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家守信公平计量银行(站)”即将上线

“全国百家守信公平计量银行(站)”即将上线

一、“全国百家守信誉公正计量行(站)”活动即将开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1](2017)在《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伴随着人类合作关系的需要而产生,进而逐渐发展成为社会认知规范和原则。诚信作为内在的道德品质,对于刚性的法律约束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为法治国家的建立和法治社会的实现提供价值基础和道德前提。狭义的政府诚信指政府自身及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求真务实、信守承诺。广义的政府诚信主要指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忠于自身的责任,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开展行政活动,行使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和其他社会管理职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兑现承诺的活动。政府诚信既是组织伦理与德性的要求,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与规范,是政府部门与公务人员诚信理念、诚信行为与诚信制度的统一结合,实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与认可,关乎政权稳定与政府形象。政府诚信问题,不仅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迫切问题,也被视为行政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府诚信研究、行政伦理学研究、政府行政价值评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推进诚信文明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从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对社会主体的诚信认识与行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诚信,从理论基础方面来看,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诚信理论,吸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诚信理论,借鉴西方政府诚信相关理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全面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频现,政府诚信建设日益受到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压力,成为不容忽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政府作为地方行政主体,其诚信行政直接关系着区域内的有效治理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政府诚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度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十八大以来,政府诚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政策文件,诚信的执政理念逐渐形成,公众知情权、参政议政权利的行使更加顺畅,行政效能大大提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成效显着。但也应看到,我国政府诚信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社会环境方面的困境、政府自身方面的困境和民众需求方面的困境。同时,我国政府诚信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我国政府诚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主体、行为、制度、评价等多层面加以实施。从完善政府诚信建设的理念构建方面来看,要确立善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增强依法行政理念,增强政府的职能道德化与信用责任感。从完善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保障方面来看,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听证制度,完善信访制度,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完善政府诚信监督制度。从政府诚信建设的主体方面来看,要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公务员诚信教育,完善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完善公务员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公务员征信制度,健全公务员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公务员诚信法制建设。从建立政府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来看,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国政府诚信建设任务艰巨。

周接兵[2](2015)在《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伴随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前进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文化体系,越是具备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越是具有文化整合的能力,它的生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就越是强大。在这其中,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与冲突是首当其冲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文化整合的基础,文化整合创新是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近代湘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支文化流派,正是在中西文化冲突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近代湘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湘学经世致用的思想特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也能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的近代化的历史大潮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与时俱进地探索和抉择救国救民的道路。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伴随,近代湘学大致经历了理学经世——洋务——维新变法——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始终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湘学人物对中西文化的探索和抉择。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包括湘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的冲击之下面临着被切断乃至被连根拔起的危机。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魏源、曾国藩到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数代近代湖湘仁人志士奋然而起,一方面固守推崇义理、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正视现实,埋头苦干,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积极吸收西学先进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在鸦片战争前后,他们高举今文经学和程朱理学的大旗,批判空疏无实的宋学和繁琐无用的汉学;顶住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冲击,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应对策略,顺利推动了湘学的近代转型。在洋务运动时期,他们一方面与太平天国殊死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誓死扞卫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着手兴办洋务,提出了颇具卓识的洋务思想,与顽固保守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从根本上突破了“夷夏之防”和“中体西用”的主流文化观,开维新变法之先声。在维新变法时期,以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湖南维新志士力行变法,与守旧派论战,吹响了向封建专制制度进攻的号角,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要求。与此同时,个别保守的湖南士绅也展开了疯狂的翼教活动,在政治上与思想上对变法进行破坏和扼杀。维新变法失败后,唐才常领导了自立军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中国由维新向革命转变的历史转折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湘学人物有的协助清廷力行新政,有的主张革命,有的主张君主立宪,在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中,在批判君主立宪和揭露清廷预备立宪假面具的思想交锋中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加速了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灭亡。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果实很快被国贼袁世凯窃取,他的封建专制野心日益膨胀,开始运用阴谋权术一步步滑向洪宪帝制的深渊,新生共和制度面临生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湘学人物杨度秉承其一贯坚持的真正的君主立宪精神,极力促成洪宪帝制,试图通过君主立宪实现中国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以、宋教仁、蔡锷、黄兴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对袁世凯始终存有戒心,在袁世凯走向封建帝制的过程中与之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并在洪宪帝制的高潮时刻毅然发动了护国战争,一举粉碎了袁世凯的帝制春梦,为扞卫民主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洪宪帝制败后,中国陷入了漫长的军阀混战时期,共和制度成为军阀们装点门面的空招牌和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一场超越政治制度变革,旨在国民文化和心理革命的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在时势的推动下,湖南很快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在湖南人民的努力下,各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进步社团、进步报刊纷纷涌现,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社会改造的大讨论,一时之间,湖南新文化运动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与此同时,以易白沙、李石岑、章士钊、杨昌济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在古今中西之间遨游、批判、抉择,进行了颇具特色的文化探索。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在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批判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传入湖南,深刻的影响了以青年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他们在时势的影响之下,艰辛探索,博采众长,最终找到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中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凝聚在他们身上的湘学也由此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型,并在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继续发挥作用,为毛泽东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综上可见,近代湘学在抵御列强入侵、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国家独立自强的近代历史进程中,谱写了一曲筚路蓝缕,艰辛探索、去粗取精,果敢抉择的国家命运交响曲。近代湘学在中西文化冲突的洗礼之下,不仅改造、升华了自身,也以近代政治、军事、文化的主流形态,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田坤明[3](2014)在《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9.9%,6亿多人摆脱贫困,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在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核心概念热议的背后,很多学者提出质疑:“中国模式”是否仅具经济数量上的代表性,而不指涉文化、文明与精神的层面?“中国经验”是否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经验?“中国道路”是否又仅仅是一条通向财富的捷径?要解答这些疑问,文化或文化价值观念的“话语表达”就成为其中的关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先生提出了“郑永年之问"——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伴生相应的文化崛起?没有文化崛起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吗?中国能否为这个世界提供另一种文化选择?一系列疑问背后所折射出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值得我们作更深层次地理论探索与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传统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风险性和不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寻求促进经济深度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新理念。同时,中国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由于价值导向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致使社会阶层呈现“差序格局”,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出现了“文化断层”、“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等现象,一些领域和地方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这些都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污染着社会风气,阻碍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现实层面的困境和理论层面的缺陷“倒逼”我们深入探究、另辟蹊径。于是,文化资本这个“非经济因素”作为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一种新资本形态逐渐进入了经济学家考察、研究的视野。作为一个极具潜质和张力的学术概念,“文化资本"自布迪厄提出以后,在西方学界,逐渐成为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讨论的一个热门主题。文化资本理论试图超越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二元对立,将社会行为置于物质(经济)层面与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体中加以把握,不仅为社会学重新审视、建构个人(主体)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且拓展了当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经济研究指向基于深描阐释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精神因素,重新审视并寻求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虽然照搬了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大量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然而却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的“低水平陷阱”、以及中国国内不同区域在大体相同的制度环境和资源要素条件下所出现的巨大发展差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给出新的解释。诚然,将文化资本理论运用于经济学领域是一件有益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对经济学家们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性作用,还便于经济学者以新视角、新工具去洞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深化对文化资本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有利于增强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强国”的战略意识;特别是从不同层次剖析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经济绩效,有利于把握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规律,可以为文化资本扩展路径和优化对策的制定、为发挥文化资本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实践指导,对我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论着的系统回顾和检视,尝试将系统论、区位理论分析方法与其他多维方法有机结合、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和评价文化资本在不同层次中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来探寻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全文遵循“提出问题一一建构理论框架一一实证检验一一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中国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全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文章的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概括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如何着手来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节梳理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在强调马克思对经济增长理论贡献的前提下,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文化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做了简要阐述。第二节是对文化资本基础理论的简要概述。在对马克思文化资本思想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剖析了文化资本在不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探讨了文化嵌入的层次性,最后简述了文化经济学中文化资本的运营。第三节在对文化资本理论深入研究和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再认识的基础上详述了本文的研究核心,即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文化资本作为能产生价值增殖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影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及经济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作用于经济发展绩效。第四节阐述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的层次性:微观层次主要关涉经济主体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中观层次主要关涉文化资本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宏观层次主要关涉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经济功能。第三章从宏观层次研究国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先定性地论述了文化资本借以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形式影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本的培育以及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后通过计量模型的设定和实证分析的检验,证实了基于定性分析提出的三个主要理论命题的成立,进一步表明在文化资本参与生产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过程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在长期动态趋势上文化资本已然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章从中观层次研究文化资本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成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文化资本扩张(融合),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第五章从微观层次研究个人文化资本通过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决定经济个体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借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描述了个人文化资本对行为绩效的影响,并设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从一个涉及家庭消费的微观层面证实了个人文化资本对经济绩效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另一个重点在于阐述企业文化资本内涵、结构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着重选取企业家精神的维度从经验上分析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践考察。在研究国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典型性案例中选取了美国、日本以及德国为样本;在国内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索与探究中,按照历史逻辑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先对近代中国的停滞与增长之谜——“李约瑟之谜”、“韦伯命题”和“邓小平效应"进行了一种解读,然后对当下我国不同经济水平且富于不同文化特征和发展模式的长三角(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不同层次上挖掘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潜在影响的典型特征。第七章主要阐述文化资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宏观层次,强调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资本积累的基础;通过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取向,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精神素质等。在中观层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嬗变,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资本,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环境。在微观层次,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加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同时,提出了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以及高效配置企业文化资本的可行路径。第八章主要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彦台[4](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王小鹰[5](2009)在《长街行》文中提出引章深巷浅弄斜晖静,闲门繁户梧桐疏。早春时节的黄昏,暮霭是从弄堂水泥板地的缝罅里,从石库门台阶边的苔藓里,从青砖围墙上隔年蔷薇花的茎蔓里,丝丝缕缕地升起来的,晚风横一抹竖一抹,暮霭便渐次晕染开去,一分一寸地罩没了一幢楼,又罩没了一幢楼。

王慧[6](2009)在《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独立审计信用是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核心隐性保障要素,并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诸如被世人关注的会计造假、金融危机等无一不与独立审计信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信用管理视角研究独立审计监管问题,构建独立审计信用的监管机制,不仅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日益激烈的会计审计市场竞争,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审计监管理论创新、寻求独立审计监管创新思路,优化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环境,为宏观政策层制定监管政策和相应法规提供理论支持,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外独立审计信用监管问题的研究进展、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动态追踪与分析。研究发现,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多维系统架构、同步交错协调的运行机理、实施保障与机制效率评价等问题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作者设计了由八大部分组成的论文研究框架,并针对不同研究内容选择了规范型、解释型、描述型、统计分析及实证检验等相应的研究方法,认为制度伦理理论、审计功能实现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和拓展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接着,对独立审计信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包括独立审计信用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独立审计信用生成原理的模型解构、形成中的维护与修复补偿等问题。然后,从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现实安排、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以及现行监管主体的监管效应等层面对我国独立审计当下的监管实效进行了统计分析,所得到四点研究启示为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监管机制实施与效率评价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目标导向、影响因素识别、理论架构的层级结构与运行机理,迈出了这一论题创新的探索一步。接着,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效率实现问题,着重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有效性,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效应的实现,以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构筑。最后,对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展开研究,涉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的总体方案、标准、方法及程序。论文的主要创新如下:1、将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架构设计、要素描述、动力机制、效果评价、效率保障纳入到整体研究框架之中,系统的、多角度的研究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目前尚未见载文及报道。2、采集1992-2007年为样本窗口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审计意见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参数,揭示了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对1999-2008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师信息质量检查公告》、2004-200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动态》、1999-2004年审计署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结果、1992-2008年中国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及涉案注册会计师处罚决定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现行监管主体的监管效应,所得到的结论为研究我国独立审计信用的监管实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既是研究思路也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3、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效应的实现问题。2003-2005年资本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所得到的我国市场中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论,为我国审计市场监管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4、以制度伦理理论、审计功能实现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理论支持,基于独立审计信用形成机理与我国独立审计监管的实际效果,充分考虑机制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在目标导向下构建的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以及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对我国宏观政策层制定监管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席清海[7](2007)在《基于割差法的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业主、监理、设计、监理及科研等方面,工程监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于建设项目周期的重要阶段,监理企业是监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资产评估是监理等咨询服务型企业产权变更、企业兼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提高公司内部及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着增加,各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大大超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监理企业是新兴智力密集型服务企业,拥有较多的无形资产,与此紧密相关的企业价值评估,特别是无形资产评估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对无形资产本质的认识,本文采用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新劳动价值的观点分析无形资产及其评估价值的本质内涵。本文对现有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相匹配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给出了收益法不同途径的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分析论证,净利润折现法是监理企业价值评估的可行方法。由企业净资产价值可以分割出监理企业整体无形资产价值并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分割出单项无形资产价值,这样层层分割的过程构成了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割差法。本文分析了监理企业无形资产特点,从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基础出发,站在整个企业正常运作的角度,依据持续经营假设和公开市场假设,构造了适合于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思路和模型:净利润折现法评估出企业净资产价值,割差法分割出监理企业无形资产总价值,并进一步分割出人力资源(本)、若干行业资质、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本论文通过案例的分析,论证了本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颜晓珊[8](2005)在《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文中认为世纪之初,安然轰然倒塌,连带着安达信的一齐毁灭,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关注。三年的时间已悄然逝去去,社会和经济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年被判定为有罪的“安达信”被戏剧性地平反;“欧版安然”意大利帕马拉特案件又浮出水面;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有了新的修订;我国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和三年前的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立足现在,探析审计风险的定义;结合国情,分析目前造成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各方面原因;借鉴国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本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审计风险进行了新的定义,归纳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并对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从解析审计内部关系入手,在审计关系的异化、三方关系人角色错位及思维差异导致现行审计制度失效等几个方面,分析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是着墨较多的部分,以我国审计市场基本环境为背景,从被审计人、审计人、监管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审计风险的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公司舞弊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门化都有较为新颖的见解。第四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审计风险的防范的措施,包括引入审计第四关系人,发展大型、多元化的事务所、改进现有审计程序等。 总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审计风险的形成既客观地存在于审计关系内部,又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降低审计风险,不但需要注册会计师自身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同时也需要社会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理想的执业环境,不能只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绝对的独立性,而没有相应的社会和法制环境。审计风险的规避和防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方能出成效。

凌婕[9](2005)在《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商业银行改革自然就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金融系统中积聚了大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银行系统大量不良债务的积累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二是,前几年形成的股市泡沫不能维持可能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第三,是在改革利益结构调整中由于贫富分化、低收入阶层的最低收入和社会保障不能得到保证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改革目的就是如何降低和化解大量的不良债务的积累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即产权制度改革,由单一的国家所有体制转变为股权多样化的股份制,即银行的产权改革;第二类即加强监管,避免银行进一步承担过度的风险,从而加重整个体系的风险。 银行体系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银行经营的效率和降低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证明,首先,所有制形式至少不是决定银行经营效率的最重要的变量,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银行,都有可能取得更高的经营效率;其次,银行的产权改革其目的是针对在国有银行中不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行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所有人来提高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提高效率的激励,并同时硬化以往政府对银行所有权中的棘轮效应和软预算约束问题;第三,银行产权改革并不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这就是银行的产权私有化并不一定意味着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的根本原因;第四,针对激励机制所进行的产权改革,或者说银行的私有化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产权明晰、风险自负的问题;第五,从目前各国所进行的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实践来看,私有化的路径似乎对改革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从银行的产权私有化开始。银行产权的私有化意味着银行的资本所有权由以往的政府所有转为由私人所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产权的初始配置,使得原来的公共资产至少在名义上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体。资产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体的资产,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从而具有更高的收益。这是因为对资产的所有权使得产权人具有剩余收益的所有权,这就为产权人提供了激励去获得更高的增值收益,这就是私有产权在提供激励方面的优越性。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银行业的整体产出、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风险则体现为资产收益的外部性。提高产出需要将资产配置给最具有经营能力的人,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需要产权人具有某些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来降低其过度承担风险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的动机。因此,银行的私有化改革却不能仅仅局限于将银行的资产以某种方式初始性地分配或者出售给某些私人或组织,首先是因为初始性的资产配置很难保证这些资产能够一次性地实现资产的最佳配置,即这些资产能够在初始配置中被最具有经营能力的人获得;其次是因为,当这些资产一旦被明确的利益主体所拥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会激励这些最具有经营力的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资产的外部性最小,因为外部性的降低自然也就会降低资产的收益,在银行经营建立在高负债的基础上时则更是如此。 因此,银行资产的初始配置仅仅是银行的私有化改革过程的起点,在这一起点之后是否能够通过私有化改革来实现提高银行收益水平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则是有着众多的前提和条件的。 首先,改善产权初始配置低效率的方法是通过产权市场的产权交易来实现产权的最佳配置,这要求产权必须是可以分割和自由转让的。其次,即使在产权明晰的安排下,产权私有化也不一定能够提高效率的原因是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单纯的所有权安排无法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第三,在不存在存款保险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的潜在风险由债权人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债权人和股东为了保证自身资产的安全性,具有约束经理人承担过度风险的动力,但是当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存款保险的情况下,债权人和股东的这种动力就会降低,高杠杆经营方式下,经理人很难自觉产生风险约束的动力,这是就很容易出现风险溢出的情况,这就有必要对产权人的产权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就是对银行业的管制和规范。 由此可见,银行业的私有化改革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银行经营激励机制、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治理结构和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风险约束机制,这些方面共同影响着私有化改革的效果。产权私有化的效率依赖于制度而制度则内生于私有化过程。私有化的效率是私有化过程中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内生变量,保证私有化产生效率的前提是对产权的有效率保护,对产权的有效率保护制度内生于私有化的过程。一方面,经济活动中的规则和制度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正确的激励和约束一保证银行既有提高效率的正激励,也面临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外部约束,但另一方面,银行所受到的激励和约束也来在自于各种交易中与交易对手的博弈结果,这些交易中所产生的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也会成为银行经营活动的约束力量,因此,私有化的制度约束又内生于私有化过程本身,因此,私有化的路径选

宋瑞波[10](2004)在《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本结构优化初探》文中指出本文从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这样一个视角,主要系统地研究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及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影响。论文在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模型,然后比较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区别和适用条件,接着剖析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继而通过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收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了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对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最后论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解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及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基础是被隔离的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其信用基础是企业部分资产的信用而不是整体信用;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既是对企业已有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又能在不增加:企业负债或资产的前提下实现融资计划。而且企业资产证券化特有的交易结构和技术实现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破产隔离,使企业和投资者可以突破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所形成的直接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融资和投资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信用基础、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效率、投资者收益来源、对企业的约束控制、适用条件等方面与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存在明显区别,它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第三种主流融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传统融资方式进行了重新分类。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是本文论述的一个重点。由于企业资产证券化出现的时间较短,发展十分迅速,加之交易结构复杂,涉及交易主体较多,目前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对资产证券化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则是发展和完善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基础。本文在系统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并运用信息不对称模型,剖析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关于资产证券化在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股东财富、提高经理人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市场(?)向信号等方面的经济学解释,是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理论探讨的一个尝试。企业融资决策的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优化资本结构。按照现代企业财物理论,在资产证券化成为企业一种融资方式后会对企业资产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为发起人企业及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考察,通过定性分析和具体案例定量分析,检验了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成本节约及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资产证券化不但增加了企业自由现金流,有利于正净现值的投资机会的实施;而且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了资产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了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资产证券化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流动性补充机制,降低了存量资产的风险。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资产证券化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使更多的公司可以突破传统融资方式下的约束进入融资成本较低的资本市场;第二、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资产流动性补偿机制,降低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道德风险,为发起人企业及其它交易参与方带来了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第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是一种表外融资,它特有的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技术,降低了企业融资风险,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为企业实施积极的现金流管理和灵活的财务杠杆提供了平台;第四、企业资产证券化为解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而且我国已经具备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国可选择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和地区的贸易应收款和基础设施收费权进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作为ABS主导形式,发行对象以国内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并适时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全国百家守信誉公正计量行(站)”活动即将开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百家守信誉公正计量行(站)”活动即将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政府诚信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诚信的含义
        1.1.1 古代中国的诚信认知
        1.1.2 当代中国的诚信认知
        1.1.3 西方国家的诚信认知
        1.1.4 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的关系
    1.2 政府诚信的含义
        1.2.1 政府诚信的内涵
        1.2.2 政府诚信的评价
        1.2.3 政府诚信与政务诚信的关系
    1.3 政府诚信的理论基础
        1.3.1 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诚信理论
        1.3.2 吸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诚信理论
        1.3.3 借鉴西方政府诚信相关理论
第2章 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现实考察
    2.1 十八大以来政府诚信建设取得的成绩
        2.1.1 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政策文件
        2.1.2 诚信的执政理念逐渐形成
        2.1.3 公众知情权、参政议政权利的行使更加顺畅
        2.1.4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2.1.5 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
        2.1.6 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成效显着
    2.2 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当代政府诚信建设评估
        2.2.1 调查概述与方法论
        2.2.2 问卷基础信息统计
        2.2.3 控制变量数据分析
        2.2.4 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2.3 政府诚信建设的困境
        2.3.1 社会环境方面的困境
        2.3.2 政府自身方面的困境
        2.3.3 公众需求方面的困境
第3章 影响政府诚信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政府诚信的经济因素
        3.1.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 影响政府诚信的政治因素
        3.2.1 专制、民主与政府诚信
        3.2.2 集权、分权与政府诚信
        3.2.3 官员选拔任命制度
        3.2.4 组织结构的层级制
        3.2.5 行政主体的诚信状况
        3.2.6 行政程序的制度化程度
    3.3 影响政府诚信的文化因素
        3.3.1 大众文化
        3.3.2 精英文化
    3.4 影响政府诚信的社会因素
        3.4.1 渐进式改革与“制度后遗症”
        3.4.2 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关系
第4章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
    4.1 完善政府诚信建设的理念构建
        4.1.1 确立善治目标
        4.1.2 坚持以人为本
        4.1.3 增强建设有限政府理念
        4.1.4 增强建设责任政府理念
        4.1.5 增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
        4.1.6 增强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理念
        4.1.7 增强政府职能道德化与信用责任感
    4.2 完善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保障
        4.2.1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4.2.2 完善听证制度
        4.2.3 完善信访制度
        4.2.4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4.2.5 完善国家赔偿制度
        4.2.6 完善政府诚信监督制度
    4.3 完善政府公务员诚信建设
        4.3.1 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
        4.3.2 强化公务员诚信教育
        4.3.3 完善公务员招录制度
        4.3.4 完善公务员政绩考核制度
        4.3.5 建立公务员征信制度
        4.3.6 健全公务员民主监督机制
        4.3.7 加强公务员诚信法制建设
    4.4 完善政府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4.4.1 政府诚信评价指标的遴选原则
        4.4.2 政府诚信评价指标的框架
        4.4.3 政府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难点、重点
    1.4 章节内容简介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化冲突与湘学的近代转型
    2.1 旧瓶新酒:批判与变革
        2.1.1 通经致用:魏源的今文经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建构
        2.1.2 守道济时:理学经世派的理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建构
        2.1.3 实事实功:理学经世派的实学对社会弊病的批判与变革
    2.2 师夷长技:调适与转换
        2.2.1 “开眼看世界”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
        2.2.2 湘学的近代转型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中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3.1 扞卫斯文:湘军集团与太平天国之间的文化冲突
        3.1.1 太平天国对儒家文化和封建专制的破坏
        3.1.2 湘军集团扞卫儒家文化的努力
    3.2 自强求富:湘学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对西方的学习
        3.2.1 兴办洋务
        3.2.2 洋务思想
    3.3 夷夏之辨:湘学人物对西学的态度及与顽固派之论战
        3.3.1 同文馆之议
        3.3.2 海防之议
    3.4 鹤立鸡群:湘学对“夷夏之防”和“中体西用”的突破
        3.4.1 湘学对“夷夏之防”的突破
        3.4.2 湘学对“中体西用”的突破
第四章 维新变法时期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4.1 风起云涌:湖南的改良新风及对西方的学习
        4.1.1 改良新风
        4.1.2 学习西方
    4.2 冲决网罗:谭嗣同、唐才常向封建制度宣战及其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4.2.1 谭嗣同的批判和建构
        4.2.2 唐才常的批判和建构
    4.3 是非成败:守旧士绅的翼教与维新运动的转向
        4.3.1 守旧士绅对维新运动的攻击
        4.3.2 由维新走向革命的历史转折
第五章 民主革命中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5.1 挽救危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形势下的湘学
        5.1.1 东南互保、江楚三折与新政
        5.1.2 癸卯学制与教育革新
        5.1.3 几个“主义”
    5.2 走向共和:革命与立宪之间的历史抉择
        5.2.1 革命与立宪之争中的湘学
        5.2.2 湘学人物与预备立宪
        5.2.3 湘学人物与排满革命
    5.3 扞卫共和:民国初年君宪与共和之间的再度较量
        5.3.1 杨度与洪宪帝制
        5.3.2 湘学人物反对封建帝制的斗争
第六章 走向新民主主义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6.1 异彩纷呈:新文化运动在湖南
        6.1.1 湖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6.1.2 社团潮音
        6.1.3 改良,还是改造?——社会改造大讨论
    6.2 古今中西:湘学人物对新旧文化的批判与抉择
        6.2.1 心平气和论古今——易白沙
        6.2.2 他山借石攻玉鸣——李石岑
        6.2.3 中西调和两相宜——章士钊
        6.2.4 栽木柱天伴清风——杨昌济
    6.3 见龙在田:湘学走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转折
        6.3.1 马克思主义在湖南
        6.3.2 毛蔡风神——毛泽东、蔡和森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
        6.3.3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3)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让文化成为可操作的经济要素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层面的困境
        1.1.2 论层面的缺陷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研究价值
        1.2.2 现实研究意义
    1.3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整体架构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脉络
        2.1.1 马克思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2.1.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5 文化经济发展理论
    2.2 文化资本基础理论概述
        2.2.1 马克思文化资本思想的挖掘
        2.2.2 文化资本在不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表现形式
        2.2.3 新经济社会学中“嵌入性”理论
        2.2.4 文化经济学中文化资本的运营
    2.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2.3.1 对文化资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2.3.2 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
        2.3.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2.4 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分析
        2.4.1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2.4.2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中观层次:资本禀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4.3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层次:个体行为与企业发展
3. 国家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3.1 国家文化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3.1.1 国家文化资本:概念与内涵
        3.1.2 国家文化资本的作用形式: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3.1.3 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经济功能
    3.2 对国家文化资本两大类划分的初步构想
        3.2.1 传统文化资本的特质与经济价值
        3.2.2 市场文化资本的内涵与经济功能
    3.3 文化资本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三个理论命题
        3.3.1 传统文化资本与资本要素积累
        3.3.2 市场文化资本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
        3.3.3 传统文化资本、市场文化资本通过影响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3.4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机理的实证分析:对三个命题的验证
        3.4.1 计量模型构建
        3.4.2 选取的数据与变量说明
        3.4.3 实证结果分析
        3.4.4 稳健性分析
        3.4.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4. 区域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资本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4.1 区域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1.1 区域文化资源禀赋的非均衡性
        4.1.2 区域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4.1.3 区域文化资本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4.2 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
        4.2.1 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能解释:基于空间维度的一个理论模型
        4.2.2 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计量分析
    4.3 文化资本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
        4.3.1 文化资本扩张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个简易模型的推演
        4.3.2 通过文化资本扩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意蕴
5. 个人文化资本与企业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价值导向与企业家精神
    5.1 个人文化资本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
        5.1.1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个体经济行为的路向:认知结构与价值体系
        5.1.2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行为绩效的基本研究方法:博弈论分析
        5.1.3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经济绩效的模型化分析:以家庭消费行为为例
        5.1.4 个人文化资本的获得与积累:教育与自我提升
    5.2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5.2.1 企业文化资本的内涵与构成
        5.2.2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5.2.3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经验分析:基于企业家精神的维度
6. 国内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考察:典型案例分析
    6.1 国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典型性描述
        6.1.1 美国自由经济背后的多元文化动力
        6.1.2 日本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驱动:东亚文化与社会技术环境
        6.1.3 德国经济崛起彰显的德意志精神力量
        6.1.4 美、日、德文化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6.2 国内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6.2.1 近代中国的停滞与增长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一种考量
        6.2.2 我国江浙文化资本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6.2.3 我国中原文化资本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6.2.4 我国西部文化资本与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7. 以充盈的文化资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图景
    7.1 培育国家文化资本,提升国家软实力
        7.1.1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国家文化资本的积累夯实基础
        7.1.2 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文化,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制度演进的文化环境
        7.1.3 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取向,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精神素质
        7.1.4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7.1.5 重视文化资本的使用效率与价值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实业的蓬勃发展
    7.2 培育区域文化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2.1 促进区域文化观念嬗变,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
        7.2.2 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文化
        7.2.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7.3 培育个人文化资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7.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7.3.2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7.3.3 鼓励思想解放,维护公平竞争,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7.4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7.4.1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
        7.4.2 高效配置企业文化资本的可行路径
8. 结论与思考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由来、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小结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一、 资本组织形式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三、 人员素质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一、 栈房职能
        二、 中介代理职能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四、 金融职能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七、 批发职能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一、 牙商的总收入
        二、 正常收入项目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一、 支出项目
        二、 牙行的资金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小结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一、 向上流动
        二、 向下流动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一、 向企业家流动
        二、 向银行家流动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小结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一、 牙税盈余制度
        二、 牙税等则制度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小结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一、 牙帖继承制
        二、 牙帖连任制
        三、 帮帖替代制
        四、 商民申请制
        五、 官府招募制
        六、 牙帖租用制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三、 铺保制度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五、 牙帖的有效期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小结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小结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一、 牙、商经营纠纷
        二、 牙、牙经营纠纷
        三、 其他类型纠纷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一、 牙、牙经营纠纷
        二、 牙、商经营纠纷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小结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追踪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制度伦理理论
        2.1.1 制度伦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的制度伦理分析
    2.2 独立审计的功能实现理论
        2.2.1 独立审计功能实现的四种观点
        2.2.2 独立审计功能实现四种观点的评价与分析
    2.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理论
        2.3.1 机制设计理论描述
        2.3.2 机制设计理论在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中的应用
    2.4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理论基础整合框架
第3章 独立审计信用形成机理分析
    3.1 关于独立审计信用的再认识
        3.1.1 独立审计信用的内涵诠释
        3.1.2 独立审计信用的外延界定
    3.2 独立审计信用生成原理的模型解构
        3.2.1 基本模型假定
        3.2.2 增加审计方信用状况条件的扩展模型
        3.2.3 增加信用供需双方数量与博弈次数后的进一步扩展
    3.3 独立审计信用的维护
        3.3.1 独立审计信用维护的过程分析
        3.3.2 独立审计信用维护的充要条件
    3.4 独立审计信用的修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实效的统计分析
    4.1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现实安排
        4.1.1 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纵向层级
        4.1.2 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横向布局
    4.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自律效应的统计分析
        4.2.1 资料选取与来源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3 分析结果
    4.3 现行监管主体监管效应的数据“挖掘”
        4.3.1 财政部对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分析
        4.3.2 中注协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结果统计
        4.3.3 审计署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描述
        4.3.4 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类别考察
    4.4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
    5.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目标导向
        5.1.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指导思想
        5.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5.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识别
        5.2.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影响因素的系统识别
        5.2.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设计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5.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理论架构
        5.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层级结构
        5.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运行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效率实现研究
    6.1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6.1.1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基本架构
        6.1.2 独立审计信用征信系统的经营组织模式选择
    6.2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效应实现分析
        6.2.1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的工作内容
        6.2.2 独立审计信用奖惩机制的实现路径
        6.2.3 资本市场对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实证检验
    6.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构筑
        6.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6.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运行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实现途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研究
    7.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评价方案
        7.1.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流程
        7.1.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标准
        7.1.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评价方法
    7.2 独立审计信用的综合评价
        7.2.1 综合评价目标与评价原则
        7.2.2 指标体系确定与评价方法选择
        7.2.3 独立审计信用的多层次灰色模糊评价
    7.3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的协同效应分析
        7.3.1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中的系统协同过程
        7.3.2 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实施的协同功效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割差法的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大体框架
第二章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问题
    2.1 无形资产概念特征分类
    2.2 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
    3.1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概述
    3.2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思路与方法
    3.3 监理企业整体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分析
    3.4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及组合无形资产的分割方法
第四章 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案例分析
    4.1 某工程咨询公司简介
    4.2 评估目的
    4.3 评估范围和对象
    4.4 评估基准日
    4.5 评估原则
    4.6 评估方法
第五章 结论展望
    5.1 主要创新与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8)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审计风险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审计风险的涵义
    第二节 审计风险一般特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模型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第三章 审计风险成因存在的内部原因分析—审计制度安排的内在矛盾
    第一节 现实中被扭曲的审计的三角关系
    第二节 审计关系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错位
        一、审计委托人的角色错位
        二、审计人的角色错位
        三、审计关系人角色错位的归纳表述
    第三节 审计关系人之间存在着思维逻辑的差异
        一、被审计人的思路
        二、审计人的思路
        三、审计委托人的思路
        四、审计关系思维逻辑差异的一种总括性评价
    第四节 现行审计制度安排的失效
        一、现行审计制度安排的失效:服务对象弱化
        二、现行审计制度失效的根源剖析
        三、现行审计制度失效:投资者被忽略
第四章 审计风险成因现实分析
    第一节 被审计主体的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二、公司舞弊与审计风险
    第二节 审计主体分析
        一、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分析
        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和规模
        三、行业专门化与审计风险控制
        四、注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五、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
    第三节 审计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二、我国审计市场分析
    第四节 监管环境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
        二、我国政府监管
        三、审计风险后果分析: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降低审计风险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改变目前审计委托机制—审计第四关系人
        一、引进审计第四关系人
        二、引进审计第四关系人的几种可能的方法
    第二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注册会计师执业时面临的管理层压力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
        二、董事会直接委托审计方式的改革
    第三节 增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抵抗风险能力
        一、积极推进发展有限责任合伙制
        二、发展大型会计会计师事务所,培育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
        三、事务所多元化发展战略
        四、审计方法的改进—分析性程应用的改进
        五、积极掌握行业专门知识,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六、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行业有章可循
        七、完善考试与培训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第四节 完善和强化行业管理,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二、加强独立审计准则研究与制定,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三、研究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9)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背景
    0.2 文献综述
    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0.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0.5 本文的结构交排
1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内涵
    1.1 银行私有化的含义
        1.1.1 产权的含义
        1.1.2 产权的界定
        1.1.3 银行私有化的含义
    1.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理由
        1.2.1 公有制与私有制:激励机制的来源
        1.2.2 银行产权制度的选择标准
        0.5.1 图1-1 不同物品和服务的排他性和消费特征
        0.5.2 图1-2 买卖风险交易:银行业
    1.3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内涵
        1.3.1 银行私有产权的排他性
        1.3.2 银行私有产权的可分割性
        1.3.3 银行私有产权的可转让性
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制度基础:理论分析
    2.1 产权的价值来自于交易
        2.1.1 一个价格管制的例子
        图2-1 价格管制下的石油交易
        2.1.2 产权的价值如何来自于交易
    2.2 保护产权所需要的制度安排
        2.2.1 保护契约自由的制度
        2.2.2 履约保证制度
        2.2.3 降低外部性
    2.3 保护产权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2.3.1 制度
        2.3.2 制度供给的来源
    2.4 政府在银行私有化改革中的角色
        2.4.1 放弃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2.4.2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为规则
        2.4.3 控制产权行使的外部性
3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框架
    3.1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演进-制度观点
        表3-1 对两种不同转型观点的简单描述
    3.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基本框架
        3.2.1 改革激励机制
        3.2.2 降低委托代理问题
        3.2.3 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
    3.3 本章小节
4 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文献综述
    4.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式
        4.2.1 私有化的目标
        4.2.2 私有化的不同方式
    4.3 增量改革:竞争的作用
        4.3.1 竞争的作用及可竞争的概念
        4.3.2 竞争并不必然导致效率的提高
        4.3.3 不适度的竞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4.4 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
        4.4.1 政府的官方监管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方面的作用
        4.4.2 市场纪律的作用
        一、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讨论
        二、德隆集团
        三、德隆的融资规模及渠道
        资料一:德隆集团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简明)
        资料二:德隆集团上市公司法人股近期质押情况
        资料三:德隆系金融机构信息披露
        四、德隆进入商业银行
        1、2002年迂回渗透昆明市商业银行
        2、2002年9月参股株州商业银行
        3、2003年3月参股南昌城市商业银行
5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实证分析
    5.1 转型经济中银行绩效的决定因素
        5.1.1 研究的目标
        5.1.2 研究的方法
        5.1.3 数据及衡量
        5.1.4 回归结论
        5.1.5 小结
    5.2 竞争与所有权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5.2.1 已有研究
        5.2.2 数据
        5.2.3 回归结论
        5.2.4 小结
    5.3 行业管制与官方监管:那一个更重要?
        5.3.1 银行业的发展与稳定与行业管制和官方监管的相关性
        5.3.2 市场纪律在制约银行承担过度风险方面的有效性
    5.4 本章小结
6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6.1 银行改革不同方式的影响
        6.1.1 怎样衡量改革的成果
        6.1.2 银行改革的一般模式及教训
    6.2 外国银行进入:增量改革的有效路径
        6.2.1 外国银行进入的动机
        6.2.2 银行海外扩张的竞争力来源
        6.2.3 外国银行在本国市场的经营活动
        6.2.4 进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何影响外国银行的经营活动
    6.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附录:实证检验:外国银行进入的影响
        附录1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附录.1.1 四国银行业概览
        附录.1.2 小企业借贷情况
        附录.1.3 实证方法
        附录.1.4 实证检验结果
        附录.1.5 不同国家小企业贷款不同的原因
        附录.1.6 结论
        附录2 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
        附录2.1 数据
        附录2.2 实证检验
        附录2.3 结论
        附录3 外国银行进入对菲律宾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附录3.1 概况
        附录3.2 相关研究
        附录3.3 变量定义及假设
        表7-3-1 变量定义
        附录3.4 菲律宾银行业的数据
        附录3.5 对外国银行进入的分析
        附录3.6 结论
        本章小结
7 总结
附表
参考文献

(10)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本结构优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1.1.2 一个解决方案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思路及结构内容
        1.2.1 论文的基本思路
        1.2.2 论文的结构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1 理论方面
        1.3.2 实践方面
第2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分析
    2.1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回顾
        2.1.1 资产证券化的界定
        2.1.2 资产证券化的文献回顾
    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2.2.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2.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2.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信息不对称模型分析
        2.3.1 发起人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3.2 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关于一般资产的信息不对称
        2.3.3 一般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关于证券化资产的信息不对称
第3章 企业融资工具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
    3.1 企业融资工具的再分类
    3.2 企业资产证券化与其它融资工具的比较
        3.2.1 企业资产证券化与其它融资工具的区别
        3.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适用条件
    3.3 企业融资工具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
        3.3.1 企业融资工具选择、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3.3.2 资本结构优化的理论透析
第4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动因
    4.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4.1.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4.1.2 资产证券化的应用领域
    4.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外部动因
        4.2.1 提供新的融资工具
        4.2.2 降低融资成本
        4.2.3 提供破产判断证明
        4.2.4 提供流动性补充机制
        4.2.5 提供新型投资工具
        4.2.6 带来专业化分工利益
    4.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内部动因
        4.3.1 增加企业财富
        4.3.2 降低代理成本
        4.3.3 降低信息成本
        4.3.4 限制自由现金流使用
        4.3.5 证明资产价值
        4.3.6 预防投资不足
        4.3.7 强化公司控制市场
第5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利益分析
        5.1.1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参与各方的利益分析
        5.1.2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利益来源
    5.2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本分析
        5.2.1 风险守恒原理检验法
        5.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成本节约
        5.2.3 资产证券化的效率分析
        5.2.4 资产证券化成本降低的案例分析
    5.3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对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
        5.3.1 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定性分析
        5.3.2 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定量分析
        5.3.3 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结构影响的案例分析
第6章 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模式选择
    6.1 资产证券化融资对改善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意义
        6.1.1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6.1.2 资产证券化对改善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
    6.2 我国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及政策建议
        6.2.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6.2.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问题
        6.2.3 我国目前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瓶颈与约束
    6.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突破模式
        6.3.1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探索之路
        6.3.2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行业与区域选择
        6.3.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与发行模式选择
    6.4 我国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前景瞻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债券信用评级级别
后记

四、“全国百家守信誉公正计量行(站)”活动即将开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研究[D]. 王云. 河北大学, 2017(01)
  • [2]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D]. 周接兵. 湘潭大学, 2015(10)
  • [3]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D]. 田坤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5]长街行[J]. 王小鹰.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5)
  • [6]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 王慧. 中南大学, 2009(02)
  • [7]基于割差法的监理企业无形资产评估[D]. 席清海. 长沙理工大学, 2007(03)
  • [8]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D]. 颜晓珊.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9]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D]. 凌婕.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2)
  • [10]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本结构优化初探[D]. 宋瑞波.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全国百家守信公平计量银行(站)”即将上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