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现象思想

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现象思想

一、浅谈时装设计中民族现象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昱[1](2021)在《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文中指出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其发展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举足轻重,而武术服饰作为武术的外在表征,对武术内在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武术入选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对武术国际化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国际化发展就要有国际性的语言。服饰自产生那天起,就天然的具有符号表征作用。因此,武术服饰就是武术运动员的第二层皮肤,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武术。如何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武术文化,并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则需要对武术服饰的文化表达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对武术服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从服饰学、文化学角度撰写此文,不同于以往研究视角里只强调武术服饰的表演用途,此文从整个服装发展史、武术史及民族文化发展史出发,结合美学、传播学、服装学、色彩学、面料学等,在对武术服饰物象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东西方服饰演变发展特点对武术服饰文化表征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奥运服饰的发展趋势、中国舞服、戏衣的服饰文化特点以及当代“新中装”的设计理念对武术服饰进行再思考。本文撰写的视角及逻辑是,首先从武术里看服饰;其次从服饰里看文化、看武术、看体育;再次从文化里看服饰、看体育、看武术;最后通过把文化、服饰、体育、武术相互揉碎融合在一起之后,再一次从武术里看服饰。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与审美意蕴,发现:1.武术服饰在自身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双重驱使下,产生了具有时代风貌的物象特征。古代武术服饰具有等级分明、功能性强;繁复艳丽、宽松飘逸;多元融合、时尚前卫的物象特征。近代武术服饰具有从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转变及喜爱深沉素净颜色物象特征。现代武术服饰具有由规范化向标准化;范式稳定、装饰繁复;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的物象特征。2.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具有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和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融入的特点。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突显在三个方面,即古今武术服饰之间、男女武术服饰之间、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之间的意蕴差异。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为创新性与继承性;第二个为阶级性与标志性。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阳刚性和阴柔性、模糊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套路服饰和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和传统性、体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3.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的发展可以学习现代奥运服饰的优点。积极运用及研发新型面料,提升武术服饰的科技范儿;充分运用色彩原理,提高武术比赛服饰的公平性及艺术性;优化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手段,提升武术服饰质感。武术舞台化发展过程中,表演服饰可以借鉴中国舞服和戏衣的长处。提高武术动作与武术服饰的整合性;提升武术服饰艺术表现张力;提高专业武术表演人员的艺术修养。武术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其服饰可以从新中装的设计理念中汲取灵感。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结合与创新;重构中国传统武术服饰,助力传统武术走向大众;打破思维定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时尚。

付沁怡[2](2021)在《纤维艺术在时装中多元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艺术作为“年轻又古老”的艺术类别,是众多艺术形式的集合体,有着包容开放的文化内涵,便于不同文化、不同艺术技法进行创作,能够在工业化背景下,突出社会人文气息,给予受众充沛的情感交流,放松心情。由于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就与纤维息息关,人类会对纤维产品形成“集体无意识”的好感,属于无意识中的普遍感知。对于纤维艺术来说,材料的属性、符号语言、运用的技法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部分。本文从以上角度分析“从洛桑到北京”部分双年展(以下简称为“双年展”)的部分作品,并将其与时装设计相结合,具体分析其在时装设计中的多元运用:设计技法的使用、视觉效果的营造、服装结构中的运用等。对于加强时装设计的差异性、艺术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基于相关理论对纤维艺术作品的发展方向、时装趋势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梳理了纤维艺术从壁挂到综合性艺术的过程,包括我国纤维艺术发展的概要。数据对比分析第六届与第十届双年展参展作品的材料变化,并对以织物为材料或服装形式展示的作品进行具体发展分析,对作品的陈列方式也进行了讨论,为后续实践做铺垫。其次,具体研究纤维艺术在时装设计中的方法、肌理、结构、风格等方面的运用,分类讨论在时装中具体运用的制作技术、肌理效果、视觉感知等;选取了东西方时装品牌对于纤维艺术实际运用的案例,对比不同文化、风格背景下设计师对于时装中的纤维艺术所呈现出视觉效果的追求。综上所述,通过文献分析和时装研究,提出基于现代审美的时装设计方案,以此为基础,对纤维艺术技法、时装设计运用、具体制作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提升了时装设计的创新性,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内容,为现代审美下纤维艺术在今后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倩倩[4](2020)在《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烙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京剧服饰作为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隐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色彩、繁简的寓意图案、华丽的织物面料、精巧的工艺技法,使得传统京剧服饰蕴含着别样的本体特征,其现代价值也应运而生,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粹京剧艺术的时代精神。传统京剧服饰,是泱泱华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之魂;现代时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流行服装。近年来,传统元素与现代时装的融合在东西方国家范围内风起云涌,传统文化——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现代时装,它们之间的融合又将出现怎样的风会?把传统京剧服饰中的各样元素进行提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符号,也可实现其在时装领域的薪火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国粹京剧的符号系统已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产生分歧,如何让传统京剧服饰艺术与现代意识融合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京剧服饰元素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这个新学术议题正是丰富现代审美、实现文化传承的应有之意。课题以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深入探寻传统京剧服饰元素与现代时装的交互关系,领略两者独特的艺术风韵。首先介绍传统京剧服饰的有关知识,在了解传统京剧服饰文化的背景上,解读传统京剧服饰内在的文化内涵;其次详细阐述传统京剧服饰的各类元素,对其造型、色彩、图案、材料、工艺等元素进行深入剖析,并发掘出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现代价值;最后让传统京剧服饰元素有机的融入到现代时装设计中,且通过夸张变形、立体改造、破损处理等表现手法,创造出富有现代魅力的东方标识性时装,为世人瞩目,渊远流长。而今,传统京剧服饰元素渐渐的渗透到了现代时装设计范畴之中,浸染并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继承和开拓传统京剧服饰文化,注重“文化”与“设计”融合的设计理念,创新塑造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时代精神的象征性时装,是现代服装设计师们应寻觅的方向。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装相融合,传达给世人的不仅是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标识性,更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风姿。

王莹莹[5](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背景下,高消费与快速经济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消费理念的不可持续,纺织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据联合国预测,如果全球人口到2030年达到85亿,服装消费量将从6200万吨暴增到1.02亿吨。这意味着与日超增的资源消耗、劳动力投入和污染排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大国及生产大国在时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时尚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产业,服装设计师将成为最有潜力改变全球高污染现状的人群之一。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服装设计方法的应用探究显得至关重要。论文在理论基础部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与分析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含义从社会、经济、生态及发展四个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思维行了梳理。其次,对比可持续与常规服装的异同点归纳出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思路,并采用国内外案例的对比研究方法,以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归纳出适用于解决时尚产业链不同阶段问题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课题实验教学及产学研实践项目探索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方法在服装构成要素中的具体实践。最后,从认知程度,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反馈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可持续时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借助教育的手段树立可持续性服装设计理念,并落实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应用训练。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思维上、方向上以及方法上为设计师践行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将方法贯彻到时尚产业链中去明确设计解决的问题,使得设计更具有目标性及成效性。

徐倩蓝[6](2020)在《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维多元的女装设计审美表达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需求。从历史的发展与当今的审美角度来研究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是有着很好的专业价值与学术价值的,本文正是在当今的社会语境里对女装设计审美多元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解读因果、进行了专业思考后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与展望。通过专业研究力争为现代女装设计提供一些正确的参考及理论依据,理出女装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多元性审美需求,透析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为女装设计提供可以值得借鉴的正确思路。第一章对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的理论与现象进行了基本阐述。其中包括女装审美理论的提出,相关专业概念界定,同时对于审美多元的基本理解与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第二章对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首先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女装审美心理多元的需求,从心理层面挖掘与探求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势。其次论述了女性群体类别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差异。第三从商业角度分析了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的客观需求,论证了这是由于当今文化多元、尊重个性表达,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快节奏与高速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因果关联的。第三章对品牌女装的多元设计手法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通过具体的品牌案例,介绍了品牌女装的多种设计手法,从其设计手法中总结了设计的观念形成与对个性表达的设计追求,包括对于亚文化审美的论述。第四章系统的分析了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差异性的形成,论述了差异性对于当今女装设计中的审美多元化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史东晴[7](2020)在《工装元素在时装设计中的符号性表达》文中认为工装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是应用于劳工或奴隶阶级工作时的防护性服装。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大战中,由于工厂工作服与军队服装的需求而演变成熟,从而产生了系统制式性的符号。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先锋派艺术家受到俄国构成主义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将工装作为消解社会阶级的着装符号,进一步地改良并拥戴工装,使工装打破了工人阶级的单一性符号,并加注了平等化、同一性的意义。在当代的时装设计中,工装除了保留本源的功能性符号,同时背负着历史进程与社会观念之符号的使命,使得大量时装设计师不约而同地采用工装元素来表达平等、同一性、无差别化的概念意义,工装风格也逐步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涵义。也正因为设计师与品牌对工装风格的青睐,完成并满足了工装在流行体系中的审美功能。本文通过整理工装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对当代不同设计师的工装风格作品的探究,并通过对工装受众的情感与心理以及工装风格在流行审美中的接纳现象作出归纳分析。试图探析出工装元素在时装设计概念中的去性别化、去阶级化等相关的观念意识,从而进一步地解读工装元素在当代多重语境下的多元化符号的意义,也为工装风格的时装设计中带来更多可能性的有益参考。

宋鹏飞[8](2019)在《河北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宫廷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朝的的东、西织室,唐朝的少府监,宋朝的文绣院,元朝的文绣局,明朝的针工局,清朝的绣作,这些机构专门负责为宫廷服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宫廷刺绣不断发展着演变。易县清宫刺绣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人的不断探索研究,最终使清宫刺绣得以保留,并逐渐进入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易县清宫刺绣也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县清宫刺绣作为宫廷刺绣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研究价值。进入到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消费观念、文化认同等不断发生着改变。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得易县清宫刺绣等传统艺术受到强烈的冲击,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得到极大复兴和发展,易县清宫刺绣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意在对易县清宫刺绣的深入分析和挖掘,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时装设计相结合,增添服装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并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易县清宫刺绣为研究对象,从易县清宫刺绣的缘起、历史发展、生存现状以及传承现状入手,对易县清宫刺绣的刺绣类别、题材、色彩、艺术特色、与京绣的区别、自身价值、工序特点、典型技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同时对刺绣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然后从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语言表现力等角度,探索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最后结合实践,创新应用于时装设计中。

杨晓庆[9](2019)在《满族旗袍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研究 ——以镶滚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文化最具有呈现力的载体就是满族服饰,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就是满族旗袍,其最经典的装饰工艺就是“镶、滚、绣”。所以本文以满族旗袍“镶、滚、绣”装饰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去辽宁新宾满族旗袍博物馆和满族文化博物馆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等地,进行大量的实物考察研究和对非遗传承人走访学习的方式,深入研究分析了满族旗袍装饰工艺“镶、滚、绣”的精髓。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满族旗袍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形式与方法。从而通过本研究为民族元素的时装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达到追溯满族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延续传统装饰工艺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满族旗袍传统工艺的价值与生存现状,分别探究归纳出满族旗袍装饰工艺“镶”“滚”“绣”的制作工艺、归纳总结了其文化内涵、审美特点、装饰规律,为设计者更有效、快捷的获取传统装饰手工技艺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以上分析归纳研究的结果以及举例论证分析经典的优秀设计作品,研究得出“镶、滚、绣”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形式有:工艺技法的发展性延续、材质面料的多元化开发、色彩图案的流行性改变、色彩图案的流行性改变、装饰部位的概念化转变、意识形态的精神化渲染;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方法有:提纯改良式、分解重构式、化繁为简式、融合混搭式。为设计者提供了立足文化传承进行时装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同时保护和延续了满族旗袍装饰工艺。

王炎[10](2019)在《凉山彝族服饰符号系统在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山彝族服饰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富有审美情趣,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彝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发展了富有本地区本民族风格的灿烂的服饰文化符号形态,彝民族尚黑、崇火、敬日的传统文化特征,千百年来在宗教、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文化结构中最深沉的心理积淀等,都可以在服饰中得到完美的体现。由于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其古老的服饰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才得以完整保存。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人类的文明进程不断威胁、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全球化文明通过同化的方式正在摧毁民族文化,符号全球化正逐步延伸至各个角落,现代文明符号的冲击使得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宝贵遗产正面临消失的边缘。为了形成符号全球化的抵制力量,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人的“精神故乡”,承载着凉山彝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思想精髓和文化理念,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符号学作为逻辑工具和方法论,来梳理凉山彝族服饰这一符号文化形态,并深入分析组成服饰符号形态的下级各类符号,如服饰色彩、服饰纹样、服饰款式和服饰配饰等,整理并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文化符号,以时间为轴追溯其符号源头、符号化过程、符号组合以及最终形成的符号系统,以概念为轴对其所指意义、内涵意义以及应用语境进行分析,以了解凉山彝族服饰的发展历程,解读凉山彝族服饰所隐藏的历史文化,探寻凉山彝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西方设计师在其系列女时装设计中应用中国民族服饰符号元素的现状,以具体案例阐述凉山彝族服饰符号在女时装设计中的演绎方式,探究两者相融合进行设计的应用方式,并尝试对彝族服饰符号在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应用实践,将其内涵意义引入现代女时装设计理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今后凉山彝民族服饰符号的传承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浅谈时装设计中民族现象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时装设计中民族现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
        3.1.1 文化
        3.1.2 服饰
        3.1.3 服饰文化
    3.2 武术服饰发展现状研究
        3.2.1 服饰文化研究
        3.2.2 服饰美学研究
        3.2.3 武术服饰研究
    3.3 综述小结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比较分析法
        4.2.3 录像观察法
        4.2.4 逻辑分析法
        4.2.5 访谈法
5 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1 古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1.1 等级分明、功能性强
        5.1.2 繁复艳丽、宽松飘逸
        5.1.3 多元融合、时尚前卫
    5.2 近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2.1 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的转变
        5.2.2 弃明、艳择深、素的颜色偏好
    5.3 现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3.1 规范化向标准化的转变
        5.3.2 范式稳定、装饰繁复
        5.3.3 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
6 武术服饰的审美意蕴
    6.1 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
        6.1.1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
        6.1.2 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入
    6.2 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1 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2 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3 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
7 武术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1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1.1 奥运服饰对武术竞技比赛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1.2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7.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2.1 中国舞服、戏衣对武术表演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2.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7.3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3.1 “新中装”对武术传统健身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3.2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图片引用详细信息表

(2)纤维艺术在时装中多元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框架
2 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与论述
    2.1 纤维艺术的定义
    2.2 纤维艺术的发展
        2.2.1 现代纤维艺术发展
        2.2.2 中国的纤维艺术发展
    2.3 时装设计
        2.3.1 时装设计的发展
        2.3.2 时装设计现状
    2.4 多元设计定义
    2.5 本章小结
3 纤维艺术特征研究
    3.1 纤维艺术材料
        3.1.1 材料分类
        3.1.2 发展趋势
        3.1.3 材料语言表达
    3.2 纤维艺术技法
        3.2.1 技法分类
        3.2.2 发展趋势
        3.2.3 技法对比分析
    3.3 展示形式
        3.3.1 静态陈列
        3.3.2 动态展现
        3.3.3 互动体验
    3.4 本章小结
4 纤维艺术在时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4.1 时装中的纤维艺术设计方法
        4.1.1 纤维艺术在时装造型设计法则
        4.1.2 时装面料设计方法
    4.2 纤维艺术在时装中的多元应用
        4.2.1 面料肌理中的纤维艺术
        4.2.2 立体化时装中的纤维艺术
        4.2.3 时装结构中的纤维艺术
    4.3 时装中的纤维艺术案例评析
        4.3.1 东方品牌
        4.3.2 西方品牌
    4.4 纤维艺术在时装中的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纤维艺术在时装中的设计实践
    5.1 灵感来源
    5.2 草图设计
    5.3 图案设计
    5.4 实物制作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成果及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结论
    6.3 有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设计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传统京剧服饰概述
    2.1 传统京剧服饰的发展脉络
        2.1.1 传统京剧服饰的溯源
        2.1.2 传统京剧服饰的历史演变
    2.2 传统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2.2.1 传统京剧服饰的本质
        2.2.2 传统京剧服饰的意指关系
    2.3 传统京剧服饰的艺术呈现
        2.3.1 传统京剧服饰的以“神”造“形”
        2.3.2 传统京剧服饰的以“形”传“神”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解析及其价值探询
    3.1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解析
        3.1.1 样式造型元素
        3.1.2 色彩图纹元素
        3.1.3 材料工艺元素
    3.2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现代表现方法
        3.2.1 立体改造
        3.2.2 破损处理
        3.2.3 夸张变形
    3.3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价值探询
        3.3.1 本体价值
        3.3.2 现代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
    4.1 传统京剧服饰表征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渗透
        4.1.1 造型元素的渗透
        4.1.2 色彩元素的渗透
        4.1.3 图案元素的渗透
    4.2 传统京剧服饰表意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表达
        4.2.1 意识形态的表达
        4.2.2 符号隐喻的表达
        4.2.3 戏剧趣味的表达
    4.3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装饰手法与现代时装设计的融合
        4.3.1 刺绣技法的再现
        4.3.2 印染工艺的替代
        4.3.3 镂空形式的重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前景展望
    5.1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对时装设计的影响
        5.1.1 文化意识的影响
        5.1.2 设计思潮的影响
        5.1.3 流行趋势的影响
    5.2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传承与开拓
        5.2.1 传统京剧服饰文化的传承
        5.2.2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延伸
        5.2.3 传统京剧服饰元素的价值升华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要点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1.4.2 研究方法
2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概述
    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
        2.1.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含义
    2.2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
        2.2.1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的概念
        2.2.2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目标
        2.2.3 基本原则在服装生命周期中的优先顺序
    2.3 本章小结
3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思路
    3.1 以设计作用出发的设计分类
        3.1.1 教育型设计
        3.1.2 变革型设计
        3.1.3 活动型设计
        3.1.4 企业型设计
    3.2 以设计功能出发的设计要素
        3.2.1 以情感要素为依托的耐久性功能设计
        3.2.2 以文化要素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3.2.3 以个体要素为单位的协同作用设计
        3.2.4 以市场要素为本的多功能性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方法
    4.1 为适应性设计
        4.1.1 联想法
        4.1.2 拆解组合法
        4.1.3 转换法
        4.1.4 模块化
    4.2 为零浪费设计
        4.2.1 零浪费立裁法
        4.2.2 拼图式纸样法
        4.2.3 创新技术法
    4.3 为升级再造设计
        4.3.1 剪贴法
        4.3.2 编织法
        4.3.3 镂空法
    4.4 为旧衣再生设计
        4.4.1 拼接刺绣
        4.4.2 解构重构
        4.4.3 面料再造
    4.5 本章小结
5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方法的创新应用
    5.1 基于课程教学的创新应用
        5.1.1 应用于服装创意设计
        5.1.2 应用于服装结构设计
        5.1.3 应用于服装面料设计
        5.1.4 应用于服装印染设计
    5.2 基于产学研实践的创新应用
        5.2.1 设计理念与灵感来源
        5.2.2 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
        5.2.3 结构设计与成衣展示
    5.3 基于可持续设计教育的问卷调查
        5.3.1 调查对象及方式
        5.3.2 调查的基本情况
        5.3.3 基于问题分析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依据及创新点
第一章 当今女装设计审美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装与设计审美
        二、审美多元与女装设计
    第二节 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现状
        一、性别与身份模糊化
        二、趋于平民化内核
        三、各民族性的表达
    第三节 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特征
        一、包容性
        二、个性化
        三、多维度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心理因素
        一、群体文化导向心理
        二、个性张扬与心理需求
    第二节 市场因素
        一、时尚产业链的更新与市场变化需求
        二、消费型社会客观需求性的推动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女装民主化文化的推动
        二、社交媒体文化的催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今品牌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现象分析
    第一节 当今品牌女装设计的个性审美多元化案例分析
    第二节 当今品牌女装设计的品质审美多元化案例分析
    第三节 当今品牌女装设计的文化审美多元化案例分析
        一、以品牌GUCCI为例
        二、以品牌Li Ning为例
        三、以品牌MARIRE SERRE为例
    第四节 当今品牌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的必然性
        一、历史的引用与拿来主义的加剧
        二、个体意志的胜利和“完整性的破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观差异性助推了在当今女装设计审美的多元化
    第一节 年龄差异性的助推作用
    第二节 职业差异性的助推作用
    第三节 环境差异性的助推作用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当今女性意识多元的服饰审美表达趋势
    第二节 复古与未来主义思潮的服饰审美表达趋势
    第三节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趋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毕业设计实践
    第一节 设计思想与创意表现
        一、灵感来源
        二、设计理念
        三、设计的创新
    第二节 设计实现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工装元素在时装设计中的符号性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历史进程中的工装变革与符号意义
    第一节 工装的诞生与演变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下的符号意义
        一、工人运动中的工装符号
        二、乌托邦、先锋派中的工装
第二章 工装中功能与情感的符号拆解
    第一节 模式与特质
        一、材质属性
        二、色彩构成
        三、款式变项
    第二节 受众的情感符号
        一、神话崇拜——美式复古与阿美咔叽
        二、精神反叛——嬉皮士与牛仔服
        三、生活哲学——Bib professor
第三章 工装元素在时装流行体系中的符号语言
    第一节 工装风格品牌的架构方式
        一、经久不衰的初代工装品牌——Carharrt、LEE
        二、国外的先锋工装风格品牌——Craig Green、ACW
        三、国内的新锐工装风格品牌——DANSHAN PRONOUNCE
    第二节 时尚评论下的工装风格
    第三节 流行审美接纳的价值意义
第四章 工装元素在时装中的设计调研与探索
    第一节 应用与观念的符号表达——以防护服为例
        一、系统应用中的元素分化
        二、观念意义下的二次解构
    第二节 设计实践与思考方式
        一、基于医疗防护服的设计调研
        二、设计灵感源抽象化表现
        三、元素提取与工艺实验
        四、材料与款式上的符号性表达
        五、毕业设计制作与展示——《病毒,事件2020》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北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易县清宫刺绣概述
    2.1 易县概况
        2.1.1 易县溯源
        2.1.2 地域和经济特色
        2.1.3 历史文化
    2.2 易县清宫刺绣的缘起和发展
        2.2.1 清代宫廷绣
        2.2.2 清宫刺绣机构——绣作
        2.2.3 易县清宫刺绣
    2.3 易县清宫刺绣的现状
        2.3.1 传承艺人现状
        2.3.2 社会大环境现状
        2.3.3 传承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易县清宫刺绣的艺术风格
    3.1 易县清宫刺绣的类别
        3.1.1 服饰类刺绣
        3.1.2 车舆依仗类刺绣
        3.1.3 室内装饰类刺绣
        3.1.4 配饰挂件类刺绣
    3.2 易县清宫刺绣的题材
        3.2.1 自然元素类纹饰
        3.2.2 文字类纹饰
        3.2.3 动物类纹饰
        3.2.4 植物类纹饰
    3.3 易县清宫刺绣的色彩
        3.3.1 “天”色基调
        3.3.2 “地”色基调
        3.3.3 “日”色基调
        3.3.4 “月”色基调
    3.4 易县清宫刺绣的纹样构成
        3.4.1 单独纹样
        3.4.2 适合纹样
        3.4.3 连续纹样
    3.5 易县清宫刺绣的艺术特色
        3.5.1 雍容华贵之宫廷韵味
        3.5.2 图意纹样之寓意吉祥
        3.5.3 针法精广之严谨规范
        3.5.4 题材划分之身份有别
        3.5.5 构图饱满之交错纵横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易县清宫刺绣与京绣的区别及价值
    4.1 易县清宫刺绣与京绣
        4.1.1 用途及制作工匠
        4.1.2 技艺传承
        4.1.3 纹样设计
        4.1.4 面料选择
    4.2 易县清宫刺绣的价值
        4.2.1 历史价值
        4.2.2 文化价值
        4.2.3 艺术价值
        4.2.4 经济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易县清宫刺绣的典型工艺
    5.1 易县清宫刺绣工具材料
        5.1.1 易县清宫刺绣材料
        5.1.2 易县清宫刺绣工具
    5.2 易县清宫刺绣制作工序
        5.2.1 工序流程
        5.2.2 制作工序特点
        5.2.3 技艺价值
    5.3 易县清宫刺绣典型针法技艺
        5.3.1 “点”绣
        5.3.2 “线”绣
        5.3.3 “面”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刺绣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6.1 现代时装流行趋势中的刺绣
    6.2 刺绣在国外着名服装设计师作品中的体现
        6.2.1 德赖斯·范若顿(Dries Van Noten)
        6.2.2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
        6.2.3 阿尔伯特·菲尔蒂(Alberta Ferretti)
        6.2.4 乔治斯·荷拜卡(Georges Hobeika)
        6.2.5 国外着名服装设计师运用刺绣的设计视角
    6.3 刺绣在国内着名服装设计师作品中的体现
        6.3.1 张志峰(NE·TIGER)作品
        6.3.2 夏姿·陈(Shiatzy Chen)作品
        6.3.3 郭培作品
        6.3.4 谭燕玉(Vivienne Tam)作品
        6.3.5 国内着名服装设计师运用刺绣的设计视角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原则探索
    7.1 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原则
        7.1.1 符合时尚审美
        7.1.2 展现民族文化精神
        7.1.3 独特的品牌意识
        7.1.4 吸收各民族文化精髓
    7.2 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设计中的探索
        7.2.1 易县清宫刺绣与时装造型
        7.2.2 易县清宫刺绣与时装色彩图案
        7.2.3 易县清宫刺绣与时装材料
        7.2.4 易县清宫刺绣与时装配饰
        7.2.5 易县清宫刺绣与时装工艺
    7.3 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设计中的语言表现力
        7.3.1 视觉表现力
        7.3.2 符号象征力
        7.3.3 消费认同力
        7.3.4 审美创造力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设计中的实践
    8.1 设计灵感来源
    8.2 主题构想
    8.3 设计方案
    8.4 草图
    8.5 款式图
    8.6 效果图展示
    8.7 面料
    8.8 装饰细节
    8.9 制作过程与成衣展示
    8.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满族旗袍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研究 ——以镶滚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难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满族旗袍传统装饰工艺概述
    2.1 满族的源流与历史文化
    2.2 满族旗袍的发展变迁
        2.2.1 满族旗袍制作工艺的起源
        2.2.2 满族旗袍发展的形制演变
    2.3 满族旗袍传统装饰工艺
        2.3.1 满族旗袍传统装饰工艺的价值
        2.3.2 满族旗袍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
第3章 旗袍“镶、滚、绣”装饰工艺分析与研究
    3.1 旗袍装饰工艺中的“镶”
        3.1.1 满族旗袍镶饰的分类
        3.1.2 “镶”的工艺材质分析
        3.1.3 “镶”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点探究
        3.1.4 满族旗袍中传统工艺“镶”的装饰规律归纳
    3.2 旗袍装饰工艺中的“滚”
        3.2.1 满族旗袍滚边的分类
        3.2.2 “滚”的工艺材质分析
        3.2.3 “滚”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点探究
        3.2.4 满族旗袍中传统工艺“滚”的装饰规律归纳
    3.3 旗袍装饰工艺中的“绣”
        3.3.1 满族旗袍刺绣的分类
        3.3.2 “绣”的工艺过程分析
        3.3.3 “绣”的经典纹样寓意及审美特点探究
        3.3.4 满族旗袍中传统工艺“绣“的装饰规律归纳
第4章 “镶、滚、绣”与时装设计结合的探索性研究
    4.1 传统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案例分析
    4.2 “镶、滚、绣”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形式
        4.2.1 工艺技法的发展性延续
        4.2.2 材质面料的多元化开发
        4.2.3 色彩图案的流行性改变
        4.2.4 装饰部位的概念化转变
        4.2.5 意识形态的精神化渲染
    4.3 “镶、滚、绣”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方法
        4.3.1 提纯改良式
        4.3.2 分解重构式
        4.3.3 化繁为简式
        4.3.4 融合混搭式
    4.4 “镶、滚、绣”与时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实践
        4.4.1 设计目标与理念
        4.4.2 设计应用工艺与方法分析
        4.4.3 设计方案展示
    4.5 满族旗袍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结合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10)凉山彝族服饰符号系统在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缘由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课题研究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课题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概述
    2.1 凉山彝族的自然地理文化背景
        2.1.1 凉山彝族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2.1.2 凉山彝族的人口与文化艺术
    2.2 凉山彝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2.2.1 凉山彝族的源流
        2.2.2 凉山彝族的历史沿革
    2.3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历史追溯
第三章 民族服饰文化符号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符号学原理基本概念
    3.2 符号的意义与符号语境
    3.3 符号组合与符号系统
    3.4 民族服饰的符号及符号系统
第四章 凉山彝族服饰符号系统
    4.1 凉山彝族服饰典型色彩子符号系统
        4.1.1 凉山彝族尚黑色彩符号
        4.1.2 凉山彝族喜黄色彩符号
        4.1.3 凉山彝族爱红符号
    4.2 凉山彝族服饰典型纹样子符号系统
        4.2.1 凉山彝族服饰饰花工艺符号
        4.2.2 凉山彝族自然现象类纹样符号
        4.2.3 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类纹样符号
    4.3 凉山彝族服饰典型款式子符号系统
        4.3.1 凉山彝族上装符号
        4.3.2 凉山彝族下装符号
        4.3.3 凉山彝族足衣符号
    4.4 凉山彝族典型饰物子符号系统
        4.4.1 凉山彝族头饰符号
        4.4.2 凉山彝族首饰符号
        4.4.3 凉山彝族配饰符号
第五章 凉山彝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1 中西方女时装设计师对于中国民族元素的应用概况
    5.2 凉山彝族服饰元素在女时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5.2.1 凉山彝族服饰元素应用现状
        5.2.2 凉山彝族符号元素在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举例
    5.3 运用凉山彝族服饰符号进行女时装设计的应用方法
        5.3.1 结构款式符号借鉴法
        5.3.2 图案纹样符号转化法
        5.3.3 饰花工艺符号引用法
    5.4 凉山彝族服饰元素在女时装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5.4.1 主题设计灵感
        5.4.2 主题色彩纹样设计灵感
        5.4.3 主题廓形设计灵感
        5.4.4 主题妆容配饰设计灵感
        5.4.5 主题服装效果图创作设计
        5.4.6 主题服装款式图绘制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浅谈时装设计中民族现象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D]. 宋佳昱.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纤维艺术在时装中多元设计的应用研究[D]. 付沁怡.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传统京剧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赵倩倩.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 王莹莹.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6]当今女装设计审美多元化研究[D]. 徐倩蓝. 苏州大学, 2020(03)
  • [7]工装元素在时装设计中的符号性表达[D]. 史东晴.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河北易县清宫刺绣在时装中的设计研究[D]. 宋鹏飞.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9]满族旗袍装饰工艺与时装设计研究 ——以镶滚绣为例[D]. 杨晓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10]凉山彝族服饰符号系统在女时装设计中的应用[D]. 王炎.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现象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