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转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注意力转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声乐教学中注意力转移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馥毓[1](2021)在《浅谈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对演唱者和听众来说都很重要。歌唱者的情绪是在对歌曲深入了解后由内而发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全身器官协助发声的完整以完成出色的演出。相反,当我们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时,又怎么能完成唱歌这件快乐的事情呢?由此可见,情绪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文章着重谈论演唱者的情绪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控制情绪。

岳文杰[2](2021)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文中研究指明

郭子琪[3](2021)在《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中的应用探究 ——以绵阳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指出

刘源[4](2021)在《“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的分支,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也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新型学科。声乐演唱以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作为乐器,那必然是由心理支配生理,靠大脑指挥歌唱肌肉的运动与发声器官的协调。本论文旨在探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体现,解释演唱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揭示各项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给演唱者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歌唱发声内在心理的科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了声乐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密切关系,介绍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声乐心理学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及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对声乐心理学中“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重点从歌唱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即人的个性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全部的活动面貌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共同构成。第三章内容是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详细梳理了前人探索声乐心理教学的研究历程,演唱者兼具“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根据自己从事演唱学习的体悟和参与教学实习的经历,对声乐演唱中教与学的统一性做了客观的论述和归纳。第四章重点是心理调控分别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问卷法和个案法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研究评定的解释和结果。第五章总结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及个人影响,再一次以自己多年来演唱学习的变化和感受充分肯定学习了声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了解并运用声乐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精进。本论文研究证明声乐演唱的心理和生理是既统一又配合的协调关系,声乐演唱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更需要积极的心理引导,正确的心理调控下才会产生科学的歌唱理念。所以声乐演唱和教学不只是针对生理技巧的机能训练,还需要学习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声乐心理调控,让生理技能和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和发展,建构起全面科学的歌唱体系。

王炳心[5](2021)在《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声乐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声乐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深深吸引着老年群体,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与人际交往等起着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培训学校为老年人学习声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内容主要以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为例,对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发展脉络及声乐类发展历程进行介绍,从老年声乐学员的基本信息入手,不断探索老年声乐学员的学习喜好,从多方面听取老年声乐学习中的意见反馈,并查阅相关资料与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其特征。进一步从老年声乐教学方法与原则、老年声乐教学中的常见现象与解决途径进行探索。旨在发现老年声乐教学中的各种矛盾,从而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调整上课模式,从更多的方面改善老年声乐的教与学,促进老年声乐学习的不断进步,为老年同学的生活增添新的色彩。

王梓[6](2021)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应时而生,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实际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教学相对比,“互联网+”教学的网络信息具备容量大、简便、内容更丰富,针对性强等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拓宽眼界,学习到多元化的音乐。“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未来构建教育生态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赋予教师、学生、班级、学校等力量。而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与多样性较强的学科,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音乐教师需要突破音乐课堂教学的思想框架,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因此,如何把“互联网+教育”应用到音乐课教学中,是我们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既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本身去多倾听,进而思索与实践。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也非常容易碰到短板,进到窘境。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能合理的养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宽其专业知识角度,推进其专业知识水准的提升。中学生心智处在逐渐成熟的过程,思想上与人际交流的认知也在日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音乐教学则更应关注于中学生的音乐思想认识。中学生课业量比较大,音乐课程教学也在整个中学阶段教育中一直被视作是“副科”,没有得到完全足够的重视,所以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疫情防控期间的网课教学足以体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包括最前沿的音乐欣赏,在线看音乐会,以及声乐,器乐的线上教学等内容。因此通过“互联网+”,探寻一种适合现代音乐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会成为改变当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窘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先分析了国内外“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育研究现状,继而再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学校为例(以下简称省二实验),深入调查该学校的“互联网+”时代的音乐课堂教育现状,找出该校音乐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具有针对性地建议和解决对策。本文选择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作为本次研究“互联网+”时代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

Yu-Lun Gerke Yang[7](2021)在《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器乐舞台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奏、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从而来传达情感、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乐器演奏的实质是演奏者将乐谱予以记忆理解后,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意志和身体功能的训练,对乐曲进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后,用神经控制身体局部或部分肌肉,最终使乐曲一种更为完美的形态展示出来的过程。演奏者将生理和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时,再加上演奏前反复研究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深刻体会其情感表达内容,才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表情等传达给观众。演奏生理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演奏生理与心理本质,并在演奏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舞台表演艺术研究中,从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演奏者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演奏者表演行为分析和提升方法、演奏者身心损伤的外部干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器乐表演者获得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并以独特的个性,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孙涛[8](2021)在《基于微课的高校声乐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微课就是近年来被引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得益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是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论文就现阶段微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势入手,探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策略。

张艳林[9](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罗嘉婷[10](2021)在《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999年6月,中国中央、国务院颁发实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我国开展了一场跨世纪的学校教育改革,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该纲要强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发布会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确定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素养十八要点。通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当今的教育已经由最初的“双基教育”逐步转向了“素质教育”,跟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教育的改革趋势,也使得音乐教育从最初的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转向了审美核心。但是如果在音乐教育中一味强调审美,则容易导致“有形式而无内容”这一现象。因此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审美,也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学生的智力水平更多地反映在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中。林崇德在其所编着的《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绩,以小学生为例,注意发展更完善的小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要明显高于注意力较弱的学生,因此,注意力的培养开始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手段被提了出来。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仪器训练、传统文化课程培养等,这些方式大多被证实能够很好提高正常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然而,音乐课程却从未被广大研究者列入研究范围。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书《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确认了音乐是人类智力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笔者思考,能否以音乐为介入手段,开发一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因此笔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注意力发展特点,选择了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音乐学习的特点,研究出了一份自编注意力测验,用以测量学生注意力水平,并结合学生现有的音乐学习水平与注意力各品质,研制出一套注意力培养课程,以期为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提供更多可选择途径。

二、声乐教学中注意力转移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声乐教学中注意力转移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情绪对声乐演唱的作用
    (一)积极情绪对声乐演唱的作用
    (二)消极情绪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演唱者对积极情绪表达的培养
    (一)树立自信,相信自己
    (二)培养兴趣,激发情绪
演唱者对消极情绪的控制
    (一)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克制不良情绪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转换不良情绪
演唱情绪是声乐艺术表现的一把钥匙
    (一)培养丰富想象力,有助于情绪的产生

(4)“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声乐心理学相关概述
        1.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演唱
        2.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教学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综述
        1.历史基础
        2.发展趋势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声乐心理学研究内容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五)声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知”“情”“意”的心理过程
    (一)声乐演唱中的认知过程
        1.声乐艺术的感知觉
        2.声乐学习的记忆
        3.演唱活动的思维
        4.歌唱发声的想象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
        2.声乐演唱情感的特征
    (三)声乐演唱中的意志过程
        1.意志与歌唱
        2.声乐演唱意志的特征
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倾向性
        1.歌唱形式的具体层面
        2.演唱行为的概括层面
    (二)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1.演唱实践的生理基础
        2.声乐艺术的内在修养
    (三)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意识
        1.演唱的自我认识
        2.演唱的自我体验
        3.演唱的自我控制
三、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
    (一)声乐心理教学发展历程
        1.国外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2.国内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二)声乐心理学中的“教”与“学”
        1.教师主导
        2.学生主体
四、心理调控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
        1.个案调查
        2.问卷调查
    (二)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检验
        2.效度检验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1.个案研究任务的设计与过程
        2.个案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四)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
        1.问卷研究任务的检测与实施
        2.问卷测试结果的初步解释
五、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及影响
    (一)认识声乐才能
        1.由快渐慢-“进步期”
        2.起伏波动-“形成期”
        3.停滞不前-“高原期”
        4.相对稳定-“上升期”
    (二)重视歌唱习惯
        1.习惯对于歌唱的影响
        2.歌唱习惯的培养
    (三)完善艺术人格
        1.人格在歌唱中的表现
        2.艺术人格的养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声乐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发展脉络及声乐类发展历程
    第一节 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的发展脉络
        一、成立过程
        二、办学定位与目标
    第二节 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的管理及办学现状
        一、管理模式
        二、办学形式与办学状况
        三、发展构想
    第三节 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声乐类发展历程
        一、教学设施与课程设置
        二、师资力量
        三、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
第二章 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声乐教学调查
    第一节 问卷设置
        一、选择对象特征
        二、问卷设置范围
    第二节 声乐教学现状调查
        一、学员基本情况
        二、学员学习喜好
        三、学员意愿反馈
        四、教师问答分析
    第三节 调查报告分析
第三章 老年声乐教学与实践中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一、老年声乐教学策略
        二、老年声乐教学原则
        三、老年声乐教学中的常见现象与解决途径
    第二节 改进学校的培养方案
        一、规范设置课程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四、重视教学实践成果展演
        五、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第三节 优化政府保障职责
        一、建立多元化经费筹资机制
        二、科学规划教学场地
第四章 老年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对老年人自身的影响
        一、从老年生理特征出发
        二、从老年心理特征出发
    第二节 对整体社会的影响
        一、改善老年人家庭矛盾
        二、促进社区邻里和谐
        三、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完善
    第三节 对未来老年声乐教学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互联网+”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互联网+音乐教育”应用的意义
        2.1.2 “互联网+音乐教育”的模式
        2.1.3 “互联网+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互联网+音乐教育”应用的意义
        2.1.2 “互联网+音乐教育”的模式
        2.2.3 “互联网+音乐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2.3 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4.2 案例分析法
        4.3 问卷调查法
        4.4 访谈法
第二章 省二实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 教学概况
    2 “互联网+”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优势
        2.1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堂教学课的积极性
        2.2 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互动
        2.3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更加有效合作
第三章 省二实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不够全面
    2 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不强烈
    3 中学音乐教育资源投入欠缺,音乐课时较少
第四章 省二实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思想
    2 创设合理有效的音乐课堂情境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4 促使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多元化发展
    5 丰富音乐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
    6 加强中学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7 省二实验学校“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例
        7.1 教材分析
        7.2 学情分析
        7.3 教学目标
        7.4 教学重点、难点
        7.5 教学过程
        7.6 教学评价
第五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互联网+ ”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调查(老师问卷)
附录2 “互联网+”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访谈提纲(学生篇)
致谢

(7)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方法
        (一)本选题研究内容
        (二)本选题研究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器乐演奏过程中生理变化过程研究
    第一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肢体变化的运动程序
        一、器乐演奏基本过程概述
        二、器乐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运动过程概述
        三、器乐演奏过程中的神经控制系统
    第二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控制
        一、器乐演奏过程中呼吸的概述
        二、气息运用的具体操作范式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四、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学习与记忆
    第三节 反直觉组块视角下肢体变化的应用研究
        一、乐器演奏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二、演奏者学习记忆模型及其结果运用
        三、反直觉组块的实践研究
第二章 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第一节 演奏者的渐进放松训练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二、分阶段进行渐进放松训练
    第二节 演奏者的系统脱敏训练
        一、系统脱敏疗法概述
        二、心理分析师帮助演奏者进行舞台脱敏的步骤如下
    第三节 演奏者的模拟训练
        一、模拟训练概述
        二、模拟演出的实践准备
    第四节 演奏者的表象训练
第三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的生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生理问题类型分析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类型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处置方式
        三、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实践研究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具体图表分析
    第三节 缓解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途径
        一、正念减压疗法
        二、中国特色正念治疗方法
        三、缓解演奏者生理损伤的自我意识训练疗法
    第四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综合治疗案例分析
第四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第二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理论解析
        一、演奏者舞台自信理论模型
        二、演奏者舞台表演自信的培养
        三、演奏者自信缺失的治疗性补足
    第三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应用研究
        一、舞台自信提升低自尊案例分析
        二、童年创伤案例分析
        三、后现代主义短期焦点治疗案例分析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基于微课的高校声乐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二)以教师为主体
    (三)课堂氛围沉闷
二微课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势
    (一)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反复学习
    (四)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结合学生的喜好,制作微课视频
    (二)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三)选择微课教学内容
    (四)开展线上线下答疑活动
结束语

(9)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几对概念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一、产生与确立
        二、发展与繁盛
        三、分流与多元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一、积累与沉淀
        二、传播与推进
        三、土洋之争
        四、中西结合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一、歌唱定位
        二、根植于传统
        三、军旅实践
        四、历史贡献
    小结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第一节 呼吸技法
        一、“美声”呼吸理论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第二节 共鸣技法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第三节 “哼鸣”训练
        一、“哼鸣”唱法
        二、“哼鸣”练习
        三、“哼鸣”唱高音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一、气与声和
        二、声与乐和
        三、乐与意和
    小结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第一节 语言表达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四、其他方法
    第二节 韵味呈现
        一、装饰音润腔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四、特殊的韵味
    第三节 情感表达
        一、构建歌唱情境
        二、提升歌曲内涵
        三、传达民族情感
    小结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第一节 感官享受
        一、动作手势
        二、身形表演
        三、歌唱表情
        四、三位一体
        五、高音演唱
    第二节 句法享受
        一、速度偏离
        二、力度偏离
        三、换气与顿挫
        四、个案分析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一、自由想象
        二、模拟联想
        三、通感联想
        四、情境联想
    第四节 期待视野
        一、概念的界定
        二、合法偏见
        三、视界融合
        四、效果历史
    小结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一、生活体验
        二、歌唱联想
        三、审美意象
    第二节 独创性
        一、运腔方式
        二、情感表现
        三、意象表达
    第三节 歌唱自由
        一、真善美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三、文化内涵
    小结
结语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二、文献综述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力的培养
    (三)正常儿童注意力的测量
三、自编注意力测验制作过程
    (一)智力测验与注意力测验的关联
    (二)划消测验对注意力测试的重要意义
    (三)自编注意力测验的具体形式
四、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设计
    (一)被试的选取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三)实际教学案例的呈现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结果概述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结果概述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六、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与建议
    (二)不足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声乐教学中注意力转移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J]. 杨馥毓. 文化产业, 2021(24)
  • [2]儿童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 岳文杰. 吉林艺术学院, 2021
  • [3]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中的应用探究 ——以绵阳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郭子琪. 西南大学, 2021
  • [4]“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昆明东方老年修养学院声乐教学的调查研究[D]. 王炳心.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互联网+”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为例[D]. 王梓. 扬州大学, 2021(09)
  • [7]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D]. Yu-Lun Gerke Yang.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8]基于微课的高校声乐教学研究[J]. 孙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02)
  • [9]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10]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 罗嘉婷. 武汉音乐学院, 2021(09)

标签:;  ;  ;  ;  

注意力转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