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

浅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

一、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范嘉音[1](2021)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Q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加强学科建设是公立医院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医院学科评估则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包含医疗、人才、科研、财务、学科规模和影响力等方面。官方或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是针对多家医院的某一临床专科的择优评选,属于外部管理。但现有评估体系未覆盖医院全部学科,且外部评估结果仅公布排名而无具体反馈。外部评估不能满足医院深入了解自身学科缺陷的需求,当前缺乏统一且全面的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标准。因此,如何构建医院内部学科评估体系,对所有学科进行横向对比,发现整个医院及各学科的发展短板,实现精细化管理,扬长补短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成为山东省Q医院及其他三级综合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问题。研究目的针对山东省Q医院对内部学科评估的实际需求,本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并参考现有各种学科和临床专科的评估方式,构建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际应用,根据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提出Q医院学科建设相关建议。同时为山东省医院学科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给其他三级综合医院提供借鉴。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基于核心竞争力构建理论框架,参考当前国内外医院学科、临床专科评估指标,对其进行分类,构建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二,选择山东省Q医院的27个科室作为评估对象,运用构建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学科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维度对学科竞争力的强弱进行分档,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将评估结果与学科实际情况做对比,证明评估体系效度;第三,根据学科评估维度和评估结果,找到Q医院学科建设中的短板,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进而提升Q医院学科水平、扩大医院的影响力。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人力资源、技术及创新、经营管理、文化凝聚力、品牌号召力五个评估维度构建学科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资料收集时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医院学科评估现状,以此为基础建立评估指标库,并按照理论框架对指标进行分类;用德尔菲法按照筛选标准在高校、卫生行政部门、4家三甲综合医院选取3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用Likert5级评分法来评价指标;同时在30位专家中选择10位专家进行两次访谈,收集专家对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的意见。资料分析时采用界值法按照重要性、灵敏性和可行性的专家评分情况设定指标的筛选标准,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熵权法对数据整理分析,初步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而后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定性访谈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由研究人员对访谈资料转录并编码,按照评估维度归类整理。实证研究中,按照指标要求收集Q医院27个科室的数据资料,对科室进行评估排名,并用加权秩和比法对27个科室的学科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档,也可验证评估体系的效度。并从理论框架的五大评估维度出发,对各能力档次的学科之间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出导致学科能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医院内部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其中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0%,权威系数是0.87,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72、0.165、0.113,检验后P值均≤0.001。整个指标体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9,KMO值为0.80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5.255(P=0.005<0.05)。以上证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实证研究。(2)以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Zi)为因变量,人力资源的素质与能力(A1)、技术创新能力(A2)、经营管理能力(A3)、文化凝聚力(A4)以及品牌号召力(A5)为自变量,采用组合赋权法建立医院内部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方程Zi=0.3230A1+0.2724A2+0.2499A3+0.101 1A4+0.0535A5。(3)在评估27个科室的实证研究中,综合得分前三名的分别是普外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康复医学科得分最低。(4)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学科能力进行分档,核心竞争力强的学科是普外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眼科,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学科是感染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风湿免疫科,其余18个科室的竞争力均为中等档次。(5)从五个评估维度对各科室的能力进行比较,发现人力资源的素质与能力、学科经营管理能力、学科文化凝聚力三个评估维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建议构建的医院内部学科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权重合理。以此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证研究中,能反映科室的真实情况,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效度,评估效果明显,易于发现学科短板,为医院及其他相关机构提供参考。根据本研究的结果,针对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以下建议:利用构建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Q医院要定期进行内部学科评估,并加强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动态管理,营造积极竞争的环境,完善学科结构,打造学科特色;持续改进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体系,同时可以根据后续政策、医院的需求、变动等,及时增添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对于Q医院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的素质与能力、学科经营管理能力、学科文化凝聚力这三个造成学科得分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和年轻人才,优化学科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摒弃“资历论”,对于有重大贡献者要破格提拔,为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平台。(2)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使收支结构更加合理;对于临床路径,在原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其他专业和病种,并加强对质量的控制。(3)科室可设置宣传栏、宣传册等,加大文化投入,定期团建;要求员工了解自身职业特性和医院发展方向,学习时代精神,开拓创新。

吕明慧,朱星梅,于珈,阮景昊,夏瑾瑜,陈玲[2](2021)在《质量督查员岗位助力医院质量管理成效》文中提出医院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不断完善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尤其重视处于执行层的科级质量管理的落实。通过优化科室"质量督查员"岗位管理职责,实施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夯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切实贯彻科级质量管理,促使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取得明显医疗质量及服务效率提升。

黄丹[3](2020)在《基于CIS角度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形象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发展壮大,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对医院全面展示自身特色,提升竞争力,打造品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CIS策划是组织形象管理的有效方法,医院形象识别系统(Hospital Identity System,HIS)是由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引申和发展出来的医院经营管理方法。本论文基于CIS理论,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为例,通过医院现状调查研究,了解内外部公众评价,分析医院形象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根据CIS导入程序,提出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建设的思路,为医院全方位形象塑造、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陶思羽[4](2020)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研判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形势环境和搭建其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围绕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运行现状,建立一套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为选取典型案例研究进行效果检验提供依据;探究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方、医院方、医务人员方、患方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实证评估公立医院内部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方法】1、文献计量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灰色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界定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本研究理论分析平台和框架。2、实证研究法(1)典型案例研究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选取28家来自灰色文献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典型医院和17家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武汉市、枝江市、荆门市和四川省南充市现场调研的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收集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细化管理措施、医保运行数据、智能审核数据、患者费用、医保管理资源配置等资料进行案例研究。(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75名医保科工作人员和1242名医务人员关于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感知、工作满意度等情况。(3)关键知情人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访谈提纲,访谈了来自17家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医保科及相关职能科室的科主任和医保联络员共56人,内容涵盖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对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管理成效、现存的问题及建议等。3、专家咨询法邀请对医院医保管理研究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医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共30人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采集评分数据。4、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法等构建研究理论框架,界定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管理运行现状。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法构建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通过典型样本的纵向比较和典型样本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论证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1、界定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并构建了内涵关键管理要素和逻辑关系的管理模式理论框架。2、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现状,发现全国各地已有公立医院开展了一定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其中各院在组织结构、流程改造、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管理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本模型评价和模式优化等奠定基础。但是各自重点和方向不一,未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3、构建了一套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说明了对于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而言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R1=0.963;R4=0.502;R2=0.418);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结果因素(R5=-0.823;R3=-0.532;R7=0.207;R8=0.198;R6=0.124);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P4=24.039;P1=23.443;P2=22.619)。4、模型评价表明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医保基金风险发生概率和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的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风险概率从30%下降至7%,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月度平均的186.71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77.11万元;医院DRGs组数从580组增长至689组,DRGs病组权重大于1的病例数持续上升、权重小于0.5的病例数下降,CMI值从0.83增长至0.99,时间消耗指数从1.1下降至0.94,费用消耗指数从1.05下降至0.87,低风险死亡率从0.31%下降至0.1%;院内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满意度、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P<0.05);有利于提高患者收益水平和就医满意度(P<0.05)。【结论】1、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指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2、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面对复杂的新形势,院内医保管理需要明确作为医、保、患三方的沟通纽带,医保基金的守护者和医院发展的指挥棒的功能定位,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应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3、目前我国已有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为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及测量评价奠定了基础。4、在构建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工具及模式因素关系模型中,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其中管理理念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理人员、管理目标;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结果因素,其中管理流程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架构、管理工具;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5、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医保基金风险防控,但目前在医保政策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学科能力发展;医保精细化管理能进一步规范医生行为,但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运行机制以赢得医生认可和提高满意度;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6、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还存在忽视精细化管理理念、模式设计的系统性不完整、管理策略与公立医院社会目标和内部发展目标不一致、组织构架和部门沟通协调需进一步优化、缺乏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从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在形势复杂、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之下应满足实践需要和科学理论支持的管理模式发展。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的角度提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以精细化管理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方法学的创新: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等分析专家咨询、关键知情人访谈结果,科学界定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理论框架、总结运行现状和科学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搭建评价模型和管理成效分析。应用性的创新: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实践情况,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公立医院构建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2、不足之处在实证数据的收集方面,受各地不同医保政策、支付方式、地方财政实际水平的影响,各院所执行的医保政策、面对的医保防控风险和配套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医院的比较存在差异。在研究的资料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医保数据量化分析基于可识别的风险,有些隐藏于深处的“隐形”风险无法识别并纳入分析。作为本研究分析证据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是一种主观感知和判断,数据的客观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另外,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本研究在公立医院实地调研的样本范围和现场调研内容受到影响,虽然研究已通过大数据进行规避,但希望待疫情结束后通过继续调研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贺从艾[5](2019)在《基于DRGs的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医疗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主要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为现代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DRGs是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把患者病情和医疗资源消耗相统一的病例分类系统,可以对所有的住院病例进行医疗费用和医疗效果的分析,对医院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自国家开始试行DRGs以来,其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上取得显着成效。在我国,由于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于三甲医院,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扎堆于三甲医院,出现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倒金字塔就医格局,由此而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一系列问题。三甲医院由于地位特殊、管理体系复杂等特点,医疗质量管理需求也相应具有特殊性。提高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是当前三甲医院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评价的相关研究,界定DRGs、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管理、临床路径等概念,以公共选择理论、目标管理理论、PDCA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湖北省S三甲医院为样本对象,结合湖北省S三甲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DRGs相关数据,阐述DRGs在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上的应用,及DRGs在医疗水平、效率、安全上的应用。同时,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分别从DRGs应用于医院内部科室间医疗质量评价和科室内部评价,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剖析DRGs在湖北省S三甲医院实施的可行性及不足。最后,针对湖北省S三甲医院应用中的不足,提出DRGs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优化的举措,涉及落实DRGs付费和完善医疗水平、效率、安全两个大的方面。其中,落实DRGs付费的措施包括: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加强费用控制;开展临床路径病种目标成本核算,合理确定DRGs支付标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付费管理持续改进。应用DRGs提升医疗水平、医疗效率和医疗安全建议分别包括:医疗水平上,落实DRGs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医疗效率上,规范DRGs流程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病案首页质量;医疗安全上,院级完善DRGs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完善DRGs医疗质量管理,定期召开临床、护理、医技人员协调会议明确分工,责任落实。

朱琎[6](2019)在《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及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是医疗机构生存的生命线,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大核心内容,是医疗卫生管理事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同时也是难题。因此,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关注医疗质量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性改进,市级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手段,如优化各病种的临床路径、缩短住院日、实行单病种限价、控制药价、开展日间手术等等,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满意度,最大化的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尽其所能的满足患者的高需求、高标准、严要求。但是,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本文对市级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的实证研究,得出科学、实用、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理解,运用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对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各个要素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现实影响。同时,在实证研究阶段,结合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熵值法等分析方法,以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历年医疗质量考评原始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的方法测算R医院历年医疗质量考评分值,量化医疗质量管理,旨在得到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实用性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在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为我国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对比各指标历年医疗质量考评分值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率,分析现阶段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寻找加快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发展的突破点,以期达到优化医疗服务,改进相应措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医疗质量考评能有效、如实的反映出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发展现状。(2)现阶段,我国市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诊疗效率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长足的发展。(3)目前,行政管理质量和医疗核心质量发展滞后是制约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医疗质量提升过程中,行政管理质量和医疗核心质量的提升空间相对来说也比较大。(4)注重投诉纠纷事件的处理效率和数量控制是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快投诉纠纷事件的处理效率、减少同类型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的例数、建立有效的投诉纠纷处理平台、形成快速的投诉纠纷响应处理机制将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进而影响医疗质量管理的整体提升。(5)强化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核心质量特别是病历质量的改善是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关键。大到全院层面,小到每个临床科室,都应该不断强调医疗核心制度的应用和标准,完善医疗核心制度的院内控制和评价机制,达到优化医疗质量水平的最终目的。

廖邦富,马弘斌[7](2000)在《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意义、作用以及评价质量标准的解决方案及实际操作方法。

解玉萍[8](1994)在《浅谈医院的质量管理》文中指出 质量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部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质量管理也有了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谈医院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9](2017)在《医教研并进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文中认为

周洁[10](2017)在《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医院质量管理模式探析的基础上,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三个层面出发,以重点质量管理项目及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探究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作用及成效,为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并为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检索工具,以“医疗质量”、“医院质量”、“质量管理”、“医院管理”、“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2.案例研究法。选择山西省某三甲医院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院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剖析与探究,分析比较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前后质量改进效果。3.PDCA循环法。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的顺序进行医院质量管理,通过周而复始循环,阶梯式上升的过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4.综合指数法。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建立某医院2010—2015年质量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库矩阵,将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计算综合指数,依据指数大小对该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情况进行纵向综合评价。结果:1.该医院探索出一套以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为组织保障、以PDCA为持续质量改进办法、多样化运行模式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2.PDCA循环在医院基础、环节及终末质量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如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成效显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68%提高到81.5%。3.医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基本情况(1)工作强度:2010年门诊诊疗人次为624973,2015年为1116979,同比增长78.72%;2010年出院人次为37768,2015年为44300,同比增长17.3%;手术总例数2010年为9786,2015年为17511,同比增长78.94%,医务人员的总工作量在逐年增加。(2)工作效率:该院2010年平均住院日为7.43天,2015年为6.91天,同比下降7%;病床使用率2010年为108.12%,2015年为97.42%,同比下降9.90%;病床周转次数6年来的数值均大于国家三甲医院的参考值17次/年。工作效率水平较高。(3)医疗质量:该院在6年间,治愈好转率增长0.66%,病死率下降0.07%,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增长2.58%,院感率下降0.39%,其余质量指标均优于三甲综合医院标准。治疗质量逐步提升,诊断质量比较平稳,院感工作要求落到实处。(4)效益:该院在6年间,门诊、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分别增加了137.47元和1919.98元,而这两项费用增速缓慢,在相对合理的增长范围内;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降低了4.34%,整体效益较好。(5)患者满意度:该院在6年间,门诊与出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92%,评价结果较好。(6)科教成果:该院在6年间,国家级、省级期刊、sci发文量分别增加了28、36、4篇,呈现向好态势。4.医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综合评价2010-2015年医院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最好,综合指数是11.5202,其次是2014、2013、2012、2011、2010年,综合指数分别为9.6346、7.5124、7.3190、7.2527、7.0696。2015年与2010年相比,医院质量综合指数增长了4.45%,2013-2015年质量管理良好运行阶段综合指数均大于2010-2012年医院质量建设阶段的综合指数。结论:以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架构为前提,以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出发点,以重点质量管理项目及其关键环节为侧重点,构建的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式在院内运行良好,并有助于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整体水平,是值得同行借鉴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

二、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Q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研究内容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资料收集方法
        2.1 理论框架
        2.2 文献研究法
        2.3 德尔菲法
        2.4 关键人物访谈法
    3 资料分析方法
        3.1 界值法
        3.2 层次分析法
        3.3 熵权法
        3.4 组合赋权法
        3.5 描述与统计分析
        3.6 相关概念界定
    4 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1 建立医院学科评估指标库
    2 筛选评估指标
        2.1 专家基本情况
        2.2 专家可靠性分析
        2.3 问卷信度和效度
        2.4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3 确定指标权重
        3.1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3.3 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4 实证研究
        4.1 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4.2 学科核心竞争力比较
        4.3 学科评估排名的专家访谈结果
讨论
    1 医院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分析
        1.2 评估指标体系体构建结果分析
        1.3 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势、特点
    2 医院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2.1 学科评估中两种方法的对比讨论
        2.2 Q医院学科评估结果分析
结论与建议
特色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质量督查员岗位助力医院质量管理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质量督查员”在医院质量管理组织的定位
    2.2 明确岗位职责
    2.3 规范化管理
        2.3.1 严格的培训与考核。
        2.3.2 记录资料表格化。
        2.3.3 信息沟通现代化。
        2.3.4 定期督导检查。
3 成效
4 问题与持续改进

(3)基于CIS角度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形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医院形象研究现状
        1.2.2 国内医院形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医院形象
        2.1.2 CIS
    2.2 理论基础
        2.2.1 CIS相关研究
        2.2.2 CIS在医院形象建设中的运用
第3章 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形象管理现状
    3.1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形象要素调查
        3.1.1 外部公众对医院形象评价
        3.1.2 医院职工对医院形象现状的评价
    3.2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内外部环境分析
        3.2.1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外部环境
        3.2.2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内部发展环境
    3.3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形象问题原因分析
        3.3.1 理念识别系统分析
        3.3.2 行为识别系统分析
        3.3.3 视觉识别系统分析
第4章 基于CIS角度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形象塑造思路
    4.1 医院导入CIS的程序
        4.1.1 CIS导入有关准备
        4.1.2 CIS导入的工作流程
    4.2 医院形象塑造的原则
        4.2.1 与时俱进原则
        4.2.2 差异化原则
        4.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4.3 理念识别系统建设
        4.3.1 医院理念策划过程
        4.3.2 医院理念调整
        4.3.3 强化医院理念的宣传推广
    4.4 行为识别系统建设
        4.4.1 医院行为识别系统策划
        4.4.2 管理行为建设
        4.4.3 强化执行力
        4.4.4 职工行为建设
        4.4.5 服务文化建设
        4.4.6 公益行为建设
    4.5 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4.5.1 建立制度保障
        4.5.2 强化视觉系统宣传
        4.5.3 改善医院就诊环境
        4.5.4 统一医院职工制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医院医保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设
        1.3.3 研究内容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资料分析方法
        1.4.3 质量控制方法
        1.4.4 研究使用软件
    1.5 研究逻辑框架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结构安排
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
    2.1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及环境判断
        2.1.1 医院医保管理的发展
        2.1.2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形势判断
    2.2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激励相容问题
        2.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2.2.2 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所面临的激励相容问题
    2.3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精细化管理理论
        2.3.2 激励相容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2.3.4 行为科学理论
        2.3.5 现代组织理论
    2.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2.4.1 公立医院的概念
        2.4.2 医保管理的概念
        2.4.3 管理模式的内涵
        2.4.4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4.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2.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2.1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2.2 样本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3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构架分析
        3.3.1 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分析
        3.3.2 部门划分及部门联动机制分析
        3.3.3 职位设置与职权责划分分析
    3.4 样本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流程改造分析
    3.5 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3.6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工具分析
    3.7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建设分析
    3.8 公立医院内部主要医保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3.8.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3.8.2 主要医保管理者的医保管理理念及认知的定量分析
        3.8.3 主要医院医保管理者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质性分析
    3.9 医院医保管理队伍服务能力分析
        3.9.1 医保科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
        3.9.2 医保科办公基本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
    4.1 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4.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法
    4.2 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基于DEMATEL和 ANP方法
        4.3.1 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评价各指标相互影响关系
        4.3.2 运用ANP方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
    4.4 评价对象——VIKOR方法评价
        4.4.1 评价对象
        4.4.2 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分析——对医保、医院、医生、患者的影响研究
    5.1 医保角度——医院医保资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效果分析
        5.1.1 基于FTA方法构建医院医保基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
        5.1.2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实证分析
    5.2 医院角度——基于DRGs的医院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2.1 基于DRGs的评价方法
        5.2.2 评价结果
    5.3 医生角度——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成效评估
        5.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5.3.2 结果
    5.4 患者角度——患者医保受益变化及满意度分析
        5.4.1 基于GAM的患者医保收益分析
        5.4.2 开展精细化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6.1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6.1.1 缺乏精细化医院医保管理理念和目标管理
        6.1.2 管理模式缺乏精细化的系统组织管理
        6.1.3 支持管理模式的医保管理队伍非职业化、人员专业水平较弱
    6.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6.2.1 树立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目标指导模式构建
        6.2.2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组织管理
        6.2.3 加强稳定、高质量的医保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公立医院医保科(室)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
附录3 医务人员人员基本建设和运行调查表
附录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相关指标关系矩阵表
附录5 公立医院主要医保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6 MATLAB程序命令
附录7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相关主要政策梳理表

(5)基于DRGs的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DRGs定义
        2.1.2 医疗质量
        2.1.3 医疗质量管理
        2.1.4 临床路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目标管理理论
        2.2.3 戴明环(PDCA)理论
第3章 DRGs在湖北省S三甲医院的应用
    3.1 湖北省S三甲医院样本简介
    3.2 湖北省S三甲医院DRGS实施概况
        3.2.1 DRGs在 S三甲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上的应用
        3.2.2 DRGs在医疗水平、效率、安全上的应用
第4章 基于DRGs的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价
    4.1 基于DRGS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4.2 基于DRGS目标落实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
    4.3 DRGS应用于湖北省S三甲医院的实施效果及不足
        4.3.1 医疗费用管理上的不足
        4.3.2 医疗水平、医疗效率、医疗安全上的不足
第5章 基于DRGs的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优化
    5.1 DRGS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原则
        5.1.1 全面与重点结合原则
        5.1.2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5.2 DRGS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优化举措
        5.2.1 完善临床路径,落实DRGs付费方式
        5.2.2 创新DRGs应用,提升医疗水平、医疗效率和医疗安全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6)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及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医疗质量
        2.1.2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2.1.3 门(急)诊诊疗效率
        2.1.4 住院诊疗效率
        2.1.5 医疗核心质量
        2.1.6 行政管理质量
    2.2 理论依据
        2.2.1 系统理论
        2.2.2 内部控制理论
        2.2.3 协同理论
第3章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1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成部分
    3.2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的关系
    3.3 医疗质量管理的组成要素分析
        3.3.1 门诊诊疗效率的组成要素分析
        3.3.2 住院诊疗效率指标的组成要素分析
        3.3.3 医疗核心质量指标的组成要素分析
        3.3.4 行政管理质量指标的组成要素分析
第4章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样本的选择
    4.2 划分评价单元
    4.3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4.3.1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
        4.3.2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4.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5 历年医疗质量考评分值计算
    4.4 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医疗质量考评结果分析
        4.4.1 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约因素分析
第5章 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建设急救专业团队、提升急诊诊疗效率
        5.2.2 优化住院手术流程、提高四级手术占比
        5.2.3 重视医疗核心制度、规范病历书写要求
        5.2.4 建立投诉纠纷平台、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第6章 研究局限和展望
    6.1 研究的局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某三甲医院质量管理模式探索
    2.1 某三甲医院概况
    2.2 该院质量管理模式
3 某三甲医院质量管理重点项目探析
    3.1 基础质量管理
    3.2 环节质量管理
    3.3 终末质量管理
4 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4.1 医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医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效果基本情况描述
    4.3 医院质量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综合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2 研究结论
    5.3 对策与建议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医院内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Q医院为例[D]. 范嘉音. 山东大学, 2021(09)
  • [2]质量督查员岗位助力医院质量管理成效[J]. 吕明慧,朱星梅,于珈,阮景昊,夏瑾瑜,陈玲. 现代医院管理, 2021(01)
  • [3]基于CIS角度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形象管理研究[D]. 黄丹. 南昌大学, 2020(01)
  • [4]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D]. 陶思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DRGs的湖北省S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D]. 贺从艾.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6]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及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绍兴市R医院为例[D]. 朱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廖邦富,马弘斌. 中国医院管理, 2000(10)
  • [8]浅谈医院的质量管理[J]. 解玉萍.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1994(06)
  • [9]医教研并进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07)
  • [10]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D]. 周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浅谈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