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和经验

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和经验

一、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朴晶竹[1](2020)在《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文中提出目的:以现代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以临床医疗核心主体-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开展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情况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药护患不同的服务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提出改进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及建议,以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近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与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对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后续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专家咨询法:咨询临床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医学统计学、中药合理用药方面的专家及医院领导,充分吸收专家及领导的合理建议,制定研究方案及调研体系框架,并修改完善调研问卷相关细节。(3)问卷调研法:基于文献分析、政策梳理、问卷设计、专家论证、预调研等工作,以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一般情况、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评价、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及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等内容展开调研。医药护问卷以网络问卷星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患者问卷以现场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并将问卷信息录入至Excel 2010,建立Access数据库。(4)数据分析方法:将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回收医药护问卷2469份,其中有效问卷2469份,问卷有效率100%;回收患者问卷1272份,其中有效问卷1125份,问卷有效率88.44%;回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505份,问卷有效率100%;三套问卷共回收4246份,其中有效问卷4099份。调研发现:(1)中药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有限,人员配置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学历普遍较高,但毕业专业以中药学为主,且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而直接从业,缺乏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思维及临床实践技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有限。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配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②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缺乏中医药特色。由于中药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公众对中药临床药师认知度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药学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中药特色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也有待加强,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3)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认可度高,药学服务需求各有不同。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需求度高,期望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疗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医药护患不同主体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不同,并且根据不同科室呈现差异性。(4)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方法与模式尚待规范。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刚刚起步,目前培训效果有所显现,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个别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待加强,带教组设置有待规范,培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待丰富,临床实践安排不足,没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等。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结合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相关背景对医、药、护、患展开问卷调研,调研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息量大,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确保了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调研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基于调研提出的思考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提升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提供指导,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杨艳[2](2020)在《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医学回归人文是时代发展趋势,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时代所迫,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方式难以解决医护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内化,难以激发真正从心底滋生对患者爱与关怀的职业精神,也难以让医护人员有具体举措真正进入患者世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医学和护理的叙事转向为解决医学人文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让护患双方在互动中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在故事中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寻找生活的意义,获得心理成长,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改善了患者结局指标。近年来,叙事护理渐渐成为关注热点,但属于起步阶段,尤其临床叙事护理开展较少,尚在探索之中,缺乏科学、规范、系统及具有指导性的实践框架。目的从护士和患者角度了解和分析临床人文关怀实践的现状以及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分析国内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问题;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与实施方案;实施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并不断修正;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研究共分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结果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医学人文从理论到实践落地的困难,而叙事护理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新方法在临床应用却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指导而质量效果不佳。第二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了解临床的人文护理实践现象以及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分析国内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问题;第三阶段,研究者应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专家会议构建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并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构建实践方案;第四阶段,研究选择医院的肿瘤科与乳腺肿瘤外科实施叙事护理方案,运行中通过观察法、质性访谈法收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的反思共同进行模式与方案的修正;第五阶段,研究通过对叙事护理实践者、护理管理者、患者多角度的访谈,评价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对她们的作用和影响,并为今后更为广泛、深入的实践提出参考建议。在该行动中,采用院校结合方式,学校专家团队将前期研究成果(叙事护理课程)应用于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理论培训,为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行动的参与者包含了临床护士、护士长、护理管理专家和研究者本人。采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议法。结果研究一,在临床人文关怀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肿瘤患者饱受身心的折磨,亟待护士关怀。护士观察到的患者叙事行为和患者自认为的叙事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表明患者潜意识有需求,并且在叙事之后有情绪释放后的一种轻松的体验,但从主观上认为,疾病之外许多内心的想法,家庭困扰等叙事是一件相对私密的事情,不适合告诉其他人,或者认为这些并非是护理人员职责范畴内的工作,因此往往压抑在心中。从护士的角度发现护士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但缺乏能走进患者心灵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受限于人力资源、工作负荷等问题带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在对国内文献研究中可见,叙事护理临床实施主要为叙事医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且实施零散、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理论依据,可供他人借鉴的具体内容较少,而“叙事护理”作为从叙事医学理论中派生而来的新概念尚未应用于临床。研究二,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构建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通过理论研究,将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分为哲学基础层、方法层、操作层、技术层。该模式的哲学基础层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社会建构论和医学人类学理论。在该哲学思想支撑下,叙事护理注重的是“关系”;护患双方运用“语言”、“故事”来认知、理解、建构外部世界以及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护士与患者在共同面对疾苦时通过见证、解构、理解、共情、尊重、重构等方式与患者构建生命的意义。方法层的理论基础为叙事医学理论,其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提供了叙事能力培养、叙事活动类型设计的依据。操作层是基于叙事护理学理论下的叙事护理实践流程,为护士实施叙事护理提供了操作的步骤。技术层是在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外化、解构、技术文件、重构等。这些技术的理念和思想可为护理人员借鉴,但要具体实施叙事治疗则需经过心理学专业培训或认证。通过文献研究,借鉴了爱尔兰学者Buckley针对老年护理院叙事实践研究形成的叙事实践框架,纳入了“故事”、“先决条件”、“照护环境”、“照护过程”、“护理的叙事方面”等元素,经过整合、摒弃和调整形成了本研究的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框架。最后通过专家会议论证,对叙事护理过程进一步修订,将叙事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归类与分层,形成态度方面、基本技术和专业技术三个类别。研究三,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实施成果:本行动研究经过两轮行动循环,开展了33学时叙事护理培训,举办了17次叙事护理能力培养的活动,改善了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匮乏,叙事能力不足,人文关怀流于形式的问题,营造了叙事护理环境与氛围,设计了“阅读人生”、“书写人生”、“故事分享”等叙事活动、建设了“心灵病房”叙事平台等,在此过程中,138名患者参与到自由写作和疾病故事写作。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丰富了临床人文护理实践的形式,让护士更自觉自愿、更有自信地走进患者世界,为其提供充满温情的护理,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度和满意度。与此同时,叙事护理改变了护士的态度与行为,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认同。结论: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能有效地为护士践行人文关怀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倾听患者故事丰富了护士对疾病、生命世界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理解,从而尊重患者,给予安慰与鼓励,信心与支持,提供了直击患者心灵、有温度、有灵性的护理。患者在接受叙事护理后尊重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内心充满感激和信任,护患关系的良好互动使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也得到了满足,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创新了人文护理实践方法,解决了医学人文“空壳化”“漂浮化”困境,丰富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临床人文护理的方法与技术。

陈晓云[3](2020)在《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一、以“patient journey”即患者旅程为主线,确定患者从急诊、门诊到住院部直至出院期间所经历的常见护患沟通场景,撰写每个场景下的护患沟通规范化用语。二、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三、为临床护士及在校护生的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提供有效的素材。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回顾国内外护患沟通及护患沟通规范化用语研究现状,广泛收集、梳理门急诊和住院部的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和沟通内容。二、Delphi法: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通过两轮Delphi法对初步形成的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沟通语料进行条目的筛选与修改,确定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沟通语料,构建《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研究结果:一、确定了急诊、门诊及住院部常见的护患沟通场景、沟通内容板块。二、构建了《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通过文献研究和两轮专家咨询,明确了急诊四个场景和八个内容板块、门诊三个场景和九个内容板块、住院部八个场景和二十二各内容板块,以及每部分的沟通范例语料。研究结论:形成了《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该指引确定了急诊四个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包括分诊场景、抢救场景、留观场景和院前急救场景及八个内容板块和相对应的语料内容。门诊三个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包括导诊场景、护理技术操作场景和健康宣教场景及九个内容板块和相对应的语料内容。住院部八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二十二个内容板块和相对应的语料内容。以期给在校护生及在职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培训提供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教学素材。

颜少观[4](2019)在《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耳鼻咽喉科护患纠纷》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耳鼻咽喉科护患纠纷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专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进行研究,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7例,常规护理+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对比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干预后指标数据及医疗纠纷率、投诉率均比对照组各项数据值低,有显着差异性(P <0.05)。结论耳鼻咽喉科护理中应用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医疗纠纷率及投诉率,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刘彦玲[5](2015)在《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儿科住院的患者中,筛选临床资料完整的5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536例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责任护士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结果做好患者入院时的沟通、住院期间的沟通和出院时的沟通,有益于护患双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良好的沟通需要护士门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文化知识,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方式在维护和谐护患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玉学[6](2015)在《浅谈护患沟通技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护患沟通是一门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门艺术。通过沟通可以增进患者与护士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达成抢救生命,解除患者病痛的医疗宗旨。

陈立新[7](2013)在《良性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护士与患者之间实现良性、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根据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与体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护理同行商榷。结果: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灵活多样,因人而异,无一定之规,需要护理工作者与时俱进地积极探索与总结。结论:护患之间的成功有效沟通是实现护患密切配合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护患融洽交流的双赢之举。

方保珠[8](2013)在《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以及与陪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其是处理护患之间关系的主要内容[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亦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故认识并理解护患沟通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相互支持的需要,亦是提高患者

昌子艳,刘红,戴莉[9](2012)在《急诊科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士沟通技巧不足、就医环境嘈杂、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护士职业倦怠、人力资源不足等,急诊科护理人员应重视与患者进行沟通,工作中善于运用语言技巧,合理运用非语言技巧,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沟通技巧培训,改善就医环境,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等,提高急诊科护患沟通效果。

刘秀娜[10](2012)在《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护理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护理教育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及其潜力和前景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的国家,其护理学科的发展也较为滞后。甚至有学者认为目前护理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好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一经确定,院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作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培养目标不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也不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护理院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是一切护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护理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可以为护理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和评价依据。纵观我国内地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仅在2004年才开始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但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至2010年,我国内地能够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已发展至20余所。但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在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仍达不到可操作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等级化等要求,各院校自成体系,对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及视角了解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架构了我国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培养要求,进而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分析结果,遵循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最终从护理博士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角度对我国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为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凝练,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与界定,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线索,即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分析法,遵循提出问题、析出假设、数据支撑以及理论概括等途径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探索。第二部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研究从世界范围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部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融合、交流的历史,也是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过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本部分选择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历史较为悠久、发展较为成熟、教育质量较高的美国做为参照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管理等情况,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以便对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基本能力培养要求及课程体系。但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教育背景、医疗卫生政策、护理学科的发展实际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立足于我国的现状与实际需求,明确定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其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具有我国护理专业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研究培养目标是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的说明,对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分析本专业的要求,并考虑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后,逐步归纳而成。因此,了解本专业及社会对护理博士能力的需求,对明确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十分必要。本部分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主要从护理专家角度考察,包括:院校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专家)、社会需求(主要从医护合作需求角度考察)三个角度,探讨和描述了护理专业和社会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构建护理博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根据访谈结果,初步架构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护理博士的能力框架,提出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多元化,以满足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个体学习者执业领域期望的多样化;并且,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各有侧重,以满足不同执业领域对护理博士任职需求的差异性;同时,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强调综合素养的提高。作为护理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所谓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不仅应该在护理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端,而且也应在知识、素质、能力上居于最高层次,体现出较于护理本科生及护理硕士生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引领护理学科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此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加强配套条件建设,包括导师及学术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第四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在前述文献分析及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通过德尔菲法对初步架构起来的护理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框架和培养目标定位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不同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角色功能,以及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知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作为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提炼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现阶段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承担“护理研究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则应承担“护理执业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并且二者发挥的角色功能应各有侧重,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进行护理理论及护理教育研究,能够从事护理院校教学工作,并对护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发挥学术带头作用,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应能够实施专科护理技术,从事护理实践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改进护理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紧急救护等工作;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涵盖护理科研、护理执业、护理教学、护理管理、专业发展及自我发展等领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教学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而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二者要求大同小异。因此,两种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应建立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基础上,体现在教学、执业及管理领域的差异。第五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比较、理论分析、质性访谈,以及专家函询等部分的研究结果,遵循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原则,以及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在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当然,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院校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均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培养目标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可以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动态调整。本研究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只是探索性研究,是否妥当,还需要在护理教育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

二、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基本情况研究
        1 临床中药学的起源
        2 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
        3 临床中药学教育现状
        4 临床中药学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综述二、中药药学服务临床现状研究
        1 中药药学服务内容及现状
        2 中药药学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方案设计
    第一节 构建调研指标框架体系
    第二节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调研问卷设计
第二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医药护调研结果分析
        1 医药护的一般情况
        2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医药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4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
        5 医药护对中药临床药师职业的态度
    第二节 患者调研结果分析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 患者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
        3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接受情况及满意度
        4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第三节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调研结果分析
        1 学员的一般情况
        2 基地培训现状
        3 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4 培训需求
        5 培训能力评估
        6 培训后工作现状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提升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
    1 加强中药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2 拓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
    3 明确医药护患药学服务需求
    4 强化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五、收集资料的方法
    六、分析资料的方法
    七、伦理问题
    八、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问题的确认
    一、文献研究
    二、临床情景调查与分析
    三、总结
第四部分 构建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解决问题之道
    一、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叙事护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三、叙事护理实践模式临床实施的策略研究
    四、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五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临床应用
    一、成立行动小组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第一轮行动过程(2016年4月~12月)
    四、第一轮行动的观察与反思
    五、第二轮行动过程(2017年1月~7月)
    六、第二轮行动观察与反思
第六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一、制定效果评价方案
    二、实施结果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七部分 叙事护理实践模式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构建成果
    二、开展叙事护理的关键因素分析
    三、提升叙事护理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四、厘清不同方式的区别
    五、研究的创新性
    六、研究的局限性
    七、研究成果的展望
附录
    附录一 伦理批件
    附录二 叙事护理实践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护士)
        知情同意书(患者)
    附录三 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四 叙事护理实践入院宣传资料
    附录五 “心灵病房”叙事平台中的患者故事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三、所获荣誉和奖励
致谢

(3)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patient journey”的概念及内涵
        二、护患沟通的概念及内涵
        三、护理规范化语言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国内外护患沟通研究现状
        一、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二、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第三节 护患沟通规范化用语研究现状
    第四节 综述小节
第二章 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规范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初步拟定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
        一、理论模型
        二、初步拟定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
    第四节 构建《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
        一、方法与步骤
        二、研究结果
        三、两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五节 讨论
        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二、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的确定
        三、构建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的意义
        四、构建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指引的作用
结语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缩略词表
    附录 2: 急诊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3: 门诊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4: 住院部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5: 急诊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6: 门诊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7: 住院部临床常见护患沟通场景及语料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 8: 常见护患沟通范例举例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耳鼻咽喉科护患纠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指标判定[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2.2 患者医疗纠纷率、投诉率对比
3 讨论
    3.1 耳鼻咽喉患者问题分析
    3.2 有效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意义
    3.3 结果分析

(5)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入院时的沟通
        1.2.2 住院期间的沟通
        1.2.3 出院时的沟通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浅谈护患沟通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以诚待人, 尊重与关心患者
2 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3 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与形式
    3.1 语言性沟通
    3.2 非语言性沟通
    3.3 转变观念, 从情感上感动患者
4 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7)良性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技巧
    1.1 以情感人, 贵在真诚:
    1.2 以人为本, 因人而异:
    1.3 亲切自然, 营建氛围:
    1.4 肢体语言, 妥善运用:
    1.5 加强学习, 提升素质:
2 体会
    2.1 良性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2.2 良性护患沟通是避免护患纠纷的保证:
    2.3 良性护患沟通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根本:

(8)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护患沟通的认知现状
2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3 护患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4 护患沟通技巧

(9)急诊科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沟通技巧不足:
        1.1.2 存在沟通阻断行为:
        1.1.3 沟通培训力度不够:
    1.2 人力资源配置因素
    1.3 环境因素
    1.4 患者因素
        1.4.1 患者处于应激状态:
        1.4.2 医患双方存在认知差异:
2 有效沟通的策略
    2.1 礼仪服务, 热情接待
    2.2 加强语言沟通, 减少沟通阻断
        2.2.1 学习说话的艺术:
        2.2.2 提高倾听技巧:
        2.2.3 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
    2.3 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促进护患情感交流
        2.3.1 友善的面部表情:
        2.3.2 适宜的肢体语言:
    2.4 加强沟通培训, 提高沟通技巧
    2.5 改善医疗环境
    2.6 合理配置人力
    2.7 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10)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理论基础
    (一) 护理理论
    (二) 教育理论
二、 研究方案
    (一) 研究问题与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线索
三、 相关概念描述与界定
    (一) 教育与护理教育
    (二) 护理博士研究生与护理博士
    (三) 学历与学位
    (四)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
    (五) 课程与课程设置
    (六) 能力、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 第二部分 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研究
一、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一)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一)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 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二) 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基本能力要求
    (三) 重视课程建设,支撑基本能力培养
    (四) 科研能力与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并重
    (五) 加强优秀导师队伍的建设
    (六) 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七) 建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及机制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研究
一、 研究设计依据
二、 资料与方法
    (一) 访谈对象的确定
    (二) 访谈方法与内容
    (三)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四) 质量控制
    (五) 伦理考量
三、 结果
    (一)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二) 学习者的感受
    (三) 护理专家与医疗专家的需求及期望
四、 启示与思考
    (一)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目的
    (二)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
    (三)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能力培养
五、 小结 第四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一、 研究设计依据
二、 研究步骤与方法
    (一) 成立专家函询研究小组
    (二) 设计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三) 修订及完善专家函询问卷
    (四) 确定函询专家
    (五) 专家函询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六) 结果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三、 研究路线
四、 研究结果
    (一) 专家基本情况描述
    (二)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
    (三)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四)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五、 讨论
    (一)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六、 小结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一、 培养目标的基础理论
    (一) 培养目标的概念
    (二) 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原则
    (三) 培养目标的要素
    (四) 培养目标的结构
    (五) 培养目标的特点
二、 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路径
三、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一) 科学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二) 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四、 关于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条件——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 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建议
    (二) 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的构想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Delphi 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美国实践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兴起及启迪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政专家信 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读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四、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D]. 朴晶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叙事护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肿瘤护理为例[D]. 杨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研究[D]. 陈晓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耳鼻咽喉科护患纠纷[J]. 颜少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09)
  • [5]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 刘彦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16)
  • [6]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 杨玉学.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5)
  • [7]良性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体会[J]. 陈立新. 吉林医学, 2013(14)
  • [8]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方保珠. 淮海医药, 2013(02)
  • [9]急诊科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昌子艳,刘红,戴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2(10)
  • [10]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D]. 刘秀娜. 第三军医大学, 2012(11)

标签:;  ;  ;  

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和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