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分型与主要临床体征及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关系

高血压分型与主要临床体征及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关系

一、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提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张勇[2](2021)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左室几何构型与心房时相功能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关系的观察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其对心脏和血管亚临床结构变化的影响有关。左室肥厚、心房扩大和内皮功能障碍是OSAS患者常见的心血管受损表现。然而,在多数评估OSAS对心脏结构影响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左室肥厚和心房扩大的独立变化情况,以及单一超声心动图方法的应用,而忽略了左室几何构型(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LVG)下的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此外,肥胖尤其内脏肥胖是OSAS患者的常见体征,且与靶器官的病变结合紧密。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作为反映内脏肥胖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生理条件下提供心肌能量、病理情况下脂毒性的双重作用,从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有关心外膜脂肪组织与LVG的关系尚缺乏研究资料。因此,本课题从左室几何构型角度,探讨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对心房时相功能的影响,以及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连续收集于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呼吸诊疗中心的OSAS患者330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21例OSAS患者进入研究分析。将OSAS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分为四组:正常几何构型组(Normal geometry,NG)110例、向心性重构组(Concentric remodeling,CR)56例、离心性肥厚组(Eccentric hypertrophy,EH)23例和向心性肥厚组(Concentric hypertrophy,CH)32例。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一般临床资料采集OSAS患者既往病史和现病史,并进行相应的体格参数测量(身高、体重、腹围和血压)。2、多导睡眠监测采集连续≥7h的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图(Polysomnography,PSG),并由呼吸科医师依据2012年美国睡眠医学会指南解读睡眠监测记录,并记录以下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 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 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3、血生化检验多导睡眠监测次日晨,于空腹状态下收集静脉血,进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的检验。4、超声心动图检查(1)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Transmitral peak velocities during early diastolic,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Transmitral peak velocities during late diastolic,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Average of the peak myocardial velocities during early diastolic of the septal and lateral mitral annulus,E’)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计算LVMI和RWT。(2)右室结构和功能参数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thickness,RV-fwt)、右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iameter,RVOT)、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Peak myocardial velocities during early diastolic of tricuspid annulus,Et)、三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Peak myocardial velocities during late diastolic of tricuspid annulus,At)、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和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in pulmonary artery,SPAP)。(3)心房时相功能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 echocardiography,2DE)面积长度法和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 echocardiography,3DE)全容积法测量心房最大容积(Atrial maximum volume,AVmax)、最小容积(Atrial minimum volume,AVmin)和收缩前容积(Atrial pre-contraction volume,AVpre),并计算心房总排空分数(Atrial total emptying fraction,A Tot EF)、被动排空分数(Atrial passive emptying fraction,A Pass EF)和主动排空分数(Atrial active emptying fraction,A-Act EF);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测量心房收缩期应变(Atrium strain during systolic,AS-S)、舒张早期应变(Atrium strain during early diastolic,AS-E)和舒张晚期应变(Atrium strain during late diastolic,AS-A)。心房时相功能分为储备功能(代表A-Tot EF和AS-S)、管道功能(代表A-Pass EF和AS-E)和助力泵功能(代表A-Act EF和AS-A)。(4)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于胸骨旁长轴切面,以主动脉根部为参照物,在收缩末期于右室前壁垂直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结果:1、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四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和血生化参数比较(1)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年龄大于NG组和CR组,以及SBP和DBP高于NG组(P<0.05);(2)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AHI和T90高于NG组,而Mean-SaO2低于NG组;(3)左室几何构型四组间的性别分布、BMI、Lowest-SaO2、腹围、心率、血脂和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四组间左室、右室结构和功能参数比较(1)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四组间的左室结构参数(LVEDD、IVST、LVPWT、LVMI和RWT)均存在差异(均P<0.05);左室舒张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CH组舒张功能最差(均P<0.05);(2)CH组OSAS患者的RVOT和SPAP大于NG组(P<0.05);CR组、EH组和CH组OSAS患者的RV-fwt较NG组较厚(P<0.05);右室舒张功能同样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其中CH组舒张功能较NG和CR组较差,EH组较NG组较差(均P<0.05);(3)左室几何构型四组间左室、右室收缩功能无统计学差异。3、左室几何构型对左房时相功能的影响(1)2DE面积长度法和3DE全容积法显示左房容积及容积指数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增加;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LAVImax、LAVImin和LAVIpre大于NG组和CR组,且CH组大于EH组(均P<0.05);(2)左房储备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CH组OSAS患者的2DE-LA Tot EF低于NG组,而CH组OSAS患者的3DE-LA Tot EF低于NG组和CR组,以及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LAS-S低于NG组和CR组(均P<0.05);(3)左房管道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2DE和3DE-LA Pass EF和LAS-E低于NG组和CR组(均P<0.05);(4)左房助力泵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增加;CH组OSAS患者的3DE-LA Act EF高于NG组,而CH组OSAS患者的LAS-A高于NG组、CR组和EH组(均P<0.05);(5)相关分析显示2DE和3DE的LAVImax、LA Tot EF和LA Pass EF与左室几何构型呈负相关,而3DE-LA Act EF与LVG呈正相关;(6)多元线性回归(调整性别、年龄、BMI、SBP、AHI、LVMI、血糖和血脂因素)显示,2DE-LAVImax与CH(β=0.449,P<0.001)相关,3DE-LAVImax与CH(β=0.539,P<0.001)和EH(β=0.137,P=0.025)相关;2DE和3DE-LA-Tot EF均与CH(β=-0.219,P=0.046;β=-0.276,P=0.010)相关;2DE和3DE-LA-Pass EF均与CH(β=-0.422,P<0.001;β=-0.589,P<0.001)和EH(β=-0.221,P=0.019;β=-0.382,P<0.001)相关;3DE-LA-Act EF与CH(β=0.239,P=0.035)相关;LAS-S、LAS-E和LAS-A均与CH(β=-0.546,P<0.001;β=-0.636,P<0.001;β=0.450,P<0.001)和EH(β=-0.403,P<0.001;β=-0.400,P<0.001;β=0.194,P=0.035)相关。4、左室几何构型对右房时相功能的影响(1)2DE面积长度法和3DE全容积法显示右房容积和容积指数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增加;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2DE-RAVImax、2DE-RAVImin和2DE-RAVIpre大于NG组和CR组,且CH组大于EH组;CH组OSAS患者的3DE-RAVImax、3DE-RAVImin和3DE-RAVIpre大于NG组、CR组和EH组,且EH组大于NG组(均P<0.05)。(2)右房储备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2DE和3DE-RA Tot EF低于NG组,且CH组低于CR组;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RAS-S低于NG组和CR组(均P<0.05)。(3)右房管道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降低;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2DE-RA Pass EF低于NG组和CR组;CH组OSAS患者的3DE-RA Pass EF低于NG组、CR组和EH组,且EH组低于NG组;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RAS-E低于NG组和CR组,且CH组低于EH组(均P<0.05)。(4)右房助力泵功能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增加;CH组OSAS患者的2DE和3DE-RAAct EF高于NG组;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RAS-A高于NG组和CR组,且CH组高于EH组(均P<0.05)。(5)相关分析显示2DE和3DE的RA Tot EF、RA Pass EF与左室几何构型呈负相关,而RA Act EF与左室几何构型呈正相关;(6)多元线性回归(调整性别、年龄、BMI、SBP、AHI、LVMI、SPAP、RV-fwt和血糖、血脂因素)显示2DE-RA-Tot EF与CH(β=-0.236,P=0.025)相关,3DE-RA Tot EF与CH(β=-0.272,P=0.015)和EH(β=-0.209,P=0.033)相关;2DE-RA Pass EF与CH(β=-0.365,P=0.002)相关,3DE-RA Pass EF与CH(β=-0.456,P<0.001)和EH(β=-0.301,P=0.001)相关;2DE和3DE-RA Act EF与CH(β=0.218,P=0.004;β=0.374,P<0.001)相关;RAS-S和RAS-E均与CH(β=-0.437,P<0.001;β=-0.443,P<0.001)和EH(β=-0.219,P<0.001;β=-0.185,P<0.001)相关;RAS-A与CH(β=0.366,P<0.001)相关。5、左室几何构型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相关性(1)EAT厚度从NG组→CR组→EH组→CH组逐步增厚;CH组和EH组OSAS患者的EAT厚度厚于NG组和CR组(均P<0.05)。(2)相关分析显示EAT与年龄、BMI、SBP、DBP、AHI、T90、TC、TG、Glu、LVMI、RWT和LVG呈正相关,与M-Sa O2、L-Sa O2和HDL呈负相关。(3)对性别、年龄、BMI、SBP、LVMI、PSG参数和血糖血脂因素调整后,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显示EAT厚度与异常LVG存在相关性(CR:β=0.114,95%CI:0.007-0.055,P=0.010;CH:β=0.439,95%CI:0.121-0.180,P<0.001;EH:β=0.296,95%CI:0.083-0.150,P<0.001)。结论:1、双心房结构和时相功能随着左室几何构型变化而改变。向心性肥厚对双心房结构和时相功能的负面影响最为显着。提示临床应关注左室几何构型变化下的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可能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进一步危险因素分层中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队列研究。2、左室几何构型间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存在差异,并与左室几何构型存在相关性。提示心外膜脂肪组织可能是左室几何构型异常的危险因素,但仍需进一步纵向和分子机制研究。

石榴[3](2021)在《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房室功能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 探索高血压(Hypertension,HTN)伴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征,比较其与HTN不伴LVH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差异;2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定量检测LVH患者的左房容积及房室心肌应变,评价房室功能,并分析房室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纳入标准的HTN患者137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将HTN患者分为HTN伴LVH组(LVH组)和HTN不伴LVH组(Non-LVH组),进行基础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体格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2D-STI评估,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水平差异,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点及房室功能变化。研究结果1 临床基本特征最终纳入HTN患者137例,其中Non-LVH组85例,LVH组52例。HTN组年龄、SBP、DBP、WC、BMI水平均大于对照组,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以及女性绝经比例均高于对照组(allP<0.01)。52例(38.0%)HTN患者伴有LVH(LVH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35例,女性HTN患者伴有LVH的比例高于男性。Non-LVH组和LVH组平均年龄均超过60岁,女性、超重、腹型肥胖多见,已绝经女性居多,钙离子通道阻断剂(CCB)运用较广泛。与Non-LVH组相比,LVH组BMI水平更高,HTN病程更长,腹型肥胖、合并尿蛋白、超重和肥胖及CCB用药比例更高(allP<0.05)。2 中医证素证候分布特征分析2.1 中医四诊信息频次分析结果HTN组前十的症状为头晕、不寐、气短、头痛、乏力、心悸、自汗、胸闷、耳鸣、头胀;前十的舌脉为脉弦、白苔、暗淡舌、舌下络脉迂曲、薄苔、腻苔、脉沉、黄苔、脉滑、齿痕舌。2.2 中医证素分布特征HTN组中医证素的权重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阳亢>气虚>阴虚>痰浊>阳虚>血瘀。Non-LVH组中医证素的权重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阳亢>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LVH组中医证素的权重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阳亢>阴虚>痰浊>阳虚>血瘀。LVH组气虚、痰浊、阳虚、血瘀证素较Non-LVH组突出。2.3 中医证型分布结果Non-LVH组和LVH组均以阴虚阳亢证最多见,2组患者整体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不同中医证素证型年龄分层及性别分布所有证素证型中,56~70岁的HTN患者占比最大,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阴虚阳亢证与气虚痰浊证不同年龄分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7)。3 超声心动图指标3.1 常规超声指标HTN组与对照组相比,房室内径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增大,室壁增厚,左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allP<0.05)。LVH组较Non-LVH组房室内径及LAVI更大,室壁更厚,LVMI更高(all P<0.01);HTN组左室舒张功能已受损,LVH组较Non-LVH组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allP<0.05);HTN组动脉及左室僵硬度增加、动脉顺应性下降(allP<0.05),LVH组心、脏功率(LVMI校正)较Non-LVH组减低(P<0.001)。3.2 2D-STI 指标与对照组相比,HTN组不同时相左房容积均增加,主动排空容积、左房充盈分数均增加,左房总排空分数、被动排空分数、左房导管容积、左房导管容积对每搏输出量的贡献比均减低(allP<0.05),LVH组不同时相左房容积均大于Non-LVH组(all P<0.05);HTN组左室整体长轴应变绝对值(|GLS|)、左房储备期应变及应变率、左房通道期应变及应变率、左房收缩期应变率均较对照组减低,左室16节段收缩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左房僵硬度指数(LASI)均增加(allP<0.001);LVH组左室收缩功能、左房储备功能、左房通道功能受损较Non-LVH组更严重,左房僵硬度更高(all P<0.05)。4 LVH亚组分析-BNP正常组与BNP升高组BNP升高组较正常组HTN病程长,左房内径、不同时相左房容积及LASI均增加(allP<0.05),左房储备期应变率、左房通道期应变率、左房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均减低(allP<0.05)。5 房室结构与房室应变减低的关系|GLS|减低发生率在LVMI最高四分位人群中最高(79.5%)(P<0.001)。在LAVI最高四分位和第3四分位人群中,左房储备期应变减低发生率最高(71.8%)(P=0.032)。以LVMI第1四分位为参考,LVMI第3、4四分位人群|GLS|减低的发生风险显着增加(调整后 OR3=3.62,95%CI:1.21~10.86,P=0.022;调整后 OR4=4.49,95%CI:1.42~14.22,P=0.011),男性的风险强度高于女性。以LVMI为连续性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心率、SBP、DBP、LAVI、BNP、平均E/e’的基础上,LVMI仍是|GLS|减低的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P=0.012)。6 房室功能共同受损与中医证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证与|GLS|和LASr共同受损的风险增加相关(P=0.037)。7 LASI与左房容积、排空分数、应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LASI与不同时相左房容积呈正相关,与左房不同时相排空分数、左房储备期应变率、左房通道期应变及应变率、左房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呈负相关(allP<0.001)。8 诊断HTN伴BNP升高的ROC曲线分析LASI较LAVI和E/e’预测HTN患者左室充盈压升高的效能更优。LASI预测截点为0.35,曲线下面积0.73,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2.9%和71.6%。结论1 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本虚标实,无论是否伴LVH均以阴虚阳亢证最多见;LVH患者气虚、痰浊、阳虚、血瘀证素较Non-LVH患者突出;2 HTN患者已出现房室结构重塑和功能受损,超声层次的房室功能减低先于房室重构发生,LVH患者更突出;3 房室结构重塑增加房室功能减低的发生率,随着LVMI的增加,男性发生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风险高于女性,气虚证可增加房室功能共同受损的发生风险;4 心脏结构受损伴BNP升高的HTN患者需早期干预和管理。

苏桥慧[4](2021)在《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服用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情况,以期对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提供超声评价指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及用药后3个月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获得以下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LAAP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meter,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e′、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左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work,GWW)、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eak strain time dispersion,P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NYHA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分别比较用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诺欣妥对Hfr EF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入组患者共40例,男24例(60.00%),女16例(40.00%),平均年龄47.79(14.84岁,高血压患者6例(15.00%),DCM患者3例(7.50%),合并AF患者2例(5.00%),无相关病史29例(72.5%)。心功能Ⅱ级6例(15.00%),心功能Ⅲ级34例(85.00%)。平均身高(1.71±0.77)m,平均体重(73.07±11.77)kg,平均BMI值(24.93±3.64)kg/m2,平均收缩压(119.86±11.41)mm Hg,平均舒张压(78.87±7.41)mm Hg。(2)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超声指标的比较: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LVEDd、LAAPd、LVEDV、LVESV逐渐减小,LVEF逐渐增加,E/e′逐渐减小,GLS绝对值逐渐增加,PSD逐渐减小,心肌做功参数中GWI、GCW、GWE均较用药前增加,GWW较用药前减小,且各个指标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VSd用药前、用药1个月及用药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Tpro-BNP用药前、后比较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血浆NTpro-BNP浓度用药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用药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比较显示,用药后步行距离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用药前、后有效率比较患者用药后1个月与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7.50%和80.00%,且用药后3个月有效率高于用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rEF患者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超声及临床指标反映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用药后3个月改善效果较用药后1个月效果更明显。

宓保宏[5](2020)在《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民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一种能够在疾病全周期尤其疾病早期参与临床评价的绿色检查技术,将会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于疾病早期筛查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但其缺少临床“标准化”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本文将以医工结合的方式对符合临床描述的抽象概念构建出相应的量化和可视化模型,并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对临床中重复出现的各种红外热像一般化规律进行模式辨识和知识挖掘,为推动红外热像临床“标准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新的临床研究中以扩展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范围和视野。本文根据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红外热像体征和红外热像体征模式的基本概念,并构建出了一系列用于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实现了对不同群体间红外热像体征的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并通过临床研究对上述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的验证性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对于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在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方面,根据现有方法建立了基于温度值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和改进的温度最大值量化方法;根据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搭建了两种用于不同场景的量化数学模型;针对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建立了间接性量化数学模型;针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序列化体征探索了空间模型可视化方法,将红外热像的图像空间映射到新的虚拟模型中,实现对序列化特征的空间结构可视化表达;针对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进一步分析了人体红外热像空间特性的临床研究价值,并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加以描述。其次,在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面,构建了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体征的数据粒化方法,能够将图像特征转变为形式背景用于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在对上述方法的临床验证性实验方面,对代谢综合征和中医人体状态辨识两个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能够从知识图谱中挖掘到有效概念,并为后续的人工智能方面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通过这两个实验论证了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用于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在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面,通过红外热像构建出了用于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预警模型,并通过临床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心肌缺血的筛查能力,这项研究将会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红外热像的技术特点,初步开展了其对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项新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可能会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增添新的工具。

石用伍[6](2020)在《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严重,心肺慢病已成为威胁老龄化人群健康的头等病因,同时,心肺慢病不断呈现年轻化发病趋势。伴随医学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现代医疗模式更主张实现对“健康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动态健康监测管理,提倡“预防重于治疗”,关注治“未病”,让病人得到个体化、动态的医疗服务。心电、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血压等这些人体基本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防治密切相关。从技术手段上来说,除了医院专业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监测外,便捷、灵活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为个性化实时的生理参数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疗级穿戴式微型化、智能化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采用微型化、智能化、高精度的各种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参数,实现对人体健康生理参数无创连续的实时监测,是实现全面健康和个性化医疗较为有效的新型医疗监护模式。然而,具备微型化、低功耗、高精度的穿戴式系统感知技术的研究目前仍然是穿戴式医疗研究的难点之一。全面深入地开展穿戴式医疗感知技术的相关研究对于个性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解决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慢病管理和看病难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感知”为切入点,根据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感知技术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针对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测试、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穿戴式心电信号的信息融合分类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多金属盐酸盐/二维氧化石墨烯(polyoxometalate/two dimensional graphene nanosheets,简称POM/2D GNs)柔性穿戴式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本文制备了POM/2D GNs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X射线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简称EDS)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构建了基于POM/2D GNs的水滴监测传感器模型,利用放置和移除水滴的方式对该传感装置的响应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量到的ΔADC值可以很好地响应水滴放置和移除POM/2D GNs传感器时的压力信号变化。为探索POM/2D GNs传感器在人体脉搏、心率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设计了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装置模型,并将其固定于手腕脉搏处,进行连续15秒的脉搏监测记录。结果表明,基于POM/2D GNs的传感器对外部脉冲很敏感,监测结果与PPG技术监测到的脉搏波结果基本一致。因此,POM/2D GNs被证实可用于穿戴式医疗系统用来实现对人体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测。这项工作为柔性穿戴式心电、脉搏传感器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2)2D GNs/ZnS:Mn2+/POM力致发光柔性穿戴式脉搏、心电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在POM/2D GNs脉搏传感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制备了2D GNs/ZnS:Mn2+/POM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XRD、TEM、PL(光致发光)、ML(力致发光)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压力控制发光性能,ML强度和压力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于具有高导电性能的2D GNs和POM的引入,2D GNs/ZnS:Mn2+/POM电极具备对外界的刺激响应敏感和高导电特性。构建了2D GNs/ZnS:Mn2+/POM传感器装置模型,并对脉搏、心电信号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脉搏、心电传感器感知电极用于穿戴式脉搏、心率的监测。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穿戴式柔性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柔性石墨烯基材料作为心电、脉搏传感器的新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3)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本文设计的穿戴式心肺慢病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充分结合了传统的心电监护设备的技术优势,以低功耗、小型化和兼顾生理信号测量的准确性为目标,选取ADS1292、AFE4400、STM32等低功耗模拟前端和芯片方案,设计了集3导联的心电信号采集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为一体的穿戴式心肺慢病监测系统,经验证,该系统能有效地采集到心电和血氧饱和度信号。同时利用该系统对本文制备的石墨烯基感知材料POM/2D GNs进行了心电信号的采集验证。(4)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DCNN)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研究。通过对前端采集到的心电信号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辅助临床医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感知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生成具有患者特异性的深层结构自动心拍分类模型,提出方法的优点包括减少了前期的心电信号噪声处理、单独的特征提取等步骤。提出模型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四类心拍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6.79%,平均特效度为97.85%,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达95.98%。(5)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简称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研究。本文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经过20轮次的训练和调参过程,生成具有患者特异性的深层结构自动心拍分类模型,提出方法减少了前期的心电信号噪声处理、单独的特征提取等步骤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的模型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四类心拍识别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达96.86%,以室性早博为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6.70%,特效度达到98.22%,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该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文献报道的模型性能。综上,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穿戴式医疗感知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感知技术层面上为心肺慢病监测系统乃至利用其他柔性穿戴技术实现对人体健康体征信息的采集、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7](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方方[8](2020)在《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文中认为目的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获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内、中、外三层心肌纵向及圆周应变,探讨该技术评估尚无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受累证据的SLE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改变,以期辅助临床判断,改善患者预后。根据SLE患者是否处在活动期来评价其左室心肌机械力学功能改变的程度。方法收集SLE患者42例(SLE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受检者同步连接心电图,待心率稳定及图像显示清晰后,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储存左心室3个心尖长轴切面(标准两腔心、三腔心及四腔心)和3个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的动态图像,于Echo PAC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准确描记心内膜边界后获得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各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PSD),并比较两组间机械力学参数的差异。根据SLEDAI-2000评分标准将SLE患者分为两亚组:非活动期SLE组(SLEDAI积分0-4分,SLE-组),共22人,其中男1人;活动期SLE组(SLEDAI积分≥5分,SLE+组),共20人,其中男3人,分析相关参数间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左室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判断活动期SLE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血脂代谢异常比例均增高(P<0.05)。SLE组LVEF较对照组减低(P<0.01),但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剩余基本资料及常规超声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SLE组左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LS、CS保存一定的梯度特征,即心内膜下层心肌>中间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左心室除心尖段各层心肌的LS、整体纵向应变跨壁差值△LS、整体各层心肌及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降低(P<0.05)。SLE组同步化参数PSD较对照组升高(P<0.01)。3.SLE两亚组间比较,SLEDAI和补体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发作次数、病程、补体C4、ESR及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组仅左室整体内层心肌及基底段各层心肌LS降低(P<0.05),PSD升高(P<0.01);SLE+组左室整体、基底段及中间段各层心肌LS减低(P<0.05),整体及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减低(P<0.05),PSD升高(P<0.01)。SLE亚组间比较,SLE+组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减低(P<0.05),同步化参数PSD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分析:左室心尖段CSmid预测活动期SLE患者的截断值为-25.64%、灵敏度85.51%、特异度80.02%、正确指数0.656、曲线线下面积(AUC)是0.819;左室心尖段CSepi预测活动期SLE患者的截断值为-18.92%、灵敏度92.51%、特异度 70.52%、正确指数 0.622、AUC 是 0.881。结论1.本研究中SLE患者左室心肌LS、CS的梯度变化规律与健康人群保持一致,即由内而外逐层递减,由基底到心尖逐段递增。2.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应变梯度规律变化之前,SLE患者左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纵向及圆周方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参数已有不同程度下降,另外心肌运动同步化参数PSD较对照组也不同程度地减低。与SLE-患者相比,SLE+患者左心室纵向及圆周运动的损伤程度及范围相对较大。3.以左心室心尖段CSmid、CSepi判断活动期SLE患者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64%、-18.92%,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4.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检测SLE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各层心肌的机械力学功能变化的可操作性强、图像直观,结合患者是否处在活动期来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下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SLE患者心脏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红霞[9](2020)在《左室右房通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左室右房通道(left ventricular to right atrial shunt,LV-RAS)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先天性左室右房通道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又称为Gerbode缺损,是由于心内膜垫发育异常导致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存在异常分流。继发性左室右房通道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手术和下壁心肌梗死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异常分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医疗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左室右房通道的患者中更多的合并房颤。由此我们推测左室右房通道与房颤的发生有关。本文旨在探讨先左室右房通道与房颤的相关性及其导致房颤发生可能的机制。目的:通过比较左室右房通道患者与非左室右房通道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房颤的百分比;房颤患者和非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左室右房通道患者的百分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探讨左室右房通道患者房颤发生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并保存完整超声心动图动态资料的患者共3377例,应用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心房受压;中-大量心包积液;瓣膜病;起搏器植入术后;肾衰竭或透析患者;既往心脏手术史;甲亢;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数据不完整)筛选后剩余2120例患者资料用于后续分析。2120例患者中左室右房通道患者28例,非左室右房通道患者2092例;房颤患者251例,非房颤患者1869例。研究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2120例患者中共有左室右房通道患者28例,作为左室右房通道组(LV-RAS组,n=28),对照组以1:3的选取比例于212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非左室右房通道患者84例(非LV-RAS组,n=8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百分比、糖尿病百分比、吸烟史和饮酒史等临床资料;记录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常规指标;记录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和尿酸(UA)等生化指标;测量右心房面积(RAA)、左心房前后径(LAD)、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射血分数(EF)、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峰峰值速度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内环组织频谱e峰峰值速度比值(E/e’比值)和肺动脉平均压(m PAP)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房颤的百分比。房颤定义为病史和/或动态心电图的结果显示发生过房颤。第二部分:(1)根据病史和/或动态心电图的结果,于2120例患者中选取发生过房颤的患者作为房颤组(AF组,n=251);按照1:1随机选取的方式,在2120例患者中选取非房颤患者251例作为对照组(非AF组,n=25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左室右房通道百分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2)将251例房颤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右房通道分为房颤合并左室右房通道组(AF+LV-RAS组,n=23)与房颤未合并左室右房通道组(AF-LV-RAS组,n=228),比较分析上述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1.LV-RAS组与非LV-RAS组患者比较结果显示,与非LV-RAS组比较,LV-RAS组患者RAA(22.34±5.91cm2 vs.13.70±3.64cm2,P<0.001)和RVDD(23.99±4.57mm vs.19.63±1.86mm,P<0.001)明显增大;左心房前后径LAD(45.16±7.14mm vs.37.42±5.07mm,P<0.001)明显增大。2.LV-RAS组中共有28例患者,其中23例合并房颤(82.1%),5例未合并房颤(17.9%)。而全部3377例患者中,房颤463例(13.71%);筛选后的2120例患者中,房颤251例(11.83%)。3.房颤患者中,与未合并LV-RAS的患者比较,合并LV-RAS的患者右心指标RAA(23.00±4.74cm2vs.17.96±7.72cm2,P=0.002)和RVDD(24.67±4.58mm vs.20.88±4.96mm,P<0.001)以及左心房前后径LAD(46.50±6.43mm vs.42.55±7.88mm,P=0.021)明显增大。4.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18,P=0.007)、年龄(OR:1.065,P<0.001)、LAD(OR:1.154,P<0.001)、LVDD(OR:1.046,P=0.011)、EF(OR:0.953,P<0.001)、RAA(OR:1.291,P<0.001)、RVDD(OR:1.154,P<0.001)、E/e’(OR:1.104,P<0.001)、m PAP(OR:1.048,P<0.001)和LV-RAS(OR:25.219,P=0.002)与房颤相关。其中LV-RAS的相关性最高(OR:25.219;95%CI,3.379-188.247;P=0.00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OR:1.067)、LAD(OR:1.071)和RAA(OR:1.288)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AF=0.002+0.253RAA+0.068LAD+0.065AGE-0.732GENDER-0.082LVDD。其中RAA与房颤的相关性最强(OR,1.288;95%CI,1.199-1.384;P<0.001)。结论:1.左室右房通道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在房颤患者中,与未合并左室右房通道患者相比,合并左室右房通道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增大更明显。2.右心房增大可能是左室右房通道导致房颤发生率增高的机制。

方思华[10](2019)在《实时3D-STE左室心肌应变参数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联合应用在HFpEF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目前在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存在困难。虽然已有学者关注了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或左室心肌应变参数在HFpEF中的应用价值,但鲜有学者对RDW与左室心肌形变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联合应用在HFpEF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综合价值进行研究。在本课题中,笔者尝试对基于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的左室应变参数和RDW与HFpEF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评估左室应变参数与RDW的联合应用在预测HFpEF中的价值。另外,本研究还将进一步探讨RDW与左室应变参数在判断HFpEF预后中的作用,以明确两者的联合应用是否对HFpEF的预后判断具有增量价值。2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患者169名(下称病例组)。将病例组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亚组Ⅰ:无实质性心脏功能障碍和形态改变的患者,LVEF≥50%,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34mL/m2,NT-proBNP<400ng/L;亚组Ⅱ:可能为HFpEF的患者,LVEF≥50%,LAVI>34mL/m2或NT-proBNP≥400ng/L;亚组Ⅲ:明确为HFpEF患者,LVEF≥50%,LAVI>34mL/m2,NT-proBNP≥400ng/L。另外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无心血管或全身疾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结果均无异常。2.2研究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环峰值运动速度e’和a’、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峰值血流速度E和A(并计算E/A和E/e’)和三尖瓣返流峰值流速(tricuspid regurgitation peak velocity,VTR)。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收缩末期左房容积,并以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进行标化以获得LAVI。在心尖部获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全容积动态图像,在自动左心室定量(LVQ)模块中进行实时3D-STE分析,软件自动计算出包括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质量及LVEF等参数。使用BSA对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质量进行标化,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和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同一天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RDW的参考范围为11.514.5%。对于62例明确诊断的HFpEF患者,出院后于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其他内科门诊随访,同时结合定期电话及微信等随访方式,综合所获得的信息并详细记录。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即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或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以先发生者为准)。2.3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RDW与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为确定与HFpEF相关的因素,以临床、超声心动图参数及RDW为自变量、以HFpEF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10)的参数与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分步进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对HFpEF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左室心肌应变数预测HFpEF的MACE发生的ROC曲线。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对HFpEF预后的预测价值,然后选择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变量与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分步进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左室应变参数和RDW中与HFpEF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3结果3.1病例组与对照组及3亚组间各参数比较169例入组病例中,55例经临床排除HFpEF,52例为可能HFpEF,62例确诊为HFpEF。亚组Ⅲ患者年龄较大,体表面积较大,肾功能较差,NT-proBNP、RDW水平高于其他两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这些参数上也有显着差异(P<0.01)。病例组左室和左房的内径、体积、IVST和LVMI均明显增加。病例组的e’较低,E/e’和VTR较高,反映左室充盈压较高。亚组Ⅲ患者左心更大,左室壁更厚,左室充盈压高于其他2个亚组。病例组的应变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亚组Ⅲ的应变值也显着低于另外2个亚组。3.2左室应变参数及RDW对HFpEF的诊断价值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高血压病史、RDW、LVEDD、LVEDVI、IVST、LVMI、舒张功能参数和实时3D-STE参数与HFpEF相关。所有这些指标与性别一起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性别、NYHA分级、高血压病史、LVEDVI、IVST、LVMI及舒张功能参数(模型1)预测HFpEF能力在加入应变参数(模型2)后显着提高(P<0.01),再加入RDW(模型3)后进一步提高(P<0.01)。表明RDW与HFpEF相关,独立于年龄、性别、NYHA分级、高血压史、LVEDVI、IVST、舒张功能参数和应变参数。模型1、模型2、模型3的预测HFpEF的准确率分别为65.7%、86.4%、88.8%。绘制E/e’、GLS、GCS、GRS和RDW预测HFpEF的ROC曲线,GLS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AUC=0.869,P<0.001)。3.3左室应变参数及RDW对HFpEF的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对62例确诊的HFpEF患者中位随访220.5(195244)天,2例失访,2例死亡,16例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绘制左室应变参数预测HFpEF的MACE发生的ROC曲线,显示GLS预测MACE的AUC为0.751(95%CI:0.620-0.883)(P=0.002),优于GAS(AUC=0.717)(95%CI:0.566-0.867)(P=0.008)。GRS、GCS预测MACE的AUC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临床与超声参数预测HFpEF的MACE发生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LAVI、NT-proBNP和E/e’与MACE的发生相关(P<0.10)。将这3个变量与年龄、性别一起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a),其预测MACE发生的能力在加入左室应变参数(模型b)后显着提高(P<0.01),再加入RDW(模型c)后进一步提高(P=0.02)。模型a、b、c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0.0%、75.0%和81.7%。表明在常规参数的基础上加入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对发生MACE的预测具有增量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常规参数、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对HFpEF患者MACE发生率的影响,并绘制了生存曲线。加入左室应变参数(GLS、GRS、GCS、GAS)及RDW后,COX模型的-2对数似然逐步下降、χ2逐步提升,P值从0.231降为0.056后又降为0.022,表明常规参数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在加入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后得到增强。根据条件回归,NT-proBNP、GAS、RDW三变量最终进入方程,均为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RR(Exp(β)95%CI)>1,不跨1(P<0.05)。结论(1)在有心衰症状或体征的可疑心力衰竭患者,RDW与NT-proBNP和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实时3D-STE左室应变参数独立相关。(2)GLS、GRS、GCS、GAS、RDW和E/e’对HFpEF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其中GLS和GAS诊断能力最强。(3)在常规临床和超声参数的基础上,加上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后,其诊断HFpEF的准确率逐步提高,表明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对HFpEF的诊断具有增量价值。(4)在实时3D-STE左室应变参数中,GLS对HFpEF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GAS。(5)在常规临床和超声参数的基础上加入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其对HFpEF患者的MACE发生的预测亦具有增量价值。(6)常规临床和超声参数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在加入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后得到增强,NT-proBNP、GAS、RDW为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7)基于实时3D-STE的左室应变参数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二、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1.3.1 乳腺X线检查
        1.3.2 乳腺超声检查
        1.3.3 乳腺临床体检
        1.3.4 乳腺自我检查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1.3.6 其他检查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1.4.1 20~39岁
        1.4.2 40~70岁
        1.4.3 70岁以上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2.1.2 常规投照体位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2.2 诊断报告规范
        2.2.1 肿块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2.2.2 钙化
        2.2.2. 1 钙化类型
        2.2.2. 2 钙化分布
        2.2.3 结构扭曲
        2.2.4 对称性征象
        2.2.4. 1 不对称
        2.2.4. 2 球形不对称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2.2.5 乳腺内淋巴结
        2.2.6 皮肤病变
        2.2.7 单侧导管扩张
        2.2.8 合并征象
    2.3 病灶的定位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2.4.1 检查目的
        2.4.2 乳腺分型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2.4.4 与前片比较
        2.4.5 评估分类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3.3.1 基本要求
        3.3.2 图像的存储
        3.3.3 报告书写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3.4.3. 1 肿块
        3.4.3. 2 周围组织
        3.4.3. 3 钙化
        3.4.3. 4 血管评估
        3.4.4 彩色超声检查
        3.4.5 其他相关技术
        3.4.5. 1 三维成像
        3.4.5. 2 弹性成像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3.6.3. 1 记录病灶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3.6.3. 3 结论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3.7 报告范例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4.1.1 乳腺癌的诊断
        4.1.2 乳腺癌分期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4.1.7 高危人群筛查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4.3.1 检查前准备
        4.3.1. 1 临床病史
        4.3.1. 2 检查前准备
        4.3.2 MRI检查
        4.3.2. 1 设备要求
        4.3.2. 2 扫描体位
        4.3.2. 3 成像序列
        4.3.2. 4 后处理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4.4.1 点状强化
        4.4.2 肿块
        4.4.3 非肿块强化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4.4.5 病灶定位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4.5.1 评估不完全
        4.5.2 评估完全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5.1 适应证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5.1.3 其他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5.2.5 微创活检设备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5.3.1 禁忌证
        5.3.2 术前准备
        5.3.3 术中注意事项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5.4.1 禁忌证
        5.4.2 术前准备
        5.4.3 术中注意事项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6.1.1 标本类型
        6.1.2 标本固定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6.2.4. 2 取材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6.2.5. 2 取材
        6.2.6 SLNB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6.3.1 组织学分型
        6.3.2 组织学分级
        6.3.3 乳腺癌的分期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7.1.6 保乳手术
        7.1.6. 1 术前准备
        7.1.6. 2 手术过程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7.3.1 全乳放疗
        7.3.1. 1 适应证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7.3.1. 3 照射靶区
        7.3.1. 4 照射技术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7.3.2. 1 适应证
        7.3.2. 2 技术选择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8.1.1 多学科协作
        8.1.2 学习曲线
        8.1.3 知情同意
    8.2 SLNB指征
    8.3 SLNB操作规范
        8.3.1 示踪剂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8.4.1 SLN的术中诊断
        8.4.2 SLN的术后诊断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9.1 适应证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9.3 照射靶区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9.4.2 常规照射技术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1 0.2.5. 1 局部处理
        1 0.2.5. 2 全身处理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1 0.4.1 适应人群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1 0.4.3 主要措施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1 0.4.4. 1 疼痛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1 0.4.4. 4 疲乏
        1 0.4.4. 5 昏迷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11.1随访和评估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15.2诊断
    15.3治疗原则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16.1概述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16.4骨转移的治疗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附录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左室几何构型与心房时相功能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关系的观察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对左房时相功能的影响: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和血生化参数
        2.2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
        2.3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二维超声心动图左房容积参数
        2.4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容积参数
        2.5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左房时相功能参数
        2.6 OSAS患者左房最大容积指数、时相功能参数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2.7 左房最大容积指数、时相功能参数与左室几何构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8 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主要发现
        3.2 左室几何构型与左房最大容积指数的关系
        3.3 左室几何构型对左房时相功能的影响
        3.4 临床意义
        3.5 局限性
    4 结论
第二部分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左室几何构型是否影响右房时相功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左室几何构型OSAS患者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和血生化参数
        2.2 不同左室几何构型OSAS患者左室和右室结构功能参数
        2.3 不同左室几何构型OSAS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右房容积参数
        2.4 不同左室几何构型OSAS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右房容积参数
        2.5 不同左室几何构型OSAS患者右房时相功能参数
        2.6 OSAS患者右房时相功能参数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2.7 OSAS患者右房时相功能参数与左室几何构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8 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主要发现
        3.2 左室几何构型对右房容积的影响
        3.3 左室几何构型对右房时相功能的影响
        3.4 临床意义
        3.5 局限性
    4 结论
第三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和血生化参数
        2.2 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组间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
        2.3 OSAS患者EAT单因素相关分析
        2.4 OSAS患者EAT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EAT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主要发现
        3.2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左室几何构型的关系
        3.3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
        3.4 临床意义
        3.5 局限性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房室功能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估算
    1.3 研究设备
2 诊断、纳入、排除、剔除和脱落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病例排除标准
    2.4 病例剔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标准
    2.6 中止全部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基本资料
    3.2 病历资料
    3.3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3.4 中医证素诊断
    3.5 中医证型判定
    3.6 超声心动图指标
    3.7 数据测量方法
    3.8 数据录入与核对
4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病例筛选情况
    5.2 临床基本特征
    5.3 中医证素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5.4 超声心动图指标
    5.5 LVH患者亚组分析-BNP正常组与BNP升高组
    5.6 房室结构改变与房室功能减低的关系
    5.7 房室功能共同受损与中医证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5.8 LASI与左房容积、排空分数、应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9 诊断HTN患者BNP升高的ROC曲线分析
6 小结
讨论
    1 临床特征分析
        1.1 HTN患者的性别特点
        1.2 HTN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特点
        1.3 HTN患者的超重/肥胖负担
    2 HTN患者中医证素证候特点分析及辨证思考
        2.1 证素证候特点
        2.2 论治思考-六经辨证的运用
    3 常规超声评价HTN患者的心脏及血管损害
        3.1 心脏结构损害
        3.2 心脏及血管功能损害
    4 2D-STI评估HTN患者的心脏损害
        4.1 评估房室功能的临床意义
        4.2 左房功能变化
        4.3 左室功能变化
        4.4 房室相互作用
    5 LVH伴BNP升高-preHFpEF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左房纵向应变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左房时相功能
    2 左房时相功能与LVDD
    3 左房纵向应变在LVDD中的运用
    4 左房纵向应变在HFpEF中的运用
        4.1 发病风险预测
        4.2 运动耐量减低机制的鉴别诊断
        4.3 预后
        4.4 治疗靶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诱发因素
    2.3 分类
        2.3.1 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2.3.2 压力负荷过重与容量负荷过重的心脏衰竭
        2.3.3 低输出和高输出心力衰竭
        2.3.4 单侧心力衰竭:右心衰与左心衰
    2.4 体征、症状和全身影响
    2.5 治疗方法
    2.6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慢性心衰方面的应用
        2.6.1 M型超声心动图
        2.6.2 二维超声心动图
        2.6.3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2.6.4 二维Simpson法
        2.6.5 三维超声心动图法
        2.6.6 斑点追踪技术
    2.7 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主要终点
    3.5 次要终点
    3.6 给药方法
    3.7 观察指标
        3.7.1 超声心动图检查
        3.7.2 血浆NTpro-BNP浓度
        3.7.3 6 分钟步行试验
        3.7.4 疗效评定
    3.8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用药前一般资料
    4.2 患者用药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比较
    4.3 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1 个月及用药后 3 个月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
    4.4 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1 个月及用药后 3 个月6 分钟步行试验比较
    4.5 患者用药1 个月、3 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
    4.6 安全性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1.2.2 国内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2.2.1 热辐射的物理学原理
        2.2.2 人体热辐射与红外热像技术
    2.3 红外热像技术特点与优势
    2.4 临床红外热像质量控制
        2.4.1 准确研判三种红外热像
        2.4.2 红外热像规范化采集
    2.5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医学原理
        2.5.1 人体皮肤温度的来源
        2.5.2 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基本特征
        2.5.3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基本医理
    2.6 红外热像体征与体征模式概念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体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温度值的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3.2.1 温差法
        3.2.2 基于Troi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
        3.2.3 基于温度最大值的改进算法
    3.3 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量化方法
        3.3.1 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对称性度量方法
        3.3.2 高温或低温敏感的对称性测量方法
    3.4 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量化方法
        3.4.1 红外热像局部区域尺度变换与自动分层
        3.4.2 花斑特征检测与定位
        3.4.3 花斑特征量化方法
    3.5 人体红外热像序列化体征的可视化方法
        3.5.1 人体红外热像结构化分割方法
        3.5.2 热序列可视化方法
    3.6 人体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与应用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的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4.1 引言
    4.2 属性偏序结构理论概述
        4.2.1 形式概念分析基础理论
        4.2.2 认知机理模型与相关定义
        4.2.3 属性偏序结构与粒描述
        4.2.4 属性偏序结构可视化方法
    4.3 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4.3.1 基于温度特征的粒化方法
        4.3.2 基于K-Means的红外热像温度值粒化方法
        4.3.3 基于模糊划分的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4.4 代谢综合征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中医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红外热像对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应用研究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3 实验结论
    5.3 红外热像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评价方法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3 实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柔性可穿戴心率、脉搏传感器系统
        1.2.1 柔性心率传感器监测机制
        1.2.2 柔性传感器的结构组成
        1.2.3 研究现状
    1.3 面向健康生命体征监测的穿戴式系统
        1.3.1 研究现状
        1.3.2 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关键感知技术
    1.4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结构、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穿戴式心肺慢病生理参数监测的生理学基础
    2.1 心脏的电生理学
    2.2 心电图各波段含义及临床意义
    2.3 心率、脉搏产生及临床意义
        2.3.1 心率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2.3.2 脉搏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2.3.3 心率与脉搏的关系
    2.4 血氧饱和度的产生及意义
    2.5 心律失常类型和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OM/2D GNs柔性穿戴式脉搏传感器制备及传感特性
    3.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3.2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概述
    3.3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3.4 实验部分
        3.4.1 2DGNs悬浮液的制备
        3.4.2 POM/2D GNs柔性材料制备
    3.5 仪器与材料表征方法
    3.6 结果与讨论
        3.6.1 样品的XRD表征
        3.6.2 样品的TEM、EDS表征
        3.6.3 样品电化学性能
    3.7 POM/2D GNs传感器模型构建及传感特性
        3.7.1 POM/2D GNs传感器工作电路
        3.7.2 POM/2D GNs传感特性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D GNs/Zn S:Mn~(2+)/POM柔性心率传感器制备及传感特性
    4.1 力致发光材料及其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
    4.2 实验部分
        4.2.1 ZnS:Mn~(2+)纳米材料制备
        4.2.2 2D GNs/Zn S:Mn~(2+)/POM复合材料制备
    4.3 仪器与材料表征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样品的XRD表征
        4.4.2 样品的TEM表征
        4.4.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4.4.4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测试
    4.5 2D GNs/Zn S:Mn~(2+)/POM柔性心率传感器构建及传感特性
        4.5.1 样品的发光与压力关系的实验验证
        4.5.2 2D GNs/Zn S:Mn~(2+)/POM柔性传感器工作电路
        4.5.3 2D GNs/Zn S:Mn~(2+)/POM心率监测实验
    4.6 理论分析与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心肺慢病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5.1 心肺慢病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5.1.1 系统设计核心目标
        5.1.2 系统结构
    5.2 心电信号采集监测模块设计
        5.2.1 心电信号采集模拟前端
        5.2.2 心电信号处理MCU
        5.2.3 心电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
    5.3 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设计
        5.3.1 血氧信号采集模拟前端
        5.3.2 血氧信号处理MCU
        5.3.3 指套式血氧传感器
        5.3.4 血氧饱和度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
    5.4 电源模块设计
    5.5 穿戴式心肺慢病信号采集及性能测试
    5.6 穿戴式心肺慢病监测系统样机
    5.7 柔性石墨烯基电极的心电信号采集实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DCNN模型的智能心律失常分类识别算法
    6.1 智能心拍分类技术研究
    6.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分类原理
    6.3 心律失常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6.3.1 心电信号数据源
        6.3.2 心拍数据集生成
        6.3.3 ECG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及参数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1 实验平台及评价指标
        6.4.2 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CLSTMA组合模型的智能心律失常分类识别算法
    7.1 CLSTMA组合模型心电分类基本原理
        7.1.1 长短时记忆网络
        7.1.2 注意力机制
    7.2 ECG时序信号预测分类算法
    7.3 心律失常分类的CLSTMA组合模型
    7.4 实验与结果分析
        7.4.1 实验平台
        7.4.2 心电信号数据来源
        7.4.3 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7.4.4 结果与分析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内容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Ⅱ 研究生期间取得成果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8)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左室右房通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排除标准
    1.3 超声心动测量指标
    1.4 记录比较临床资料
    1.5 分组
    1.6 数据统计
2.结果
    2.1 左室右房通道组与非左室右房通道组比较
    2.2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
    2.3 亚组分析:房颤合并左室右房通道组与房颤未合并左室右房通道组比较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 左室右房通道与心脏结构改变
    3.2 房颤发生的机制
    3.3 左室右房通道与房颤之间的关系
    3.4 心房增大与房颤
    3.5 左室右房通道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3.6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室右房分流与心房颤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实时3D-STE左室心肌应变参数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联合应用在HFpEF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3 随访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临床基线特征及实验室测量
    3.2 常规超声参数和实时3D-STE参数测量
    3.3 Logistic回归与ROC曲线分析
    3.4 重复性检验
    3.5 HFpEF患者随访结果
    3.6 左室应变参数及RDW对 HFpEF预后的预测价值
4.讨论
    4.1 HF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HFpEF诊断和预后预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4.3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亚组划分的理论依据
    4.4 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在 HFpE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5 左室应变参数和RDW在 HFpEF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4.6 HFpEF患者RDW与左室心肌应变关联的可能机制
    4.7 本研究的意义
    4.8 本研究的质量控制
    4.9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左室几何构型与心房时相功能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关系的观察性临床研究[D]. 张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3]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房室功能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 石榴.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D]. 苏桥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5]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D]. 宓保宏. 燕山大学, 2020
  • [6]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D]. 石用伍. 贵州大学, 2020(01)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8]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D]. 王方方. 郑州大学, 2020(02)
  • [9]左室右房通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D]. 陈红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实时3D-STE左室心肌应变参数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联合应用在HFpEF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D]. 方思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标签:;  ;  ;  ;  

高血压分型与主要临床体征及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