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5种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点及审美内涵

云南15种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点及审美内涵

一、云南15个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征及其美学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梁朗[1](2021)在《土家族婚俗文化中的道德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耿灿[2](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赵雪[3](2020)在《詹姆斯·弗雷泽的艺术起源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起源研究属于美学的研究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雷泽受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观”思想的影响,并且在此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完成后世的人类学巨着《金枝》,并且从中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研究者对于《金枝》的关注前期主要集中在人类学方面,但是对于后期影响颇为深刻的,主要是涉及到人类学美学领域。纵观前面针对弗雷泽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涉及到弗雷泽艺术领域的研究较少,以美学的角度关于艺术起源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事实上,正是因为早期以泰勒为代表的人类学家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万物有灵观”,并且弗雷泽在“万物有灵观”思想的影响下进行升华写出人类学着作《金枝》。《金枝》作品产生之初主要是作为一部人类学着作进行研究,艺术起源问题后期才逐步从纯粹人类学研究延伸到美学研究领域,成为当代文化思想研究的一种新的动向。不同于早期泰勒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普遍兴起的“万物有灵论”人类学思想观念的研究,弗雷泽的《金枝》作品中主要涉及到有浪漫瑰奇的想象以及充满诗意化的语言,本身可视为文学作品进行阅览欣赏,他还以人类学美学的观点将巫术引入艺术美学的相关视角,并且他还整理总结前代许多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将《金枝》从人类学研究出有美学研究的相关价值。后期对于人类学美学解读影响十分深远。弗雷泽作为人类学美学中艺术起源研究的代表人物,并且弗雷泽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人类学家以及当代人类进化的代表学派的倡议人之一,他主要在《金枝》中通过折取金枝等神话故事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在原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得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巫术-宗教-科学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通过神话以及各地原始部落故事的实际例子,让我们易于理解和掌握其艺术起源观点。《金枝》里面的故事虽然离我们相去甚远,但是人类追求美好并且希望通过努力达到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愿望是共同的,不会因为时间而发生改变。在论文中会分析到前期艺术作品的产生是物质的实际功用目的,为其自身生存服务的这一观点本身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巫术是原始人处理社会周遭环境的一种方式,并且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反映出来,进而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物阜民丰的目的。随着时代的继续,从原始社会最初发展以来,审美目的在后期日益突显,但是针对审美这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人们关于艺术审美的追求不会改变。关于弗雷泽的艺术起源观点,笔者主要集中在《金枝》这部作品来进行分析,其中《金枝》给予我们的精神价值即对于旺盛的生命力的追求,对于生生不息精力的一种体现。例如在原始社会,折取金枝的人被授予国王和巫师的职权,受到人们的尊敬,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人们在给予其厚望时候也需要在关键时期为人民谋福利。例如在大旱时期需要国王兼巫师的身份为百姓祈求雨水等,如果其作用失效,那么人的地位以及生命将会受到威胁换取优秀的人加以替代。例如林中之王可替代性或者说其更替性极大,为保卫自身地位,他们需要守护圣树,林中之王的获得只要是将其更为优秀或者说是更狡诈的人杀死为止。弗雷泽将这种习俗从罗马帝国以及古希腊罗马来看,我们能够对照发现我们暂且可以推论出罗马帝国吸取了其中的文化特性,具有扩张以及粗暴和野蛮的特性。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首先讨论人类起源源起问题、人类起源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从而促进艺术起源产生并结合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寻找人类学发展基本脉络,从而为后续阐述弗雷泽的艺术起源观点做作铺垫。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历史上所产生的艺术起源观点做出概述从而总结到艺术起源的产生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是一个因素而为之,从而提出弗雷泽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证明其合理性以及分析相应的不可避免的时空局限性。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从弗雷泽的代表作《金枝》中进一步阐述主要内容,分析艺术类型并进一步分析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相关思想。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以中国以及西方当代艺术作品分析为例,弗雷泽艺术起源于巫术的影响,提出其历史发展是沿着巫术-宗教-科学这一阶段进行展开,在当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文化向前发展也影响颇深。

赵雅辞[4](2020)在《飞来峰造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来峰造像毗邻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佛教造像遗存,其开凿年代为五代至明代,其中以元代造像最具特色。飞来峰造像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多年来,学界对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粉本来源争议颇多,尤以21世纪初开始的西夏说与西天梵相说最具影响力。通过造像宝冠、发髻、服装、璎珞、台座等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观点——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粉本来源不隶属与西夏和西天梵相,它有自身的特色,分别是:空间塑造中的中国园林美感;避免过多的细节刻画;雕凿边界线的模糊性。概言之,飞来峰元代造像并未沿袭前代风格,它更多是具有自身的特色,创造了一种新风格,并对明代永宣造像产生影响。在飞来峰元代造像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同时,毋宁说也是一个新时代造就了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独特风格。飞来峰元代造像独特的风格并非横空出世,它背后隐含着君主忽必烈的意志和有元一代的政策。包括:民族一统的政治局面;推崇汉法治国;兼容并包、莫不崇奉的宗教政策。元代君主对长寿的渴求和对下一代君主的期许,也在造像题记中有所展现。又,一直困扰学界的第99龛造像独特组合形式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当时的背景和造像题记来解释。与此同时,《大元至元辨伪录》所记载的佛道之争,与飞来峰开凿的时间接近,从中可以窥见飞来峰造像汉藏并存式布局的意义。无论是从造像风格,还是从造像背后的历史情境来看,飞来峰造像均体现出佛教的中国化。正是宋代以来佛教的本土化逐渐完成、忽必烈对汉法的重视与海纳百川的胸怀、西藏自元代以来的归附促成了汉藏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等原因,促成了中国化的飞来峰造像的形成。指出飞来峰造像中国化的特色,对飞来峰造像的整体认识,以及佛教中国化进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

王舒[5](2019)在《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种体裁类型,它的缘起与雪域高原独特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唐卡艺术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内容与藏民族精神信仰、生活追求相一致。一千四百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唐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逐渐形成了众多异彩纷呈的风格流派,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卓越的技艺在中国和世界艺术森林中脱颖而出。噶孜画派与勉塘画派、钦则画派和热贡艺术相比,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成长和传承的脉络体系,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集制作工艺和传统习俗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与西藏传统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发展关系。论文以西藏三大唐卡画派之一的噶玛嘎孜画派,作为研究传统唐卡艺术的重点。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作品分析和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唐卡艺术的传统技艺和艺术特点,认为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唐卡的发展,藏族文化的发展与唐卡发展相辅相成。并以文化遗产视角提出对唐卡技艺保护的观点,确立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将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进行整体、原生态的保护,以使对传统唐卡技艺保护更具真实性,对藏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更富有生命力。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护文化遗产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可,唐卡技艺具有传承的必要性。力求通过对唐卡传统工艺及其美学内涵研究,对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帮助。

李锦[6](2019)在《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合的基本制度和形式,婚恋习俗随着爱情及婚姻的产生而产生,它反映的是一定婚姻意识、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一个民族的婚恋伦理则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爱情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心理发展态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该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习俗极具民族特色且备受关注,其中又以土家族的婚恋习俗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婚恋伦理在历史长河中,对规范婚恋关系、促进婚姻和谐、稳定社会秩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与研究其传统婚恋伦理对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和资料整理,在恩施土家族传统婚恋习俗收集的基础上,对恩施土家族传统婚恋习俗的伦理表现及内涵、特点和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出土家族的婚恋伦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与汉文化婚恋伦理的区别与融合。文章从土家族的起源追溯而起,剖析了恩施土家族文化基本特点,回顾了土家族婚恋习俗在汉文化的逐步影响下产生的演变,对于恩施土家族在远古时期追求亲缘结合、土司时期优先家族利益、改土归流时期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建国以后崇尚法制婚姻的婚恋伦理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当代土家族青年男女在婚恋过程中的择偶、恋爱、婚配、结婚、再婚伦理特点进行了深入阐述。并通过剖析土家族婚恋伦理存在的优秀因子及其糟粕,提炼出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符合民族情感取向的婚恋伦理观,为当代社会婚恋困境中的男女提供一种健康有益的伦理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现代婚恋伦理道德观念。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婚姻伦理中的传统道德文化仍在土家族保留并延用,它负载着土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民族文化中积淀下来。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民族传统的精神遗产弥足珍贵,对土家族婚恋家庭伦理的研究可以为构建民族地区现代婚姻家庭伦理提供重要理论参考,融合传统和现代思想,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婚恋伦理是现代人们恋爱和婚姻幸福的思想基石。

罗兰英[7](2017)在《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先生曾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的载体,承载了少数民族智慧与民族特色。云南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大力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的古老工艺,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记。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年轻人不再以民族服饰为主要衣着,民族服饰的传承出现了危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广大学者开始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保护展开各式研究。本文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服饰识别研究,并将服饰识别与服饰文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寻找到一种新方法,力图为民族文化传承作出贡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以及联通主义学习观、Web2.0和学生投入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个联通学习模型。在模型中,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联通学习中的作用,以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情感和学习支持工具为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模型构建,并对学习者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联通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2)将HOG+SVM算法很好地应用于了少数民族服饰分类识别。首先通对比不同的分类器,得出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训练分类器在民族服饰上的分类效果最佳。为了提高分类效果,又将颜色、纹理、形状特征提取的经典算法在云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地采集整理得到的服饰库上结合SVM进行实验,最终验证了HOG特征结合SVM分类算法在民族服饰的分类上取得很好的效果。(3)开发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根据本文提出的学习模型,设计的服饰图像分类算法,建构联通学习下的民族服饰资源,使用Web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最终实现了所设计的学习系统。本文设计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利用集体智慧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共建,能够保持知识可生长性,避免知识的老化,从而使得系统积累的民族服饰知识越来越接近人们的需求。在本学习系统中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法,构建了符合信息社会的民族服饰学习模式。

张茹茵[8](2017)在《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而绽放光彩。满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她灿烂的文化以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而闻名于世。文化的载体从艺术中显现,各民族用鲜活的艺术语言表达其民族精神,旗袍作为满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民族服饰,更是满族几千年来民族渔猎农耕文化的传承。满族的先祖很早就繁衍在我国的黑山白水间,是最早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相关资料的北方少数民族,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肃慎人几经发展演变,至宋、元、明形成为女真人。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人各部开始,明代的女真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到来注定了满族的诞生。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地区的满族人口约为1041万,台湾地区的满族人口数量约为1.2万,在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中排名第三,随着各民族历史的发展和变迁,现今的满族散居在全国各地,大部分满族散居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并在主要的聚居地建立了满族自治县和若干个满族乡。伊通县满族自治县简称为伊通,古时被称为以秃,伊屯等,都为满语的音译,其满语来源于伊通河的名称,有汹涌和宏大之意。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为满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一个满族自治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溯今,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的辉发部和叶赫部在明朝中晚期时驻足于伊通,在此地开拓基业和繁衍生息,并且与之后的建州女真融合,统称为"满洲"。清朝的孝慈高皇后与孝慈显皇后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叶赫所居之地距离伊通也只有几十公里,生活气息与文化血脉相通,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渊源上看,伊通与满族都有着最原始的联系。于2001年时,在满族风情浓郁,素有"满人魂乡"之称的伊通建立了伊通满族博物馆,其前身是1987年6月创建的伊通满族民俗馆。博物馆造型新颖,雄大宏伟,完美的结合了民族建筑特色与当代建筑风格,馆内设有七个展厅,馆藏的文物多达630种,近4600件,是目前国内县级满族民俗文物收藏最多,质量最好,档次较高的民俗文化展示胜地。馆内从满族的源流、生产生活、文化特色、文化礼仪、信仰和古今伊通这七个部分进行展出,从满族文物、照片和模型等表现形式展现了唯美的满族风情画卷,也展现出满族先民用勤劳与智慧描绘出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从不同的侧面映现出伊通满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博物馆内展出了大量的满族服饰,从衣冠鞋履到精美配饰,其中旗袍占有最大的比重,不论是不同款式的旗袍,还是与旗袍相配的服饰首饰发饰,都有相关文物陈列,作者在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也是身着旗袍,进行全程讲解。旗袍是由袍服演变而来,而袍服是在满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加之与自然环境进行抗争,将本族的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习俗不断融合的产物,在满族进入中原以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由狩猎游牧变为了农耕生活,再加上满汉文化的交融,使得旗袍的款式也悄悄的进行着改变,旗袍的发展变迁史也是满族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笔者希望通过对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的研究,从美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充分认识博物馆内旗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本文以伊通满族博物馆中的旗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研究了博物馆内的多件旗袍。研究原因主要是通过对其旗袍进行细致系统的研究,能够对满族旗袍的研究领域进行扩充,为旗袍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旗袍进行概述,主要内容在于对旗袍发展史进行介绍。在此章节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古籍,对以往的研究学者对于旗袍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第三章对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进行了概述,从整身旗袍与旗袍相关服饰两部分进行介绍。第四章对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收集图片的归纳分析,分别从材质语言、色彩语言、纹饰语言、造型语言与工艺语言去介绍。第五章系统的分析了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的文化内涵,主要从历史的传承、与女性美的关系和当代社会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何慧慧[9](2017)在《地域文化在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以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度假旅游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人们的旅游方式也从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变为度假旅游。度假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度假酒店的飞速发展,度假酒店室外景观也随之应运而生。虽然度假酒店得到了火热的发展,但是对室外景观的重视程度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出现了千店一面、自然环境破坏、地域文化缺失等现象。如何营造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地域文化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地域文化在度假酒店室外景观中的应用表达就成为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总结归纳法和实践法相结合,以地域文化和度假酒店室外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与度假酒店室外景观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度假酒店室外景观,并通过研究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课题首先从地域文化表达、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度假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来梳理国内外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选址位置优越,但人工痕迹明显、地域文化盲目套用、国际符号太多,本土景观少、景观与酒店建筑融合不够、乡土植物应用较少、景观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并分析出度假酒店室外景观精品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强调景观的多样性和游客的多种需求的趋势。其次,通过对普吉岛Keemala度假酒店、巴厘岛山妍四季度假酒店、北京颐和安缦、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和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案例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些度假酒店在选址、地域文化表达、景观要素设计以及度假氛围表达等方面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最后,以云南西盟佤族度假酒店熙康·云舍室外景观设计为实践案例,在对场地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主题定位和设计构思,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设计,并将主要节点和专项设计结合地域文化,总结出地域文化在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上的应用策略。主要总结的应用策略:传承历史文化,全方位融入历史氛围、展示民俗风情,体会异域风光、乡土植物营造浓郁的度假氛围、本土材料的应用,根植历史文脉、营造度假酒店的精致和尊贵、感色彩表达民族性格,奠定度假酒店基调。

周剑[10](2016)在《符号学视角下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在民族的漫长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反映着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之一,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审美情趣,记录着民族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变迁。民族服饰文化在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民族文化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使民族服饰具有丰富绚丽的色彩,构思独特的款式造型,意蕴深远的服饰图案,精巧绝伦的手工艺,这些独具民族符号特征的民族文化,能够为当代设计师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与设计素材。如何巧妙的将民族元素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既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又有传统文化内涵,如何在现代设计应用中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众多设计者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白族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民族服饰的发展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这一对关系,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以文化自觉的姿态看待白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理协调好白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民族发展进程中要求解决的,然而,民族文化的形成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族文化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审视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学科理论切入,剖析其问题的形成原因,能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决策提供参考。符号既是一种与人相关联的最古老的社会存在,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一种最具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对象,作为跨学科方法论,成为当代人文学科认识论方法论探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关注的领域之一。20世纪以来,符号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成为文化研究的的基本方法论之一,能够以跨学科的方法论认识论来诠释包括民族学在内的人文科学中的一般性问题。民族之所以为民族,是因为民族具有独具个性特点的符号,而这些带有强烈象征意味的符号,正是民族认同的具有归属感的核心,要真正理解民族文化,需要运用到符号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这一点上说,符号学对于民族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是顺理成章的,是需要的。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符号学理论指导下的大理白族服饰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应用进行现象的分析和理论的阐述:1.分析了符号学、民族服饰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应用等相关理论,并从符号的基本概念入手以及符号学对民族文化研究的意义,说明了运用符号学研究民族服饰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应用的重要性。2.从民族的源流、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民俗活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了解大理地区白族历史根源与文化内涵的基本情况。运用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体系,从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角度对大理白族的服饰文化的历史流变、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服制类型、服饰构成要素(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3.分析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服装设计符号化设计思维,从语构、语义、语用分析符号学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方法论,总结民族服饰文化在设计中的表现形态,探索在符号学理论指导下大理白族服饰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思考。4.对国内外设计师运用中国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进行符号学的分析,结合课题论点总结分析其设计方法、表现形式。以白族扎染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实践的范例,对设计方法论进行实践设计创作的验证。在符号学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白族服饰的构成要素,挖掘其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寓意,分析和掌握其设计构成和表现方式,结合折纸几何表现语言,进行设计表现,使白族服饰文化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更具时尚感。5.分析了大理白族服饰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下,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以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应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从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方法与手段,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接介质、传承途径与方式,再到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开发利用的问题,逐步深入探析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机制问题。

二、云南15个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征及其美学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15个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征及其美学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詹姆斯·弗雷泽的艺术起源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一)艺术起源与文化人类学研究
        (二)艺术起源与传播学研究
        (三)针对《金枝》书籍本身的总体解读
        (四)艺术起源与政治权力以及神话角度进行解读
        (五)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艺术发生的原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之万物有灵论
        一、永生信仰
        二、对死者的崇拜
    第二节 弗雷泽艺术起源思想影响
        一、列维·布留尔艺术起源观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起源观
        三、E.H.贡布里希的艺术起源观
    第三节 艺术起源的三种途径探究
        一、史前艺术遗迹研究
        二、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艺术研究
        三、儿童艺术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 弗雷泽艺术起源观点概述
    第一节 几种艺术起源理论概述
        一、艺术起源于模仿
        二、艺术起源于情感需求
        三、艺术起源于游戏
        四、艺术起源于符号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第二节 弗雷泽艺术起源于巫术
        一、巫术释义
        二、交感巫术类型
        三、相似率和接触率原理
第三章 《金枝》中的艺术类型
    第一节 《金枝》主要内容概述
    第二节 艺术类型介绍
        一、图腾崇拜
        二、以“舞”降神
        三、诗歌
        四、建筑
        五、神话
    第三节 《金枝》的精神价值
第四章 弗雷泽艺术起源观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对西方艺术起源影响
    第二节 对中国艺术起源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飞来峰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张岱笔下的飞来峰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梳理
    第三节 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飞来峰五代至宋代造像
    第一节 五代时期造像
    第二节 两宋时期造像
第三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
    第一节 造像背景
    第二节 佛部造像
    第三节 菩萨部造像
    第四节 其它造像
    第五节 个案研究:飞来峰摩利支天像浅析
第四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风格来源问题
    第一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夏佛教艺术
    第二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天梵相”——以菩萨造像为例
    第三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风格
    第四节 个案研究:飞来峰第93龛四臂观音像分析
第五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的政治意蕴
    第一节 民族一统的政治局面
    第二节 推崇汉法治国
    第三节 兼容并包、莫不崇奉的宗教政策
    第四节 从《大元至元辨伪录》看飞来峰元代造像的开凿意义
    第五节 附议:造像题记隐含的政治问题
第六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永宣造像
    第一节 飞来峰造像与永宣造像的对比
    第二节 永宣造像继承飞来峰造像的历史渊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噶玛嘎孜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2.1 噶玛嘎孜画派综述
    2.2 噶玛嘎孜画派的形成
        2.2.1 地域性因素
        2.2.2 历史文化背景
        2.2.3 形成的历史必然
    2.3 噶玛嘎孜画派的发展
        2.3.1 萌芽期
        2.3.2 发展期
        2.3.3 成熟期
    2.4 小结
3 噶玛嘎孜画派的艺术特征与人文社会功能
    3.1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艺术特征
        3.1.1 题材特征
        3.1.2 构图特征
        3.1.3 人物特征
        3.1.4 色彩特征
        3.1.5 审美特征
        3.1.6 三大画派相比较下的艺术特色
    3.2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人文社会功能
        3.2.1 传播功能
        3.2.2 观修功能
        3.2.3 教化功能
        3.2.4 审美功能
        3.2.5 社会功能
    3.3 噶玛嘎孜画派绘画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3.3.1 价值
        3.3.2 意义
    3.4 小结
4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工具材质及使用工艺
    4.1 绘画工具材料的制作工艺
        4.1.1 画框制作工艺
        4.1.2 笔的制作工艺
        4.1.3 画布制作工艺
        4.1.4 木炭条的制作
        4.1.5 盛器陶钵制作
    4.2 传统颜料加工制作工艺
        4.2.1 种类
        4.2.2 制作工艺
        4.2.3 配色原则
    4.3 传统颜料的开发与现代工业颜料的使用
        4.3.1 传统颜料开发
        4.3.2 现代工业原料
        4.3.3 现代工业颜料的价值
    4.4 小结
5 噶玛嘎孜派唐卡的传承与保护
    5.1 保护的必要性
        5.1.1 地位
        5.1.2 价值
    5.2 唐卡艺术现状
        5.2.1 工艺的创新
        5.2.2 主要传承人
        5.2.3 传承方式
    5.3 保护存在的问题
        5.3.1 传承后继乏人
        5.3.2 传承内容单一
        5.3.3 传承方式危机
    5.4 唐卡保护的对策建议
        5.4.1 提高传承重要性认识
        5.4.2 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
        5.4.3 丰富唐卡艺术的内容
        5.4.4 促进传承方式多元化
    5.5 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6)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难点、研究创新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
        1.3.4 研究方法
第2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相关介绍
    2.1 恩施地区土家族概况
        2.1.1 恩施自治州地理位置
        2.1.2 恩施地区土家族起源
    2.2 婚恋伦理概述
        2.2.1 婚恋伦理概念
        2.2.2 土家族与汉族传统婚恋伦理的区别
    2.3 恩施地区土家族婚恋伦理的文化土壤
        2.3.1 巴文化为土家族文化的源头和主体
        2.3.2 土家族人以善良为美的价值观取向
        2.3.3 汉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浸染与同化
第3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3.1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历史演变
        3.1.1 远古时期追求亲缘结合的土家族婚恋伦理
        3.1.2 土司时期优先家族利益的土家族婚恋伦理
        3.1.3 改土归流时期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土家族婚恋伦理
        3.1.4 建国以后遵循法制的土家族婚恋伦理
    3.2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特点
        3.2.1 不重门第,择偶身心并重
        3.2.2 不拘礼法,恋爱传歌定情
        3.2.3 破除陋俗,尊重科学婚配
        3.2.4 哭嫁真切,注重嫁娶礼仪
第4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评价与现代传承意义
    4.1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评价
        4.1.1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优秀因子
        4.1.2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局限性
    4.2 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的现代传承意义
        4.2.1 追求择偶标准纯洁化,达到重情义与轻贫富统一
        4.2.2 追求婚恋习俗文明化,达到婚恋自由与社会规范统一
        4.2.3 追求两性关系道德化,达到性自主与性责任统一
        4.2.4 追求重视家庭责任感,达到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统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学习模式研究现状
        1.2.2 联通主义在学习中的应用现状
        1.2.3 少数民族服饰识别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联通学习的理论基础
    2.1 联通主义学习观
        2.1.1 联通主义的内涵
        2.1.2 联通主义的理论体系
    2.2 Web2.0的理念
        2.2.1 Web2.0的概念
        2.2.2 Web2.0的学习特点
    2.3 网络学习中的学生投入
        2.3.1 学生投入的概念
        2.3.2 学生投入的策略
第3章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联通学习模型
    3.1 模型结构
        3.1.1 模型概述
        3.1.2 模型构成要素分析
        3.1.3 模型的联通性分析
    3.2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联通学习过程
        3.2.1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联通学习过程
        3.2.2 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图像识别技术在联通学习中的作用
第4章 少数民族服饰图像分类识别技术
    4.1 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4.1.1 颜色特征
        4.1.2 纹理特征
        4.1.3 形状特征
    4.2 图像分类算法
        4.2.1 支持向量机(SVM)
        4.2.2 AdaBoost算法
    4.3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像分类识别实验
        4.3.1 图像库的选取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少数民族服饰联通学习资源设计
    5.1 前期分析
    5.2 设计原则
        5.2.1 学习内容设计原则
        5.2.2 媒体设计原则
    5.3 教学设计
        5.3.1 资源结构设计
        5.3.2 资源内容设计
        5.3.3 资源媒体设计
        5.3.4 交互设计
第6章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实现
    6.1 系统分析
        6.1.1 可行性分析
        6.1.2 需求分析
    6.2 系统设计
        6.2.1 总体设计
        6.2.2 功能模块设计
        6.2.3 系统流程设计
        6.2.4 数据库设计
    6.3 系统实现
        6.3.1 开发环境
        6.3.2 模块实现
        6.3.3 界面展示
    6.4 学习效果反馈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满族旗袍概述
    第一节 满族的源流与历史简介
    第二节 满族旗袍发展史
        一、满族旗袍的由来
        二、解放前的旗袍
        三、解放后的旗袍
第三章 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及相关服饰概况
    第一节 整身旗袍
    第二节 旗袍及相关服饰
第四章 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审美特征
    第一节 材质语言
    第二节 色彩语言
    第三节 纹饰语言
        一、植物类纹饰
        二、动物类纹饰
        三、几何类纹饰
    第四节 造型语言
    第五节 工艺语言
第五章 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文化内涵
    第一节 旗袍是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旗袍与女性美
    第三节 旗袍与当代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地域文化在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以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度假旅游持续升温
        1.1.2 度假酒店的发展给室外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潜力
        1.1.3 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急需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
    2.1 度假酒店相关概念
        2.1.1 度假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2.1.2 度假酒店概念及分类
    2.2 地域文化相关概述
        2.2.1 地域文化的概念
        2.2.2 影响地域文化因素
        2.2.3 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
    2.3 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相关概述
        2.3.1 度假酒店室外景观概念
        2.3.2 度假酒店室外景观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度假酒店及其室外景观研究进展
    3.1 国外度假酒店的发展历程
    3.2 国内度假酒店的发展历程
    3.3 国外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3.3.1 从地域文化表达方面研究
        3.3.2 从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研究
    3.4 国内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3.4.1 从地域文化表达方面研究
        3.4.2 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
        3.4.3 从度假氛围营造方面研究
    3.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5.1 研究存在的问题
        3.5.2 发展趋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普吉岛keemala度假酒店案例分析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分析
        4.1.3 项目可借鉴之处
    4.2 巴厘岛山妍四季度假酒店案例分析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分析
        4.2.3 项目可借鉴之处
    4.3 北京颐和安曼案例分析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分析
        4.3.3 项目可借鉴之处
    4.4 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案例分析
        4.4.1 项目概况
        4.4.2 项目分析
        4.4.3 项目可借鉴之处
    4.5 西双版纳万达文化度假酒店案例分析
        4.5.1 项目概况
        4.5.2 项目分析
        4.5.3 项目可借鉴之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实践
    5.1 项目前期分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文化背景
        5.1.3 现状分析
        5.1.4 SWOT分析
    5.2 项目构思
        5.2.1 设计原则
        5.2.2 设计定位
        5.2.3 主题生成
    5.3 总体设计
        5.3.1 景观规划布局
        5.3.2 功能分区
        5.3.3 景观轴线及视线设计
    5.4 景观节点设计
        5.4.1 酒店入口景观
        5.4.2 入口寨桩景观
        5.4.3 木鼓广场
        5.4.4 公共泳池景观
        5.4.5 交通岛景观
        5.4.6 别墅植物景观
        5.4.7 别墅庭院景观
        5.4.8 篝火广场
        5.4.9 滩涂景观
    5.5 专项设计
        5.5.1 道路系统设计
        5.5.2 竖向设计
        5.5.3 景观小品设计
        5.5.4 牛头桩景观设计
        5.5.5 大门景观设计
        5.5.6 入口标识景观设计
        5.5.7 铺装设计
        5.5.8 植物设计
        5.5.9 灯光设计
        5.5.10 导视系统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传承历史文化,全方位融入历史氛围
        6.1.2 展示民俗风情,体会异域风光
        6.1.3 乡土植物营造浓郁的度假氛围
        6.1.4 本土材料的应用,根植历史文脉,营造度假酒店的精致和尊贵感
        6.1.5 色彩表达民族性格,奠定度假酒店基调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附录B 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植物表
    附录C 设计展板
作者简介
致谢

(10)符号学视角下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承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课题研究的符号学理论来源
        1. 符号学的概念界定
        2. 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3. 一般符号学
        4. 莫里斯符号学体系
        5. 服饰文化符号的构成
    (二) 关于民族服饰文化
        1. 民族服饰文化的概念界定
        2. 当下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视角
    (三) 符号学研究民族文化的指导性
        1. 符号学研究民族文化的可能性
        2. 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二、大理白族传统服饰概况
    (一) 大理白族概述
        1. 大理白族源流简述
        2. 大理白族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现状
    (二) 大理白族服制的流变
        1. 白族服饰的最早记载
        2. 白族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三) 大理白族传统服饰的物态形式特征
        1. 女子传统服饰的形制特征
        2. 男子传统服饰的形制特征
    (四) 大理白族服饰的传统工艺文化
        1. 扎染工艺
        2. 刺绣工艺
三、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符号的特征与审美情趣
    (一)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符号的语构
        1. 大理白族服饰的语素构成
        2.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语构的物化载体
    (二)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符号的语用
        1. 民俗形态与民族服饰文化的联系
        2. 大理白族的民俗概况
    (三)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符号的语义
        1. 以雄鸡为图腾崇拜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以本主崇拜为主的多种宗教信仰
四、大理白族服饰文化传承探讨
    (一) 文化传承的概念界定
    (二)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传承面临的的困境
        1. 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冲击
        2.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乏
        3. 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传承
    (三)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保护
        1. 族民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与反思
        2. 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相统一
    (四)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1. 服饰文化符号传承的传接介质
        2. 服饰文化符号的传接路径
    (五)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1. 立足传统,再造传统
        2. 传统服饰文化符号的现代应用
五、符号学视角下民族服饰文化的设计应用方法探析
    (一) 符号学创新设计的系统思维
        1. 符号化设计思维构建
        2. 符号化设计思维构建的意义
    (二) 民族服饰符号元素的选择与应用
        1. 款式
        2. 色彩
        3. 图案
        4. 手工技艺
    (三) 符号化的设计方法
        1.语构层面的设计方法
        2.语用层面的设计方法
        3.语义层面的设计方法
    (四) 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六、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设计应用的实践探索
    (一) 国内外设计个案的符号学解读
        1. 国内设计个案
        2. 国外设计个案
        3. 小结
    (二) 设计构思与符号元素的应用
        1. 设计构思
        2. 符号元素的提炼与分析
    (三) 设计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1. 语构层面
        2. 语用层面
        3. 语义层面
        4. 整体效果展示
结语
    (一) 课题的结论
    (二) 课题的创新点与不足
    (三) 课题的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云南15个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征及其美学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族婚俗文化中的道德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D]. 梁朗.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詹姆斯·弗雷泽的艺术起源观研究[D]. 赵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飞来峰造像研究[D]. 赵雅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D]. 王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婚恋伦理研究[D]. 李锦.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民族服饰联通学习系统构建[D]. 罗兰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吉林省伊通满族博物馆旗袍研究[D]. 张茹茵.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9]地域文化在度假酒店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以云南西盟熙康·云舍度假酒店为例[D]. 何慧慧.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10]符号学视角下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承与应用研究[D]. 周剑.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云南15种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特点及审美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