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真洛阳游记考证

元真洛阳游记考证

一、元稹洛阳行迹考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存苗[1](2021)在《吴融《唐英歌诗》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唐着名诗人。现存吴融诗集《唐英歌诗》流传于世,收录诗歌297首(汲古阁刻本),但目前尚无点校和整理,给吴融其人及其诗歌研究带来不便。笔者的《唐英歌诗》校注是以毛晋汲古阁刻本作爲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本、明胡震亨《唐音统籖》本、清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作爲参校本,对吴融诗歌进行校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简述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了吴融的生平经历及其诗集版本情况;第三章分析研究吴融的诗歌内容、诗歌艺术特色和诗歌渊源地位;第四章为诗集校注主体,凡例部分介绍本文所用底本与参校本情况以及校注的形式;校注部分按照底本卷上、卷中、卷下的体例对诗歌进行版本对校和注释工作,最後是对诗集的补遗。通过对吴融《唐英歌诗》的校注,力图更加全面地了解吴融及其诗作的整体面貌。

胡凌燕[2](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刘珊珊[3](2020)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文中提出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这一群体是萧统文学集团的核心力量,对其进一步研究是对萧统文学集团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他们作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作家,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与当时文坛的发展轨迹多有相似,相关研究对南朝文学研究的深化也有一定的助推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群体界定问题之探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是指在昭明太子东宫任职并在史书上记载有学士职位头衔的文人:明山宾、殷芸、殷钧、陆倕、张率、到洽、谢举、刘孝绰、王筠、张缅、王规、张缵、王锡共十三人。其中重点论述“昭明太子东宫十学士”是一个历时性的指称,受东宫学士职位更替的影响,经历一定的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又由于成员的名气和声誉在历代文人的传播下逐渐固定下来。第二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仕履行迹的稽查考述。对各学士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也对一些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考论,展示了梁代上层知识分子的仕宦浮沉,也从侧面反映着当时注重擢拔寒门子弟的人才政策影响下各方势力的力量升降。第三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交游活动的考述。从群体性和个体间两个维度进行阐述,群体性交游包括游宴侍作、游览赋作和编撰典籍三个方面;个体间的交游包括成员间的交游和与其他文人的交游,既着眼于群体交流也重视个体沟通,促进了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文学创作和理论形成轨迹的认识。第四章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文学作品分析。分析了其作品中的诗、赋和文三大类。其诗歌创作有赠答唱和、侍宴应制、赋体咏物、山水游览和闺阁怨情五种,各富特征。赋从其结构特征、题材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文的研究以现存数量较多的书、铭、启、表和议五种来窥探在文笔初分阶段东宫学士对不同应用文体的写作特征。最后探讨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与梁代文坛的互动。在审美取向发生转变、帝皇醉心文学和群体创作趋同的梁代文坛大环境的影响下,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形成了尚通且变、丽则言约和吟咏性情的审美趣尚。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处于永明诗风未歇、宫体诗风未至的过渡阶段,他们继承了永明新体诗的风范,尊崇着典雅之调,又下启了宫体之风,成为这时期梁代文坛主流思潮的缩影。

刘丽冉[4](2020)在《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文中提出白居易的杂律诗歌在白居易整体诗歌创作中占重要地位,相比讽谕、闲适、感伤类诗歌而言,目前学者对该类诗歌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也多集中在名篇诗歌赏析、整体分析等方面,对于杂律诗歌的阶段性研究,尤其是江州之贬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品,还未出现系统的论述。本文将以贬谪江州期间的杂律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阶段诗歌的重要之处。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章论述杂律诗歌的含义、篇目,具体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第四部分是附录,对江州时期四类诗歌进行了整理归纳。其中,第三章是重点章节。第一章江州杂律诗界定。本章对杂律诗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白居易诗歌创作特点,明确贬谪江州期间所作诗歌的具体篇目。此外,还对存疑作品的诗歌创作时间进行了考辩。第二章江州杂律诗内容表现。本章对江州杂律诗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平淡日常、山水寄迹、说理感怀、赠答酬别。不同类别的杂律诗歌塑造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全面展现出谪居江州期间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三章江州杂律诗艺术表现。本章主要探讨江州杂律诗的艺术特色。第一节论述风格,主要从意象、意境角度分析诗人投身贬途、置身贬所两个阶段,诗风由哀婉悲凉到清丽淡雅的变化。第二节论述语言,依据地点词、颜色词、自我称呼词三方面的使用情况,洞见白诗平易浅近的外表下所蕴含的炽热情感。第三节论述表现手法,即抒情方式:直白显露书怀无隔;用典方式:平易多样言简意丰。

陈瑜[5](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指出“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王超[6](2019)在《杜甫遗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经历坎坷,既见证了有唐一代最为繁盛的开元、天宝时代,又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杜甫的诗歌既是唐王朝兴衰史的见证,也常常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内心喜怒哀乐的寄托。杜甫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受到后人的推崇,其艰难的人生际遇也常引起后世文人的痛惜、感怀,杜甫也因此受到了后人广泛的祭祀与纪念。时至今日,在杜甫一生所经之处以及卒葬、籍贯之地,仍然存在着很多与杜甫相关的祠、墓、故居、亭台等遗迹,并有众多历代相关文献附着于其上。本论文就以这些杜甫遗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方式,对全国范围内十余处杜甫遗迹的创建源流、历史沿革、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十二章。前八章以杜甫生前所经之地的先后顺序为线索,考辨、研究了杜甫曾到过或后人认为杜甫曾到过的长安、鄠县、鄜州、延州、秦州、成州、栗亭、成都八地杜甫遗迹的产生、沿革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祭祀形象。九至十二章考辨、研究了广为人知、传承有序且据实可考的偃师、巩县、耒阳、平江四处杜甫墓葬遗迹。从历史真实的角度看,四处墓葬均有破绽,因此本文并不将各地杜甫墓葬的真伪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目的,而是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着重关注偃师、巩县、耒阳、平江四地杜甫墓的产生时间、历史依据、相互间的争讼过程以及其中体现出的文化心态地域文化因素,从中提炼出这些杜甫墓葬遗迹表达出的对杜甫的崇祀和对杜甫精神、文化的弘扬。本论文主体的十二章内容各有创新。第一、五、六、七章分别研究西安、秦州、成州、栗亭四处故居、祠堂遗迹。不仅详细考辨了这四地遗迹的产生和沿革问题,更依据相关碑记、题诗、方志等文献展现了这些遗迹创建及历代重修中杜甫祭祀形象的多样性变化过程。这是此前杜甫接受研究没有关注的新问题,对丰富杜甫接受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章研究的是鄠县渼陂空翠堂。空翠堂最初是宋人在渼陂见到的一处残破亭台,由北宋张汲重修并以杜诗命名。明末局势动荡之际,本地官员为加强军事防御力量重修空翠堂,既蕴含了国运艰难之下缅怀杜甫的感情,又有军事堡垒的功能。直至清代,空翠堂才最终成为祭祀杜甫的祠堂。空翠堂的沿革史在杜甫遗迹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第三章以杜甫鄜州羌村故居为研究对象,考辨了自宋代以来杜甫寓居鄜州羌村的三种说法,分析了两处故居的文献线索,证实宋明两代主流观点中并非有两个羌村,而是同一地点的不同表述,由此得出杜甫寓居鄜州时并未再次移家的结论。此结论纠正了自清代以来,一大部分学者为调和两处羌村的矛盾,认为杜甫在鄜州寓居过两个羌村的错误认识。第四章以延安杜公祠为研究中心,以明清时期杜甫避乱延州传说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延安杜甫遗迹从无到有的历程,以及延安杜公祠从清代到现代历次重修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学界一致认定安史之乱中杜甫未曾到达延州,因此延安杜公祠就有了如同耒阳杜甫墓一样的现象级研究意义。第八章以最负盛名的杜甫遗迹——成都草堂为研究对象。由于成都草堂历代修建文献众多、学术关注度高、研究成果丰富,笔者在考证草堂基本历史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对前人疏忽的历史细节问题详加考证,纠正了前人对明万历年间草堂重修人何宇度籍贯及官职的错误认识,探究了清人杜玉林官职升迁与屡次重修草堂的内在动因。此外,本章着重将地方官员的官职身份与重修草堂事迹相互关联,探讨地方官员在重修草堂过程中的突出作用。第九章与第十章围绕偃师和巩县两地对杜甫墓的真伪之争展开,笔者在充分考证文献,证明两地墓葬皆有破绽的前提下,跳出了真伪之辨,将重点着眼于两地杜甫遗迹的产生过程以及争讼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心态问题。两章分别对偃师和巩县杜甫墓的文献依据进行了细致考辨,着重阐释了偃师重现杜甫墓及巩县积极营造杜甫故里的行为过程,分析两地争讼中的“出招”和“对策”,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心态和崇祀杜甫的真挚情怀。第十一章介绍了唐宋时期两种杜甫身死耒阳传说的史源及流传,考证了从五代至近现代耒阳杜甫祠墓的兴衰。本章的研究创新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历代重修文献,发掘杜甫祭祀形象的多样性;第二,则是观照了中华民族抗战时期杜甫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际与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契合,这极大地提升了杜甫精神、杜甫文化的现实意义。第十二章以平江杜甫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杜甫旅殡岳阳说的演变及平江杜甫墓的依据和由来等问题。展现了平江杜甫墓从无到有,并最终与耒阳杜甫墓并举的过程。与第九、十两章相似,笔者认为,在杜甫未卒于耒阳以及平江杜甫墓出现极为晚近的前提下,讨论两地墓葬真伪问题并无创新价值。因此,本章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探究平江当地学者、官员考证杜甫墓、确认杜甫墓、“创造”杜甫墓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考辨分析,指出平江杜甫墓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其中体现出的当地文人的文化心态,主要体现在家乡之爱.和尊杜之诚上。总之,本文是对杜甫遗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并具有创新点的论文。通过对各处具体遗迹历史、沿革以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归纳了杜甫遗迹的产生规律,总结了杜甫遗迹的类型特征,展现了杜甫遗迹的时代特色,发掘了杜甫遗迹的文化意义,希望对杜甫遗迹研究及杜甫接受研究领域产生积极的作用。

雷学洪[7](2019)在《吴融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融,是名重一时的晚唐诗人。唐昭宗时官至翰林承旨,是唐末时期少有的集高官职、出众才华于一身的诗人。一生围绕科举、仕宦辗转流浪,见证并述说了唐王朝的衰颓和濒临灭亡的历史。吴融交际广泛,与韩偓、贯休等人均有交往。创作丰赡,兼及诗、赋、制诰文等,其诗集《唐英歌诗》至今仍有流传。本文围绕吴融,主要从着述考辨和诗歌研究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文献整理。第一节,梳理吴融诗文集创作及流传情况,确认吴融着作应当是很丰富的,然除诗集保存至今外,其他作品集均已散佚,仅存十余篇。明清间出现的《冤债记》非吴融所作,乃后人杂取众书而成的一部伪作。第二节,补叙吴融诗集版本情况,并对前人有关《唐音统签》、季振宜编《全唐诗》、曹寅编《全唐诗》所收吴融诗作依据的底本来源进行补正,认为现存所有吴融诗集版本均来源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记载的三卷《唐英歌诗》,四卷本吴融诗集在宋元间已经散佚,三卷本《唐英歌诗》乃四卷本吴融诗集散佚之际,重新辑录的本子。第三节,考辨和辑录吴融作品,对现存署名吴融的诗歌,以及前人辑录的吴融诗作进行全面考辨,发现前人增辑的部分作品存在误收的情况,并对吴融遗漏作品、和疑似遗漏作品进行了辑录和说明。第四节,鉴于吴融诗集尚无单行本,故而此节在详细比对各个版本基础上,对吴融诗集校勘举隅。发现现存各个版本之间异文较多,一些版本因前人各就所见做过校勘,然校勘结果存在诸多差异和分歧。第二章,诗歌风貌分析。在唐末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吴融诗歌总体流露出悲凉声调,这种悲凉声调包括抒发一己之愁流露出的哀怨悲凉和有感时代苦难的沉郁悲凉两种。吴融诗歌风格多样,无法简单用归派别的方式进行概括,但其中存在两种突出的风格趋向:偏向绮密瑰妍、以才情写诗的一面;偏向淡泊情思、清丽诗风的一面。这与诗坛纷繁复杂和吴融个人品行密不可分。第三章,诗歌接受研究。吴融广泛师承,对中唐以来的元白诗风、温李诗风多有学习和接受。吴融提倡诗歌讽喻说,尊崇白居易,认同元白诗派理论,与元白诗派在语言风格、审美趣味方面都有相似的一面,对白居易的诗句用词也多有化用。吴融诗集中的一些绮艳题材受到温李诗风的熏染,诗歌意象繁密、注重使事用典,色彩艳丽,与温李绮艳、婉曲见意的特点一脉相传。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咏史诗,吴融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和接受。第四章,影响和流传研究。概述吴融在河南阌乡(晚年隐居地)的名声和影响,以及吴融诗歌在后世的流传、影响。吴融晚年曾隐居河南阌乡,当地至今流传着吴融的名声,明清间仍流传有悼念吴融的诗作。吴融诗歌在宋元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对黄庭坚、杨万里等都有影响,但之后影响有所减弱,这与后人对晚唐诗歌的喜好、品评风尚有关。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提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周芷娴[9](2019)在《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五代后蜀韦縠《才调集》这一文本为中心,抽绎出“才调歌诗”这一诗歌概念,并对中晚唐“才调歌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创作谱系、文体特质及其后世嗣响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此发掘中晚唐诗的深层内蕴。“才调歌诗”发端于进士文化,而其勃兴则源于中晚唐进士文化的“裂变”。唐代科举擢选博学之士,尤重对人才“百里挑一”的进士科,而进士科通常是以诗赋才能来决定士子及第与否,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社会对于“文才”的趣尚,以才学名世的进士群体如同耀眼群星一样冉冉升起。安史之乱以后,在轻薄无行的士风渐染之下,进士文化也发生了“裂变”,一时间进士狎妓之风与宴饮之风大盛。唐宪宗元和年间,以元稹、白居易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才子诗人群。元白诗风的形成正顺应着中唐以降进士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他们的诗歌创作将当时的浮薄士风引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诗潮。韦縠《才调集》以“才调”为选旨,其中的选诗为我们观察中唐元白以来进士群体的创作提供了有趣的线索。韦縠偏好选取元白一派的风情之作,诸如元白、小李杜、温韦等人的诗歌收录最多,其内容多冶游香艳,情感婉约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中晚唐进士群体的真实面目与精神风貌。我们将这类诗称为“才调歌诗”。如果说白居易与元稹乃“才调歌诗”之祖,那么他们的“才调歌诗”称得上是典型,却称不上成熟、完美。元白的“才调歌诗”受时代氛围及其特殊的仕宦经历之影响,具有强烈的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才子身份的自我标榜以及对于女色、情爱等的特殊经历与体验,又对“才调歌诗”的基本特质之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晚唐出现了以擅写朦胧情诗着称的李商隐,和以风流才子形象面世的杜牧,他们渐渐消解掉了元白诗中那些平白直露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浪漫的诠释成为后人解读小李杜诗歌最为重要的突破口;在小李杜之后,又有温庭筠与韦庄,相比前两代诗人,温韦不再注重在诗歌中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其诗更注重辞藻的柔媚与音韵的谐婉等这些艺术形式的深化,通常采用宫体与乐府等形式,这也使“才调诗歌”开始出现明显向词体转型的趋势。在体裁上,韦縠《才调集》中的选诗大多是富于乐感、辞藻富赡的近体诗;在题材上,韦縠则比较注重选取女性与恋爱等艳体;而在具体内容上,还表现出了对于才子与佳人风流事迹的浓烈兴趣,使《才调集》形成了香艳而浪漫的氛围。也由此,“才调歌诗”往往带给读者富于“乐感”、“艳色”与“浪漫”的直观印象,予读者以独特而唯美的阅读体验。在九至十世纪词乐文化逐渐勃兴的过程中,“才调歌诗”与“花间词”之间建立起了奇妙的艺术关联。从“才调”诗人与“花间”词人的创作根源来看,这两种艺术形式乃一脉相承;而随着晚唐以来士人精神面貌的转变,这两种艺术形式又在情感与欲望的传达上“渐行渐远”。韦縠《才调集》成书于五代后蜀时期,《才调集》除了体现选家韦縠对五代西蜀文化的接受外,更体现了韦縠以“五代西蜀文人”的身份对当时的诗坛乃至“词坛”进行的反思。延续着韦縠对于五代诗坛的种种反思与期望,《才调集》的风格体式在后世取得了越来越多文士的认同。

刘静[10](2019)在《周贺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贺是中晚唐时期姚贾诗人群体的重要诗人。《全唐诗》中现存周贺诗九十三首,《全唐诗补编》中又补四句。周贺诗不仅充分体现出了姚贾诗派的群体性诗歌风格,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因此研究周贺及其诗歌既有助于深入考察姚贾诗派的艺术风格,又能够丰富中晚唐时期的个体诗人研究。根据现有记载,以周贺诗歌内容为依托,本文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周贺的生平事迹,重点关注周贺与贾岛、姚合的交往过程以及还俗返初的人生经历,同时对于周贺先后几次驻足嵩山、庐山、南徐、长安的漫游经历进行了一定的考辩与补证。周贺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多围绕个人生活展开,可分为交游诗、送别诗、行旅诗和闲适诗四类。而在艺术风格方面,周贺深受北宗禅与南宗禅思想的双重影响,其诗歌具有僧气未脱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以禅入诗的题材选择、崇尚苦吟与谨遵格律的创作风格、充满僧衲气的意象使用以及清静寂定的禅境营造。同时在语言、意象与意境等方面,周贺诗歌总体上呈现出了清寒幽僻与清雅闲淡的双重特点,共同构成了清淡幽僻的诗歌风格。具体地说,在语言表达上工于锤炼字句又擅长白描手法,在意象选择上既学习了贾岛式清瘦幽僻的取象风格又亲近姚合式清闲淡雅的意象群,因此营造出了清寂幽深与清淡闲雅的不同意境。在与姚贾诗人群体的比较中,周贺诗歌表现出了群体中的独特艺术个性。总之,周贺诗在姚贾诗群乃至中晚唐诗坛上都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并且对宋初九僧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元稹洛阳行迹考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稹洛阳行迹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1)吴融《唐英歌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吴融生平及其作品
    (一)吴融的生平
    (二)《唐英歌诗》的版本情况
三、诗歌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一)诗歌的内容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诗歌的渊源和地位
四、凡例
五、《唐英歌诗》校注
    (一)唐英歌诗卷上
    (二)唐英歌诗卷中
    (三)唐英歌诗卷下
    (四)补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四、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总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具名问题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主要属性
        一、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群的形成
        二、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属性
        三、与萧统集团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昭明太子十学士”名目考辨
        一、“昭明太子十学士”存疑辨
        二、“昭明太子十学士”存在考
第二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仕履行迹考述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中的高门大族
        一、侨姓士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和陈郡殷氏
        二、江东望族——吴郡陆氏和张氏
    第二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中的新兴士族
        一、外戚贵族——范阳张氏
        二、武力强宗——彭城刘氏、彭城到氏和平原明氏
第三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交游考述
    第一节 群体性交游考述
        一、游宴侍作
        二、游览赋作
        三、典籍编撰
    第二节 个体间交游考述
        一、东宫学士与其他文人
        二、东宫学士间的交往
第四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文创作
    第一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歌创作
        一、赠答唱和
        二、侍宴应制
        三、赋体咏物
        四、山水游览
        五、闺阁怨情
    第二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赋与文
        一、赋
        二、文
第五章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与梁代文坛互动
    第一节 梁代文坛走向
        一、审美取向变化
        二、帝王醉心文学
        三、群体创作趋同
    第二节 梁代文坛对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的影响
        一、尚通且变
        二、丽则约言
        三、吟咏情性
    第三节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对文坛走向的影响
        一、接续永明风范
        二、尊崇典雅之调
        三、下启宫体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行年
附录2 萧统东宫学士表
附录3 昭明太子东宫学士诗文存量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江州杂律诗界定
    第一节 “杂律”释义
    第二节 诗歌界定
        一、阶段分期
        二、篇目确定
        三、存疑作品考辩
    第三节 江州之贬
第二章 江州杂律诗内容表现
    第一节 正听山鸟向阳眠——平淡日常
        一、起居住所
        二、日常活动
        三、精神状态
    第二节 信马江头取次行——山水寄迹
    第三节 忧喜心忘便是禅——说理感怀
        一、叹老惜春的感慨
        二、世事变化的体悟
        三、进退出处的抉择
    第四节 聚散穷通总是闲——赠答酬别
第三章 江州杂律诗艺术表现
    第一节 风回云断雨初晴——风格
        一、投身贬途——哀婉悲凉
        二、置身贬所——清丽淡雅
    第二节 夏蕊浓焚百合香——语言
    第三节 点缀花房小树头——表现手法
        一、抒情方式:直白显露抒怀无隔
        二、用典方式:平易多样言简意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杜甫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杜甫遗迹的内涵与外延
    三、杜甫遗迹相关传世文献概述
    四、杜甫遗迹研究相关成果综述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西安杜公祠研究
    第一节 西安杜公祠与杜甫的祭祀形象
        一、明代杜公祠的创建与乡贤杜甫
        二、清初重修杜公祠与诗圣杜甫
        三、清中期重修杜公祠与乡贤杜甫的回归
        四、清末社会动荡与国士杜甫
    第二节 西安杜公祠的历代营建与改建
第二章 鄠县渼陂空翠堂考
    第一节 杜甫与渼陂
    第二节 空翠堂的历代兴建
        一、宋代空翠堂的兴建
        二、明代重建空翠堂
        三、清代杜公祠的兴建
第三章 鄜州羌村遗迹考
    第一节 鄜州羌村地点有两说
        一、宋人洛交羌村说
        二、明人三川羌村说
    第二节 三川杜甫草堂与题刻
    第三节 洛交羌村说的渐占上风
    第四节 三川仍为真羌村
第四章 延安杜甫崇祀考
    第一节 牡丹川与牡丹山:杜甫遗迹传说
        一、杜甫避乱延州说的演变过程
        二、清人对杜甫川的质疑
    第二节 清代杜公祠的创建
        一、清道光创立杜公祠
        二、清同治移建杜公祠
    第三节 杜甫川杜公祠的复建
第五章 秦州杜甫遗迹研究
    第一节 秦州东柯谷杜甫故居与祠堂
        一、杜甫东柯谷故居考
        二、东柯谷杜公祠的兴废
    第二节 天靖山李杜祠的创建
        一、李杜祠创建文献辨析
        二、清人对李杜并祀的推测
    第三节 清代天靖山李杜祠兴废考
        一、顺治十三年宋琬重建
        二、清康熙六十一年卢询重修
        三、乾隆年间重修史实考辨
        四、同治光绪时期的李杜祠
    第四节 清末南郭寺杜公祠的出现
    第五节 宋琬与杜甫祠祀
        一、明清易代之际的深切感怀
        二、职责之内的奉祀活动
        三、寄寓自己的人生感怀
    第六节 清末南郭寺碑记中的杜甫形象
        一、“忠君爱国之忱郁结于胸”
        二、“胸中蕴蓄施之于民物制度”
第六章 成州杜甫遗迹研究
    第一节 成州杜甫故居考论
        一、唐人赵鸿所指杜甫茅茨
        二、宋人晁说之因宅兴祠
        三、杜甫旧居异议考辨
    第二节 儒家道统观照下的杜甫形象
        一、晁说之杜甫祭祀缘由申说
        二、儒家道统下的李杜之争
        三、杜甫“一发忠义之诚”
    第三节 明清成县杜公祠诗歌价值考论
        一、介绍明清杜公祠的重修情况
        二、描摹杜公祠的风物景观
        三、展现多元化的杜甫形象
第七章 栗亭杜公祠研究
    第一节 栗亭地望考
    第二节 徽州栗亭杜公祠创修考
        一、明正德十五年潘仿创建
        二、明万历年间左之贞重修
        三、清康熙五十八年童华祖重建
        四、清乾隆六年牛运震重修
        五、清嘉庆十四年张伯魁重修
        六、光绪二十六年王倜重修
    第三节 栗亭杜公祠碑记中的杜甫形象
        一、作为忠君爱国之楷模的杜甫
        二、作为运命多舛文士代表的杜甫
        三、作为本土神灵的杜甫
第八章 成都杜甫草堂遗迹研究
    第一节 杜甫草堂得名由来
        一、历史上以“草堂”为名的建筑
        二、杜诗以“草堂”称居所
    第二节 唐代五代草堂的历史变迁
        一、唐代成都草堂文献概述
        二、崔宁妾任氏居草堂考辨
    第三节 两宋时期成都草堂的营建
        一、元丰年间吕大防重建草堂
        二、元佑五年胡宗愈刊立诗碑
        三、绍兴十年张焘重建草堂
    第四节 “文贞”谥号与元代草堂学宫
    第五节 明代成都草堂的再造与扩建
        一、洪武二十六年蜀王重建
        二、正统年间重建
        三、弘治十五年改建扩修
        四、嘉靖新建存梅亭与草堂别馆
        五、嘉靖二十五年重修草堂
        六、万历初年新建茅亭
    第六节 清代成都草堂的复建与改建
        一、康熙十年复建杜公祠
        二、康熙二十六年建堂保护杜甫画像碑
        三、乾隆四十三年整修草堂
        四、嘉庆十六年扩建工程
第九章 偃师杜甫墓及遗迹考
    第一节 杜甫归葬偃师文献考辨
        一、《墓志铭》记载归葬偃师
        二、远祖杜预首葬首阳山麓
        三、杜甫家族成员归葬偃师
    第二节 明清文献所载偃师杜甫墓
        一、明代志书中的偃师杜甫墓
        二、明清《河南通志》引发的歧见
    第三节 “正本清源”的努力——偃师杜甫墓的维护
        一、查访与造茔
        二、缅怀与争讼
第十章 巩县杜甫墓暨杜甫故里考
    第一节 巩县杜甫祠墓文献考辨
        一、杜甫归葬巩县说之出处
        二、明清文献中的巩县杜甫墓——孝义保与康家店
        三、杜甫改葬巩县说及“去偃师化”
    第二节 巩县杜甫故里说考辨
        一、杜甫家族与巩县的关联
        二、巩县杜甫故里说的流传
    第三节 清代巩县杜甫祠的创建与维护
        一、巩县杜甫祠的选址
        二、杜氏家族与杜公祠
第十一章 耒阳杜甫墓遗迹研究
    第一节 杜甫死因传说与耒阳杜甫墓溯源
        一、唐代杜甫饱食而死说
        二、唐诗对“身死耒阳说”及杜甫墓的体现
        三、宋代杜甫醉酒溺亡说
    第二节 杜甫身死耒阳传说辨误
        一、臆解杜诗的演绎故事
        二、韩愈《题子美坟》系伪作
        三、耒阳北返仍有杜诗
    第三节 耒阳杜甫祠墓的变迁历程
        一、后晋黄廷翰建祠考
        二、宋代杜甫祠墓的兴修
        三、元明清杜甫祠墓的重修
    第四节 地方文献中的杜甫墓及杜甫形象
        一、历代祭祀的多元内涵
        二、“以公自勉”:抗战时代的呼唤
第十二章 平江杜甫墓祠遗迹研究
    第一节 杜甫旅殡平江说的演变历程
        一、杜甫旅殡岳阳说
        二、明人所见平江杜氏敕诰
        三、杜宗武流寓平江说
        四、杜甫墓的出现
    第二节 平江对杜甫墓的考证
        一、李元度《杜工部墓考》
        二、张岳龄《杜工部墓辨》
    第三节 平江杜甫墓祠的营建
        一、重修杜甫墓与兴建杜公祠
        二、杜公祠列入祀典的努力
结语
    一、本文各部分基本结论
    二、杜甫遗迹的产生规律
    三、杜甫遗迹的类型特征
    四、杜甫遗迹的时代特色
    五、杜甫遗迹的文化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吴融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吴融着述考证
    第一节 吴融诗文集源流考辩
        一、诗歌集
        二、制诰一卷
        三、赋集五卷
        四、《冤债记》一卷
    第二节 吴融诗集版本考补
        一、吴融诗集版本补叙
        二、吴融诗集版本源流补正
    第三节 吴融作品考疑与辑录
        一、诗歌作品考疑和辑录
        二、其他作品辑录
    第四节 吴融作品校勘举隅
        一、异文比对
        二、吴融诗集校勘举隅
第二章 吴融诗歌创作特点及多元风貌
    第一节 吴融诗歌的抒情主题与悲凉声调
        一、一己之悲
        二、时代苦难
    第二节 多样诗风与二元审美取向
        一、绮密瑰妍的学人诗风
        二、淡泊情思与清丽诗风
    第三节 吴融两种诗风的形成及认识
第三章 吴融对元白、温李诗风的学习和接受
    第一节 吴融对元白浅近诗风的学习和接受
        一、吴融诗教说和对白居易的推崇
        二、吴融对元白诗风的接受
    第二节 吴融对温李诗风的接受
        一、题材的继承:绮艳之作
        二、表现手法的学习和接受
        三、吴融对李商隐无题诗和咏史诗的学习和接受
第四章 吴融及其诗歌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
    第一节 吴融诗名在阌乡的流播
        一、吴融寓居阌乡缘由
        二、吴融声名在阌乡的流传
    第二节 吴融诗歌在后世的传播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吴融诗歌系年
致谢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才调歌诗”的概念界定与选题缘由
        1. “才调歌诗”的提出
        2. “才调歌诗”与“艳情诗”的区别
        3.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才调集》及相关研究综述
        1. 选家韦縠家世、生平等的考述
        2. 《才调集》版本的考述与批注本研究
        3. 《才调集》编选体例、特色与韦縠诗学思想等研究
        4. 《才调集》其他相关研究
        5. 中晚唐艳情诗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篇章安排及其说明
第一章 进士文化背景下的“唐才子”及其“才调歌诗”
    第一节 唐人进士文化与“流转”的“唐才子”
        1. 初盛唐进士文化的生成
        2. 中晚唐进士文化的裂变与浮薄士风
        3. 进士文化在晚唐士人身上的另类折射
    第二节 中晚唐进士文化内部的冲突: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 韩孟诗派:进士主流文化的“反叛者”
        2. 元白诗派:进士主流文化的“弄潮儿”
        3. 元白诗风内部的冲突:“风教”与“风情”
    第三节 中晚唐“才调”内涵的转化与“风流才子”的出现
        1. 唐人诗文中“才调观”的递嬗
        2. 中晚唐富于“才调”的风流士人及其诗歌创作
        3. “才调歌诗”的提出与韦縠的“才调观”
    小结
第二章 中晚唐“才调歌诗”的创作谱系与代际更迭
    第一节 中唐“白才子”与“元才子”的“才调歌诗”
        1. 白居易的“才调歌诗”
        2. 元稹的“才调歌诗”
    第二节 中晚唐之交杜牧与李商隐的“才调歌诗”
        1. 杜牧的“才调歌诗”
        2. 李商隐的“才调歌诗”
    第三节 晚唐温庭筠与唐末五代韦庄的“才调歌诗”
        1. 温庭筠的“才调歌诗”
        2. 韦庄的“才调歌诗”
    小结
第三章 合乐、艳色与制造浪漫:“才调歌诗”的唯美三重奏
    第一节 合乐:“才调歌诗”中的音乐之美
        1. “韵高”、“词丽”的“才调歌诗”
        2. 唐人“歌诗”与中晚唐“才调歌诗”的流行
    第二节 艳色:“才调歌诗”中的女性与恋爱书写
        1. 从对“闺怨”的模仿到“艳情”的突破
        2. 成为书写焦点的妓女
        3. 唐才女们的创作
    第三节 制造浪漫:“才调歌诗”中的才子佳人式恋爱
        1. 中晚唐时期的“才子”与“佳人”
        2. “才子”与“佳人”间的相互认同
        3. 中晚唐浪漫文化的形成
    小结
第四章 “才调歌诗”与“花间词”的暧昧界限
    第一节 五代西蜀《才调集》的编选与《花间集》的问世
    第二节 “歌”、“诗”的分离与“词”的勃兴
    第三节 “才调歌诗”与“花间词”中的绮艳世界
    第四节 “才调歌诗”中的浪漫演绎在“花间词”中的消歇
    小结
第五章 《才调集》的成书背景、时代意义及其嗣响
    第一节 西蜀文学传统与韦縠“才调观”的形成
    第二节 韦縠对五代西蜀浮艳创作风气的接纳与反拨
    第三节 蜀地诗人的没落与《才调集》的愿景
    第四节 《才调集》在明清两代的嗣响
    小结
结语: 最后的“唐才子”与最后的“唐人选唐诗”
参考文献
附录: 《才调集》中138位唐代士人相关资料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周贺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关于周贺诗僧身份的说明
第一章 周贺生平事迹考述
    第一节 周贺籍贯考辩
    第二节 周贺生卒年补考
    第三节 周贺生平履迹考述
        一、少从浮屠,游历长安
        二、漫游干谒,返初还俗
        三、荣望落落,归隐自终
    第四节 周贺诗重出误收补考
        一、《送僧》
        二、《送忍禅师归庐岳》
        三、《重阳》
        四、《赠卢长史(句)》与《游南塘寄王知白(句)》
第二章 周贺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交游诗
        一、赠答方外之士
        二、寄予诗友故交
        三、投谒上级官员
    第二节 送别诗
        一、惜别挂念,相思盼逢
        二、感怀远人,兼抒己志
    第三节 行旅诗
        一、羁旅漂泊的思归之情
        二、孤独愁苦的寂寥之心
    第四节 闲适诗
第三章 僧气未脱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周贺的佛禅思想
    第二节 以禅入诗的题材选择
        一、佛理禅悟的渗透
        二、佛禅习惯的流露
        三、僧人形象的刻画
        四、禅院生活的描绘
    第三节 禅思烛照下的艺术表现:清苦净寂
        一、崇尚苦吟与诗法谨严
        二、特殊意象中的僧衲气
        三、清净禅心与清寂禅境
第四章 清淡雅洁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清寒淡雅的语言特色
        一、清寒在目
        二、淡雅有味
    第二节 平易雅洁的语言表达
        一、生动简洁,工于炼字
        二、自然流畅,妙于炼句
        三、体物入微,擅于白描
第五章 清淡幽僻的意境艺术
    第一节 清僻与淡雅的意象特征
        一、清瘦幽僻的意象群
        二、清闲淡雅的意象群
    第二节 清幽与闲淡的意境特征
        一、清寂幽深的意境
        二、清闲淡远的取境
        三、壮阔、沉郁的别调
第六章 周贺诗歌比较研究
    第一节 周贺与贾岛、姚合的诗歌艺术比较
        一、与贾岛比较:幽僻处学从贾岛
        二、与姚合比较:闲淡处追慕姚合
    第二节 周贺诗在姚贾诗派中的独特性
        一、与诗僧无可的诗歌比较
        二、与诗派其他重要成员的诗歌比较
第七章 周贺诗歌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周贺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一、在中晚唐诗坛中的地位
        二、在后世诗名不显的原因
    第二节 周贺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元稹洛阳行迹考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吴融《唐英歌诗》校注[D]. 王存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3]昭明太子东宫学士研究[D]. 刘珊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D]. 刘丽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6]杜甫遗迹研究[D]. 王超. 西北大学, 2019(04)
  • [7]吴融及其诗歌研究[D]. 雷学洪.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D]. 周芷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周贺及其诗歌研究[D]. 刘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元真洛阳游记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