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日照市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

2001年日照市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

一、日照市2001年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丁晓[1](2021)在《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D镇为例》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各类社会救助措施依旧需要持续发力。农村低保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线,通过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很多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农村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缓和了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同时,乡镇政府作为我国行政区划层级的基层政府,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而言,乡镇政府是与政策目标群体联系最为密切的政策执行主体。因此,将乡镇作为考察样本,能清晰反映执行情况,全面反映其执行图景。在大量查阅梳理国内外低保政策执行现状的基础上,具体阐述农村低保相关概念及特点,选取D镇为考察样本,重点结合公共政策执行理论,采取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对该镇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存在政策宣传效果不佳,出现对政策认识不够深入、参与政策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政策实施出现偏差,出现过度倚重村委会、错保问题频出等现象;动态管理成效微弱,出现福利依赖等问题;监督激励工作不到位,出现公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从强化政策执行机构主体责任、加强政策目标群体的宣传和引导、改善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农村低保政策关乎贫困农民的生存、关乎社会的公平、关乎国家的稳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低保政策作用,应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强化宣传实施监管全过程,应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从保障低保工作人员配置、加强人员培训、保障工作经费等方面努力;重视目标群体的宣传引导,注重改进宣传方式,提高知晓率、激发参与性;要强化监管力度、细化动态管理机制,同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元救助体系,减轻低保救助压力,使政策定位得以回归。

李凤楠[2](2019)在《日照市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城乡两级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是国民疾病预防控制的第一道屏障,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打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二元化现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力、物力、人力的均衡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至关重要。本文以日照市岚山区为例,从资源配置、项目执行和实施效果三方面对其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其次,以日照市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按照指标体系框架详细分析了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分布方面的资源配置不达标、医疗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项目执行方面的公共卫生供给低效率、网络配置不均问题,实施效果方面的服务质量不高、医患信任危机问题等。再次,对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非均等化进行深入分析,发掘出财政配套不合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服务单一、缺乏信息化建设、服务对象层次不一、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促进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即通过统筹卫生资源结构机制,重视卫生人力培养,积极探索服务模型创新发展,优化卫生信息网,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意识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总结理论基础,通过抽样数据对比、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等对日照市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研究,创新点在于以日照市岚山区作为研究客体,整理出相适应的具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级指标体系,通过对服务机会、过程、结果三方面分析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徐向菲[3](2017)在《“空巢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日照市D村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青年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加之城乡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使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越发严峻,包括大量空巢老年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口,在经济状况、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都缺乏充足的资源。针对此背景,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选取空巢化较为严重的D村200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经济状况、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精神状况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活照料类、医疗保健类、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状况及各类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等进行重点分析,着重了解空巢老年人与非空巢老年人各类服务需求方面的异同性及影响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首先,D村老年人存在经济状况不理想、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及精神较为空虚等情况;其次,D村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类、医疗保健类、精神慰藉类服务都存有较为明显的需求,尤其对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最为突出,而空巢老年人则对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更为强烈。再次,在各类服务的不同项目中,对生存类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要强于增值发展类服务项目的需求,且空巢老年人体现尤为明显。最后,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方面,总体来看,微观因素中年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空巢、宗教信仰等因素都对各类服务需求有一定的影响,宏观因素中服务水平、观念意识等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但不同类型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又不尽相同。基于此,对各类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加强多元化供给体系的建立,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社区养老服务按需、精准进行供给配置势在必行。

刘学莉[4](2016)在《日照市卷烟销售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烟草行业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相继加入WTO与《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企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因此要提高行业竞争力来应对外界压力。为了精准的对日照市卷烟销售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日照市卷烟销售量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调查研究了2011-2015年日照市各区县卷烟销售数据和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并运用spss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卷烟销售量达到极显着相关水平,GDP与卷烟销售量呈正相关关系。日照市2015年的卷烟销售总量为10.56万箱,2011-2014年销量年平均增长率是2.19%,2014年日照卷烟销售量达到11.42万箱,而2015年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卷烟销售量出现下降现象。日照市各区县销量存在较大差异,东港区销售量最大,销售量增长趋势与全市一致,岚山区销售量最小。日照市销售额总量与销售量增长趋势一致,2011-2014年逐年增长,2015年销售总额减少,东港、五莲、岚山销售额总量增长趋势与全市一致,莒县销售总额增长趋势与全市略有差异。日照市单箱值和销售毛利额在2011-2015年呈增长趋势。2.消费水平对一、二类卷烟销售量呈正相关关系,尤其对二类卷烟销售量影响最明显,相关系数为0.962,达极显着相关水平,随着日照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二类卷烟销售量发展潜力较大,卷烟销售结构随之提升。近年来,日照市各类卷烟销售结构为:三类烟卷烟销售量>四类烟卷烟销售量>一类烟卷烟销售量>二类烟卷烟销售量>五类烟卷烟销售量,销售量最高的是三、四类卷烟,是日照市居民首选的卷烟类型,随着日照市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日照二、三类卷烟的销售量也逐步加大,逐渐成为日照市居民的主要卷烟消费类型。一、二类卷烟的销售量仅次于三、四类卷烟,一、二类卷烟整体呈增长趋势,五类卷烟销售量最小且销售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消费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一定差异,各区县销售结构与全市略有差异,东港区和岚山区一类烟销售量大于四类烟销售量,虽然一类卷烟的单条价格较高,但仍存在较高的消费需求,与一类烟作为礼品烟销售、在商业活动上作为招待用烟、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密切相关。莒县二类烟销售量最少,东港区和岚山区的销售结构较高。3.日照市GDP和各产业均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2015年日照市GDP达到1670.8亿,各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最大,第三产业发展平稳,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得到优化,从而能够拉动卷烟销售量的增加。卷烟平均零售条价也是影响日照市卷烟销售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日照市卷烟零售条价逐步上升,2015年达到107.71元/条。4.卷烟品牌集中度对卷烟销量影响较大,在销卷烟品牌数量和品牌规格也对卷烟销售量有一定影响,品牌宽度的变化对品牌集中度影响较大,当卷烟规格增加时,品牌集中度随之增大,随之会影响品牌的市场份额。所以品牌压缩时,品牌集中度随之增加,品牌宽度增加时,品牌集中度增加。

井淇[5](2016)在《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方向和共同追求。维护国民健康是各国政府共同而普遍的责任,已成为全球共识。全民健康覆盖是《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的主题,即确保人人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所需医疗卫生服务,而投入、卫生筹资、基础设施和信息等卫生资源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着成绩,基本建立了覆盖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和医药卫生服务体制和系统,对于疾病的基本预防控制和治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名列前茅。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较少、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与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健康中国”也正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在整个医药卫生体系中,卫生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成为各地需要面临的问题。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卫生计生事业也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卫生资源总体居全国先进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凸显。当前,山东省正处“十三五”开局之年和加速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时期,这对山东省卫生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对于应对新的形势、推动山东省卫生事业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为妥善应对新的发展趋势,为山东省中长期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有必要对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进行现状和回顾性分析,探明优势,厘清存在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着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如何,处于何种变化趋势,有哪些特点,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水平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是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与利用如何,有何变化?三是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效率现状与趋势如何,是否能够完成相关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四是未来5-10年山东省中长期主要卫生资源预计达到多少?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山东省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 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获得的文献资料,还通过浏览WHO、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官方网站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等统计资料;三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山东省相关数据。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了描述性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利用描述性分析,公平性情况利用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效率评价利用了数据包络(DEA)相关模型进行分析,TOPSIS法和可拓优度评价法则被应用与综合评价部分,最后综合利用GM(1,1)预测模型以及卫生服务需要量(需求量)法、卫生服务目标法等方法对山东省人口和卫生资源进行预测。研究结果1.山东省财政、人口与健康:①截至2014年末,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3位,人均GDP位居全国第10位。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达到8.44%,是2005年3.71%两倍多。但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逐年降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山东省对于医疗卫生支出增速存在着较大压力②全省常住人口9789.43万人,较2005年增长5.85%,位居全国第2位。对2015年-2025年的人口进行预测,得到2020年和2025年山东人口预计分别达到1.011-1.022亿人和1.036-1.059亿人。总的抚养比、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较2005年均有所上升,调查地区的城乡居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均在15.0%以上。随着人口增长,老年人口的增多,山东省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短期内“全面两孩”人口政策对这一趋势的扭转影响有限③人均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75岁增加到2014年的78岁,比全国期望寿命高3.5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22.13/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4.6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11.87%o下降到2014年的5.30%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5年的13.72‰下降到2014年的6.48‰。其中,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还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21.7/10万、11.7‰,说明山东省居民的健康水平持续向好。2.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①山东省卫生资源总量方面,医疗卫生机构数第3位,医院数第1位,其中非公立医疗机构数量2005-2014年均增长率21.14%;卫生人员第1位,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位居全国第5位(管理、工勤人员占全部人员的比例方面山东省仅高于西藏,整体比例偏低,为7.87%,低于东部平均水平的11.80%),执业(助理)医师中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数居全国第7位;床位数位居全国第1位;医疗卫生机构总资产3位;卫生总费用位居全国第2位,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25.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1%,位居全国第26位;通过综合评价结果看,山东省在全国的位置处于第10位。②人均卫生资源水平方面,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超出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排全国第6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略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排全国第7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高于东部平均水平排全国第6位;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远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水平,仅居全国21位;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排在全国第13位;人均卫生费用位居全国17位。③全省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的总诊疗人次(6.32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4.95亿人次(增长近30%),年均增长18.51%,居民平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46次。2014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1501.14万人,比2005年增加927.69万人(2014年是2005年的1.6倍)。3.居民就医可及性与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①2013年和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城乡被调查家庭距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和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比例均占80%左右;②两次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居民两周患病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农村两周患病率较城市更高,且女性两周患病率总体高于男性。55及以上年龄组两周患病率2013年较2008年增长幅度巨大:2013年调查两周患病者中,80.1%的患病是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两次调查前五位疾病系统别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及营养代谢、肌肉骨骼、消化系统疾病,但构成上发生明显改变。两周患病按照疾病别分析来看,2013年处于前五位的分别是: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③2013年调查中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比例为80.9%比2008年大幅提高;两次调查显示,居民在卫生院、诊所、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比例均在70%以上;与2008年相比,2013年各年龄组居民住院率均有所升高,农村居民住院率增长迅速。与2008年相比,2013年山东省居民各年龄组人群未住院率普遍下降趋势,且应住院未住院比例集中在35岁及以上的四个年龄组。4.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①公平性方面,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和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中除了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按面积分布基尼系数仍高于0.2,其余指标均低于0.2,其中卫生机构数量按面积分布公平性出现下降趋势。地区公平性呈不断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了历年的最优值。城乡卫生资源总量比较方面有逐年扩大趋势,2014年城乡卫生资源总量差距增加。千人均卫生资源方面,2010年以来,山东省医院数量城乡千人均水平差异呈下降趋势。②效率方面,2014年临沂、德州和菏泽3地综合效率值为1,占全省地区总数17.65%。其它14个地区综合效率值小于1;临沂、德州、菏泽、日照和莱芜5地的技术效率得分为1,占总体的29.4%,其它12个地区技术效率小于1;临沂、德州、聊城和菏泽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说明同等比例投入可以获得相应的产出,而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和济宁5地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应当适当控制卫生资源投入量,加强卫生资源的内部结构调整,而淄博、枣庄、东营、泰安、威海、日照、莱芜和滨州8地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应当适当增加卫生资源投入。14个非DEA有效地市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DEA有效的地市,投入要素普遍过高,特别是机构资产要素,最低过剩比例为25%,最高的济南市达到了65%;威海和聊城的产出要素方面的总诊疗人次数出现比较明显的产出不足,分别为39%和16%。2014年17地市中有9个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表示有53%的地区效率比2013年有进步。2010-2014年5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分地市来看,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和滨州7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地区中,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综合效率提高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未提高的地区中,未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综合效率不变或下降,技术进步指数下降。③现有发展目标下,无法按期完成所有的规划目标,还需在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疾控机构人力配置、地区床位控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比例和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低方面还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整配置,在未来规划时要注意目标值的测算和调整。5.卫生资源的预测:综合利用卫生服务需要法(需求法)和卫生服务目标法以及GM(1,1)法进行预测,通过比较验证,卫生服务目标法预测的结果较大,而卫生服务需求法测得的结果较小。因此采用综合卫生服务需要法与GM(1,1)模型法两种方法高低限值作为山东省2015年-2025年相关卫生资源参考值区间。结果为2020年和2025年医生数分别达到27.72-31.26万人和30.56-40.69万人;护士数分别达到34.65-39.08万人和38.21-50.86万人;床位数分别达到45.53-74.34万张和58.50-94.37万张。以上结果是在人口预测基础进行的,由于“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影响还未显现,未来5-10年的人口增速还可能加快,而且三种卫生资源2009-2014年和2005-2014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达到4.96%、11.69%、7.62%和5.62%、10.70%、7.98%,基于此,本研究结果相对保守。因此,我们可以综合2020年和2025年预测值的年均增长率上限作为规划目标值。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山东省卫生资源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配置水平不断提高,卫生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处于中上水平,主要卫生人力资源均高于东部平均水平,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水平与山东省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相一致。但是管理、工勤人员占卫生人员的比例与每万人全科医师数相对落后,分别低于东部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占比相对不高,个人支出占比较高,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过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总体来说山东省居民就医可及性较好;针对农村居民、女性、老年人和儿童特点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提供应当着重考虑增加相应配置;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别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就诊率增幅明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居民首要的就医渠道;农村居民的住院需求比城市居民更加强烈。3.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地理和经济水平分布公平性以及地区间公平性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当前处于较好状态,其中地区总体差异中卫生资源配置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仍是影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山东省卫生资源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所选指标的比值接近1。卫生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有效地区较少,相对于DEA有效的地市,其它地市普遍存在着投入过剩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呈降低趋势,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等政策文件约束力不足,若干卫生资源配置目标没有实现。4.根据预测结果,山东省医生数和护士数等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保持稳定增长状态,医生数、护士数和床位数2015年开始分别要分别保持5%以上、7%-8%以及6%-7%的年均增长率,卫生资源增长面临着一定压力,需要合理进行前瞻性规划与配置。基于研究结论和形势与挑战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强卫生资源配置针对性,应对形势和挑战;三统筹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监督考核;四是调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弥补不足。

王洁[6](2016)在《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卫生事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其涉及到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建国以来,我国医改之路虽然经历了艰辛的探索,但尚未有特别明显的成果。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了到2020年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明确了具体的措施和前期的改革重点,为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吹响了号角。为全面推进医改工作,日照市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逐步落实各项医改任务,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构建全民医保体系、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结合实际创新开展了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等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药品费用有了明显下降、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等。同时,对比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日照的医改工作也存在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突破不大、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压力大、基本药物制度尚存不足、绩效考核亟待完善等问题。文章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表现,从制度的设计、执行等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创新性的从微观层面对相关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剖析,特别强调了政策的制定者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政策的可执行性。文中还对比了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的医药卫生制度体系,总结出了对我们下一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最后,针对下步深化医改工作,文章提出完善医改理论政策体系,共同发挥好市场的竞争作用和政府的管理职能,充分借鉴好国外成熟的经验,做好医改工作的宏观设计,强力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等执行性较强的建议。

冯艳[7](2015)在《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因此,如何反贫困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难题。然而,直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虽然经过长期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已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还在逐渐拉大且日益严重,致使彻底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加速人们摆脱贫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使人们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市、县级的区域贫困度的测度、识别,并对区域致贫因素及反贫困战略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区域贫困问题是贫困研究领域中的一全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它可以丰富贫困研究理论,扩大人们对消除贫困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对分析致贫因素,寻找化解贫困直至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四个全面”和对世界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和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关于区域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区域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发展理论流派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贫困和区域贫困的内涵,区域贫困测度方法及区域贫困识别标准等。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贫困度识别、测算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分布。主要内容有:根据贫困发生率测算方法,测算区域的贫困程度,并根据测算的结果建立区域贫困识别的标准,从贫困深度(收入缺口)和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两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地区年人均收入水平对380个地市级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和47个县级市和自治州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省、地市级区域的类型(极度贫困、相对贫困、一般区域、相对富裕、富裕)进行了识别,描绘这些区域在中国版图上的空间地理分布。第三部分是贫困区域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贫困发生率与区域致贫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贫困与区域自然禀赋(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外向度)、区域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劳动适龄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区域财政与金融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扶贫专项的投资和经融机构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里程数、电话普及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低保率、医院人均床位数)等的关系对区域贫困广度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这5个分组要素综合成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其和区域贫困广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政策及其成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于我国所实施过的和正在实施的反贫困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政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区域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提供政策依据。第五部分是中国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根据第三和第四部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分析,重点讨论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制定反贫困战略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贫困区域反贫困的路径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看,尽管如何界定贫困及区域贫困还存在各不同认识,但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即贫困发生率仍然是绝大多数界定区域贫困内涵的根本,因此,以此为根据对区域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其科学合理性;按照我国所确定的贫困标准,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区域贫困度测度算法,结合区域贫困发生率和收入缺口,对我国2013年31个省域(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和380个地市级(333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市及自治州)城乡一体的区域贫困度测算识别分析发现,我国仍然有很多省域处于相对贫困或贫困区域水平之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标准,情况还要严重。(习近平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中曾指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尚有2亿人口处于贫困水平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在逐渐拉大,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导致区域贫困的因素十分复杂,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区域致贫因素与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或体制和政策缺失等众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其全部或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部分贫困区域的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通过内部驱动使其彻底摆脱贫困状态,必须通过外部作用加以解决;虽然,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2001年又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建立了农村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攻破了贫困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但通过对这些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制订和落实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问题;因此,制定基于贫困程度与贫困类型的差别化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政策,摆脱完全靠政府投入,着力发挥贫困区域内部优势,协调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帮扶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化参与程度是区域反贫困路径的根本选择。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区域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区域为研究单位,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给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贫困测度、识别的标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省、地市级和部分县乡镇的区域贫困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描绘出了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区域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区域反贫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所实施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贫困程度和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政策和路径选择。

陈立军[8](2014)在《2013-2020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卫生服务需求及疾病谱的变化,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尤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卫生资源多头覆盖、结构不合理、短缺和浪费并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据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过程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规律,由国家和卫生部门运用规划和市场等手段进行卫生资源各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求得基本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均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协调发展。迄今为止测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方法有多种,如:卫生服务需要量法、卫生服务需求量法、服务目标法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我们正处于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狭义卫生资源,指卫生硬资源,即: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和大型医用设备等的配置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山东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卫生服务需求、潜在需求、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卫生资源发展变化及卫生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初步建立与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未来5年乃至10年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最终通过对全省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利用效率,构建与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本文依据2000—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山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数据和国内外关于资源配置的文献,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卫生服务供给情况、卫生资源配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测算,综合多种方法建立适合的资源配置标准,按不同的社会经济、卫生资源、资源利用、疾病与健康状况等对行政区域进行分类,对各类区域制订相应的配置标准。采取多重回归、多水平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10年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形成《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草案(2013-2020)》,对山东省卫生机构设置、床位配置、医疗人力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人力配置、卫生监督人力配置、设备配置、卫生经费提出了标准,为山东省各区域到2015年末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2020年末的远期展望,是各区域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也是评价和监督检查区域内卫生发展的依据。

徐倩倩[9](2011)在《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低生育水平状况下,提高避孕节育及其他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现已成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关注的重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然而国内探究政策、经济、文化等宏观的社会因素对个体生殖健康状况及避孕节育现状影响的研究有限,尤其是将宏观的政策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微观的个人数据相结合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少见。【目标】探索生育政策、社会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以及家庭和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对我国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用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现场】陕西省灞桥区,河北省涿州市,重庆市长寿区,山东省临淄区,江苏省吴中区,吉林省柳河县,湖南省浏阳市,四川省大英县。【方法与内容】本论文研究资料来自两个方面,宏观水平的各省生育政策资料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资料来源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微观水平的家庭及个体资料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适宜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变化的研究》课题的现场调查数据结果。该调查为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以“省、县、乡、村”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国中等发达的9个省市进行抽样,对抽中的43个村/社区进行结构式问卷定量调查,调查样本点全部住户及户内20~49岁的育龄群众。调查内容包括住户基本信息、20~49岁育龄男女生殖健康状况及避孕节育适宜技术的使用和选择情况。问卷资料录入采用Epi-Data 3.1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AS软件包及MLwiN2.22。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χ2检验和多水平logistic回归。本文分析对象为其中20~49岁农村育龄妇女。【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了10612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其中94.3%采取了避孕措施,主要避孕方法为IUD(69.1%)、绝育(22.3%)及避孕套(7.5%)。人均GDP水平较高、实行1孩政策为主、文盲率较低的地区,IUD及避孕套等可逆避孕方法使用比例较高,反之,绝育使用比例较高。相对于IUD使用者而言,家庭经济条件差、年龄在3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有≥2次活产史的妇女更多的采用了绝育;相对于IUD使用者而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年龄在3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高、从事非农业工作、尚无活产的妇女更多的采用了以避孕套为主的避孕方法。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症状报告率为31.13%,至少同时出现2种症状的报告率为22.23%,3种及以上症状报告率为10.4%。来自人均GDP水平较低、每万人口医生数较少的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差、饮用井水、厨房使用烟囱排烟、使用自家茅厕、共用盆浴洗澡、文化水平低、务农、怀孕次数多、活产个数多、避孕知识得分低、使用绝育或不避孕、曾有人流史的农村已婚妇女是RTI高危人群。[结论]宏观的生育政策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存在显着影响,农村避孕方法选择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服务模式需作相应调整。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患病率高,生殖道感染受社会经济文化医疗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制定RTI干预措施要从多角度加以考虑。

胡雅琼[10](2011)在《计划生育:人口再生产的国家化》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是20世纪中国进行的最伟大的社会改革实验之一,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划生育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亦是我国立足国情,综合考虑粮食、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后所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具有浓厚的国家意志。全文以“计划生育”为关键词,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下,旨在研究计划生育的由来、国家如何实行计划生育、农民的生育行为选择以及生育“计划”的社会后果。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作为宏观层面的国家行为、作为微观层面的家庭、个人行为以及国家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计划生育”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传统社会的小农生育行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受中国传统生育观和土地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民的生育行为都处于一种自然、无序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无计划地人口增长给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意识到人口危机这一问题后,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再生产的决策权由家庭转移到国家。国家从制度控制和社会控制出发,计划农村家庭的生育时间和生育数量,借助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传统生育观念,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国家全能主义的行政体制,农民的生育行为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服从计划生育;二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计划外生育。从宏观层面来看,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质的转变,由原来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从微观层面来看,计划生育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也给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等方面带来影响。

二、日照市2001年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照市2001年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D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概述
        2.国内研究概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与不足
        1.主要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低保
        2.农村低保
    (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二、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概况
    (一)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94 年一2007年
        2.较快发展阶段:2008 年一2013年
        3.平稳提升阶段:2014 年一2017年
        4.改革创新阶段:2018 年一至今
    (二)现行农村低保政策内容
        1.认定条件
        2.申请流程
        3.管理监督
    (三)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取得成效
        1.救助对象更加明确
        2.救助标准不断提高
        3.资金支出规模逐步调整
        4.管理的规范性得到加强
三、日照市D镇执行农村低保政策的基本概况
    (一)日照市D镇基本情况
    (二)日照市D镇执行农村低保政策的具体做法
        1.申请对象认定严格
        2.多种调查方式结合
        3.申请审批程序规范
    (三)日照市D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效果不佳
        2.政策实施出现偏差
        3.动态管理成效微弱
        4.监督激励工作不到位
    (四)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策执行投入不足
        2.收入核算困难
        3.乡土社会影响
        4.福利叠加负向作用
        5.政策执行缺少创新
四、基于史密斯过程模型下完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执行机构主体责任
        1.强化基层工作人员配置
        2.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3.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宣传和引导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强化政策宣传
        3.建立诚信档案
        4.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三)改善政策执行环境
        1.强化监管力度
        2.细化动态管理机制
        3.构建全链条就业促进模式
        4.建立多元救助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日照市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含义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表现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
        2.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1.资源分布指标
        2.项目执行指标
        3.实施效果指标
三、岚山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一)岚山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总体状况
    (二)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分项比较
        1.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分布
        2.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执行
        3.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
        4.小结
四、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2.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项目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2.问题存在的原因
    (三)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2.问题存在的原因
五、国内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借鉴
    (一)国外发达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1.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状况
        2.英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状况
    (二)国外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1.墨西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状况
        2.印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状况
    (三)国内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1.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2.潍坊市寒亭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四)国内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六、促进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一)资源分布方面的对策
        1.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监控体系
        2.引入多元参与机制,激发服务供给动力
        3.打破短板,重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培养
    (二)项目执行方面的对策
        1.创新服务方式,引入政府购买体制
        2.以城促乡,提升岚山区医共体建设项目
        3.依托“互联网+”,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三)实施效果方面的对策
        1.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
        2.加强公众参与健康服务引导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空巢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日照市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定量研究法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空巢老年人
        2.3.2 社区养老服务
        2.3.3 需求
    2.4 理论基础
        2.4.1 需求层次理论
        2.4.2 社会支持理论
第三章 D村老年人生存现状分析
    3.1 研究地点及样本状况
        3.1.1 D村服务供给概况
        3.1.2 D村被访老年人基本概况
    3.2 D村老年人生存状况分析
        3.2.1 经济状况
        3.2.2 自理能力状况
        3.2.3 健康状况
        3.2.4 精神状况
    3.3 小结
第四章 D村老年人服务需求状况
    4.1 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状况
        4.1.1 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概况
        4.1.2 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对比分析
    4.2 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状况
        4.2.1 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概况
        4.2.2 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对比分析
    4.3 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状况
        4.3.1 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概况
        4.3.2 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对比分析
    4.4 小结
        4.4.1 主导需求方面仍然以低层次需求为主
        4.4.2 空巢与非空巢群体对各类服务项目的需求存在异同性
第五章 服务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1 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2 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3 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4 小结
        5.4.1 微观影响因素
        5.4.2 宏观影响因素
第六章 D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D村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6.1.1 服务供给数量、规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
        6.1.2 服务供给缺乏普惠性
        6.1.3 服务供给意识较弱,对精神慰藉类服务不重视
    6.2 对策建议
        6.2.1 精准评估老年需求,按需配置养老服务
        6.2.2 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
        6.2.3 增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意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4)日照市卷烟销售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卷烟制品销售现状
        1.2.3 卷烟制品消费者的需求状况
        1.2.4 卷烟制品销售影响因素
        1.2.5 卷烟营销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2章 日照市卷烟销售现状分析
    2.1 日照市卷烟销售分析
        2.1.1 日照市卷烟销售量情况分析
        2.1.2 日照市卷烟销售量、销售额、单箱值、毛利状况分析
        2.1.3 日照市各类卷烟年度销售量分析
    2.2 东港区卷烟销售分析
        2.2.1 东港区卷烟销售量、销售额、单箱值、毛利状况分析
        2.2.2 东港区各类卷烟年度销售量分析
    2.3 莒县卷烟销售分析
        2.3.1 莒县卷烟销售量、销售额、单箱值、毛利状况分析
        2.3.2 莒县各类卷烟年度销售量分析
    2.4 岚山区卷烟销售分析
        2.4.1 岚山区卷烟销售量、销售额、单箱值、毛利状况分析
        2.4.2 岚山区各类卷烟年度销售量分析
    2.5 五莲县卷烟销售分析
        2.5.1 五莲县卷烟销售量、销售额、单箱值、毛利状况分析
        2.5.2 五莲县各类卷烟年度销售量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照市卷烟销售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对卷烟消费的影响
        3.1.1 国内生产总值(GDP)
        3.1.2 产业结构
        3.1.3 居民生活水平
        3.1.4 消费价格指数
    3.2 卷烟价格
    3.3 社会因素
        3.3.1 人口增长
        3.3.2 人员流动和节日
    3.4 主要烟草调控政策
        3.4.1 税收变动
        3.4.2 市场化取向改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照市卷烟销售量影响因素与卷烟销售量相关性分析
    4.1 日照市居民生活水平与卷烟销售量的相关性分析
    4.2 日照市消费水平与卷烟销售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3 日照市各产业发展结构与卷烟销售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日照市消费价格指数与卷烟销售量年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4.5 日照市卷烟平均价格、人口数量与卷烟销售量的相关性分析
    4.6 品牌宽度和品牌集中度的关系
        4.6.1 品牌宽度
        4.6.2 品牌集中度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评价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卫生资源配置相关概念与理论
        3.2 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3.3 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方法梳理
    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1.1 文献资料
        1.2 统计资料
        1.3 调查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回顾方法
        2.2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山东省现状与趋势分析
    1. 自然、社会与经济概况
        1.1 自然与社会
        1.2 经济与财政
        1.3 居民收入与支出
    2. 人口与居民健康概况
        2.1 人口
        2.2 居民健康
    3. 卫生资源配置概况
        3.1 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情况
        3.2 卫生人力配置情况
        3.3 床位配置情况
        3.4 卫生经费情况
    4. 卫生服务利用概况
        4.1 门诊服务利用
        4.2 住院服务利用
        4.3 病床使用
        4.4 卫生服务效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1. 调查居民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特征
        1.1 调查样本与家庭规模
        1.2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
        1.3 调查人口基本特征
        1.4 卫生服务可及性
    2. 调查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要
        2.1 居民自评健康状况
        2.2 两周患病情况
        2.3 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3. 调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3.1 两周患病治疗总体情况
        3.2 门诊服务利用情况
        3.3 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评价分析
    1. 公平性评价
        1.1 人口与地理分布公平性
        1.2 经济水平分布公平性
        1.3 基于泰尔指数公平性
        1.4 城乡视角下的公平性
    2. 效率评价
        2.1 DEA模型
        2.2 指标筛选
        2.3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 综合评价
        3.1 卫生资源配置定性评价
        3.2 省域间比较评价
        3.3 各地市间比较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省卫生资源的预测
    1. 人口预测
        1.1 灰色预测建模过程
        1.2 基于中长序列的预测
        1.3 基于短序列的预测
    2. 主要卫生人员的预测
        2.1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法
        2.2 卫生服务目标法
        2.3 GM(1,1)模型法
    3. 床位的预测
        3.1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法
        3.2 卫生服务目标法
        3.3 GM(1,1)模型法
    4. 预测结果比较
        4.1 预测结果的比较
        4.2 预测结果的采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政策建议
    1. 讨论
    2. 结论
    3. 政策建议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6)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2.2 对当前研究成果的评价
        1.2.3 本文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成效
    2.1 制定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配套措施与成效
        2.1.1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配套措施
        2.1.2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的主要成效
    2.2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与成效
        2.2.1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
        2.2.2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成效
    2.3 构建全民医保体系及其成效
    2.4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2.4.1 推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2.4.2 推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成效
    2.5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与成效
        2.5.1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举措
        2.5.2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2.6 日照市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
第3章 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表现
    3.1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问题及表现
    3.2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问题及表现
    3.3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方面的问题及表现
    3.4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表现
    3.5 案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分析
        3.5.1 “看病难”现象难以治理的原因
        3.5.2 “看病贵”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
第4章 主要发达国家的医改经验与借鉴
    4.1 美国的医药卫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4.1.1 美国的医药卫生制度
        4.1.2 美国医药卫生制度的启示
    4.2 德国的医药卫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4.2.1 德国的医药卫生制度
        4.2.2 德国医药卫生制度的启示
    4.3 英国的医药卫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4.3.1 英国的医药卫生制度
        4.3.2 英国医药卫生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第5章 深化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5.1 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5.2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5.3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及城乡均等化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5.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贫困标准与贫困测度
        2.1.3 致贫原因与反贫困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贫困与贫困标准
        2.2.2 反贫困模式与政策绩效研究
第3章 区域贫困相关理论
    3.1 贫困与区域贫困的概念与内涵
        3.1.1 个体(家庭)贫困定义与贫困标准
        3.1.2 区域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3.2 区域发展理论
        3.2.1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3.2.2 区域发展进程
    3.3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与反贫困理论
        3.3.1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
        3.3.2 区域反贫困理论
    3.4 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理论
        3.4.1 区域贫困的测度方法
        3.4.2 区域贫困识别标准与等级划分
第4章 区域贫困的测度、识别与空间分布
    4.1 区域贫困的变化趋势分析
        4.1.1 全国城乡贫困动态
        4.1.2 省域贫困动态
    4.2 省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2.1 省域城乡一体的贫困广度和深度
        4.2.2 省级贫困区域的贫困等级与空间分布
    4.3 地级市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3.1 地市级区域贫困测度方法
        4.3.2 地市级区域贫困识别标准
第5章 贫困区域致贫因素实证分析
    5.1 贫困区域与区域自然禀赋
        5.1.1 自然禀赋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1.2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1.3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因素的关系分析
    5.2 贫困区域与区域经济基础
        5.2.1 经济基础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2.2 区域贫困度与经济基础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2.3 区域贫困与经济基础因素的关系分析
    5.3 贫困区域与区域人力资本
        5.3.1 人力资本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3.2 区域贫困度与人力资本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3.3 区域贫困与人力资本因素的关系分析
    5.4 贫困区域与区域财政金融
        5.4.1 财政与金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4.2 区域贫困度与财政金融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4.3 区域贫困与区域财政金融的关系
    5.5 贫困区域与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5.5.1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选择与模型设定
        5.5.2 区域贫困度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5.3 区域贫困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关系分析
    5.6 区域贫困致贫因素的综合分析
        5.6.1 自然禀赋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2 经济基础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3 人力资本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4 财政金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5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6 区域贫困度致贫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反贫困政策与成效
    6.1 农村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1.1 农村反贫困政策
        6.1.2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
    6.2 城市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2.1 城市反贫困政策
        6.2.2 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效果
    6.3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3.1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
        6.3.2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效果
    6.4 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6.4.1 反贫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
        6.4.2 扶贫政策衔接性差,投入和目标相脱节
        6.4.3 以政府扶贫为主,缺乏专业化和社会化参与
        6.4.4 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6.4.5 反贫困可持续性弱,返贫现象控制不力
第7章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1 区域反贫困总体战略与路径
    7.2 贫困区域反贫困政策措施
        7.2.1 中国扶贫开发现状
        7.2.2 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思考
    7.3 扶贫攻坚时期的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1 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2 中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3 东北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 贫困区域差别化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1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2 相对贫困区域的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3 一般区域的反贫困战略和途径
第8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2013-2020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1.2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的必要性
        1.2.1 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
        1.2.2 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
        1.2.3 卫生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并存
    1.3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状况
    1.4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方法
        2.3.2 数据分析方法
    2.4 质量控制
第3章 主要结果
    3.1 全省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3.1.1 人口增长基本情况
        3.1.2 政府卫生投入基本情况
        3.1.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3.2 居民健康状况
        3.2.1 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
        3.2.2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3.2.3 两周患病情况
        3.2.4 慢性病患病情况
    3.3 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3.3.1 应就诊未就诊情况
        3.3.2 应住院未住院情况
    3.4 卫生服务供给情况
        3.4.1 医疗机构门诊服务
        3.4.2 医疗机构住院服务
        3.4.3 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
        3.4.4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3.4.5 医生人均工作量
    3.5 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3.5.1 床位数
        3.5.2 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及相对拥有
        3.5.3 医护人员
        3.5.4 疾控与监督
第4章 讨论和建议
    4.1 明确时间跨度、使用范围
    4.2 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4.3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需要把握几项原则
第5章 测算方法和过程
    5.1 每千人口床位数测算
    5.2 每千人口医生数的测算
    5.3 每千人口护理人员数的测算
    5.4 每千人口医技人员数的测算
    5.5 疾控、卫生监督人员测算
    5.6 大型医用设备和卫生经费的配置
    5.7 基本概念
第6章 附件
    附件一:2015年及2020年山东省不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测算结果
    附件二 :各类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发表文章

(9)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资料
        (一) 微观水平资料
        (二) 宏观水平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对象
    五、数据分析方法
        (一) 分析软件
        (二) 一般性分析
        (三) 多水平模型
研究结果
    一、现场调查数据概况
        (一) 调查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
        (二) 农村育龄妇女基本情况
    二、农村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知识和方法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一) 农村育龄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
        (二)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情况
        (三)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一般情况
        (四) 宏观因素对避孕率及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
        (五) 微观因素对避孕率及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
        (六) 现用避孕方法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
        (七) 讨论
    三、农村育龄妇女AIDS知识和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一) AIDS知识知晓情况
        (二) 农村育龄妇女RTI症状报告情况及就诊情况
        (三) 不同特征农村已婚妇女RTI症状分布情况
        (四) 宏观水平因素对农村已婚妇女RTI患病情况的影响
        (五) 微观水平因素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患病情况的影响
        (六) 农村已婚妇女RTI危险因素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七) 讨论
小结
建议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10)计划生育:人口再生产的国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源起及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方法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研究方法
    三、关键词的释义
        (一) 计划:一种国家行为
        (二) 生育:一种社会行为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由来
    一、小农传统生育行为
        (一) 内生动力:传统生育观
        (二) 外生动力:土地制度变革
    二、生存危机:人口大国的困境
        (一) 粮食紧缺:特殊的历史记忆
        (二) 资源短缺:人口压迫生产力
        (三) 环境残缺:可持续发展受阻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形成
第三章 国家主导下的人口再生产
    一、权利与义务:生育决策权的转移
        (一) 控制初婚年龄
        (二) 计划人口数量
    二、宣传与整合:生育观念的革命
        (一) 计划生育标语
        (二) 计划生育宣传月
        (三) 计划生育协会
    三、"计划"的实施
        (一) 民族差异
        (二) 城乡差异
        (三) 地区差异
第四章 农民生育行为选择
    一、计划内生育
        (一) 树立新型生育观
        (二) 计划生育奖罚机制
        (三) 个案村农民生育行为观察
    二、计划外生育
        (一) 躲避:"超生游击队"
        (二) 交钱:生育权成为商品
        (三) 耍赖:农民的"强武器"
    三、农民生育行为分析
        (一) 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制度因素
        (二) 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生育"计划"的社会后果
    一、农民生活状况改善
    二、农村人口自然结构变动
        (一) 老龄化带来养老问题
        (二) 农村性别比居高不下
    三、农村人口素质提高
第六章 结语
    一、中国奇迹:人口大国的转身
    二、计划生育:是去是留?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日照市2001年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镇政府执行农村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D镇为例[D]. 丁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日照市岚山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D]. 李凤楠.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3]“空巢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日照市D村为例[D]. 徐向菲. 济南大学, 2017(03)
  • [4]日照市卷烟销售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刘学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5]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评价与预测研究[D]. 井淇. 山东大学, 2016(09)
  • [6]日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洁. 山东大学, 2016(02)
  • [7]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 冯艳. 辽宁大学, 2015(06)
  • [8]2013-2020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 陈立军.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9]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D]. 徐倩倩. 复旦大学, 2011(04)
  • [10]计划生育:人口再生产的国家化[D]. 胡雅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2001年日照市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