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解技术

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解技术

一、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洪玲,黄力,曾奎杰,杨静,沈娜,李滑滑[1](2021)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汞的方法探讨》文中提出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总汞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消解方法、消解温度、赶酸的条件、载流的浓度和还原剂的浓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样品在140℃微波消解下消化,不赶酸,消化液直接定容;载流为5%硝酸,还原剂体积分数为3.0%,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汞含量;在0.20~1.6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0 95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03 1 mg/kg,回收率为85%~108%。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粮食中痕量汞的测定。

魏秋瑞[2](2020)在《热处理对小麦储藏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研究热处理对小麦生理品质的影响,掌握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虫霉的发生规律以及品质变化规律,探讨热处理对小麦储藏的优势;系统地掌握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可为小麦热处理灭虫防霉和热处理小麦安全储粮提供数据参考,以期获得一种安全、绿色的储粮防虫霉方法。本文选用2019年收获的小麦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热风处理、微波处理、过热蒸汽处理三种方式对含虫、霉小麦(初始水分12.5%、14.0%)进行热处理,筛选出对小麦的生理品质无显着性影响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灭虫、霉效果的热处理条件,进一步研究三种方式热处理小麦在储藏期间其虫霉及生理生化指标、食用品质、挥发性物质、面筋蛋白的变化,并依据品质变化的综合得分,比较三种热处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中各虫态害虫的致死率不断升高、霉菌量下降,小麦的发芽率、生活力不断下降。通过热风处理、微波处理、过热蒸汽处理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发现,三种热处理均不适用于种子粮的处理,但可应用于储粮处理。热处理对小麦的生活力无显着性影响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灭虫、霉的条件为:热风处理条件为以60℃/20min对12.5%含水量、65℃/10min对14.0%含水量的小麦进行处理;微波处理条件为385W/80s;过热蒸汽处理条件为130℃/40s或130℃/50s。(2)热处理小麦在储藏期间虫霉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表明:储藏过程中未处理组小麦、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被害虫侵蚀感染的程度比微波处理和过热蒸汽处理后的小麦严重,过热蒸汽处理组小麦及12.5%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基本没有被害虫侵蚀。储藏1~3个月时,各样品小麦的水分较为稳定;储藏3~8个月,2个含水量的未处理小麦、14.0%含水量热风处理后的小麦水分整体呈上升趋势,12.5%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过热蒸汽处理组小麦其水分变化较平缓,后期小麦水分略微回升。储藏期0个月时三种方式热处理后的小麦其生活力变化不明显,电导率、脂肪酸值略微增加,霉菌量减少。在整个储藏期内所有小麦样品的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电导率、脂肪酸值均呈上升趋势,但储藏8个月时未处理组小麦及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变化幅度较大,微波处理组、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变化幅度较低。储藏期间未处理组小麦、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其霉菌量明显升高,其他热处理的小麦在整个储藏期间霉菌量变化较轻。(3)热处理小麦在储藏期间食用品质的变化表明:储藏期0个月时,热处理后的小麦其馒头品尝评分值下降,过热蒸汽处理后的小麦其馒头品尝评分变化较小;热风处理、微波处理后的小麦,馒头的质构特性中硬度、咀嚼性升高,其他参数变化不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未处理小麦及热处理后的小麦其馒头品尝评分值均不断下降,比容、表面色泽、弹性、气味、食味、韧性、粘性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储藏8个月时未处理组小麦及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其馒头品尝评分值的下降幅度比微波处理组、过热蒸汽处理组下降幅度大;其中,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12.5%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其馒头品尝评分变化较平缓。储藏期间,各小麦样品质构特性表明馒头的硬度、咀嚼性整体呈升高趋势,弹性、粘聚性、回复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未处理组小麦及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储藏8个月时其馒头的硬度、咀嚼性明显较其他样品高,弹性、粘聚性、回复性比其他样品低;过热蒸汽处理组小麦、12.5%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其馒头质构特性比未处理组好。馒头品尝评分、质构特性结果均表明储藏8个月时未处理组小麦、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其食用品质明显较其他热处理后小麦的食用品质差。(4)小麦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其中以烷烃类为主。热处理前、后的小麦中共检测出95种挥发性物质,且热处理后的小麦其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加,酮、醛类含量升高,种类略有增加;烷烃种类及含量均减少,烯烃类含量略降低,醇类、其他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无明显变化规律。与储藏0个月相比,储藏8个月时各样品小麦中烷烃类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均降低,烯烃类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增加,且未处理组小麦变化幅度较大,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变化幅度较低。未处理组、热风处理组、微波处理组小麦的醛类含量均下降;除14.0%含水量过热蒸汽处理的小麦外,其他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增加。各样品间醇类、酮类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与储藏0个月时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相比,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其挥发性物质更稳定。(5)储藏期0个月时,热处理后的小麦其湿面筋含量变化不大;热处理前后小麦的面筋吸水量变化不大,面筋聚集特性变化不明显。储藏0个月时,未处理小麦的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紧密、表面光滑平整、细致,且排列较规律;热风处理、微波处理后的小麦其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略显不规则、孔洞不均匀,过热蒸汽处理后的小麦其面筋蛋白微观结构变化不明显。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各样品小麦的湿面筋含量、面筋吸水量均不断下降;其中未处理组、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其面筋吸水量下降幅度较大,储藏3个月时面筋吸水量均<180,达轻度不宜存。储藏8个月时各样品小麦的干面筋含量与0个月相比变化不大。面筋聚集特性表明未处理组及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储藏8个月时其面筋聚集特性明显变差;微波处理组、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面筋聚集特性的下降程度次之,表明其面筋质量比未处理组好。储藏8个月时小麦的面筋蛋白微观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未处理组的小麦其面筋蛋白微观结构与0个月相比变化较明显,面筋蛋白表面变得粗糙、结构断裂,散乱且疏松,表明此时小麦的蛋白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热风处理组小麦、14.0%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其面筋微观结构呈现出粗糙、不规则现象;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其面筋蛋白微观结构中仅部分结构出现不规则现象。(6)由热处理小麦储藏8个月时的品质综合得分来看,热处理对延缓小麦储藏期间品质的劣变是有优势的。对于初始水分含量相同的小麦,以过热蒸汽处理后的小麦储藏结束时综合得分最高、品质最好,其次为微波处理、热风处理的小麦,未处理小麦的综合得分最低、品质最差。同种处理方式下,原始水分高的小麦储藏结束时其品质比原始水分低的小麦品质得分低。三种热处理方式对延缓小麦储藏期间品质的劣变优势不同,其中热风处理不如过热蒸汽处理和微波处理的延缓效果明显。系统聚类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处理组的小麦、12.5%含水量微波处理的小麦品质为优,未处理组小麦、14.0%含水量热风处理的小麦品质为差,其他小麦品质为良。

于鲲[3](2020)在《绿茶面条色泽及其中多酚的稳定化研究》文中指出绿茶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本,绿茶面与荞麦面、乌冬面并称三大特色面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代饮食模式导致慢性疾病的高发,使得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国市场上的绿茶面条大多依赖进口,昂贵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目前对绿茶面条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因此,实现绿茶面条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需重点针对关键问题展开基础研究。首先,明确了绿茶面条品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探究了绿茶面条色泽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发现绿茶粉改善了小麦粉热机械性能及面条品质的同时,破坏了面条面筋网络结构的连续性和紧密性。绿茶面条色泽主要来源于绿茶粉,其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色泽的稳定性较差,且其蒸煮过程中多酚损失较为严重。研究发现小麦粉中多酚氧化酶(PPO)是影响绿茶面条色泽形成与贮藏稳定的关键因素,加工过程中绿茶面条的亮度值(L)和黄绿值(︱a︱)不断降低。小麦粉中PPO的增加明显降低了绿茶面条的L值和︱a︱值,同时增加了加工中多酚和叶绿素的损失。小麦粉中PPO对绿茶面条色泽的影响关键在和面过程,在后期加工过程中逐渐减弱。绿茶面条在30℃贮藏过程中的变色速率曲线可分为两个阶段:Ⅰ阶段0~7 d,曲线呈非线性函数变化;Ⅱ阶段7~56 d,曲线呈一次函数变化。随小麦粉中PPO活性的增加,绿茶面条贮藏变色速率明显加快,内在指标表现为叶绿素降解速率的加快。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游离酚、叶绿素、茶褐素与绿茶面条色泽变化相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稳定绿茶面条色泽的加工方法,研究中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对比分析绿茶面条色泽的稳定机制。研究发现加工过程中PPO对叶绿素的影响较大,小麦粉中PPO活性的降低可显着改善绿茶面条色泽形成和贮藏期间的稳定性。高温醒面后再将绿茶粉水处理获得的固相加入面团中,有效的避免了脂溶性叶绿素的热降解和PPO导致的叶绿素降解,明显降低了绿茶面条加工过程中的颜色损失,且提高了绿茶面条贮藏期间的色泽稳定性。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质构(TPA)结果表明高温醒面通过影响绿茶面条中淀粉的糊化行为,提高了绿茶面条的硬度和咀嚼度。激光共聚焦(CLSM)结果表明高温醒面后淀粉糊化形成的凝胶对绿茶粉的包裹作用,有利于绿茶面条贮藏过程中色泽的稳定性。其次,研究了绿茶面条中多酚热降解与溶出机制。研究发现通过绿茶面条微观结构可建立绿茶面条的蒸煮损失、多酚损失和质构特性与绿茶粉粒径和添加量间的联系。小粒径绿茶粉在绿茶面条的表面分布较多,且以其制备绿茶面条的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导致绿茶面条蒸煮过程中多酚更容易损失。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结果发现大粒径绿茶粉制备绿茶面条的网络结构中存在较多的孔洞,导致其蒸煮损失增大和断裂强度降低,但其多酚保留率相对较高,可见绿茶面条蒸煮损失与多酚的蒸煮损失无显着相关性。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鉴定结果表明绿茶面条中多酚主要是由7种儿茶素和12种黄酮化合物组成,这些酚类化合物几乎全部来源于绿茶。蒸煮后绿茶面条中多酚总损失率达25.29%,其中92.61%的损失是因儿茶素损失造成的。19种化合物的损失率在6.71~100%范围内变化,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奈酚,杨梅黄酮,木犀草苷,原花青素B2的损失率均在25%以上。面汤中多酚损失量占总多酚损失量的35.70%,其中儿茶素比例仍较高为98.32%。除面汤中溶出的多酚外,因热氧化降解损失的多酚比例占64.30%,其中黄酮化合物和儿茶素损失率分别为91.91%和62.09%。最后,利用微波处理面团降低绿茶面条中多酚的蒸煮损失,并分析其对绿茶面条中多酚损失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茶面条蒸煮过程中多酚溶出至面汤中的规律符合Fick第二定律,700 W微波处理0 s到60 s的绿茶面条蒸煮时多酚的扩散系数和动力学参数分别在6.17×10-9~10.43×10-9 m2/s和0.22~0.29 s-1范围内。微波处理后绿茶面条中多酚扩散系数和动力学参数增大,但微波处理30 s和45 s制备的绿茶面条蒸煮后多酚保留率较高,说明蒸煮时绿茶面条中多酚的溶出速率小于热氧化降解损失速率。X-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及DSC的综合结果推测微波可能诱导了淀粉分子降解后碎片分子的重排过程,使得淀粉结构变得更松弛和疏松。核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表明绿茶面条蒸煮时边缘淀粉迅速吸水膨胀,而微波处理限制了绿茶面条边缘淀粉的膨胀,为水分迁移至面条中心提供足够的空间。淀粉结构和水分迁移速率的变化与绿茶面条蒸煮时间的缩短相关。适时微波处理可显着改善绿茶面条蒸煮后的质构特性及ABTS·+清除能力。

陈琳[4](2019)在《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社会、高校、研究者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和实践议题。本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组织变迁理论、场域理论等理论基础,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进行文献梳理、政策解读与访谈调研,选取一所行业型大学的特色学科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深入梳理与分析该大学食品学科一百多年来历史演进的过程,总结其学科建设的成败得失,揭示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挖掘其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析出特色学科发展的固有的内在逻辑,为行业型大学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供参考。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演进路径和规律?(2)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阶段时期,具体是如何作用的?(3)大学学科发展是自然生长的过程还是由于外在力量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研究发现,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在其演进历程中,政府、市场、知识、组织文化等不同因素起到了相互交织且差异化的影响。政府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有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探索高等教育正规化的新模式成为“政府逻辑”。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政府逻辑从“政治绩效”更多转向了“学术绩效”的治理导向。市场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学生就业形势趋好、科研经费增多等也是基于改革开放带来了行业的大发展。知识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J大学的食品学科,从最初的发酵、食品工程、粮油加工等研究,逐渐衍生出食品大分子功能性与结构、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发酵与基因代谢、功能食品开发等学科领域,显示出食品学科自身依据知识生产的分工而形成诸多的研究领域。组织文化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J大学食品学科凝练出的精神传统,推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绩效考核制,营造起能上能下的氛围,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食品学科整体水平与竞争力。在对J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行业型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反思,存在的问题如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学科联动发展不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等。从历史经验出发,对于行业型大学学科的今后发展来说,应当注意这样几点: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剖析了中国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独特历史脉络。J大学食品学科从农学起步,逐步经历学科意识产生、学科确立、学科形态独立等过程,最终通过行业型高校的建立,形成了J大学食品学科的独特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如何选取某个或某几个学科作为突破口,更好的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考验着大学决策者的智慧和水平。第二,构建了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解释模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知识逻辑、组织文化逻辑等四重制度逻辑形塑了学科发展。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下,大学学科发展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自然生长出来”,还是充满着“抢抓机遇、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等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采用了“档案+口述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使得历史资料之间相互印证,弥补不足缺失,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资料的可信度与解释力。

陈银焕[5](2019)在《4种杂粮馒头的制作工艺及贮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拓宽我国杂粮食品应用范围,开发杂粮高添加量馒头产品,本文以红小豆、挤压红小豆、小米和藜麦为原料,探究不同添加量的4种杂粮粉对混配粉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并研究微波杀菌技术和速冻技术对杂粮馒头贮藏品质的影响,为4种杂粮馒头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4种杂粮粉对混配粉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红小豆粉和小米粉对混配粉面团粉质特性的负面影响较小,挤压红小豆粉和藜麦粉均降低了混配粉的粉质参数稳定性;4种杂粮粉添加量的增大对混配粉糊化特性不利;根据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确定红小豆粉、挤压红小豆粉、小米粉和藜麦粉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0%、10%、20%和10%。4种杂粮馒头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红小豆馒头、挤压红小豆馒头和藜麦馒头的蛋白质含量均显着高于小麦馒头,有利于降低主食热量摄入;挤压红小豆馒头的氨基酸比例较均衡,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显着高于小麦馒头,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也显着高于小麦馒头,适宜糖尿病人或高血糖患者食用。4种杂粮馒头制作发酵工艺优化试验表明:红小豆馒头制作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8%,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70 min;挤压红小豆馒头制作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0%,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90 min;小米馒头制作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8%,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90 min;藜麦馒头制作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0%,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90 min。微生物检测和馒头品质评价的结果表明:红小豆馒头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灭菌功率700 W,灭菌时间60 s,面坯重量50 g;挤压红小豆馒头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灭菌功率500 W,灭菌时间60 s,面坯重量60 g;小米馒头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灭菌功率500 W,灭菌时间90 s,面坯重量40 g;藜麦馒头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灭菌功率500 W,灭菌时间90 s,面坯重量60 g;微波杀菌后,随贮藏时间延长,红小豆馒头和挤压红小豆馒头的质构指标和感官评价总分较小麦馒头的负向变化小,小米馒头的硬度和弹性变化与小麦馒头一样,分别显着变大和变小,藜麦馒头能在较长的时间下保持良好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4种杂粮馒头速冻试验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速冻杂粮馒头较低温贮藏馒头的品质良好,但硬度逐渐增大,弹性逐渐减小;贮藏15 d期间,4种速冻杂粮馒头的品质较稳定,特别是挤压红小豆馒头和藜麦馒头在贮藏30 d时仍可保持良好的品质;添加挤压红小豆粉和藜麦粉有助于延缓馒头的老化。

于桐[6](2019)在《添加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配方及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铃薯全粉、大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玉米粉、刺葡萄皮渣、蔗糖等辅料生产一种新型挤压膨化食品。使刺葡萄皮渣得到充分利用,其经济附加值得到提高。通过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刺葡萄皮渣干燥时间与品质的影响,确定刺葡萄皮渣最佳干燥条件,并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研究不同工艺配方及加工参数对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测定刺葡萄皮渣含水量为69.91%,将刺葡萄皮渣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10%作为干燥终点。研究发现相同温度下,热风干燥刺葡萄皮渣所需时间大于红外干燥,随着温度提高所需的干燥时间不断减小;微波干燥刺葡萄皮渣所需时间均小于前两者,且微波功率越大,所需时间越短;40℃红外干燥时,刺葡萄皮渣的L值、黄酮与花色苷最大,分别为;22.34、58.62 mg/g与1.99 mg/g;50℃红外干燥时总酚含量最大为27.97mg/g;60℃热风干燥时,还原糖含量最大为267.80 mg/g;微波功率为640 W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大为18.05%。经综合分析,最终选用了50℃红外干燥对刺葡萄皮渣干燥处理。(2)以马铃薯全粉、大米粉为主要原料,刺葡萄皮渣、玉米粉和蔗糖为辅料,研究马铃薯全粉与大米粉的比例、刺葡萄皮渣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与蔗糖添加量对产品膨化度、丙烯酰胺含量、感官评价及三者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将三者综合评价指标作为最后评定配方的依据,产品最佳工艺配方:马铃薯全粉与大米粉比例为3.5﹕6.5,刺葡萄皮渣、蔗糖与玉米粉添加量分别为5%、7%与8%。(3)在工艺配方为马铃薯全粉与大米粉比例为3.5﹕6.5,刺葡萄皮渣、蔗糖与玉米粉添加量分别为5%、7%与8%的条件下,研究了原料粒度、螺杆转速、Ⅲ区挤压温度对产品膨化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丙烯酰胺含量、感官评价及对上述四种指标综合评价标准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度为80目、螺杆转速为220 r/min、挤压温度为80℃/110℃/130℃,得到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挤压膨化食品。

乔丹[7](2019)在《微波场内美拉德反应对鳜鱼小清蛋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鳜鱼(Siniperca chuaisi)俗称桂鱼、桂花鱼,是中国四大名贵淡水鱼之一,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种。其肉质鲜美,少刺无腥,营养价值丰富,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鱼类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过敏者常会出现瘙痒、红疹等现象,这妨碍了过敏体质者对鳜鱼以及其他鱼类中优质蛋白的摄取。本研究探究微波场内美拉德反应对鳜鱼小清蛋白结构和免疫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利用微波加热模拟烹饪鱼的过程,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三种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分别与鳜鱼肉混合,在微波加热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随后提取小清蛋白,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免疫学和体外消化等手段研究处理后鱼肉中小清蛋白的变化。直接使用鱼肉进行美拉德反应可以更好地模拟家庭烹饪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生产过程,了解整个美拉德反应中小清蛋白的性质变化,这为后续鱼类加工产品中引入微波处理工艺达到降低免疫原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糖种类、糖浓度、微波加热时间对褐变程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影响条件为:反应糖为葡萄糖、微波加热时间15 min,在本实验浓度水平范围内,糖浓度对褐变程度影响不显着(p>0.05)。参照正交实验组设计了电炉加热对照组和未处理样品组(Native),采用420 nm吸光度分析和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所有实验组美拉德反应程度,确定样品G3(葡萄糖,1.5 mol/L,15 min)和M2(麦芽糖,1mol/L,15 min)美拉德反应程度较高,并且电泳图显示美拉德反应后样品G3和M2小清蛋白分子质量最大。(2)美拉德反应后小清蛋白修饰位点和修饰基团分析:首先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未处理的鳜鱼小清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质谱解析和Uniprot数据库的搜索,得出鳜鱼中小清蛋白的两个亚型Ⅰ、Ⅱ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对美拉德反应程度较高的两组对应的小清蛋白进行修饰位点分析,建立了手动分析样品G3、M2中小清蛋白修饰位点的方法。通过Analyst TF 1.7.1 software和Peak View 2.2等软件,在G3(葡萄糖,1.5 mol/L,15 min)和M2(麦芽糖,1mol/L,15 min)的小清蛋白中发现的修饰基团有甲酰基(Frm)、羧甲基(Cmc)、葡萄糖(G)和精氨酸(Arg),此外在M2中还发现一种美拉德反应中不常出现的修饰基团*(?M=97.03),初步推测*是一个硫酸根基团。LC-MS/MS结果表明,经美拉德反应后鳜鱼小清蛋白存在十一个不同的糖化修饰位点和五种修饰基团,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小清蛋白保守区域结构的状态,阻断预测表位与IgE的结合,从而影响小清蛋白致敏性。(3)微波加热条件对鳜鱼小清蛋白抗原性和消化性的影响:从鳜鱼中分离纯化了小清蛋白,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获得多克隆抗体,测定了血清中抗体效价达到32000以上,符合其他文献报道的抗体效价要求。通过间接竞争性ELISA分析微波加热组和电炉加热对照组,以及未处理组(Native)中小清蛋白抗原性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可以降低小清蛋白的抗原性。其中微波加热比电炉加热更有利于降低小清蛋白抗原性,在微波场内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体系中,获得的小清蛋白抗原性最低,和未处理小清蛋白相比,此体系样品G3(葡萄糖,1.5 mol/L,15 min)抗原性下降了66.03%。采用体外模拟胃消化实验评估微波加热样品(G3、M2、S1)、电炉加热样品(GHeating、M-Heating、S-Heating)以及未处理组(Native)的消化抗性,结果表明,与电炉加热相比,微波加热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可以更好降低鳜鱼小清蛋白的抗原性,从而降低小清蛋白的免疫原性。在体外胃消化实验中,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可以增加鳜鱼小清蛋白的消化性。

谭博文[8](2018)在《核桃油提取及蛋白乳饮料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桃属于坚果类果实,含油率高。中国有着丰富的核桃资源。随着优良核桃品种的推广,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核桃油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用油。它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获得优质的核桃油,改良核桃加工工艺,提升核桃仁的附加值,是核桃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当前,机械压榨法是生产核桃油最常见的方法,工艺简单,生产灵活,缺点是出油率低,核桃蛋白变性大,核桃粕残油率高,再利用价值低等缺点。初步探讨了水代法提取核桃油及生产核桃乳的主要工艺流程。对核桃油生产厂家选择最佳工艺路线来控制和提高核桃油的品质,深加工核桃产品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用水代法提取核桃油,简化了生产工艺,投入的设备量少,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核桃油的出油率。本次试验对核桃仁的去皮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水代法制备核桃油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将提油后的核桃浆为原料进行核桃乳的生产,为了保证核桃油有最佳的稳定性,对加入的增稠剂、乳化剂、均质条件和杀菌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参数。最后测定核桃乳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核桃去皮的最佳条件为1:1(v/v)的3%Na2CO3和9%Ca(OH)2的混合碱液在45℃下浸泡5min最佳。水代法出油率最高的方案是:料水比1:3,兑水pH值为4.5,振荡温度为50℃,兑浆取油时间150min,出油率可以达到78%以上。调配核桃乳的配方为蔗糖浓度为8%,柠檬酸0.15%,复合香精为0.02%。调配核桃乳最优方案为复合乳化剂为4:6,pH为6.7-7.1,均质温度65℃,复合稳定剂为卡拉胶:PGA:黄原胶=1:1:0.2。核桃乳的均质条件是在温度为65℃,30MPa的压力下,对核桃乳进行二次均质。杀菌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min。核桃乳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针对目前市面核桃乳蛋白质含量低、脂肪含量高而出现的各种产品质量问题,通过上述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蛋白含量高,风味口感好的核桃蛋白乳饮料。本实验工艺路线创新,实用性强,核桃仁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好。

赵尔敏,方勇,王明洋,李彭,胡秋辉,邱伟芬[9](2017)在《ICP-MS直接进样对大米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测定》文中认为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直接进样测定大米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方法,并应用于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得出硒的生物利用率。将样品酶解液离心过膜后ICP-MS直接进样测定硒含量,在016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09μg/L,加标回收率在95.3%102.8%之间,精密度为0.87%4.48%。ICP-MS直接进样法操作简单环保,可作为大米等粮食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批量分析方法,并有望用于粮食类补硒食物的营养价值体外初评研究。

郝振宇[10](2016)在《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抗性淀粉是指在健康者小肠中不被消化和吸收的淀粉以及其降解产物的总和,它能够在大肠中被发酵或部分发酵,生成短链的脂肪酸。其在控制体重、防治Ⅱ型糖尿病和一些肠道疾病、促进脂质代谢、增强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抗性淀粉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其制备及应用成为近些年来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RS3型抗性淀粉具有可再生、易于控制、高温条件下稳定等优点,是最具有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抗性淀粉。本课题以小麦粉为原料,提取小麦淀粉后再通过微波-循环冻融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对其持水性、微观形貌、结晶结构以及黏度等一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并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小麦粉中制成面团,研究了抗性淀粉和面粉共混体系的流变学性质,最后将小麦RS3型抗性淀粉添加面粉中制成馒头,研究抗性淀粉的添加量对面粉粉质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馒头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从而确定抗性淀粉在馒头中的适宜添加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利用微波-循环冻融制备抗性淀粉,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微波-循环冻融制备小麦抗性淀粉的最佳参数为:小麦淀粉乳质量分数25%、微波作用功率700W,微波作用时间2min、循环冻融次数为6次,冻融条件为-18℃冷冻4h,常温解冻1h,该条件下小麦RS3得率为15.85%2.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差式量热扫描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对原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小麦RS3的持水力与原淀粉相比明显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抗性淀粉颗粒失去完整的结构,从原淀粉的椭圆或球形变成了表面粗糙有褶皱的不规则块状结构;红外光谱(IR)分析说明RS3形成过程中无新的化学基团生成属于物理变化;X-射线衍射(XRD)测定结果表明,小麦RS3的结晶结构由原淀粉的A型转变为更加稳定的B+V型;差式量热扫描仪(DSC)测定结果表明抗性淀粉的DSC图谱上与原淀粉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只存在一个115℃左右的由于直链淀粉晶体熔融时吸热而造成的的吸热峰;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的测定结果则表明小麦RS3在95℃时没有发生糊化,热稳定性较好,失去了糊化特性。3.在抗性淀粉与面粉共混体系的流变测试中,以抗性淀粉为替代物,研究其在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抗性淀粉替代比例的增大,面团的表观黏度值逐渐增大,面团的储能模量以及损失模量显着升高,面团的粘弹性发生明显变化,面团的蠕变柔量减小,表明面团硬度增大。4.将所制备的RS3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进行配粉,配粉面团的吸水率随着抗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明显增大,形成面团的时间增加,配粉面团的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减小。随着抗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馒头的外观、口感等均成下降趋势。对馒头进行TPA质构测定,表明抗性淀粉含量越多,馒头的硬度、咀嚼性越大,弹性和回复性则越小。因此为了保证馒头的营养特性和感官品质,用于制作馒头的面粉中抗性淀粉的添加量应以控制在6%~8%为宜。

二、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汞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仪器条件
    1.3 试验方法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消解方式结果对比
    2.2 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
    2.3 赶酸条件的选择
    2.4 硝酸浓度的选择
    2.5 硼氢化钾浓度的选择
    2.6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2.6 回收率的测定
    2.7 实际样品分析
3 结论

(2)热处理对小麦储藏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储粮害虫防治研究现状
        1.2.2 热处理在小麦中的研究现状
        1.2.3 小麦储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热处理对小麦生理品质及虫霉灭活效果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用不同虫态玉米象的制备
        2.3.2 热处理方法
        2.3.3 粮温测定
        2.3.4 玉米象致死效果评价
        2.3.5 霉菌量测定
        2.3.6 发芽率测定
        2.3.7 生活力测定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热风处理对小麦中虫霉及生理品质的影响
        2.4.2 微波处理对小麦中虫霉及生理品质的影响
        2.4.3 过热蒸汽处理对小麦中虫霉及生理品质的影响
    2.5 小结
3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虫霉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处理
        3.3.2 害虫密度测定
        3.3.3 水分的测定
        3.3.4 霉菌的测定
        3.3.5 生活力的测定
        3.3.6 电导率的测定
        3.3.7 脂肪酸值的测定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热处理对小麦储藏期间防虫害效果
        3.4.2 热处理小麦在储藏过程中水分的变化
        3.4.3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霉菌量的变化
        3.4.4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生活力的变化
        3.4.5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电导率的变化
        3.4.6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变化
    3.5 小结
4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食用品质变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小麦粉的制备
        4.3.3 馒头制作方法
        4.3.4 馒头感官评价
        4.3.5 馒头质构特性的测定
        4.3.6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馒头品尝评分的变化
        4.4.2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质构特性的变化
    4.5 小结
5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挥发性物质变化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处理
        5.3.2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5.3.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6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面筋蛋白变化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试剂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试验方法
        6.3.1 样品处理
        6.3.2 面筋含量的测定
        6.3.3 面筋聚集特性
        6.3.4 面筋蛋白结构观察
        6.3.5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面筋含量的测定
        6.4.2 面筋聚集特性的变化
        6.4.3 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的变化
    6.5 小结
7 热处理小麦储藏期间品质综合评价
    7.1 引言
    7.2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绿茶面条色泽及其中多酚的稳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茶面条的历史与现状
        1.2.1 绿茶面条的历史
        1.2.2 绿茶面条的功能特性
        1.2.3 绿茶面条工业化现状与难题
    1.3 绿茶面条色泽形成与劣变机制的研究
        1.3.1 影响因素
        1.3.2 酶促褐变
        1.3.3 叶绿素降解
    1.4 调控绿茶面条色泽的研究进展
        1.4.1 酶促褐变抑制方法
        1.4.2 稳定叶绿素的方法
    1.5 热加工对绿茶面条中茶多酚的影响
        1.5.1 茶多酚的热稳定性
        1.5.2 热加工过程中多酚的变化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绿茶面条品质的稳定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含绿茶粉小麦面团热机械性能测定
        2.3.2 绿茶面条制备方法
        2.3.3 质构与感官品质测定
        2.3.4 热化学特性分析
        2.3.5 表观色泽测定
        2.3.6 贮藏过程中变色速率测定与计算
        2.3.7 SEM观察微观结构
        2.3.8 游离酚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绿茶粉对小麦面团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2.4.2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中淀粉热化学特性的影响
        2.4.3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质构品质的影响
        2.4.4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感官指标的影响
        2.4.5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
        2.4.6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2.4.7 绿茶面条中叶绿素和多酚的稳定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茶面条色泽的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绿茶面条制备
        3.3.2 表观色泽测定
        3.3.3 贮藏过程中变色速率测定与计算
        3.3.4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3.3.5 游离酚含量测定
        3.3.6 叶绿素含量测定
        3.3.7 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含量测定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小麦粉中PPO对绿茶面条色泽形成规律的影响
        3.4.2 小麦粉中PPO对绿茶面条色泽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3.4.3 小麦粉中PPO对绿茶面条中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3.4.4 小麦粉中PPO对绿茶面条中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3.4.5 关键色泽变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茶面条色泽的稳定化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绿茶粉预处理
        4.3.2 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绿茶面条
        4.3.3 变色速率的测定及色泽损失率计算
        4.3.4 表观色泽图与感官指标测定
        4.3.5 质构品质与热化学特性分析
        4.3.6 激光共聚焦分析微观结构
        4.3.7 游离酚、叶绿素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4.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色泽形成稳定性的影响
        4.4.2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色泽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4.4.3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中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4.4.4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中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4.4.5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质构与热化学特性的影响
        4.4.6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茶面条中多酚热降解与溶出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绿茶粉粒径分布与色泽
        5.3.2 绿茶面条制备及其蒸煮特性测定
        5.3.3 游离酚与叶绿素含量测定
        5.3.4 绿茶面条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5.3.5 质构特性与微观结构测定
        5.3.6 面汤中溶出多酚测定
        5.3.7 UPLC/Q-TOF-MS/MS法测酚组成与含量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绿茶粉的基本成分、粒径与微观结构
        5.4.2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蒸煮损失与吸水率的影响
        5.4.3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中多酚损失规律的影响
        5.4.4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抗氧化活性损失的影响
        5.4.5 绿茶粉对绿茶面条宏观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5.4.6 绿茶面条中多酚组分的热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降低绿茶面条中多酚损失的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绿茶面条制备
        6.3.2 蒸煮时多酚扩散规律与扩散系数计算
        6.3.3 多酚含量测定
        6.3.4 热化学特性分析
        6.3.5 X-衍射分析淀粉结晶结构
        6.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6.3.7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6.3.8 质构与抗氧化活性
        6.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中多酚蒸煮保留的影响
        6.4.2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中多酚热损失规律的影响
        6.4.3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中淀粉结构与热化学特性的影响
        6.4.4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煮制时水分迁移的影响
        6.4.5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6.4.6 微波处理对绿茶面条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Ⅱ:论文附图

(4)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对象
        三、主要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行业型大学
        二、大学学科
        三、特色学科
        四、食品学科
    第四节 相关文献述评
        一、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织变迁相关研究
        二、学科发展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三、学科发展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四、学科发展与知识演进关系的研究
        五、学科发展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六、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七、食品学科发展研究述评
        八、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环境及其成长轨迹
    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国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二、国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三、国内与国际食品学科比较
    第二节 J大学食品学科的成长轨迹
        一、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端
        二、J大学食品学科的沿革与研究分期
第三章 政府逻辑主导下的食品学科(1958-1978)
    第一节 “有计划”的食品学科
        一、院系调整中的食品学科
        二、食品行业特色高校的建立
    第二节 食品学科的设置与发展
        一、系科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二、国家建设需求下的教学与科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协同驱动的食品学科(1978-2001)
    第一节 “大食品”与新兴应用学科
        一、“大食品”学科理念的形成
        二、“大食品”学科建设
        三、教学与科研
    第二节 “211工程”建设中的食品学科
        一、大学更名的影响
        二、“211工程”建设与实施
    第三节 食品学科组织的分化
        一、“食品”的积淀
        二、“发酵”的新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食品学科(2001-2018)
    第一节 政府与行业逻辑的变革
        一、综合性大学的初步建立
        二、产学研融合的尝试
    第二节 知识逻辑的更新
        一、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学科群”的出现
        二、基于国内外学科评估自省性发展
        三、食品学科知识生产的交叉与分化
    第三节 组织文化逻辑的凸显
        一、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食品学科文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与理论探讨
    第一节 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
        一、作为学科内生动力的知识逻辑
        二、主导学科建设模式的政府逻辑
        三、扩大学科现实功用的市场逻辑
        四、彰显学科组织特性的组织文化逻辑
    第二节 学科视角下行业型大学发展的历程反思
        一、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
        二、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
        三、学科联动发展不力
        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
    第三节 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一、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
        三、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四、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
        五、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关于学科专业建设部分重要法规政策(1949-2018)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J 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大事年表(1958-2018)1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4种杂粮馒头的制作工艺及贮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杂粮概述
        1.1.1 红小豆营养功能特性
        1.1.2 小米营养功能特性
        1.1.3 藜麦营养功能特性
    1.2 挤压膨化技术
    1.3 微波杀菌技术
    1.4 速冻保鲜技术
    1.5 杂粮馒头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小麦粉成分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1.5.2 杂粮馒头研究现状
    1.6 选题背景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4 种杂粮粉添加量对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营养成分测定
        2.2.3 粉质特性测定
        2.2.4 糊化特性测定
        2.2.5 馒头制备
        2.2.6 馒头质构分析
        2.2.7 馒头感官评价
        2.2.8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基本营养成分
        2.3.2 杂粮粉添加量对混配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2.3.3 杂粮粉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2.3.4 混配粉面团流变学特性与杂粮馒头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3.5 杂粮馒头营养成分及活性评价
    2.4 本章结论
第3章 4 种杂粮馒头制作发酵工艺优化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杂粮馒头制作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3.2.2 杂粮馒头制作发酵工艺优化试验
        3.2.3 馒头感官评价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酵母添加量对杂粮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发酵温度对杂粮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3.3.3 发酵时间对杂粮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3.3.4 杂粮馒头制作发酵工艺优化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4 种杂粮馒头微波杀菌技术优化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杂粮粉制备
        4.2.2 预实验
        4.2.3 馒头外观评价
        4.2.4 馒头质构分析
        4.2.5 馒头感官评价
        4.2.6 馒头微生物指标检测
        4.2.7 馒头微波杀菌条件
        4.2.8 微波杀菌技术对4 种馒头品质的影响
        4.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杂粮馒头面坯重量范围的确定
        4.3.2 微波杀菌技术优化
        4.3.3 微波杀菌技术对馒头贮藏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速冻对4 种杂粮馒头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设备
        5.1.1 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杂粮粉制备
        5.2.2 速冻馒头制作
        5.2.3 馒头质构分析
        5.2.4 馒头感官评价
        5.2.5 馒头质量损失率测定
        5.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贮藏时间对速冻馒头质构特性的影响
        5.3.2 贮藏时间对速冻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5.3.3 贮藏时间对速冻馒头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添加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配方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挤压膨化技术
        1.1.1 挤压膨化食品中常见原料的营养成分
        1.1.2 挤压膨化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1.1.3 工艺参数对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
        1.1.4 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
    1.2 葡萄皮渣的研究与利用
        1.2.1 葡萄皮渣中的主要功能成分
        1.2.2 葡萄皮渣的利用现状
    1.3 食品干燥研究进展
        1.3.1 热风干燥
        1.3.2 红外干燥
        1.3.3 微波干燥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干燥方式对刺葡萄皮渣品质的影响
        1.5.2 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配方研究
        1.5.3 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工艺优化
第二章 干燥方式对刺葡萄皮渣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
        2.1.1 原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2 干燥方式对刺葡萄皮渣品质的影响
        2.2.1 热风干燥
        2.2.2 红外干燥
        2.2.3 微波干燥
    2.3 相关指标的测定
        2.3.1 水分含量的测定
        2.3.2 色泽的测定
        2.3.3 总酚及黄酮含量的测定
        2.3.4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3.5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2.3.6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刺葡萄皮渣中水分含量
        2.4.2 热风干燥与红外干燥对刺葡萄皮渣干燥时间与品质的影响
        2.4.3 微波干燥对刺葡萄皮渣干燥时间与品质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配方研究
    3.1 材料
        3.1.1 原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工艺流程
        3.2.2 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3.2.3 正交试验优化挤压膨化食品配方
    3.3 产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3.3.1 产品膨化度的测定
        3.3.2 产品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3.3.3 产品感官评价
        3.3.4 产品综合评价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4.1 材料
        4.1.1 原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设计
        4.2.2 正交试验优化挤压膨化工艺参数
        4.2.3 刺葡萄挤压膨化食品成分分析测定及膨化特性的研究
    4.3 产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4.3.1 产品膨化度的测定
        4.3.2 产品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4.3.3 产品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4.3.4 产品感官评价
        4.3.5 产品综合评价
        4.3.6 扫描电镜观察产品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微观结构
        4.3.7 产品糊化度的测定
        4.3.8 产品的吸水性指数与水溶性指数的测定
        4.3.9 产品硬度测定
        4.3.10 产品成分测定
        4.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4.6 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营养指标与膨化特性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1.1 选取最佳干燥方式干燥刺葡萄皮渣
        5.1.2 确定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最佳配方
        5.1.3 确定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最佳工艺参数
    5.2 全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微波场内美拉德反应对鳜鱼小清蛋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鳜鱼的简介
    1.2 致敏与降低过敏性
        1.2.1 鱼与致敏
        1.2.2 鱼类主要致敏蛋白
        1.2.3 常用的降低致敏性方法
    1.3 美拉德反应与微波
        1.3.1 美拉德反应过程与产物
        1.3.2 美拉德反应的应用
        1.3.3 微波技术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美拉德反应条件对鳜鱼小清蛋白的影响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正交实验
        2.2.2.1 正交实验组的设置
        2.2.2.2 其他参数条件的设置
        2.2.2.3 美拉德反应褐变程度测定
        2.2.3 小清蛋白的纯化与浓缩
        2.2.4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2.2.6 数据分析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3.2 美拉德反应褐变程度分析
        2.3.3 蛋白质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2.3.4 不同美拉德反应条件对鳜鱼小清蛋白分子量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拉德反应后小清蛋白的修饰基团、修饰位点分析
    3.1 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蛋白胶内酶切
        3.2.2 LC-MS/MS分析
        3.2.3 数据库检索与分析
        3.2.4 美拉德反应后鳜鱼小清蛋白修饰位点、修饰基团的检索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鳜鱼小清蛋白氨基酸序列的鉴定
        3.3.2 鳜鱼小清蛋白保守区域分析
        3.3.3 鳜鱼小清蛋白胰蛋白酶理论酶切位点分析
        3.3.4 美拉德反应后小清蛋白修饰基团与修饰位点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美拉德反应后小清蛋白消化抗性、抗原性分析
    4.1 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抗原的提取与纯化
        4.2.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2.3 血清的获得
        4.2.4 兔血清效价的测定
        4.2.5 不同美拉德反应条件下小清蛋白抗原性分析
        4.2.6 体外模拟胃消化实验
        4.2.7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兔血清效价测定结果分析
        4.3.2 间接竞争性ELISA分析各样品抗原性变化
        4.3.3 体外模拟胃消化结果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创新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G3,M2 糖化修饰位点二级质谱图
附录二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表
致谢

(8)核桃油提取及蛋白乳饮料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核桃的概述
        1.2.1 核桃的组成
        1.2.2 核桃仁的基本成分
        1.2.3 核桃油的基本成分
    1.3 核桃蛋白的营养特性及保健作用
        1.3.1 核桃蛋白的组成
        1.3.2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1.3.3 核桃仁的保健功能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核桃油脂的提取
        1.4.2 核桃蛋白的提取
    1.5 核桃的开发利用现状
        1.5.1 核桃油
        1.5.2 核桃乳
        1.5.3 核桃乳蛋白饮料的稳定性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1.8.1 核桃油的制备技术路线
        1.8.2 核桃乳的生产工艺路线
第二章 核桃仁去皮工艺的研究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核桃仁的脱皮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核桃仁的脱皮试验方法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代法提取核桃油的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核桃仁基本成分的测定
        3.3.2 水代法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3 水代法取油工艺的确定
        3.3.4 核桃油的理化指标测定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核桃仁基本成分及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3.4.2 水代法试验结果与分析
        3.4.3 核桃仁的理化指标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桃乳饮料工艺的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3 试验方法
        4.3.1 核桃乳生产工艺流程
        4.3.2 核桃乳饮料的调配试验
        4.3.3 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4.3.4 增稠剂的选择与配比
        4.3.5 乳化剂的选择与配比
        4.3.6 核桃乳的均质试验
        4.3.7 核桃蛋白乳饮料工艺配方优选试验
        4.3.8 核桃蛋白乳饮料产品各项指标的测定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核桃乳饮料调配试验结果与分析
        4.4.2 增稠剂选择与配比的结果
        4.4.3 乳化剂选择与配比的结果
        4.4.4 核桃蛋白乳最佳pH值的范围
        4.4.5 核桃乳均质条件的确定
        4.4.6 核桃乳蛋白饮料工艺配方的确定
        4.4.7 杀菌时间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晌
        4.4.8 核桃乳的产品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ICP-MS直接进样对大米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1.3.1. 1 直接进样法
        1.3.1. 2 大米中无机硒提取
        1.3.1. 3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
        1.3.1. 4 微波消解法
        1.3.2 硒标准溶液的配制
        1.3.3 硒含量的测定
        1.3.4 硒的生物利用率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谱干扰的消除
    2.2 硒的标准曲线与相关系数结果
    2.3 方法的检出限与准确度结果
    2.4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
    2.5 ICP-MS直接进样法的应用
        2.5.1 无机硒含量测定
        2.5.2 体外模拟消化液中硒含量分析
3 结论

(10)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淀粉与小麦淀粉
        1.1.2 小麦淀粉的结构
        1.1.3 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1.2 抗性淀粉
        1.2.1 抗性淀粉的定义和分类
        1.2.2 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1.2.3 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
        1.2.4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
        1.2.5 抗性淀粉的应用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小麦淀粉的提取
        2.3.2 小麦淀粉基本成分含量测定
        2.3.3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2.3.4 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2.3.5 微波处理单因素实验
        2.3.6 正交实验设计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小麦淀粉基本成分的测定结果
        2.4.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4.3 微波作用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2.4.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4.5 验证性实验
    2.5 本章实验小结
第三章 小麦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原料与设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抗性淀粉的制备和提纯
        3.3.2 小麦抗性淀粉持水性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衍射分析
        3.3.6 差式热量扫描(DSC)分析
        3.3.7 黏度性质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持水性测定结果
        3.4.2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3.4.3 红外光谱分析
        3.4.4 抗性淀粉的结晶结构
        3.4.5 差式热量扫描分析结果
        3.4.6 黏度性质的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性淀粉/面粉共混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与设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共混体系流变性测试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替代比例对面团表观黏度的影响
        4.4.2 不同替代比例对面团黏弹性的影响
        4.4.3 不同替代比例对面团蠕变-恢复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性淀粉在食品中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原料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抗性淀粉添加量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5.3.2 馒头的制作工艺
        5.3.3 馒头比容的测定
        5.3.4 馒头感官评价
        5.3.5 馒头的物性指标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抗性淀粉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5.4.2 馒头感官评价
        5.4.3 馒头质构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汞的方法探讨[J]. 洪玲,黄力,曾奎杰,杨静,沈娜,李滑滑.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1(05)
  • [2]热处理对小麦储藏特性的影响研究[D]. 魏秋瑞.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3]绿茶面条色泽及其中多酚的稳定化研究[D]. 于鲲. 江南大学, 2020(01)
  • [4]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D]. 陈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5]4种杂粮馒头的制作工艺及贮藏技术研究[D]. 陈银焕. 天津大学, 2019(01)
  • [6]添加刺葡萄皮渣挤压膨化食品配方及工艺研究[D]. 于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微波场内美拉德反应对鳜鱼小清蛋白的影响研究[D]. 乔丹.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4)
  • [8]核桃油提取及蛋白乳饮料工艺的研究[D]. 谭博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3)
  • [9]ICP-MS直接进样对大米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测定[J]. 赵尔敏,方勇,王明洋,李彭,胡秋辉,邱伟芬. 食品科学, 2017(10)
  • [10]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性质及应用研究[D]. 郝振宇.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浅谈粮油食品分析微波消解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