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闽闽新赣州建设系列报道——按照“三基地一后花园”目标,着力打造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基地

联袂闽闽新赣州建设系列报道——按照“三基地一后花园”目标,着力打造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基地

一、对接长珠闽 建设新赣州系列报道——按照“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目标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14)在《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是增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江西省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系统已经与经济的发展相脱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怎样与当地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增进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当地县域经济的融洽和健康发展。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论述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关系;第三章是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第四章是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适应性分析;第五章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第六章是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县域经济的对策。

陶表红[2](2012)在《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从兴起至今约30年左右时间,但几乎全世界都在发展生态旅游,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生态旅游作为产业来发展。在我国,由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发展循环经济口号的提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也衍生出一个新的旅游经济主体——生态旅游产业。但我国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工作开始较晚,还主要从归纳、总结和定性的角度出发,在实证数据调查和定量分析方面还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加强。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江西省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底子薄,江西省的人均GDP仍处于国内较低的水平。但江西地处我国腹地,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江西省也一直秉承“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抓住各种机遇,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已全面提高。江西崛起走绿色之路,也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高瞻远瞩作出的非常睿智地正确抉择,且逐步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也为江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保障。如何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来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怎样建立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怎样的模式发展江西生态旅游产业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建立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借鉴国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以江西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影响因素、发展现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构建了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指标体系和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江西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本文共分四大块,从四个大的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一块内容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和归纳的方法,阅读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评价,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再思考。主要有二章内容:(1)第一章:导论,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阐述国内外生态旅游产业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方法。(2)第二章:理论基础,首先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生态旅游系统的构成;其次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块内容为生态旅游产业的方法研究。利用不同方法对制约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三章内容:(1)第三章:国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借鉴和启示。(2)第四章: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3)第五章: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分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构建了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介模型。第三块内容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包括二章内容:(1)第六章: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分析,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影响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五个基本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分别用SWOT分析法对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2)第七章: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改革开放后江西省各地市旅游产业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评价结果。第四块内容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第八章: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包括机制选择、模式选择和政策保障。

余达锦[3](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陈鸿星[4](2009)在《江西省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内外蝴蝶兰产业发展为背景,结合当前国内蝴蝶兰产业正在进行的区域化布局调整和江西省花卉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初步弄清当前江西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发展蝴蝶兰产业的SWOT分析,明确了江西省做大做强蝴蝶兰产业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强于挑战及其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做大做强蝴蝶兰产业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伍长南[5](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际间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加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既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对接能力的要求。

王业雯[6](2009)在《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我国区域产业已反映出梯度转移的倾向。由东向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将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以地处中部的江西省为例,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等方法相结合,以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分析为切入点,首先分块梳理了产业转移和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并按照产业转移的内涵、动因、基础、效应、模式以及研究方法六大块进行分类论述。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梯度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江西在我国经济梯度中的地位。并通过对产业转移江西的动力机制以及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和优势条件,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选择与案例分析的论述,最后提出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程继隆[7](2009)在《开放催生“双城记”》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省会城市无疑是各省的龙头,在方方面面遥遥领先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前些年,省会城市在省内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有发展较快的城市敢与省会叫板,致使省会城市"一城独大"的地位在削弱。笔者认为这是好现象,城市间可以在互相挑剔、取长补短、比拼式发展中跳跃前行……。

彭道宾[8](2008)在《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处于爬坡过坎这一紧要关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期在科学发展的新型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程继隆[9](2008)在《“双城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现有660多座城市,主管部门预计在今后10年之内,中国的城市将至千座左右。随着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建设,不断会有城市成为后起之秀,甚至后来居上超越目前行政地位更高的同省城市和同类城市。地域范畴的同宗同源、城市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的接近,双城之间资金、人才、观念的频繁沟通与流动,交通的直达和快捷,都足

江西财经大学课题组[10](2007)在《江西崛起战略透视》文中指出 2001年8月,在井冈山召开的中共江西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提出了"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战略思路和"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即抓住加快工业化这一战略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抓住大开放的主战略,把充分发挥江

二、对接长珠闽 建设新赣州系列报道——按照“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目标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接长珠闽 建设新赣州系列报道——按照“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目标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目标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理论支撑
        1.4.1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界定
        1.4.2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创新点
        1.6.4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中等职业教育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县域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2.1.1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2.1.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不同种类和层次的人才
        2.1.3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和创新
    2.2 中等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1 中等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技术人才
        2.2.2 中等职业教育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2.2.3 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县域社会的发展稳定
第3章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3.1 江西经济发展现状
        3.1.1 江西的区域概况
        3.1.2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概括
    3.2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发展水平
        3.2.1 江西省县域经济总量
        3.2.2 江西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发展特点
    3.3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3.3.1 江西各类学校 2012 年招生、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对比
        3.3.2 江西中等职业学校 2010—2012 年的基本情况
    3.4 五个样本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3.4.1 五个样本县域经济选择
        3.4.2 南昌县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3.4.3 广丰县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3.4.4 修水县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3.4.5 宜丰县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3.4.6 安远县县域经济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况
第4章 江西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4.1 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
        4.1.1 江西县域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4.1.2 中等职业教育对江西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4.2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状况
        4.2.1 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及速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2.2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培养目标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
        4.2.3 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
    4.3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不对接的原因分析
        4.3.1 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原因
        4.3.2 县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力度欠缺
        4.3.3 县域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缺乏重视
第5章 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相对接的对策
    5.1 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对接
        5.1.1 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突出自己的特色
        5.1.2 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优化专业设置
        5.1.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职业学生质量
        5.1.4 建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5.2 江西县域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促进
        5.2.1 政府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5.2.2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5.2.3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抛弃传统的旧观念
        5.2.4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紧密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调查问卷
附录 2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状况
        1.2.2 国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产业概念
        2.1.1 生态旅游
        2.1.2 生态旅游产业
    2.2 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借鉴
    3.1 发达国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3.1.1 美国
        3.1.2 德国
        3.1.3 澳大利亚
        3.1.4 日本
    3.2 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2.1 肯尼亚
        3.2.2 泰国
    3.3 借鉴与启示
        3.3.1 生态旅游的活动要科学界定
        3.3.2 加强生态旅游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3.3.3 加强对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3.3.4 旅游企业要大力宣传推广生态旅游理念
        3.3.5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要本土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环境因素
    4.2 政策因素
    4.3 经济因素
    4.4 社会因素
    4.5 技术因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指标体系内容与框架
        5.2.1 指标体系内容
        5.2.2 指标体系框架
        5.2.3 指标筛选工作
        5.2.4 指标体系构建
    5.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5.3.1 评价指标量化
        5.3.2 指标量化说明
        5.3.3 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6.1 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6.1.1 自然环境优势(SN)
        6.1.2 政策优势(SP)
        6.1.3 经济优势(SE)
        6.1.4 社会优势(SS)
        6.1.5 技术优势(ST)
    6.2 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6.2.1 自然环境劣势(WN)
        6.2.2 政策劣势(WP)
        6.2.3 经济劣势(WE)
        6.2.4 社会劣势(WS)
        6.2.5 技术劣势(WT)
    6.3 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6.3.1 自然环境机遇(ON)
        6.3.2 政策机遇(OP)
        6.3.3 经济机遇(OE)
        6.3.4 社会机遇(OS)
        6.3.5 技术机遇(OT)
    6.4 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挑战分析
        6.4.1 自然环境挑战(TN)
        6.4.2 政治挑战(TP)
        6.4.3 经济挑战(TE)
        6.4.4 社会挑战(TS)
        6.4.5 技术挑战(TT)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意义
    7.2 江西省各地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7.2.1 南昌市
        7.2.2 景德镇市
        7.2.3 萍乡市
        7.2.4 九江市
        7.2.5 新余市
        7.2.6 鹰潭市
        7.2.7 赣州市
        7.2.8 吉安市
        7.2.9 宜春市
        7.2.10 抚州市
        7.2.11 上饶市
    7.3 评价结果分析
        7.3.1 影向江西省各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7.3.2 江西省各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7.4 江西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意见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8.1 机制选择
        8.1.1 机制类型
        8.1.2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的优劣分析
        8.1.3 江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机制的选择
    8.2 模式选择
        8.2.1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类型
        8.2.2 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8.3 政策保障
        8.3.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8.3.2 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8.3.3 制定严格、规范的行业标准
        8.3.4 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8.3.5 强化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督力度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征询意见表—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层次
致谢

(3)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2 相关基本概念
        1.2.1 生态文明
        1.2.2 城镇化
        1.2.3 生态城镇体系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总体框架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文明理论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3.3.1 生态意识文明
        3.3.2 生态行为文明
        3.3.3 生态制度文明
        3.3.4 生态产业文明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生态城镇体系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7.5.1 生态产业融合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9.2.1 政府行为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0.1 总结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4)江西省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具体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
    2.1 蝴蝶兰概况
        2.1.1 蝴蝶兰适于作为高档盆花的特点
        2.1.2 蝴蝶兰产业的特点
    2.2 国际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
        2.2.1 国际蝴蝶兰产业发展历程
        2.2.2 国际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
        2.2.3 荷兰蝴蝶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2.4 国际蝴蝶兰产业发展启示
    2.3 国内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
        2.3.1 国内蝴蝶兰产业现状
        2.3.2 国内蝴蝶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3.3 台湾蝴蝶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3.4 国内蝴蝶兰产业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江西省发展蝴蝶兰产业概况及SWOT分析
    3.1 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
        3.1.1 江西省花卉产业现状
        3.1.2 江西省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
        3.1.3 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
    3.2 江西省蝴蝶兰产业发展概况
        3.2.1 江西省蝴蝶兰产业发展历程
        3.2.2 江西省蝴蝶兰生产企业发展现状
        3.2.3 江西省蝴蝶兰销售状况
    3.3 江西省发展蝴蝶兰产业的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3.3.5 战略选择
第四章 江西省发展蝴蝶兰产业的对策研究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定位
        4.1.1 提高认识
        4.1.2 转变观念
        4.1.3 明确定位
    4.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4.2.1 科学规划
        4.2.2 革新制度
        4.2.3 提供公共产品,优化投资环境
        4.2.4 深化产业扶持政策
        4.2.5 充分利用合作平台,做好产业宣传和引介
        4.2.6 引导国家大型企业投入蝴蝶兰产业
    4.3 探索产学研高效结合的科研机制,提高科研水平
        4.3.1 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4.3.2 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科研体系
        4.3.3 构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平台
        4.3.4 抓好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
    4.4 建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探索人才培训的新模式
        4.4.1 创新培训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培养平台
        4.4.2 创新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和需要的零距离
    4.5 加强花卉文化宣传,培养花卉消费市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省区域合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定位与跨省区域合作
    1、这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需要。
    2、这是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需要。
    3、这是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需要。
    4、这是对内开放、推进融合的需要。
三、推进跨省区域合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跨省区域经济合作领域
    2、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效
    3、跨省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1、构建跨省区域合作对接机制
    2、拓展跨省区域经济合作重点 (1) 推进基础设施合作
    3、强化跨省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6)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 产业梯度理论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的地位分析
    3.1 区域梯度评价指标体系
    3.2 我国区域梯度分布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3.3 江西在中国经济梯度地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转移江西的动力机制及承接优势分析
    4.1 产业转移江西的动力机制
    4.2 江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和优势条件
    4.3 本章小结
5 江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选择与案例分析
    5.1 产业梯度系数模型
    5.2 行业选择——江西省第二产业梯度分析
    5.3 江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本文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表1: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
附表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附表3: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附表4:全国工业主要行业基本指标
附表5:江西工业主要行业基本指标
后记

(7)开放催生“双城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支持:特区兴办和沿海城市开放政策扶持了“双城记”
二、区位优势: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双城记”
三、厚重历史: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前苏联援建的城市奠定了“双城记”
四、近朱者赤:市场经济的实行和发达地区的渗透拉动了“双城记”

四、对接长珠闽 建设新赣州系列报道——按照“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目标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刘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4(06)
  • [2]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西为例[D]. 陶表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3]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4]江西省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陈鸿星. 南昌大学, 2009(S1)
  • [5]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 伍长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7)
  • [6]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 王业雯. 暨南大学, 2009(09)
  • [7]开放催生“双城记”[J]. 程继隆.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8]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 彭道宾. 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9]“双城现象”[J]. 程继隆. 中国城市经济, 2008(07)
  • [10]江西崛起战略透视[J]. 江西财经大学课题组. 当代江西, 2007(04)

标签:;  ;  ;  ;  ;  

联袂闽闽新赣州建设系列报道——按照“三基地一后花园”目标,着力打造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