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一、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谢幸华,付开兰[1](2003)在《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配合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综合介入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例行综合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全程的护理。结果:除1例无效转院行血栓摘除术外,其余病人均获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3.3%。结论:系统专业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得到最好的康复。

刘佳[2](2021)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评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记录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有效解决办法,为提升泡沫硬化剂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问卷(the 20item-chronic venou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IVIQ-2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合电话、门诊、微信小程序等随访方式,观察调研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生活质量现状及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1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47.95%的患者完全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完全知晓者仅为1.75%。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前3位依次为:治疗(58.48%)、保健康复(52.44%)、预防(42.88%)。不同年龄、居住地和文化程度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36.84%的患者曾经接受过下肢静脉曲张治疗,63.16%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患者未穿戴医用梯度压力袜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晓医用梯度压力袜”。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CIVIQ生活质量得分为(83.47±16.58)分,59.21%(299/505)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等级为良,30.10%(152/505)的等级为中,10.69%(54/505)的等级为差,性别、居住地、月收入和CEAP分级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5例患者泡沫硬化剂治疗1个月后,色素沉着224例(51.49%)、疼痛192例(41.14%)、皮下硬结73例(16.78%)、肿胀34例(7.82%)、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STP)27例(6.21%)。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不良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使用不同剂量、浓度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色素沉着形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医用梯度压力袜穿戴时长组患者,皮下硬结形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就诊意识淡薄,有明确的健康教育需求,医务人员需面向大众开展更广泛积极的健康教育活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乡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和重症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指导,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是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提示医务人员应需加强泡沫硬化剂术后随访,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关注治疗后不良反应,探索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月球[3](2021)在《应用AngioJet经胫前静脉入路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分析CDT及AngioJe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AngioJet在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经胫前静脉入路行AngioJet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08月至2020年0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51名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资料,24名接受了CDT治疗(A组),27名接受了AngioJet治疗(B组),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患健侧周径差、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尿激酶使用量、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肌酐值、住院天数、住院花费、术后主要异常情况、短期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组和B组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A组和B患者术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1.70±0.58cm和1.73±0.44cm,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患健侧小腿周径差分别为1.53±0.64cm、1.12±0.48cm,P<0.05;A组和B组的患肢消肿率分别为72.63%±8.74%、76.07%±7.62%,P<0.05,两组患者术后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5.46%±17.19%和84.67%±13.53%,P<0.05;A组尿激酶的用量(71.75±31.90万U)明显高于B组(30.00±11.43万U),P<0.05;两组患者术后Villalta评分分别为1.37±1.40分和1.33±1.46分,P>0.05。(3)A组患者中术前和术后第一天的血红蛋白(117.58±17.89 g/L和111.08±15.12 g/L)和肌酐值(63.13±21.32μmo I/L和60.33±19.39μmo I/L)均无差异(P>0.05),而术后第一天的Fib为2.17±1.07 g/L明显低于术前Fib(3.31±0.96 g/L),P<0.05;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一天的Fib(3.47±0.90和3.30±1.33g/L)、肌酐值(64.33±18.27μmo I/L和62.81±23.91μmo I/L)均无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第一天的血红蛋白分别为121.07±9.94 g/L和110.52±10.07 g/L,P<0.05,但术后属于轻度的贫血(正常值:115-150 g/L)。(4)A组患者住院天数(11.70±4.91天)明显高于B组(7.48±3.5 d),P<0.05;B组的住院总费用(50789.45±19357.02元)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68624.81±14332.04元),P<0.01;但是,B组患者中放置支架的病例数(17例)明显高于A的病例数(5例),P<0.05,而A组患者的实验室诊断费(3017.62±1099.77元)明显高于B组(1689.22±609.73元),P<0.01。(5)A组患者中有6名发生异常情况,其中,发热2例,过敏3例,出血2例,穿刺点渗血4例;B组中25名患者术后出现酱油色尿,除此之外,有5名患者发生异常情况,发热2例,过敏2例,牙龈出血1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少尿/无尿的情况。结论:(1)与CDT比较,AngioJet系统在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能够快速减轻血栓负荷;(2)AngioJet系统较CDT静脉再通率高,一期放置支架率高,治疗髂静脉狭窄病变效果更好;(3)与CDT比较,应用AngioJet经胫前静脉入路未增加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4](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张羽墨[5](2020)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五种推拿手法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大鼠进行定性、定量干预,研究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推拿五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分别模拟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推拿五法,对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干预,并通过以下三方面研究推拿对血栓形成的影响: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运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对大鼠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观察变化并计算应变率比值。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表达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的表达变化。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DVT大鼠血液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的变化。从超声,血液凝血、纤溶功能,血液流变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1.1超声弹性成像: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1.2应变率比值: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比值降低(P<0.05),拨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2.1凝血酶原时间(P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干预3天后,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拨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显着短缩(P<0.01),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3凝血酶时间(T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4纤维蛋白酶原(FIB):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5 D-二聚体:干预3天后,拨法组含量比模型组增高(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6血栓素B2(TXB2):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2.7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干预3天后,拨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P<0.01),点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降低(P<0.01),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降低(P<0.05),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虽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3.1低切变率:干预3天后,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2中切变率:干预3天后,假手术、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3高切变率: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3.4血浆粘度:干预3天后,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切变率降低(P<0.05),点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超声弹性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2凝血、纤溶功能表明:推拿五法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作用于DVT大鼠安全性高,但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存在一定风险;3天,10天两个时间点,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均存在风险。3血液流变学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推拿五法中点法、推法、牵拉法对于DVT大鼠的早期干预安全性高,但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点法、推法、牵拉法也存在一定风险;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存在风险。建议推拿临床中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多用点法、推法等轻柔手法,拨法、揉法慎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时间选择、力量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吴黎立[6](2020)在《综合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现状,分析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利用ICU床边超声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安徽省某三甲医院ICU收治的1026例患者分别进行入科24h内和出科时的双下肢DVT筛查,明确ICU患者DVT的带入率和发生率。根据在ICU住院期间有无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总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合并症、ICU特殊用药、ICU特殊治疗、来源科室的资料,排除不合格资料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超声结果显示1026例患者中入住ICU 24h内被诊断为DVT的患者有232例,DVT带入率为22.60%;排除入住ICU时间短于48h的患者125例,自动出院患者95例,死亡患者139例,资料不完善27例,最终纳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的患者为408例,其中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发生DVT的66例,血栓发生率为16.18%。进一步资料分析显示,ICU患者中外科患者233例(57.11%),外科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46例(69.70%),血栓发生率19.74%。通过超声检查显示的血栓发生部位,根据血栓静脉不同主要为肌间静脉血栓(MCVT)60例(90.90%),其次分别为胫后静脉血栓3例(4.55%),腘静脉血栓2例(3.03%),股浅静脉血栓2例(3.03%),股总静脉1例(1.52%)。ICU发生DVT的血栓90.90%为肌间静脉血栓(MCVT),分析ICU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显示,单因素分析结果中ICU患者使用镇静药物(P=0.040)(P<0.05)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P=0.029)(P<0.05)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活性药物(OR=1.765,P=0.037,95%CI=1.035-3.012)是ICU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ICU外科患者的血栓资料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中ICU外科患者年龄(P=0.040)(P<0.05),使用镇静药物(P=0.028)(P<0.05),脑卒中患者(P=0.019)(P<0.05),物理预防(P=0.023)(P<0.05)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OR=2.424,P=0.029,95%CI=1.098-5.353),患者年龄(OR=1.024,P=0.032,95%CI=1.002-1.046),物理预防(OR=0.674,P=0.026,95%CI=0.474-0.853)是ICU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物理预防对DVT发生有保护作用,而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年龄超过45岁是ICU外科患者发生DVT的临界值。在对ICU外科患者中,不同科室来源的患者与DVT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对综合ICU患者血栓筛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及时对患者进行血栓筛查是必要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ICU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在对ICU患者的治疗中,应做好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护理,及时做好血栓筛查。在对ICU外科患者DVT结果分析中显示,年龄≥45岁,脑卒中患者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患者采取物理预防起到了预防DVT的作用。对于ICU外科患者不仅需进行原发病的治疗,也应对可干预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DVT的发生,尤其是年龄≥45岁的患者。针对不同科室来源的ICU外科患者DVT发生率不同,为今后制定不同科室患者的血栓筛查规范提供有利依据。

陈静[7](2020)在《早期康复对ICU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入住安徽省立医院ICU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将所有被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一组对照组和两组观察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仅接受ICU常规护理,观察组1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观察组2在观察组1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新发下肢DVT,如发生则详细记录下肢DVT的大小和位置,分析可能与血栓发生相关的凝血指标(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的相关性。结果 两观察组的相关观察指标:下肢DVT的发生率、近端血栓发生率、直径大于7mm的血栓发生率、多发血栓的发生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均低于对照组;伴有下肢DVT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显着高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组,且两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可以降低ICU脑出血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高与下肢DVT的发生有关。

孟宪梅[8](2019)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基于脑卒中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健康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现有脑卒中护理实施尚不规范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制定基于最佳证据、涵盖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及健康问题的护理方案,为规范我国脑卒中整个疾病过程的护理实践,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服务的科学性、连续性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一—现况研究:通过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田野研究及对服务于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的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对国内脑卒中临床护理实践现况进行研究,并依据i-PARIHS框架,分析影响实施的促进及障碍因素。2.研究二—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基于国内脑卒中护理实践现况,对脑卒中护理相关循证指南及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进而运用AGREEⅡ及OQAQ对指南及系统评价文献进行再评价,依据JBI标准,统一证据分级及推荐分级。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护理方案主题及相关证据推荐等级,形成方案的理论主干,并在5W1H指导下,具体形成护理方案初稿。3.研究三--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为保障护理方案在多学科合作的流畅性,采用立意取样法对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及组织四家转化基地的护理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别从不同学科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及讨论方案转化实施可行性。4.研究四--护理方案临床转化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转化基地现况,选择代表全程性护理方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代表专科性护理方案的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在三个转化基地(包含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依据i-PARIHS框架,进行方案实施现况审查,发现障碍因素,并通过PDCA循环,予以解决障碍因素,对实施规范化,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对临床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在三个田野地进行田野观察及对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现有脑卒中护理实践涉及超急性期、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以基础护理为主,涉及康复护理实践内容有限,并存在护理实践不规范、与康复治疗师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与最佳证据相比,从护理实践范畴及实践系统性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庞杂、护理时间零散、学科成员间沟通缺乏等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可考虑利用领导层的支持鼓励、护士改进康复护理的意愿、康复团队成员互动机会、及机动护理人员配备等有利因素推进护理方案实施。2.研究二:以“脑卒中”“护理”及相关检索词,从循证数据库及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4篇指南文献及64篇系统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确定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四个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主题(深静脉血栓预防、压力性损伤、跌倒预防、抑郁)、及五个康复护理主题(两便护理、吞咽障碍及营养、痉挛/挛缩、语言障碍康复、二级预防)的384条证据,形成方案理论主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3.研究三: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及来自4个转化基地9名护理专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的焦点小组访谈,对护理方案进行以下修订:(1)不同疾病时期护理方案以不同医疗地点为导向;(2)根据国情,剔除院前护理实践内容;(3)精炼超急性期转诊内容;(4)在急性期护理方案中补充抑郁筛查及护理内容;(5)将两便护理及饮食护理重新命名为两便管理及吞咽障碍管理,纳入到“康复护理”条目中;(6)根据临床现况,对部分护理措施进行删除、补充、及更换等修订。4.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运行结果:三个转化基地两轮PDCA循环研究,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记录规范:入院深静脉血栓筛查表,护理记录单,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方案实施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方案管理,入组患者管理方式,及明确方案实施各时间节点。5.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二(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运行结果:在遵循转化方案一所制定的实施规范基础上,扩展吞咽康复管理规范:入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表,言语治疗师及护士吞咽康复管理职责,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师/护士记录单,及现场示范---配合指导---独立完成的技能培训模式。6.研究四:临床转化效果评价:方案一临床转化效果显示,57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Z=-6.457,P<0.01);26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Z=-4.244,P<0.01);且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行为,在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出血倾向、熟悉IPC使用注意事项及对皮肤评估等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方案二临床转化效果显示,15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对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7.046,P<0.01);23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15.842,P<0.01);且方案实施后护理行为,在接受培训、入院及时筛查、跟进筛查、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吞咽筛查异常转介言语治疗师、跟进吞咽康复训练及效果等方面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提高(P<0.05)。另外,对9名实施方案护士的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实施方案后,护理工作变得系统化、规范化、且主动及时;对自身的影响包括:扩充专科知识、增加专业自信心、增加护理实践意识、改善护患关系、及增加科研意识;可承受增加的工作量,并可通过常规化、碎片化服务、及优先筛查等策略解决。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护理方案及九个健康问题护理方案,为脑卒中专科护士提供统一护理实践规范框架,使脑卒中科学性连续性护理服务成为可能。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方案遵循美国护士协会5W1H的护理实践要求,明确与其他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体现脑卒中护理专科性及专业价值。通过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的试点运行,从全程性及专科性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验证,制定了护理方案的实施规范,尤其是康复问题的护理规范模式,使多学科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及临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脑卒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韩晶[9](2019)在《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风险干预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社会,老年卧床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慢支肺气肿等慢性病发展到终末期,往往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能力。由于老年人体质及机能退化,自理能力下降,造成患者需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预防,可导致栓子脱落,引发肺血栓栓塞症。因肺栓塞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0.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对深静脉血栓(DVT)进行预防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食疗利用祖国传统中医理论指导,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调节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具有经济、实用,无相关适应禁忌,不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正逐渐应用于疾病康复及预防性治疗方面。本研究拟采用常规预防+黄芪红枣汤食疗方法,探究其对卧床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干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适合长期卧床老年人的经济、有效、安全的DVT食疗预防措施,以降低长期卧床老年人下肢DVT发生率、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及减轻社会家庭负担。研究目的:观察分析DVT常规预防措施联合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干预效果,为食疗方法预防卧床老年人群深静脉血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卧床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红枣汤代茶水饮用。比较两组患者:1.治疗前、治疗30d、治疗60d、治疗90d凝血常规及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2.治疗前、治疗90d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3.治疗90d DVT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DVT发生率。研究结果:1.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两组患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但是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30d、治疗60d以及治疗90d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90d后,两组患者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其中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腘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发生Homan征1例(2.50%)、Neuhof征0例(0.00%),对照组患者发生Homan征8例(20.00%)、Neuhof征3例(7.50%),对照组患者Homan征发生率显着高于干预组(P<0.05),而两组Neuhof征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4.治疗90d后,干预组患者未发生DVT,发生血流淤滞1例(2.5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流淤滞4例(10.00%),发生DVT1例(2.50%),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90d过程中,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服用黄芪红枣汤的总依从率达92.07%,整体依从性较好。结论:1.两种干预方法均能降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对下肢DVT有一定预防作用。卧床老年患者在常规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之上加服黄芪红枣汤的改善效果更明显。2.常规干预措施联合黄芪红枣汤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其预防下肢DVT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措施组。3.长期卧床老年人服用黄芪红枣汤依从性良好。

宗倩[10](2019)在《青岛市围手术期相关护理人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编制护士围手术期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为护理人员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现状调查提供工具;调查青岛市二、三级医院护士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专科培训体系、深入研究围手术期全期、连续护理流程提供借鉴。方法以知信行理论模式为基础,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预调查及信效度检验等方法确定正式问卷;分层、便利抽取青岛市23所二、三级医院的905名围手术期护士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状调查。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士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对知信行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第一部分问卷编制与评价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后共删除赋值低于标准的条目3项、修改条目内容4项,形成初始问卷。(2)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00%、100.00%;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195、0.204(P<0.001);专家权威系数是0.836、0.849。(3)对197份预调查问卷进行区分度、相关系数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共删除条目4项。内容效度分析中,总问卷的条目水平效度(I-CVI)为0.8001.000,量表水平效度(S-CVI)为0.825;结构效度分析中,各条目得分的KMO值为0.824,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170.304,P<0.001,共抽取12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11%。经最大方差旋转法分析,各因子载荷值在0.4010.736。信度分析中,总问卷的内在一致性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α系数)为0.859,重测信度为0.706。(4)最终形成知识维度15个、信念维度10个、行为维度15个共40个问卷条目的正式问卷。2第二部分青岛市护理人员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1)问卷知信行得分分别是8.40±2.58分、38.26±12.53分、52.79±13.10分。手术室护士预防DVT信念得分低于外科护士(P<0.05)。(2)回归分析显示: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护士的性别(β=0.148,P<0.001)、文化程度(β=0.134,P<0.001)、职称(β=0.357,P=0.001)、所在科室护士长职称(β=0.090,P<0.01)以及医院是否有血栓防治护理学组(β=0.198,P<0.001)、护理规范(β=0.092,P<0.01)6个因素;护理人员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是护士的性别(β=0.126,P<0.001)、年龄(β=-0.092,P<0.05)、文化程度(β=0.114,P<0.001)、护士级别(β=-0.122,P<0.001)、医院等级(β=0.155,P<0.001)、床位使用率(β=-0.085,P<0.01)、护士长职称(β=0.398,P<0.001)以及医院是否有血栓防治护理学组(β=0.215,P<0.001)8个因素;护士的性别(β=0.087,P<0.01)、级别(β=-0.276,P<0.001)、医院等级(β=0.214,P<0.001)、床位使用率(β=0.069,P<0.05)、所在科室护士长职称(β=0.245,P<0.001)以及医院有无静脉血栓防治护理规范(β=0.066,P<0.05)等6个因素是围手术期护士预防DVT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3)相关性分析显示: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r=0.087、0.080、0.422,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行编制的《护理人员围手术期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可作为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现状调查工具。青岛市护士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行为现状调查得分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外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信念水平较好、态度积极。手术室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信念水平低于外科护士。应借鉴知信行理论模式尝试构建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培训体系,并深入开展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全期、连续护理的流程研究。

二、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伦理道德原则
    4 技术路线
    5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
    2 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
    3 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4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讨论
    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需求分析
    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应用AngioJet经胫前静脉入路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资料采集
    2.4 手术所需器械
    2.5 手术步骤
    2.6 术后治疗
        2.6.1 住院治疗
        2.6.2 出院后治疗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3.4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放支架例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异常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急性VTE的治疗现状
    4.2 髂静脉狭窄的诊治
    4.3 入路的选择
    4.4 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4.5 PTS的诊治和预防
    4.6 局限性及前景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进展
    5 参考文献

(4)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2.药物治疗现状
3.思考与展望

(5)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深静脉血栓的现代研究进展
        1 DVT流行病学研究
        1.1 发病率
        1.2 好发部位
        1.3 年龄因素
        1.4 性别因素
        1.5 地域差异
        2 DVT病因学研究
        2.1 术后并发
        2.2 严重创伤
        2.3 恶性肿瘤
        2.4 内科疾病
        2.5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雌激素类药物
        3 DVT诊断方法研究
        3.1 超声诊断
        3.2 实验室指标检测
        4 DVT治疗方法研究
        4.1 西医治疗方法
        4.2 中医治疗方法
        5 DVT机制研究
        5.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2 抗凝机制障碍是血栓形成的前提条件
        5.3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5.4 血栓硬度变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推拿在血栓类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1 疗效
        1.1 总体概况
        1.2 脑血栓
        1.3 深静脉血栓
        1.4 其他血栓类疾病
        2 安全性
        2.1 临床报道
        2.2 实验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说明
    实验一 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
        实验一 整体实验流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凝血、溶功能的影响
        实验二 整体流程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实验三 整体流程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合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 展望
附录
    附录1 造模过程
    附录2 超声弹性图片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6)综合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操作性定义
    5 技术路线图
    6 质量控制
    7 伦理说明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本人简历
附录 2 血栓筛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 3 《ICU患者DVT高危因素调查资料》
致谢
综述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早期康复对ICU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其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现况研究--田野研究及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一、田野研究
    二、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三、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一、明确方案主题
    二、成立研究小组
    三、指南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四、系统评价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五、证据推荐等级评价
    六、脑卒中护理方案拟定
第五部分 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护理方案修订
    一、基于专业判断的方案修订--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转化基地护理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第六部分 临床转化一全程性护理方案试点转化应用及评价研究:以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为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小结
第七部分 临床转化二专科性护理方案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以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为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小结
第八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效果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质量控制
    五、伦理考虑
    六、研究结果
    七、小结
第九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纳入指南文献
    附录3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
    附录4 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
    附录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
    附录6 专家咨询知情同意书
    附录7 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行为调查表
    附录8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护士版)
    附录9 深静脉血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修订版)
    附录10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出院前/一周)
    附录11 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行为调查表
    附录12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问卷(护士版)
    附录13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
    附录14 访谈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风险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文献回顾
    1. 中医学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2. 中医药对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现代医学研究
二、操作性定义
    1. 食物疗法
    2. 黄芪红枣汤
    3. 常规预防措施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
    1. 黄芪红枣汤方案构建
    2. 实施黄芪红枣汤干预
    3. 研究结果
五、讨论
    1. 食疗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风险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2. 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风险干预效果
    3. 安全性分析
    4. 依从性分析
六、结论
七、局限和展望
    1. 加强对DVT中医药食疗干预方法的深入研究
    2. 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10)青岛市围手术期相关护理人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护理人员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及评价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工具
        2 课题组成立
        3 条目池建立
        4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
        5 预调查
        6 统计学方法
        7 伦理要求
        8 质量控制
        9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2 专家对问卷条目的两轮函询结果
        3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评价结果
        4 预调查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青岛市围手术期相关护理人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现状调查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 调查工具
        3 调查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5 伦理要求
        6 质量控制
    结果
        1 问卷的回收
        2 正式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3 围手术期护士预防DVT知信行现状
        4 不同特征护士围手术期预防DVT知信行现状分析
        5 影响围手术期护士预防DVT知信行现状的多因素分析
        6 知信行相关分析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四、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 谢幸华,付开兰.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3(12)
  • [2]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D]. 刘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应用AngioJet经胫前静脉入路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D]. 刘月球.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5]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D]. 张羽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综合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及研究[D]. 吴黎立.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早期康复对ICU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D]. 陈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孟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黄芪红枣汤对卧床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风险干预效果的研究[D]. 韩晶. 苏州大学, 2019(02)
  • [10]青岛市围手术期相关护理人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调查研究[D]. 宗倩.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