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电解膜

日本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电解膜

一、日公司开发出新型电解膜(论文文献综述)

严小聪[1](2019)在《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质子导体及其在氧还原催化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的低挥发性、高离子传导能力、高化学/电化学稳定性等特性使得其成为较理想的离子传导介质。将合适的ILs与Pt/C以及Nafion组成的复合的催化体系(ILs-Pt/C-Nafion)可明显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的氧还原性能以及电池的抗反极能力。但在电池长期运行过程中,ILs小分子难免会发生流失。聚离子液体(poly(ionic liquids),PILs)则可兼具ILs小分子以及高分子的特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用PILs作为质子导体以及粘接剂取代传统催化层(Nafion-Pt/C)中的Nafion,构建出新催化层(PILs-Pt/C)以克服ILs-Pt/C-Nafion催化体系中ILs流失问题,并达到改善催化层氧还原性能的目的,从而为高性能低铂PEMFCs阴极催化层的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高性能低铂PEMFCs阴极催化层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催化层中质子导体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自由基共聚以及质子化反应,制备表征了不同单体链段配比的PILs,并探究了基于PILs的膜材料的质子传导性;最后对PILs-Pt/C的质子传递阻抗以及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苯乙烯与N,N-二甲基乙烯基苯甲胺的自由基共聚近似理想恒比共聚;制得的PILs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且与Nafion的溶解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相近;(2)基于PILs的膜材料在干态与完全水合态下,其质子电导率可分别达到10-55 Scm-1、10-11 Scm-1数量级;且PILs-Pt/C具备优异于Nafion-Pt/C的质子传导能力;(3)PILs与Pt/C的结合可明显削弱非活性氧化物在铂表面的覆盖,PILs-Pt/C的面积比活性与质量比活性可分别达到Nafion-Pt/C的3.16、3.06倍;PILs的碳氢本质致使PILs-Pt/C的氧还原耐久性弱于Nafion-Pt/C,但质子型离子液体基团对铂的保护作用,使得耐久测试后的PILs-Pt/C具备更小的Pt纳米颗粒粒径。

苏冠侨[2](2018)在《海洋平台用高强韧中锰钢组织性能控制及腐蚀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蕴含着大量油气资源的海洋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开采的重要发展方向。现有690 MPa级海洋平台用钢存在韧塑性差、合金成本高等诸多缺点,高成本的轧后循环淬火及长时间回火的生产方法也为我国海洋平台用钢产品的制备带来了许多难题。作为海洋平台的核心结构部件,新型高强韧钢的开发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物理冶金学、材料学及腐蚀电化学相关知识,并基于逆转变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特性研发了新一代海洋平台用中锰钢,为实现我国海工用钢的国产自主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拟开发屈服强度大于690 MPa,屈强比小于0.88,断后延伸率大于20%,-40℃冲击功大于140 J的新一代海洋平台用高强韧中锰钢中厚板。基于“Mn/C”合金化、“以Mn代Ni”、保证焊接性和耐海水腐蚀性的合金成分设计思想,冶炼了海洋平台用中锰钢。通过热轧在线淬火和临界区回火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制备了符合强度韧性等级的实验钢,研究了实验钢的临界区回火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调控机制,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利用ε马氏体相调控屈强比的技术思想,并对实验钢在模拟海洋飞溅区、海洋大气区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锰钢的合金体系可显着降低马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率,提高淬透性并增强中厚板厚度方向组织及性能的稳定性,本文实验钢中Mn含量控制在5~5.6%。通过测试两种不同Cr含量中锰钢的相变点及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中锰钢中Cr元素含量提高,两相区(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温度区间被扩大,且Ac1和Ac3温度发生明显上移。较高的Mn含量确保了实验钢的淬透性,在未变形和施加60%变形量条件下,实验钢经过不同的冷却速率后的微观组织均为马氏体。(2)利用热轧后直接淬火和临界区回火相结合的工艺路线,获得了微观组织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组成的Cr合金化中锰钢。随着临界区回火温度的提高,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先增加而后降低,从而导致了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此外,-40℃冲击功、延伸率和强塑积均呈现快速上升后稳定下降的趋势。Cr含量为0.4%的实验中锰钢在650℃临界区回火30 min为最优的热处理方案,屈服强度为737 MPa、抗拉强度为858 MPa、延伸率和-40℃冲击功分别为21.7%和226 J;而Cr含量为0.8%的实验中锰钢在650℃临界区回火50 min后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08 MPa和840 MPa、延伸率和-40℃冲击功分别为23.7%和143 J。通过实验室研究,成功制备满足高强韧性要求的海洋平台用中锰钢。(3)Cr含量为0.4%的中锰钢展现出了优异的低温韧性,在不同测试温度下该实验钢的冲击韧性实验结果表明:测试温度在0℃至-60℃区间,所有断口都呈现出韧性断裂模式,这是由于随着冲击温度的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引发韧窝尺寸的不断减小导致的。形变诱导亚稳态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程度随着冲击温度的降低而缓解,冲击韧性随着测试温度降低展现出缓慢下降的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奥氏体稳定性与冲击韧性随温度变化的相对关系。(4)Cr含量为0.8%的中锰钢在700℃临界区回火50 min条件下,强塑积提升至21.6 GPa·%,抗拉强度提升至1 GPa左右,此工艺下屈强比仅为0.50,低温韧性下降。该工艺下中锰钢呈现为含有ε马氏体的多相结构,ε马氏体主要存在于逆转变奥氏体中,伴随着ε马氏体的产生,奥氏体体积分数下降。DICTRA软件元素配分结果表明,Mn富集在奥氏体界面处,其他主要合金元素均富集在奥氏体中心处,Mn与合金元素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奥氏体的稳定性。不同回火条件下冷却过程的层错能计算结果表明,回火工艺为700℃/50 min的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空冷温度在50~100℃时,ε马氏体在逆转变奥氏体的中心处产生,而650℃/50 min工艺制备的实验钢,ε马氏体的形成温度区间为0~50℃。此外,随着临界区回火温度的升高,断裂模式由解理断裂→韧性断裂→沿晶断裂转变。断口处不同位置的奥氏体与ε马氏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韧性出现下降,这可归因于奥氏体稳定性的下降及变形过程中ε马氏体的前期形变诱导行为。此外,ε马氏体在低温冲击过程中展现出了很好的稳定性。(5)利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对中锰钢的模拟海洋飞溅区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前期的产物主要以片状的γ-FeOOH为主,此时腐蚀产物的致密性不好,导致腐蚀速率不断上升。腐蚀后期的产物出现了棉球状和胡须状的α-FeOOH,这种腐蚀形貌的变化可使得腐蚀速率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腐蚀产物中合金元素分布规律、电化学测试和建立布拜图实验结果可知,随着腐蚀的进行,Mn元素在腐蚀产物中不断的富集,并以MnFe2O4和Mn3O4等多种产物形式存在。这种产物的存在提高了腐蚀产物阳离子的析出率。Mo元素在腐蚀产物中以难溶性化合物的形式有效的控制阳离子的选择性渗透能力,Ni元素使得腐蚀产物中的α-FeOOH 比例增加并提高腐蚀产物的致密性。通过对中锰钢进行Cr合金化,飞溅区腐蚀速率明显降低,中锰钢中Cr含量由0.4%提高至0.8%,使得设计实验钢在模拟海洋飞溅区的年腐蚀速率降低12%左右,达到有效减缓基材腐蚀的效果。(6)采用盐雾腐蚀实验对Cr合金化中锰钢的模拟海洋大气区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锰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的腐蚀行为与海洋飞溅区不同,腐蚀速率由快速下降阶段、缓慢下降阶段和稳定阶段组成。腐蚀产物主要包含α-FeOOH,γ-FeOOH,FexOy、MnxOy和MnFe2O4组成。腐蚀前期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2O3,进行着强烈的氧化反应,而在腐蚀的第二阶段,MnFe2O4作为一种阳极材料在腐蚀产物中富集,其会增加产物的电化学活性并提高H+的溶解速率达到持续氧化的效果。而在腐蚀速率的稳定阶段,腐蚀产物主要为稳定的Fe3O4。中锰钢的Cr元素含量的提高,可有效地减缓腐蚀速率,Cr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此外,逆转变奥氏体作为耐蚀相存在于中锰钢中,优化热处理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腐蚀速率。

杜明桂[3](2018)在《基于膜技术对废酸液的回收与利用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各个国家都很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废液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应用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液,在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回收其中有用的物质,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膜过程一般相对简单,并且膜过程中一般没有相变的发生,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因此膜分离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绿色生产与处理过程中。本文主要从磷酸的浓缩、L-氨基丙醇溶液的纯化以及铝箔行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这三个方面展开工作。(1)本研究主要从电渗析方面探究磷酸浓缩效果。通过对离子交换膜的筛选,选择最优离子交换膜进行实验,同时通过改变浓、淡室流速,探究浓、淡室压差对电渗析浓缩磷酸电流效率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电流密度和流量强度下的成本进行估算。(2)研究双极膜电渗析纯化L-氨基丙醇的可行性,在实验过程中监测PH、电导率、温度的变化情况,设计新的L-氨基丙醇制备工艺路线。不仅满足绿色生产也符合原子经济。(3)使用扩散渗析的方法处理铝箔行业产生的废酸液以及被污染的化成液。废酸液中的酸含量为以前废酸液中酸含量的1/3,废酸液中的铝离子浓度略有减少。探究相同酸回收效率下,铝离子的泄漏率变化,使用扩散渗析选择性去除化成液己二酸铵中的Cl-,探究利用DD法将己二酸铵中Cl-除去的可行性,监测实验过程中电导率、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研究己二酸铵体系中Cl-浓度对Cl-与己二酸根分离比的影响,并研究离子交换膜在己二酸铵体系的稳定性。

罗俊明[4](2018)在《基于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低温启动快速和无污染排放等优点,被广泛视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然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阴极氧还原反应速率缓慢、使用贵金属Pt作为催化剂带来的高成本、以及稳定性不足等因素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很大突破。在催化剂活性方面,以Pt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催化剂为代表的低Pt催化剂研究不仅降低了Pt的载量,同时还提高了Pt自身的催化剂活性;而以Fe-Nx/C为代表的非Pt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活性可与商业Pt/C催化剂相媲美。在稳定性方面,以calix[4]arene修饰Pt电极为代表的具有选择性抑制氧还原反应的阳极催化剂为解决燃料电池在启动和关机阶段的寿命衰减提供了新的办法。尽管如此,Pt高昂的价格和稀缺性依然制约了Pt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而非Pt催化剂在酸性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仍然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新型廉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燃料电池催化剂依然十分有必要。前过渡金属氮化物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抗腐蚀等优良的物理性质,同时还具备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过渡金属的特征。此外,这类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这些优点使其有可能成为具有潜力的电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鉴于此,本论文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1)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氧还原活性普遍偏低,然而其原因却鲜有探讨和分析。鉴于此,我们以TiN、VN和CrN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前过渡金属氮化物氧还原性能差的原因。根据RRDE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我们首次归纳了制约氧分子在前过渡金属氮化物表面发生解离反应的因素:一是氮化物自身的d电子数不足,致使O=O键难以彻底断裂,如TiN和VN;二是氮化物的表面结构使得氧分子难以形成有利于解离的桥式吸附,进而加大了O=O键断裂难度,如CrN。这两个因素皆不利于4电子氧还原反应的进行,进而限制了前过渡氮化物的氧还原活性。(2)采用氨气络合-氮化法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掺杂的VN,研究了掺杂对V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能大幅提高VN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氧还原活性。特别是在碱性中,Co掺杂的VN与商业Pt/C催化剂的半波电位差值在100 mV以内,而且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研究发现,Co掺杂明显改变了VN原有的氧还原反应路径,使氧还原反应更多地按照4电子转移机理进行。XPS和O2-TPD测试结果表明,Co掺杂能显着提高VN的氧还原活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Co掺杂增加了VN中V原子上的d电子数,二是Co掺杂产生了新的吸附位点,这二者都能促进氧分子的解离进而大幅提高了氧还原活性。(3)采用氨气络合-氮化法和水热合成-氮化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掺杂的CrN和碳球负载的CrN,研究了掺杂和导电性对Cr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掺杂只能微弱提高CrN的氧还原活性,而碳球负载却能极大提高CrN在酸性溶液中的氧还原活性。碳球负载的CrN在酸性溶液中氧还原起始电位高达0.81 V vs.RHE。研究发现,碳球负载之后明显改变了CrN氧还原反应机理,使氧还原反应更多地按照4电子转移机理进行。XPS、O2-TPD、EIS和四探针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纯CrN颗粒和氮掺杂碳相比,碳球负载的CrN并未形成新的或更强的氧吸附位点,而其电子转移速率(或导电性)较纯CrN颗粒有显着提高。过渡金属掺杂CrN和碳球负载CrN氧还原活性的研究表明,电子转移速率慢(或导电性差)是制约CrN酸性氧还原活性的关键因素。(4)根据氢气中σ键和氧气中π键对表面原子结构敏感度的差异,采用液相浸渍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TiN负载高分散Pt催化剂(HD-Pt/TiN)。结果表明,HD-Pt/TiN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和氢氧化反应显示出了优异的选择性。与商业Pt/C催化剂相比,HD-Pt/TiN催化剂不仅保持了Pt优异的氢氧化活性,而且显着抑制了Pt的氧还原活性,同时大幅提高了Pt的利用率。这些优点使得该催化剂可作为具有抑制氧还原反应功能的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为解决燃料电池启动和关机阶段的寿命衰减问题提供了更经济的思路。

张恩光[5](2017)在《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个问题尤为突出。纵览各种形式的新型能源,燃料电池以其高效率的能量转换、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崭露头角。燃料电池因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发展缓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阴极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开发,现今商业化的氧还原催化剂主要是铂基催化剂,但是铂基催化剂价格不菲、容易中毒,并且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不好,因此铂基催化剂不利于燃料电池的长远发展。开发价格低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众多非贵催化剂中,多孔碳材料,由于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孔径和形貌可控,是氧还原催化剂的有力竞争者,因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是当其单独做为催化剂时催化活性较低,因此把其单独做催化剂不是很现实。近几十年来,关于过渡金属、杂原子杂化的介孔碳的报道层出不穷,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原理是基于原子的杂化掺杂改变了碳原子的电子云分布,使氧气容易被碳材料所吸附从而提高介孔碳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在众多原子杂化的多孔碳材料中,氮掺杂被报道的最多,然而,催化剂的活性多局限于碱性一种介质中,在酸性、碱性介质中同时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则为数不多,特别是关于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的研究更为缺乏。因此制备出在碱性介质,同时在酸碱介质中均表现出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发电性能的氧还原催化剂意义非常重大。本论文旨在构建一种具有高稳定、高效率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碳氧还原(ORR)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氮源和碳源,制备简单、价态稳定的过渡金属盐,运用自制模板二氧化硅使用硬模板法制备高稳定、高效率的多孔碳氧还原催化剂。运用电化学技术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法(CV)、旋转圆盘电极技术(REDE)和时间-电流曲线(i-t)等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与初级制备参数,如前驱体种类、高温碳化温度、模板剂、二次处理对介孔碳材料氧还原催化性能以及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的影响。采用物理和化学的表征技术,微观形态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低温氮气吸脱附曲线、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等物理化学光谱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形态结构、成分以及表面化学结构等做了较为详尽的探索研究,并针对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组成、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作为阴极催化剂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初步发电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以壳聚糖为前驱体,分别在700℃、800℃、900℃温度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得催化剂,初步探索高温热解温度催化剂催化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800℃碳化条件下,性能表现最佳,并且催化氧还原反应过程中的过氧化氢产率低,催化剂稳定性高,四电子途径更彻底,动力学反应更快;(2)分别以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聚合物壳聚糖、小分子化合物三聚氰胺和氨基比林作为富氮前驱体,制备了氮掺杂的多孔碳氧还原催化剂,初步利用电化学表征及动力学分析探究了前驱体的种类对氧还原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前驱体的种类对催化剂的活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由小分子结构的氨基比林获得的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性能最突出;(3)最优催化剂采用后处理方法(二次清洗和二次碳化)与未采用后处理的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二次清洗和二次碳化对催化剂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添加模板剂以及二次清洗、碳化,催化剂AP/SiO2的催化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其中,起峰电势由0.93V增加到1.04V,半波电势由0.77V提升到0.82V,极限扩散电流密度也由4.6提高到到6.9。(4)采用氨基比林作为前驱体、硝酸铁作为过渡金属源分别制备了未添加模板的催化剂AP、添加二氧化硅模板的催化剂AP/SiO2以及以BP2000作为负载的催化剂AP/BP2000,首先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深入地分析探究了模板剂对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模板剂和负载的添加和使用对提升氧还原催化剂催化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SEM、TEM、XRD和BET分析表明:催化剂AP/SiO2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达932.68 m2g-1,明显高于催化剂AP/BP2000的708.43 m2g-1以及AP的434.42 m2 g-1。采用二氧化硅模板获得的催化剂的孔径集中分在1113nm,同时也存在着微孔和大孔,具有多级孔经结构,有利于活性集团的暴露从而促进氧还原催化性能对的提高;(5)以AP/SiO2作为最佳催化剂,进一步深入地探究了该催化剂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抗甲醇性以及在锌空电池中单电池的发电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AP/SiO2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同样也能表现出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中极限电流密度最大可达5.5 m A cm-2,起峰电位可达到0.80V vs.RHE,半波电位为0.67V vs.RHE;并且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载量的提升而提升,当载量达到500μg cm-2时只比20%Pt/C的起峰、半波电势低0.08Vvs.RHE。催化剂AP/SiO2在碱性介质中,经过5000圈的循环伏安法扫描,催化剂AP/SiO2的起峰点位和半波电位几乎没有改变,只是极限电流密度有0.5m A的减小。在碱性环境中,而催化剂AP/SiO2半波电位只有微小的下降。采用电流—时间曲线,在200秒时加入甲醇,催化剂AP/SiO2的电流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耐甲醇特性。最后进一步采用AP/SiO2成功进行了锌-空电池发电测试:以AP/SiO2多孔碳组装膜电极,获得开路电压为1248m V,最大发电功率密度达到280m V/cm2。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6](2017)在《技术动态》文中认为延长炼化轻烃项目可研批复延长炼化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论证并获得批复。该项目将建设2×5 t/a烷基化装置、3×105 t/a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装置、2.5×105 t/a MTBE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项目建成后将炼化公司已有炼厂加工产生的丙烷、混合碳四等炼油进行深度加工,以进一步密切产品上下游关联,延伸炼化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条,有效提高能源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

周伟[7](2016)在《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需求急剧攀升,不仅使我国原本不丰富的能源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研究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所造成污染的占比超过31%,这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汽车新能源、开发汽车新动力已成为汽车工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所具有的能量转化效率高、零排放无污染等优点,使之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之一。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控制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归纳了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原理和实现方法。首先,采用储气罐、输气管道、控制阀、加湿器、加热器、电子负载、质量流量控制器、背压阀和系统控制计算机等组件搭建了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并使用质子交换膜、电极和流场板等组装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运用搭建好的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测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特性,分析了流量、加湿温度、电池温度和流场结构等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伏安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氢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的最优组合、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的最佳搭配,有利于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有利于推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其次,根据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特点,选定一个合适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形式。以此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为基础,建立了包括驾驶员模型、部件模型、多能源能量分配控制器以及整车动力学模型在内的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前向仿真模型。动力管理中,燃料电池堆通过DC/DC变换器向总线单方向输出功率,镍氢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和DC/DC并联在总线上,总成控制器根据各部件模块反馈信息和驾驶员的指令进行决策控制和动力输出分配。此外,根据混合动力结构和控制方法,分析了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平顺性和各种损耗。最后,基于瞬时等效燃料优化管理策略,制定了混合动力系统管理模式切换规则,分析计算了燃料热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和蓄电池电能的等效燃料消耗。根据混合动力管理规则和切换模式等因素,将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初始值分别设定为0.5、0.6、0.7、0.8、0.9,对在CYCHWFET、CYCMANHATTAN和CYCUDDS驾驶循环路况条件下系统动力分配管理实时仿真测试。研究发现:蓄电池SOC渐渐趋近0.7时,混合动力系统处于最优能量分配状态;调整燃料电池堆输出功率分布区间,使得燃料电池更多地工作在效率较高区域,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堆燃料经济性,从而更好地调控多能源合理分配功率输出。

钱伯章[8](2007)在《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及其应用(下)》文中研究指明(续2007年第2期)杜邦和英国的CMR燃料电池公司分别开发高性能直接式甲醇燃料电池技术。该项技术可从燃料电池就地发电,而无需单独的转化器将甲醇转化为氢气,其已生产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样机,大小为目前用于

高平[9](2007)在《磺化芳烃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文中指出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导质子、分隔燃料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的Nafion磺酸质子交换膜,其性能和成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Nafion膜虽具有很高的质子传导率和使用稳定性,但是燃料甲醇通过Nafion膜从阳极到阴极的渗透非常的严重,从而在阴极发生电化学氧化造成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放电性能下降。为减小甲醇从阳极到阴极的渗透,同时降低膜的成本,本文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和磺化聚醚砜膜,为了降低磺化聚醚醚酮和聚醚砜的溶涨,增加其强度,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磺化聚醚醚酮与聚醚砜、聚偏氟乙烯和不同比例的磺化聚醚砜与聚醚砜、聚偏氟乙烯的共混膜。杂多酸是已知常温下的质子导电率最高的无机酸,但杂多酸就有可溶性,本文成功的制备了可在甲醇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磷钨酸掺杂磺化聚醚醚酮的复合膜,并研究了膜的组成对膜的吸水率、电导率、甲醇渗透系数的影响,与目前普遍使用的Nafion117膜相比,这些共混膜不但可以降低膜的成本、提高膜的阻醇性能,同时有具有一定的电导率。交联改性方法的成功运用,不仅丰富了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技术,而且对质子交换膜的性能、降低膜的成本、促进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岳瑞娟[10](2005)在《燃料电池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部件,研究如何开发国产质子交换膜、提高膜性能和降低膜成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就是围绕着上面的三个方面展开的,即通过国产全氟磺酸树脂制成单膜、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底的复合膜以及填充SiO2粒子的复合膜来实现降低成本、增加强度和膜高温持水性的功能。 通过溶液—浇铸法将6种国产全氟磺酸树脂制成了全氟磺酸质子交换单膜。测定了膜的厚度、离子交换容量、含水率、失水速率、溶胀度、电导率、表面亲水性、机械强度以及60℃下的单电池性能等。结果表明:随国产膜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大,含水率和溶胀度都会相应提高。选择出了两种在离子交换容量、含水率及电性能等方面适用于燃料电池的国产质子交换膜。同时发现:一定温度下膜的持水能力会影响PEMFC的发电性能。 通过将全氟磺酸溶液浸入到PTFE多孔膜中制备了全氟树脂/PTFE复合膜。该复合膜用价格相对便宜的PTFE来部分代替昂贵的全氟磺酸树脂,可以减少全氟树脂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又利用PTFE的复合作用来提高强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都比单膜有所提高。满足PEMFC测试条件的最低膜厚为20μm,在降低全氟磺酸树脂用量的同时电池性能也有所提高。 用气相SiO2颗粒加入到全氟磺酸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和PTFE多孔膜制得了一种新的自增湿复合膜。在这种复合膜中,吸水性SiO2粒子提高了膜的高温吸水性能,有望延长燃料电池在高温下的发电寿命。

二、日公司开发出新型电解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公司开发出新型电解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质子导体及其在氧还原催化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1.1 组成与结构
        1.1.2 工作原理
        1.1.3 高性能低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面临的问题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层
        1.2.1 结构与功能
        1.2.2 氧还原过程
        1.2.3 催化层中的质子导体
        1.2.3.1 全氟磺酸类质子导体
        1.2.3.2 磺化碳氢类质子导体
        1.2.3.3 催化层中质子导体的设计
    1.3 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质子导体
    1.4 此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质子型聚离子液体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2 测试仪器表征
        2.1.3 制备过程
        2.1.3.1 单体纯化
        2.1.3.2 共聚物前驱体的制备
        2.1.3.3 质子型聚离子液体共聚物的制备
        2.1.3.4 质子型聚离子液体共聚物质子传导膜的制备
    2.2 结果讨论
        2.2.1 FTIR
        2.2.2 共聚物溶解性分析
        2.2.3 ~1HNMR
        2.2.4 元素分析测试结果
        2.2.5 分子量及其分布
        2.2.6 DSC与 TGA热分析
        2.2.7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2.2.8 交流阻抗测试
        2.2.9 质子传导机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质子阻抗的原位表征
    3.1 实验内容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2 测试催化层制备
        3.1.3 测试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催化层形貌
        3.2.2 催化层质子阻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质子型聚离子液体共聚物在氧还原催化层中的应用
    4.1 实验部分
        4.1.1 所用药品及器材
        4.1.2 实验过程
        4.1.3 测试仪器及表征
    4.2 结果讨论
        4.2.1 循环伏安
        4.2.2 催化层静态水接触角
        4.2.3 线性扫描伏安
        4.2.4 耐久性
        4.2.5 TEM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海洋平台用高强韧中锰钢组织性能控制及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海洋平台用钢简介和研究现状
        1.2.1 海洋平台用钢简介
        1.2.2 海洋平台用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海洋平台用高强韧中锰钢研究现状
    1.3 中锰钢强韧化控制方法
        1.3.1 控轧控冷技术
        1.3.2 临界区热处理技术
    1.4 海洋飞溅区腐蚀行为特征
        1.4.1 海洋飞溅区腐蚀简介
        1.4.2 腐蚀基础理论
    1.5 海洋大气区腐蚀行为特征
        1.5.1 海洋大气区腐蚀简介
        1.5.2 腐蚀基础理论
    1.6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锰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钢合金成分设计
    2.3 实验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
        2.3.1 实验过程
        2.3.2 实验钢相变点确定
        2.3.3 实验钢静态CCT曲线
        2.3.4 实验钢动态CCT曲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锰钢临界区热处理工艺调控组织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过程
        3.2.1 实验钢轧制工艺的制定
        3.2.2 实验钢的制备工艺
    3.3 综合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
        3.3.1 拉伸性能
        3.3.2 冲击性能
        3.3.3 微观组织
    3.4 逆转变奥氏体对冲击韧性的影响机制
        3.4.1 晶界角度演变规律
        3.4.2 逆转变奥氏体与冲击功的关系
        3.4.3 断口形貌
    3.5 中锰钢中ε马氏体形成机制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5.1 纳米级ε马氏体
        3.5.2 合金元素的配分
        3.5.3 冷却过程中相变规律
        3.5.4 TRIP效应及组织的稳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锰钢海洋飞溅区腐蚀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腐蚀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腐蚀动力学
        4.3.2 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4.3.3 腐蚀产物表面形貌
        4.3.4 腐蚀产物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4.4 模拟海洋飞溅区腐蚀行为
        4.4.1 合金元素的作用
        4.4.2 模拟海洋飞溅区腐蚀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锰钢海洋飞溅区腐蚀产物电化学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5.3 腐蚀产物电化学分析
        5.3.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5.3.2 阻抗谱测试结果
    5.4 腐蚀产物布拜图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锰钢海洋大气区腐蚀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腐蚀实验过程
    6.3 实验结果和分析
        6.3.1 腐蚀动力学
        6.3.2 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6.3.3 腐蚀产物表面形貌
        6.3.4 腐蚀产物截面形貌
        6.3.5 腐蚀产物截面元素分布
        6.3.6 腐蚀产物元素价态
    6.4 模拟海洋大气区腐蚀机理分析
        6.4.1 合金元素的作用与影响
        6.4.2 中锰钢中组织对腐蚀的作用
        6.4.3 模拟海洋大气区腐蚀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作者简介

(3)基于膜技术对废酸液的回收与利用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膜技术发展简史
    1.2 离子交换膜
        1.2.1 离子交换膜发展简史
        1.2.2 离子交换膜定义与分类
        1.2.3 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原理
    1.3 电渗析技术简介
        1.3.1 引言
        1.3.2 电渗析基本原理
        1.3.3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1.4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简介
        1.4.1 双极膜
        1.4.2 双极膜电渗析原理
        1.4.3 双极膜电渗析的应用
    1.5 扩散渗析过程简介
    1.6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渗析法浓缩H_3PO_4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理
        2.2.1 电渗析原理
        2.2.2 电渗析结构
        2.2.3 离子交换膜H_3PO_4泄漏测定原理
    2.3 电渗析浓缩H_3PO_4实验过程
        2.3.1 离子交换膜的选取
        2.3.2 H_3PO_4电渗析浓缩大膜堆实验过程
        2.3.3 样品分析方法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浓室电流效率和平衡浓度的变化
        2.4.2 不同电流密度下电压变化
        2.4.3 电渗析系统能耗与成本核算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L-氨基丙醇的纯化和H_3PO_4回收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双极膜电渗析(EDBM)纯化L-氨基丙醇原理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 双极膜电渗析纯化L-氨基丙醇过程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双极膜电渗析初步实验结果分析
        3.3.2 双极膜电渗析过程在线数据分析
        3.3.3 双极膜电渗析离线样品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电容箔行业中腐蚀废酸的回收与化成液除氯研究
    4.1 引言
    4.2 扩散渗析原理
    4.3 样品分析方法
    4.4 DD法回收废酸中的HCl
        4.4.1 扩散渗析系统及实验过程
        4.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3 成本核算
        4.4.4 小结
    4.5 扩散渗析(DD)法选择性去除化成液己二酸铵中Cl~-
        4.5.1 扩散渗析模拟实验
        4.5.2 实验过程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4 己二酸铵体系中阴离子交换膜稳定性测试
        4.5.5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4)基于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的概述
        1.1.1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
        1.1.2 碱性燃料电池(AFC)
        1.1.3 磷酸燃料电池(PAFC)
        1.1.4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1.1.5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1.2 低温燃料电池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1.3 低温燃料电池低铂及非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2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3 选择性阳极氢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目标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催化剂物相、形貌以及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TEM形貌表征
        2.3.3 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测试(BET)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5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2.4.1 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评价
        2.4.2 催化剂的氢氧化性能评价
        2.4.3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第三章 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氧还原性能研究及其原因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制备
        3.2.2 催化剂表征
        3.2.3 催化剂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分子解离条件的理论分析
        3.3.2 第三周期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氧还原活性及原因
    3.4 结论
第四章 过渡金属掺杂对V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制备
        4.2.2 催化剂表征
        4.2.3 催化剂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4.3.2 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及稳定性
        4.3.3 Co掺杂量和氮化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3.4 氧还原机理分析
        4.3.5 氧还原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过渡金属掺杂及碳复合对Cr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催化剂制备
        5.2.2 催化剂表征
        5.2.3 催化剂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过渡金属掺杂对Cr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5.3.2 碳复合对CrN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5.4 结论
第六章 TiN负载高分散Pt催化剂的选择性电催化作用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催化剂制备
        6.2.2 催化剂表征
        6.2.3 催化剂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6.3.2 Pt元素的价态分析
        6.3.3 催化剂的CV曲线分析
        6.3.4 催化剂的氢氧化活性及氧还原活性
        6.3.5 催化剂的氢氧化机理及氧还原机理分析
        6.3.6 催化剂对氢氧化和氧还原反应选择性的原因分析
        6.3.7 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抑制作用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内容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7.4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5)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概述
        1.1.1 燃料电池的历史进展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1.3 燃料电池的分类
        1.1.4 燃料电池的应用
    1.2 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1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2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提出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论文提出的意义
        1.3.2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3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循环伏安法电化学测试(CV)
        2.3.2 线性伏安法电化学测试(LSV)
        2.3.3 旋转环盘电极法(RRDE)
        2.3.4 锌—空电池性能测试
    2.4 催化剂物理光谱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2.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3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第三章 氮掺杂多孔碳氧还原催化剂制备初步参数探讨
    3.1 前言
    3.2 实验步骤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玻碳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一次碳化温度对氧还原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3.3.2 前驱体种类对多孔碳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性能影响
        3.3.3 验证后处理对多孔碳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板剂的添加对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模板剂的添加对催化剂形态结构的影响
        4.3.2 模板剂的添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3.3 催化剂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最优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AP/SiO_2在酸性电解质中的应用
        5.3.2 催化剂AP/SiO_2在酸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
        5.3.3 催化剂AP/SiO_2的耐甲醇性测试
        5.3.4 催化剂AP/SiO_2的锌空电池发电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写及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延长炼化轻烃项目可研批复
齐翔腾达新建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项目投产
中国石油石化院自主碳四炔烃加氢技术进行工业标定
鹤岗推进煤制乙二醇项目
中科远东乙二醇合成催化剂中标新疆天业项目
山西煤化所等研究光催化实现不饱和醛的选择加氢
石化院加氢异构催化剂完成评价
大连化物所甲醇制乙酸甲酯中试技术通过鉴定
高奇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出凝点为-40℃生物柴油
兰州石化PHF柴油加氢装置开车
抚顺石化院开发新一代灵活型加氢催化剂
云南石化3套装置进入试车阶段
茂名石化推出聚乙烯新品
天津石化超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TJVL-084Z下线
神雾集团800 kt/a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开工
中国石油石化院防水树脂实现工业化
上海有机所聚乙烯废塑料温和可控降解研究取得突破
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定制产品超万吨
青岛科技大学高等规聚丁烯合成技术获侨界贡献奖
浙江凯利新材料研发1μm超低温热封薄膜
黎明院聚氨酯项目立项
山东一诺威组合聚醚规模化生产
浙江华发研发生物改性复合材料制塑料袋
长春应化所可吸收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通过验收
中国科大等研究多孔有机聚合物离子膜材料
化学所研发捕集和催化CO2的多孔聚合物材料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单晶石墨烯制备获突破
BA SF公司在欧洲推出便携式FCC催化剂添加系统Hydroc Proc,2016-09-26
德国研发用生物原料生产汽油添加剂技术Chem Eng,2016-09
UOP公司收购Chevron公司的离子液体烷基化新技术Worldwide Re?ning Business Digest Weekly,2016-09-12
Borealis公司研究在比利时建丙烷脱氢装置的可行性Chem Week,2016-09-22
陶瓷膜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烃Chem Eng,2016-10-01
瑞士开发水和二氧化碳直接生产甲烷新工艺
德国Grillo公司实现用甲烷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工艺Hydroc Proc,2016-08
德法合作开发PDO/PTT组合工艺包技术
BASF公司的研究人员寻求从二氧化碳生产甲醛的途径Chem Week,2016-09-29
Total炼油及化学品公司推出循环利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新产品Chem Eng,2016-09
Braskem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UHMWPE装置将按期投产Plast News,2016-10-14
埃及ETHYDCO公司启动亚历山大聚乙烯综合装置PNE,2016-09-29
催化工艺将分类的废物转化为芳香化合物Chem Eng,2016-10-01
室温下采用有机溶剂反渗透纯化对二甲苯Chem Eng,2016-10-01
Dow公司开发出用于瓶盖和密封的Evercap聚乙烯树脂Plast Technol,2016-10
Lyondell Basell公司选择在美国La Porte建采用新技术的HDPE装置Chem Week,2016-09-26
塑料新技术将改变包装行业主流应用PRW,2016-09-22
Braskem公司开发出高熔体强度聚丙烯Plast Technol,2016-10
东丽公司开发出提高热硬化性CFRP表面平滑性的技术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10-06
日本东洋纺公司将生产100%源于植物的生物树脂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09-07
Ascend公司推出低VOC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用于增塑剂等Addit Polym,2016-08
东芝等三家企业探讨开发全球最大的氢能源系统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09-29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采用电解质膜的新型压缩技术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10-07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材料

(7)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汽车混合动力简介
        1.1.1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分类及其特点
        1.1.2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对电池性能的要求
    1.2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概述
        1.2.1 蓄电池研究概述
        1.2.2 燃料电池研究概述
    1.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PEM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及试验
    2.1 PEM燃料电池原理及构件
        2.1.1 PEM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1.2 PEM燃料电池的组成构件
    2.2 试验测试系统
        2.2.1 试验仪器硬件介绍
        2.2.2 试验测试系统软件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流量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3.2 加湿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3.3 加热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3.4 非均一宽度蛇形流场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3.1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3.1.1 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
        3.1.2 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
        3.1.3 混联式混合动力结构
    3.2 混合动力管理模型
        3.2.1 整车动力学模型
        3.2.2 燃料电池模型
        3.2.3 DC/DC模型
        3.2.4 蓄电池模型
        3.2.5 电动机模型
        3.2.6 驾驶员模型
    3.3 混合动力系统分析
        3.3.1 电机温度变化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
        3.3.2 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功率损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研究
    4.1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
        4.1.1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分类
        4.1.2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SWOT分析
    4.2 基于瞬时等效燃料优化管理策略
        4.2.1 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规则制定
        4.2.2 燃料热能与电能的等效关系
        4.2.3 蓄电池电能的等效燃料消耗计算
        4.2.4 瞬时等效燃料优化控制算法的实现
    4.3 瞬时等效混合动力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及其应用(下)(论文提纲范文)

2.4 乙醇燃料电池
2.5 汽油燃料电池
3 我国研究开发进展

(9)磺化芳烃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燃料电池概述
    1.1 前言
    1.2 燃料电池的分类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展简史
    1.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1.5 PEMFC 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1.5.1 固定式电源
        1.5.2 移动式电源
        1.5.3 展望
    1.6 燃料电池对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第二章 质子交换膜概述
    2.1 全氟质子交换膜
        2.1.1 种类
        2.1.2 化学结构
        2.1.3 微观结构
    2.2 部分氟化的质子交换膜
    2.3 非氟化的质子交换膜
    2.4 复合膜
        2.4.1 PTFE/全氟磺酸复合膜
        2.4.2 杂多酸/全氟磺酸复合膜
        2.4.3 无机氧化物/全氟磺酸复合膜
    2.5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膜性能测试方法
    3.1 质子交换膜含水性能的测定
    3.2 电导率的测定
    3.3 甲醇透过系数的测量
第四章 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的研究
    4.1 磺化聚醚醚酮膜
        4.1.1 磺化聚醚醚酮(SPEEK)的制备及性能
        4.1.2 磺化聚醚醚酮膜的含水率
        4.1.3 磺化聚醚醚酮膜的导电性能
        4.1.4 磺化聚醚醚酮膜的阻醇性能
    4.2 聚醚砜与磺化聚醚醚酮的共混膜
        4.2.1 聚醚砜与磺化聚醚醚酮共混膜的制备
        4.2.2 共混膜的吸水率
        4.2.3 共混膜的导电性能
        4.2.4 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4.3 聚偏氟乙烯与磺化聚醚醚酮共混膜
        4.3.1 聚偏氟乙烯与磺化聚醚醚酮共混膜的制备
        4.3.2 共混膜的导电性能
        4.3.3 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4.4 杂多酸与磺化聚醚醚酮共混膜
        4.4.1 杂多酸掺杂磺化聚醚醚酮膜的制备
        4.4.2 共混膜的吸水率
        4.4.3 共混膜的导电性能
        4.4.4 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第五章 磺化聚醚砜复合膜的研究
    5.1 磺化聚醚砜
        5.1.1 磺化聚醚砜(SPES)的制备及性能
        5.1.2 磺化聚醚砜的含水率
    5.2 聚醚砜与磺化聚醚砜的共混膜
        5.2.1 聚醚砜与磺化聚醚砜共混膜的制备
        5.2.2 共混膜的吸水率
        5.2.3 共混膜的导电性能
        5.2.4 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5.3 聚偏氟乙烯与磺化聚醚砜共混膜
        5.3.1 聚偏氟乙烯与磺化聚醚砜共混膜的制备
        5.3.2 共混膜的吸水率
        5.3.3 共混膜的导电性能
        5.3.4 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10)燃料电池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历史
        1.2.3 我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与开发现状
    1.3 质子交换膜
        1.3.1 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1.3.2 PEMFC对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1.4 选题意义及工作重点
        1.4.1 选题的意义
        1.4.2 工作重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用原料规格与来源
        2.1.1 所用药品
        2.1.2 所用实验仪器
    2.2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2.2.1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单膜的制备
        2.2.2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
    2.3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基本性能测定
        2.3.1 离子交换当量的测定
        2.3.2 质子交换膜含水性能的测定
        2.3.3 质子交换膜溶胀度的测定
        2.3.4 质子交换膜厚度的测定
        2.3.5 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测定
        2.3.6 质子交换膜电性能的测定
        2.3.7 质子交换膜表面性质的测定——接触角
        2.3.8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机械强度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单膜的性能讨论
        3.1.1 溶液的固含量
        3.1.2 膜的预处理方式的确定
        3.1.3 离子交换容量
        3.1.4 含水率
        3.1.5 溶胀度
        3.1.6 电导率
        3.1.7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电性能
        3.1.8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接触角
    3.2 PFSA/PTFE全氟磺酸复合膜
        3.2.1 PTFE多孔膜孔隙率的测定
        3.2.2 复合膜表面和横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3.2.3 单膜与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3.2.4 单膜与复合膜电性能比较
        3.2.5 复合膜厚度对电性能的影响
    3.3 PFSA/SiO_2/PTFE复合膜
        3.3.1 单膜和复合膜吸水率与溶胀度的比较
        3.3.2 PFSA/SiO_2/PTFE复合膜的电性能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进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日公司开发出新型电解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质子导体及其在氧还原催化层中的应用[D]. 严小聪.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2]海洋平台用高强韧中锰钢组织性能控制及腐蚀行为研究[D]. 苏冠侨. 东北大学, 2018(01)
  • [3]基于膜技术对废酸液的回收与利用过程的研究[D]. 杜明桂. 温州大学, 2018(02)
  • [4]基于前过渡金属氮化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D]. 罗俊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机理及应用研究[D]. 张恩光. 东华大学, 2017(05)
  • [6]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7(01)
  • [7]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管理[D]. 周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8)
  • [8]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及其应用(下)[J]. 钱伯章. 节能与环保, 2007(04)
  • [9]磺化芳烃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 高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 [10]燃料电池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D]. 岳瑞娟. 北京化工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日本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电解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