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一、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康鸿,李舒平[1](2021)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与农药的施用技术研究及实际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饮食营养与安全更加关注和重视,蔬菜无公害作为饮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已经在农业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无公害蔬菜简单来说,就是销售小于国家标准的蔬菜。生产过程中,无公害蔬菜会受到肥料与农药的直接影响。为了增加蔬菜产量,就需要将肥料与农药使用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主要以农药使用问题为主,在用药方面菜农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使在没有虫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防治效果,依然会使用高毒的农药,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蔬菜的品质,同时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相关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与农药的施用技术,确保其得到良好的应用。

吕建华[2](2021)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对策》文中指出1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及特征1.1概念无公害蔬菜指未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在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的标准之内。从广义上讲,无公害蔬菜主要特点为安全、优质、营养,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施加任何化学肥料,且蔬菜种植技术较为先进,为蔬菜种植及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有生产出来的蔬菜在进入市场前都需要经过严格检查。

杨忠群,张良文,罗冬梅[3](2020)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于蔬菜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公害蔬菜凭借自身绿色、原生态、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无公害蔬菜的产量及品质,认真做好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无公害蔬菜的特征,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探讨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策。

王传丽,李振梅[4](2020)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推广措施》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安全、健康无公害蔬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有庞大的蔬菜市场,但实际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连作导致的土壤劣化、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等,严重制约了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现状,总结了其在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技术推广措施,以期助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

雍雅君[5](2020)在《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农业资源总体趋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等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走向瓶颈阶段,农业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为平衡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转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技术传播,吸引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农业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主流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作用下的技术要素集聚是经营主体获得绿色农业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绿色化转型质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建设、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对当地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有一定借鉴价值。因此,影响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因素都有什么,其绿色化转型过程就是怎样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地理集聚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正向影响越来越显着。本文以农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集聚理论、绿色农业理论、绿色创新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集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和农业绿色化转型进行界定,构建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以河南省扶沟县绿色蔬菜产业为例,对种植农户、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经历了绿色技术的获取——绿色技术的吸收——绿色技术的采纳三个重要阶段。绿色技术的采纳由于经营主体的能力不同产生差异性结果。不同经营主体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同点。相同点:绿色农业技术起初都来源于能人的先导作用,并得益于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不同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采纳过程因其能力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点: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绿色技术更新和交流模式不同、对于地理邻近性的依赖程度也不同。(2)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自身素质、研发能力和地理邻近性等内部因素及环境规制、市场需求、技术来源、品牌建设等外部集聚因素均对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3)扶沟县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不同。在绿色技术的获取阶段,各经营主体都通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先导能人将绿色技术引进当地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将绿色技术传播开来。在绿色技术的吸收阶段,绿色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种植农户通过与能人交流、政府培训、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学习和吸收绿色技术,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内部研发和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进行学习吸收和本地化发展;合作社通过政府培训和科研院所推广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在绿色技术的采纳阶段,种植农户掌握绿色技术后扩大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企业通过技术交流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合作社通过向入社群众进行传授和推广,转变入社群众思想,开拓销售市场,吸引更多入社种植农户进行绿色化转型。(4)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起步较晚,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乡镇主要依靠自身便利的地理临近为基础发展绿色蔬菜农业,绿色农业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引进与本地转化为主的形式,绿色蔬菜种植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性环境规制及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推动绿色化转型,因此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自身研发条件、市场需求、环境规制、地理邻近性等因素的显着正向影响。

邱继丰[6](2019)在《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菜篮子”工程是保障蔬菜供给重大的民生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蔬菜种植的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蔬菜生产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大力加快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蔬菜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朝阳区位于长春市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基础条件雄厚,发展优质高效蔬菜产业对促进朝阳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和保障城市新鲜蔬菜产品供给有重要意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研究课题,通过查阅朝阳区农业农村局、地方志以及各镇农业站、办、所相关资料,运用农业产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了目前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如下:1.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技术推广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2)蔬菜种植结构单一,设施菜田需进一步发展(3)合作社发展尚不成熟(4)农资、蔬菜质量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5)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蔬菜加工附加值不高(6)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2.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为了使朝阳区蔬菜生产真正做到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发挥朝阳区在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蔬菜产业,做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针对这些问题科学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综合研判,提出促进朝阳区发展高标准蔬菜产业建议:(1)因地制宜,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2)充分利用水源保护地优势,顺势发展观光农业;(3)保证蔬菜标准园高质量建设,确立服务城市的新定位;(4)鼓励发展形成蔬菜生产的专业合作社;(5)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升菜农素质;(6)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加快产业发展进程;(7)加强生产监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发展;(8)培育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9)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实现多元品种供应城市。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蔬菜产业是保障蔬菜供给的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智慧园艺、设施园艺的发展,朝阳区将更加凸显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蔬菜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常雪艳[7](2017)在《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调查研究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部,县内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间充足,灌溉水资源多以祁连山融化的冰川雪水和地下水为主,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雏形。虽然近几年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连作障碍比较严重,农户在种植蔬菜时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肥使用量较少,加之降水偏少,灌溉量不足,蒸发量大,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土壤盐渍化,引起蔬菜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同时存在农户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及时,了解不全面,种植盲目性较大,种植结构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而永昌县地处甘肃中部,物流运输不完善,冷储能力不足,使农户在蔬菜上市时出现销售难的问题。地方监测体系的不完善,集约化种植的程度低,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诸多隐患。面对永昌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进行研究,提出永昌县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和建议:(1)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肥具有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效果。经研究发现,使用有机肥可使蔬菜产量增加20%30%,并能提前37天促使蔬菜成熟,可以显着改善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效。合理搭配使用有机肥、化肥和农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减少氮肥追施量,提倡追施叶面肥,科学施肥,提高无公害蔬菜产量。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发可降解农药,保障无公害蔬菜品质,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2)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加强政府引导,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减少农户种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示范,提高引领作用,建设高标准的无公害蔬菜示范种植园区,提高蔬菜产品产量以及产品品质。做大产业规模,向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3)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收入。优先在无公害蔬菜集中生产区实施蔬菜肥水一体化、道路硬化和渠系建设改造等配套工程。成立蔬菜产业协会,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种植户,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水平。(4)发展优势品牌,完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以优势品牌为主导,改善种植结构和无公害蔬菜种植体系,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提高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建立冷链存储设施。建设以主要乡镇蔬菜市场为龙头,乡镇农贸市场为中心,微型产地市场为依托的蔬菜产销网络,大力推动农户超市对接、电子商务以及定点直销等销售方式,建立蔬菜储存、初步加工、精品包装、运输销售一体化的营销体系。

吴学萍[8](2014)在《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消费者们渴望能够吃到安全、健康高质量的蔬菜,既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定义是蔬菜商品在栽培过程中不被大气、水质、土壤有害物质污染及其产品在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无公害蔬菜就是对蔬菜实现健康、无污染、安全、优质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对蔬菜的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当前,无公害蔬菜发展已成为趋势,也是成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它既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有利于人体健康,也是出口占领国际农产品市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全面提高蔬菜的质量成为了人们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无公害蔬菜也成为了现在生产者追求的目标和消费者消费的热点。文本主要分析了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在地理环境、品种结构、品牌经营和市场方面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湖州无公害蔬菜发展在生产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生产水平较低,加工发展、种植设施落后,监测存在的为题、污染问题以及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提出了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与监管体系、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标准体系、强化无公害蔬菜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培育无公害蔬菜市场、抓好无公害蔬菜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现有种植者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无公害蔬菜发展、大力推广病虫防治措施、科学施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10点建议,最后对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湖州市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具有潜力,这也促使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蔬菜品质提高,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也让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无公害蔬菜发展也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崔言民[9](2012)在《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毒豇豆、毒韭菜等多种农产品中毒事件,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已是必然趋势。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成为蔬菜供销市场关注的焦点与发展方向。但是我国无公害蔬菜产业自身生产模式以及发展的外部条件都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无公害蔬菜产业对农村经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削弱了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无论是从蔬菜产业的自身发展,还是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国际需求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来看,都需要对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及其效益进行比较研究。从产业组织理论、经济效率理论与营销理论出发对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益进行理论分析,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分析基础。根据已有资料对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通过研究当前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进一步展开实证研究。对农户家庭生产模式、蔬菜协会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农业企业模式和产业一体化模式多种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定性描述与对比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生产组织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利用青岛、潍坊等地区统计调研数据对上述各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定量效益分析:一是通过成本结构与产出收益的角度进行比较;二是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种模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最优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结合理论和调研情况归纳出“公司+基地+农户互助组”这种纵向一体化模式是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方向。同时,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产业一体化模式下生产及营销整个流程提出优化建议:生产方面从产地环境选择、生产基地选择建设、生产质量管理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营销模式方面从市场机会分析、市场定位、品牌策略、营销渠道策略和配送模式选择五个方面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所研究的五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组织模式中,现代农业企业模式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最高;农户家庭生产模式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蔬菜协会模式通过协会组织农户相互合作,提高规模、风险共担;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通过相互合作、统一生产和管理,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产业一体化模式采取规模化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效益最高。从成本、产出和利润的综合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到,产业一体化模式其成本高于现代农业企业模式、蔬菜协会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与农户家庭生产模式接近,但其收益和利润都最高,相对于其他模式,其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从数据包络分析的结果可知,不论从总的投入产出分析还是从每亩的投入产出分析,产业一体化模式的效益都达到了最优,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现代农业企业模式和蔬菜协会模式,农户家庭生产模式的效益最低。综合比较以上几种模式的优缺点和生产效益,可以发现,产业一体化生产模式是较为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的生产组织模式。但是产业一体化模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必须客观对待产业一体化模式的优缺点,对产业一体化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此为基础发展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并且在实施产业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市场定位、营销组合与营销渠道策略、配送模式多个方面的营销发展工作,有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其对生产过程的良性促进。最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从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内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为保护参与各方利益,提高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应在内部环境方面加强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完善组织内各参与方的契约关系;加强对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宣传,引导农户参与生产;培养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无公害蔬菜一体化组织品牌建设。外部环境方面: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创新,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无公害蔬菜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蔬菜生产供应管理专业机构;以非农产业发展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创新。

严惠麒[10](2010)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策略行为研究 ——以T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户作为我国蔬菜的主要生产主体,其生产策略行为直接关系到蔬菜的质量安全。本文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利用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T村为调查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策略行为的实现。通过研究发现:一是农户对无公害蔬菜及其安全生产标准、对食用不安全蔬菜引发后果、对政府监管以及相关社会和市场经济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等的认知,直接决定着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水平。二是结构性要素对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受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资源因素影响,与性别、耕地面积、蔬菜种植面积无关;受感知到的违反政府监管被发现的可能性的影响,与农户感知的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及惩罚力度无关;受无公害蔬菜价格、预期效益的影响,与无公害蔬菜市场风险、生产成本无关;受道德观、社会舆论的影响,与媒体监督、荣誉观无关。三是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策略行为选择过程中,运用实践意识与话语意识对其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进行反思性监控,以维护本体性安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认知能力有限,拥有技术与信息条件有限,导致生产过程中意外后果的出现;根据结构二重性,这些非意图后果又构成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农户的有限理性及其生产策略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可逆性等,要求形成政府、农户与专业合作社的智力叠加,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实现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

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与农药的施用技术研究及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技术
    1.1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的选择
    1.2 合理施用肥料
    1.3 科学的施肥方法
2 无公害蔬菜的农药使用技术
    2.1 选择应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2.2 控制农药应用的安全间隔期
    2.3 保证农药施用剂量正确
3 结语

(2)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
    1.2 特征
2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2.1 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
    2.2 培育优良的蔬菜品种
    2.3 田间管理技术
    2.4 合理灌溉
    2.5 推行无公害施肥技术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3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对策
    3.1 加强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3.2 建立市场追溯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3.3 加强安全标准化生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无公害蔬菜的特征概述
2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分析
    2.1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2 选择培育优良的蔬菜品种
    2.3 合理制定栽培制度
    2.4 合理灌溉
    2.5 推行无公害施肥技术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2.6.1 农业防治
        2.6.2 生物防治
        2.6.3 物理防治
        2.6.4 合理使用药物
3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对策探讨
    3.1 实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3.2 建立市场追溯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3 加强安全标准化生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4 结语

(4)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推广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连作问题严重
    1.2 生产科技水平低
        1.2.1 管理水平落后
        1.2.2 盲目使用农药
        1.2.3 化肥施用不合理
    1.3 缺乏相应的市场规则
2 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措施及和推广建议
    2.1 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的重视
    2.2 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
        2.2.1 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
        2.2.2 探索高效农技推广模式
    2.3 建立无公害蔬菜管理体系
    2.4 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4.1 加强预防
        2.4.2 推广综合防治措施

(5)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1.2.2 绿色农业研究综述
        1.2.3 农业绿色化转型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集聚区
        2.1.2 经营主体
        2.1.3 绿色农业
        2.1.4 农业绿色化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绿色农业理论
        2.2.3 绿色创新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3 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理论分析
    3.1 经营主体农业绿色转型过程
        3.1.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3.1.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3.1.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3.2 经营主体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环境
4 扶沟县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
    4.1 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概况
        4.1.1 扶沟县农业发展概况
        4.1.2 扶沟县绿色农业及经营主体概况
    4.2 蔬菜产业集聚区绿色化经营主体特征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2 绿色化经营主体概况分析
    4.3 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分析
        4.3.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4.3.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4.3.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5 扶沟县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2 分析结果
        5.2.1 研发水平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5.2.2 环境规制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5.2.3 市场需求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5.2.4 地理临近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5.2.5 地理临近和技术来源是种植农户绿色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种植农户自身素质
        6.2.2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合作社组织管理作用
        6.2.3 加强企业带头作用,逐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协作
        6.2.4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制度保障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3 合作社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6)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对朝阳区的启示
        1.2.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1.2.2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1.2.3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对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蔬菜产业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3.1 朝阳区发展蔬菜产业的基础条件
        3.1.1 区位优越
        3.1.2 生态优势
        3.1.3 基础优势
        3.1.4 政策优势
    3.2 蔬菜标准园的建设
        3.2.1 园区建设情况
        3.2.2 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3.2.3 园区生产基本情况
        3.2.4 创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3.3 千顷蔬菜基地建设
        3.3.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3.3.2 基本原则
        3.3.3 建设规模
        3.3.4 重点项目及工程建设标准
        3.3.5 蔬菜基地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渠道
        3.3.6 蔬菜基地项目效益
        3.3.7 保障措施
    3.4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3.4.1 示范区基本情况
        3.4.2 示范区建设进展
        3.4.3 主要实施办法
    3.5 朝阳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3.5.1 农药使用
        3.5.2 肥料使用
        3.5.3 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3.5.4 无公害蔬菜重点建设项目
    3.6 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采摘园的发展
        3.6.1 蔬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3.6.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3.6.3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财政扶持情况
    3.7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3.7.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变化情况
        3.7.2 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
        3.7.3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
第四章 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4.1.1 农村实用人才水平偏低
        4.1.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多
        4.1.3 蔬菜种植结构单一,设施菜田需进一步发展
        4.1.4 蔬菜加工附加值不高
        4.1.5 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
        4.1.6 质量监管不到位
        4.1.7 合作社发展尚不成熟
    4.2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科学
        4.2.2 农户的菜田生产方法过于粗放
        4.2.3 企业发展不足
        4.2.4 蔬菜的深加工程度不够
        4.2.5 蔬菜标准园内设施蔬菜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
        4.2.6 质量监管机构不完善、人员缺乏
        4.2.7 合作社缺乏强劲的运营机制
第五章 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5.1 进一步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5.1.1 因地制宜,加快模块化蔬菜基地建设
        5.1.2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初步形成蔬菜市场
        5.1.3 大力提升抗灾减灾的能力
    5.2 充分利用水源保护地优势,顺势发展观光农业
        5.2.1 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5.2.2 结合农业观光发展采摘园
        5.2.3 开发旅游项目,注重参与蔬菜生产项目的设置
    5.3 保证蔬菜标准园高质量建设,确立服务城市的新定位
        5.3.1 保证蔬菜园区的建设用地
        5.3.2 避开城市近郊,菜田向中远郊发展
        5.3.3 加大机械化水平,进行标准园建设
    5.4 鼓励发展形成蔬菜生产的专业合作社
    5.5 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升菜农素质
        5.5.1 注重选拔科技示范户
        5.5.2 选拔培育科技指导员
        5.5.3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
        5.5.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年轻职业菜农
    5.6 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5.6.1 关注温室大棚质量的提升
        5.6.2 改善提高大棚的基础功能
        5.6.3 引导菜农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误区
    5.7 加强生产监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发展
        5.7.1 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监管,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5.7.2 推行市场准入机制
        5.7.3 加强法律宣传,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5.8 培育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
        5.8.1 落实优惠政策,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品牌
        5.8.2 依托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
    5.9 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实现多元品种供应城市
        5.9.1 调整蔬菜种植的品种结构,倡导菜田精细化管理
        5.9.2 倡导农户对菜田精细化管理
        5.9.3 建立农民蔬菜直销市场,减少中间环节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调查研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无公害蔬菜的定义
        1.1.2 无公害蔬菜的分类
    1.2 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蔬菜生产发展的趋势
2 影响蔬菜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种子
    2.2 土壤
    2.3 肥料
    2.4 农药
    2.5 灌溉用水
3 永昌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
    3.1 永昌县蔬菜生产变革
    3.2 永昌县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产业的优势
        3.2.1 气候冷凉
        3.2.2 有机肥源充足
        3.2.3 水质优,灌溉便利
        3.2.4 季节优势
        3.2.5 劳动力优势
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4.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3 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4.4 调查问卷样表
    4.5 技术路线
5 调查结果
    5.1 永昌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5.1.1 生产规模显着增大
        5.1.2 试验示范点建设不断创新
        5.1.3 特色产品主导作用明显
    5.2 永昌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连茬种植情况严重
        5.2.2 化肥施用过量,有机肥施用较少
        5.2.3 降水偏少,灌溉量不足,干旱严重
        5.2.4 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及时,种植盲目性大
        5.2.5 物流运输不完善,仓储能力不足
        5.2.6 地方监测体系不完善,集约化程度低
6 调查结论
7 永昌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方案及建议
    7.1 永昌县发展无公害蔬菜施肥及施药方案
        7.1.1 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
        7.1.2 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发可降解农药
        7.1.3 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实行轮作倒茬
    7.2 永昌县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政策性建议
        7.2.1 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引导,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7.2.2 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收入
        7.2.3 建立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提升产业优势
        7.2.4 发展优势品牌,完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7.3 永昌县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8)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清单
1 绪论
2 国内外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2.1 国外无公害蔬菜业展状况
        2.1.1 美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2.1.2 日本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2.1.3 以色列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2.2 中国蔬菜业发展状况
    2.3 国内无公害蔬菜发展历程
    2.4 蔬菜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湖州市无公害蔬菜的现状
    3.1 地理环境优越
    3.2 湖州市蔬菜种植现状
    3.3 品种结构渐趋合理
    3.4 品牌经营出具规模
    3.5 无公害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
    3.6 科学技术对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影响加大
4 无公害蔬菜的存在的问题
    4.1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建设滞后
    4.2 产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加工发展滞后
    4.3 无公害蔬菜产业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4.4 污染问题仍旧十分严重
    4.5 种植设施落后,监测上存在问题
5 湖州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
    5.1 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与监管体系
    5.2 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标准体系
    5.3 强化无公害蔬菜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5.4 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5.5 培育无公害蔬菜市场
    5.6 抓好无公害蔬菜保障体系的建设
    5.7 提高现有种植者素质
    5.8 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无公害蔬菜发展
    5.9 科学施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10 大力推广病虫防治措施
6 湖州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
    6.1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缺口大
    6.2 经济效益显着
    6.3 有利于促进科学进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4 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6.5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未来
8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本文的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
    0.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4.1 研究内容
        0.4.2 技术路线
        0.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5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0.5.1 研究方法介绍
        0.5.2 数据说明
    0.6 创新点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理论基础
        1.2.1 产业组织理论
        1.2.2 经济效率理论
        1.2.3 营销理论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1.3.2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效率的研究
        1.3.3 关于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研究
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2.1 山东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
    2.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2.2.1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地区分布
        2.2.2 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
    2.3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问题
        2.3.1 质量不足
        2.3.2 资金投入不足
        2.3.3 技术服务薄弱
        2.3.4 产业化程度低
3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
    3.1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
        3.1.1 农户家庭生产模式
        3.1.2 蔬菜协会模式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
        3.1.4 现代农业企业模式
        3.1.5 产业一体化模式
    3.2 不同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整体评价
        3.2.1 农户家庭生产模式整体评价
        3.2.2 蔬菜协会模式整体评价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整体评价
        3.2.4 现代农业企业模式整体评价
        3.2.5 产业一体化模式整体评价
4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4.1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综合比较分析
        4.1.1 不同组织模式下成本结构比较
        4.1.2 不同组织模式下产出收益比较
        4.1.3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润比较
    4.2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数据包络分析
        4.2.1 模型方法介绍
        4.2.2 总量投入产出模型
        4.2.3 单位投入产出模型
    4.3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效益的总体评价
5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5.1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
        5.1.1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背景
        5.1.2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目标
        5.1.3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基本要求
        5.1.4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具体模式
    5.2 无公害蔬菜种植产地环境选择
        5.2.1 农业环境的定义
        5.2.2 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要素的基本要求
    5.3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
        5.3.1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基本条件
        5.3.2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位置选择
    5.4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5.4.1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原则
        5.4.2 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规模及种植品种的选择
        5.4.3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内容
    5.5 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管理
        5.5.1 全面质量管理
        5.5.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5.5.3 无公害蔬菜的采后处理
6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下营销模式优化研究
    6.1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概念
    6.2 无公害蔬菜市场机会分析
        6.2.1 无公害蔬菜的主要消费群体
        6.2.2 无公害蔬菜购买行为的特点
        6.2.3 影响消费者购买无公害蔬菜的因素
    6.3 无公害蔬菜市场定位
        6.3.1 市场细分
        6.3.2 无公害蔬菜目标市场选择
        6.3.3 无公害蔬菜市场定位
    6.4 无公害蔬菜品牌策略
        6.4.1 品牌建设的作用
        6.4.2 无公害蔬菜品牌建设的意义
        6.4.3 无公害蔬菜品牌策略
        6.4.4 无公害蔬菜品牌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6.5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策略
        6.5.1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的类型
        6.5.2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策略
    6.6 无公害蔬菜配送模式选择
        6.6.1 无公害蔬菜配送的特点
        6.6.2 当前我国蔬菜配送模式
        6.6.3 无公害蔬菜配送模式创新
7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7.1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内部环境优化对策
        7.1.1 完善组织内各参与方的契约关系,保护参与各方利益
        7.1.2 加强对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宣传,引导农户参与生产
        7.1.3 培育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
        7.1.4 加强无公害蔬菜一体化组织品牌建设
        7.1.5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
    7.2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外部环境优化对策
        7.2.1 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7.2.2 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政策环境
        7.2.3 加快科技创新,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无公害蔬菜科技创新体系
        7.2.4 建立蔬菜生产供应管理专门机构
        7.2.5 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创新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ABSTRACT
Contents
0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Research significance
    0.3 Research objectives
    0.4 Research content, technical routes and key problems to beresolved
        0.4.1 Research content
        0.4.2 Technical routes
        0.4.3 Key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0.5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declaration
        0.5.1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0.5.2 Data declaration
    0.6 Innovation points
Chapter 1 Defini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foundation
    1.1 Defini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1.2.1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1.2.2 Economic efficiency theory
        1.2.3 Marketing theory
    1.3 Literature review
        1.3.1 Research abou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and efficiency
        1.3.2 Studies 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1.3.3 Studies on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form
Chapter 2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ollution-free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handong
    2.1 The history of Shandong vegetable industry
    2.2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dong pollution-free vegetabledevelopment
        2.2.1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lantation
        2.2.2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y
    2.3 Problems of Shandong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2.3.1 Lack of quality
        2.3.2 Lack of capital investment
        2.3.3 Weak technical service
        2.3.4 Low levels of organization
Chapter 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models in Shandong
    3.1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3.1.1 Farmer-self production mode
        3.1.2 Vegetable association mode
        3.1.3 Organization mode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3.1.4 Moder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mode
        3.1.5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
    3.2 Holistic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pollution-free vegetable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s
        3.2.1 Holistic evaluation of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mode
        3.2.2 Holistic evaluation of vegetable association mode
        3.2.3 Holistic evaluation of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3.2.4 Holistic eval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company mode
        3.2.5 Holistic evaluation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
Chapter 4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4.1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organization models
        4.1.1 Comparison of cost structure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 models
        4.1.2 Comparison of output revenue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 models
        4.1.3 Comparison of profit of different models
    4.2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models
        4.2.1 Model mythology introduction
        4.2.2 Total input and output model
        4.2.3 Unit input and output model
    4.3 Ho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ie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organization models
Chapter 5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 model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y production in Shandong
    5.1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model optimization
        5.1.1 Background of production model optimization
        5.1.2 The targe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5.1.3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5.1.4 The concrete model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5.2 Environment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lantation
        5.2.1 Defini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5.2.2 Basic environmental factor requirem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5.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selection
        5.3.1 Selection condi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5.3.2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5.4 Constru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5.4.1 Construction principle for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ase
        5.4.2 Selection of plantation scale and species in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
        5.4.3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ase
    5.5 Quality managem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5.5.1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5.5.2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5.5.3 Post-harvest process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Chapter 6 Marketing mod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
    6.1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6.2 Opportunity analysi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
        6.2.1 Main consumption group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2.2 The character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urchasing behavior
        6.2.3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sumers to buy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3 Market position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3.1 Market segmentation
        6.3.2 Selection of target marke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3.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 positioning
    6.4 Brand strategy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4.1 The function of brand establishment
        6.4.2 The mean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construction
        6.4.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strategy
        6.4.4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decision
    6.5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ing channel strategy
        6.5.1 The type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ing channel
        6.5.2 Marketing channel strategy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6.6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6.6.1 Character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6.6.2 Current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in China
        6.6.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innovation
Chapter 7 Policy recomme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7.1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7.1.1 Improving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organization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7.1.2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the new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guide the farmers involve in the production
        7.1.3 Occupation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7.1.4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organizations brand building
        7.1.5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chain
    7.2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7.2.1 Creating a favorable market environment
        7.2.2 To improv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of the optimizing of 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7.2.3 to speed up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7.2.4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supply management
        7.2.5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CHAPTER 8 RESEARCH CONCLUSION
Chapter 8 Research conclusion
    8.1 Research conclusion
    8.2 The deficiencies of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
Curriculum Vitae
    Education experience
    Working experience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10)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策略行为研究 ——以T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状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分析视角与理论选择
        2.1.1 关于行动着的主体的理论
        2.1.2 结构化理论
        2.1.3 对策略行为的分析
    2.2 研究假设与主要概念的界定
        2.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2.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方法
        2.3.2 资料分析方法
    2.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4.1 调查地点简介
        2.4.2 调查地点的选定及调查的主要内容
        2.4.3 具体调查对象
        2.4.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中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
    3.1 T村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社会认知结构
        3.1.1 T村农户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
        3.1.2 T村农户对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标准的认知
        3.1.3 T村农户对食用不安全蔬菜引发后果的认知
    3.2 T村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中的结构性要素
        3.2.1 T村农户对政府监管的认知
        3.2.2 T村农户对经济因素的认知
        3.2.3 T村农户对社会因素的认知
    3.3 小结
第四章 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策略行为
    4.1 T村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行为
        4.1.1 T村农户农药使用
        4.1.2 T村农户化肥使用
        4.1.3 T村农户追肥技术、病虫防治技术、杂草控制技术使用
        4.1.4 T村农户蔬菜的清洗、包装与保鲜
    4.2 T村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中结构性要素的影响
        4.2.1 农户主体特征对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
        4.2.2 政府监管对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
        4.2.3 经济因素对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
        4.2.4 社会因素对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行动中的意外后果
    5.1 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行动中的反思性与本体性安全的实现
    5.2 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行动过程中意外后果的出现
    5.3 结构化理论下农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策略行为的实现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6.1 研究发现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与农药的施用技术研究及实际应用[J]. 李康鸿,李舒平.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8)
  • [2]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对策[J]. 吕建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02)
  • [3]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 杨忠群,张良文,罗冬梅. 农业与技术, 2020(12)
  • [4]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推广措施[J]. 王传丽,李振梅. 中国果菜, 2020(06)
  • [5]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D]. 雍雅君. 河南大学, 2020(02)
  • [6]长春市朝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邱继丰. 吉林大学, 2019(03)
  • [7]永昌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调查研究及发展建议[D]. 常雪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1)
  • [8]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D]. 吴学萍. 浙江大学, 2014(03)
  • [9]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D]. 崔言民.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10]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策略行为研究 ——以T村为例[D]. 严惠麒. 中南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