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粉尘燃烧实验

设计粉尘燃烧实验

一、设计粉尘燃烧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瑞[1](2021)在《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铝粉爆炸泄放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尘爆炸泄放作为爆炸危害防治的有效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具有潜在爆炸风险的工业生产设备中。随着相关行业发展,高压料仓,加氢反应器等小型化工单元以及高温高压加工工艺繁荣发展,如何在高动作压力下实现精准爆炸泄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前人研究大多针对动作压力低于0.1MPa的实验工况,主要关注泄放压力和火焰的变化规律,缺乏对泄放行为的量化研究,高动作压力粉尘爆炸泄放的工程计算方法尤为不足。基于此,本文以30μm铝粉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动作压力(70 k Pa~280 k Pa)粉尘爆炸泄放研究,揭示静态动作压力、泄放面积和粉尘浓度对泄放行为的影响,建立泄放压力和泄放火焰尺寸的精确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高动作压力工况的泄放面积设计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在高动作压力泄放过程中,泄放火焰传播过程常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腔口附近高压泄放物出射后在腔口燃烧膨胀;而在第二阶段,腔口附近膨胀结束后,腔口燃烧粉尘云主要由后续泄放物推动继续向前传播。当粉尘浓度为400 g/m3、600 g/m3、800 g/m3和1200 g/m3时,最大火焰长度分别为0.98 m、1.44 m、1.40 m和1.84 m。动作压力,粉尘浓度与泄放面积总体上对泄放火焰长度、宽度增长都有促进作用。铝粉爆炸泄放腔内最大泄放压力和腔内升压速率均随动作压力上升而增大。当腔内粉尘浓度高于密闭爆炸最佳浓度时,泄放压力仍继续上升。(2)通过对泄放过程中能量损失分析计算,建立粉尘爆炸泄放压力预测模型,该模型可较好预测高静态动作压力下腔内爆炸泄放压力变化过程,精度高于现有设计标准。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内能损失占总能量损失比例超过80%,是泄放过程主要能量损失形式。内能损失占总能量损失的比例与泄放过程的动作压力变化呈正相关,而与泄放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在泄放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滞后于能量损失速率的变化,两者并不同步。基于以上分析提出适用于高动作压力平衡泄放设计的泄放面积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腔内火焰传播的影响,设计结果得到实验结果的验证。(3)基于射流动力学分析,建立外场泄放火焰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的预测模型,相比于现行标准,新方法综合考虑了各参量对火焰行为的影响,泄放火焰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预测值与实验值均较为吻合。对于外场压力,标准EN 14491的预测结果与泄放面积呈正相关,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而标准NFPA 68则与实验结果相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发现外部压力衰减与距离呈反比例关系,建议对标准EN 14491予以修正以获得更准确的外部压力预测。

赵钰[2](2020)在《低密度聚乙烯粉尘/乙烯混合物爆炸特性及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粉体生产工艺中,气力输送管道、料仓等设备通常存在粉尘爆炸风险,且往往残留少量乙烯气体,与LDPE粉体可能形成粉/气混合物,加剧原有爆炸风险的复杂性,给风险评估和事故防控增加了难度。为此,基于自主设计的可燃粉尘/可燃气体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测试装置,以典型工业级LDPE粉体与低于爆炸下限浓度的乙烯气体混合物为对象,借助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的分布规律、长管中的爆炸传播规律以及典型惰化气体对混合物的惰化效应。首先,参照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试标准,自主设计可燃粉尘/可燃气体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测试装置,改进了装置中可燃气、粉尘与空气在喷粉状态时的混合方式,解决了点火瞬间预混气体与管内空气来不及混合的问题,使爆炸性环境更接近于实际。其次,借助上述自主设计装置对LDPE粉体与低于爆炸下限的少量乙烯气体混合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进行实验研究,揭示了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随粉尘质量、粒度和乙烯浓度的分布特性,并建立最小着火能量的多因素关联模型,为LDPE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及有效预防提供依据。再次,实验研究了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在长管中的爆炸发展过程,揭示了长管内火焰传播规律及形貌演变特征,总结了乙烯浓度和粉尘质量、粒度对火焰发展过程中爆炸压力的影响规律,为爆炸初期火焰特征识别及遏制火焰传播提供参考。最后,选取N2为典型惰化介质开展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的惰化研究,揭示出不同乙烯浓度下N2对混合物爆炸压力的影响规律,进而获得混合物极限氧含量与所含乙烯浓度的关联规律,为其惰化技术参数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

陈海燕[3](2020)在《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增多,涌现出大批抛光打磨作业企业。此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粒度一般较小,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特点,易引起燃烧、爆炸。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日益频发,在这些粉尘爆炸事故中,金属粉尘尤其铝粉尘爆炸占据大量比例,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抛光打磨作业场所发生铝粉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应用尖点突变理论,将导致铝粉爆炸事故的人、机、管、环等外部因素及铝粉自身固有危险性(内因)作为爆炸事故的两个控制变量,构建了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探讨了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铝粉爆炸事故的致因过程,得到了铝粉爆炸的11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方法,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递归运算,最终得到作业场所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总隶属函数值,由此可判断作业场所的安全等级。(2)通过实验研究了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揭示了微米级铝粉粒径与最低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铝粉浓度为4.55kg/m3时,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585℃。进一步研究了粒径、浓度、压强对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在得到最佳分散压力和敏感浓度的基础上,拟合出了铝粉粒径与铝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关系式。(3)运用20L球形爆炸装置,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粒径和水含量对铝粉爆炸下限的影响规律;同时也得到了粒径、点火延迟时间、浓度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敏感度排序是依次降低的。分析了爆炸产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较小爆炸压力下存在未反应铝粉团聚在一起呈絮状;在较大爆炸压力下铝粉爆炸产物较分散;相同浓度条件下铝粉爆炸过程则主要受氧气扩散和铝粉颗粒的熔融控制。(4)利用数值模拟,以昆山铝粉爆炸事故的除尘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袋式除尘器内粉尘浓度分布,得到了悬浮于集尘桶内铝粉的浓度分布和集尘桶内铝粉受潮后发生自热反应的温度场分布状况。结合实验所得铝粉最低着火温度和爆炸下限,建立了除尘器集尘桶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对除尘系统温度以及粉尘浓度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东淑[4](2020)在《除尘管道内木粉尘点燃及爆炸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除尘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人们对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系统粉尘爆炸认识不足,使木材加工、粮食存储等行业中因除尘管道引起的粉尘爆炸事故频发,造成大量的人财损失。除尘管道内流体运动复杂,爆炸发生机理研究难度较大。因而针对除尘管道粉尘爆炸过程进行分析,对除尘系统的防爆设计指导尤为重要。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运用热重仪、粉尘着火测试装置、锥形量热仪、1.2L哈特曼管爆炸实验装置和自行搭建的通风除尘管道粉尘爆炸测试装置,以柏木粉为例,研究了粉尘的热解、点燃及爆炸特性,得到以下规律:(1)采用热重分析仪与锥形量热仪分析柏木粉的热解过程。结果表明:柏木粉的燃烧过程包括木粉尘干燥阶段、过渡阶段、热解阶段、燃尽阶段。从热重曲线知,柏木粉的热解速率与升温速率成正比关系。在锥形量热仪进行实验时,热辐射通量越高引燃时间越小,平均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越高。在相同辐射强度下,柏木粉的粒径越小越容易引燃。(2)采用粉尘着火温度测试设备分析柏木粉的点燃规律。结果表明: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范围为248℃328℃,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范围为442℃465℃。堆积越厚的粉尘越易积存能量被点燃,若管道中存在两种状态下的柏木粉时,较小粒径的柏木粉粉尘层与氧气接触更充分,更容易着火。(3)采用1.2L哈特曼管,研究了柏木粉在管道中的爆炸特性。结果表明:柏木粉尘爆炸下限浓度与粉尘粒径呈正相关,与点火能大小关系不明显,与喷粉压力呈现先降后升的关系。柏木粉在哈特曼管爆炸时压力最值随粒径减小呈现先升后降的关系,与点火能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柏木粉的质量浓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三者对爆炸压力最值影响顺序为:粒径、点火延迟时间、质量浓度。(4)采用自制通风除尘管道粉尘爆炸特性测试装置,模拟实际生产中通风除尘管道的负压环境,研究了柏木粉在负压管道中的爆炸特性。结果表明:管道内压力波的传播历程可以分成自由传播、管壁反射及一维传播,各测压点距电热丝中心的距离和各点最大爆炸压力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Pmax=0.00293e0.0031x。木粉爆炸下限浓度随粒径减小而减小,随点火延迟时间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通风除尘管道中柏木粉爆炸时最大压力峰值与粒径呈负相关关系,与点火延迟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大压力峰值随质量浓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后降规律;三者对最大压力峰值的影响依次为质量浓度、点火延迟时间、粒径。(5)木粉爆炸下限浓度在哈特曼管、通风除尘管道中的测试结果分别为30-40g/m3与60-70g/m3。由于测试管道的体积、喷粉压力、管道方向不同,通风除尘管道木粉爆炸压力测试范围数据比哈特曼管低,但两种管道发生爆炸时点火延时的影响程度均排序第二,因而处理木粉时应避免过多的机械碰撞、摩擦或静电。

陈月[5](2020)在《赖氨酸硫酸盐粉尘火焰传播行为及其绿色安全抑制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机械化生产和粉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粉尘爆炸事故日益频发,其中66%的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在粮食饲料加工行业。目前国内外关于粮食粉尘爆炸的研究较多,但对饲料类粉尘爆炸关注相对较少。此外,考虑到粮食饲料粉尘的食用价值,其爆炸抑制剂的选择需要兼具良好的抑制效果且绿色安全。基于此,本文以饲料添加剂赖氨酸硫酸盐(LS)粉尘为研究对象,先研究不同参数(气氛、粒径、浓度和含水率等)作用下LS热解反应动力学行为和爆燃火焰传播行为规律,并利用热火焰模型和时间尺度分析方法揭示粉尘火焰传播中燃烧、热解、传热等子过程的控制机理;再通过开展植酸钠(SP)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绿色安全抑制剂作用下LS爆燃火焰传播行为特性和产物测试表征,并与传统抑制剂聚磷酸铵(APP)对比分析,揭示其对粉尘爆燃火焰传播的抑制效果和抑制机理。研究对预测评估LS这样的粮食饲料类粉尘的爆燃行为和危险性,及实现粮食饲料粉尘本质安全有理论指导价值。基于TG-DSC同步热分析技术研究了LS的热解动力学过程。LS热解主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I主要为吸热过程,对应脱羧和脱硫酸过程;阶段II为放热反应,以脱氨基和阶段I中裂解产物的氧化反应为主;阶段III为前两个阶段热解产物的进一步裂解和氧化。气氛对LS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阶段II和阶段III,主要是由于热解产物氧化反应在氮气氛围下会被抑制。含水率会略微改变LS初始反应温度和活化能。接着,研究了不同参数(含水率、粒径分布和浓度)对LS粉尘火焰传播行为的影响规律。LS爆燃火焰传播包括3个阶段:自由传播、加速和衰减阶段,其中火焰加速传播是由受燃烧、膨胀、湍流和热反馈共同控制。含水率对LS粉尘火焰传播行为影响表现出类似SEEP效应,即含水率不足时会促进火焰传播,这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膨胀做功和促进传热的共同作用;含水率过大则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LS粉尘火焰传播速度随粒径增加而减小;随浓度增加则先增后减,其中最剧烈爆燃浓度在350 g/m3附近,与理论当量比浓度非常接近。然后,对比研究了抑制剂对LS爆燃火焰的抑制效果和抑制机理。通过对比添加不同抑制剂(APP、SP和DNA)后粉尘爆燃火焰传播速度和温度,发现APP和SP抑制效果较好,DNA效果不明显,证实SP可以作为绿色安全的抑制剂。通过SEM和XPS分析,推出APP和SP对LS粉尘爆燃的抑制机理,是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热解吸热、热解产物稀氧惰化、生成含磷基团覆盖物隔热隔氧以及捕获自由基等。最后,基于热火焰模型和时间尺度分析了LS粉尘火焰传播过程中气相燃烧、固相热解和受热升温三个子过程的内在控制机理。发现粒子热解挥发过程主要受外部热量传递速率控制(Bi<1且Th>1),而可燃热解挥发分预混燃烧过程主要受粉尘粒子的挥发分热解析出速率控制(Da>1)。粒径和含水率增加会显着降低Th数,削弱传热控制,增强热解过程作用。抑制剂的添加会大幅减弱了外部热量传递速率,阻止了燃烧反应区热量向粉尘粒子的传递,从而引起Th数和火焰厚度的明显增加。粒径较小的粉尘云颗粒具有更高的热解速率和反应速率,因此火焰微观结构参数(预热区厚度、反应区厚度和火焰区厚度)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适量的含水率会促进火焰传播中的热解和气化过程,加剧燃烧反应,降低火焰厚度。

高文傲[6](2020)在《烟气对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发展使粉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粉尘爆炸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事故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由于粉尘爆炸致灾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机理极其复杂,给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困扰。因此,开展惰化抑爆技术的相关实验,对揭示粉尘爆炸致灾机理及改进现有爆炸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煤粉-甲烷混合物为实验对象,设计局部气层加载装置,利用1.5m长的可视化竖直燃烧管道搭载微细热电偶和高频压力传感器,结合高速摄影系统,对不同种类及厚度气层作用下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行为、火焰温度、火焰传播速度及爆燃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局部气层惰化方式对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烟气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加载气层对火焰流场的影响。加载气层时气流的冲击作用能对火焰形态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整体来看该冲击作用不会影响火焰传播和发展的趋势,当加载气层厚度在35cm之内时,气流冲击作用对火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空气层能够促进火焰的传播和发展。当加载的气层厚度在0-50cm范围内时,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火焰到达气层作用范围后均穿过气层向上传播至管道顶部,且火焰整体强度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变快,峰值温度和峰值压力上升。(3)CO2气层和烟气层均会抑制爆燃火焰的传播和发展,但烟气层抑制作用更佳。随着抑制层厚度增加,火焰到达气层作用范围后向上传播距离逐渐变短,火焰亮度降低,断层和局部熄灭现象愈发明显,火焰传播速度变慢,峰值温度和峰值压力下降。实验条件下CO2气层的厚度在35cm时,火焰便不能穿过气层,出现快速熄灭现象;而使用烟气层惰化时,灰分浓度与其抑制作用正相关,灰分浓度为200g/m3的烟气层在厚度10cm时就能完全抑制火焰传播。(4)烟气具有气固两相复合惰化特性,其气相成分既能稀释氧气,又能发挥竞争吸附作用,惰化煤粉粒子;固相灰分能够大幅吸收爆燃火焰的能量,并与部分煤粉颗粒相互吸附,降低煤粉热解速率、隔绝煤粉的燃烧反应,因此,烟气具有良好的惰化抑爆效能。

李浩[7](2020)在《蒽醌粉尘爆炸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蒽醌生产过程中可能的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探讨粉尘燃爆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测试标准不同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对蒽醌生产使用过程安全防护提供一定有益的建议,对粉尘测试标准选择提供一定建议。因此本文以粉尘燃烧特性、粉尘爆炸特性及杂混物燃爆特性研究为主线。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高速摄像装置;粉尘层/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粉尘云最低着火能量测试装置等设备考察了蒽醌粉尘着火敏感度、着火猛烈度影响因素及二氯甲烷引燃性影响因素和液体蒸汽-粉尘杂混物爆炸特性等方面,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粉尘燃烧爆炸特性比较。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粉尘燃烧性及爆炸特性测试标准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对现行的爆炸下限测试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按照GB/T 16425-2018所规定的点火能量与1996版及国际标准EN14034-3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2018版测试标准与国际标准更趋同,测试爆炸下限应使用2 k J点火头。(2)蒽醌粉尘燃烧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主要对蒽醌粉尘的最小着火能量及粉尘最低着火温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质量浓度、电极距离对最小着火能量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法分析了粉尘质量、喷粉压力、粉尘湿度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经实验验证:电极间距为3mm时最小着火能量最低;粉尘云质量浓度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影响最大。(3)蒽醌粉尘爆炸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探讨了点火能量,质量浓度,氧气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对蒽醌粉尘的爆炸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着火敏感度为严重等级;爆炸猛烈度为强等级;爆炸指数为严重等级。(4)二氯甲烷蒸汽的加入致二氯甲烷蒸汽-蒽醌粉尘混合物爆炸下限降低,最大爆炸压力所对应的粉尘浓度降低,由250g/m3降至125g/m3;液体蒸汽使混合物在点火能量为2 k J时最大爆炸压力增至0.55 MPa。

姜海鹏[8](2019)在《固态抑爆剂抑制铝粉尘爆炸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金属产品(如铝制品)切削、打磨和抛光等加工和表面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大量废弃的粉尘,当悬浮的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遇到点火源极易造成爆炸事故。近年来,利用固态抑爆剂抑制铝粉尘爆炸成为研究热点。前人多偏重研究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强度参数的影响,缺乏对铝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针对铝粉尘爆炸抑制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研究尤为不足。本文搭建了铝粉尘爆炸抑制实验系统,以5 μm(由气相反应和表面反应共同控制的燃烧模式)和30 μm(以气相反应为主的燃烧模式)铝粉尘为研究对象,选取碳酸氢钠SBC(碱金属盐类)、ABC干粉(磷系抑爆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氮系阻燃剂)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磷-氮协同阻燃剂)四种典型固态抑爆剂,系统研究了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超压和火焰的影响,并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的抑制机理。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固态抑爆剂种类和浓度对铝粉尘爆炸超压的影响。当 ABC、MCA和MPP浓度较低时,气相产物增加以及热解产物NH3燃烧放出的额外热量会导致压力上升;当抑爆剂浓度较高时,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反应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压力下降;而SBC对铝粉尘爆炸反应抑制引起的压力下降始终大于气相产物增加导致的压力上升。所以最大压力随ABC、MCA和MPP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SBC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当铝粉尘燃烧以气相反应为主时,四种固态抑爆剂的临界抑爆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MCA<MPP<ABC<SBC;当铝粉尘燃烧由气相反应和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时,四种固态抑爆剂的临界抑爆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BC<MCA<MPP<SBC。(2)研究了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固态抑爆剂能够抑制铝颗粒气相扩散火焰,使连续铝粉尘火焰前锋变得离散。随着固态抑爆剂浓度的增加,铝粉尘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显着降低,稳定传播的铝粉尘火焰开始出现振荡。(3)结合热特性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确定了固态抑爆剂热解产物和爆炸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而基于铝粉尘燃烧气相反应机理和表面反应机理,构建了铝粉尘爆炸抑制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共包含93种气相组分和489步气相反应,以及19种表面组分和49步表面反应。(4)揭示了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的详细抑制机理。物理抑制方面,固态抑爆剂通过热解吸收铝粉尘爆炸放出的热量,磷/氮系抑爆剂可以包覆在铝颗粒表面阻碍铝粉尘燃烧;化学抑制方面,抑爆剂通过自由基捕获反应和抑制循环反应(如NaO(?)Na和HPO3(?)PO2)消耗火焰自由基,使铝气相燃烧链式反应中断。抑爆剂还可降低铝粉尘颗粒表面活性位Al(L)密度,抑制铝粉尘燃烧表面反应,并通过降低铝颗粒表面氧化剂的扩散速率,减慢表面反应速率。

王菲[9](2019)在《蔗糖粉尘的抑爆试验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预防蔗糖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故的后果,本研究以氯化钠、碳酸氢钠为惰性介质,预先与蔗糖粉尘混合,并利用1.2L哈特曼管、Godbert-Greenwald加热炉以及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通过试验手段研究惰性粉尘对蔗糖粉尘着火敏感性参数和爆炸严重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从物理作用和化学机制两个角度,总结并对比氯化钠与碳酸氢钠在蔗糖粉尘爆炸抑制作用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惰性粉尘在混合粉尘中的比例能有效提高蔗糖粉尘的着火敏感性参数值,氯化钠、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分别为39.0%、22.0%时混合粉尘云最小点火能达到lOOOmJ,蔗糖粉尘被完全惰化;蔗糖粉尘完全惰化需求量随蔗糖粉尘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417g/m3为蔗糖粉尘燃烧最敏感浓度,此浓度的蔗糖粉尘最不易被完全惰化。(2)惰性粉尘粒径为37~47μm时阻燃效果最佳,随粒径增大阻燃效果减弱,表现为蔗糖粉尘完全惰化需求量随惰性粉尘粒径增大而增多,氯化钠粒径大于75μm时完全惰化需求量高达71.5%。(3)增加碳酸氢钠混合比能显着降低爆炸严重性参数值,在蔗糖粉尘浓度范围350g/m3~l000g/m3,以48~75μm碳酸氢钠为惰性介质得到最小惰化浓度10.41%;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仅为1%时,20L球中蔗糖粉尘的Kst=14.92MPa.m/s,粉尘爆炸危险性己显着降低。(4)氯化钠主要依靠隔热、屏蔽及稀释可燃粉尘浓度等物理方式发挥火焰抑制作用;碳酸氢钠具有特殊的自由基结合反应,在物理与化学的协同作用下,其抑制效力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氯化钠。本文所得数据与结论可为制糖过程中的粉尘爆炸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更系统的安全设计依据,对制糖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彭浩斌[10](2019)在《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定床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机理与减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含碳固体燃料,具有CO2零排放、资源储量大、分布广泛等优点,是唯一一种可在绝大多数应用领域替代燃煤的固体可再生燃料。固化成型后得到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粒径均匀、疏水性强等特点,有效解决了生物质的储存、运输和稳定供应等问题,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生物质中富含碱金属、碱土金属、氯等挥发性无机组分,燃烧过程如处理不当,易造成严重的粉尘颗粒物(PM)排放,污染大气环境,限制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大规模能源化利用。因此,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PM的生成机理与减排方法进行研究,对促进其推广应用,逐步实现燃煤发电、供热的清洁能源替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成型处理对生物质燃料燃烧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制作生物质成型燃料样品,与生物质粉末燃料样品开展燃烧特性的比较研究;分别对燃料成型、粉末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实验;计算不同种类、形态下生物质燃料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可燃特性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等表征燃料表观燃烧性能的特征值;推算燃料样品的动力学三因子;通过燃烧性能特征值和动力学性能的对比,定量揭示成型处理对生物质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2)基于生物质燃料无机组分的赋存和析出特性对PM形成影响规律的研究。通过化学分馏法对生物质燃料成灰组分初始赋存形态进行测定,判断生物质初始成分对燃烧过程PM生成的影响;利用管式炉实验平台定量揭示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易挥发元素在燃烧过程的析出规律,总结不同温度区间主要PM组成元素的析出形式;运用热力学平衡计算软件HSC对生物质主要无机组分在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进行计算,模拟生物质燃料中的无机组分在燃烧过程的演变转化路径。(3)生物质在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的研究。搭建基于固定床燃烧装置的PM检测平台;开展不同温度、不同燃料种类、形态下的PM的生成特性研究实验;运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不同粒径段PM的微观形貌;利用能谱分析仪(EDX)测定不同粒径段PM的组成元素及含量;揭示不同生物质燃料、不同粒径段PM的生成路径、生成机理,以及主要组成元素对PM生成的影响规律。(4)通过调质处理实现生物质燃烧PM减排方法的研究。基于部分无机物对PM主要形成元素有固留作用的特点,开展无机物添加剂实现PM减排方法的研究,总结其对生物质燃烧过程PM减排的规律;不同的生物质,燃烧过程PM形成的路径、机理各不相同,鉴于此,开展生物质混燃的PM减排方法的研究,总结不同生物质种类、比例混燃对PM减排的规律。(5)基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保持质量稳定的需要开展生物质进料实时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结合混合分类模型实现对生物质掺混燃料辨识的方法;开发生物质燃料快速检测平台。

二、设计粉尘燃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粉尘燃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铝粉爆炸泄放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铝粉爆炸研究
        1.2.2 爆炸泄放行为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粉尘爆炸泄放实验装置
    2.1 引言
    2.2 粉尘爆炸泄放测试平台
        2.2.1 容器主体
        2.2.2 数据采集系统
        2.2.3 喷粉系统
        2.2.4 点火系统
        2.2.5 时间同步控制系统
    2.3 泄放装置动作特性
        2.3.1 泄放装置静态动作压力测定
        2.3.2 泄放装置组装与检验
    2.4 实验材料
        2.4.1 粒径分布及形貌特性
        2.4.2 密闭爆炸特性测试
    2.5 实验方案与流程
3 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铝粉爆炸泄放压力火焰行为
    3.1 引言
    3.2 铝粉爆炸泄放火焰传播特性
        3.2.1 泄放火焰传播发展形态
        3.2.2 最大泄放火焰长度宽度
        3.2.3 泄放火焰外形数值特征比较
    3.3 铝粉爆炸腔内泄放压力特性
    3.4 铝粉爆炸腔外泄放压力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铝粉爆炸泄放行为预测
    4.1 引言
    4.2 粉尘爆炸泄放压力预测模型
        4.2.1 预测模型假设
        4.2.2 理论模型推导
        4.2.3 模型运算程序化
        4.2.4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4.2.5 模型预测结果对照检验
    4.3 平衡泄放下粉尘爆炸泄放面积设计方法
        4.3.1 平衡泄放下泄放面积设计方法概述
        4.3.2 平衡泄放下泄放面积设计结果分析
    4.4 腔外压力分布标准预测比较与修正
    4.5 粉尘爆炸泄放火焰尺寸预测
        4.5.1 预测模型理论分析
        4.5.2 预测模型程序化
        4.5.3 预测模型实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低密度聚乙烯粉尘/乙烯混合物爆炸特性及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乙烯生产工艺风险辨识与分析
        1.2.2 聚乙烯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1.2.3 聚乙烯粉尘与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特性研究
        1.2.4 聚乙烯粉尘爆炸防控爆技术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可燃粉尘/可燃气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测装置及方法研究
    2.1 可燃粉尘/可燃气最小着火能量测试装置设计原理
    2.2 可燃粉尘/可燃气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测试装置结构设计
        2.2.1 装置主体
        2.2.2 粉尘分散系统
        2.2.3 可燃粉尘/可燃气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装置控制电路
    2.3 可燃粉尘/可燃气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测试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实验样品
    3.2 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粉尘特性对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的影响
        3.3.2 乙烯浓度对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最小着火能量的影响
        3.3.3 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MIE定量评估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长管内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火焰传播规律研究
    4.1 实验方案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长管内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火焰传播规律
        4.2.2 火焰传播过程中爆炸压力规律
    4.3 小结
第五章 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惰化规律研究
    5.1 实验装置与方案
    5.2 结果与分析
        5.2.1 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爆炸特征规律
        5.2.2 N_2对LDPE粉尘/乙烯混合物的惰化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3)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铝粉爆炸事故致因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2.1 突变理论概述
    2.2 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研究
    2.3 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试验研究
    3.1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3.2 最低着火温度试验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铝粉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4.1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装置及方案
    4.2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铝粉其它爆炸特性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受限空间铝粉浓度及温度数值模拟研究
    5.1 CFD数值模拟概述
    5.2 袋式除尘器模型及边界条件
    5.3 袋式除尘器内铝粉浓度分布模拟
    5.4 袋式除尘器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作业场所及受限空间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实例应用
    6.1 昆山铝粉爆炸事故
    6.2 昆山爆炸事故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
    6.3 除尘器集尘桶铝粉爆炸尖点突变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除尘管道内木粉尘点燃及爆炸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粉尘爆炸基本理论
        1.2.1 粉尘爆炸发生条件
        1.2.2 粉尘爆炸机理
        1.2.3 粉尘爆炸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木粉尘热解规律研究
        1.3.2 木粉尘点燃规律研究
        1.3.3 木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木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分析
        2.1.2 材料预处理
        2.1.3 粒径分布
    2.2 木粉尘热重试验及分析
        2.2.1 热重分析仪实验装置
        2.2.2 木粉TG/DTG曲线分析
        2.2.3 升温速率对木粉热解过程的影响
    2.3 木粉尘CONE法试验及分析
        2.3.1 锥形量热仪(CONE)实验装置
        2.3.2 基本曲线分析
        2.3.3 热辐射通量对木粉热解过程的影响
        2.3.4 粒径对木粉热解过程的影响
    2.4 热解原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木粉点燃特性实验研究
    3.1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与分析
        3.1.1 实验装置及步骤
        3.1.2 粒径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1.3 堆积厚度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2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与分析
        3.2.1 实验装置及步骤
        3.2.2 粒径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2.3 质量浓度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2.4 喷粉压力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哈特曼管木粉爆炸规律试验研究
    4.1 哈特曼管木粉爆炸实验装置
    4.2 哈特曼管木粉爆炸下限浓度试验研究
        4.2.1 爆炸下限实验方法
        4.2.2 粉尘粒径对爆炸浓度下限的影响
        4.2.3 喷粉压力对爆炸浓度下限的影响
        4.2.4 不同点火延迟时间对爆炸浓度下限的影响
    4.3 哈特曼管木粉爆炸压力试验研究
        4.3.1 爆炸压力测试步骤
        4.3.2 压力变化曲线
        4.3.3 粉尘最大爆炸压力
        4.3.4 爆炸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通风除尘管道木粉爆炸规律试验研究
    5.1 通风除尘管道粉尘爆炸特性测试装置
        5.1.1 试验装置
        5.1.2 装置组成结构
    5.2 通风除尘管道木粉爆炸浓度下限试验研究
        5.2.1 爆炸浓度下限测试方法
        5.2.2 爆炸浓度下限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通风除尘管道木粉尘爆炸压力试验研究
        5.3.1 爆炸压力测试方法
        5.3.2 压力波分析
        5.3.3 粉尘质量浓度因素
        5.3.4 粉尘粒径因素
        5.3.5 点火延迟时间因素
        5.3.6 最大爆炸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5.4 除尘管道与哈特曼管爆炸对比研究
        5.4.1 两种管道中爆炸浓度下限测试结果分析
        5.4.2 两种管道中最大爆炸压力影响因素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5)赖氨酸硫酸盐粉尘火焰传播行为及其绿色安全抑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尘爆炸动力学行为特性研究
        1.2.2 赖氨酸硫酸盐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1.2.3 粉尘爆炸抑制技术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粉尘火焰传播理论模型
    2.1 热火焰理论
    2.2 湍流火焰传播模型
        2.2.1 Damk?hler湍流火焰传播模型
        2.2.2 Shchelkin湍流火焰模型
第3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3.1 实验装置
        3.1.1 JSM-IT300 型扫描电镜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3.1.3 STA6000 同步热分析仪
        3.1.4 粉尘云火焰传播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信息
        3.2.2 实验步骤
第4章 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动力学行为研究
    4.1 不同气氛下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行为
    4.2 不同含水率下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行为
    4.3 不同升温速率下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行为
        4.3.1 升温速率对干燥赖氨酸硫酸盐热解行为的影响
        4.3.2 升温速率对1%含水率赖氨酸硫酸盐热解行为的影响
        4.3.3 升温速率对3%含水率赖氨酸硫酸盐热解行为的影响
        4.3.4 升温速率对5%含水率赖氨酸硫酸盐热解行为的影响
    4.4 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4.4.1 气氛对赖氨酸硫酸盐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4.2 含水率对赖氨酸硫酸盐热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赖氨酸硫酸盐粉尘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5.1 粒径对赖氨酸硫酸盐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5.1.1 粒径分布
        5.1.2 火焰传播行为
        5.1.3 火焰温度
        5.1.4 火焰传播速度
    5.2 浓度对赖氨酸硫酸盐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5.2.1 火焰传播行为
        5.2.2 火焰温度
        5.2.3 火焰传播速度
    5.3 含水率对赖氨酸硫酸盐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5.3.1 火焰传播行为
        5.3.2 火焰温度
        5.3.3 火焰传播速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抑制剂对赖氨酸硫酸盐爆燃火焰传播的影响
    6.1 APP对赖氨酸硫酸盐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6.1.1 火焰传播行为
        6.1.2 火焰传播速度
        6.1.3 火焰温度
    6.2 SP对赖氨酸硫酸盐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6.2.1 火焰传播图像
        6.2.2 火焰传播速度
        6.2.3 火焰温度
    6.3 DNA对LS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6.3.1 火焰传播图像
        6.3.2 火焰传播速度
    6.4 不同抑制剂对LS粉尘着火延迟时间和燃烧热的影响
    6.5 固相产物分析
        6.5.1 表面形貌
        6.5.2 化学元素及键结构分析
        6.5.3 抑制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LS粉尘爆燃火焰传播过程的控制机理
    7.1 引言
    7.2 赖氨酸硫酸盐爆燃火焰传播过程机理的分析
        7.2.1 粉尘粒径影响
        7.2.2 质量浓度影响
        7.2.3 含水率影响
    7.3 抑制剂作用下赖氨酸硫酸盐爆燃火焰传播过程的控制机理
    7.4 粉尘火焰传播过程中传热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6)烟气对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粉爆燃特性及机理研究
        1.2.2 煤粉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1.2.3 煤粉惰化抑爆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系统设计与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实验平台
        2.2.1 竖直燃烧管道
        2.2.2 高精度配气系统
        2.2.3 烟气加载系统
        2.2.4 喷粉与高压点火系统
        2.2.5 高速摄影系统
        2.2.6 数据采集系统
        2.2.7 同步控制系统
        2.2.8 传感系统
    2.3 实验材料
        2.3.1 煤粉样品的基本性质
        2.3.2 烟气组成成分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参数设计及实验步骤
        2.4.2 烟气层厚度和浓度控制方法
        2.4.3 管道内煤粉云浓度测量手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气层对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影响
    3.1 引言
    3.2 火焰微观结构变化
        3.2.1 无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行为
        3.2.2 不同厚度空气层对火焰传播行为影响
    3.3 火焰温度特征变化
        3.3.1 热电偶探测温度曲线
        3.3.2 空气层厚度对火焰温度的影响
    3.4 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3.5 管道内压力变化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O_2和烟气层对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影响
    4.1 引言
    4.2 火焰微观结构变化
        4.2.1 CO_2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行为
        4.2.2 烟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行为
    4.3 火焰温度特征变化
        4.3.1 CO_2气层作用下温度变化
        4.3.2 烟气层作用下温度变化
    4.4 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4.4.1 CO_2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4.4.2 烟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4.5 管道内压力变化规律
        4.5.1 CO_2气层作用下压力变化
        4.5.2 烟气层作用下压力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气层作用效果对比及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不同气层作用下火焰传播特性对比
        5.2.1 火焰微观结构变化
        5.2.2 火焰温度特征变化
        5.2.3 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5.2.4 爆燃火焰压力变化
    5.3 烟气抑制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7)蒽醌粉尘爆炸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粉尘云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现状
        1.3.2 粉尘云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现状
        1.3.3 液体蒸汽对粉尘爆炸影响特性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案设计和测试标准比较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装置
    2.3 燃烧爆炸特性参数测试系统
    2.4 测试标准比较
        2.4.1 爆炸下限测试标准比较
        2.4.2 极限氧浓度测试标准比较
        2.4.3 最大爆炸压力测试标准比较
        2.4.4 粉尘层着火温度测试标准比较
第3章 蒽醌粉尘燃烧特性研究
    3.1 蒽醌粉尘基本物性特性参数
        3.1.1 粒径分布
        3.1.2 颗粒图像
    3.2 蒽醌粉尘燃烧特性参数测定
        3.2.1 粉尘云最低着火能量实验
        3.2.2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3.2.3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3.2.4 燃烧等级
        3.2.5 燃烧热测试
    3.3 蒽醌粉尘燃烧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3.3.1 正交实验法研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因素
        3.3.2 电极间距对粉尘云最低着火能量的影响
        3.3.3 混合粉尘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3.3.4 粉尘浓度对粉尘云流场的影响
        3.3.5 粉尘浓度对粉尘云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蒽醌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4.1 蒽醌粉尘爆炸特性参数测定
        4.1.1 粉尘云爆炸下限测试
        4.1.2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
        4.1.3 粉尘云极限氧浓度
    4.2 蒽醌粉尘爆炸烈度研究
        4.2.1 点火能量对爆炸猛烈度的影响
        4.2.2 点火能量对爆炸下限的影响
    4.3 蒽醌粉尘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氯甲烷对蒽醌粉尘爆炸影响实验研究
    5.1 物质热稳定性测试
        5.1.1 二氯甲烷物质热分析
        5.1.2 蒽醌物质热分析
    5.2 二氯甲烷物质引燃性实验研究
        5.2.1 空气气氛环境中物质引燃性实验研究
        5.2.2 富氧气氛中纯物质闪点测试结果
        5.2.3 氧气与空气气氛中引燃性比较分析
        5.2.4 二氯甲烷引燃性理论计算
    5.3 二氯甲烷蒸汽/蒽醌粉尘云爆炸特性
        5.3.1 二氯甲烷爆炸特性测试
        5.3.2 杂混物粉尘云爆炸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本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测试标准内容比较
    附录2 正交实验法测试结果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8)固态抑爆剂抑制铝粉尘爆炸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铝粉尘爆炸机理研究
        1.2.2 铝粉爆炸抑制机理研究
    1.3 本文主三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铝粉尘爆炸抑制实验系统:
    2.1 铝粉尘爆炸超压抑制实验系统
        2.1.1 喷粉装置和除尘装置
        2.1.2 点火装置
        2.1.3 控制和数据采集装置
    2.2 铝粉尘爆炸火焰抑制实验系统
        2.2.1 燃烧管道
        2.2.2 喷粉装置
        2.2.3 点火装置
        2.2.4 温度测量装置
        2.2.5 高速摄像装置
        2.2.6 时序控制和数据采集装置
        2.2.7 粉尘云浓度测量装置
    2.3 实验材料特性
    2.4 固态抑爆剂热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超压的影响
    3.1 铝粉尘爆炸动力学行为
    3.2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最大压力的影响
    3.3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燃烧时间的影响
    3.4 临界抑爆浓度
    3.5 爆炸产物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分析
        3.5.1 微观形貌分析
        3.5.2 化学组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火焰的影响
    4.1 铝粉尘火焰传播机制
    4.2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火焰形态和微观精细结构的影响
    4.3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的影H响
    4.4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火焰温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固态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的抑制机理研究
    5.1 数值计算模型
    5.2 抑爆剂对铝燃烧气相反应的影响
    5.3 抑爆剂对铝燃烧表面反应的影响
    5.4 抑爆剂对铝粉尘爆炸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铝气相燃烧抑制动力学机理
附录B 铝表面反应动力学机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蔗糖粉尘的抑爆试验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蔗糖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1.1.2 安全瓶颈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防爆技术措施
        1.3.2 惰化防护技术和抑爆技术
        1.3.3 惰性粉尘的种类及惰化抑爆机理的研究
        1.3.4 影响最小惰化浓度因素的研究
        1.3.5 惰性粉尘的添加对可燃粉尘着火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1.3.6 惰性粉尘对着火敏感性模型的研究
        1.3.7 惰性粉尘对爆炸严重性参数的影响
        1.3.8 小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蔗糖/惰性粉尘混合粉尘云着火敏感性参数试验研究
    2.1 惰化、抑爆条件下的爆炸特征参数
    2.2 蔗糖/氯化钠混合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试验
        2.2.1 试验样品
        2.2.1.1 惰性粉尘的选用原则
        2.2.1.2 试验样品处理
        2.2.2 试验装置结构
        2.2.3 试验方法
        2.2.4 试验结果分析
        2.2.4.1 氯化钠含量对蔗糖/氯化钠混合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
        2.2.4.2 氯化钠对蔗糖粉尘的惰化机理
        2.2.4.3 氯化钠粒径对蔗糖/氯化钠混合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
    2.3 蔗糖/碳酸氢钠混合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试验
        2.3.1 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法
        2.3.2 碳酸氢钠含量对蔗糖/碳酸氢钠混合粉尘最小点火能的影响
    2.4 蔗糖/碳酸氢钠混合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试验
        2.4.1 试验装置与方案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蔗糖/惰性粉尘混合粉尘云爆炸严重性参数试验研究
    3.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碳酸氢钠含量影响特性
        3.2.1.1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对混合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规律
        3.2.1.2 碳酸氢钠的惰化抑爆能力与蔗糖粉尘浓度的关系
        3.2.1.3 最大爆炸压力时间的变化趋势
        3.2.1.4 惰化曲线
        3.2.1.5 混合粉尘在20L试验装置中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与爆炸指数
        3.2.2 碳酸氢钠粒径影响特性
    3.3 小结
第四章 惰性粉尘的惰化/抑爆机理总结
    4.1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4.2 惰化/抑爆机理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定床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机理与减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燃烧特性研究
        1.2.2 生物质燃烧过程无机组分迁徙转化研究
        1.2.3 生物质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
        1.2.4 生物质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减排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质燃料燃烧特性及热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热重实验及动力学分析
        2.2.1 样品制备
        2.2.2 燃烧特性评价
        2.2.3 动力学分析方法
    2.3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评价
        2.3.1 生物质粉末样的失重曲线与燃烧特性分析
        2.3.2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失重曲线与燃烧特性分析
    2.4 生物质燃料燃烧性能的动力学分析
        2.4.1 成型对燃烧反应机理模型的影响
        2.4.2 成型对活化能与指前因子的影响
        2.4.3 成型对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无机组分迁徙转化研究
    3.1 引言
    3.2 生物质燃料中矿物成分赋存形态和受热转化测试
        3.2.1 生物质灰成分测试
        3.2.2 生物质燃料中无机元素赋存形态测试
        3.2.3 燃烧过程成灰物质转化过程测试与热力学计算
    3.3 生物质样品中无机组分初始赋存形态分析
    3.4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无机组分的析出特性
        3.4.1 燃烧过程中K的析出特性
        3.4.2 燃烧过程中Cl的析出特性
        3.4.3 燃烧过程中S的析出特性
    3.5 生物质燃烧过程无机组分的转化规律研究
        3.5.1 生物质燃烧过程无机组分的演变转化模拟分析
        3.5.2 燃烧过程无机组分的演变转化对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定床燃烧过程中粉尘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定床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测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样品分析测试
    4.3 燃烧温度对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4.4 生物质粉末样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
        4.4.1 不同生物质燃料燃烧粉尘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
        4.4.2 生物质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化学组成分析
        4.4.3 典型颗粒物SEM/EDX分析
    4.5 生物质成型对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生成的影响
        4.5.1 成型燃料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
        4.5.2 成型燃料燃烧粉尘颗粒物化学组成
        4.5.3 挥发性元素对成型燃料燃烧亚微米颗粒物生成的影响机理
    4.6 生物质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形成路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粉尘颗粒物抑制及燃料质量监控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无机添加剂对成型燃料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的影响
        5.2.1 样品制备
        5.2.2 样品分析测试
        5.2.3 无机添加剂对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5.2.4 无机添加剂对粉尘颗粒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5.2.5 燃烧底灰化学组成变化规律
    5.3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生物质掺混燃料在线辨识技术
        5.3.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平台搭建
        5.3.2 混合分类模型
        5.3.3 实验验证
    5.4 生物质混合燃烧粉尘颗粒物的生成规律
        5.4.1 实验样品
        5.4.2 桉木与稻壳混燃对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影响
        5.4.3 桉木与稻壳混燃时交互作用对粉尘颗粒物生成影响
        5.4.4 稻秆与稻壳混燃对粉尘颗粒物生成特性影响
        5.4.5 稻秆与稻壳混燃时交互作用对粉尘颗粒物生成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设计粉尘燃烧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铝粉爆炸泄放行为研究[D]. 杨明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低密度聚乙烯粉尘/乙烯混合物爆炸特性及惰化研究[D]. 赵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3]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D]. 陈海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除尘管道内木粉尘点燃及爆炸特性试验研究[D]. 东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赖氨酸硫酸盐粉尘火焰传播行为及其绿色安全抑制技术[D]. 陈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烟气对煤粉-甲烷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影响[D]. 高文傲.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蒽醌粉尘爆炸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 李浩.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8]固态抑爆剂抑制铝粉尘爆炸机理研究[D]. 姜海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9]蔗糖粉尘的抑爆试验及机理研究[D]. 王菲. 广西大学, 2019(01)
  • [10]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定床燃烧粉尘颗粒物生成机理与减排方法研究[D]. 彭浩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设计粉尘燃烧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