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解琪[1](2021)在《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是二十世纪西方颇具影响的人文主义批评大师。奠定其地位的则是他于1959年出版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在该书中斯坦纳正式提出了“老式批评”(Old Criticism)。本文将从“老式批评”的命名出发,思考“老式批评”与“新批评”的联系,并且将“老式批评”放置到其生成的历史场域中,试图厘清“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本文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论述“老式批评”的具体含义,指出“老式批评”并不是公共意义上的老批评,而是带着乔治·斯坦纳独特个人气质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紧接着剥离出其与“新批评”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指出“老式批评”之为“老式批评”的独特特征。第二章探讨“老式批评”的来源问题。将“老式批评”还原到二十世纪中叶的历史生态场域中,同时将之放置到乔治·斯坦纳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归纳出“老式批评”形成的原因。这些原因分别涉及到历史场域、个人体验、理论资源三个维度。第三章旨在解决“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的问题。首先是“老式批评”一贯坚持的谦卑的批评姿态,其实质是一种高贵的贵族姿态,这种贵族姿态又和斯坦纳本人的犹太身份息息相关,而这带着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其次是“老式批评”所重视的“经典”问题,“经典”其实指向的是批评的对象。这背后的原因已经触及到了20世纪经典的普遍衰落,对于经典的扞卫也折射出了斯坦纳身上那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最后是“老式批评”的价值向度问题,“老式批评”的批评旨归在于力图恢复文学作品的形而上学维度,实质上这是斯坦纳对“诗与哲学之争”的尝试性回答,或者说“老式批评”此举意在解决从古希腊而来且延续到后现代的“诗与哲学之争”。在后现代语境下,“诗”与“哲学”二者可以达到平衡,甚至当“哲学”进入“诗”时可以产生伟大的“诗”。第四章是“老式批评”的得失评议,认为“老式批评”既融合了同时代的诸多理论思潮,也超越了这些思潮;既建构了“批评的时代”,也重塑了文学批评的功能。然而“老式批评”仍旧有着难以摆脱的缺点。

李京京[2](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张熊[3](2020)在《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从其当时所处的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特征出发,延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以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批判理论,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商品丰裕与广告宣传,提出了一种名为“景观”的新型异化。德波对景观与景观社会的伦理分析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将人们生产与消费的景观商品指认为制造异化的本体性社会存在。德波认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其产品发生的分离是景观社会抽象性的根源,意识的迷误促使人们在商品的消费中形成一种崇拜景观的炫耀性的表象生活,即景观拜物教。景观拜物教通过操纵景观的符号意义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替换为符号化的社会关系,在炫示与凝视之间产生了身份伦理的异化。第二,将媒介技术与社会制度看作是景观殖入异化的中介。在德波看来,无论是大量展布商品图像的媒介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还是当代的自由市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制度设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都是为谋取利润的工具理性,是景观在社会生活中殖入自身的中介道具,它们共同炮制了个人的虚假需求,以及对社会的极权管理。第三,将景观滋生的消费文化定义为物质化、客观化的意识形态。景观极力发展的视觉文化最终以文化霸权的形式,压迫和剥削人们的身心与生活,并最终导致人们行为的无意识化、非理性化,使人们对自身与社会的道德感愈发稀薄。沿着这三条路径,德波在对景观异化的伦理分析与伦理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多样性与鲜活性的研究,发现了颠覆景观统治的可能。从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德波视无产阶级为真正的历史主体,以恢复本真生活为社会前景,指出了一条向人本主义复归的逻辑进路。他提出了以异轨、构境与漂移为主要实践方式的人本主义革命策略,力图打破景观幻象,实现生活意识的觉醒,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公正的伦理乌托邦精神。德波对景观异化的伦理分析与伦理批判进一步地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综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多条理论路径,又表现出一种“反建构”的后现代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地位。不过,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和人本主义革命策略终究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批判的科学道路,因而找不到解决伦理异化问题的真正办法。但是瑕不掩瑜,在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伦理研究中发现的人本主义思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培育当代社会的伦理风貌,对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入,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等方面,依然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刁慕丽[4](2019)在《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三个要点和启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空压缩”效应不断涌向“实践”前台,“大众文化”作为现实研究新的切入点,有必要在新时代背景中得以展开。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域中,学界对詹姆逊的相关研究较多注目于其后现代立场、观点和方法,鲜有对其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要点及启示意义给予清晰的解读和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要点和启示意义,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厘清其理论“破”与“立”的基础上努力贴近现实获取启示。研究表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的路径依赖直接指向大众文化批判,他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视野引入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力求为当代文化困境破局解局以开创新局。但是,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以单一性文化批判取代总体性社会批判的理论建构是不切实际的,背离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观,并未跳出后现代“解构”的泥潭。本文取道焦点透视法,在哲学视域中阐发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要点,并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西方思想中加以述评,以期在正反两方面的比较研究中获取现实启示。

李璐[5](2019)在《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哈布·哈桑20世纪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后现代主义理论最早的研究者。在学界,他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作出的贡献受到了一定关注。目前,关于其“超批评”观的研究,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哈桑看来,后现代的“超越”是很丰富的。“超批评”中的“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越、高于”而是“在……旁的”。因此,“超批评”从后现代的批评立场来看,是一种在深度上追求平等,在广度上主张多元的具有“民主、多元开放”趋势的新的后现代文学批评。但“超批评”不完全等同于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它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交叉关系。其次,“超批评”进行的是一场高度严肃的实验工作,它通过批评对象、批评形式以及言说方式的多样化,在批评方法的开放性上实现了“超越”。再次,当文学批评面对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日益理论化、程式化的弊端时,“超批评”通过将“沉默”的隐喻与“新诺斯替主义”相结合,重新定义人类和文学的未来状态;并试图重新激活艺术与人心、现实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恢复多种艺术使命的召唤,使文学批评在重回现实视域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超批评”观的提出,首先与文学艺术在全球化与地区化矛盾不断加强、“我们的时代”被“我”的时代所取代的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有关,在“不确定、信仰缺失、反传统、反权威”等后现代潮流的综合作用下,批评在艺术和知识界主张变调。而另一方面,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模式,由于对文本结构、形式的过度强调,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式微,这也为“超批评”的提出提供了绝好契机。除此之外,有着“埃及裔美国人”身份的哈桑,还受其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古埃及独特文化记忆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下,哈桑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的学术旨趣,在学术研究的不断更迭中,逐渐放弃了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论争,转向后现代的文学甚至文化批评实践,最终在“超批评”中为自己人文主义的理想找到了合适的出路。“超批评”观作为哈桑最核心的理论标签,虽正式提出较晚,却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哈桑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以一种看似理想化、空想化的方式为我们重新高悬了文学批评追求民主立场的理想。为哈桑后现代批评理论家地位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超批评”在批评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强调批评要像创作一样,充分发挥“心灵”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与文学的未来状态,最终将文学批评重新拉回现实视域。哈桑所构建的理论蓝图是美好的,为了使“超批评”观在批评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后现代批评家要在“颠覆与创造”中肩负起新的批评职责。“超批评”观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为中国文学批评提供宝贵借鉴。

王琳[6](2019)在《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文中指出伴随资本逻辑全球扩张,消费在经济全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日益成为主导性逻辑。同时,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德波曾批判的景观化现象更为显着,视觉性表象对世界的重构正朝纵深发展。本文主要透过居伊·德波的社会批判理论,并结合相关理论文本,以对消费社会及其景观化统治的内涵解读为出发点,试图在呈现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运演方式、效能分析及价值评判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一种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解释框架,并观照我国当下的消费社会现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进行概念重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从劳动分工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来阐述消费社会的产生发展历程,归纳消费社会的规定性,并揭示其景观化的本质特性。之后通过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对景观概念及其意识形态本质进行剖析,进而对景观的统治形式进行阐述,指出景观化统治的运作逻辑,并进一步阐述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特征。在概念阐述的理论基础上,第二章从控制手段、运作时空、统治规律三个层面,递次剖析了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现实运演,即技术的多维扩张和生产化运用构建了商品的符号网络和需求的循环体系,其所建构的景观统治秩序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构,向内殖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呈现出序列化、时新化、具象化、诱导化、延异化的统治规律。第三章进而对景观化统治现实运演的效能作出一般性分析,并从宏观社会层面的一体化整合和个体生存层面的主体性丧失两个维度进行具体阐述。在上述对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现象进行整体分析后,第四章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评判视角出发,对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内在悖逆的价值系统进行评判。最后一章回归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的过程,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消费表征及景观化现象的必然趋势,并对其提出应对的可能路径。

吴之昕[7](2018)在《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后现代文化的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不断深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伊格尔顿对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展开批判,揭露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本质和矛盾。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文化批判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批判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还在社会维度上不断深化发展文化批判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体现在对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冲突等方面的探索。他彻底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揭示后现代文化矛盾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社会共同文化作为他文化理论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从政治、观念和审美三重视角,论析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希望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思想以政治批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意识形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物质基础理论和政治立场,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在政治上回避社会主要问题、与资本主义同流合污的实质。伊格尔顿透过激进的后现代文化的面纱,看到了后现代主义政治上的妥协,揭示了导致后现代主义矛盾的政治根源,强调了社会主义变革在消除后现代幻象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基于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这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催生社会主义制度、繁荣社会整体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批判还是文化观念上的批判。在《文化》(Culture,2016)一书中,伊格尔顿从文化与自然、文化与本质、文化战争等角度,批判了后现代多元文化论与“文化主义”,揭示了导致后现代文化的矛盾性和文化危机的根源。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多元性、差异性、混杂性、边缘性和排他性等综合在一起,使文化的多种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处于危机中的文化存在于国家内部和全球范围内,并日益演变为一种地缘政治的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伊格尔顿提出了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想,认为团结一致的社会主义是根除后现代文化危机的唯一途径,也是建立真正多元文化的制度保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一直将社会主义当作他最终的理想,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最终手段。他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构想为我国当前避免后现代主义的危害,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团结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不仅仅停留在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表征的批判,本世纪初他从信仰与价值的具体问题入手,剖析了后现代主义泛滥导致社会动荡和对抗的根源,开辟了后现代批判文化观念的新视角。他在《文化与上帝之死》(Culture and the Death of God,2014)一书中重点阐释了文化是否可以替代宗教等论题,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信仰匮乏的历史根源。他从全新的角度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展开了犀利地批判,涉及文化伦理和文化宗教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具体问题,提出了理性的信仰观,高度赞扬了社会主义信仰与价值。这为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文化的灵魂,抵御后现代文化的消极面、改善社会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以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分析后现代主义本质蕴涵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特征,以美学的回归对抗盛行的后现代文化。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指出意识形态性仍然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他从审美话语的角度,批判了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主体重建的重要意义,尝试将审美同人的实践相结合,发挥美学意义上文化源于生活、提升生活的功能,希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他将根植于现实人民生活的主体培育作为文化育人的具体实践途径,为我国当代“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镜鉴。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的三重视角的综合,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单纯地批评后现代主义各种文化思潮的形式和内容,而是揭示了纷繁复杂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现象所掩盖的晚期资本主义商品性和消费性,具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他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突出了文化批评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强调了基于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关联,思考了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途径,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的方法。

张弓[8](2018)在《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进程与世界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同步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就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在新时期以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直接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就不得不考虑到后现代主义美学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借鉴和吸收后现代主义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当代性。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化热、审美文化、审美意识形态论、大众审美文化、实践存在论美学、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等问题的论争和讨论,实质上都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和鲜活实践。

陈冬生[9](2017)在《问题、回归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既受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理论影响,又受西方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东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的双重现实冲击,必须解决新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后现代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影响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式三个问题,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新政治经济学和新共产主义理想的三重回归。顺应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生态化、市场化和空间化三大转向。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对我们在新常态下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田仁湛[10](2017)在《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之解放是马尔库塞思想的主题。他通过批判现代性来观照人之命运和存在,从个体角度阐释人类解放,力图另谋解放路径。其人类解放思想的主旨是,揭示现代文明何以导致个体生存的新困境,解决“人的本真存在和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在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中,个体既不是孤立的人,又非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独立的激进的历史性主体;解放是从人的内在性出发,通过人的本能、意识、观念,谋求爱欲解放、审美救赎。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发轫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性相遇。在其早期经历中,为了救治马克思主义的危机,马尔库塞不断尝试从其他理论寻找出路。卢卡奇学说影响了他,但由于卢卡奇的辩证法缺乏历史性维度,所以,马尔库塞扬弃了它,求助于现象学。经由对接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力图从海德格尔之“此在”和黑格尔之“自我意识”中,寻找激进的历史性个体和解放要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世后,马尔库塞转向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深度探究。通过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及其扬弃等思想的激进阐释,马尔库塞剖析了个体压抑的根源、个体解放的路径。马尔库塞爱欲解放论建构于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这一理论标志着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的确立。弗洛伊德悲观地认为,文明压制本能是人类进步的代价。马尔库塞洞穿了弗洛伊德文明辩证法的消极性,将之改造为解放的辩证法。通过对负罪感和俄耳浦斯-那喀索斯形象的分析,马尔库塞回溯了文明的起源和个体生存原型,并试图以席勒美学型塑现代文明,摒弃额外压抑,消除文明与本能之间的冲突,实现政治救赎。此外,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本能理论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勾连起来,谋划性欲与劳动的双重爱欲化,以解决本能内部对立,释放力比多,通达本能解放。通过重塑弗洛伊德人格理论,马尔库塞提出以超越操作原则来实现爱欲解放,从社会现实和个体意识两方面,分别寻求非压抑性文明的物质前提和生物基础,重建非压抑性个体。马尔库塞解放思想付诸于批判现代性的实践。通过鞭挞苏联的现实原则,马尔库塞批评苏联背离马克思主义,使之教条化,其官僚权力压制个体权利,阻隔人的解放。在抨击美国意识形态时,马尔库塞提出了“单向度”理论,经由技术理性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钳制人的新形式和现代性的陷阱。技术在满足个人虚假需求中,操纵人的物质诉求和精神世界,解构生活方式。个人分享制度好处后被同化,在单向度思维泛滥中与制度一体化,丧失否定性、批判性及超越性向度。因此,拯救否定性意识是个体解放的前提,关键是建构批判理性,塑造超越单向度的新人,以“大拒绝”实现解放大变动,构建新技术、新社会。“大拒绝”方案失效后,马尔库塞从爱欲解放转向艺术解放。他认为,既然人已完全异化,人的思想和社会单向度化,那么,必须再次审视解放的主客观条件。社会难以提供解放的物质前提,激发爱欲解放的动力,唯有艺术形式才能还原人的本真存在,赢得解放之意识基础。为此,马尔库塞力图通过新感性培育、艺术自律和审美解放,重建艺术的革命性维度,以审美之维的艺术革命克服异化境遇,塑造人的新的心理-观念结构,让理性与感性重返和谐,获取个体解放。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的主要价值及限度凸显如下:它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高扬了人的主体向度,发展了辩证法,是辩证的想象,而且其中浓郁的现代性反叛和解构意蕴,内含解构主义的哲学话语,开启了后现代转向的先河。同样,它对现代文明的透视和批判,启迪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虚假需求、异化消费等违背人性的生存方式及其困境的洞察,明示了当代人的解困之路。但是,马尔库塞过度张扬主体性,倚重意识、本能和审美等人的内在性,无视经济、交往和文化传统等客观因素,导致其解放观的先验性和内在对立。这种原则性限度使它疏离现实的个人和感性活动,尚未深入历史的那一度去,虽有思想深度,但历史唯物主义之原则高度付诸阙如。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1)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现状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三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老式批评”释义
    第一节 何为“老式批评”?
        一、“老式批评”的批评品格
        二、“老式批评”的明确定义
    第二节 “老式批评”与新批评的渊源
        一、“老式批评”对新批评的批驳
        二、“老式批评”对新批评的承接
    第三节 “老式批评”理论的特征
        一、斯坦纳的个人性
        二、文学哲学性
        三、经典的文学批评
        四、批评姿态:谦卑与高贵
        五、批评方法:比较诗学
第二章 “老式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外部动因
    第一节 社会动因
        一、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知识与道德
        二、“语言危机”
    第二节 斯坦纳的个人经历
        一、肉身保存:“幸存者”
        二、精神状态:“漫游者”
    第三节 理论资源
        一、“文本细读”
        二、马克思文艺理论批评
        三、人文主义
        四、利维斯的文学批评观
        五、“新与老”共存
第三章 “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姿态:谦卑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学批评
        二、价值取向:谦卑与扞卫形而上
        三、高贵的贵族姿态
    第二节 批评对象的定位:经典
        一、经典:批评对象的定位
        二、布鲁姆与斯坦纳的对峙与协同
        三、凭吊和哀歌
        四、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第三节 批评旨归的本质:平衡
        一、当代之前:“诗与哲学之争”的历史
        二、当代回响:“艺术终结”与“哲学终结”
        三、批评旨归的本质:寻求平衡
第四章 “老式批评”之价值评议
    第一节 融合与超越
        一、技术:“老式批评”与新批评
        二、出路:“老式批评”与卢卡奇
        三、“老式批评”的神秘面纱
    第二节 建构
        一、对文学批评功能的建构
        二、对“批评的时代”的建构
        三、对纯文学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二、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拟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景观社会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景观社会理论的现实来源
        (一)二战后欧美国家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
        (二)从先锋派艺术到“情境主义国际”运动
    二、景观社会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异化批判理论的发展
        (二)结构主义哲学的兴起
第二章 德波对景观社会的伦理分析
    一、景观商品——制造异化的本体性社会存在
        (一)“景观”与“分离”
        (二)德波对景观拜物教的伦理批判
        (三)社会关系符号化与身份伦理异化
    二、景观技术——殖入异化的传媒与制度中介
        (一)“景观社会是选择其自身技术内容的一种形式”
        (二)德波对工具理性的伦理批判
        (三)工具理性下的虚假需求与极权管理
    三、景观文化——呼应异化的客观化意识形态
        (一)“物质化的意识形态”
        (二)德波对景观意识形态的伦理批判
        (三)消费主义下的行为无意识与道德感淡漠
第三章 德波伦理异化批判的逻辑进路与实践策略
    一、从伦理异化向人之本真复归的逻辑进路
        (一)“日常生活是所有事情的尺度”
        (二)对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的坚守
    二、颠覆景观异化统治的人本主义革命实践
        (一)“异轨”、“构境”与“漂移”
        (二)打破幻象的生活意识觉醒
        (三)追求自由与人道的伦理乌托邦精神
第四章 对德波伦理异化批判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特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多批判路径的巧妙综合
        (二)人道立场上经济批判与伦理批判的统一
        (三)概括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特征
        (四)面向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与实践策略
    二、现实意义
        (一)警惕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生活的侵入
        (二)提防文化符号对伦理价值观念的解构
        (三)审慎看待西方的“去意识形态化”宣传
        (四)反思大众传媒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使用
    三、理论缺陷
        (一)未能坚持经济分析与生产批判的科学道路
        (二)在实践策略上倾向于伦理反思与被动防守
        (三)对大众媒介地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彻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三个要点和启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的后现代立场研究
        2.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的相关比较研究
        3.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逻辑研究
        4.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的现实启示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
    (一)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2.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3.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二)“现代”背景中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崛起
        1.大众文化的文化工业阶段
        2.文化工业特性分析
        3.文化工业的本质
    (三)“后现代”背景中大众文化批判的复兴
        1.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2.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二、詹姆逊对晚期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的三个要点
    (一)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谜题破局
        1.直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变迁
        2.解码晚期资本主义文化
    (二)为后现代大众文化乱象解局
        1.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经济属性
        2.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政治属性
        3.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文化属性
    (三)为大众文化批判开创新局
        1.后现代理论研究范式的升级
        2.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3.资本主义研究的新焦点:大众文化
三、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的启示意义
    (一)理论贡献
        1.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回声
        2.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再认识
        3.发微文化现象的社会经济生活向度
    (二)思想局限
    (三)现实启示
        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5)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0.1.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0.2 关键术语阐释
    0.3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1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内涵构成
    1.1 从旁“超越”:批评立场的后现代性
        1.1.1 文学批评的民主立场
        1.1.2 文学批评的多元立场
    1.2 开放式“超越”: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1.2.1 批评对象的开放
        1.2.2 批评形式的开放
        1.2.3 言说方式的开放
    1.3 回归式的“超越”:文学功用的再激活
        1.3.1 “沉默”中的回归
        1.3.2 “新诺斯替”中的回归
第2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产生缘由
    2.1 文学艺术发展的后现代趋势
        2.1.1 文学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
        2.1.2 “我”时代下的个性化表征
    2.2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拨
        2.2.1 文学性追寻的误区
        2.2.2 阐释学方法的摈弃
        2.2.3 语言批评的局限
    2.3 哈桑后现代人文关怀的旨趣
        2.3.1 后现代异乡人的文化记忆
        2.3.2 文学知识生存的救赎
第3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价值
    3.1 重置文学批评的乌托邦理想
        3.1.1 “灵知”高悬理想
        3.1.2 理想重置文学
    3.2 将文学批评带入现实
        3.2.1 批评与创作的融合
        3.2.2 批评与人心的和解
        3.2.3 批评与社会的对接
    3.3 设定后现代批评家职责
        3.3.1 在联系中“颠覆”
        3.3.2 在解构中“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概念重读:消费社会与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第一节 什么是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的产生发展
        二、消费社会的概念内涵
        三、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什么是景观化统治
        一、景观的含义及其意识形态本质
        二、景观的统治形式
        三、景观化统治的运作逻辑
    第三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特征
        一、消费景观的表象性
        二、消费境遇的社会层分性
        三、意识形态统摄的微观性
第二章 功能整合: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运演方式
    第一节 技术生产化运用与景观统治秩序建构
        一、技术演化的多维扩张
        二、物与物的符号网络
        三、需求体系的循环逻辑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全景敞视主义
        一、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日常生活
        二、虚假的景观时间
        三、抽象的空间生产
    第三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规律
        一、序列化
        二、时新化
        三、具象化
        四、诱导化
        五、延异化
第三章 狂欢伪象: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效能分析
    第一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效能的一般特征
        一、权力主体的隐匿性
        二、统治运作的有序性
        三、统治方式的灵活性
    第二节 宏观社会层面的一体化整合
        一、多样生活风格的同质性
        二、制度化的消费行为体系
        三、消费平等的等同幻象
    第三节 个体生存层面的主体性丧失
        一、拟像化的自由个性
        二、符号的崇拜与忠诚
        三、主动维护消费秩序
第四章 价值悖逆: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价值评判
    第一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下的价值选择
        一、真实与虚假的颠倒
        二、积聚与孤离的错杂
        三、自由个性与自我殖民的逆转
    第二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价值评判视角
        一、现代性视角下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二、后现代性视角下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第五章 反思借鉴:对当代中国的可能启示
    第一节 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景观化现象的必然趋势
        一、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连接与时代衔接
        二、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方式跃深
        三、消费众相的复杂性与消费新动向
    第二节 应对消费社会景观化必然趋势的可能路径
        一、超越大众娱乐消费的运行趋势
        二、超越占有性消费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批判谱系中的伊格尔顿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一、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二、从现代性、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
        一、詹姆逊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
        二、凯尔纳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
        三、以伊格尔顿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二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框架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时代辩护
        二、对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三、欧洲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性运用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意识形态理论
        二、中期初探后现代“幻象”
        三、后期文化观念的新视角
    第三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方法论
        二、政治、观念与审美三重视角的综合
        三、主要理论观点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批判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形成的社会政治渊薮
        一、左派政治上的失利
        二、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妥协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
        一、政治批判功能的丧失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共谋
    第三节 基于社会主义的政治重建
        一、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文化批判
        二、依托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批判
    第一节 《文化》对后现代文化观念的论述
        一、文化观念的后现代转型
        二、多元文化论的矛盾
        三、文化主义的“绝对信条”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念中的宗教与理性
        一、文化能否替代宗教?
        二、自由理性的基本思想
        三、理性的信仰如何可能?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一、马克思为什么在今天仍然是对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时代阐释
        三、走向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第五章 后现代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从意识形态看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意识形态终结论”
        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后现代文化批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审美化产物
        二、美学作为身体话语的重建
        三、对后现代主义新身体学的批判
    第三节 走出后现代幻象,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一、社会主义主体的重建
        二、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第六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价值与局限性
        一、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目的与要旨
        二、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思想价值
        三、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矛盾与局限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后现代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二、克服后现代文化消极面的价值观思考
        三、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联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应解决的问题

(9)问题、回归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难以回避的三个问题
     (一) 新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后现代影响
     (二)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影响
     (三) 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式
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三重回归”
     (一) 向辩证唯物主义回归
     (二) 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回归
     (三) 向新共产主义理想回归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三大转向”
     (一) “生态化转向”:主要表现为新生态社会主义
     (二) “市场化转向”:主要表现为新市场社会主义
     (三) 空间化转向:主要表现为时空压缩理论和世界体系马克思主义
四、结语

(10)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0.2 选题的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 寻找激进的历史性个体
    1.1 个体与个体压抑
        1.1.1 马尔库塞个体范畴的哲学释义
        1.1.2 观念论与感性压抑
        1.1.3 单向度哲学与意识操控
        1.1.4 总体主义国家观与个体贬损
    1.2 个体解放思想的萌芽
        1.2.1 政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1.2.2 卢卡奇思想的影响与扬弃
        1.2.3 《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与个体解放思想的萌动
    1.3 从理论资源到理论自觉
        1.3.1 在海德格尔本体论中寻觅历史性个体
        1.3.2 从黑格尔现象学发掘激进的自我意识
    1.4 从现象学到马克思主义
        1.4.1 历史性与历史: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
        1.4.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个体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1.4.3 异化劳动:个体压抑的根源
        1.4.4 异化扬弃:个体解放的路径
2 重建非压抑性的个体
    2.1 对弗洛伊德文明论的改造
        2.1.1 负罪感:文明的起源及其辩证法
        2.1.2 个体存在的原像: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形象
        2.1.3 现代文明的改造:席勒美学与政治救赎
        2.1.4 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由额外压抑到基本压抑
    2.2 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批判继承
        2.2.1 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存在逻辑
        2.2.2 性欲和劳动的双重爱欲化
        2.2.3 力比多释放与本能革命
    2.3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重构
        2.3.1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辩证发展
        2.3.2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与操作原则
        2.3.3 超越现存现实原则与爱欲解放
    2.4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
        2.4.1 威权反叛与个体倚重
        2.4.2 理性与感性的兼容
        2.4.3 历史性与主体性的契合
3 拯救否定性的意识
    3.1 苏联批判与政治解放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化
        3.1.2 国家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拒斥
    3.2 现代性批判与替代性方案
        3.2.1 虚假意识与生活方式解构
        3.2.2 技术理性批判与批判理性建构
        3.2.3 单向度的思想与文化革命
        3.2.4 大拒绝与新社会谋划
    3.3 艺术改造与乌托邦构想
        3.3.1 现实存在的困境与真实存在的美学还原
        3.3.2 新感性培育与感性解放
        3.3.3 艺术自律与审美解放
4 个体解放思想的生命力及其边界
    4.1. 个体解放思想的理论贡献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与丰富
        4.1.2. 个体解放思想与辩证的想象
        4.1.3. 个体解放思想与解构主义的对话
    4.2 个体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
        4.2.1 个体解放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4.2.2 当代人的存在与解困之路
    4.3 个体解放思想的限度
        4.3.1 个体解放思想的先验性
        4.3.2 个体解放思想的内在对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D]. 解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伦理研究[D]. 张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詹姆逊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三个要点和启示意义[D]. 刁慕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D]. 李璐. 湘潭大学, 2019(02)
  • [6]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D]. 王琳. 武汉大学, 2019(06)
  • [7]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 吴之昕. 东南大学, 2018(01)
  • [8]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J]. 张弓. 文学评论, 2018(01)
  • [9]问题、回归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J]. 陈冬生.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 [10]马尔库塞个体解放思想研究[D]. 田仁湛.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