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

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

一、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智雅婧[1](2021)在《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王智强[2](2021)在《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早期MRI成像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早期的影像学变化规律及特点。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并进行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PCA)的24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13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该13例患者(肝细胞癌11例;肝转移瘤2例,均为结直肠癌肝转移)共计15处病灶(肝细胞癌13处,结直肠癌肝转移2处)的影像资料。依据术中CT显示的低密度冰球表面界定消融区域,将冰球表面至冰球表面以内5mm处称为消融区边缘带,冰球表面以内5mm处至冰球中心称为消融区内部,所有肿瘤病灶在术中被冰球完全覆盖且位于消融区内部。观察病灶PCA前、后MRI影像学表现,记录术前及术后3天、术后1月病灶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分别比较每处病灶术前、后MRI表现的动态变化。同时于前述时间点分别测定消融区域肿瘤组织及消融区内部正常肝脏组织的ADC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FLASH-T1WI上,术前15处病灶均表现为低信号,术后消融区域信号升高,术后3天消融区域为均匀高信号(4/15)或混杂高信号(11/15),术后1月主要表现为均匀高信号(12/15)或混杂高信号(3/1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在TSE-T2WI上,术前15处病灶均表现为高信号,术后消融区域信号降低,术后3天消融区域为均匀低信号(4/15)或混杂低信号(11/15),术后1月主要表现为均匀低信号(12/15)或混杂低信号(3/1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在DWI上,术前15处病灶均表现为高信号,术后消融区域信号降低,术后3天消融区域为高信号(8/15)或等信号(7/15),术后1月主要表现为等信号(11/15),部分高信号(3/15)、低信号(1/1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增强扫描术前15处病灶中有13处表现为快进快出型,2处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伴环形强化,术后3天主要为消融区域内部无强化伴边缘环形轻度强化,术后1月消融区域表现为无强化。ADC值:ADC值肿瘤组织术后3天及1月分别为(1.86±0.09)×10-3mm2/s、(1.89±0.07)×10-3mm2/s,显着高于术前的(0.98±0.15)×10-3mm2/s(P<0.05);ADC值消融区肝实质在术后3天及1月分别为(1.02±0.13)×10-3mm2/s、(1.01±0.09)×10-3mm2/s,显着低于术前的(1.21±0.11)×10-3mm2/s(P<0.05)。结论: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早期MRI表现为消融区域内T1WI信号呈现上升趋势,T2WI下降趋势,增强扫描无强化。通过测量ADC值可以区分消融区域内的坏死肿瘤组织和坏死肝组织。

张伟[3](2019)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近几年来冷冻消融技术在肝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中的应用经验已经趋于成熟,鉴于肾上腺具有独特的生理学功能,该技术对于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应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局麻下影像引导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技术体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尝试探索使用多种技术及方法保障冷冻消融能够成功实施,并依据相关标准分析了该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 2011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局麻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的肾上腺实体肿瘤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了 45例。术前均经两种及以上影像学检查方法(CT、超声、MRI、核医学)和实验室检查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实体肿瘤。45例肾上腺实体瘤中转移瘤31例,嗜铬细胞瘤8例,3例腺瘤,3例上腺皮质癌。使用的影像导引设备为Philips公司PQ6000螺旋CT,氩氦冷冻消融设备为以色列氩氦冷冻消融系统(Cryo-HitTM),使用的冷媒及热媒分别为:超高压氩气及氦气。所有操作在术前均获得患者本人及患者委托人的知情同意。为保障消融术的成功实施,对于富血供肿瘤术前尝试了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对于紧邻重要组织器官的实体肿瘤术中使用了水力分离技术。31例转移瘤消融术后随访至2018年6月或者至患者死亡。术后第1月、3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者MRI扫描,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增强扫描,评估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生存期及相关危险因素。对于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术前给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扩容治疗,冷冻消融术中经桡动脉有创连续测压实时监测血压变化,应用α受体阻滞剂等控制阵发性高血压。研究成果本研究组45例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均获得顺利完成,无因术中血压不可控等其他原因而导致手术终止,未见与冷冻消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中有4例患者冷冻术前1-2周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有8例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在术后3月内行第二次冷冻消融治疗,有3例患者因为瘤体紧邻小肠,在实施冷冻消融前使用了水力分离技术,根据肿瘤类型分别做统计和讨论分析,31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全部1年、3年、5年生存率累计结果分别为:83.9%、45.0%、30.0%。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连续动脉测压获得成功,术中应用α受体阻滞剂等控制高血压效果确切,冷冻治疗前后及复温过程中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安全可行,创伤小,与外科治疗及影像引导的其他消融技术相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前及术中根据肿瘤的类型可实施多种技术保障手术成功。该技术对于不适宜或者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和梦珂[4](2019)在《原发性肺癌氩氦刀冷消融CT值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原发性肺癌氩氦刀冷消融CT值的变化,探究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并对吸烟史、戒烟史、治疗史、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术前中医证型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术中CT值变化、术后即刻最佳CT值范围,为以后肺癌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提供指导意见。[研究方法]本课题在既往理论、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中心、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8年3月31日于东方医院肿瘤科行肺氩氦刀冷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CT值、术中CT值变化及术后即刻CT值等影像学资料进行信息提取,评价原发性肺癌氩氦刀冷消融治疗CT值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180个病人,共210例。合并基础肺病者59人,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者81人。Barthel入院和出院评分、Barthel术前一天和术后三天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临床分期,以NSCLC的Ⅱ期、ⅣA期居多。靶病灶位置,其中贴近脏层胸膜158例,紧贴或压迫纵膈101例,靠近肺门89例,邻近支气管91例,邻近血管122例。有术中并发症者67例,有术后并发症者182例。2、生存期:首次病理诊断中位DOS为16.85个月,氩氦刀冷消融术后中位COS为9.6个月,中位PFS为8.2个月。3、CT值3.1术前平扫CT值:瘤体边缘(31.35±13.75)HU,冰球中心(34.37±15.13)HU,瘤体(32.86±13.73)HU;3.2术前增强CT值:瘤体边缘(54.84±21.69)HU,冰球中心(51.63±18.82)HU,瘤体(53.23±19.04)HU;3.3术前瘤体增强平扫差值(23.00±14.65)HU;3.4术中CT值变化:瘤体边缘(15.77±23.13)HU,冰球中心(37.38±24.07)HU,瘤体(26.57±21.12)HU;3.5术后即刻CT值:瘤体边缘(15.23±23.82)HU,冰球中心(-3.64±21.25)HU,瘤体(5.79±20.24)HU。4、CT值的相关因素CT值与年龄分组、吸烟史、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术前病灶大小分组、术后并发症的有无、病灶解剖结构、COS、PFS相关,与戒烟史、NSCLC分化程度、术前中医证型、术中并发症的有无、病灶分叶无关。无法直接通过术后即刻CT值范围来预测氩氦刀冷消融患者COS、PFS。5、生存期的相关因素5.1与COS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吸烟史,病灶解剖结构,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术前临床分期,化疗史,靶向治疗史,冰球覆盖率;与PFS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吸烟史,病灶位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术前临床分期,化疗史,冰球覆盖率。5.2独立影响因素(1)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瘤体边缘术中CT值变化、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是影响肺腺癌、鳞癌患者COS的独立影响因素。瘤体术中CT值变化分组是影响肺腺癌COS的独立影响因素。“瘤体边缘术中CT值变化”是保护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减0.962倍。“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是危险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增1.038倍。(2)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瘤体边缘术中CT值变化、冰球中心术中CT值变化、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是影响肺腺癌、鳞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瘤体边缘术中CT值变化”是保护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减0.967倍。“冰球中心术中CT值变化”是危险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增1.009倍。“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是危险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增1.027倍。(3)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是影响SCLC患者COS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增1.132倍。(4)术前临床分期、术后即刻冰球中心CT值是影响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即刻冰球中心CT值”是危险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性增1.089倍。6、术前中医证型诊断,以肺脾气虚证最多,94例(44.8%);其次是气滞血瘀证48例(22.9%),气阴两虚证29例(13.8%)。术前证素中,实证以血瘀(166例,79%)、痰凝(165例,79%)、毒聚(18例,9%)为主,虚证以气虚(102例,49%)、阴虚(57例,27%)为主。[研究结论](1)CT值与COS、PFS相关,但无法直接通过术后即刻CT值范围来预测氩氦刀冷消融患者COS、PFS。(2)腺癌:保留“护场”,适度降低术后即刻瘤体边缘CT值,使得整个瘤体术中CT值变化在30-40HU之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和较长的生存期。而鳞癌、SCLC:瘤体术中CT值变化在30-40HU之间的COS生存率更低,SCLC在>40HU组拥有更高的生存率。

金龙[5](2018)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6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软组织肉瘤患者进行消融率和并发症评价,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消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60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资料。冷冻消融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CT或MRI检查评价消融率。对氩氦刀冷冻消融软组织肉瘤患者消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根据美国介入放射学会并发症分级标准,评定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冷冻消融术,未出现因疼痛或其他原因终止手术情况。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67%,美国介入放射学会并发症分级均为A或B级。未出现严重感染、皮肤坏死、大出血、脏器功能障碍、休克等严重并发症。60例软组织肉瘤冷冻消融治疗后平均消融率为(83.02±17.0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和肿瘤部位与冷冻消融术后消融率有关(χ2=10.408,P=0.015;χ2=36.778,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为软组织肉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消融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安全有效,软组织肉瘤生长部位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消融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胜鳌,李琦,曹春婕,董洪瑜,李杰,张秋奂,王京源,华海琴,王志群[6](2018)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 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1560 m A),B组(30例)扫描方案为120 k V、ATCM(50600 m A);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结构、肿瘤形态、冰球形态)、辐射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肿瘤CT值、图像噪声SD值。结果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的辐射剂量指数下降80.90%;氩氦刀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的CT值、图像噪声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纹理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B组评分优于A组;其余两组间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应用低剂量扫描不影响术中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对冷冻效果的评估,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袁丁玲[7](2018)在《氩氦刀与CTPI结合治疗肝癌》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ic celluler cancer,H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类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肝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通常不知道自己患病,出现明显症状才去就医。此时已为早期末、中期甚至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尚有部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于是兴起颇多微创疗法。其中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术治疗肝癌效果较好,甚至有学者提及可与手术疗效相媲美。氩氦刀治疗中,引导系统的选择、穿刺点的选择都与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方案的设计十分重要。CT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定位精准,优于其它引导系统,在氩氦刀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属于一种功能成像,既能明确肿瘤的形态学,又能明确肿瘤血供情况,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我们大胆推测,CTPI引导氩氦刀治疗肝癌应该能使冷冻消融范围更确切、术后疗效高;CTPI随访肝癌术后患者复发检出率应该较高。【资料与方法】实验组为30例确诊无远处转移、适合用氩氦刀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行GE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确定病灶形态学范围,初步设计氩氦刀个数及患者体位;术中采用CT灌注成像确定穿刺点;术后1个月CT增强评价局部疗效。术后随访1年,比较CT增强与CTPI复发检出率。对照组为近5年30例经氩氦刀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术中采用CT常规扫描,术后用CT增强评价局部疗效。观察指标: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局部疗效2.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个月不良反应比较3.实验组比较术后1年中CT灌注扫描及CT增强扫描的复发检出率本研究内容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比较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结果】1.实验组术后局部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百分比较对照组低3.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检测,CT灌注组百分比高,无统计学意义【讨论】CT灌注成像在氩氦刀治疗肝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TPI是功能成像,从血流灌注的角度分析病变、引导治疗,提高肝癌介入治疗局部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复发率CTPI与CT增强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64层螺旋CT的Z轴覆盖率仅为4cm,无法行全肝灌注扫描;患者呼吸控制欠佳等;样本量小。

王猛[8](2017)在《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软组织肿瘤是起源于纤维组织、脂肪、滑膜、平滑肌、横纹肌、间皮、血管、黏液和淋巴管等结缔组织及神经外胚层等的一类肿瘤。[1]恶性软组织肿瘤发病率大约在1.28/10万-1.72/10万,在成人恶性肿瘤中,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3%-0.81%,在<15岁儿童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为6.5%。该肿瘤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与器官,常发生于四肢、腹膜后、盆腔、胸腹壁或背部,毗邻神经、胃肠道、输尿管、膀胱、关节等脏器;其中有50%-60%发生于四肢,20%-25%发生于腹膜后和腹腔,15%-20%发生于躯干(胸腹壁和背部),5%发生于头颈部。[1]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共19个组织类型,50多种亚型,常见病理类型有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恶性神经鞘瘤。[2]但不同类型有其共同特点,即大部分肿瘤不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以局部浸润生长为主,但如血管肉瘤、透明细胞肉瘤、横纹肌肉瘤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有肺、骨、肝、脑、腹膜后等。[3]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均遵循多学科治疗模式,对于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治疗,同样需要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学科(包括CT、MRI、核医学、影像介入科)、病理科的参与。诸多研究证实,对绝大多数恶性软组织肿瘤,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4]位于四肢的恶性软组织肉瘤,常用手术方法包括间室切除、广泛切除和截肢手术;位于躯干的恶性软组织肉瘤,外科切除率要远低于四肢,且局部控制率低于四肢;位于腹腔、盆腔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由于肿瘤常常广泛累及周围重要的脏器、血管、神经,所以手术难度较大,往往只是姑息的减瘤手术。虽然外科手术是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首选,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第一,仅有约70%患者手术成功,有近30%的患者无法手术或手术失败;第二,术后复发及转移率高达40%-50%,远处转移率超过50%。[5]术后复发或转移后再切除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很多患者在复发后,由于体质差、花费高、手术切除创伤大等难以耐受或拒绝再手术;还有部分患者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再手术后复发率高,失去了再手术的意义。[5]对于有3处以下或单个器官有限转移的患者,有效的局部治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因此,局部效果好、创伤小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用于术后复发的患者治疗中。除术后复发患者外,有超过1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了远处转移;还有部分患者在确诊时肿瘤广泛累及周围重要的脏器、血管、神经、关节等,因无法完整切除肿瘤而拒绝外科手术。那么对于这部分失去外科根治性手术机会患者,由于恶性软组织肿瘤对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并不敏感,因此,如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摆在广大肿瘤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虽然已有众多研究证实RFA、CA等消融手段是除手术、化疗、放疗外等传统治疗外,是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对如何选择优势人群并无过多探讨。本研究应用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影响疗效、安全性的因素,指导我们更好的从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中筛选出适合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的患者,使更多的患者通过该治疗受益。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研究对象上,选择术后局部复发或有限转移的患者,所有病变均可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2.在治疗高危部位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中,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性125I粒子植入,并应用注射生理盐水、空气或球囊分离技术等增加靶病变与危险脏器的距离3.通过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4.总结了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优势人群第一部分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性,统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共93例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患者。统计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风险因素评估。根据美国介入放射学会制定的相关并发症标准,评定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因术中疼痛等其他原因终止手术情况发生。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共有2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3%,不良反应和轻微并发症19例,严重并发症7例,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发生。常见并发症有发热(19例),术后即刻疼痛加重7例,周围脏器组织损伤15例(皮肤冻7例、神经损伤6例、结肠膀胱损伤1例、膀胱损伤1例)、胸腔积液(4例)、肌红蛋白尿2例、血小板减少2例。肿瘤最大径>5cm出现术后发热概率高于最大径≤5cm,p=0.05;距离危险脏器距离≤1cm发生临近脏器组织损伤的概率高于距离危险脏器距离>1cm,P=022;位于表浅的肿瘤术后即刻出现疼痛的概率高于位于深部肿瘤,P<0.001。结论1、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耐受性良好。2、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恶性软组织肿瘤常见并发症有发热、周围脏器损伤、术后短期疼痛加剧、胸腔积液、肌红蛋白尿、血小板减少。3、发热多发生于较大肿瘤、周围脏器损伤多发生于距离危险脏器距离较近的肿瘤、浅表肿瘤术后易出现短暂的疼痛加剧。4、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恶性软组织肿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二部分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近期疗效。探讨常见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患者,在该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疼痛。术后即刻应用CT监测冰球范围,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行增强CT、MRI或PET-CT进行疗效评估。根据术后即刻冰球覆盖范围及m RECIST标准评价近期局部疗效。应用VAS评分及KPS评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前、术后体力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术后即刻根治性冷冻消融率60%,有效减瘤冷冻4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R分别为51.7%,51.7%,43.3%,PR分别为43.3%,30%,26.7%,ORR分别为95%、81.7%、70%。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部位、与危险脏器距离是影响术中冰球覆盖率的因素,P值分别为0.002,、0.023、0.000。肿瘤大小是影响近期有效率的因素。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6.30±1.38)分,术后24h(2.78±2.23)分,术后1周的(1.52±2.10)分,术后1个月1.96±2.66,术后3个月的1.59±2.56,术后6个月的2.19±3.05,t值分别为11.96、13.29、9.993、10.946、8.059,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6个月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6.2%、89.7%、89.7%、86.2%、75.9%。KPS功能状态评分由术前71.6±10.76增加到术后3个月的79.17±10.46,t=5.90,P<0.001。结论1.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近期疗效确切,肿瘤直径大小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2.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提高KPS评分。3.肿瘤大小、部位、与危险脏器距离是影响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即刻消融率的因素。第三部分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远期疗效评价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CT引导下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PFS、OS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患者,以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为起点,以患者失访或死亡为终点,随访截止到2017年6月,统计PFS、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利用Kaplan-Meier分析对患者PFS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Log-rank检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FS和OS的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3-4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平均LPFS(8.76±9.09)个月,平均RPFS(12.19±8.98)个月,平均PFS(10.53±9.12)个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33.3%、9.52%,平均OS为(20.4±10.52)个月。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与危险脏器距离是影响PFS和OS的危险因素。结论1.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远期疗效确切。2.肿瘤大小、肿瘤距离危险脏器的距离是影响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OS和PFS的因素。

杜晨[9](2016)在《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生活质量变化的相关因素,以利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共60例,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开发的中文版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和QLC-LC13,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2月、术后4月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利用频数、百分数、均数、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术后3天得分最低,术后1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在随后的2个月、4个月得分继续升高,躯体功能得分最高,总体健康领域得分最低。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在氩氦刀治疗的不同时间点,除总体健康领域及认知领域外其余功能领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好转。2、症状领域QLQ-C30量表症状领域术后3天除恶心呕吐、经济困难外其余评分均最高,后逐渐降低,术后4月较术前明显下降,疲乏得分最高,腹泻得分最低。经秩和检验分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得分逐渐下降,恶心呕吐得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QLQ-LC13子量表中术后3天症状领域除脱发外得分最高,后逐渐降低,术后4月较前显着性下降。咳嗽得分最高。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手或肩部疼痛分值越来越低,脱发分值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医疗形式、婚姻、焦虑、术后治疗,而与性别、职业、分期、病理关系不大。结论1、氩氦刀消融冷冻治疗会影响中晚期NSCLC的生活质量,但影响是暂时的,在术后一段时间可以恢复,甚至优于术前。2、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医疗形式、婚姻、焦虑、分期、术后治疗。3、医务工作者可根据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吕恒刚,郭莘,王阳[10](2015)在《64排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老年肺部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通过28例完整病例,评价64排CT引导下行氩氦刀治疗老年肺部肿瘤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8例肺癌患者常规CT增强扫描影像检查结果并制定治疗计划。在64排CT引导下,28例肺癌患者接受氩氦刀治疗,手术病灶36个。结果:病灶穿刺准确率为97.2%(35/36),首次进针准确率为83.3%(65/78)。并发症主要有咯血9例(32.1%)、气胸7例(25%)、胸腔积液4例(14.3%)、术后发热5例(17.86%)。结论:多排CT引导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二、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早期MRI成像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影像学在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实体肿瘤中的应用与价值
    2.1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概述
        2.1.1 氩氦冷冻消融术的发展
        2.1.2 氩氦冷冻消融术的原理及机制
        2.1.3 氩氦冷冻消融术的临床应用
    2.2 影像学在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术中的应用
        2.2.1 超声
        2.2.2 CT
        2.2.3 MRI
    2.3 实体肿瘤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2.3.1 超声
        2.3.2 CT
        2.3.3 MRI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一般资料
    3.2 手术相关仪器设备
    3.3 手术流程及术中CT应用
    3.4 MRI检查方法
    3.5 图像分析及评估
        3.5.1 病灶消融区域分区
        3.5.2 病灶影像学表现
        3.5.3 ADC值测量
    3.6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前后MRI表现
    4.2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特征
第5章 讨论
    5.1 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的原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基础
    5.2 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前后常规MRI表现及机制
    5.3 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5.4 研究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 材料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冷冻治疗及相关设备
    2 方法
        2.1 消融术前准备
        2.2 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
        2.3 技术成功定义
        2.4 疗效评价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
        3.2 并发症
    4 讨论
第二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肿瘤的研究
    1 材料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及治疗相关设备
    2 方法
        2.1 氩氦冷冻治疗方法
        2.2 术后随访方法
        2.3 定义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资料结果及冷冻消融技术结果
        3.2 并发症
        3.3 局部进展结果
        3.4 全身系统进展结果
        3.5 全部生存率
    4 讨论
第三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研究
    1 材料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及治疗相关设备
    2 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
        3.2 并发症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原发性肺癌氩氦刀冷消融CT值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CT引导下肺癌氩氦刀冷消融术的影像学评价
        1、肺癌的流行病学概况
        2、肺癌的微创治疗
        3、CT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4、影响氩氦刀冷消融术治疗肺癌疗效的因素
        5、CT引导下肺癌氩氦刀冷消融术的影像学评价
        6、CT与中医结合的意义
        7、小结
    综述二 肺癌的绿色治疗模式
        1、肺癌的中医认识
        2、肺癌的病因病机
        3、肺癌的体质学说
        4、肺癌的辨证论治
        5、肺癌的绿色治疗模式
        6、肺癌“绿色治疗”的临床相关研究
        7、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
        2、原发性肺癌TNM分期及临床分期
        3、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4、病例纳入标准
        5、病例排除标准
    研究方案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3、CRF表录入涉及资料
        4、病例收集流程图
        5、影像学评价SOP
        6、技术路线
        7、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相关性分析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
    附录2: 肺癌TNM分期及临床分期
    附录3: 中医症候诊断
    附录4: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附录5: 靶病灶评估参考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活动及成果

(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与仪器
        1.2.1 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成像系统
        1.2.2 氩氦靶向肿瘤治疗系统
        1.2.3 术前及定位
        1.2.4 冷冻治疗
    1.3 图像分析评价内容
        1.3.1 肺窗
        1.3.2 辐射剂量
        1.3.3 肿瘤CT值测定
        1.3.4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
        1.3.5 图像质量评分 (image quality scores, IQS)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指数
    2.2 肿瘤CT图像噪声比较
    2.3 图像评价
3 讨论

(7)氩氦刀与CTPI结合治疗肝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第一部分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观察指标
        2.1.4 统计学方法
    2.2 实验第二部分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8)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远期疗效评价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实体肿瘤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及在博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10)64排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老年肺部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设备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1.3.2 CT引导及手术
        1.3.3 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D]. 智雅婧.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肝脏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早期MRI成像特点研究[D]. 王智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3]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D]. 张伟. 苏州大学, 2019(04)
  • [4]原发性肺癌氩氦刀冷消融CT值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和梦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D]. 金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的应用价值[J]. 李胜鳌,李琦,曹春婕,董洪瑜,李杰,张秋奂,王京源,华海琴,王志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7]氩氦刀与CTPI结合治疗肝癌[D]. 袁丁玲.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8]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研究[D]. 王猛. 郑州大学, 2017(05)
  • [9]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杜晨.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10]64排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老年肺部肿瘤研究[J]. 吕恒刚,郭莘,王阳. 医疗卫生装备, 2015(06)

标签:;  ;  ;  ;  ;  

CT定位在氩氦刀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