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体外应激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

血管体外应激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

一、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血管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及可降解PLLA、PLCL支架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文中指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逐年上升,促使了支架的发展,近些年对于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研究相当火热。可降解支架的材料影响着涂层药物的选择,所以对于血管支架材料的评价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血管支架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此前一直使用的方法是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随着研究得推进,体外器官培养的评价方法被提出。目的:本文构建了一种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生物反应器,从心跳频率、血管内壁剪切力、血管收缩舒张压、液体的层流等方面模拟血管在体内的力学环境,使之成为血管支架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一种实验手段;进而使用这个体外培养反应器培养植入左旋聚乳酸(L-Polylactic acid,PLLA)、聚乳酸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LCL)两种支架的血管,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可降解支架材料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方法:(1)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构建:从心跳频率、血管内壁剪切力、血管收缩舒张压、液体的层流等方面模拟血管在体内的力学环境,H&E染色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变化;Masson、EVG染色观察血管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以评价血管的活性状态;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膜的通透性与完整性,以评价构建的生物反应器的体外培养是成功有效的。(2)PLLA支架、PLCL支架植入血管后体外培养:设置无支架及静态培养作为对照,在血管培养3、7、10、14 d后,对血管进行H&E染色,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变化;Masson、EVG染色观察血管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以评价血管的状态;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状况;α-SMA和OP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判断增生情况;i NOS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血管的炎性反应。结果:(1)从血管整体形态、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三个方面分析了体外应力培养对血管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应力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造成平滑肌细胞增殖,弹性纤维的整体变化不大,但胶原纤维流失较为严重。(2)伊文思蓝染色结果显示,应力培养条件下,内膜通透性与完整性恢复良好。(3)H&E、Masson、EVG染色显示,植入支架后血管壁被支架挤压,逐渐贴合支架的形状,弹性纤维被拉伸;动态培养后的血管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降解。(4)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支架变化趋势相似,培养3 d时血管与支架接触部位几乎无阳性表达,继续培养后内膜逐渐自我修复,阳性表达增加,但PLCL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PLLA组;(5)i N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两支架植入动态培养后血管炎症因子阳性表达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主要表达在中膜平滑肌细胞中,PLCL支架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PLLA支架组;(6)α-SM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LLA支架组阳性表达量逐渐增多,PLCL支架组阳性表达量先减少后逐渐增多;(7)OP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LLA支架组初时表达量增多后趋于平稳,PLCL组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结论:(1)本文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生物反应器,从心跳频率、血管内壁剪切力、血管收缩舒张压、液体的层流等方面模拟了血管在体内的力学环境,为血管支架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生物反应器对PLLA支架材料与PLCL支架材料进行了生物安全性方面的评价。H&E、Masson、EVG染色结果证明,不同支架的植入均会对血管形态造成改变,两种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对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的影响相似。CD31、i NOS、α-SMA和OP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明,PLCL材料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对内皮生长的抑制都低于PLLA材料;PLCL支架植入引起的血管炎性反应更强烈;PLCL材料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张雪岚[2](2021)在《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文中指出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约有2.9亿人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生物力学在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正从初期的形态学转向生物力学。本文从计算生物力学角度对血管疾病(这里指主动脉缩窄后扩张、主动脉扭曲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风险评估及建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磁载药纳米颗粒(Magnetic Drug Carrier Particles,MDCPs)靶向治疗的数学模型,旨在为临床病情研究、手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国家精准医疗战略。风险评估:(1)通过设置对照组发现主动脉缩窄段下游出现较高旋涡强度的涡结构聚集是远端扩张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结论也被术后恢复良好的主动脉缩窄患者证实。随着主动脉缩窄程度的增加,出现高旋涡强度的涡结构明显增多,并伴随着强烈射流,这增加了远端扩张(甚至瘤样扩张)的风险。(2)提出微分几何3D曲率和挠率参数,从“弯曲”和“扭转”两个角度实时展示主动脉上局部的扭曲,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描述局部细节及各异性特征方面的缺陷。通过血液动力学模拟和线性回归发现主动脉扭曲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且新参数可作为扭曲伴随风险的评估指标。(3)通过形态学统计(夹层163例和正常人120例)发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近端降主动脉节段的延长有关,无量纲的长度比率参数可以作为新颖的预测指标。近端降主动脉节段延长会引起激进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力,低震荡剪切强烈的区域很可能对应破口撕裂位置。因此由近端降主动脉节段延长引起的血管壁薄弱化及侵略性血液动力学作用力的协同作用促使夹层发生。TEVAR介入治疗:基于血液、血管壁、支架之间相互耦合作用,建立TEVAR手术中支架部署的数学模型。首次将机械装配中的过盈配合引入到TEVAR中,实现血管和支架间紧密的连接。定量评估支架植入深度(oversize)、长度、材料和形状对血管壁、支架变形和Von-Mises应力的影响。血管壁的变形、Von-Mises应力与支架植入深度呈正相关、与植入长度、材料刚度呈负相关。支架的Von-Mises应力在支柱曲率变化大的区域达到最大且受植入深度的影响最显着。靶向药物治疗:基于离散相模型,建立磁载药纳米颗粒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数学模型。考虑血管壁、斑块不光滑表面对MDCPs的影响,根据MDCPs和斑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判断MDCPs是否沉积在斑块上。综合利(MDCPs递送效率)弊(斑块损伤)评估治疗效果,斑块损伤通过壁面剪切力表征,MDCPs递送效率通过宏观(捕获效率)和微观(沉积+粘附)相结合的方式统计。分析内因(斑块形态)、外因(磁场配置、强度及MDCPs形状、粒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彦锦[3](2021)在《淫羊藿苷防治兔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是髋臼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早期的西医对症治疗和晚期的人工关节置换之外,目前尚缺乏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淫羊藿是祖国医学中常用中草药,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益精健骨的功效,在漫长的中医药历史发展中,淫羊藿长期被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特别是“骨痿”(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提取物淫羊藿苷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对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性病变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课题通过现代实验技术研究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特点及其机制,观察淫羊藿苷的防治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第一部分兔髋臼后壁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人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探索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病变机制及相关体内实验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开发利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体内实验的有效模型。方法:选取正常成年雄性新西兰兔36只,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12)、非内固定组(Non-ORIF组,n=12)和内固定组(ORIF组,n=12)。确认骨骺闭合并排除下肢畸形后开展实验。通过预钻孔联合落锤撞击法制作标准髋臼后壁骨折模型,模拟车祸“仪表盘”式高能量损伤所致髋臼后壁骨折。Sham组仅显露左侧髋臼后侧骨面,不进行骨折造模;Non-ORIF组骨折造模后不予复位和固定;ORIF组骨折造模后直视下解剖复位并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第3周、第6周和第6月对各组完成X线片、处死取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对比观察各组病变特点,并采用影像学半定量评分和OARSI评分进行量化比较。结果:本组实验24只模型兔中,21只(87.5%)呈单纯后壁骨折,骨折类型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与Sham组相比,Non-ORIF组和ORIF组随时间进展表现出进行性的关节退变,特别是Non-ORIF组,PTOA病变发生早且快,第3周即呈现软骨退变和关节间隙变窄,第6周可见明显软骨磨损、软骨下骨硬化、大量骨赘增生,与临床髋臼骨折继发PTOA病变出现早进展快的特点相符。第6月Non-ORIF组髋关节肥大畸形,软骨严重退变剥脱,臼窝变浅,股骨头变扁并半脱位,也与临床常见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晚期病变高度相似。与Non-ORIF组相比,虽然ORIF组影像学半定量评分无显着差异,但组织病理学特点显着改善,骨软骨结构层次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软骨退变程度明显减轻,第6月OARSI评分较Non-ORIF组显着降低,显示出ORIF对创伤性关节炎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结论:本研究采用预钻孔联合落锤撞击法制备兔髋臼后壁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模型,骨折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骨折后第3周和第6周髋关节病变符合髋臼骨折继发PTOA发病早进展快的特点,第6月病变特点也与临床常见髋关节PTOA晚期病变高度相似。本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髋臼骨折继发PTOA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也为开发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体内实验模型。第二部分髋臼后壁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特点与机制研究目的:研究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特点并分析内在机制。方法:选取正常成年雄性新西兰兔48只,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非内固定组(Non-ORIF组,n=16)和内固定组(ORIF组,n=16),造模同第一部分,Sham组右侧髋关节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6)。术后第3天、第3周、第6周和第6月对各组兔模型摄X线片,采集血清后处死取材,完成Micro CT扫描、组织病理学和生化分析。动态比较各组在如下方面的变化:Micro CT分析髋臼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骨吸收标志物CTXI和骨形成标志物P1NP、BALP,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下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TRAP染色比较软骨下骨破骨细胞数量,TUNEL法比较软骨下骨细胞凋亡。结果:Mico CT显示Non-ORIF组骨折后第3周、第6周软骨下骨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骨小梁厚度减小、骨小梁间隙增大,同时软骨下骨板厚度减小、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大,骨质疏松性改变显着;第6月时骨质疏松性改变明显缓解。与Sham组相比,Non-ORIF组血清CTXI浓度从第3天至第3周显着增加,至第6周增幅回落;第3天至第6周血清P1NP和BALP浓度随时间进展显着降低。与Control组和Sham组相比,Non-ORIF组软骨下骨第3天、第3周RANKL基因和蛋白表达显着增加而OPG表达减少,第6周RANKL增幅回落,OPG表达回升,第3周TRAP(+)多核细胞数量较Sham组显着增加;第3天、第3周软骨下骨Caspase3和Bax表达显着增加,Bcl-2表达减少,骨细胞高度特异SOST基因和Sclerostin蛋白表达显着减少,第6周各基因和蛋白改变趋势缓解;TUNEL显示第3周软骨下骨骨细胞凋亡数量较Sham组显着增加。与Non-ORIF组相比,ORIF组Micro CT显示第3周、第6周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性改变显着改善;各时间点CTXI浓度明显降低,P1NP和BALP浓度增加,RANKL表达减少而OPG表达增加,TRAP(+)多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aspase3和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SOST基因和Sclerostin蛋白表达显着增加,TUNEL显示软骨下骨骨细胞凋亡显着减少。此外,Micro CT显示ORIF组第6月软骨下骨呈现骨硬化改变,Tb.BMD、BVF、Tb.Th、Ct.Th均显着高于Sham组,同时Tb.Sp显着降低。结论:破骨细胞过度激活和其介导的骨重建是导致兔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性改变的重要作用因素,且与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软骨下骨改变与软骨退变密切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契合中医整体观在PTOA病理诊断中的指导意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利于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生物力学环境,避免骨细胞进一步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激活和软骨下骨破坏,有利于改善PTOA病变。第三部分淫羊藿苷防治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淫羊藿苷防治髋臼骨折继发PTOA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正常成年雄性新西兰兔64只,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非内固定组(Non-ORIF组,n=16)、内固定组(ORIF组,n=16)和淫羊藿苷组(ICA组,n=16),造模同第一部分,Sham组右侧髋关节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6)。ICA组自造模当天起以淫羊藿(60mg/kg/day)连续灌胃给药3周,其余各组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于术后第3天、第3周、第6周和第6月对各组兔模型摄X线片,采集血清后处死取材,完成Micro CT扫描、组织病理学和生化分析。动态比较各组在如下方面的变化:组织病理学改变和OARSI评分,Micro CT分析髋臼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骨吸收标志物CTXI和骨形成标志物P1NP和BALP,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下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TRAP染色比较软骨下骨破骨细胞数量。结果:与ORIF组相比,虽然ICA组第6月组织病理学OARSI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但ICA组能进一步改善软骨下骨早期骨质疏松性改变,第3周时Tb.BMD显着升高,Tb.Sp显着降低;第6周时Tb.BMD、Tb.Th、Ct.Th均显着增加,Ct.Po显着下降。与ORIF组各时间点相比,ICA组血清CTXI浓度进一步降低,P1NP和BALP浓度进一步增加,软骨下骨中RANKL表达减少而OPG表达增加,第3周TRAP(+)多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各时间点Caspase3和Bax表达较ORIF组进一步减少,Bcl-2表达增加,SOST基因和Sclerostin蛋白表达也显着增加。ICA组第6月软骨下骨硬化改变较ORIF组明显改善,Tb.BMD、BVF、Tb.Th均显着降低。结论:淫羊藿苷能显着改善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其对PTOA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的指导作用,即改善软骨下骨病变有利于减轻关节软骨的退变,达到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的治疗效果。淫羊藿苷不仅能抑破骨细胞的分化激活,还能显着改善成骨活性,这些作用可能与抑制骨细胞凋亡有关,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刘存[4](2021)在《用于高频、高速加载的仪器设计及制造》文中认为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可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用于组织培养或者模拟组织运动的机构。它的性能和结构直接影响到可培养的生物组织和可模拟的组织运动形式。因此,近年来,功能多样的生物反应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组织、细胞在生物体内受到各种力学载荷的作用,力学生物学研究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研制一种应用于贴壁细胞培养动态加载的生物反应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及其适用环境和场合,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当前生物反应器的实际需求制定了该多功能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方案。在方案制定完成后,对多功能生物反应器的主要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机械结构设计,并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了仪器各部件的三维模型。该仪器的组成有细胞培养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动力传递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运用控制驱动对培养小室内的贴壁细胞进行周期性的机械力加载,从而实现不同机械力作用条件对细胞影响的研究。采用伺服驱动器控制力的传动,主要体现在:拉伸频率、应变大小、循环周期。通过伺服驱动器对直流电机进行编程和控制。动力系统包括直流电机、拉伸装置及固定装置。仪器可同时对三组细胞培养基底进行加载,为细胞力学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用于轴向加载的反应器多采用丝杠传动结构,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轴向的运动,但是这种结构具有易磨损、动态性能差、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文选用直线电机为动力源,定子与动子电磁驱动,运行最高速度可达12m/s,往返频率高。幅值2mm,频率可达17.8Hz;同时反应器结构精巧,使用方便,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测细胞生长状况。经过测试表明,该装置具有动态性能好、精确定位、结构紧凑等优点,为细胞、组织力学生物学研究增加新仪器。为了明确细胞培养的力学条件,研究还运用ANSYS软件对进行实验的培养小室在拉伸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硅胶小室部分结构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合理、有效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的功能。该生物反应器将更多的应用于力学生物学研究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为这些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新的加载平台。

邓亚鹏[5](2021)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跟腱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和运动损伤疾病之一,过度使用造成跟腱损伤退变是其主要原因,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ESW)是肌腱病治疗的可选方案,各具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缺乏稳定性,本研究拟通过筛选ESW治疗兔跟腱病的最佳治疗参数,将PRP生物治疗与ESW物理治疗相结合,探索跟腱病治疗的最佳方案,并验证进一步推广至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治疗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肌腱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替代方案。方法:本实验由三部分组成1.ESW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能量参数评价和筛选:(40)型胶原酶注射构建双侧兔跟腱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试验预设的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能量参数(1.0bar、1.5bar、2.0bar和2.5bar)随机将实验兔分为4组,各组选择相同脉冲次数2000脉冲和脉冲频率10Hz间隔5天治疗3次,治疗完成观察4周后进行兔跟腱超声、组织H&E染色、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透射电镜)扫描评价ESWT对跟腱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分布的影响;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评价跟腱最大拉伸断裂载荷及刚度;RT-PCR检测其基质胶原蛋白、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能量水平ESW治疗结果从而筛选出最佳能量参数。2.ESW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脉冲数参数评价和筛选:以上部分实验筛选的ESW治疗兔模型跟腱病的最佳能量参数为依据,兔跟腱病模型构建成功后,依据试验预设的ESWT脉冲数参数(500脉冲、1000脉冲、1500脉冲和2000脉冲)随机将实验兔分为4组,以相同能量和脉冲频率10Hz间隔5天治疗3次,治疗完成观察4周后进行兔跟腱超声、组织H&E染色、TEM、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和RT-PCR检测评价跟腱愈合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脉冲数ESW治疗效果从而筛选出最佳脉冲数参数。3.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治疗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修复能力的研究:选择12只实验兔,其中4只为空白对照组,另外8只实验兔选择左侧后肢行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治疗,作为空白联合治疗组;选择3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在常氧环境下(40)型胶原酶注射构建双侧兔跟腱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ESW治疗组、超声引导下PRP注射治疗组、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治疗组完成兔模型跟腱病治疗;剩余1组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模拟海拔5500米高原环境)(40)型胶原酶注射建立兔双侧跟腱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完成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治疗。以前部分实验筛选的最佳能量参数和最佳脉冲数以及脉冲频率10Hz为ESW治疗参数,间隔5天治疗3疗程;PRP注射联合ESWT模式为在第一疗程ESW治疗完成后24小时进行跟腱及跟腱周围PRP注射,之后4天后完成第2疗程ESW治疗,之后间隔5天后完成第3疗程ESW治疗。治疗完成观察4周后完成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摘要方法1),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治疗、单独超声引导下PRP注射以及单独ESW治疗对兔跟腱病模型的组织修复能力,评价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的治疗效果;通过评价PRP注射联合ESWT对正常跟腱的影响探讨PRP联合ESW治疗的安全性;并进一步评价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T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兔跟腱病模型的治疗效果,探究PRP注射联合ESWT对模拟高原环境下兔跟腱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1.5bar能量水平ESW治疗对兔跟腱病组织修复能力最强,超声弹性评价结果显着改善(P<0.001)、极限拉伸载荷值表现出更大的趋势(P=0.00)、TEM检测发现胶原原纤维平均截面积明显较大(P<0.0001),总胶原原纤维和>0.1(?)m直径胶原原纤维体积比增加(P<0.01),组织H&E染色评价明显优于其他能量水平组(P<0.05),胶原蛋白Collagen(40),生长因子b FGF、VEGF和TGF-β表达显着上调。2.1000脉冲数ESW治疗对兔跟腱病组织修复能力最强,超声弹性评价值显着增加(P<0.0001),极限拉伸载荷值显着增大(P<0.05),较1500脉冲数组有较大趋势(P>0.05),胶原原纤维平均截面积和体积比明显增大(P<0.001),组织切片H&E染色综合评分明显改善(P<0.05),明显上调了胶原蛋白Collagen(40)和生长因子b FGF、VEGF和TGF-β表达(P<0.05)。3.ESW联合PRP治疗能够有效协同促进兔跟腱病跟腱组织修复,较单独ESW治疗和单独PRP治疗表现出更好的超声截面积改善程度(P=0.009),剪切波弹性值明显增加(P<0.05),超声结构和血流信号有更好的改善趋势(P>0.05),组织极限拉升载荷显着增大(P<0.05),总胶原原纤维和>0.1(?)m直径的胶原原纤维截面积及直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评分显着优于其他干预组(P<0.05),胶原蛋白Collagen(40)和生长因子b FGF、VEGF和TGF-β表达显着上调(P<0.05),胶原蛋白Collagen III和炎症因子TNF-α、IL-10显着下调(P<0.05)。通过正常跟腱与PRP联合ESWT对正常跟腱组织干预后结果比较,评价PRP联合ESWT治疗的安全性发现,联合治疗后正常跟腱组织超声截面积轻度增加,结构无明显损伤,血流轻度改善,剪切波弹性值、组织极限拉伸载荷和组织刚度与正常跟腱无差异(P>0.05),>0.1(?)m直径的胶原原纤维截面积较正常跟腱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评分最低,但与M&EP组无显着差异(P>0.05),胶原蛋白Collagen(40)表达最高(P<0.05),生长因子(b FGF、VEGF和TGF-β)低表达。PRP联合ESW治疗应用于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治疗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其对跟腱病修复能力明显受限,各项检测结果明显差于常氧环境下ESWT联合PRP治疗组(P<0.05),但优于模型组结果(P<0.05)。结论:ESWT治疗兔跟腱病的最佳治疗参数为1.5bar、1000脉冲数。相比于单独超声引导下PRP注射和单独ESW治疗,PRP注射联合ESW治疗更能促进兔跟腱病模型跟腱的愈合,且无明显组织损伤作用,是肌腱病治疗的更优选择。此外,PRP注射联合ESWT治疗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的修复能力受限。

冯照喧[6](2021)在《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功能化改性及医学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具有分子可设计性强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降解方式和降解速率的调控,是目前开发生物医学应用新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现有合成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细胞粘附性能普遍不佳,缺乏生物活性和功能,对其降解性能、降解机理及降解产物的生物相容性等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新的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功能化改性对于促进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可降解聚酯二元醇、氨基酸、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和聚乙二醇等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可降解聚氨酯,并对其成型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微生物来源多糖、动物来源多糖、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等生物基材料引入合成的可降解聚氨酯中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并将其应用于3D生物打印、药物缓释和软骨组织再生等生物医学领域,为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改性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WBPU,研究亲水性扩链剂含量对WBPU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与PLA降解性能的对比研究证实,WBPU降解产物无细胞毒性,且不会引起局部酸性产物的积累。将WBPU与熔融生物3D打印技术结合,在50~60℃下成功打印了具有复杂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研究了针头尺寸、挤出速度和微丝间距等工艺参数对WBPU打印成型性能的影响,并对WBPU支架的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兔软骨细胞和大鼠成纤维细胞可以在WBPU支架上粘附和增殖,且WBPU支架不会引起溶血作用和明显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BCN、CS、SF和SP对水性聚氨酯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复合纳米水凝胶。对不同生物质改性PU材料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吸水性、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PU/BCN和PU/CS纳米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相对于单纯PU得到明显提升,而PU/BCN更适合采用低温沉积3D生物打印的方法制备组织工程支架;进一步将打印成型的PU/BCN支架用于巴马香猪弹性软骨缺损修复,结果显示负载细胞的支架植入8个月后,耳软骨处有新生类弹性软骨组织形成,支架材料完全被降解吸收。利用可降解WPU与CS之间的超分子静电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系列WPU/CS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亲水性、热性能、降解性能、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以广谱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设计了一种植入式抗肿瘤药物缓释体系,并考察了该药物缓释体系的DOX负载效率及其在超声控制下的释放行为。体外释放行为和细胞实验证实载药膜的DOX负载效率达到95%以上,其中WPU/CS-KH550-DOX缓释效果最佳,释放速率稳定可控,且抗肿瘤效率与DOX负载量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20)、IPDI、PEG、大豆分离蛋白(SPI)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可注射聚氨酯/大豆蛋白复合多孔支架(PUSF),并研究催化剂比例、发泡剂比例和泡沫稳定剂含量对支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PUSF支架上培养兔软骨细胞,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并验证软骨细胞在PUSF支架中经培养后软骨特征蛋白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PUSF支架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验证SDF-1对BMSCs的募集作用。体外诱导BMSCs迁移能力的测试结果证实PUSF@SDF-1活性支架可以有效诱导BMSCs迁移并且诱导能力与SDF-1的负载浓度正相关。PUSF@SDF-1支架经大鼠皮下植入炎症反应较轻,作为无细胞组织工程支架植入体内是安全的。

韩大鹏[7](2020)在《骶1皮质骨螺钉不同入钉点对L5/S1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测量骶1皮质骨螺钉不同入钉点钉道的影像解剖参数,为新S1皮质骨螺钉钉道提供形态学的理论依据,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新骶1皮质骨螺钉、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及骶1椎弓根螺钉植入对腰5/骶1节段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治疗腰骶部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实践,预防骶1螺钉松动及假关节形成,探索更稳定更安全的内固定技术,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随机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行腰椎螺旋CT扫描并获取30例健康成人的L3-S1节段CT扫描数据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0-70岁之间,平均52.3±9.99岁,将扫描数据传入GE-AW4.3后处理系统,新骶1皮质骨入钉点以骶1上关节突关节面中点下3mm为入钉点,方向由内上到外下,钉道经过骶1上关节突关节面、椎弓根外上缘、椎体前壁,确保经过的均为皮质骨。依据目标部位平均CT值与骨密度、骨强度具有相关性,通过三维重建模拟对比新骶1皮质骨螺钉、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及骶1椎弓根螺钉置钉并测量钉道周围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CT HU(Hounsfiled Unit,HU)值和螺钉的直径、长度、头尾、内外倾角,为新骶1皮质骨螺钉钉道提供形态学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采用美国GE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1名40岁健康成年男性的临床资料,获得L3-S1节段的CT断层扫描图像256张,图像保存格式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将所得到的Dicom格式CT数据,传输到Mimics软件中,利用Mimics软件对目标区域进行灰度阈值标记、筛选、过滤、融合,从而确定STL格式网格模型,调整适当的灰度后每个Dicom格式的图像都描绘了清晰的骨边界和椎间盘轮廓,我们将此时的模型导出为STL格式文件,然后其传输到Geomagic软件上重建,进行修补、去躁、铺面等操作。最后,模型表面被封装,生成IGES格式三维图形文件。成功建立骨骼轮廓后,再通过Solidworks软件构建椎间盘和小关节等结构,然后传输到Ansys Workbench 18软件上,完成腰5/骶1节段正常模型以及建立传统骶1椎弓根螺钉,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和新骶1皮质骨螺钉手术模型的构建,即模型A为传统骶1椎弓根螺钉,模型B为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模型C为新骶1皮质骨螺钉。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及左旋、右旋六种工况,并进行三种轨迹螺钉的生物力学分析,比较三种模型在运动范围、骶1螺钉应力、椎体移位、椎体应力、融合器和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第一部分:三种置钉通道常规影像解剖参数比较可见螺钉的左侧右侧直径、头尾倾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螺钉的长度左侧右侧均有差异,证实新S1皮质骨螺钉的左右长度(38.38±2.91和39.93±3.38mm)比传统S1皮质骨螺钉的左右长度(31.65±1.54和31.12±1.35mm)长,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新S1皮质骨螺钉的左右内外倾角度(5.42±1.62和5.40±1.74)与传统椎弓根的左右内外倾角度(24.2±1.72和23.8±1.41)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种置钉方式螺钉钉道周围ROI平均CT Hu值经统计学比较在各个年龄段中均有显着性差异,各年龄段新S1皮质骨螺钉和传统S1皮质骨螺钉钉道周围ROI的平均CT Hu值均大于传统椎弓根螺钉钉道,男性均大于女性。第二部分:本次研究的模型伸屈(16.28±1.82)ROM、侧屈(12.43±0.97)ROM、旋转(1.98±0.89)ROM与前人研究的模型伸屈(17.29±0.88)ROM、侧屈(12.56±0.96)ROM、旋转(2.70±0.71)ROM 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骶1螺钉的应力:模型B和模型C骶1螺钉的应力(184.96±17.05,189.5±17.47)MPa在前屈、右弯时与模型A(140.32±12.93,85.65±7.98)MPa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C骶1螺钉在左弯、右旋时的应力(226.04±20.84,184.00±16.95)MPa 与模型 A(144.91±13.36,106.72±9.84)和模型 B(171.28 ±15.78,122.61±11.29)MPa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C骶1螺钉的应力(185.15±19.07)MPa在后伸时与模型A(141.61±13.05)MPa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B比较无差异(P>0.05)。椎体位移:A、B、C三种模型在前屈、后伸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C左右旋转位移(0.3295±0.030,0.4015±0.037)mm 小于模型 B 型(0.4182±0.038,0.5644±0.042)mm,差异有显着性(P<0.05),与模型A无差异(P>0.05)。模型B左右侧弯位移(0.7607±0.024,0.5051±0.044)mm 和模型 C(0.7453±0.026,0.5325±0.046)mm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模型A(0.2909±0.046,0.1829±0.016)mm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体应力:模型B和模型C的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时椎体应力明显低于模型A,模型C和模型B椎体应力在前屈(36.10±3.89,49.26±3.68)、后伸(33.00±3.60,40.83±3.34)MPa均低于模型A(54.84±4.82,60.80±6.05)MPa,模型C椎体应力显着低于模型B,均有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C和模型B椎体应力在左弯(42.80±4.78,44.38±4.55)、左旋(29.65±1.88,37.84±1.77)MPa 时显着低于模型 A(92.33±3.35,87.66±3.73)MPa,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 B和模型C椎体应力在右弯、右旋时无显着性差异(P>0.05)。融合器上的应力:模型B和模型C左弯、右弯、左旋、右旋时融合器上的应力均显着高于模型A,模型C和模型A后伸时融合器上的应力(64.32±2.10,115.03±8.97)MPa显着低于模型B(178.88±2.49)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模型B和模型C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右旋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均显着高于模型A(P<0.05),模型C左弯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322.94±6.88)MPa显着高于模型B(291.85±14.35)MPa,模型C右旋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139.58±10.48)MPa显着低于模型B(184.00±8.43)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模型在左旋时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和新骶1皮质骨螺钉应力在抗前屈、右弯时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新骶1皮质骨螺钉应力在抗左弯及右旋时优于传统皮质骨螺钉;新S1皮质骨螺钉左右旋转椎体位移显着小于传统皮质骨螺钉,两者在左右侧弯中显示出较高的椎体位移,证实新S1皮质骨螺钉抗旋转能力比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强,两者左右侧弯时稳定性小于传统椎弓根螺钉;新S1皮质骨螺钉和传统S1皮质骨螺钉在屈伸、侧弯、旋转时的椎体应力较低,在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和右旋转中的融合器上cage的应力高,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右旋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高,可证实新骶1皮质骨螺钉和传统骶1皮质骨螺钉可承受的应力大,内置固定装置及cage分担相应的应力,使椎体应力降低有于L5/S1椎体的稳定和植骨块的融合。结论:1.在三种置钉方式中,新S1皮质骨螺钉钉道周围有较高的CT Hu值,入钉点骨质致密坚硬,易暴露,方向由内上到外下,避开重要的髂血管及腰骶神经丛,螺钉的尾倾角度右侧28.66±4.91°,左侧29.31±5.35°外倾角右侧5.40±1.74°,左侧5.42±1.62°,更利于与上位螺钉的钉棒联结,通过GE-64排后处理系统测量了三种置钉方式螺钉的影像解剖参数,在临床上为新骶1皮质骨通道螺钉的应用提供形态学理论依据。2.新S1皮质骨螺钉和传统S1皮质骨螺钉在稳定性和拔出力方面超过了传统椎弓根螺钉,抗旋转方面要优于传统S1皮质骨螺钉,新S1皮质螺钉与传统S1皮质螺钉具有几乎相同的效果,在预防骶1螺钉松动和假关节形成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新S1皮质螺钉具有入钉点易暴露、损伤小、安全性高、保护血管和神经,稳定性好,促进椎体间融合的优点,其轨迹远离椎管和神经根,降低了术后椎管和神经根损伤的风险和发生率,从而减少了脊柱外科医生的压力。

张苗苗[8](2020)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细胞表面性质》文中指出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具有高分辨率和超灵敏等特点,已发展成为在近生理条件下研究生物分子和活细胞表面性质的有力工具。它不仅可以用于表征样品的表面形貌特征,而且能够定量测定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细胞表面蛋白与相应配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质。本论文基于AFM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AFM的单分子力谱技术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与肝素分子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单分子力谱实验,得到了 VEGF165/肝素复合物的解离力,以及解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VEGF165/肝素复合物的MD模拟结果显示,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在VEGF165蛋白和肝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MD模拟轨迹,采用分子力学Poisson-Boltzmann溶剂可及表面积(MM-PBSA)方法计算了VEGF165/肝素复合物的结合自由能。本研究为了解VEGF165蛋白和肝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2.基于AFM的峰值力轻敲技术研究活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生物力学特性,评估了三七总皂苷(PNS)对单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PNS可有效防止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的细胞杨氏模量降低,帮助细胞维持基本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结合免疫荧光分析,我们认为提高细胞骨架的稳定性是PNS在氧化损伤过程中对HUVEC起保护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为探索中药在单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 AFM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巨大潜力。3.基于AFM的定量纳米力学成像技术研究了膀胱癌T24细胞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形貌、力学性质和细胞表面的肿瘤标志物分子——E-钙粘蛋白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相比,T24细胞具有部分间质特征,且TGF-β1可以诱导T24细胞持续发生EMT。在EMT过程中,T24细胞内的细胞骨架重排和F-肌动蛋白形成,引起了细胞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同时,利用分子识别成像技术定量表征了 EMT过程中T24细胞表面微量的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展现了 AFM在细胞表面微量蛋白表征方面的应用前景。这项工作在单分子、单细胞水平上加强了我们对膀胱癌细胞EMT过程的认识,使我们对肿瘤细胞转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陈飞飞[9](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吴加东[10](2020)在《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骨生成/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铁蓄积对小鼠、成骨细胞中mTOR水平及小鼠骨量的影响目的:研究铁蓄积—mTOR表达之间的关系,探索mTOR在铁蓄积骨质疏松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1、动物实验:制作外源性铁蓄积小鼠模型,将20只8周龄野生(Wt)雄性小鼠(C57/BL6)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铁胺(Wt+FAC组,n=10)和生理盐水(Wt+Saline组,n=10),FAC和Saline使用均为40mg/kg,每周3次,持续两月;制作内源性铁蓄积小鼠模型,将10只8周龄铁调素敲除(△Hep)的转基因雌性小鼠和10只8周龄野生(Wt)雌性小鼠予以卵巢切除(OVX),分别为△Hep+OVX组、Wt+OVX组,饲养两月。两月后检测上述小鼠的体重并取血清和骨组织标本。血清铁蛋白(Fer)、mTOR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脏和股骨行普鲁士蓝(Perls)铁染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检测肝铁含量,股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骨量及骨密度(BM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ICP-MS)测量骨铁含量。胫骨mTOR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分别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2、细胞实验:实验组将h FOB1.19细胞、RAW264.7细胞用含200μM、50μM浓度FAC的培养基进行干预72h(iron组),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干预(cont组)。两组细胞培养基中铁离子浓度用ELISA法检测,mTOR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在体研究:各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外源性FAC干预后,Wt+FAC组较Wt+Saline组,血清Fer浓度、肝铁含量、骨铁含量、肝脏及股骨远端普鲁士蓝铁沉积显着增加(p<0.05),同时血清mTOR浓度、mTOR在肝脏和胫骨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亦显着上升(p<0.05)。在内源性铁调素敲除后,△Hep+OVX组较Wt+OVX组,血清铁蛋白浓度、肝铁含量、骨铁含量、肝脏及股骨远端普鲁士蓝铁沉积显着增加(p<0.05),同时血清mTOR浓度、mTOR在肝脏和胫骨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亦显着上升(p<0.05),而且骨量、BMD明显减少(p<0.05)。2、离体研究:在外源性FAC干预后,h FOB1.19细胞培养基中铁离子浓度明显增加(p<0.05),同时mTOR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均显着上升(p<0.05)。RAW264.7细胞培养基中铁离子浓度较对照组cont组明显增加(p<0.05),但mTOR基因表达、蛋白表达两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mTOR水平伴随铁浓度增加而上升,铁蓄积可能通过增加的mTOR促进OVX小鼠骨量丢失形成“铁蓄积骨质疏松”。第二部分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的骨生成作用目的:研究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对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骨生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16只8周龄野生(Wt)雌性小鼠和48只8周龄铁调素敲除(△Hep)的转基因雌性小鼠予以卵巢切除(OVX),分为四组(Wt+OVX组、△Hep+OVX组、△Hep+OVX+CMC组和△Hep+OVX+Rapa组)。Rapa为腹腔注射,3mg/kg/day,持续两月。CMC为Rapa溶剂,注射剂量及持续时间同Rapa。末次注射结束后四组小鼠处死取血清和骨组织标本。用股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股骨骨量及骨密度(BMD)等参数,扫描电镜(SEM)、H-E染色检测骨量及骨小梁结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生物力学实验检测股骨弯曲弹性模量、弯曲能量、最大弯曲应力、弯曲刚性系数,血清成骨指标(ALP、PINP、Ocn)采用ELISA检测,成骨基因(Runx2、SP7、ALP)表达采用RT-PCR检测。2、细胞实验:将h FOB1.19细胞分为四组(cont组、iron组、iron+si-NC组、iron+si-MT组),cont组作为对照组,iron组用含200μM浓度FAC的培养基进行干预72h,iron+si-MT组和iron+si-NC组为成骨细胞分别行mTOR特异性si RNA转染和空白转染后再用含200μM浓度FAC的培养基进行干预72h。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细胞活性,用茜素红染色(ARS)检测成骨细胞骨矿化能力,成骨基因(Runx2、SP7、ALP)表达采用RT-PCR检测,成骨蛋白(Runx2,Ocn)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在体研究:股骨Micro-CT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BMD、BV/TV、TB.N、TB.Th、Conn D明显减少,TB.Sp、SMI明显增加,而△Hep+OVX+Rapa组较△Hep+OVX组和△Hep+OVX+CMC组BMD、BV/TV、TB.N、TB.Th、Conn D增加,TB.Sp、SMI减少(p<0.05)。股骨电镜、胫骨HE染色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骨量及骨小梁明显减少,使用雷帕霉素后骨量及骨小梁明显改善(p<0.05),胫骨ALP染色亦表明△Hep+OVX组使用雷帕霉素后成骨细胞骨形成明显增加(p<0.05)。生物力学显示,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能量、最大弯曲应力、弯曲刚性系数明显降低,注射雷帕霉素后明显恢复(p<0.05)。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血清成骨指标(ALP、PINP、Ocn)、骨组织成骨基因(Runx2、SP7、ALP)表达明显减少,雷帕霉素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2、离体研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显示,与cont组相比,iron组和iron+si-NC组的成骨细胞活性及矿化能力明显下降,iron+si-MT组较iron组和iron+si-NC组明显改善(p<0.05)。与cont组相比,iron组和iron+si-NC组的成骨基因(Runx2、SP7、ALP)和成骨蛋白(Runx2,Ocn)表达明显降低,iron+si-MT组较iron组和iron+si-NC组明显恢复(p<0.05)。结论: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可以提高骨量及成骨活性,具有改善骨生成作用。第三部分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的血管形成作用目的:研究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对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利用实验第二部分Wt+OVX组、△Hep+OVX组、△Hep+OVX+CMC组、△Hep+OVX+Rapa组标本。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组织中促血管生成Slit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备用胫骨作冰冻切片,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抗体、内皮粘蛋白(EMCN)抗体双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亚型血管数目及分布。2、细胞实验:利用实验第二部分cont组、iron组、iron+si-NC组、iron+si-MT组成骨细胞,将各自培养基分别培养四组相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划痕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UVEC迁移能力、管形成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各组HUVEC中EMCN表达情况。结果:1、在体研究:与Wt+OVX组相比,△Hep+OVX组和△Hep+OVX+CMC组Slit3基因表达、蛋白表达、H亚型血管数目及分布明显减少,使用雷帕霉素后明显增加(p<0.05),但△Hep+OVX组和△Hep+OVX+CMC组无明显差异(p>0.05)。2、离体研究:与cont组培养基培养的HUVEC相比,iron组和iron+si-NC组培养基培养的HUVEC其迁移能力、管形成能力明显抑制,EMCN表达明显减少,iron+si-MT组上述指标明显恢复(p<0.05)。结论: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可以促进Slit3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增加H亚型血管数目及分布,mTOR抑制后HUVEC活性增强,具有改善血管形成作用。第四部分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胞实验:利用实验第二部分cont组、iron组、iron+si-NC组、iron+si-MT组成骨细胞,将各自培养基分别培养四组相同HUVEC。RT-PCR、Western Blot(或ELISA)检测细胞中mTOR、STAT1、Cxcl9、VEGF、KDR(VEGF受体)、p KDR等相关基因及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成骨细胞和HUVEC中KDR的磷酸化水平。2、动物实验:利用实验第二部分Wt+OVX组、△Hep+OVX组、△Hep+OVX+CMC组、△Hep+OVX+Rapa组标本。RT-PCR、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mTOR、STAT1、Cxcl9、VEGF、KDR(VEGF受体)、p KDR等相关基因及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离体研究:h FOB1.19细胞在接受FAC干预后(即iron组)mTOR及其下游STAT1、Cxcl9、VEGF等基因、蛋白表达上升,p KDR表达下降,在mTOR特异性si-RNA转染后(即iron+si-MT组),上述指标明显恢复(p<0.05)。iron组和iron+si-NC组无明显差异(p>0.05)。2、在体研究:铁调素敲除的转基因去卵巢小鼠(即△Hep+OVX组)较Wt+OVX组,骨组织中mTOR及其下游STAT1、Cxcl9、VEGF等基因、蛋白表达上升,p KDR表达下降,在使用雷帕霉素后(即△Hep+OVX+Rapa组),上述指标明显恢复(p<0.05)。△Hep+OVX组和△Hep+OVX+CM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铁蓄积通过mTOR/STAT1/Cxcl9通路,抑制p KDR,使VEGF及KDR有效结合减少,从而影响高转换骨质疏松骨量恢复。雷帕霉素可以靶向mTOR,改善“骨生成/血管形成”,具有成骨作用。

二、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及可降解PLLA、PLCL支架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可降解聚合物冠脉支架的现状
        1.2.1 左旋聚乳酸(PLLA)
        1.2.2 丝素蛋白
        1.2.3 聚乳酸己内酯(PLCL)
    1.3 血管支架材料评价方法
        1.3.1 体外实验评价
        1.3.2 体内实验评价
        1.3.3 器官培养评价
    1.4 血管生物反应器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构建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生物反应器组成
        2.3.1 循环装置
        2.3.2 培养基成分
        2.3.3 血管选择
    2.4 生物反应器组装准备工作
        2.4.1 培养基配制
        2.4.2 器械灭菌
        2.4.3 反应器组件灭菌
        2.4.4 操作环境灭菌
        2.4.5 获取血管
    2.5 组装生物反应器
        2.5.1 准备工作
        2.5.2 组装循环系统
    2.6 反应器控制软件调控
    2.7 生物反应器可行性验证
        2.7.1 生物反应器设置
        2.7.2 血管活性检测
        2.7.3 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膜通透性与完整性
    2.8 实验结果
        2.8.1 H&E染色结果
        2.8.2 EVG染色结果
        2.8.3 Masson染色结果
        2.8.4 伊文思蓝染色结果
    2.9 分析与讨论
        2.9.1 培养后血管形态学的变化
        2.9.2 培养后血管弹性纤维的变化
        2.9.3 培养后血管胶原纤维的变化
        2.9.4 培养对血管内膜通透性与完整性的影响
        2.9.5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10 本章小结
3 可降解PLLA、PLCL支架在血管生物反应器中的评价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血管应力培养
        3.3.2 培养后血管评价
    3.4 实验结果
        3.4.1 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3.4.2 Masson染色结果
        3.4.3 EVG染色结果
        3.4.4 CD3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4.5 iN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4.6 α-SMA、OP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 分析与讨论
        3.5.1 支架植入后血管形态学的变化
        3.5.2 支架植入培养后血管胶原纤维的变化
        3.5.3 支架植入培养后血管弹性纤维的变化
        3.5.4 支架植入培养后血管内膜的变化
        3.5.5 支架植入培养后血管的炎性反应
        3.5.6 支架植入培养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课题背景
        2.1.1 血管疾病
        2.1.2 风险评估
        2.1.3 TEVAR手术
        2.1.4 靶向药物治疗
        2.1.5 生物力学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基于血液动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研究
        2.2.2 血管疾病TEVAR介入治疗的数值模拟研究
        2.2.3 磁纳米颗粒靶向药物治疗血管疾病的研究
    2.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3 基于患者CTA的生物力学计算研究
    3.1 患者医学图像数据的获取
    3.2 血管几何模型的构建
    3.3 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3.4 血液动力学模型
        3.4.1 控制方程
        3.4.2 血液的非牛顿性质
        3.4.3 边界条件
        3.4.4 数值计算方法
        3.4.5 血液动力学参数分析
    3.5 流固耦合(FSI)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患者CTA和血液动力学的主动脉缩窄后远端扩张风险评估研究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
    4.3 计算模型
    4.4 主动脉缩窄后远端扩张的形成机制
        4.4.1 对照组构建与血液动力学模拟
        4.4.2 术前和术后的病例验证
    4.5 不同缩窄程度主动脉远端扩张的风险评估
        4.5.1 不同缩窄程度主动脉的构建与血液动力学模拟
        4.5.2 缩窄程度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患者CTA和血液动力学的主动脉扭曲伴随的风险评估研究
    5.1 引言
    5.2 主动脉扭曲的评估方法
        5.2.1 基于CTA图像的几何重建与中心线提取
        5.2.2 基于微分几何3D曲率和挠率的主动脉扭曲评估
    5.3 主动脉扭曲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模拟及风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风险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病例收集
    6.3 研究方法
        6.3.1 主动脉形态学参数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6.3.2 理想主动脉模型构建及血液动力学模拟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基线特征与形态学分析
        6.4.2 血液动力学参数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TEVAR介入治疗的流固耦合(FSI)数值模拟研究
    7.1 引言
    7.2 数学模型
    7.3 计算及验证
        7.3.1 几何模型与参数
        7.3.2 边界条件
        7.3.3 网格和数值方法
        7.3.4 准确性验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支架植入深度(oversize)的影响
        7.4.2 支架植入长度的影响
        7.4.3 支架材料的影响
        7.4.4 支架形状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磁纳米颗粒靶向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8.1 引言
    8.2 几何模型
    8.3 数学模型
        8.3.1 流体相(血液)
        8.3.2 固体相(血管壁和斑块)
        8.3.3 颗粒相(MDCPs)
    8.4 计算及验证
    8.5 靶向治疗效果的评估
        8.5.1 MDCPs递送效率的评估
        8.5.2 MDCPs递送过程中斑块损伤的评估
    8.6 结果与讨论
        8.6.1 外磁场配置和强度的影响
        8.6.2 MDCPs形状和粒径的影响
        8.6.3 斑块形态(狭窄程度和肩长)的影响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淫羊藿苷防治兔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兔髋臼后壁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术中和术后大体情况
        2.2 标本大体观
        2.3 影像学特点与评分
        2.4 组织病理学特点与评分
    3 讨论
        3.1 中医骨伤科学对髋臼骨折病因的认识与治疗
        3.2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基础
        3.3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设计特点
        3.4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特点及ORIF的疗效
        3.5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不足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髋臼后壁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特点与机制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MicroCT扫描
        2.3 血清ELISA生化检测
        2.4 Rt-PCR基因检测
        2.5 Western Blot组织蛋白检测
        2.6 破骨细胞TRAP染色
        2.7 凋亡细胞TUNEL荧光法检测
    3 讨论
        3.1 中医整体观指导分析软骨下骨病变与PTOA的内在联系
        3.2 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微结构变化特点
        3.3 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生化改变
        3.4 骨细胞凋亡在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病变中的作用
        3.5 ORIF对兔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的作用
        3.6 本部分研究的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淫羊藿苷防治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与评分
        2.3 MicroCT扫描
        2.4 血清ELISA生化检测
        2.5 Rt-PCR基因检测
        2.6 Western Blot组织蛋白检测
        2.7 破骨细胞TRAP染色
    3.讨论
        3.1 淫羊藿苷治疗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3.2 淫羊藿苷对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微结构的作用
        3.3 淫羊藿苷对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的生化改变
        3.4 淫羊藿苷改善兔髋臼骨折继发PTOA早期软骨下骨病变的机制
        3.5 本部分研究的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综述 软骨下骨早期病变在创伤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现状
    一、创伤性关节炎概述
    二、软骨下骨早期病变在创伤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三、中医药在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二):课题资助情况
附录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用于高频、高速加载的仪器设计及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频高速加载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高频高速加载生物反应器的结构设计
    2.1 高频高速加载生物反应器的性能
    2.2 结构设计原则——细胞加载
        2.2.1 立柱固定式加载仪
        2.2.2 夹持固定
        2.2.3 一体式加载仪
        2.2.4 立柱一体式加载仪
        2.2.5 滑杆式加载仪
    2.3 总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方案设计
    3.2 工业用可控制编程器
        3.2.1 编程器操作说明
        3.2.2 控制器系统参数测定
    3.3 管式直线电机
    3.4 伺服驱动器
第四章 单轴拉伸中硅橡胶小室的应变场分析
    4.1 引言
    4.2 硅胶材料数据的测定
        4.2.1 实验机
        4.2.2 实验材料
        4.2.3 单轴实验测试步骤
        4.2.4 单轴拉伸实验数据处理
    4.3 硅橡胶小室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4.3.1 小室的结构
        4.3.2 基本假设
        4.3.3 材料的超弹性模型的选择
        4.3.4 硅胶小室模型及加载参数的选择
    4.4 硅橡胶小室的有限元分析
        4.4.1 软件介绍
        4.4.2 分析步骤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第一章 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能量参数的评价和筛选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试剂和耗材
        1.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2 实验内容
        1.2.1 I型胶原酶溶液的配制
        1.2.2 兔跟腱病模型实验分组
        1.2.3 兔跟腱病模型的建立
        1.2.4 ESWT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能量参数的筛选
        1.2.5 跟腱超声评价
        1.2.6 跟腱组织H&E染色病理评价
        1.2.7 跟腱组织力学测试
        1.2.8 跟腱组织透射电镜检测
        1.2.9 RT-PCR检测跟腱组织基因相对表达量
        1.2.10 统计学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一般情况观察
        1.3.2 兔跟腱病动物模型有效性评价
        1.3.3 超声检测
        1.3.4 力学性能测试
        1.3.5 透射电镜检测
        1.3.6 组织学评价
        1.3.7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脉冲参数的评价和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试剂和耗材
        2.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 实验内容
        2.2.1 兔跟腱病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组
        2.2.2 ESWT治疗兔跟腱病模型最佳能量参数的筛选
        2.2.3 跟腱超声评价
        2.2.4 跟腱组织H&E染色病理评价
        2.2.5 跟腱组织力学性能测试
        2.2.6 跟腱组织透射电镜检测
        2.2.7 RT-PCR检测跟腱组织基因相对表达量
        2.2.8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一般情况观察
        2.3.2 超声检测
        2.3.3 力学性能测试
        2.3.4 透射电镜检测
        2.3.5 组织学评价
        2.3.6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声引导下PRP注射联合ESWT治疗对模拟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修复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内容
        3.2.1 兔跟腱病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组
        3.2.2 PRP制备
        3.2.3 ESWT治疗干预和超声引导下PRP注射
        3.2.4 跟腱超声评价
        3.2.5 跟腱组织 H&E 染色病理评价
        3.2.6 跟腱组织力学性能测试
        3.2.7 跟腱组织透射电镜检测
        3.2.8 RT-PCR检测跟腱组织基因相对表达量
        3.2.9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一般情况观察
        3.3.2 PRP制备结果
        3.3.3 超声检测
        3.3.4 力学性能检测
        3.3.5 透射电镜检测
        3.3.6 组织学评价
        3.3.7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文献综述 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腱病有效性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功能化改性及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聚氨酯概述
        2.1.1 聚氨酯材料的合成
        2.1.2 聚氨酯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1.3 聚氨酯结构—性能关系的影响因素
    2.2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
        2.2.1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制备
        2.2.2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研究
        2.2.3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分类
    2.3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2.3.1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本体改性
        2.3.2 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表面修饰
        2.3.3 超分子化学方法改性聚氨酯材料
        2.3.4 生物方法改性聚氨酯材料
    2.4 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4.1 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体表的应用
        2.4.2 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2.4.3 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血管修补中的应用
        2.4.4 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5 可降解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6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2.6.1 课题研究意义
        2.6.2 课题研究内容
3 可降解WBPU的制备及其熔融沉积3D打印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材料制备及测试方法
        3.3.1 氨基酸改性可降解WBPU的制备
        3.3.2 WBPU乳液的粒径与Zeta电位测试
        3.3.3 WBPU的化学结构表征
        3.3.4 WBPU的微观形貌表征
        3.3.5 WBPU的理化性能测试
        3.3.6 WBPU的降解性能测试
        3.3.7 WBPU的熔融沉积3D打印
        3.3.8 3D打印WBPU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3.3.9 WBPU的体内组织相容性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WBPU乳液的尺寸与稳定性研究
        3.4.2 WBPU的化学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3.4.3 DMPA含量对WBPU吸水性与亲水性的影响
        3.4.4 DMPA含量对WBPU热性能的影响
        3.4.5 DMPA含量对WBPU力学性能的影响
        3.4.6 WBPU的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研究
        3.4.7 3D打印WBPU网格状支架的力学性能研究
        3.4.8 3D打印WBPU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3.4.9 3D打印WBPU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3.4.10 WBPU的体内组织相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3D打印生物质改性PU用于弹性软骨缺损修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材料制备及测试方法
        4.3.1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3D打印
        4.3.2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纳米水凝胶的粒径测试
        4.3.3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化学结构表征
        4.3.4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接触角与吸水率测试
        4.3.5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机械性能测试
        4.3.6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降解性能测试
        4.3.7 3D打印生物质改性PU的微观形貌表征
        4.3.8 3D打印生物质改性PU的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4.3.9 巴马香猪耳廓软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4.3.10 3D打印PU/BCN组织工程支架修复猪耳软骨缺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分析
        4.4.2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化学结构分析
        4.4.3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吸水性与亲水性研究
        4.4.4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力学性能研究
        4.4.5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降解性能研究
        4.4.6 不同生物质改性PU的细胞相容性
        4.4.7 生物质改性PU的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研究
        4.4.8 3D打印PU/BCN支架上软骨细胞培养
        4.4.9 3D打印PU/BCN支架用于猪耳软骨缺损修复
    4.5 本章小结
5 植入式WPU/CS缓释体系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3 材料制备及测试方法
        5.3.1 WBPU/CS复合材料的制备
        5.3.2 WPU/CS复合乳液的尺寸与Zeta电位测试
        5.3.3 WPU/CS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
        5.3.4 WPU/CS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5.3.5 WPU/CS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测试
        5.3.6 WPU/CS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测试
        5.3.7 WPU/CS复合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5.3.8 WPU/CS载药缓释体系的构建
        5.3.9 WPU/CS载药缓释体系的体外释放性能测试
        5.3.10 WPU/CS缓释体系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WPU/CS复合乳液的尺寸与稳定性分析
        5.4.2 WPU/CS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5.4.3 WPU/CS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分析
        5.4.4 WPU/CS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5.4.5 WPU/CS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5.4.6 WPU/CS复合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5.4.7 WPU/CS-DOX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5.4.8 WPU/CS载药体系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SDF-1@PUSF可注射多孔活性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制备
        6.3.2 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化学结构与微观形貌表征
        6.3.3 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理化性能测试
        6.3.4 PUSF活性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6.3.5 PUSF@SDF-1活性支架体外诱导干细胞迁移能力的表征
        6.3.6 PUSF多孔支架的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催化剂比例对PUSF支架理化性质的影响
        6.4.2 乳化剂对PUSF支架理化性质的影响
        6.4.3 发泡剂比例对PUSF支架理化性质的影响
        6.4.4 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红外光谱分析
        6.4.5 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热性能分析
        6.4.6 不同发泡剂比例的PUSF可注射多孔支架的机械性能
        6.4.7 PUSF活性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
        6.4.8 PUSF活性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6.4.9 PUSF@SDF-1活性支架体外诱导BMSCs的迁移能力
        6.4.10 PUSF@SDF-1活性支架的体内生物相容性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骶1皮质骨螺钉不同入钉点对L5/S1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骶1皮质骨螺钉不同入钉点的钉道参数及影像解剖测量
    1、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设备与软硬件
        1.3 三维重建过程及模拟三种螺钉置钉并测量相关数据
        1.4 参数测量
        1.5 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
        2.1 三种螺钉常规影像解剖参数比较
        2.2 三种置钉方式各年龄段钉道周围平均CT Hu值的比较
    3、讨论
        3.1 骶骨的解剖及入钉点的优势
        3.2 三种置钉方式骶骨CT值及其应用研究
    4、结论
第二部分: 三种置钉方式对腰5/骶1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设备及相关软硬件介绍
        1.3 研究方法
        1.3.1 建模过程
        1.3.1.1 STL文件的处理
        1.3.1.2 三维实体重建
        1.3.1.3 工况建模
        1.3.1.4 三种手术模型的单元网格划分
        1.3.2 计算设置
        1.3.2.1 材料参数
        1.3.2.2 接触设置
        1.3.2.3 施加荷载与约束
        1.4 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结果
        2.2 不同模型骶1螺钉应力结果比较
        2.3 不同模型移位情况的结果比较
        2.4 不同模型椎体应力情况的结果比较
        2.5 不同模型融合器上的应力情况比较
        2.6 不同模型内固定装置上的应力情况比较
    3、讨论
        3.1 有限元分析在腰椎中的应用
        3.2 新骶1皮质骨螺钉的应力分析及其优势
        3.3 新骶1皮质骨螺钉的应用发展前景
    4、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质骨通道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腰骶椎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8)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细胞表面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子力显微镜概述
    1.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1.2.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2.3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1.3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力学测量技术
        1.3.1 单分子力谱的基本原理
        1.3.2 定量纳米力学成像
        1.3.3 原子力探针的功能化
    1.4 原子力显微镜的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4.1 分子生物学方面
        1.4.2 细胞生物学方面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单分子力谱定量研究肝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AFM探针的功能化和表征
        2.2.3 硅片基底的功能化和表征
        2.2.4 AFM力学测量
        2.2.5 MD模拟过程
        2.2.6 圆二色谱检测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FM探针和硅片基底的功能化与表征
        2.3.2 不同载入速率下VEGF_(165)和肝素间相互作用力的测定
        2.3.3 VEGF_(165)和肝素结合的自由能变化
        2.3.4 VEGF_(165)与肝素相互作用的MD模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单细胞定量纳米力学测量评估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细胞培养
        3.2.2 MTT实验
        3.2.3 AFM实验
        3.2.4 免疫荧光实验
        3.2.5 杨氏模量计算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3.3.2 PNS对HUVEC细胞活力的影响
        3.3.3 PNS对氧化应激损伤HUVEC细胞的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
        3.3.4 PNS对HUVEC细胞骨架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膀胱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细胞培养
        4.2.2 细胞划痕实验
        4.2.3 流式细胞术
        4.2.4 免疫荧光成像
        4.2.5 AFM测量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膀胱癌细胞体外EMT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4.3.2 EMT过程中膀胱癌细胞形貌的变化
        4.3.3 EMT过程中膀胱癌细胞力学性质的变化
        4.3.4 EMT过程中膀胱癌细胞表面E钙黏蛋白表达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前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1.5 启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前言
    专利简介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10)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骨生成/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骨代谢的组成
    二、骨代谢与骨质疏松
    三、铁蓄积与骨质疏松
    四、mTOR与铁蓄积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铁蓄积对小鼠、成骨细胞中mTOR水平及小鼠骨量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的骨生成作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雷帕霉素在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的血管形成作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1 铁稳态对 mTOR 信号通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2 mTOR 信号通路及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调控
    参考文献
综述3 mTOR 和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汉主要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及可降解PLLA、PLCL支架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D]. 李敏. 烟台大学, 2021(09)
  • [2]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D]. 张雪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淫羊藿苷防治兔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彦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用于高频、高速加载的仪器设计及制造[D]. 刘存. 天津理工大学, 2021
  • [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低氧环境下兔跟腱病的实验研究[D]. 邓亚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6]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功能化改性及医学应用研究[D]. 冯照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骶1皮质骨螺钉不同入钉点对L5/S1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 韩大鹏. 山东大学, 2020(04)
  • [8]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细胞表面性质[D]. 张苗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10]雷帕霉素改善铁蓄积高转换骨质疏松中“骨生成/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D]. 吴加东.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血管体外应激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