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土壤学与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龙永红[1](2021)在《建党百年来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机理及启示》文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进程中,学校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探索起步、转向重建、调整完善、纵深发展四个阶段,呈现出从政治性价值到融社会性价值与个体性价值为一体的价值发展机理、从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的政策实施机理、从"外生学习"到与"内生学习"相结合的政策效能发展机理。劳动教育政策的创新发展可深化劳动的整全性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地方政府间的学习互动,构建劳动教育区域共同体;提升政策的协同配套性,优化政策效能。

李明奎[2](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指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关慧颖[3](2014)在《19世纪的俄国大学及大学章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俄国大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俄国大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19世纪是俄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教育工作中的传统惯例在当时还很盛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科技知识发展迅速。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大学应运而生,加快了追赶莫斯科大学的步伐,这些大学主要有:喀山大学、哈尔科夫大学、维尔诺大学(由利托夫斯基大公的总中学转变而来的)和捷尔普特大学(重新建成的像俄帝国大学那样的大学),此后还有彼得堡大学和弗拉基米尔大学等。随着大学的迅速发展,俄国的大学章程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1804—1884年间有四部大学章程问世,分别是:1804、1835、1863和1884年大学章程。每一部大学章程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是俄国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在俄国大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赵经华,洪明,马英杰[4](2014)在《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第一线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积极转变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通过建立视频图片库、技术规范库和课外阅读文献库信息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方便学生自学,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并能更好地掌握,形成师生教学互动机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李晓霞[5](2013)在《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教育史是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在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应历史文献梳理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科学教育史分析与考证法,对近代西北地区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以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为核心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研究,以期理清西北地区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其科学教育体系结构,科学、公正地审视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在其特殊区域、特殊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从而丰富并发展科学史的研究,指导西北地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为西北大开发的战略调整提供新的工作思路。本研究基于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相关的原始期刊、文献史料及二手文献的调查、解读及其分析,从中选择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地质学、工学、农学等学科,全面研究其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培养与管理以及学术演讲与科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代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清末民初高等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二为民初至1937年间高等科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三为抗战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高等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清末民初期间,西北地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高等科学教育,至抗战前,高等科学教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较为系统化的科学教育。直至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在自然基础科学方面,形成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体系;在工学方面,形成了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机械工程、矿冶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工业管理等工程学科体系;在农学方面,形成了农艺、植物病虫害、农业经济、林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化学、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产制造、土木水利、纺织、化学制造、牧草等农林学科与畜牧科、诊疗科、细菌卫生科、寄生虫科、病理科、生物药理科、生物生化科、解剖科等农学学科体系,以及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层次结构,从学校教育、师范教育、民众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完整的高等科学教育体系。师资多数留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以数学教授曾炯、物理学教授岳劫恒、化学教授虞宏正、生物学教授汪堃仁、地理学教授黄国璋、地质学教授张伯声、工程学教授金宝桢、刘德润、刘锡瑛、萧连波以及农学教授汪厥明、殷良弼、沈学年等为代表的师资队伍,他们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入西北,严谨治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科学专业人才。研究结论如下:1)从科学教育史的视角,首次厘清近代西北地区自然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晚清陕西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近代西北科学教育的萌芽,到了民国西北大学陕源时期及抗战前略有发展,直到抗战时期平津高校迁到西安,组建西北联大,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等科学教育。2)实现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性转折。西北联大与其分立出的国立西北五校将平津三校一院从“点”的分布,转化为西北地区“面”的均衡分布,并化成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西北地区以西安、城固、兰州为中心城市的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布局,从而平衡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的区域分布,实现了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的历史性转折。3)西北联大成就了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首先,西北联大构建了完整的理、工、农、医科学教育体系,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空白;其次,扎根西北,融会世界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成果。最后,提升了西北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储备了人才。4)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在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史上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民族危难时期,为我国高等科学教育保存了文脉,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发展。今日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地区的许多高等院校的发展,与西北联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与传承关系。如果没有西北联大为国家保存高等教育文脉,就没有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特别是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发展。

罗银科[6](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朱世桂[7](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张帆[8](2012)在《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于80年代引入我国且得到快速发展。该模式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有别于传统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培养过程中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相当突出的矛盾之一。现代农业求贤若渴,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却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应当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理论上,通过高校分类理论、教育阶段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服务于社会理论以及国内外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介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在实践上,本文通过对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的探讨,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提出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

洪明,马英杰,赵经华,木拉提[9](2011)在《土壤农作学及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当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农作学及节水灌溉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积极开展入学教育,精选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任平[10](2010)在《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课程是体现职业教育思想和目的的载体,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组织等都是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肇始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我国职业教育,由实业教育发展演变成职业教育,其发展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课程实施所需的条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成效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大,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尽管如此,产生于晚清时期的职业教育,在救国图存和资本主义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结合了当时的时代特点,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晚清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从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几个维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之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魂之所在,企业参与是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等几个方面的启示。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是制定和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依据。论文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时期“广开学校、振兴实学”实业教育思想以及民国时期的“唯实主义”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能否忠实体现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是否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论文第二章结合课程结构以及具体的个案,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章程和学制,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始终是围绕解决国家存亡、民生民计的教育目标为本,以“就业、实用”为上的课程宗旨。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佳关键的因素。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讨论了主要是“西学”“西艺”“生利”“实利”的课程思想对课程内容的影响,以及在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分析。第四章是对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考察从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人和物两个维度进行。在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课程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通过聘用外国教员、兴办师范学堂、企业培养等多种途径来组织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论文第五章是关于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评析和启示。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是救国图存的教育,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民计民生的教育,让无业者有业的教育,虽然实业教育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也没有让中华民族免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实业教育也被戏称为“失业教育”,但是,实业教育中的中学为体的思想维系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维系,西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教育课程为近代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储备,催生了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实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这些都说明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所起的历史作用,作者对此做了一个概览性的评析。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几个维度的梳理,联系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作者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实施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此作为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对当下的启示。

二、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党百年来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机理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变迁理论分析框架
二学校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
    (一)探索起步阶段(1921~1948年)
    (二)转向重建阶段(1949~1977年)
    (三)调整完善阶段(1978~2011年)
    (四)纵深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三学校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机理
    (一)基于外部环境变迁的学校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发展机理
    (二)基于上下互动认同的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实施机理
    (三)基于理念迭代升级的学校劳动教育政策效能发展机理
四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发展的启示
    (一)深化劳动的整全性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推进劳动教育政策在地方政府间的学习互动
    (三)提升劳动教育政策的协同配套性,优化政策效能

(2)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19世纪的俄国大学及大学章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1、论文的基本结构
        2、研究方法
        3、创新
        4、不足
第2章 1804 年俄国大学章程及俄国大学教育体制开端
    2.1 俄国大学教育开端
        2.1.1 科学院大学
        2.1.2 莫斯科大学的建立和产生
    2.2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初期实施的教育改革
        2.2.1 1802 年国民教育部的建立
        2.2.2 М. Н. 穆拉维耶夫在莫大的改革
        2.2.3 В. Н. 卡拉辛制定的哈尔科夫大学章程草案
        2.2.4 1803 年《国民教育暂行章程》及 19 世纪初实施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2.2.5 1803 年捷尔普特大学章程和维尔诺大学章程
    2.3 1804 年俄国大学章程及俄国大学教育体制开端
        2.3.1 大学的管理机构
        2.3.2 大学的人员组成
        2.3.3 大学的系结构
        2.3.4 大学附属师范学院
        2.3.5 大学的印刷厂和书刊检查机关
        2.3.6 大学辅助机构
    2.4 小结
第3章 1835 年俄国大学章程及俄国大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3.1 大学改革准备工作初期(1824—1828 年)
        3.1.1 А. С. 希什科夫的教育部及学校建设特别委员会的建立
        3.1.2 哈尔科夫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制定的草案
        3.1.3 尼古拉一世登基和政府关于大学问题政策的转变
    3.2 19 世纪 20 年代末——19 世纪 30 年代初的大学改革
        3.2.1 К. А. 立文教育部及其过渡性
        3.2.2 莫大教授提出的方案
    3.3 1835 年章程的制定及俄国大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3.3.1 国民教育大臣С. С. 乌瓦洛夫及其大学教育规划
        3.3.2 国民教育部关于起草新章程的首批指令
        3.3.3 为 1835 年章程奠定模式的圣弗拉基米尔大学章程
        3.3.4 《国民教育部杂志》的创立及其在起草 1835 年章程中的作用
        3.3.5 1834——1835 年间的国民教育部指示
        3.3.6 1835 年章程及俄国国家大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3.4 小结
第4章 19 世纪 50——60 年代末的俄国大学及 1863 年大学章程
    4.1 19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60 年代初政府制定的大学政策
        4.1.1 俄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前提
        4.1.2 1863 年俄国大学章程草案
    4.2 1863 年大学改革思路及策略的形成
        4.2.1 大学改革问题在俄国报刊上的反映
        4.2.2 大学的使命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
        4.2.3 大学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
        4.2.4 大学教师队伍的形成
        4.2.5 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4.2.6 大学管理:力争自治
    4.3 1863 年俄国皇家大学总章程
        4.3.1 大学章程草案
        4.3.2 1863 年章程的思想与体现
        4.3.3 根据 1863 年章程实施大学改革的困难
        4.3.4 60-70 年代的大学和政权以及 1863 年章程的修订方针
    4.4 小结
第5章 19 世纪 70 年代末——90 年代初俄国大学的保守现代化及 1884 年俄国大学章程
    5.1 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俄国大学及大学生问题
    5.2 М. Н. 卡特科夫及其同党争取新的大学章程的斗争
    5.3 政府界关于章程草案的分歧以及 1884 年章程的确立
    5.4 1884 年大学章程及基于 1884 年章程的大学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2. 1视频图片库建设
    2. 2技术规范库建设
    2. 3课外阅读文献库建设
3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4结语

(5)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难点与重点
        1.3.3 思路与方法
        1.3.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
    2.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启蒙与发展
    2.2 《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传入
        2.2.1 《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相关的文献调查
        2.2.2 《科学》传入的西方科学教育
        2.2.3 《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意义
    2.3 《科学教育》与其科学教育思想
        2.3.1 编辑出版概况
        2.3.2 科学教育思想探源
        2.3.3 《科学教育》创刊的意义
    2.4 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
    3.1 西北联大的历史变迁
    3.2 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
        3.2.1 数学教育
        3.2.2 物理教育
        3.2.3 化学教育
        3.2.4 生物教育
        3.2.5 地理地质教育
    3.3 小结
        3.3.1 与抗战前西北科学教育的比较
        3.3.2 西北联大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西北地区工程教育的肇始与发展
    4.1 学科全面、立足本土,以适国家之需要
    4.2 通专并重、讲求实际、学以致用,科学教育观一脉相承
    4.3 雄厚师资、从严治教,培养工程人才
    4.4 充实设备,筹立工厂,经验与学理试验三者并重
    4.5 小结
        4.5.1 开西北高等工程教育之先河,奠定工程教育体系
        4.5.2 以留学生为主的师资队伍,直接采用西方工程教育,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4.5.3 工程教学理论联系西北地区工业实践,促进科学教育本土化进程
第五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学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1 西北高等农业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5.2 陕西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5.2.1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科学教育
        5.2.2 国立西北农学院与农学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3 甘肃高等农业教育
        5.3.1 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
        5.3.2 国立兽医学院
    5.4 近代新疆、青海、宁夏的高等农业教育
结论
    1. 首次从科学教育角度,勾勒出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历史脉络
    2. 实现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性转折
    3. 西北联大成就了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
        3.1 构建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填补我国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空白
        3.2 扎根西北,融会世界思想
        3.3 提升西北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储备人才
    4. 西北联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居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二、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三、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四、 经费“宽筹”
    五、 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二、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三、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四、 明确经费来源
    五、 办学停滞不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二、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三、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四、 经费投入渐少
    五、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二、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三、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五、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的变通
    二、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三、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五、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一、 “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农业破产论”
    三、 “重农”与“重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一、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二、 农业教育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两职校规程对比
    附录 2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3.3 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历史文献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附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8)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述评
        1.3.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3.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地方农业院校
        1.4.2 农学类本科专业
        1.4.3 本科应用型人才
        1.4.4 人才培养模式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1 高校分类理论
        2.1.2 教育阶段理论
        2.1.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4 教育服务社会理论
    2.2 研究的现实依据
        2.2.1 实现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的需要
        2.2.2 提高地方农业院校竞争力的需要
        2.2.3 促进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2.4 符合社会人才结构多元化要求的需要
第三章 国内外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介绍
    3.1 国内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3.1.1 华中农业大学——三层次六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3.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X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3.1.3 华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3.1.4 河北农业大学——“311”人才培养模式
        3.1.5 南京农业大学——“四六制”人才培养模式
        3.1.6 结论
    3.2 国外部分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3.2.1 美国——高校办学职能服务性
        3.2.2 德国——人才培养定位多样性
        3.2.3 荷兰——培养途径的优化组合
        3.2.4 英国——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3.2.5 日本——办学层次定位灵活性
    3.3 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4.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足
        4.1.1 政策导向滞后于经济发展
        4.1.2 政策导向滞后于教育现状
    4.2 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4.2.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4.2.2 传统文化观的影响
    4.3 高等教育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
    4.4 对学生智力结构类型认识的影响
    4.5 地方农业院校自身主要问题与障碍——以A农业大学为例
        4.5.1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4.5.2 培养方案
        4.5.3 课程体系
        4.5.4 教学内容
        4.5.5 教学方法手段
        4.5.6 师资队伍
        4.5.7 教学设施
        4.5.8 教育经费
        4.5.9 生源情况
        4.5.10 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五章 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5.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5.1.1 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依据
        5.1.2 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
        5.1.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5.2 优化专业设置
        5.2.1 专业的基本内涵
        5.2.2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5.2.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5.3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5.3.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3.2 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措施
    5.4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5.4.1 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引入
        5.4.2 构建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措施
    5.5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5.5.1 现行教育经费政策介绍
        5.5.2 地方农业院校教育经费的保障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农业大学学生问卷调查

(10)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相关界定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课程史研究的视野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研究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1.1.1 洋务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业教育课程思想.
        1.1.2 维新时期"广开学校、振兴实学"的实业教育课程思想
    第二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1.2.1 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2.2 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1.2.3 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
        1.2.4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和中华职业教育社
        1.2.5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和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结构
    第一节 晚清时期课程目标
        2.1.1 实业教育的课程总目标
        2.1.2 奏定学堂章程和学务纲要对课程目标的规定
        2.1.3 个案分析: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目标
    第二节 晚清时期实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2.2.1 奏定学堂章程对实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规定
        2.2.2 实业教育课程结构实例分析
        2.2.3 实业学堂若干课程分析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2.3.1 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2.3.2 抗战前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宗旨
        2.3.3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第四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2.4.1 民国初期实业教育科类与课程
        2.4.2 抗战前期的职业教育科类与课程
        2.4.3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职业教育课程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研究
    第一节 "西学、西艺"影响下的晚清实业教育课程
        3.1.1. "西学""西艺"与实业教育课程
        3.1.2 洋务学堂课程的"西学、西艺"
        3.1.3 新政时期"经学为主,西艺为辅"的新学堂课程
        3.1.4 壬寅、癸卯学制中的"西学、西艺"
    第二节 唯实思想影响下的职业教育课程
        3.2.1 唯实主义实业教育思想
        3.2.2 实利教育与实业学堂课程
        3.2.3 民国初期的实利教育与实业学校课程
        3.2.4 实用主义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
    第三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学中职业课程的内容考察
        3.3.1 普实分合的历史考察
        3.3.2 普通教育中实施职业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第四章 晚清民国期间职业教育课程实施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主体因素分析
        4.1.1 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体的晚清实业教育课程实施
        4.1.2 以社会民办力量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
        4.1.3 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教师因素
        4.1.4 实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响应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物的因素
        4.2.1 晚清政府对实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投入
        4.2.2 民国期间政府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投入
        4.2.3 实业家对职业教育实施的投入:以张謇为例
        4.2.4 建校合作: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的企业参与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评析与启示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实业教育课程的评析
        5.1.1 实业教育课程加速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5.1.2 中学为体的课程思想维系了社会价值观的延续
        5.1.3 唯实的课程思想改变了传统教育空疏无实的学风
        5.1.4 近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5.1.5 实业教育课程实施缓解了近代企业发展人力紧张局面
        5.1.6 实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奠定了近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启示
        5.2.1 教师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之本
        5.2.2 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的课程之魂
        5.2.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之途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后记

四、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党百年来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机理及启示[J]. 龙永红. 劳动教育评论, 2021(02)
  • [2]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3]19世纪的俄国大学及大学章程研究[D]. 关慧颖. 吉林大学, 2014(09)
  • [4]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赵经华,洪明,马英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1)
  • [5]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D]. 李晓霞. 西北大学, 2013(11)
  • [6]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8]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A农业大学为例[D]. 张帆.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4)
  • [9]土壤农作学及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洪明,马英杰,赵经华,木拉提.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0)
  • [10]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 任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土壤学与农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