.1 计划就业时期(1949-1977 年)
        4.1.2 双轨制就业时期(1978-1991 年)
        4.1.3 市场化配置全面展开时期(1992-2001 年)
        4.1.4 市场快速壮大和规范化时期(2002-2012 年)
        4.1.5 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新时期(2013 年至今)
    4.2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
        4.2.1 劳动力资源状况
        4.2.2 城乡收入差距
        4.2.3 行业工资差距
        4.2.4 所有制工资差距
    4.3 中国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4.3.1 企业创新意识
        4.3.2 企业创新投入
        4.3.3 企业创新产出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5.1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5.1.1 生产函数模型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3 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5.2 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5.2.1 理论模型
        5.2.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5.2.3 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设定
        6.1.1 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主要实证结果分析
        6.2.1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6.2.2 内生性问题处理
    6.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3.1 设定不同类型生产函数
        6.3.2 替换劳动力工资扭曲指标
        6.3.3 考虑零值偏误
        6.3.4 考察工资向上扭曲的情况
    6.4 本章小结
7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7.1 计量模型设定
        7.1.1 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模型
        7.1.2 中介效应系数乘积检验方法
    7.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扭曲收益机制检验
        7.2.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人力资本机制检验
        7.3.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消费需求机制检验
        7.4.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7.5.1 总体中介效应分析
        7.5.2 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7.6 本章小结
8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的影响
        8.1.1 子样本回归结果
        8.1.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8.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
        8.2.1 子样本回归结果
        8.2.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2.1 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
        9.2.2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9.2.3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9.2.4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C.附表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主要创新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社会保障
        2.1.2 社会保险
        2.1.3 社会救济
        2.1.4 社会福利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迁演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1.1 时代特征与基本制度背景
        3.1.2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1.3 对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3.2 双轨制之下的反思与继续探索
        3.2.1 “双轨制”时期的形势分析
        3.2.2 “双轨制”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
        3.2.3 对“双轨制”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目标模式的确立
        3.3.1 制度背景与主要内容
        3.3.2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3.4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与进一步发展
        3.4.1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
        3.4.2 以“五大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
        3.4.3 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4 社会保障的劳动就业效应分析
    4.1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机制
        4.1.1 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力资源的区域与行业配置
        4.1.2 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与供给决策
    4.2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4.2.2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4.2.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4.3 基于就业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1 基于劳动力供给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2 基于劳动力需求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3 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需的调节
5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5.1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5.1.1 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
        5.1.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机理
    5.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调节的实证分析
        5.2.1 指标、数据与模型建构
        5.2.2 模型估计与检验
        5.2.3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5.3 基于公平收入分配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5.3.1 制度覆盖面决定收入分配调节范围
        5.3.2 支出水平决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5.3.3 制度设计决定收入分配调节方向
6 社会保障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
        6.1.1 社会保障影响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
        6.1.2 社会保障制约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
        6.1.3 社会保障基金影响资本市场运行
    6.2 社会保障经济拉动效应实证分析
        6.2.1 变量、数据与模型
        6.2.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2.3 主要结论
    6.3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6.3.1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
        6.3.2 社会保障覆盖面
        6.3.3 社会保障项目的设计与优化
7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建设经验借鉴
    7.1 美国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1.1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7.1.2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7.2 德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与改革经验
        7.2.1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2.2 德国社会保障改革经验
    7.3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3.1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
        7.3.2 瑞典的福利危机与改革经验
    7.4 日本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4.1 日本的社会保障建设
        7.4.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
8 基于经济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对策
    8.1 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促进经济效应
        8.1.1 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
        8.1.2 强化责任与风险约束机制
        8.1.3 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立法
    8.2 以全民覆盖和全民共享促进收入分配效应
        8.2.1 构建发展型社会福利
        8.2.2 尽快实现社会保险的全民覆盖
        8.2.3 完善收入分配顶层设计
    8.3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8.3.1 健全“统账结合”的财务模式
        8.3.2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
        8.3.3 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8.4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8.4.1 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8.4.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8.4.3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政策变迁理论的研究回顾
        1.2.2 国内外有关倡议联盟框架的研究回顾
        1.2.3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研究综述
        1.2.4 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高校毕业生与毕业生就业政策
        2.1.2 政策变迁与政策范式转移
        2.1.3 市场性就业与政策性就业
    2.2 理论基础简述
        2.2.1 倡议联盟框架
        2.2.2 政策范式转移框架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问题与倡议联盟理论:具体分析框架的形成
    3.1 适切性解释:聚焦长时段政策变迁的过程理论
        3.1.1 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与倡议联盟框架的时间跨度假设
        3.1.2 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倡议联盟框架的技术性信息假设
        3.1.3 毕业生就业政策行动者与倡议联盟框架的政策子系统假设
        3.1.4 毕业生就业政策价值与倡议联盟框架的政策信念假设
    3.2 匹配性说明:政策价值与政策信念的内在逻辑
    3.3 内嵌性构建: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
        3.3.1 毕业生就业政策子系统的外部因素
        3.3.2 毕业生就业政策子系统的内部结构
        3.3.3 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倡议联盟框架:设计与构建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路径
    4.1 变迁历程: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
        4.1.1 国家统包统分阶段:建国初期至1985年
        4.1.2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阶段:1985年至1999年
        4.1.3 自主择业阶段:1999年至2003年
        4.1.4 灵活就业阶段:2003年至今
    4.2 变迁路径:从制度变迁到范式转移
        4.2.1 制度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制度环境变迁
        4.2.2 范式转移: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政策范式转移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动因
    5.1 环境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政策环境
        5.1.1 作用机制:长期机会结构变迁
        5.1.2 作用机制:短期限制资源变迁
    5.2 联盟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政策行动者
        5.2.1 主导联盟的权威转移:从政府到市场
        5.2.2 政策精英的行动参与:从常规到多元
    5.3 工具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指导性工具
        5.3.1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政府部门与高等学校的指导性工具
        5.3.2 参与方式与关注主题:其他政策行动者的指导性工具
    5.4 信念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政策信念体系
        5.4.1 深层核心信念变迁: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5.4.2 政策核心信念变迁:从发生重大转变到出现转变萌芽
        5.4.3 次要方面信念变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5.5 影响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政策利益变迁
        5.5.1 政策利益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生存权
        5.5.2 政策利益变迁: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发展权
    5.6 外部环境还是政策学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动因
第六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走向
    6.1 政策利益受损: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中的问题表征
        6.1.1 理论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利益受损
        6.1.2 实证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利益诉求变迁
    6.2 政策体系重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发展走向
        6.2.1 政策问题重构:从劳动经济的市场配置到社会结构的分层流动
        6.2.2 政策范式转移:从自主择业的市场导向到以人为本的人本导向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理论验证与修正
    7.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7.3.1 可能的创新
        7.3.2 存在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容分析之编码协议
附录2: 内容分析之编码表
附录3: 调查问卷
附录4: 访谈资料之工作包分配人群
附录5: 访谈资料之高校应届毕业生家庭(学生)
附录6: 访谈资料之高校应届毕业生家庭(家长)
附录7: 访谈资料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
附录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阐释
        (一) 贫困与城市贫困
        (二) 转型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贫困理论研究
        (二) 城市贫困的实证研究
        (三) 对以往研究的简要评述
    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架构
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互构下的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
    一、城市贫困发生社会结构性因素
        (一) 经济环境
        (二) 制度变迁
    二、城市贫困发生的个人行动性因素
        (一) 组织依赖
        (二) 资源、市场能力欠缺
    三、个人与社会的互构
第三章 制度与行动的互构: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
    一、制度与行动
        (一) 制度
        (二) 行动
        (三) 制度与行动的关系
    二、制度变迁中的行动回应
        (一) 市场适应下的行动选择:主动退出寻求活路
        (二) 生存危机下的行动选择:积极的抑或消极的对抗
    三、行动回应下的反贫制度建构
        (一) 预防性制度的建构与参与
        (二) 再就业政策的建构与参与
        (三) 救助性制度的建构与参与
    四、基本生活保障下的行动选择
        (一) 个体经营
        (二) 打零工
        (三) 流动小商贩
第四章 多元救助主体参与与贫困群体生存压力
    一、家庭网支持与生存压力缓解
        (一) 经济支持
        (二) 生活照料
        (三) 情感支持
    二、社会组织贫困救助与生存压力改变
        (一) 政府委托社区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二) 社区组织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三) 非营利组织福利的供给与缺失
    三、市场排斥、企业策略行为与生存压力加剧
        (一) 市场排斥与生存压力加剧
        (二) 企业策略行为与生存压力加剧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 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
        (二) 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行动遵循的是一种来自内部的生存压力
        (三) 中间组织的多元互动亦影响着城市贫困群体生存压力的改变
    二、对策建议
        (一) 继续发挥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 增强个人的参与热情和能力
        (三) 继续发挥家庭网的减贫功效
        (四) 发挥社区在治贫减贫中功能
        (五) 增强非营利组织在治贫减贫中的参与
        (六) 减少市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排斥
    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研究的不足
        (一) 选样的局限性
        (二) 理论应用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制度、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来源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的研究综述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中的结构主义方法
        2.1.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2.1.3 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研究的评价
    2.2 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殊规律的研究综述
        2.2.1 定义与数量之争
        2.2.2 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之争
        2.2.3 城市化“滞后说”与”超前说”之争
        2.2.4 刘易斯转折点之争
        2.2.5 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之争
        2.2.6 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研究的评价
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1 总量估计
    3.2 性别分布
    3.3 年龄分布
    3.4 职业分布特点
    3.5 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
    3.6 收入水平
    3.7 就业信息获取方式
    3.8 输入地输出地分布
    3.9 居住情况
    3.10 消费情况
    3.11 权益保障情况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际比较
    4.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1.1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1.2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1.3 德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1.4 日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2.1 韩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2.2 台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规律
    5.1 城乡差距极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转移迅速
    5.2 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分离
    5.3 转移质量极低,收入无法维持城市生活
    5.4 人力资本禀赋很低
    5.5 永久迁移规模很小
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殊规律的成因分析
    6.1 制度因素
        6.1.1 强制性制度障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1.2 诱致性制度变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2 人力资本因素
        6.2.1 回归新古典主义,发挥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6.2.2 “S”型的人力资本曲线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困境
        6.2.3 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机制
        6.2.4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二元教育格局的形成
7 “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
    7.1 二元劳动力市场
    7.2 二元劳动力
    7.3 跨市场流动的阻碍
        7.3.1 强制性制度的阻碍
        7.3.2 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制度锁死对跨市场流动的阻碍
    7.4 人力资本阻碍
    7.5 “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及其推论
8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之后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
    8.1 劳动力市场的一元化
    8.2 消除歧视性制度促进迁徙自由
        8.2.1 户籍制度改革
        8.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权益的保护
    8.3 促进现代生产要素流入农村
        8.3.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8.3.2 农业产业化
        8.3.3 农业技术革新与农业扶持政策
    8.4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
        8.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造业危机”
        8.4.2 劳动报酬上涨与区域间产业转移
        8.4.3 要素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8.5 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提高就业能力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基本结论
    9.2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8)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一) 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之声与治本之举
        (二) 当代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
        (三) 研究者的志趣所向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民族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三) 关于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四) 关于外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三、 概念界定
        (一) 体制
        (二) 民族高等教育
        (三) 教育体制与民族教育体制
        (四) 高等教育体制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
    四、 研究价值
        (一) 正本清源,体制研究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根本路径
        (二) 以史为鉴,有助于指引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三) 理论延展,弥补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历史研究之不足
        (四) 探索创新,立体化研究为民族教育史开拓新的领域
    五、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四)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根本动因
        一、 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转型
        三、 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因
        一、 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二、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模式追随
        三、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自身发展的需要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嬗变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49—1956)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56—1966)
        三、 “文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66—1976)
        四、 历史转折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77—1984)
        五、 全面改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85—1997)
        六、 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98—2009)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 初步确立期(1949—1958)
        二、 调整受挫期(1958—1976)
        三、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四、 改革进取期(1985—1998)
        五、 深化发展期(1998—2009)
    第三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析
        一、 “以史为鉴”——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归因
        二、 “源头活水”——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三、 “上下求索”——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动力和趋向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迁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轨迹
        一、 新旧体制转换期(1949—1955)
        二、 初步发展期(1955—1966)
        三、 遭受破坏期(1966—1976)
        四、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五、 改革深化期(1985—2009)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解析
        一、 办学体制问题溯源与阐释
        二、 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
        三、 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四、 办学体制的民族特色
    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嬗变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沿革
        一、 计划经济下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49—1978)
        二、 经济转型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79—1998)
        三、 市场经济下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1999—2009)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解析
        一、 投资关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扶持与政策解析
        二、 史海钩沉——投资体制变迁的历史反思与问题剖析
        三、 思忖探究——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创建
    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沿革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 新旧体制转化期(1949—1951)
        二、 “统招统分”时期(1951—1983)
        三、 “双向选择”过渡时期(1984—1992)
        四、 “并轨招生”与“自主择业”时期(1993—2009)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解析
        一、 优惠政策——凸显招生就业体制的民族特色
        二、 谋公平、求发展——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诉求
        三、 探索与发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路径探析
    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一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
        一、 新中国伊始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肇端(1949—1978)
        二、 改革开放后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1978—2009)
        三、 新中国民族院校领导体制历史沿革脉络追溯
    第二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以“N 民族大学”为例
        一、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简介
        二、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解析
        三、 探寻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反思
        一、 成就盘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成绩斐然
        二、 经验累积——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中反思求变
        三、 问题聚焦——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瓶颈透视
        四、 举措筹划——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策略
    第二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理论反思
        一、 历史归因——影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的要素解析
        二、 特色发展——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独特之处
        三、 突破与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革故鼎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农村优质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
        1.1.2 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老年人、老年劳动力
        1.3.1.1 老年人
        1.3.1.2 老年劳动力
        1.3.2 家庭、农户、农民
        1.3.2.1 家庭、农户及农户假设
        1.3.2.2 农民及农民行为假设
        1.3.3 劳动供给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1 国外研究述评
        1.4.2 国内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主要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使用的主要资料
        1.6.1 农户抽样调查资料
        1.6.2 统计年鉴资料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历史回顾
    2.1 中国人口增长与老龄化
        2.1.1 中国人口增长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2.1.2 中国老龄化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2.1.3 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对农村老人劳动参与的影响
        2.1.4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及对农村家庭和老人劳动参与的影响
    2.3 中国劳动就业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3.1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变迁
        2.3.1.1 传统劳动就业制度建立与歧视性城乡劳动就业体制的形成
        2.3.1.2 现代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歧视性城乡劳动就业制度的逐渐消除
        2.3.2 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
        2.3.2.1 改革开放前传统社保制度建立与二元化城乡养老保障体制的形成
        2.3.2.2 改革开放后现代社保体制改革与城乡养老保障体制的统筹发展
    2.4 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变化趋势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外老人劳动供给的回顾与比较
    3.1 发达国家老人劳动供给经验回顾
        3.1.1 美国经验
        3.1.1.1 美国老年人口就业现状及变化趋势
        3.1.1.2 美国老年人口就业特征
        3.1.1.3 美国老年人就业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1.1.4 美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社会经济影响
        3.1.2 日本经验
        3.1.2.1 日本老年人口就业现状及变化趋势
        3.1.2.2 日本老年人口就业特征
        3.1.2.3 日本老年人就业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1.2.4 日本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社会经济影响
    3.2 发展中国家老人劳动供给经验回顾
        3.2.1 巴西经验
        3.2.1.1 巴西老年人口就业现状及变化趋势
        3.2.1.2 巴西老年人口就业特征
        3.2.1.3 巴西老人劳动退出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2.1.4 巴西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社会经济影响
        3.2.2 印度经验
        3.2.2.1 印度老年人口就业现状、特征及变化趋势
        3.2.2.2 印度老年人就业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2.2.3 印度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社会经济影响
    3.3 发展中国家老人劳动供给规律的比较与启示
        3.3.1 发展中国家老人劳动供给的主要决定因素
        3.3.1.1 经济收入
        3.3.1.2 健康与教育
        3.3.1.3 配偶与家庭
        3.3.1.4 其它因素
        3.3.2 发展中国家老人劳动供给工资弹性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理论分析
    4.1 家庭模型与劳动供给
        4.1.1 一般家庭模型与劳动供给
        4.1.1.1 一般家庭模型的分类与发展
        4.1.1.2 一般家庭模型的比较与述评
        4.1.2 农业家庭模型与劳动供给
        4.1.2.1 农业家庭基础模型与家庭资源配置
        4.1.2.2 农业家庭基础模型图解
        4.1.2.3 农业家庭模型的若干拓展
    4.2 中国农业家庭模型与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理论分析
        4.2.1 中国农业家庭与家庭决策行为的基本特征
        4.2.1.1 伦理家庭、互惠家庭、经济理性家庭的杂合
        4.2.1.2 权力角力、劳动分工、福利分配及其演变
        4.2.1.3 内部冲突、大家庭解体与再融合
        4.2.1.4 市场发育、交易行为、家庭决策及其影响
        4.2.2 农业家庭最优决策与老人劳动供给函数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村老人及劳动参与状况分析
    5.1 数据及基本统计特征
        5.1.1 样本遴选思路与方法
        5.1.2 数据基本统计特征
        5.1.2.1 农村社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5.1.2.2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性转变明显
        5.1.2.3 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优化
    5.2 农村老年人口学特征
        5.2.1 低龄老人占主体,高龄化趋势显着
        5.2.2 在婚比例高,性别差别大
        5.2.3 老人户主比例高
        5.2.4 老人共居比例高
        5.2.5 老人受教育状况逐步改善
    5.3 时间配置和劳动参与
        5.3.1 个体时间配置及变化
        5.3.2 劳动参与及其变化
        5.3.3 职业分布及其变化
        5.3.4 农村老人生活安排与劳动参与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实证分析
    6.1 非市场劳动及其处理技术
        6.1.1 老人劳动的分类
        6.1.2 农户决策的不可分性
        6.1.3 内生性影子工资率的处理
        6.1.3.1 工具变量选择
        6.1.3.2 边际生产率的处理
    6.2 老人劳动供的计量经济模型及估计技术
        6.2.1 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6.2.2 非平衡面板数据及其估计
    6.3 老人劳动供函数估计
        6.3.1 变量定义
        6.3.2 变量主要统计特征及解析
        6.3.2.1 个体特征变量
        6.3.2.2 家庭特征变量
        6.3.2.3 村级特征变量
        6.3.2.4 因变量、内生变量及其关系
        6.3.2.5 工具变量
        6.3.2.6 样本分布
        6.3.3 工资性劳动供给函数估计及分析
        6.3.3.1 影子工资率对老人工资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6.3.3.2 个体特征对老人工资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6.3.3.3 家庭特征对老人工资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6.3.3.4 社区特征对老人工资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6.3.3.5 工资性劳动内生影子工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3.3.6 工资性劳动供给函数的诊断分析
        6.3.4 家庭农业劳动供给函数估计及分析
        6.3.4.1 影子工资率
        6.3.4.2 个体特征变量
        6.3.4.3 家庭特征变量
        6.3.4.4 社区特征变量
        6.3.4.5 内生农业影子工资率决定
        6.3.5 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函数估计及分析
        6.3.5.1 影子工资率
        6.3.5.2 个体特征变量
        6.3.5.3 社区特征变量
        6.3.5.4 内生影子工资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4 老人劳动参与函数分析
        6.4.1 主要变量定义及解释
        6.4.2 老人劳动参与决策估计及分析
        6.4.3 老人劳动参与率估算及其趋势分析
        6.4.4 劳动参与对老人福利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性评述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1.3.1 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综述
        1.3.2 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1.3.3 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力资本存量的区域差异
    2.1 人口受教育总体水平的对比
        2.1.1 人均受教育年限
        2.1.2 区域高素质人口规模比较
    2.2 健康水平对比
        2.2.1 平均预期寿命的对比
        2.2.2 医疗条件对比
    2.3 科研水平对比
        2.3.1 R&D人员总量、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及增长率
        2.3.2 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
    2.4 综合评价:东、中、西部人力资本丰裕系数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差异
    3.1 正规教育的差异
        3.1.1 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
        3.1.2 中等教育发展的差距
        3.1.3 高等教育投入的差异——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
    3.2 在职培训的差异
        3.2.1 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3.2.2 企业培训等正式组织的培训活动地区差异
        3.2.3 “干中学”过程中,个体知识与技能积累的区域差异
    3.3 健康医疗投资的差异
        3.3.1 区域间卫生经费差距
        3.3.2 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3.3.3 基本社会保障的区域差距
    3.4 科技投入水平的差异
第四章 人力资本区域间的非均衡运动
    4.1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
    4.2 劳动力迁移的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4.2.1 劳动力迁移的成本收益模型
        4.2.2 劳动力迁移的私人成本收益
        4.2.3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4.3 东西部人力资本流动非对称性特征的实证分析
        4.3.1 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分析
        4.3.2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总体情况
        4.3.3 劳动力流动中的高级人才流动
    4.4 人力资本在中国区域间不同的溢出效应
第五章 区域经济差异导致的区域人力资本差异
    5.1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5.1.1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型
        5.1.2 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制约着区域劳动力积累的速度和水平
    5.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同
        5.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2.2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比较
        5.2.3 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集聚现象
    5.3 劳动力要素与产业集聚的互动
        5.3.1 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的解释
        5.3.2 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
        5.3.3 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引发劳动力的东部集聚
        5.3.4 产业集聚造就的地区差距诱发人力资本东部集聚
第六章 人力资本配置的制度差异
    6.1 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差异的理论基础
        6.1.1 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因素
        6.1.2 影响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制度内容
        6.1.3 制度绩效与制度变迁
    6.2 东中西部影响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制度差异
        6.2.1 分析基础:东中西部民营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均衡
        6.2.2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差异性
        6.2.3 制度的实施机制:东部地方政府善于捕捉获利机会
        6.2.4 非正式制度:基于区域文化精神的差异
第七章 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自我强化机制
    7.1 人力资本密集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比较优势
        7.1.1 大量人力资本集聚为知识交流奠定了基础
        7.1.2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优势加速了人力资本积累
        7.1.3 频繁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知识的创新
    7.2 人力资本密集区域为“干中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7.3 人力资本密集区域竞争氛围激发了人力资本个体求知的欲望
    7.4 人力资本集聚区域有利于非正式交流的频率和质量
    7.5 区域产业集聚加速了人力资本形态的转换
    7.6 人力资本区域非均衡运动的路径依赖
第八章 结论和对策
    8.1 结论
    8.2 兼顾发展效率和区域公平的区域人力资本补偿、合作路径
        8.2.1 加大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卫生、科技的支持力度
        8.2.2 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
        8.2.3 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发挥作用
        8.2.4 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移、人力资本转移“双转移”
        8.2.5 建立向西部地区倾斜的人力资本宏观调控体系
        8.2.6 关注人力资本流动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就业体制变迁加剧城市贫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变迁逻辑与发展理路——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 钟云华,刘姗. 高校教育管理, 2021(02)
  • [2]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顾冉. 重庆大学, 2020(02)
  • [3]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D]. 汪洪溟.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D]. 范小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5]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D]. 徐自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6]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D]. 党春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制度、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 郝团虎. 西北大学, 2012(05)
  • [8]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 张立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中国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研究[D]. 宁泽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10]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 李广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就业制度的变化加剧了城市贫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