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庆[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文中认为利益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而利益分配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矿产资源以其蕴含的巨大利益有力地支撑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但一段时期内,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领域所出现的两极分化、严重不公现象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关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仍存在诸多理论困境,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提升。本研究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为研究对象,围绕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与经验,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完善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应坚持的原则与举措等三部分进行框架建构。从矿产资源相关概念与界定、理论与经验切入,梳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与制度下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和观点,探讨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状况、经验和问题,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内在成因,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探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辩证评析诸多学术观点,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研究进路提供智慧启迪。导论部分主要说明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现状,确定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考量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为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概述。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释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专业术语的内涵,归纳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发展的思想理论,梳理中国古代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实践经验,确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在确定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范畴内,对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总体情况、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整体发展路径,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对象。第三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偏差两个维度,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在各阶段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和形成原因,以基本原理与具体规范相结合、主观思维与客观现实相联系,找到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困境的根源,确定研究的重点和界线。第四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依据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党的领导、国有化、人民共享和社会共建等四个方面,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确定研究的规范和依据。第五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探索并完善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理论,通过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路径,以权益金制度、税费体系、法治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等举措,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纵深发展。

宋铁勇[2](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指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侯章帅[3](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4](2019)在《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文中认为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吴中海[5](2019)在《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活断层是在最近地质时期持续活动,并且未来仍将活动的断裂。活断层作为破坏性地震的主要危险源及其可能衍生的多种潜在灾害作用,意味着它的存在对所在区域的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难以回避的灾害风险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活断层数量多且遭受相关灾害影响特别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科学评价活断层危险性且有效减轻相关的灾害风险必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是评价活断层灾害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介绍并总结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活断层编图与空间数据库建设工程等所采用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方案。综合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活断层定义及分类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的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现有技术手段及地质上的可操作性、应用目的和社会对活断层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活断层定义的关键是过去活动时限及潜在发震能力的选择或确定,前者涉及"新构造、第四纪、晚第四纪、全新世和历史上"共5个不同时间尺度,后者包括"M≥5.0的破坏性地震、M≥6.0的强震和M≥6.5的可能产生地表位移或变形的地震"共3类。晚第四纪和全新世等短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适合应用于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带,但第四纪和新构造等长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在板内变形区和稳定大陆区,或包含了多种不同活动构造域的区域更为可取。而M≥5.0地震适用于作为区域性防震减灾的震级标准, M≥6.5地震一般可作为活断层避让规范或法规中的标准。国内外最常见的活断层分类方案是基于断裂活动强度与频度(主要通过断层滑动速率与地震复发间隔两个定量参数来体现)和活动时代的分类。但在确定不同级别断层的具体定量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主要活断层活动强度和活动时代的差异性与现有数据的多寡及有效性,从而达到分类方案可有效区分不同级别活动断裂的目的。另外,活断层评价中还经常涉及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问题,前者反映的是断裂过去的活动状态,主要通过断层的最新活动时间、平均滑动速率和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等定量参数体现,而断层的危险性主要针对的是活断层在人类社会所关心时段内或工程寿命期内,断裂活动可能造成的灾害及其风险程度,需要在判定断裂活动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强震可能出现的位置、震级的大小、地表断层的分布以及一旦发生强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通过合理区分出断层的危险性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工程规划建设部门有效减轻、防控或管理活断层灾害风险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依据。目前,世界上活断层比较发育且灾害影响显着的典型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全国范围内的活断层普查工作,并把综合编制可更新的且公开共享的全国性活断层图及空间数据库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以及有效应对活断层灾害风险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其中美国西部地州和新西兰等制定的活断层避让法规或规范,非常值得活断层数量多且相关灾害问题突出的中国或类似的国家和地区借鉴。

张文波[6](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赵丽芬[7](2017)在《过渡时期的矿业法令问题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其立法本身也带有过渡性质,造成了过渡时期矿业法令制度的独特特点。在此期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关于在勘探工作中临时占用农村土地及砍伐农民林木的赔偿办法》等法律法规,在矿业主管机关、矿业用地、矿业权流转方面进行了变革,为后期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制奠定了基础。笔者对过渡时期的矿业法令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过渡时期矿业法令制度的立法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概况,然后结合过渡时期颁布的其他法令对矿业投资多元化、矿业管理体制、矿业用地、矿业权流转、矿区环境保护等进行了重点解读,由于当时中国废除“六法全书”,抛弃旧法统向苏联学习经验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本文在进行重点分析时综合比较了过渡时期矿业法令制度与《中华民国矿业法》以及苏联矿业制度的差异,进而对过渡时期的矿业法令进行先进性与局限性的分析。最后,笔者通过对过渡时期矿业法令制度由浅入深的研究,总结出对当代矿业立法的几点启示和借鉴。

王申[8](2016)在《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文中认为地质队是我国当代地质和矿产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担负着矿藏资源勘探的生产性任务,另一方面也投入了地矿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矿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然而,其发展历史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本文以321地质队前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个案,试图弥补这一不足。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和该队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地质工作报告为基础,结合多位当事人的口述访谈资料,首先梳理和还原了该队矿产勘查与科研发展的历史,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在找矿、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地质队工作的主要特点:第一阶段是该队草创和初步发展时期,也就是从建队、铜官山铜矿勘探到江北地区普查找矿阶段。这一阶段321队因缺少经验,各项工作都处于学习和探索之中,同时因地质资料有限,故研究工作多针对单个矿床且描述性较强。第二阶段是该队工作大发展和各项成果突出涌现时期,时间大致是从“大跃进”起至“文革”爆发前,开展的工作包括狮子山和凤凰山两个重要铜矿床的勘探与发现、对铜陵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以及对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开展。这一阶段321队发现或勘探了大量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在地矿科学方面除对单个矿床的研究外,还开展了对整个工作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基础性和理论性明显增强。第三阶段是该队的常规发展期,时间大致自“文革”起,至改革开放前,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老鸦岭铜矿和冬瓜山铜矿的发现与勘探以及“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提出。这一阶段地质队的找矿实践与地矿学研究循环递进和相互推动,体现出了地质队开展科研的特点和优势。在对三个阶段历史的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本文还重点分析了321地质队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与特征,讨论了其中地质勘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与专业科研机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采取“任务带学科”的方式不同,地质队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受矿产勘查任务的直接驱动,使得任务与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而且这并不妨碍地质队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理论探索,并在全国地质科研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2.虽然地质勘探工作具有严格的计划性,但地质队在矿床勘探报告之外的研究工作却有相当的自由性,表现为自发研究、自由选题,此又与地质队技术领导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兴趣息息相关。3.地质队由于历史环境原因,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地质人才,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实践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地质队员实用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还能够促进其科研能力的进步。4.321地质队的历史经验对促进当代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等问题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臧小鹏[9](2016)在《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研究》文中提出地质资料源于地质工作,服务于环境保护、工程选址、资源开发等方方面面。在不同时期,政策工具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水平。政策工具是西方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并且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政策工具,即政府为实现自身所设立的目标,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一座“桥梁”。本文旨在运用政策工具,通过对我国地质资料有关的服务政策进行分阶段梳理和总结,分析不同的因素影响政策工具的不同阶段,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政策工具。地质资料服务离不开汇交与管理,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服务研究情况。国内学者在汇交与管理环节,普遍认为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操作性不强,需要出台更细化的规章。还需要对地质资料建立统一的平台,对资料进行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国外方面,发达国家汇交制度比较完备,统一建立全国地学实物资料库和数据档案库,汇交机构权责明晰,社会化服务广泛且内容丰富、信息化程度较高、地质资料信息不断普及。其次,本文介绍了涉及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把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分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不同时期三类政策工具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分析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环境、利益相关者等)。最后,对完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一些列新的政策工具。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政策工具逐步丰富发展,国家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政策工具去解决每个阶段地质资料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例如,在第一阶段,缺乏地质资料管理结构,运用强制性工具建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运用混合型工具鼓励资料在各部门间交换,但这一阶段并未对社会公众开放地质资料服务。)在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下,限制了社会公众的选择,也没有开放信息服务产品的市场;其次,政策工具从理顺政府机构的职能、体系设计等“官方”问题逐渐转向地质信息产品开发、加强地质科普教育这种贴近“民生”的问题,但由于现有政策工具所构建的服务体系并做到重视市场需求,没有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使得服务效果有限。未来,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仍然需要以强制性工具为主,建立多层次服务的格局;加强平台建设、吸引民营化组织参与;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开发自愿性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制度规范、层次清晰地服务体系。

吉艳艳[10](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认为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矿产资源
        1.1.2 利益
        1.1.3 利益分配
        1.1.4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1.2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1.2.3 西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1.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1.3.1 中国古代及近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1.3.2 资本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1.3.3 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2.1 改革前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2.1.1 总体情况
        2.1.2 基本经验
        2.1.3 主要问题
    2.2 改革中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2.2.1 总体情况
        2.2.2 基本经验
        2.2.3 主要问题
    2.3 “深改”以来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2.3.1 总体情况
        2.3.2 基本经验
        2.3.3 主要问题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理论认识误区
        3.1.1 忽略对矿山地租理论的研究
        3.1.2 地质矿业规律理解错位
        3.1.3 法律规范存在逻辑矛盾
    3.2 政策实践偏差
        3.2.1 借鉴国内外经验不全面
        3.2.2 税费政策运用不准确
        3.2.3 利益主体不平衡
第四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
    4.1 坚持党的领导
        4.1.1 加强党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领导
        4.1.2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4.2 坚持国有化方向
        4.2.1 国有化的依据
        4.2.2 国有化的内涵
        4.2.3 国有化的步骤
    4.3 坚持人民共享目标
        4.3.1 侧重民生领域建设
        4.3.2 健全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
    4.4 坚持社会共建方式
        4.4.1 中央统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4.4.2 协调相关主体权利冲突
第五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
    5.1 完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理论
        5.1.1 规范参与分配的规则依据
        5.1.2 健全参与分配主体范畴
        5.1.3 调整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价值取向
    5.2 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
        5.2.1 坚守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
        5.2.2 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
    5.3 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治理水平
        5.3.1 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
        5.3.2 健全矿产资源税费体系
        5.3.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法治化建设
        5.3.4 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2.1 区域地质演化
        2.1.1 全球构造背景
        2.1.2 华南演化历史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3.2.2 ARCGIS简介
        3.2.3 GPLATES简介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4.1 阿瑟尔期
    4.2 萨克马尔期
    4.3 亚丁斯克期
    4.4 空谷期
    4.5 罗德期
    4.6 沃德期
    4.7 卡匹敦期
    4.8 吴家坪期
    4.9 长兴期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5.2 原型原位重建
    5.3 小结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1 创建探矿工程队伍
    1.2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1.3 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工作
        1.3.1 科学研究工作
        1.3.2 科技情报工作
        1.3.2.1 创办专业杂志
        1.3.2.2 创建学术组织
        1.3.2.3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1.4 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国产钻探装备
    1.5 初步建立管理体系,建章立制
        1.5.1 操作规程
        1.5.2 管理办法
        1.5.3 定额
        1.5.4 技术标准
    1.6 小结
2 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2.1 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多工艺钻探技术逐步完善
        2.1.1 以金刚石钻探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起步
        2.1.2 以绳索取心钻进为主的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成为地质岩心钻探主体
        2.1.3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2.1.4 受控定向钻进技术研究应用成果斐然
    2.2 以反循环为主体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体系获推广应用
    2.3 以低密度为主体的护孔、堵漏、保矿技术体系形成
    2.4 以坑道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奥法掘进技术体系得到推广应用
    2.5 水文水井钻探、高温地热钻井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2.6 地质钻探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7 地质勘查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2.8 科研能力及国际交流得以加强
    2.9 小结
3 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
    3.1 贯彻地矿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3.2 工程勘察钻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3.3 工程施工钻探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
        3.3.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3.3.2 基坑支护与地基处理设备
        3.3.3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与设备
        3.3.4 其他特殊工程
    3.4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初显神威
    3.5 坑探工程技术进步,服务领域拓宽
    3.6 对接井施工技术解决盐岩采矿技术难题
    3.7 建筑装修薄壁工程钻技术
    3.8 地质钻探技术稳中求进
    3.9 小结
4 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
    4.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大变革
    4.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深部钻探工程
    4.3 钻探工程在地热、铀矿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中一展身手
    4.4 页岩气勘探开发依托钻井技术进步取得突破
    4.5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4.6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4.6.1 前期准备工作
        4.6.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
        4.6.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4.6.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4.6.5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
        4.6.6 极地钻探工程
    4.7 积极开展大洋钻探
    4.8 积极开展绿色勘查钻探技术研究
    4.9 探矿工程专业标准体系逐步成熟并完善
    4.10 钻探技术在矿山救援等特种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5 展望

(5)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断层定义
    1.1 活断层的基本定义
    1.2 活断层的时限
2 活断层相关概念和术语
    2.1 新构造(Neotectonics)与新构造断层(Neotectonic fault)
    2.2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与能动构造源(Capable Tectonic Source)
    2.3 其它相关的活断层术语与定义
3 活断层分类
    3.1 基于断层活动性的分类方案
        3.1.1 以地质-地貌指标为主的分类方案
        3.1.2 以断裂滑动速率为主要指标的分类方案
        3.1.3 基于断裂重复活动间隔的分类方案
        3.1.4 国内工程地质领域所采用的断层活动性分类方案
    3.2 基于断裂最新活动时代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3 基于综合指标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4 其它分类方案
4 典型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活断层定义与分类
    4.1 美国
    4.2 日本
    4.3 意大利
    4.4 希腊
    4.5 新西兰
    4.6 台湾地区
    4.7 中国大陆地区的活断层定义与应用
5 活断层编图及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5.1“世界主要活断层编图”项目
    5.2“GEM Faulted Earth”计划中的“全球新构造断层数据库”
    5.3 美国的“第四纪断层与褶皱数据库建设”工程
    5.4 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发震断层空间数据库
    5.5 日本的活断层编图
    5.6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数据库”
    5.7 中国的活断层编图与分类方案
6 讨论
    6.1 活断层定义中的地震震级标准
    6.2 活断层时限的选择
    6.3 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
7 结论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7)过渡时期的矿业法令问题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2 过渡时期矿业法令概况
    2.1 过渡时期矿业立法的背景
    2.2 过渡时期矿业法令的发展历程
    2.3 过渡时期矿业法令的内容
3 过渡时期矿业法令的重点内容解析
    3.1 矿业投资多元化
    3.2 矿业管理体制
    3.3 矿业用地
    3.4 矿业权流转
    3.5 矿业环境保护
4 过渡时期矿业法令的评价及其对当代矿业立法的启示
    4.1 对过渡时期矿业法令制度的评价
    4.2 对当代矿业立法的启示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的任务
    3. 依据材料、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第1章 建设任务的推动:321地质队的建立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
    2. 铜官山区位及开发历史
    3. 321地质队的成立与人才配置
    4. 321地质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
第2章 勘探铜官山与“铜官山式”
    1. 铜官山矿田的勘探
    2. 铜官山地质研究
    3. 铜官山外围普查及新人的成长
第3章 讲求实效的研究:江北找矿之经验与教训
    1. 全面普查阶段与321队转入江北
    2. 华东地质局的建立及321队改组
    3. 穿山洞铜矿床的发现与勘探
    4. 拔茅山勘查经过及经验教训
第4章 从材料到理论:勘探热潮与区域构造学的探索
    1. 勘探狮子山矿床
    2. 勘探凤凰山矿床
    3. 找矿“大跃进”
    4. 区域构造研究
第5章 1:5万普查-测量
    1. 1:5万普查-测量的背景
    2. 铜陵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提出与实施
    3. 兼作1:5万区测试点及补充工作
    4. 铜陵1:5万工作的成果与意义
第6章 “多层楼成矿模式”与隐伏矿床的发现
    1. 成矿“多层楼”特征及老鸦岭、大团山铜矿的发现
    2. 冬瓜山矿床的发现
第7章 “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形成
    1. 矿床学上的“水火之争”及相关探索
    2. 常印佛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
    3. 创新价值:与同时代层控矿床研究之比较
结语
    1. 任务驱动的研究
    2. 计划体制下的自由探索
    3. 实践中的人才培养
    4. 历史经验及借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9)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性成果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研究
        2.1.1 关于国内、外地质资料汇交政策的研究
        2.1.2 关于国内、外地质资料管理政策的研究
        2.1.3 关于国内、外地质资料服务政策的研究
        2.1.4 小结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公共产品理论及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政策理论
        2.2.3 政策工具的含义、类型与选择
第3章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归类
    3.1 强制性工具应用归类
        3.1.1 政府机构的应用归类
        3.1.2 馆藏机构的应用归类
        3.1.3 社会公众的应用归类
    3.2 自愿性工具归类
        3.2.1 馆藏机构的应用归类
        3.2.2 社会公众的应用归类
    3.3 混合型工具归类
        3.3.1 政府机构的应用归类
        3.3.2 馆藏机构的应用归类
        3.3.3 社会公众的应用归类
第4章 不同发展时期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的应用与选择分析
    4.1 体制内、分割化服务阶段(1950-1977年)
        4.1.1 政策工具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应用
        4.1.2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及使用成效
    4.2 探索性对外服务阶段(1978-1999年)
        4.2.1 政策工具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应用
        4.2.2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及使用成效
    4.3 公益性、商业性地质资料服务阶段(2000-2005年)
        4.3.1 政策工具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应用
        4.3.5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及使用成效
    4.4 集群化、产业化服务阶段(2006-至今)
        4.4.1 政策工具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应用
        4.4.2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及使用成效
第5章 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与服务体系分析
    5.1 历年政策工具分类梳理
        5.1.1 强制性工具的应用归类
        5.1.2 自愿性工具的应用归类
        5.1.3 混合型工具的应用归类
    5.2 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的总结
    5.3 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6章 创新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
    6.1 运用强制性工具,完善地质资料市场化服务体系
    6.2 加强平台建设,吸引民营社会化服务力量
    6.3 建设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监督、评估机制
    6.4 培育自愿性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参与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D]. 王中庆. 山西大学, 2020(12)
  •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J].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9)
  • [5]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J]. 吴中海. 地球学报, 2019(05)
  •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7]过渡时期的矿业法令问题研究(1949-1956)[D]. 赵丽芬.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8]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D]. 王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9]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政策工具研究[D]. 臧小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