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路基设计方法探讨与分析

高速公路路基路基设计方法探讨与分析

一、关于高速公路分幅路基设计方法的讨论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富志鹏,林宣财,任春宁,王旭鹏,白浩晨[1](2021)在《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过渡段过渡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过渡段应采用左右分幅线形设计,但规范缺少具体的设计方法;同时对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渐变过渡的规定,也缺少安全性优化设计的建议。针对国内外可参考的左右分幅线形设计成果较少的问题,通过梳理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发生变化的类型,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调整缓和曲线参数或平曲线设计参数实现左右分幅线形设计的各种过渡方式,并对线性渐变过渡方式提出了安全性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符合左右分幅线形设计的过渡方式主要有4种,其中调整缓和曲线一端设计参数的过渡方式对工程规模影响最小,影响长度也最短;调整两端平曲线设计参数的过渡方式对工程规模影响最大,影响长度也最长。从保证车道线形连续性及符合现行规范相关规定等因素综合考虑,新建高速公路不论增宽或减窄的变化值大小,均宜采用左右分幅线形设计;从执行规范的严肃性和提升交通安全性考虑,中间带宽度变化不宜采用线性渐变过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建斜拉桥等重大工程,在不得已时可按规范中"条件受限制"的规定采用渐变过渡,但宜在缓和曲线上,应避免在圆曲线上;在直线段上渐变过渡时,单侧中间带宽度变化值小于0.5 m时,可采用线性渐变过渡,单侧中间带宽度变化值在0.5~1.5 m范围时,宜采用三次抛物线渐变过渡。

王安辉[2](2021)在《雷榕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修建施工环节,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整体式路基设置为分离式路基,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基于此,以雷榕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分离式路基设计种类,探究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分离式路基设计的应用方法以及各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经研究,该技术可在保障高速公路使用功能、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王力伟,程梦筠,蒋关鲁[3](2020)在《基于差异变形控制的路基分幅间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中采用差异变形指标,研究了路基分幅间距。理论解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路基填土高度下,随着距离坡脚距离L的增加,地基附加应力逐渐减小,距离地表越近,附加应力收敛趋势越快,最大地基附加应力出现位置逐渐下移,附加应力向更深处传递;距离坡脚同一位置处,地基附加应力随深度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于低矮路基(h≤3m),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条件,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均小于5m;当路基填土高度为3m<h≤8m时,对于低压缩性的碎石土、坚硬状态的黏性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小于3m,对于中等压缩性的黏性土、砂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小于6m,对于高压缩性软塑状态的黏性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大于15m,应进行地基处理,减小路基差异变形引起的上部结构的破坏。

蒋玲玲[4](2020)在《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进行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为了缩短交通时间,使道路覆盖我国的大部分区域,山区高速公里建设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山区本身的地形、地势等特点,公路的质量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质量,本文简述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原则,同时研究了路基横断面设计的方式、路基排水设计及特殊路基设计相关内容。希望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杨龙[5](2020)在《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意图表达不明确、不同专业设计成果协同性差、信息传递流失、设计师无止境的重复劳动等原因严重阻碍着我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对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建筑物从设计施工到运维拆除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最大化具有重大帮助。本文从BIM的核心理念要求入手,就BIM在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如下研究:(1)本文根据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BIM设计应用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并总结设计单位应用BIM的阻碍,并针对BIM应用涉及的各方,提出促进BIM设计应用的合理化建议。(2)建立模型。基于大长线性构造物核心建模软件Civil3D,详细研究了由地形、地质、地物组成的环境模型和道路以及相关专业组成的工程模型建模设计操作步骤,梳理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道路工程建模设计流程。(3)协同设计。本文将协同设计分为参建各方全员参与的管理协同和多专业共同作业的设计协同,阐述了管理协同和协同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详细研究了道路工程设计协同阶段主要建模软件与相应其他工程建模软件、集成渲染漫游展示平台等软件之间的数据协同交互方式。(4)成果交付。本文结合当前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内图纸交付文件编制办法和深度规定的要求,针对不同设计阶段探究BIM成果交付内容及深度要求,并详细研究了交付成果中的分析评价报告、可视化浏览模型、本地化出图和工程量计算。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梳理总结了一套BIM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应用的具体方法,为推广和促进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提供了一些思路。

邹志发,黄亚飞,李均,张超[6](2020)在《改扩建工程纵坡抬高段路基拼宽方式与变形分析》文中认为以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为例,分析了主线纵坡抬高段路基的改扩建难点,提出了采用半幅先抬高、半幅保通的拼宽方式。通过对4种抬高方案的适用性论证,提出在中分带设置挡土墙支护半幅先抬高路基。结合三维有限差分程序分析了分幅抬高工况下路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先抬高道路的荷载作用下,保通一侧道路发生沉降,沉降量呈抛物线形变化,使路拱原有的横向坡度减小;在后抬高道路的荷载作用下,先抬高部分道路发生了二次沉降,沉降量呈抛物线形变化。

赵涛,梁庆国,王育红,陈拓,王燕[7](2020)在《分幅距离对青藏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地震波作用下分离式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现场钻孔资料,以标准断面的分离式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非关联流动法,建立2幅坡脚距离分别为5,10,15和20 m的路基模型。通过施加50 a超越概率2%,10%和63%的地震波,得到分幅距离变化对路基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表面的Mises应力值大小受坡脚距离变化影响较大,对天然地表与坡脚影响微小,而对剪应力S12值大小的影响规律与此相反;随着坡脚距离的增加,路基表面与天然地表的水平峰值位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10 m坡脚距离的参考点水平峰值位移出现极大值。研究结果为青藏工程走廊内的路基选型布线与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缪梦曦[8](2019)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对交通流及运营安全有很大影响,而完善的交通组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合理的交通管理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区内的安全水平,另外,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也是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为背景,主要从交通组织、安全设施设置以及突发事件预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评价研究,在保证不耽误施工进度及保障施工质量的情况下,致力于提高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工作区内交通的安全顺畅。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危险性分析在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作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交通冲突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明确交通组织、安全设施设置以及突发事件预案作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的三个方向。(2)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及评价对路基路面、上跨桥、主线桥以及互通改扩建等几类主要的施工工序进行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并选取延误时间、饱和度、交通密度、平均速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评价体系。(3)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的设置及评价重点研究标志标线和临时安全设施的设置。并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及预达到的效果,选取标志醒目程度、视认程度、驾驶人视觉负担、标志干扰程度、警示力、诱导连续性等6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作业区安全设施设置评价体系。(4)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突发事件预案设计及评价从突发事件预案设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危化品运输及超限车辆管理三个部分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突发事件预案设计,利用聚类法分析归类评价指标因子,从而构建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作业区应急预案指标评价体系。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评价研究,并以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验证,对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及安全保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林[9](2019)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运输需求,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求不断增大,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行中通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通行情况普遍高出预计水平(16000辆/每天),是普通国道通车车辆的2.4倍。从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交通拥挤现象,因此必须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需求能力增高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很多旧路进行了改扩建,广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就是我国高速公路第一个改扩建工程,其次沪杭高速、沈大等高速公路都进行了相关改扩建施工,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不仅促使我国高速公路扩建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同时改扩建后这些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好的交通通行效率。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过程繁琐、难度系数大,所以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改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公路拓宽和改造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以路基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长邯高速公路为实例项目,对长邯高速公路加宽路面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方案的比选,并针对路基加宽工程中的相关施工难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技术对策和方案,由于目前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施工的相关研究比重仍旧较少,因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多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陆许峰[10](2019)在《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机理与控制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余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通车,运行17年,已过大修期。同时,面临日易增长的交通量,需通过扩宽提高服务水平。高速公路的拓宽面临着新旧路基差异沉降问题,进而导致路面结构受力过大而开裂。同时,长余高速公路位于季冻区,大气温湿度周期性的变化会影响路基的工作状态。因此,考虑季冻区的气候特点,针对长余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与方法来确保路面结构的结构性使用性能和功能性使用性能,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本文通过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结合长余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针对拓宽路基的水-热-力耦合、差异沉降发生模式、差异沉降下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等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拓宽路基的水、热场变化规律。首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远程无线传输监测系统,进行了现场拓宽断面温、湿度、应力与变形等物理量的监测与分析;其次,建立了拓宽路基的水热耦合分析数值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预估、分析了长余高速拓宽工程水热场随随时间、空间的变化。(2)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差异沉降发生模式。首先,基于拓宽路基水-热耦合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路基水、热场变化和地基固结沉降所导致的变形,实现了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水-热-力耦合。其次,基于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施工期长短、路基填高、地下水位深度、台阶开挖高度以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拓宽路基工后差异沉降的影响,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提出可采用一元二次多项式即抛物线的形式作为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工后差异沉降发生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预估公式。(3)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与方法。首先,分别考虑了现场有、无路面结构拼接的工况,建立了考虑接触与不考虑接触的路面力学响应模型。其次,结合差异沉降发生模式,研究了有无路面拼接、基层厚度以及不同差异沉降值下路面结果的力学响应;再次,提出两种路面结构需区分对待,有拼接工况下的路面结构的最不利位置在面层接缝底部,而一体化路面结构的最不利位置在基层顶部;进而,基于材料的力学性能,针对一体化路面,提出最大容许工后差异沉降值为5.44cm,有拼接的路面结构的路基工后容许最大差异沉降值按接缝位置处粘结剂的抗拉强度取值;最终,针对地下水位较浅的拓宽断面,在新路地基处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工法,确定了该法对拓宽路基工后差异沉降控制的有效性,并建议相应的桩间距为1.75m。

二、关于高速公路分幅路基设计方法的讨论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速公路分幅路基设计方法的讨论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过渡段过渡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状调研分析与评价
    1.1 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发生变化的类型
        1.1.1 前后路段设计标准不同引起的变化
        1.1.2 斜拉桥桥面中间设墩引起的变化
        1.1.3 隧道断面结构需要引起的变化
    1.2 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采用线性过渡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采用渐变过渡安全性调查
2 过渡方式研究
    2.1 符合左右分幅线形设计的过渡方式研究
        2.1.1 调整一端缓和曲线参数
        2.1.2 调整两端平曲线设计参数
        2.1.3 调整内侧半幅两端缓和曲线参数
        2.1.4 调整平曲线设计参数
    2.2 采用渐变过渡的过渡方式研究
        2.2.1 直线路段采用三次抛物线与线性渐变过渡的区别
        2.2.2 在缓和曲线路段采用线性渐变过渡
        2.2.3 在平曲线内侧一端的缓和曲线上渐变过渡
        2.2.4 应避免在圆曲线上渐变过渡
3 结论

(2)雷榕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分离式路基分类
3 雷榕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设计应用方法
    3.1 纵断面设计
    3.2 横断面设计
    3.3 地基加固技术
    3.4 排水防护设计
4 注意事项
5 结语

(3)基于差异变形控制的路基分幅间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柔性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分布理论计算
2 附加应力空间分布形态分析
3 基于差异变形控制的有限元分析
4 结论

(4)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特点
2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2.1 根据路线与路基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
    2.2 综合环保、成本以及路基稳定性进行设计
    2.3 根据工程实地勘察进行设计
3 山区高速路基横断面设计
    3.1 整体式地基
    3.2 分幅式地基
    3.3 错幅式地基
    3.4 路基排水设计
4 山区高速特殊路基设计方法
5 总结

(5)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BIM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BIM设计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2.1 现状与建议
        2.1.1 现状分析
        2.1.2 应用建议
    2.2 BIM设计软件介绍
        2.2.1 国外道路软件介绍
        2.2.2 国内道路软件介绍
        2.2.3 本论文应用软件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道路工程BIM建模
    3.1 概述
    3.2 环境建模
        3.2.1 地形地物建模
        3.2.2 地质建模
    3.3 工程建模
        3.3.1 平面设计
        3.3.2 纵断面设计
        3.3.3 道路工程
        3.3.4 管线工程
        3.3.5 其他工程
        3.3.6 场地工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同设计与成果交付
    4.1 概述
    4.2 协同设计
        4.2.1 管理协同
        4.2.2 设计协同数据交互
    4.3 交付要求和内容
        4.3.1 交付要求
        4.3.2 交付内容
    4.4 设计分析评价报告
        4.4.1 场地分析
        4.4.2 设计规范检查
        4.4.3 视线分析
        4.4.4 虚拟驾驶
        4.4.5 行车轨迹模拟分析
        4.4.6 碰撞检查
    4.5 BIM可视化浏览模型
        4.5.1 移动端浏览模型
        4.5.2 场景效果图
        4.5.3 漫游视频
    4.6 本地化出图
        4.6.1 对象与样式
        4.6.2 代码与代码集
        4.6.3 道路平面设计图
        4.6.4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4.6.5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4.6.6 竖向设计图
        4.6.7 工程模型渲染图
        4.6.8 样板文件与本地化
    4.7 工程量计算
        4.7.1 土石方与材质计算
        4.7.2 付款项目工程量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践应用
    5.1 项目概况
    5.2 建立模型
        5.2.1 场地分析
        5.2.2 场地整平
        5.2.3 停车场设计
        5.2.4 道路设计
        5.2.5 模型整合
    5.3 评价分析
    5.4 计算工程量
    5.5 设计出图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改扩建工程纵坡抬高段路基拼宽方式与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加高拓宽路基拼宽方式与临时支挡措施
    2.1 加高拓宽段路基拼宽方式
    2.2 半幅加高路基临时支挡方案
3 路基分幅拓宽抬高的变形分析
    3.1 分析手段与模型参数
    3.2 半幅抬高工况下的变形
    3.3 后抬高道路对先抬高道路的影响
4 结语

(8)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业区拥堵与事故成因及安全分析
        1.2.2 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1.2.3 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评价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概况
    2.1 项目概述
    2.2 现有高速公路使用状况评价
    2.3 扩建时机分析
    2.4 技术标准
    2.5 现有公路交通状况分析
    2.6 交通量及车型比例构成预测
        2.6.1 交通量预测
        2.6.2 车型比例构成预测
    2.7 影响实施方案的控制因素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危险性分析
    3.1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概述
        3.1.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影响
        3.1.2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定义和类型
    3.2 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特性及危险性分析
        3.2.1 作业区交通特性分析
        3.2.2 作业区危险性分析
    3.3 改扩建作业区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3.1 交通量对作业区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3.3.2 车速对作业区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3.3.3 车型对作业区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及评价
    4.1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路网分流
        4.1.1 区域交通组织路网分流原则
        4.1.2 区域交通组织路网分流方案
        4.1.3 区域交通组织路网分流对象研究
        4.1.4 区域交通组织路网分流路径研究
    4.2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
        4.2.1 路基路面交通组织方案
        4.2.2 上跨桥梁交通组织
        4.2.3 主线桥梁交通组织
        4.2.4 互通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
    4.3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评价
        4.3.1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4.3.2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设置及评价
    5.1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设置
        5.1.1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标志设置原则
        5.1.2 标志标线设置
        5.1.3 临时安全设施
    5.2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评价
        5.2.1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设置目标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改扩建作业区安全设施效果评价
    5.3 安全设施效果模拟及评价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扩建作业区突发事件预案设计及评价
    6.1 突发事件预案设计
        6.1.1 一般路段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6.1.2 左半幅路面全线封闭施工阶段(两车道保通)
        6.1.3 左半幅路面全线施工完成,封闭右半幅阶段(四车道保通)
    6.2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6.3 危化品运输及超限车辆管理
    6.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预案指标体系评价
        6.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应急预案评价指标的确立
        6.4.3 基于修正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预案指标体系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病害机理与处理方法
    2.1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主要病害
    2.2 加宽工程病害形成的原因
    2.3 高速公路加宽病害处理方法
    2.4 高速公路地基常见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法
    2.5 CFG桩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2.6 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3.1 工况概述
    3.2 地质条件
    3.3 试验概况
    3.4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3.5 CFG桩复合地基与其他地基对比分析
第四章 桥头路基加宽流态粉煤灰处治技术研究
    4.1 桥头路基坑与台背回填
    4.2 液态粉煤灰回填施工技术
    4.3 路桥过渡段加宽路基冬季备土堆载预压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5.2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5.3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机理与控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的水-热-力耦合效应研究
        1.2.2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1.2.3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方法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余拓宽路基现场监测与分析
    2.1 引言
    2.2 工程情况的了解与选址
    2.3 远程无线传输监测系统的建立
        2.3.1 埋设前钻孔
        2.3.2 变形及应力传感器的埋设
        2.3.3 水分计与温度计的埋设
        2.3.4 无线采集系统的建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变形与应力
        2.4.2 温度和湿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余拓宽路基水分场与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拓宽路基水-热耦合计算及模型验证
        3.2.1 模型基本假设
        3.2.2 水热耦合方程推导
        3.2.3 相关参数选取
        3.2.4 初边值条件的确定与模型计算
        3.2.5 模型验证
    3.3 拓宽路基内部水热场的变化规律
        3.3.1 温度场
        3.3.2 水分场
    3.4 拓宽路基工作状态的演化规律
        3.4.1 随季节的演化
        3.4.2 随空间的演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余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发生模式研究
    4.1 引言
    4.2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计算模型
        4.2.1 模型构建思路及基本假设
        4.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4.3 不同因素对拓宽路基工后差异沉降的影响
        4.3.1 施工期长短的影响
        4.3.2 路基填高的影响
        4.3.3 地下水位深度的影响
        4.3.4 开挖台阶高度的影响
        4.3.5 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
    4.4 拓宽路基工后差异沉降发生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指标、标准及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5.2.1 模型的构建思路与及基本假设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2.3 路面力学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5.3 差异沉降控制指标与标准的提出
        5.3.1 无拼接下
        5.3.2 有拼接下
    5.4 碎石桩在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中的应用
        5.4.1 碎石桩对拓宽路基工后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
        5.4.2 不同桩间距下的工后差异沉降研究及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四、关于高速公路分幅路基设计方法的讨论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中间带宽度变化过渡段过渡方式的研究[J]. 富志鹏,林宣财,任春宁,王旭鹏,白浩晨. 公路交通科技, 2021(12)
  • [2]雷榕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设计研究[J]. 王安辉. 交通世界, 2021(24)
  • [3]基于差异变形控制的路基分幅间距研究[J]. 王力伟,程梦筠,蒋关鲁. 交通科技, 2020(04)
  • [4]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J]. 蒋玲玲. 四川水泥, 2020(06)
  • [5]BIM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龙.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6]改扩建工程纵坡抬高段路基拼宽方式与变形分析[J]. 邹志发,黄亚飞,李均,张超. 路基工程, 2020(01)
  • [7]分幅距离对青藏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J]. 赵涛,梁庆国,王育红,陈拓,王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1)
  • [8]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评价研究[D]. 缪梦曦. 东南大学, 2019(01)
  • [9]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 王林. 长安大学, 2019(07)
  • [10]长余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机理与控制标准研究[D]. 陆许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高速公路路基路基设计方法探讨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