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油气运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一、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1](2021)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白云凹陷为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据最新估算,其油气地质资源量为20-80亿吨。当前,白云凹陷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层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占整个资源量的七分之一,因而白云凹陷深部地层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白云凹陷文昌组地层埋深普遍超过4000m,凹陷中心地层埋深更是达到8000-12000m。由于缺少钻井资料的有效揭示(与地层埋深大有很大关系),当前白云凹陷文昌组油气分布、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及有利成藏区带等重要问题尚不清楚,给后续油气勘探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在白云凹陷文昌组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传统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依赖于井资料,其对于像白云凹陷文昌组这类无井地区并不适用。目前,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还没有人尝试过,因而这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以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层序为例,本文首次基于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1)刻画烃源岩分布。通过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来开展古地貌、古环境及沉积相分布研究,得到每个层序的密集段分布,进而通过密集段来刻画烃源岩分布范围;2)刻画沉积砂体分布。通过增强地震岩相分析(6个传统地震相标识和光滑性、整洁性和特殊反射波形等3个新增地震标识)从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地震岩相,然后通过砂岩(骨架岩相)地震扫描解释刻画砂体平面分布;3)砂体与烃源岩的连通关系研究。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水流路径等3要素叠加重建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得到砂体与烃源岩的平面叠合分布。然后通过两者的的空间关系来开展砂体与烃源岩连通性研究;4)砂体与砂体连通性研究。通过砂体扫描解释、砂体尖灭及连通性测试分析来开展砂体间连通性研究;5)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析。将湖盆古地貌与三类孔隙性砂体叠合,首先根据地层倾向和古水流路径确定优势运移方向,然后通过辨别烃源岩→优势输导砂体→盆地边缘或油气圈闭,确定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有利汇聚区;6)油气运移痕迹研究。油气运移经过砂岩孔隙时,会在孔隙空间留下残留油,其在后期高温高压背景下会裂解成气,使砂岩成为含气砂岩,表现为低速层。这类砂岩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强振幅反射,据此反射特征可以识别油气运移痕迹。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增强地震相分析,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3类地震岩相:硅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含灰质碎屑岩。其中硅质碎屑岩细分为砂包泥、砂夹泥、砂泥互层、泥夹砂、泥包砂、泥岩。火山碎屑岩细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灰质碎屑岩细分为泥灰岩和钙质砂泥岩。(2)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识别方法。砂包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弱振幅不干净反射。砂夹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干净反射,其中高孔隙含气河道砂表现为强振幅反射。水下分流河道砂呈层状连续、多个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席状砂呈平行、层状连续、光滑、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湖底扇砂呈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干净、弱-强振幅反射。火山集块岩呈弱层状、不整洁、弱振幅反射。火山碎屑沉积岩呈极不光滑、层状、弱振幅反射。火山熔岩呈左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光滑、不连续、强振幅反射。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及强振幅是孔隙性砂岩最典型的识别特征。(3)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和水流路径三要素叠合,构建了白云凹陷文昌组5个层序的沉积体系,其包含4类“源-汇”体系:1)主洼北部缓坡带以番禺低隆起为主要物源(东北斜坡局部含火山碎屑物源),主要为河流-浅湖-深湖过渡环境,发育大-中型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2)主洼西南轴向陡坡带以云开隆起为主要物源,纯陆源碎屑沉积,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大-中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3)主洼东南陡坡带以云荔隆起陆源碎屑(主要)与火山碎屑为混合物源,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中-小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4)白云东洼为陡坡+岩浆底侵形成的多隆洼多物源体系,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体规模相对较小。(4)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七类砂岩输导层,分别为:1)原地输导层,深水扇砂,砂岩被烃源岩包围,形成岩性圈闭;2)短距离层状输导层,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或深水扇砂体相互连通构成;3)长距离层状砂岩输导层,由三角洲砂体(辫状河道和前缘砂)构成,其主要存在于单个分支河道三角洲朵叶体内;4)顺倾向层状砂岩输导层,由辫状河三角洲砂层顺倾向方向进行输导,主要在单个三角洲朵叶内输导;5)顺倾向和侧向砂岩输导层,可在不同三角洲朵叶体间输导;6)三角洲砂岩与基底不整合面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7)砂岩输导层与断层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5)刻画了文昌组沉积期白云主洼不同地区砂岩输导层的分布:1)主洼西北缓坡带:整体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内部的砂岩孔隙性好、连通性高,多个期次的三角洲砂体(河道砂、河口坝和席状砂)可构成长距离的砂岩输导体,加上层序内部的砂体均与深洼区烃源岩连通。因而这一地区砂岩输导层最为发育;2)主洼西南陡坡带:WCSQ1和WCSQ2于断层下降盘洼陷区发育大量扇三角洲砂体,其前缘砂体具备较好的孔隙性,并与深湖相泥岩较好地连通,具有形成大型滚动背斜圈闭的潜力;3)主洼西侧:WCSQ1和WCSQ2发育大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它们可以构成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滚动背斜圈闭油气藏的潜力。WCSQ3和WCSQ4则发育斜坡背景的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油气藏潜力;4)主洼东北斜坡带:受东侧火山碎屑影响,WCSQ1-WCSQ4主要发育短距离砂岩输导层,而WCSQ5发育长距离砂岩输导层;5)主洼东南地区:受湖盆边缘火山碎屑影响,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建的短距离砂岩输导层。(6)指明了白云主洼文昌组有利成藏区带和层段。西北斜坡带为最好的成藏区,WCSQ2-WCSQ4等3个层序段具有较大的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其次为西南断阶带,WCSQ1和WCSQ2具有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再者为主洼西侧,WCSQ3和WCSQ4两个层段具有较好的成藏潜力。主洼东北、东南部及白云东洼等区域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砂岩输导能力差,古油气藏规模较小。本论文首次在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的砂岩输导体研究,创新成果包括:(1)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的地震识别技术;(2)探索出一种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的方法。这些创新成果对于湖相沉积和无井区超深层的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能指导白云凹陷深部地层的油气勘探。

郭秋麟,陈宁生,柳庄小雪,刘继丰,于京都[2](2020)在《盆地模拟关键技术之油气运聚模拟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拟岩性地层油气藏。通过建立简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对三维圈闭空间和储层物性的描述,解决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模拟难题,实现了流线模拟技术的跨跃。(2)侵入逾渗模拟技术。该技术已经比较实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断面、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的刻画还不够细化,无法对断面、不整合面单独赋参数。三维输导体系网格建模方法和基于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三维油气追踪技术,能够有效地透视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油气聚集、油藏调整和次生油藏的生成过程,使该技术得到较大发展。(3)三维达西流模拟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理论上最先进的技术,但地质参数很难达到其数值模型的精度要求。因此,改进地质网格模型,精确刻画地质参数,是三维达西流模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顺层柱状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变网格条件下的渗流方程,引入矢量渗透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渗流问题,使模拟技术得到改进。

王永臻[3](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刘鉴钊[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圈闭有效性评价一直是石油勘探的重要任务之一,现有的圈闭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如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专家打分等,但这些方法都依赖于地质人员的经验。本文将圈闭有效性评价问题转变为深度学习中的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智能化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选取胜利油田罗家地区作为实验工区,对罗家地区主要的两类圈闭:构造-岩性圈闭和地层不整合体圈闭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两类圈闭的评价体系,对其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两类圈闭进行了地质解剖,按照评价体系提取了相应的地质要素。搭建了7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将解剖得到的两类圈闭地质要素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油气藏样本库,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并应用于目标区域圈闭有效性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蒋德鑫[5](2020)在《珠江口盆地L凹陷恩平-文昌组烃源岩测井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深水区恩平组、文昌组烃源岩层埋深较大,钻揭该层系烃源岩的井较少,通过实测的有机碳含量(TOC,下同)数据难以满足对全区有效烃源岩的精细评价,因此,需借助地球物理数据对烃源岩地化参数开展预测。研究表明,测井参数与烃源岩TOC之间存在响应关系,可以利用测井参数对TOC进行预测。本论文利用电阻率曲线(RT,Ω.m,下同)、声波时差曲线(AC,μs/ft,下同)、中子孔隙度曲线(CNL,%,下同)、自然伽马曲线(GR,API,下同)和密度曲线(DEN,g/cm3,下同)建立了 L凹陷恩平组、文昌组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模型,分别是曲线叠合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并探讨了 3种模型预测效果的差异以及模型的优缺点和地区适用性,对7 口井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恩平组三角洲前缘亚相中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优于曲线叠合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TOC与实测值相关系数(R)为0.677,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R为0.6543,曲线叠合模型单井预测结果平均不超过0.65。文昌组多元回归模型中三角洲前缘(R=0.831)和中深湖亚相(R=0.862)烃源岩预测结果优于滨浅湖亚相(R=0.665),BP神经网络模型(R=0.895)预测结果优于多元回归模型,曲线叠合模型整体预测结果较差。综合认为,神经网络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文昌组有机碳含量预测,多元回归模型更适用于恩平组的有机碳含量预测。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可向该坳陷其他次级凹陷推广应用。与邻区凹陷的预测结果对比认为,BP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之间难以用显式函数表达且有足够样本量的情况,可用于烃源岩早期评价;多元回归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之间满足明显相关性的地质情况;曲线叠合模型适用于不含钾长石,并且伽马曲线对粘土和有机质含量响应明显的地层。

洪唯宇[6](2018)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里坪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经过多年勘探,迄今尚未发现商业性油气田。主要原因是烃源岩生油气潜力不明确,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不清楚。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进行重新解释,结合岩心描述与样品分析化验,开展一里坪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油气成藏过程模拟,由此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厚度较大,沉积相主要为深湖与半深湖相。在本区广泛发育的新近系暗色泥岩是主要烃源岩,烃源岩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4%,有机质类型以II2型和III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为0.56%,成熟度整体较低。同时研究区下伏的侏罗系也是烃源岩。纵向上泥岩与砂岩交互出现,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构造型圈闭,包括背斜圈闭、断背斜圈闭等。受到喜山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较为发育,可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侏罗系与古近系之间的地层不整合,与平面上分布相对较广的新近系粉砂岩和砂岩,可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各套烃源岩在上新世晚期已进入主要生油气阶段,而构造圈闭主要发育期为上新世中晚期,油气成藏时空配置相对较好。建立起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即:“深大断裂与不整合控制的煤型气成藏模式”、“内储原生式的油型气成藏模式”和“油型气—生物气混合成藏”。根据烃源岩条件、储盖条件、油气成藏时空配置、油气成藏模式与试油试气数据综合分析,预测出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的三个油气勘探有利区:伊克雅乌汝有利区、碱石山—落雁山有利区和鄂博梁有利区。

朱兆群[7](2017)在《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指出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也是成藏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并具有层次性,而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可以定量刻画认识油气的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特征,对深化油气地质认识、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以及提供科学决策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充分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针对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重点围绕不同层次的评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通过系统归纳初步给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评价流程和评价原则等,指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是以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和差异性思维为指导,在立足于已有有限的勘探资料和成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系统评价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以实现快速、直观地刻画分析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和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而能够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油气分布评价单元的划分、差异成藏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定量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是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单元的层次划分方案,并通过成藏差异性影响要素分析重点针对油气区带-圈闭单元、钻探目标-储聚单元、油气藏-储层单元所对应层次的评价对象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指标库;对构造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定量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方法模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单元的评价特点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模型库;指出评价指标的有效筛选处理以及不同评价模型的组合改进等是提高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济阳坳陷邵家地区沙四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通过构造特征及流体势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区带和圈闭单元,并结合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特征采用粗糙集方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评价对象多,钻探结果差异大,油气勘探程度偏低且以定性认识为主的评价特点,围绕地质风险及有利性采用具有不同评价思路的改进的层次分析和地质风险概率法、集对分析法以及分类建模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单元进行组合评价和综合分类,并刻画其平面展布,同时通过多重对应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成藏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揭示出成藏主控因素和差异特征,提供有利目标,为油气勘探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开展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在平面上根据构造特征将永安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三级圈闭和四级圈闭作为主要的钻探目标,在纵向上根据标志层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戴一段划分出不同的砂组作为主要的储聚单元;通过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分析并采用条件概率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针对研究区断块“小、贫、碎、散”,勘探程度不均衡且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点,围绕评价单元的含油气性采用多个含油气概率模型包括变权Topsis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利用空间叠合方法实现含油气性的立体量化表征,并通过星座图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含油气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油气地质认识对评价结果进行成因解释,并提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思路和有利钻探目标。以苏里格气田苏29井区盒8下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构型分析等对盒8下段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地层细分,以单砂体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指出储层是影响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关键要素,并采用熵权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油气藏储层变化大,不确定性强,开发成果资料不完备以及以定量连续型指标为主的特点,围绕储层非均质性采用多种具有不同评价原理的模型包括改进的模糊灰色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通过空间表征刻画储层的平面非均质和不确定性特征,并采用简单对应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区并结合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地质成因解释,以有效指导气田的钻探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等。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某种意义上隶属于油气资源评价中勘探目标评价的范畴。本文在评价中通过组合集成改进探索形成和引入了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模型,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丰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方法手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评价中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相关讨论说明,并初步设计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系统。

陈子剑[8](2016)在《东海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气藏地层孔隙压力研究》文中提出钻井实践表明,东海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气藏异常高压发育,但是测井和地震数据对异常高压的反应较弱,导致孔隙压力的精确预测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低孔低渗气藏的孔隙压力,实现精确的预测和监测。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研究了低孔低渗气藏孔隙压力的预测和监测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根据西湖凹陷地层岩性、储层物性、断裂构造演化以及油气运聚特征,研究了西湖凹陷孔隙压力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断裂构造演化与生排烃过程相配合,决定了油气的分布,而西湖凹陷发育多种不同类型的断层,并且各类断层的封闭性差异较大,导致西湖凹陷孔隙压力纵横向分布规律差异较大。结合西湖凹陷工程实例,利用声波-密度交会图、声波-有效应力交会图、以及声波-电阻率-密度曲线进行了成压机制判断。研究发现,单纯依靠测井数据的判断方法会误判低孔低渗地层的异常高压成因。结合低孔低渗气藏特点和西湖凹陷孔隙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认为生烃作用和油气充注是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气藏主要成压机制,而欠压实和构造挤压造成低孔低渗气藏高压的可能性较低。利用Eaton法和Bowers法对西湖凹陷孔隙压力进行了预测,发现由于低孔低渗地层声波速度对异常高压反应较弱,以及孔隙压力纵横向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常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容易低估异常高压。研究了异常高压的保压机制,提出从释压途径分析异常高压存在可能性。结合西湖凹陷构造特征,确定了断层和不整合面是影响其异常高压保存的主导因素。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断层类型和异常高压的关系,建立了异常高压存在可能性的判断方法。从释压动力分析异常高压上限,研究了基于水力压裂和基于断层稳定性的孔隙压力上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利用地震数据预测孔隙压力上限纵向分布规律的方法,为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时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量化的参考。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结合西湖凹陷工程实例,研究了基于dc指数的Eaton法和标准钻速法对低孔低渗地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dc指数的Eaton法不适用于监测低孔低渗地层卸载导致的异常高压,而标准钻速法没有考虑低孔低渗地层钻井时的围压效应。优选并修正了Young钻速方程,考虑了围压效应对低孔低渗地层抗钻强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低孔低渗的孔隙压力监测模型,并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和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低孔低渗地层的孔隙压力监测。

任建四[9](2013)在《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圈闭评价是油气资源评价中具体而重要的工作,其工作重点集中体现在对圈闭地质风险的准确评估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探测和勘探技术对地下数据的获得带来有益的帮助,圈闭评价的准确性也相对提高。但随着油气的开采程度的增加,容易发现的构造特征明显的圈闭已经陆续发现,构造特征不是很明显的圈闭将难以准确地发现,油气勘探的风险在逐渐增加,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勘探成熟区的新的油气圈闭的准确勘探的重要性逐渐被石油地质工作者所认识,对勘探成熟区的新的油气圈闭的勘探和预测已经成为油气资源评价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目前在圈闭评价预测领域,多数圈闭评价是直接根据地质勘探数据,采用地质评价方法对圈闭进行分析和预测,这些评价方法能够比较直接的描述圈闭实际情况,但不能有效的动态分析圈闭的发展变化情况。在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方面,模拟结果能够提供模拟区域的油气整体分布情况,基本上起到区带评价的作用,但对于圈闭级的评价,仍然需要根据盆地及油气成藏的模拟结果单独进行分析。目前的圈闭评价没有充分地利用盆地模拟的数据,更没有以油气成藏模拟结果为基础,需要重新设定参数、重新建模、重新组织数据,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没有保证。以三维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圈闭定量综合评价系统,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与圈闭和成藏条件相关的静态参数,而且可以获取大量与圈闭及油气藏形成演化相关的动态参数,同时避免了重新组织数据所带来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问题,从而可以减少人为影响,增强评价客观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论文在国家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勘探成熟区精细评价示范工程”的资助下,以提高圈闭评价的准确性和方法的相对通用性为目的,在油气成藏模拟的基础上,对圈闭定量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有:1、建立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模型传统的圈闭评价都是石油地质专家在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可以根据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结果对圈闭进行分析和评价。传统评价思路与油气成藏模拟无关或者与油气成藏模拟结合不紧密,对数据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评价能够对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降低数据转换的损失,增强数据挖掘的程度,可以为圈闭定量评价提供更多且可靠的信息。现有的文献均没有建立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论文的第二章说明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层次及圈闭评价所处的重要层次和常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圈闭定量评价和油气成藏模拟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模型。常规的圈闭评价主要是在具体的勘探资料的基础上,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对圈闭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可以根据油气成藏模拟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得到圈闭级的数据,对圈闭进行定量的评价。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可以有效地减少专家评价的主观性,得到比较客观的定量评价结果。现在没有具体的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圈闭定量评价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具体的模型,然后才可以有效地完成后续的工作。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圈闭评价,其评价过程基本上都需要遵循模型中的核心步骤。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是基础,必须满足圈闭定量评价的基本要求。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圈闭搜索和圈闭信息识别是圈闭定量评价部分的基础,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圈闭动态评价。在圈闭搜索和圈闭信息识别的基础上可以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圈闭地质评价、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最后对结果进行有效地输出和显示。圈闭搜索和圈闭信息识别是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的核心步骤,与油气成藏模拟结合紧密的圈闭定量评价都需要实现这两个步骤。圈闭动态评价是重要特点和优势,可以对圈闭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地质评价、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和传统的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其评价数据来源于圈闭信息识别的参数。2、实现了基于角点网格的圈闭搜索、圈闭信息识别和圈闭动态评价传统的圈闭评价的资料呈现在专家面前,没有圈闭搜索的需要。盆地及其油气成藏模拟的三维建模数据是海量的数据体,在巨大的三维空间数据中搜索圈闭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三维建模数据的精度和建模方式是圈闭搜索的基础要求,过于粗劣的建模对于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或圈闭评价来说都是无效,精度过高计算机的性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采用角点网格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可以适应地质条件下的实际的不规则地质实体。角点网格是不规则六面体,增加了圈闭搜索的困难。由于精度的需要,角点网格也需要进行局部的加密,圈闭搜索的过程也需要对加密网格进行处理。圈闭信息识别主要是解决对圈闭信息的计算和提取的问题,涉及的参数比较多,计算方式各有不同,对技术要求也不一样。根据三维建模的实际精度、建模方式和已经搜索定位的圈闭,参考圈闭地质评价的圈闭条件、油源条件、保存条件、储层条件和匹配关系的基本地质要素,对圈闭信息进行计算和提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部分参数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要求,可以根据对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数据,直接输入。常规的圈闭评价不具备圈闭动态评价的基本条件,只能靠专家进行人为的分析,给出发展趋势。通过对三维地质历史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对比可以恢复圈闭的地质历史形态,从而进行圈闭的三维动态展示,便于对圈闭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判断圈闭的油气聚集和散失的情况是否符合实际的地质变化规律,有利于专家作出合理的判断。3、提出了圈闭定量评价对油气成藏模拟的反馈约束机制由于三维建模技术的限制和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等原因,在油气成藏模拟的基础上进行圈闭级的定量评价比较困难。如果能够实现圈闭的定位和圈闭参数的获取,就更有利于分析整个油气成藏模拟过程。由于圈闭定量评价位于整个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末端,可以全面获得各种模拟数据,圈闭本身也可以提取很多数据,这样便可以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考虑。整个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过程中,从三维地质建模到构造史、热史、生排烃和运聚史,考虑微观因素相对较多,对模拟过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约束不足。从圈闭提取数据和获得的模拟数据出发,通过对各个模拟阶段的数据和圈闭参数的分析,可以对整个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过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反馈,形成对其模拟过程的约束。通过不断地反馈再模拟,直到形成合理的、整体上符合地质认识的评价结果,有助于对模拟过程的完善和模拟准确程度的提高。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各个阶段的模拟结果对最后的模拟结果都有较大的影响,油气运聚模拟是关键,对整个模拟结果的影响也最大,圈闭评价部分对其要求也比较高。4、分析了圈闭地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的数据来源、评价流程和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圈闭评价,是全新的评价模式。地质评价的数据来源是圈闭信息识别的参数,地质评价的方法是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法。在地质评价方法方面圈闭地质评价作为圈闭评价的关键内容,有很多的评价方法,其效果和适用性各不相同。圈闭地质评价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比较具体的局部的工作,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在进行圈闭地质评价前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以便于得到较好的评价效果。论文第三章对现有的主要地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按照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进行了分类分析说明。5、实现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系统在油气成藏模拟基础上的圈闭定量评价是完全不同于常规圈闭评价的新的评价理论体系,其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油气成藏模拟,其评价过程需要经过圈闭定位搜索、信息识别、动态评价、地质评价、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找到最有利的圈闭,为预探提供指导。在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的理论指引基础上,建立圈闭定量评价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具体实现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系统,对实现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功能进行了说明。实现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圈闭搜索、信息识别、动态评价和圈闭地质评价。圈闭搜索部分必须实现圈闭坐标的准确定位,划分出圈闭的具体范围。信息识别主要是在圈闭搜索定位的基础上对圈闭参数进行提取和计算。动态评价主要恢复圈闭的地质历史,动态显示其变化过程。圈闭地质评价部分采用了四种适合油气勘探成熟区域的评价法,分别是风险概率法、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各个方法各有优劣,可以对各个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结论。系统也实现了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最后给出综合评价的结果。6、验证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的有效性以中国东营凹陷牛庄-王家岗地区为典型原型,充分利用现有的盆地地质研究成果,在对牛庄-王家岗地区进行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热演化和油气生成、排放、运移、聚集和逸散的模拟结果,对勘探程度较高的对牛庄-王家岗地区进行了模拟试验,所得出的圈闭位置和资源量都接近实际勘探结果,不但可以自动追索油气的聚集区域,还可以较为准确地区分出圈闭边界、圈闭基本类型和圈闭资源量。模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所选用的地质评价方法的正确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对圈闭定量评价的模式一种新的探索,也是对盆地及油气成藏模拟的一种延伸。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建立了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模型;实现了在三维地质模型下的圈闭自动搜索和圈闭的信息识别,自动确定圈闭的位置和坐标,对圈闭的评价参数进行计算和提取;通过对三维地质历史的恢复,可以对圈闭进行动态评价,展示圈闭的三维动态变化情况,便于对圈闭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判断圈闭的油气聚集和散失的情况:通过对所有模拟数据的分析和整合,提出对油气成藏模拟过程的反馈和约束机制,增强模拟过程的合理性,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吕一兵,张涛,吕修祥[10](2011)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石油运聚系数预测模型》文中指出根据一系列石油运聚单元的解剖结果,筛选出影响石油运聚系数的主控地质因素。建立了以主控地质因素为输入向量,运聚系数为输出向量的BP神经网络石油运聚系数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相对误差为10.89%,有效性指数达到92.51%,且运聚系数预测精度高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二、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砂岩地震岩相识别研究
        1.3.2 砂岩输导体定义
        1.3.3 砂岩输导层油气输导机制
        1.3.4 砂岩输导体的研究方法
        1.3.5 砂岩输导体的发展趋势
        1.3.6 白云凹陷文昌组研究现状
        1.3.7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1 主要研究成果
        1.7.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白云凹陷位置
    2.2 白云凹陷始新世构造特征
    2.3 白云凹陷始新世地层特征
        2.3.1 层序地层格架
        2.3.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砂岩地震反射特征
    3.1 概述
    3.2 砂岩速度与波阻抗结构分析
    3.3 相对低速砂岩的孔隙度估算
    3.4 相对低速砂岩层的地震正演
    3.5 小结
第4章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与孔隙性砂岩识别
    4.1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方法
    4.2 白云主洼始新统细分地震岩相识别
    4.3 沉积微相砂体地震识别特征
    4.4 典型剖面砂岩解释
第5章 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及分析
    5.1 .原形结构剖面恢复的方法
    5.2 典型测线的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1 B-B’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2 C-C’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3 D-D’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4 E-E’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5 F-F’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6 G-G’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7 H-H’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3 小结
第6章 沉积体系重建及分析
    6.1 砂层地震扫描解释
    6.2 沉积体系重建方法
    6.3 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分析
        6.3.1 WCSQ1沉积体系
        6.3.2 WCSQ2沉积体系
        6.3.3 WCSQ3沉积体系
        6.3.4 WCSQ4沉积体系
        6.3.5 WCSQ5沉积体系
第7章 孔隙性砂岩发育及分布
    7.1 孔隙性砂岩判别方法及类型划分
    7.2 不同孔隙砂岩的平面分布
        7.2.1 WCSQ1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2 WCSQ2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3 WCSQ3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4 WCSQ4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5 WCSQ5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第8章 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1 文昌组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8.2 砂岩输导体分布研究方法
    8.3 文昌组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3.1 WCSQ1砂岩输导体分布
        8.3.2 WCSQ2砂岩输导体分布
        8.3.3 WCSQ3砂岩输导体分布
        8.3.4 WCSQ4砂岩输导体分布
        8.3.5 WCSQ5砂岩输导体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盆地模拟关键技术之油气运聚模拟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线模拟技术现状与进展
    1.1 流线模拟技术现状
    1.2 简化三维地质模型的流线模拟技术
        1.2.1 现有流线模拟技术的优点与不足
        1.2.2 地质模型由二维到三维
        1.2.3 形成三维流线快速模拟技术
2 侵入逾渗模拟技术现状与进展
    2.1 简要发展历程
    2.2 基于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侵入逾渗模拟技术
        2.2.1 断面网格的提出
        2.2.2 三维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建立
        2.2.3 基于三维输导体系网格框架的侵入逾渗模拟技术
        2.2.4 运移路径上原油含蜡量的模拟
        (1)反比变化模型:
        (2)线性变化模型:
3 三维达西流模拟技术
    3.1 技术研究现状
    3.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3.2.1 三维地质体网格划分方法
        3.2.2 关键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
        3.2.3 三维数值模型的研究内容
        3.2.4 应用效果
4 结论

(3)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2 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环境演化
        2.2.2 主要沉积地层
3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类型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成熟度
        3.1.4 展布特征
    3.2 储层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评价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特征
        3.3.2 盖层评价
    3.4 圈闭评价
        3.4.1 圈闭类型
        3.4.2 圈闭评价
4 成藏规律研究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4.2 成藏要素配置
    4.3 成藏主控因素
    4.4 典型成藏模式
    4.5 勘探方向分析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5.1.1 模拟参数求取
        5.1.2 模拟结果
        5.1.3 热演化特征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5.2.2 生烃气量计算
        5.2.3 排烃气量计算
    5.3 结果讨论
6 有利区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综合评价方法
        6.1.2 评价方法选择
    6.2 优选模型
        6.2.1 指标体系
        6.2.2 评价模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深度学习的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圈闭评价研究现状
        1.2.1 圈闭有效性评价
        1.2.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1.3 工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工区地质概况
        1.3.2 资料录取和收集情况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罗家高密度三维区油气成藏区带特征及圈闭类型
    2.1 已知油气藏及出油气井点分布
        2.1.1 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
        2.1.2 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分布特征
    2.2 油气成藏基本特征
        2.2.1 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基本特征
        2.2.2 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成藏基本特征
    2.3 油气成藏区带层次结构及特征
        2.3.1 构造-岩性成藏区带体系
        2.3.2 地层不整合体区带体系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带-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
    3.1 评价思路及原理
        3.1.1 评价算法
        3.1.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3.2 评价方法及步骤
        3.2.1 圈闭有效性评价卷积神经网络构架的搭建
        3.2.2 学习模型的建立
        3.2.3 网络相关参数的设定及调节
        3.2.4 样本学习及模型输出
第4章 罗家高密度三维区圈闭有效性评价效果
    4.1 构造-岩性区带圈闭有效性评价效果
        4.1.1 评价数据的输入
        4.1.2 评价效果分析
        4.1.3 有利圈闭目标优选建议
    4.2 地层不整合体区带圈闭有效性评价效果
        4.2.1 评价数据的输入
        4.2.2 评价效果分析
        4.2.3 有利圈闭目标优选建议
第5章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5)珠江口盆地L凹陷恩平-文昌组烃源岩测井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烃源岩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2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
    2.1 单参数等效体积模型
    2.2 双参数交会图模型
    2.3 多参数模型
        2.3.1 ?logR模型
        2.3.2 多元回归模型
        2.3.3 机器学习模型
        2.3.4 地震多属性反演模型
3 烃源岩地质-地化-地球物理模型分析
    3.1 研究区地质背景
        3.1.1 构造演化背景
        3.1.2 沉积地层背景
    3.2 烃源岩实测有机地化特征
        3.2.1 有机质类型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3 烃源岩测井响应原理及分析
        3.3.1 烃源岩地质模型
        3.3.2 烃源岩测井响应原理
    3.4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分析
4 烃源岩测井预测模型构建
    4.1 曲线叠合模型
    4.2 多元回归模型
        4.2.1 多元回归模型原理及方法
        4.2.2 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4.3 神经网络模型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4.3.2 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5 烃源岩测井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5.1 模型预测结果讨论
    5.2 模型优缺点与适用性
    5.3 模型应用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局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物源分析
    2.4 沉积相和盐度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
    3.1 有机质丰度
        3.1.1 有机碳含量(TOC)
        3.1.2 氯仿沥青“A”
        3.1.3 生烃潜量(S_1+S_2)
    3.2 有机质类型
        3.2.1 干酪根元素分析
        3.2.2 岩石热解参数分析
    3.3 有机质演化程度
        3.3.1 镜质体反射率(Ro)
        3.3.2 最高热解峰温(T_(max))
第4章 烃源岩分布特征
    4.1 有机碳含量测井模拟
        4.1.1 线性多元回归法
        4.1.2 泥质含量指数分类回归法
        4.1.3 人工神经网络法
    4.2 烃源岩纵向分布特征
    4.3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第5章 储盖与圈闭条件分析
    5.1 储集条件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物性特征
        5.1.3 储集空间及成岩作用
        5.1.4 储层分布特征
    5.2 盖层特征
    5.3 储盖组合
    5.4 圈闭条件
第6章 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6.1 气源条件
    6.2 成藏条件匹配关系
    6.3 成藏模式
        6.3.1 深大断裂与不整合控制的煤型气成藏模式
        6.3.2 内储原生式的油型气成藏模式
        6.3.3 油型气—生物气混合成藏模式
    6.4 有利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1.2.2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理论
    2.1 评价相关概述
        2.1.1 评价定义
        2.1.2 评价流程
    2.2 评价理论基础
        2.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
        2.2.2 评价学理论
    2.3 评价一般原则
第三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
    3.1 评价对象单元的划分与表征
        3.1.1 评价对象单元的级次划分
        3.1.2 评价对象单元的层次介绍
        3.1.3 评价对象单元的信息表征
    3.2 评价因素指标的确立与处理
        3.2.1 油气成藏差异性影响因素
        3.2.2 评价因素指标的类型与特点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3.3.1 评价方法模型的分类与比较
        3.3.2 评价方法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3.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原则
        3.3.4 评价的一般方法模型库
第四章 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评价应用
    4.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4.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4.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4.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4.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4.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4.4.1 改进的层次分析评价
        4.4.2 改进的地质风险评价
        4.4.3 集对分析评价
        4.4.4 分类建模评价
    4.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4.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4.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4.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五章 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评价应用
    5.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5.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5.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5.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5.3.2 基于条件概率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5.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5.4.1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评价
        5.4.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5.4.3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价
    5.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5.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5.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5.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六章 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评价应用
    6.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6.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6.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6.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6.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6.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6.4.1 改进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6.4.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6.4.3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
    6.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6.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6.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6.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七章 认识与展望
    7.1 评价不足与展望
    7.2 评价系统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东海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气藏地层孔隙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异常高压成压机制及其判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异常高压保压机制的研究现状
        1.2.3 孔隙压力预测及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断层封闭性及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2.5 孔隙压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孔低渗地层常规孔隙压力研究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2.1 概述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理和构造位置
        2.2.2 地层岩性与储层物性
        2.2.3 断裂构造与油气运聚演化特征
        2.2.4 现今孔隙压力与温度分布特征
    2.3 成压机制判断方法适用性研究
        2.3.1 成压机制判断方法
        2.3.2 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地层成压机制判断
        2.3.3 低孔低渗地层成压机制判断方法适用性研究
    2.4 孔隙压力预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2.4.1 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2.4.2 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预测
        2.4.3 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3.1 概述
    3.2 异常高压存在可能性研究
        3.2.1 异常高压保存的影响因素
        3.2.2 异常高压存在可能性BP人工神经网络综合判断
    3.3 孔隙压力上限研究
        3.3.1 孔隙压力上限计算方法
        3.3.2 孔隙压力上限影响因素分析
    3.4 孔隙压力上限纵向分布规律预测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方法
    4.1 概述
    4.2 孔隙压力监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4.2.1 孔隙压力监测方法
        4.2.2 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4.3 钻速方程优选及修正
        4.3.1 钻速方程及其影响因素
        4.3.2 低孔低渗地层钻速方程的优选与修正
    4.4 低孔低渗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应用与实例分析
    5.1 工程背景概述
    5.2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应用实例
        5.2.1 孔隙压力钻前预测
        5.2.2 孔隙压力随钻监测
    5.3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应用实例
        5.3.1 孔隙压力钻前预测
        5.3.2 孔隙压力随钻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湖凹陷已钻井地震剖面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1.6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圈闭定量评价基础理论研究
    §2.1 常规圈闭评价
        2.1.1 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2.1.2 常规圈闭评价的主要方法
        2.1.3 常规圈闭评价的局限性
    §2.2 圈闭定量评价信息获取
        2.2.1 圈闭定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2.2.2 圈闭搜索定位与信息识别
    §2.3 圈闭动态评价
        2.3.1 圈闭动态评价的主要内容
        2.3.2 圈闭动态评价的基本要求
    §2.4 圈闭定量评价的反馈约束机制
        2.4.1 反馈约束机制的提出
        2.4.2 反馈约束机制基本模型
第三章 圈闭地质评价方法分析
    §3.1 勘探成熟区的主要评价方法分析
        3.1.1 勘探成熟区域的主要方法
        3.1.2 勘探成熟区域的主要方法对比分析
    §3.2 低勘探区域的主要评价方法分析
        3.2.1 低勘探区域的主要方法
        3.2.2 低勘探区域的主要方法对比分析
第四章 圈闭定量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系统分析
        4.1.1 需求分析
        4.1.2 系统目标
    §4.2 系统设计
        4.2.1 圈闭定量评价总体结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设计
    §4.3 圈闭定量评价系统方法设计
        4.3.1 圈闭搜索
        4.3.2 圈闭信息识别
        4.3.3 圈闭动态评价
        4.3.4 圈闭地质评价
        4.3.5 圈闭经济评价
        4.3.6 圈闭综合评价
        4.3.7 成果显示输出与管理
    §4.4 数据库设计
第五章 牛庄-王家岗地区的应用实例
    §5.1 区域地质勘探现况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牛庄-王家岗地区基本地质特征
    §5.2 圈闭定量评价
        5.2.1 圈闭搜索与圈闭信息识别
        5.2.2 圈闭动态评价分析
        5.2.3 圈闭地质评价结果
        5.2.4 圈闭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
        5.2.5 结束语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石油运聚系数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运聚系数研究回顾
2 石油运聚系数的主控地质因素
3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3.1 网络的学习算法
    3.2 网络设计
4 与统计预测模型的比较
5 结束语

四、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D]. 郭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盆地模拟关键技术之油气运聚模拟技术进展[J]. 郭秋麟,陈宁生,柳庄小雪,刘继丰,于京都.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5)
  • [3]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基于深度学习的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D]. 刘鉴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珠江口盆地L凹陷恩平-文昌组烃源岩测井预测方法研究[D]. 蒋德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洪唯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兆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东海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气藏地层孔隙压力研究[D]. 陈子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9]基于油气成藏模拟的圈闭定量评价研究[D]. 任建四.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10]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石油运聚系数预测模型[J]. 吕一兵,张涛,吕修祥. 新疆石油地质, 2011(06)

标签:;  ;  ;  ;  ;  

油气运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