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的教学理论要求

论新课改的教学理论要求

一、试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论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杰[1](2020)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课程标准的完善与立德树人任务的要求,对高中生的培养模式势必也要发生变化,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弱、学生地理素养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析图能力、用图能力不足,亟需加大培养力度、改变现状,另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更应重视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去,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方法较为单一、绘图后缺乏反馈、缺乏明确的绘图步骤、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新的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绘图能力,全方位研究学生的绘图状况,通过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应用到绘图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所以,本文从试卷分析、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绘图作品等多角度深入研究学生的绘图现状,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提供教学建议。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图能力、地理绘图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做出地理绘图能力中外文献综述与地理核心素养中外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地理绘图的功能、地理绘图的影响因素、地理绘图能力现状与对策等方面,研究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地理核心素养概念组成、地理核心素养现状与培养对策等方面。本文依据“从做中学”教育学基础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脑科学理论、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基于学生试题分析、学生调查问卷、对教师深入访谈、学生进行绘图训练等方式,得出学生的真实地理绘图能力现状,听取多方建议以及教育实践,进而多角度的提出培养学生的绘图策略。具体研究结论如下:基于试题分析发现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存在差异、学生绘图应用能力不足、学生精准绘图能力较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仍需提升等问题,基于学生调查问卷归纳出学生对内容较易的试题绘图敏感度高、部分学生对地理绘图兴趣不浓、学生地图迁移能力不足、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绘图技巧、学生认为地理绘图实践能够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绘图熟练程度不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绘图技术缺乏等问题,基于学生的绘图作品发现大部分学生绘图基本素养差、部分学生绘图能力较高、学生绘图速度快慢不一等问题,基于教师访谈以及自身实习经验,就教师的层面来说,存在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忽视绘图步骤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绘图训练时间较短等问题。针对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培养对策: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自身、学校、社区、家长、社会教育合力的作用,调动多方积极性来培养高中生的绘图能力。具体包括通过运用多种素材,激发绘图兴趣、学习绘图步骤,提升绘图能力、增扩绘图评价,再现脑中绘图、增加知识储备,保障绘图细节、巩固绘图步骤,发挥绘图效用。

陈启[2](2019)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显性与隐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历史课作为一门育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打开学生的思维,还能启示学生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见,中学历史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极为必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的师生互动显得尤为关键。但走进真实的历史课堂之中,发现广大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历史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加上自身并不热爱教学等原因,习惯了自身固有的、常用的互动方式,忽视研读新课改理念内涵、懒于更新历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放弃提高自身水平等。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显性互动被“扭曲”,以“提问”、“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显性互动方式充斥了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假”互动现象;隐性互动被“遗忘”,很多教师身处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而不知,以“历史神剧”、“教师的不当行为”为主的不良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对学生造成了错误认识与心灵伤害。同时,由于对隐性互动积极作用缺乏认识,所以也错过了挖掘有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隐性历史教学资源。如此的历史课堂,会严重制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育目标的落实,那么如何解决当前中学历史课堂师生互动所面临的问题,实现师生间的“心灵对话”?这是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基于课堂调查、数据与案例的分析,最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两种互动方式在实际教中的应用提出了积极建议。历史教师要更新师生互动的观念,提高对有效互动、新课改的认识,同时提高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的教学方式,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宗旨。

杨俊生,孙新伟,杨文燕[3](2018)在《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前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塞兹等人通过试验证明"活动有助于记忆"。确实,单纯的讲授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方法及合作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老师们改变传统单纯讲授的教学方式,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也有一些课堂看上去"热闹非凡",好像都在动,可是教学效

武琴[4](2017)在《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为课程核心培养目标,并强调以合作探究教学为突破口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便是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为了检验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了解翻转课堂对师生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2016届2个高三班级学生中进行了为期1年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然后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参与翻转课堂的相关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能够明显提高高三学生的化学成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课兴趣及综合素养。(2)翻转课堂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本研究为高三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供教学案例,并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教学参考。

潘美君[5](2015)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受到现存不完善的教育体制、传统教育观念、评价制度和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课程改革高效的进行。其中,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日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代中学语文教师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改革宏观环境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变化,一定要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成为多重角色的担当者,本研究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新课标》,并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其次总结传统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再次详明介绍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即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交流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最后指出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分析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意义。

伍春华[6](2015)在《浅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在新课改浪潮中,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新课程改革对于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农村这样的特定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措施在英语教学中无法很好地执行,教学手段在一定层面上也会相应受到限制。因此,要很好地完成高中英语教学任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依据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

张瑞娟[7](2014)在《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漠,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做支撑。师生关系属于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一种,也是校园中最基本且是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对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的一种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将取代原有权威与服从式的传统师生关系。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解读》中有关师生关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当今在历史教学中建立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重要。首先,笔者分析了传统历史教学中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师生交流受阻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且严重阻碍了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笔者在分析传统师生关系中对学生束缚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对师生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若干要求,提出一些关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最后,笔者以具体历史课堂实例来展示在历史课堂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希望这些可以为当今历史教学中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邓沙[8](2014)在《高中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教师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但由于缺乏适当有效的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表面参与,不参与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及时有效的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诉求。但如何评价活动的有效性,怎样的活动才具有实效性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又一难题。本文正是立足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建立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概述。详细的阐释了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概念,并总结了活动的八大特点,全面分析了参与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评价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所以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进行了说明和界定。其次,学生及教师对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了解情况和态度是本研究成败的关键,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就是对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现状调查。确定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对象,运用调查工具,最后呈现调查结果,为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实效性的评价奠定基础。再次,呈现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研究过程。首先,确立了实效性研究的角度:参与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三个方面;然后,建立了调查问卷,观察量表及习题检测三种研究工具;最后,确定了“宏观把控,逐个击破”的研究过程,即学期始末运用调查问卷进行学生参与度的整体调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变化情况,每个活动实施过程中,运用观察量表,评价每个活动的实效性,并用习题小测逐个检验活动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最后用期中期末成绩检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影响。第四,展示学生参与性学习互动的实效性研究的结果及分析。立足研究角度,展示研究工具所示的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本文从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每个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的整体影响进行了评估,并以其中一个活动为例,从活动呈现、活动实施、活动分析三个方面详细的展示了整个研究过程。最后,笔者就整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结了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三个方面是具有实效性的结论,并就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四点实施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建议。

李琦[9](2014)在《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全新的解读,显现了生命的灵性,激发了生命的活力,丰富了生命的内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蕴含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最终让一个个独特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

李俊[10](2013)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以昆明市西山区实验中学2011级生物新课程教学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在人终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内外的学校教育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理想和目标之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题适应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高中生物新课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上尝试性工作,为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本课题在当代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意义建构为取向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笔者一线生物教学工作实际,以昆明市西山区实验中学2011级生物新课程教学研究为例,进行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笔者相信,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将会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试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论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论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需要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地理绘图能力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地理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地图能力
        (二)地理绘图能力
        (三)地理核心素养
    二、理论基础
        (一)杜威经验课程理论
        (二)多元智力理论
        (三)脑科学理论
        (四)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章 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现状分析
    一、基于试题的学生绘图能力现状分析
        (一)对象选择
        (二)试题选择
        (三)结果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学生绘图能力现状分析
        (一)对象选取
        (二)问卷编制
        (三)数据收集
        (四)结果分析
    三、基于教师访谈的学生绘图能力现状分析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访谈结果分析
    四、基于学生绘图作品的现状分析
    五、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
    一、运用多种素材,激发绘图兴趣
    二、学习绘图步骤,提升绘图能力
    三、进行绘图评价,再现脑中绘图
    四、提升专业素养,保障绘图细节
    五、巩固绘图步骤,发挥绘图效用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天一大联考试题分析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D 访谈内容实录
致谢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显性与隐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中学历史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一)关于互动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历史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
        (三)有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
        (四)涉及显性与隐性互动的其他相关研究
    三、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师生互动
        (二)显性互动
        (三)隐性互动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结构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论的要求
        二、中学历史学科特点的需求
    第二节 中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中学生求知的需要
        二、中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基础教育改革的追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二、历史教学现状急需改变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
    第一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意图
        二、调查说明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被“扭曲”的显性互动
        一、显性互动被“扭曲”的表现
        二、显性互动被“扭曲”的根源
    第三节 被“遗忘”的隐性互动
        一、历史大众化的误导
        二、教师的不正当行为
        三、隐性互动的作用被忽略
    第四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个人原因
        二、历史学科的“弱势”地位
        三、历史课堂评价的误导
        四、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第一节 更新师生互动理念
        一、提高教师对有效互动的认识
        二、准确认识新课改理念
    第二节 提高教师实施有效互动的能力
        一、提升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
        二、塑造历史教师的形象魅力
        三、提高历史教师的师德
    第三节 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的有效运用
        一、善用隐性互动的基本手段
        二、巧用显性互动的主要形式
        三、立足历史教学,整合互动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翻转课堂”概念的辨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背景
    2.2 过往研究的不足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意义
3 翻转课堂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材料
    3.3 研究设计
    3.4 研究步骤及方法
    3.5 实验结果统计处理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翻转课堂对高三化学成绩的影响
    4.2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影响
    4.3 翻转课堂对教师的影响
5 分析讨论
    5.1 翻转课堂对高三学生化学成绩的影响分析
    5.2 翻转课堂对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存在差异原因分析
    5.3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5.4 翻转课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分析
    5.5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产生的影响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案例材料
附录二 高三化学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翻转课堂对教师的影响调查问卷
致谢

(5)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理论分析法
    (四)研究意义
一.《新课标》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一)《新课标》的概述
        1、整体介绍
        2、关于前言
        3、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
        4、关于实施建议
    (二)《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
        2、完善知识结构
        3、建构新的教学方式
        4、更新心理观念
        5、丰富语文教学素养
二、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一)传统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1、语文知识的灌输者
        2、语文课堂的主宰者
        3、学生的管理者和评价者
    (二)中学语文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1.中学语文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2、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
        3、语文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
        4、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1、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交流者
        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教学活动的交流者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
        1、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2、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新者
        1、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教育教学的创新者
四、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2、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3、终身学习的意识薄弱
    (二)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对策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并重
        3、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五、实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意义
    (一)对教师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对学生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6)浅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 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创设情境, 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 坚持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
    (二) 坚持让学生多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
三、让兴趣成为学生学好英语的隐形翅膀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隐形翅膀
    (二)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设计教法
    (一) 英语教学生活化
    (二) 把实物和道具带进课堂, 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
    (三) 大胆地进行教材的整合
    (四) 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7)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二) 国内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 访谈法
        (二) 文献法
        (三) 案例研究法
        (四) 研究过程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统师生关系弊端的分析
    一、传统师生关系过分强调尊师重道观念
        (一) 尊师重道观念的形成
        (二) 尊师重道观念对师生关系制约的表现
    二、传统师生关系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
        (一) 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
        (二) 教育中强调教师的强权作用
    三、传统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受阻
        (一) 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二) 教师职业操守日益衰退
        (三) 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
第二章 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思考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
        (一) 师生之间实现民主平等
        (二) 师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
        (三) 师生之间实现和谐发展
    二、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思考
        (一) 历史课堂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历史课堂上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模式
        (一)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模式的特点
        (二)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基本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
第三章 历史课堂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教学案例——“辛亥革命”课堂实录
    一、课前准备——学案的制作
    二、具体历史课堂案例
        (一) 案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 案例二:辛亥革命的评价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中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Ⅰ 问题的提出
    Ⅱ 研究的现状
    Ⅲ 研究的不足
    Ⅳ 研究的理论依据
    Ⅴ 研究的目的
    Ⅵ 研究的方法
    Ⅶ 研究的总体设计
第一部分 相关理论概述
    1.1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概念
    1.2 学生课堂参与度概念
    1.3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特点
    1.4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意义
第二部分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的目的
    2.2 调查的对象
    2.3 调查的方法
    2.4 调查的结果
第三部分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研究过程
    3.1 研究的角度
    3.2 研究的工具
    3.3 研究的过程
第四部分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
        4.1.1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4.1.2 观察量表结果及分析
    4.2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4.2.1 定量结果分析
        4.2.2 定性结果分析
    4.3 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4.3.1 课后习题检测成绩
        4.3.2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第五部分 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典型案例释析
    5.1 实例的呈现
    5.2 实例的实施
    5.3 实例的分析
第六部分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高中生对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了解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的了解”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量表
    附录五:一名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量表
    附录六: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检测习题
    附录七: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模板
    附录八: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照片集锦
    附录九: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施资料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 时代的呼唤。
    (二) 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 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生命化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令人担忧的现状
    (一) 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 教学内容单一, 忽视学生生命发展。
    (三) 低效评价现象。
    (四) 忽视生命化教育的环境。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的策略
    (一) 转变课堂教育观念。
    (二) 优化课堂内容。
    (三)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四) 优化生命化教育的环境。

(10)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以昆明市西山区实验中学2011级生物新课程教学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评述
第3章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3.1 “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3.2 相关理论基础
    3.3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一般模式
    3.4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具体模式
第4章 高中生物新课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工具
    4.4 技术路线
    4.5 研究对象
    4.6 研究过程
    4.7 “减数分裂”教学案例——“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践
    4.8 “DNA 分子的结构”教学案例——“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实践
    4.9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教学实践
    4.1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例——“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
    4.11 研究结果统计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5.3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论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培养研究[D]. 周艳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显性与隐性探究[D]. 陈启.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研究[A]. 杨俊生,孙新伟,杨文燕.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 2018
  • [4]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 武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潘美君. 渤海大学, 2015(01)
  • [6]浅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思[J]. 伍春华. 英语教师, 2015(04)
  • [7]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 张瑞娟. 河南大学, 2014(04)
  • [8]高中生课堂参与性学习活动实效性研究[D]. 邓沙.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9]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思考[J]. 李琦. 文教资料, 2014(04)
  • [10]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以昆明市西山区实验中学2011级生物新课程教学研究为例[D]. 李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论新课改的教学理论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